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门栖迟趣读春秋

字数:114641访问原帖 评论数:55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7-15 23:55:31 更新时间:2021-08-11 03:03:38

楼主:横门栖迟写春秋  时间:2021-07-26 11:44:15
齐桓公(五)乾时之战

管仲出其不意弯弓搭箭射向小白,为确保万一,他拈了两支箭,第二箭刚准备射出去,就见小白口吐鲜血倒地不起,于是就停止了动作。刚才那一箭力度有多大,他最清楚,又见小白吐出鲜血,便知小白必死无疑。他见鲍叔牙匆忙去扶小白,失声痛哭,莒兵也有不少人一起跟着啼哭,管仲暗叹:“看来是天意如此,何该公子纠为君,今日之举虽属暗箭伤人,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于是就和众人一起回去见公子纠和鲁庄公,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述了一遍,众人一听俱是高兴。

公子纠道:“这次承蒙庄公助纠回国复位,他日为君当和庄公结盟,两国永为盟国。”说罢,又指日为誓。

庄公见公子纠赤诚,便道:“公子挚诚人也,孤自是和齐交好,况孤与襄公之女哀姜以约为婚姻,更是亲厚无比,若两国有意外,当互以为援。”

公子纠连忙道:“鲁国他日有需要纠帮忙之处岂敢不尽力?”

于是众人推杯换盏喝得不亦乐乎,庄公道:“今日天气已晚,公子小白已死,公子没有后顾之忧,就明天再走吧!”众人俱以为然,便安营扎寨休息。

第二日,鲁庄公继续护送公子纠等一行人浩浩荡荡前往齐国,这一路,君臣都十分惬意,一边前行,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这样一直走了六天到了乾时,离临淄已经很近了,忽然有齐使来见庄公。庄公笑道:“此必是齐国派使臣来迎接公子。”于是命使臣进来,使臣见过庄公,庄公问道:“是齐大夫派你来迎接公子纠回国继位的吗?”

使臣笑道:“非也。齐国已立新君,又怎么会再立新君?齐、鲁乃是两国,又没有相约会盟,所以庄公不宜继续前行。新君刚继位,国中琐事繁多,恕我国君主桓公不能接待庄公,桓公深感歉意,待异日再邀庄公到齐做客。”

庄公以及在座众人闻言都是一惊。管仲问道:“你们新君是谁?”

“公子小白。”

管仲大吃一惊:“那日一箭小白必死无疑,怎么会回国继位呢?”庄公深深地看了管仲一眼,转头对使臣说道:“公子纠年长于小白,而立子以长,这君位本来就是公子纠的,岂有小白自立为君的道理?你且回去告诉小白,让他早日将君位物归原主。孤绝不会退兵,除非公子纠继位,孤也只承认公子纠是齐侯。”

不说使臣回去复命,单说庄公十分不悦地看着管仲,问道:“莫非这是太傅和小白同谋,演得一出戏,骗我等?”管仲慌忙起身,解释道:“夷吾深得公子信任,绝不会做此等忘恩负义之事,夷吾愿指天为誓。”

召忽也替管仲说情:“此事也许另有蹊跷,不过我相信与夷吾无关。”

庄公冷笑道:“我听说管夷吾与鲍叔牙感情莫逆,莫非你俩早已暗中联系?”

管仲道:“夷吾虽与鲍子感情莫逆,那也只是个人私交,我二人如今各为其主,又怎会因一己之私而误公子大事?”

公子纠道:“我也相信太傅不会欺骗我。”

管仲道:“臣这就着人去查明那日的情况,以证臣之清白。”于是就派一名心腹去齐国打探那日的情况。

且说来人回报:“那日太傅确实射中了公子小白,只是没射到小腹上,而是射中了他的衣带钩。小白担心太傅再射,便咬破舌尖,喷血诈死,然后穿着便服,抄小路连夜奔驰回到齐国继了君位。”

管仲吃惊之余,心感惭愧,对公子纠说道:“是臣一时大意,误了公子大事,臣有罪,请公子治罪。”

公子纠道:“太傅不必自责,也许天意如此,与太傅无关。”

管仲心中颇为动容,又劝谏道:“小白刚刚继位,国中自然人心尚不安稳,何况当初跟公子交好的大夫大有人在,不如立即领兵前往,待内部有变,我们正好趁虚而入,尚有机会。”

庄公冷笑道:“如太傅所言,小白已死多日了,又怎会继位?”于是便在乾时安营扎寨。

公子纠如今只能依赖庄公复国,自然只能按照庄公吩咐的去做。

庄公安营扎寨做好准备后,仅一天的功夫齐军就到了。雍廪做先锋,庄公在秦子和梁子的陪同下,驾戎车来到阵前,怒指雍廪,责之道:“你身为人臣,竟因一己之私怨而弑君?你有何面目来见孤?”

雍廪道:“廪杀无知并非因我二人之间曾经有过私怨,而是因为他联合逆臣连称、管至父弑杀我君主襄公。他篡位为君,廪杀他乃替天行道,为齐国百姓,廪自问上对得起襄公,下对得起百姓,何愧之有?”

庄公又道:“你杀公孙无知若有情可原,那么无知死,按长幼顺序当立者乃是公子纠,汝身为大夫,难道连嫡子继承的道理都不懂吗?弟弟被立为君,而兄长却被拒于外,天下可有这般道理?”

