海地与美国:一种有毒的关系 【转载】

字数:1120访问原帖 评论数:6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7-14 03:05:37 更新时间:2021-07-15 08:56:10

楼主:我是阳光二月  时间:2021-07-13 19:05:37
参考消息网7月13日报道 阿根廷《第十二页报》网站7月11日刊发题为《海地与美国:一种有毒的关系》的文章,作者为记者阿尔达纳·巴莱斯。文章称,美国和海地的关系一直很棘手。全文摘编如下:

1915年,时任海地总统让·维尔布伦·纪尧姆·萨姆遇刺身亡后,美国借口协助海地维持秩序、实现稳定向该国派兵,一直驻扎至1934年。如今,在经历了类似的总统遇刺事件后,海地临时政府在危机中向白宫寻求支持,使得焦点重新回到华盛顿对太子港的外交政策上。

海地总统若弗内尔·莫伊兹遇刺身亡进而引发的危机,令人担心这将翻开美国和海地间从未对后者有利过的双边关系的新篇章。

美国和海地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很棘手。沃克斯网站日前刊文称,这个加勒比国家在18世纪末开始寻求独立,而美国当时支持法国。由于担心海地的奴隶起义会成为美国领土上奴隶的榜样,美国花了几十年时间才承认海地独立,比法国长得多。

然后,在20世纪,干预措施出现了。海地是该大陆上第一个不再是欧洲殖民地的国家之一,却是当今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1990年代,美军再次干预海地,将推翻民选总统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的军政府赶下台。如今,美国是海地这个特别是自2010年毁灭性的大地震以来高度依赖外国力量和国际组织的国家的主要捐助国。

在莫伊兹遇刺后,海地临时总理克洛德·约瑟夫请求美国向该国派遣军队,但这一请求在海地国内并未得到很好的反应,约瑟夫本人接管政权的合法性也受到质疑。

近年来,美国选择置身于海地局势之外。莫伊兹于2017年正式上台后,恰逢特朗普入主白宫。特朗普在执政期间支持莫伊兹的主要原因是后者选择了反对委内瑞拉和马杜罗政权的立场。然而,美国政权在2021年初更迭,新的民主党政府只是承认了莫伊兹自称的还有一年执政期的说法。海地反对派则声称莫伊兹的任期已经结束。

拜登上台后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应对新冠大流行上,更关注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外交政策,把对海地政策放在了次要位置。然而,莫伊兹遇刺的消息迫使白宫将目光转向加勒比地区。拜登在刺杀事件发生后的一份声明中说:“美国向海地人民表示哀悼,我们随时准备提供帮助,继续为建立一个安全的海地而努力。”

被迫对海地危机作出更有力反应的白宫近日来坚称“美国将继续关注局势发展并与合作伙伴密切磋商”,以“在总统遇刺后支持海地人民”。白宫新闻发言人普萨基称,政府还将“尽快”派遣联邦调查局和国土安全部的人员前往太子港评估局势。“加强海地安全部队的能力是美国的一个关键优先事项。在刺杀事件发生前是如此,现在仍然如此。”她说。

白宫还宣布将拨款500万美元“加强海地国家警察与社区合作打击帮派的能力”。不过,在拜登更专注于撤回那些在阿富汗驻扎了20年的士兵的当下,向海地派兵显然不在计划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