这番话说得雍廪有些惭愧,其实按照他的想法,是想迎回公子纠继位的,可是上卿高傒却想立公子小白,而且又给他们分析了利弊关系,最后他也认为立公子小白更有利,所以也就顾不得长幼顺序。

雍廪自觉理亏,便向后退去,士兵见先锋已退,也不战而退。庄公怎么能放过雍廪,于是便和秦子、梁子领兵追赶。行不多远,被鲍叔牙大兵围住,庄公方知上当了,但此时后悔也晚了,只得奋力厮杀。秦子和梁子紧紧护着庄公突围,好不容易突出重围,带着残兵败将往回返。庄公心情低沉,懊悔不已,怪自己大意轻敌。一行人正走着,忽听得左右炮声想起,庄公惊吓不小,宁越和仲孙湫带着两路伏兵冲出来了。而鲍叔牙领兵也追了过来,三面被围,庄公自知大势已去,即使不死,也势必受辱。果然,只听鲍叔牙大声喊道:“有能俘获庄公的,赏黄金万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齐人气势如虹,秦子和梁子道:“我二人无论如何都要奋力冲杀出去,我二人可以死,而君主不可以受辱。”说罢,转身对鲁兵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我等死,仅死一人而已,而国君有难,我等父母子女亲族都将受累,让我们誓死保卫主公!”秦子这番话顿时鼓舞了士气,鲁兵大都受了伤,但却个个奋勇争先,英勇杀敌,庄公感动不已。

且说秦子和梁子驾着戎车向一个方向突围,直杀得鲜血淋漓,渐得满身都是血迹。齐兵也都向庄公围来,秦子和梁子都受伤了,仍然在拼杀,眼见齐兵都涌了上来,庄公也拿起长剑奋力斩杀了数名鲁兵。他见围了一层又一层的齐兵,知道今日在劫难逃。正在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得一声怒吼,惊天动地:“主公勿惊,曹沫来也!”

不只是庄公吃惊不小,在场的齐兵、鲁兵都被震住了,不知道怎么回事,一时停止了厮杀,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但见一个高大粗壮的汉子手舞长刀一阵旋风般地杀将进来,一刀一个,瞬间齐兵就死伤几十余人,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势不可挡。庄公不认识曹沫,仔细观看:只见曹沫双目圆睁,满眼怒气直欲喷出火来,头发胡子也因气愤而根根立了起来。庄公自继位以来,还未见过如此骁勇善战之人,眼见着他像一阵旋风一样冲了进来,很快杀到庄公身边,道:“主公在车中坐好,沫带着您冲出去。”说罢,长鞭一扬,大刀一挥,就开始突围,秦子和梁子见状,心中颇感安慰:“苍天保佑,有英雄来救主公,我等还需奋力杀敌,以减轻此英雄之压力。”于是两人又开始杀敌。

且说曹沫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载着庄公向营地而去,行不远处,又见管仲带着一百多士兵前来接应,庄公这回方放下心来,一行人狼狈不堪地往乾时营地而去。
楼主:横门栖迟写春秋  时间:2021-07-27 19:36:14
齐桓公(六)公子纠之死

待回到乾时,清点人数,仅剩百余人。庄公一把抓着曹沫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说道:“多谢义士相救!不知义士如何称呼?”

“贱人曹沫也。主公不必客气,身为鲁人,保护君主,职责所在。”

庄公又问道:“卿以何为业?”

曹沫似有为难,眉头微蹙,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其实沫是一个被通缉的杀人犯!”

庄公也是一惊,忙问道:“那卿杀的一定是坏人!”

庄公用的是肯定句而不是疑问句。

曹沫道:“可以这样说,沫无家,四处漂泊,遇见有不平之事就忍不住出手,所以杀了不少恶人。”

庄公叹道:“卿真义士也!卿既无家,不如就留在孤身边如何?卿英勇无敌,孤封卿为将军,卿他日在战场杀敌,保家卫国岂不更胜于杀几个恶人?”

曹沫道:“谢主公赏识,沫自当全力以赴。”


庄公得到勇士曹沫,心中十分高兴,听说秦子和梁子二人都已牺牲,心中颇为难受,真是又喜又悲,回去封赏二人家属暂且不提。

管仲劝道:“我军元气大伤,不宜久留,不如回鲁,再商对策。”

众人深以为然。

于是连夜拔营而走,快到齐国边境,众人方心安一些,管仲环顾四周,道:“此处丛林茂密,倘若敌人在此埋伏人马,我等休矣,不如绕道而行,从小道回鲁国。”

庄公冷笑道:“此处不到二十里就到我国境内,敌人怎么可能埋伏到这里呢!况且绕道而行,至少多走四十里,兵马俱疲,岂可舍近求远?卿多虑了。若不是卿该考虑的时候没考虑,不该考虑的时候却考虑得十分周详,我们又何至于如此狼狈?”庄公遂不听管仲之言,继续前行。


管仲叹了口气,知道多说无益,便不再言语。

一行人行不多远,忽见丛林之中杀出一批人马,为首两员大将,正是王子成父和东郭牙。

庄公见状,心惊不已,深悔没听管仲的话。

召忽道:“如今只能拼力杀将出去了!”

曹沫道:“我去杀敌人的主将,你等护送主公杀出重围!”

说罢,便手挥长刀,直奔王子成父和东郭牙而去,一人敌两人便战了起来。管仲对召忽说道:“我护着庄公,卿护着公子纠一起杀出去!”

且说曹沫一人战两人,杀得酣畅淋漓。

齐兵是鲁兵的三倍,再加上鲁兵大多负伤在身,无论如何也冲不出去,管夷吾急中生智,命鲁兵将一些辎重器具沿途丢弃,齐兵见状,哪里还有心思杀敌,一窝蜂得只顾抢夺,众人才得以逃脱。

再看一行人,曹沫身中五刀,管仲身中一刀,召忽身中一箭,只有庄公没受伤,也受惊吓不小,王子成父和东郭牙一直追到汶水方大胜而归。

且说庄公回到鲁国,又气又急,又惊又恐,一时也不敢在提护送公子纠回齐之事,仍然将公子纠安排到生窦居住。

管仲和召忽两人都愁眉不展,公子纠也心绪不佳。召忽道:“如今鲁国兵败,如果齐国大兵压境,让庄公交出公子,如之奈何?”

管仲叹道:“如果是这样,利益面前,庄公必会毫不犹豫将公子交出去。”

召忽道:“那我们去他国如何?”

管仲摇头:“公子如今是落难公子,齐又是大国,更兼庄公护送公子又兵败而归,诸侯各国与公子非亲非故,谁肯收留?谁愿意得罪齐国?似此百害而无一利之事哪个诸侯愿意做?”

管仲纵然足智多谋,此时也束手无策,回天乏力。

心中暗叹:看来天意如此,天意不可违也!

公子纠心情也不好,见两位太傅都愁眉不展,他反而安慰道:“两位太傅不必惆怅,一切都是天意!如果天意要亡我,躲无可躲,避无可避!两位太傅皆有贤才,趁着现在赶紧逃离这里,投奔他国明主!必会有明主收留,也能成就一番事业,不必跟我一起等死。”

召忽落泪道:“忽辅佐公子多年,深得公子信赖,公子为人宽厚仁爱,是贤主也,忽无德无能,但誓死追随公子!”

公子纠道:“太傅心意挚诚,纠岂不知?只是跟着纠死又有何益?”

管仲也道:“公子不必想太多,也许事情的结果未必这么坏!还有转圜余地也未可知?”

公子纠心如明镜,但还是点点头,说道:“时间不早了,两位太傅回去早点休息吧!”

管仲和召忽走了。

该来的总会来的,没过多久,噩耗终究还是传来了,召忽道:“听说鲍叔牙统帅大军,已经逼到鲁国边境。”

管仲道:“齐国大军压境目的不是打仗,而是逼庄公交出公子,公子此番只怕在劫难逃!想必很快庄公就会派人来抓人。”

果然,三天后,公子偃领兵来到生窦,传达庄公旨意。说道:“庄公虽欲保全公子,但是齐军大兵压境,我家主公不能因一己之私交而弃鲁国百姓于不顾。桓公要公子性命,公子不要令庄公为难。”

公子纠笑道:“纠承蒙庄公收留,感激不已,怎会难为庄公?只是我死后,可否放过召忽与管仲两位太傅?”

公子偃摇摇头:“齐桓公要将他二人押回到齐国,亲自处置,我无法答应你。”


公子纠无奈,长叹一声,道:“两位太傅,纠无能,连累了你二人,如今情势所迫,只得先行一步,愿二位能逃过此劫!”说完,便拔出宝剑自刎而死。
楼主:横门栖迟写春秋  时间:2021-07-29 21:08:38
齐桓公(七)黄鹄之词的作者是管仲?

召忽眼睁睁地看着公子纠惨死在自己面前,作为太傅,他却束手无策,无能为力,那喷涌而出的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双眸。召忽感伤不已,连跌带撞地爬到公子纠的身旁,抱着公子纠的尸体痛哭流涕,公子偃等人都被召忽的一片赤诚所感动,都呆呆地站在一边,看着他痛哭,心中也都是五味杂陈。

单说召忽痛哭过后,用衣袖将满脸的泪痕抹去,转身对管仲说道:“子为父死,臣为君死,忽当陪公子于九泉之下。”说罢,拔剑自刎。

众人都被召忽的举动所震撼,心中俱是感伤。公子偃心中不禁感叹:夺位之争如此残酷血腥,兄弟之间自相残杀,更有甚者,还有子弑父的,所谓的人伦天理都被这王权富贵给彻底抹杀了,反倒不如公子纠和召忽之间有情有义,岂不荒谬可笑至极?可是这样的荒谬可笑至极的事件却在诸侯国中不断地重复上演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

管仲也是伤痛不已,但是他没有步召忽的后尘,而是收敛情绪,低头走进槛车之中。求生是人的本能,本来无可厚非,可是有了前面的召忽作对比,众人再看管仲的时候,眼神里难免多了一丝鄙夷之色。管仲坐在槛车里低头不语,似看不见一般。于是公子偃就将管仲带到鲁国,向庄公复命。

施伯劝庄公说道:“管夷吾乃天下奇才,他又和鲍叔牙是莫逆之交。鲍叔牙深得齐桓公信任,必会向他举荐管夷吾,齐桓公必会重用管夷吾,若重用管夷吾,齐国必霸天下。如今之计,不如将其杀了,将尸体送回齐国。”

庄公犹豫着,说道:“齐国书信中特意强调要将管夷吾活着押解到齐国,要亲自报当日設钩之仇,孤看不像是假的。”

施伯道:“齐国这样说,就是怕主公杀了管夷吾。”

庄公点点头。那就明日将其斩首,将公子纠、召忽和管夷吾三人的尸体运回齐国交给使臣公孙隰朋。

话说隰朋受鲍叔牙嘱托,一定要将管夷吾活着带到齐国。隰朋知道任务重大,一刻不敢怠慢,便派人去鲁宫打听消息,得到庄公想要杀管夷吾的消息后吃惊不小,立即进宫去见庄公。说道:“管夷吾与我家主公有不共戴天之仇,我家主公曾言,至今午夜梦回,設钩场景仍历历在目,主公发誓,定要手刃仇人,才能释怀。若将其尸首运回,只怕主公会心生不悦?下臣回去没法交代是小,而伤齐、鲁两国感情是大,还望庄公三思。”

隰朋这番话,绵里藏针,齐强鲁弱,庄公至今对乾时之败仍心有余悸。更何况现在齐国大军压境,因为一个管夷吾而得罪齐桓公也并非上策。最主要是他相信隰朋的话,他也觉得齐桓公不会任用一个差点将自己射死的人。而且,他和管夷吾接触多次,管夷吾并未向施伯所说的那般厉害,所谓天下奇才,想必也是言过于实,于是就答应了隰朋,将管仲囚在槛车之中,并连同子纠和召忽的尸首一起交给隰朋,隰朋心中高兴,表面却丝毫不敢表露出来,于是向庄公道谢辞行。

管夷吾在槛车中,隰朋暗中已将鲍叔牙的计谋告诉了他,管仲道:“此事能瞒得过庄公,恐怕瞒不过施伯,他若再次向庄公进谏,只怕庄公会反悔,我们还需快速离开,免得庄公后悔派人追杀。”

隰朋深以为然,知道自己此行责任重大,管仲更不可有一点儿闪失,就马上启程回齐,并且命令士兵们小跑前行,行了半日,士兵们劳累,速度自然就慢下来了,管仲嫌速度慢,心中暗想:倘若庄公派骑兵追赶,众人都将成为俘虏,而他一旦被抓回去,必死无疑。怎么才能走得更快一些呢?如果士兵们能不知疲倦地跑下去就好了,想到这里,管夷吾心生一计,就做了一首《黄鹄》,教兵士歌唱。

其词如下:黄鹄黄鹄,戢其翼,絷其足,不飞不鸣兮笼中伏。高天何跼兮,厚地何蹐!丁阳九兮逢百六。引颈长呼兮,继之以哭!黄鹄黄鹄,天生汝翼兮能飞,天生汝足兮能逐,遭此网罗兮谁与赎?一朝破樊而出兮,吾不知其升衢而渐陆。嗟彼弋人兮,徒旁观而踯躅!(《东周列国志》)

兵士们一边唱歌一边奔跑,顿时忘记了路途的疲倦,很快就出了鲁国边境。管仲这才彻底放下心来。想到往事种种,一时百感交集。如今虽活着,可是终究辜负了公子纠,想到这里心生惭愧,更觉得和召忽相比,无需多言,品格已分高下。且说隰朋将管仲从槛车中放出来,先带他去见鲍叔牙。鲍叔牙早已提前迎了出来,见管仲一把将其抱住,笑道:“夷吾无恙,叔牙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你我兄弟这次再也不分开了。”说着将其让到馆内,管仲道:“能与子相见,死亦无憾。”

鲍叔牙笑道:“夷吾虽然经历了很多坎坷,不过从今往后,就是你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将向桓公举荐你,夷吾现在只想着怎么建不世之功吧!”

管仲面露愧色:“叔牙好意,夷吾心领,只是夷吾如今是阶下之囚,既对桓公有設钩之仇,又不能尽忠子纠相陪于地下,还有何颜面去见桓公?”

鲍叔牙笑道:“夷吾所言差矣,行大事者不拘小节,子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治国之术,只因一直没有良机,才郁郁而不得志。如今,桓公胸怀大志又虚怀若谷,正是子大显身手之时,怎能效法召忽的愚忠?”

管仲道:“叔牙不知,当初鲁国兵败乾时,夷吾就已经预料到结果,可是公子纠却让我和召忽逃到他国,不必做无谓的牺牲。后来公子偃带人去生窦,公子纠临死前还在为我和召忽求情,公子纠也是仁爱之主,重情重义,只是天意不佑。”说罢,面露感伤之色。

鲍叔牙安慰道:“公子纠的为人,我自然知道,若得贤才辅佐,也会是一位好君主,但国不能有二主,两位公子争位的种种,你我二人均有参与。就夷吾射桓公一事来说,就可知天意在小白这儿。”管仲也认可鲍叔牙的观点,其实自从他知道小白没死,就已经知道公子纠夺位无望。

鲍叔牙道:“我回去会和桓公说,让他厚葬公子纠。”

管仲道:“如此,我心稍安一些!”

两人见面虽是喜事,却因管仲心中有愧,高兴不起来。鲍叔牙理解他此时的心情,只是尽量宽慰他。鲍叔牙此行的目的,基本达到。公子纠已死,桓公再无后顾之忧。管仲又安然无恙,将他带回齐国,助主公成就霸业。只是召忽死了,略有遗憾。召忽也有智谋,可是他对公子纠太过忠诚,即使不死,也不会效忠桓公。想到这里,鲍叔牙除了惋惜一个人才的陨落之外,对齐国也没有什么损失。

此时酒宴早已摆上,两人边喝边聊,气氛也渐渐从感伤中走出来。

鲍叔牙问道:“夷吾和鲁庄公多有接触,觉得此人如何?”

管仲道:“是守成之主而非霸业之主。他属下的施伯足智多谋,倒是个难得的人才。鲁虽弱于齐,但实力也不容小觑。”

鲍叔牙点点头。

“我听隰朋说,是他劝谏庄公杀你,能看出我们的用意又能看出你的才华,确是贤人。”

管仲笑道:“若非我写《黄鹄》之词让士兵们边唱边走消除疲乏日夜兼程,恐怕已命丧公子偃之手!”

鲍叔牙笑道:“吉人自有天相,我已听闻黄鹄之词,子到了施展鸿鹄之志的时候了。”

两人推杯把盏,深夜方休。

第二天,鲍叔牙就和管仲等人一起出发回临淄。鲍叔牙将管仲安排在自己的府上,就等着去见齐桓公,欲将管仲举荐给齐桓公。齐桓公是否会不计前嫌置設钩之仇于不顾重用管夷吾呢?
楼主:横门栖迟写春秋  时间:2021-07-30 11:57:16
齐桓公(八)鲍叔牙举荐管夷吾

话说鲍叔牙安顿好管夷吾之后,就回去见齐桓公。鲍叔牙见到齐桓公后俯身下拜,痛哭流涕。桓公见状,忙将其搀扶起来,问道:“鲍卿何故如此感伤?”

鲍叔牙道:“臣非为自己感伤,而是为君主感伤。”

桓公不解何故,有些茫然地看着鲍叔牙。鲍叔牙也不再故弄玄虚,说道:“主公您不幸失去兄长,臣焉能不为主公感伤?”

桓公恍然大悟,知道公子纠已死,悬着的一颗心终于可以放下了,再也没有人和他争君主之位了,又念及兄弟之情,不由得有些伤怀,长叹一声,道:“非寡人不仁也?怎奈我兄弟二人均生在诸侯之家,有道是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有纠无小白,有小白就无纠啊,这也是我兄弟二人的宿命!”于是就让鲍叔牙好生厚葬公子纠。鲍叔牙心中也是这个想法,欣然领命。


鲍叔牙笑道:“臣还有一事要恭喜主公?”

齐桓公问道:“何喜之有?”

鲍叔牙笑道:“臣为主公寻得一位贤相,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晓安邦之国之术,这岂不是天大的喜事?”

齐桓公哈哈一笑,说道:“鲍卿所说之人当是卿自己吧!若论起贤相非卿莫属,又怎么会有人能和卿相比?寡人就等着卿回来拜卿为相呢!卿之才能,寡人敬服,卿不可推脱啊!”

鲍叔牙道:“君主厚爱,铭感于心,只是臣之才华和此人比起来可谓小巫见大巫了,此人安邦治国之术实胜叔牙十倍,贤相之位,臣愧不敢当?”

齐桓公见鲍叔牙说得十分真诚,不由得正色,忙问道:“此人是谁?”

鲍叔牙笑道:“若说到此人,和主公还颇有渊源呢?他就是昔日射中主公衣带钩之人——管夷吾。”

桓公闻言顿时变色,道:“卿难道是跟寡人开玩笑不成?寡人此生最恨之人就是管夷吾,当日若非射中寡人的衣带钩,寡人早已经长眠于九泉之下了,寡人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怎么会用他为相,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鲍叔牙笑道:“主公此言差矣,当日若非他射中主公的衣带钩,主公恐怕还没有这么容易率先回到齐国为君呢?”

桓公不解:“依大夫之言,寡人还要谢他射中寡人的衣带钩了?”

鲍叔牙笑道:“非也,管夷吾箭术了得,可谓百发百中,而这一箭没能射中主公,最终射到主公的衣带钩上,说明天意如此,合该他与主公有这一箭之缘。臣敢断言,如果主公能重用于他,翌日,此人必能为主公射天下,射衣钩与射天下孰轻孰重,主公何其睿智,自不待臣言。何况当时各为其主,主公与管夷吾只有公怨而无私仇,他又何错之有?而且,恕臣直言,主公的理想若只是想治理好齐国的话,那根本就无需重用管夷吾,有臣和高祖望等人即可,主公若志在图霸,我等均无能为力,非管夷吾不可。”


鲍叔牙的这番话,说得齐桓公有点心动了,但还有点将信将疑:“如卿所言,此人也许确有才华,但寡人还是不太相信此人才华会在鲍卿之上。寡人也有所耳闻,鲍卿与管夷吾乃莫逆之交,想必是谦逊之语。寡人可以饶恕其射钩之仇,也可以重用于他,但是相位非鲍卿不可,卿不可再荐他人。”

鲍叔牙笑道:“主公厚爱之至,叔牙感激涕零,但臣不能因一己之私而误主公千秋大业。臣刚才所言句句为实,没有一点谦逊的成分在,臣不如管夷吾者有五点。”

桓公一听也来了兴致,道:“愿闻其详。”

鲍叔牙道:“以仁爱来安抚百姓,深得民心,臣不如他;治理国家能抓住其根本,臣不如他;以诚信结交于诸侯,臣不如他;以礼仪来规范臣民,臣不如他;手握鼓槌立于军前,鼓舞士气,臣更不如他。试问,臣这五点都比不上管夷吾,臣又怎能窃居相位?”

桓公听罢,震惊不已,心中暗思:难道天下真有如此人才?若如是,用此人为相,千秋霸业似尽在眼前。

鲍叔牙又道:“主公若能重用管夷吾,还有一大好处?”

早就被说动心的桓公连忙问是何好处?

鲍叔牙笑道:“普天之下,谁不知道管夷吾曾经射中主公的衣带钩?而主公不计前嫌重用管夷吾,则示天下人以主公心胸豁达且对贤才的重视。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天下贤才必会慕名前来,为主公效力,到时候谁敢和齐争霸?”

鲍叔牙这番话,说得齐桓公振奋不已,好像看着霸业正向自己迎面飞奔而来,紧紧握着鲍叔牙的手不放,激动不已,说道:“鲍卿举荐贤能,更胜管夷吾。卿如此盛赞此人,想必此人却有雄才大略,小白对此深信不疑,小白很想现在就见到此人,卿带他来见寡人可好?”

鲍叔牙道:“管夷吾如今就在舍下,要让他来见主公容易,只是臣想主公若能屈尊去请管夷吾,岂不更显得主公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齐桓公笑道:“卿所言甚是,寡人当沐浴斋戒选择吉日亲自迎接管夷吾。”

“那臣就将管夷吾安置在郊外的公馆,以待主公亲迎,也让齐国百姓亲眼目睹主公是怎样礼贤下士的。”

齐桓公点头答应。

鲍叔牙这番唇舌究竟没有白付,心中高兴不已,回到府上,立刻去见管夷吾,告诉他:“桓公沐浴斋戒择吉日就要亲自来迎接夷吾入朝为相。”

管夷吾一听,心中自是高兴,想自己文韬武略却一直没有充分施展的空间,如今正好趁此机会大展雄才,也不枉了此生。转念想到曾经射伤过桓公,心中还有一丝愧疚,道:“难得桓公宽宏大量不计前嫌,夷吾自当全力以赴为主公谋图霸业。”当然了,管夷吾深知,齐桓公能重用于他,此皆鲍叔牙之功,于是握着鲍叔牙的手,道:“夷吾能有今日皆鲍子之功。夷吾还记得当初穷困潦倒之时,曾经跟鲍子一起合伙做买卖,等到分钱的时候,夷吾经常多给自己,少给鲍子,而鲍子却不认为我贪财,知道夷吾是因家里贫穷才这么做的;夷吾曾经多次为鲍子出谋划策,却让鲍子陷入更加困窘之境,而鲍子却不认为我愚鲁,认为是时机对我不利;夷吾在打仗时曾多次逃跑,鲍子不认为我是贪生怕死之人,知道我家中有老母需要照顾;公子纠在夺位之争中失败,召忽为他尽忠而死,而夷吾却选择忍辱偷生,鲍子不以我为耻,知道夷吾在小节和功名之间选择了后者,夷吾固然痛心于公子纠之死,可是更不想埋没自己的才华。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牙笑道:“你我知己之交,贵乎知心,夷吾这样说岂不是见外了。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夷吾不必再为公子纠的死而痛心了,夷吾没有对不起公子纠,夺位之争中夷吾已经尽了全力,而射中桓公衣带钩这是始料未及的,这也恰恰说明天意如此,这一箭既成全了桓公的君位,也成全了夷吾,我拭目以待,夷吾怎么用这只箭去为主公射天下。”

管仲道:“夷吾怎敢不尽力?”

说罢,两人哈哈一笑,饮酒闲聊。

管仲暂时住在郊外的公馆,只待桓公来迎接他入朝拜相。
楼主:横门栖迟写春秋  时间:2021-07-31 19:50:09
齐桓公(九)齐桓拜相 娼妓业的祖师爷是管仲?原来最早的娼妓业竟有五大用处,你可知道?


话说吉日已到,齐桓公亲自去郊外公馆迎接管仲,载着他一同回朝,场面蔚为壮观。国人见状纷纷奔走相告,一时之间,齐桓公亲迎射中自己衣带钩的管仲回朝拜相便在国人之中传开了,国人议论纷纷,盛赞齐桓公不愧是一国之君,心胸豁达,连射钩仇人都能重用,并且屈尊郊迎,有此明君是齐国百姓之福。齐桓公这一举动,可以说给自己打了一个礼贤下士的漂亮广告,名利双收。听着百姓的议论,心中更是高兴,就这样一行人浩浩荡荡直奔齐宫,来到朝堂之上,管仲稽首谢罪:“下臣有罪,曾射伤桓公,桓公不杀乃是臣之万幸,桓公屈尊郊迎夷吾,夷吾受宠若惊,也深感惭愧之至。”

桓公微笑着双手将其搀扶起来,并且赐管仲坐着答话。桓公笑道:“当日各为其主,小白怎能怪罪太傅呢?太傅这一箭还成全小白了呢,使小白得以提前回到齐国继位为君,说起来,还是小白与太傅的缘分。小白听闻,昔日管至父向公孙无知举荐您,如今鲍卿又向小白举荐您,这二人皆说太傅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邦之术。小白不才,想要修理国政,强大齐国,威服诸侯,成就霸业,还望太傅能够不吝赐教指点迷津,小白感激不尽。”


齐桓公拜管仲为相

“君主有何疑问,但问不妨,夷吾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桓公笑道:“小白欲治理齐国,称霸天下,当以何为先?”

“当以民为先,得民心者得天下。”

“那如何才能得民心呢?”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

“可有说法?”

“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有所畏惧则易治。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无所畏惧则难治。所以纵观天下诸侯之国,治世之国常富,乱世之国常贫。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


齐桓公不住地点头:“那如何才能富民?”

“我国濒临大海,有鱼盐之利,土地富饶肥沃,百姓安居乐业,太公因之而成东方大国。君主在此基础上大兴水利,开垦荒田,发展农业,解决百姓吃的问题;其次鼓励百姓种桑养蚕,发展纺织业,解决百姓穿的问题;然后减少税收减轻刑罚,百姓负担轻了,幸福感也就强了,这就是富民之道。”


管仲的治国纲领

“若是这样,减轻税收,百姓富了,国库岂不空虚了?”

“君主此言差矣,我国地大物博,上山采矿,将冶铁业收归国有;下海煮水为盐,将制盐业收为国有,这两大产业足以使国库充盈。另外还可制定赎刑制度,富贵之家有触犯法律的可以用钱来赎罪,这也将是一笔可观的收入。百姓富有,国库充盈,这才是真正的双赢,何必一味从百姓嘴里抠粮食呢!”

桓公越听越高兴,忙问道:“百姓富庶了,国家就安定了吗?”

“还不可以。从前圣王治理天下,参其国而伍其鄙,令四民各就其业,不许杂居。”

“那士农工商这四民将如何安置?”

“士人居清雅之地,工匠居官府,农民居田野,商人居市井。让士人之子恒为士,农人之子恒为农,工商之子恒为工商。”

“怎么划定百姓的住地呢?”

“把国都及城郊分为二十一个乡,工、商之乡六个,士乡十五个。国君亲自掌管五个乡,高子(高祖望)掌管五个乡,国子(国懿仲)掌管五个乡,然后将国事分成三个部分,以此为界限来任命官吏。设置三官来主管士、工、商,设置三卿来主管群臣,设置三族来主管工匠,设置三乡来主管商人,设置三虞来主管川泽,设置三衡来主管山林,这样一切就步入正轨井然有序了。”


管仲的治国理论

“如此就可以推行霸道了吧?”

“不可,欲推行霸道还要强兵。”

“如何强兵?”

“兵贵精不贵多。君主若想得志于天下诸侯,就需要把军令隐藏起来,把他寄托在国政之中,让军队神不知鬼不觉地强大起来,以免其他诸侯国效仿。”

“愿闻其详?”

“五家为一轨,择一人为轨长。十轨为一里,里中设立有司;四里为一连,择一人为连长;十连为一乡,乡里有乡大夫。然后将这些居民纳入到军事编制里:五家为一轨,故五人编为一伍,由轨长统领;十轨为一里,故五十人编为小戎(兵车一乘),由里中的有司统领;四里为一连,故二百人编为一卒,由连长统领;十连为一乡,故二千人编为一旅,由乡中大夫统领;五乡为一帅,故万人编为一军,由卿大夫统领。十五乡共三万人,编为三军。君主统领中军,高子统领一军,国子统领一军。内政中包含的军事组织编定之后,命令民众不得迁徙。士兵们住在同一地方,朝夕相处,感情深厚,不管是居家还是行兵打仗都能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患难与共。主公拥有这样的三万精兵,率领他们横扫天下,谁能抵御?”


齐桓公的军政理论

桓公喜形于色,不住点头,说道:“若如此,霸业可图了。”

管仲又摇摇头。

桓公不解,忙问:“为什么还不可以?”

“民富国富军强,还需要贤才辅佐方可。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君主需广纳贤才,不拘一格,不管其身份地位如何,为贤者任用。”

“那太傅以为寡人朝中可有大贤?”

“有。”

“都是谁?”

“论行为规范进退合礼、言辞娴熟刚柔相济,我不如隰朋,可以任命他为大司行,负责外交;行军打仗做到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成父,可以任命他为大司马;明辨是非,断案如神,我不如宾须无,可以任命他为大司理;能够犯颜直谏,不畏权势,我不如东郭牙,可以任命他为大谏之官。至于高祖望、国懿仲、鲍叔牙皆社稷之重臣。”

桓公大笑:“如太傅所言,小白还有何畏惧?有众多贤才辅佐当横扫天下。”

“不可。臣送君主一面旗子,可保主公霸业。”

“什么旗子?”

“尊王攘夷。”

“此话怎讲?”


尊王攘夷

“周室衰微,但天命犹在,天子不可欺。当年郑庄公就是打着周天子的大旗以讨不敬,才使郑国强大起来,庄公号为小霸。只可惜他后来太过骄奢了,竟然公然欺凌天子?周郑交质、夺周天子的温地之麦、成周之禾,最后惹怒了天子,亲率大军征讨,虽然郑庄公打了胜仗,还射伤了周天子,让周天子颜面扫地,让郑国声威大震,可同时郑国也失了天下诸侯之望,霸业也渐行渐远,主公不可步庄公后尘。如今天子暗弱,蛮夷虎视眈眈,屡犯中原诸侯,君主正好趁此机会驱赶蛮夷、和中原诸侯国结交,到时候天下诸侯必然尊您为霸主,霸业成矣。”


郑庄公霸业凋零

齐桓公深以为然,对管仲的才能更加深信不疑,但对自己好像有点信心不足,沉思片刻,还是鼓起勇气问道:“小白迫切想成就霸业,但小白身上有很多缺点不知道会不会影响霸业?”

管仲道:“愿闻其详。”

“小白喜欢畋猎,会影响霸业吗?”

管仲说道:“无妨,畋猎既可示民以仁慈,又能增强体质,只要有度,无害于霸业。”

齐桓公又问道:“小白还好美色,用情也不专一,会影响霸业吗?”

管仲笑道:“不但不妨碍霸业,还有利于霸业。”

齐桓公闻言马上精神抖擞,这可是头一回听说,都说西周因为褒姒才灭亡的,怎么到了太傅这里还有利于霸业了呢!他可得好好听听太傅这番高见。

管仲笑道:“主公能承认自己好色,足见主公是真诚之人。食色,性也。女色和吃饭同样重要,夷吾建议主公在齐设置女闾,广招美女,以满足富贵之家男人的性需要,然后将这些女人所挣脂粉钱充实国库。”


娼妓业的始作俑者是大名鼎鼎的管仲

“可是谁家的好女子愿意去那里?”

“流落无依的女子,犯罪之家的女子,想必会有很多,这也是他们谋生的手段,而且设置女闾还有五大好处。”

桓公一听兴致更浓,聚精会神地盯着管仲,生怕错过一个字。

管仲说道:“第一,满足青壮年男子的性需要,让他们心情愉悦地投入到生产生活当中;第二,有了专门提供性服务的地方,可以保护良家妇女不受骚扰,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第三,这些脂粉钱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第四,从中挑选美貌女子,进行才艺培训以吸引人才,有道是英雄难过美人关;第五,使用美人计,轻松解决很多用刀枪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培养女间谍,窃取他国机密。有这五大好处何乐而不为?”

需要补充一点的是,管仲所设置“女闾”,就是所谓的妓院,因为管仲使得娼妓业正式进入中国历史,所以管仲也被誉为是娼妓业的祖师爷。

桓公抚掌大笑:“太傅所言,让小白如释重负。”这回桓公再也没有顾虑了,可以放心大胆名正言顺地宠幸天下美女了。

管仲又补充了一句:“君主宠爱女人没错,但是身为一国之君不可专宠,专宠则容易恃宠而骄,遇到权力欲望强的女人,还会干政,这样就有弊了。”

管仲的一席话,给了齐桓公前所未有的信心。

桓公忙点头答应。心里暗想:太傅的担忧纯属多余,对于他小白来说岂是一个女人所能驾驭了得?

桓公转念一想,问道:“听太傅这么说,究竟什么能影响霸业呢?”

管仲闻言,正色道:“不能识别贤才影响霸业,知道贤才而不重用影响霸业,重用贤才不专一,又听信小人之言,影响霸业。”

桓公也正色道:“太傅所言正合寡人之意,太傅之才实亘古未有,小白能得太傅辅佐,实为万幸,小白就将齐国国政全权委托给太傅,望太傅不要推脱,助小白实现霸业,也成就太傅之千秋功名。”

管仲道:“承蒙主公不弃,夷吾敢不尽力?”

于是,齐桓公正式拜管仲为相,并且赐给管仲国内一年的税收,尊管仲为仲父,并嘱咐群臣:“国中大事,要先禀明仲父,再告诉寡人,一切事情但凭仲父作主。”

管仲将如何为齐桓公射天下,我们拭目以待。
楼主:横门栖迟写春秋  时间:2021-08-01 11:11:17
齐桓公(十)管仲是清官还是贪官?如何看待管仲的为官理念?

话说齐桓公的大胆放权,给了管仲施展抱负的广阔空间,经过管仲大刀阔斧的一番改革,一年的时间,齐国国政就由齐襄公时的脱轨状态渐渐步入正轨,一切变得井然有序。

齐桓公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对管仲的能力更加深信不疑,索性做起了甩手掌柜。但有一件事一直让齐桓公耿耿于怀,就是鲁庄公护送公子纠回齐并全力支持公子纠继位之事。齐桓公心里暗思:齐强鲁弱,乾时一战更打得鲁庄公狼狈而逃,险些成为阶下之囚,何不趁此机会兴兵伐鲁,给鲁庄公点颜色瞧瞧,同时一战而屈鲁兵,让鲁国彻底臣服于齐,岂不好?更何况齐、鲁是邻国,鲁虽弱于齐,实力不容小觑,如果鲁依附于齐,那齐国无异于如虎添翼。


这么大的事齐桓公得先跟仲父商量一下,踌躇满志的齐桓公本以为仲父定会欣然同意,还会领兵前往,却没想到他的大鹏之志却在管仲那碰了灰。

管仲坚决反对,说道:“如今我国军政刚开始实行,尚未看到成效,不宜贸然用兵。”

齐桓公不以为然,笑道:“乾时一战,我们把鲁庄公打得狼狈而逃,鲁国的战斗力不过如此,就凭我们现在的军事实力,也完全能够克敌制胜,何用军政?”

管仲心想,小白啊,小白,翅膀还没硬你就迫不及待地想飞,不摔个大跟头哪跑,可他是仲父,小白最器重信任的仲父,享受着最好的待遇,怎么能看着小白摔跟头呢!

管仲好生劝道:“昔日之战,庄公并没有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所带兵马不多,又深入到齐国境内,战争的主动权在我方手上,何况我们有充分的准备,所以轻而易举打败了鲁庄公。如今则不然,我们大军伐鲁,师出无名,战争的场地又在鲁国,战争的主动权也在鲁国手上。另外,鲁庄公虽然不是霸业之主,但也是守城之主,不可轻视。”听着仲父的话,桓公沉默不语。

伐鲁之事遭到仲父的反对,桓公思来想去,还是不甘心,心想:仲父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难免失误,有道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干脆再问问鲍卿,看看他的意见。于是桓公召见鲍叔牙,将伐鲁的想法细说与鲍叔牙。

鲍叔牙不答反问:“相国是何意见?”

桓公摇摇头,心想,当然是不同意了,要是同意寡人也就不会再来咨询卿家了。

鲍叔牙笑道:“相国谨慎。伐鲁一事,叔牙不敢跟相国苟同。”

桓公一听正合己意,马上来了精神,蹭的一下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鲍叔牙近前,愿听鲍卿高见。

鲍叔牙笑道:“众所周知,齐强鲁弱,庄公趁着我国动乱之际,公然反对君主继位,干涉我国内政,此欺人太甚。乾时一战,庄公大败,一年有余,却从未来齐国祝贺主公继位,又没有主动和我国结交,可见其心中对我国颇为怨恨,我们又是邻国,处理不好,有碍霸道,主公如趁此机会兴兵伐鲁,一战而胜,鲁国不得不臣服于主公,依附于齐。有了鲁国的依附,既增加了实力,又让天下诸侯知道齐国强大不可侵犯,为霸业奠定基础。”


齐桓公抚掌大笑:“鲍卿之言甚合小白之意,此次出征伐鲁非鲍卿不可。”

鲍叔牙欣然领命,躬身施礼:“臣自当不负主公厚望,凯旋而归。”

此时管仲正在豪华奢侈的相国府,陪着老母亲一边吃茶,一边观赏歌舞。

仲母问道:“我儿是相国,住在这么豪华气派的相国府,每天吃着山珍海味,享着荣华富贵,是不是太过奢靡了?齐国百姓会怎么看?”

管仲笑道:“如果孩儿坐享荣华富贵,天下百姓都贫饿挨冻,他们不但会骂孩儿,说不定哪天还会造反,跑到相国府来个大扫荡;如果孩儿坐享荣华富贵,齐国百姓也生活富庶无衣食之忧,百姓感激还来不及呢,怎么会骂孩儿呢?反倒是孩儿固守清贫,齐国百姓比我更清贫,他们不会以为我境界高,反而会骂我是假清贫,他们才是真清贫,他们更加痛骂我是个伪君子。人与人的能力是不同的,孩儿能让齐国百姓生活富庶,为何要让自己生活于穷困之中呢?百姓都想过更好的生活,难道孩儿就不想吗?何况追求功名利禄是人性使然,不管他人是否承认,孩儿不想沽名钓誉,也不想当一个外表清贫实则富可敌国的伪君子。”


富可敌国的管仲

仲母笑道:“我儿倒是活得真诚通透。只是,孩儿早到了成家的年龄,为何迟迟不娶妻生子?或者让桓公给你指婚王侯宫室之女也不是不可以?”

“孩儿只求得一个知心的人,姑且看看再说吧!”

两人正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侍者走到近前,对管仲说道:“相国,听说桓公要派鲍大夫领兵伐鲁了,这两日就要出发了。”

管仲闻言,倒也没有多少震惊,只是点点头,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仲母忙问管仲:“此次鲍叔牙伐鲁,胜算多大?”

管仲长叹一声,道:“儿料其此去必败。”

“何以见得?”

“鲁国实力虽弱于齐,但难得君臣一心,庄公又是个守城之主,手下谋臣也不少。若鲁国军民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势必难以对付。何况作战地点在鲁国境内,鲁国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而我们孤军深入,又师出无名,桓公和鲍子都有骄色,骄兵必败,焉能取胜?”

“既是如此,儿身为相国,为何不规劝主公?”

“孩儿怎能不劝?只是桓公根本听不进去,如今桓公甚有骄色,受一点挫折,对于他的成长也是有好处的。”

仲母点点头。

事已如此,她一个老太太还能说什么呢!
楼主:横门栖迟写春秋  时间:2021-08-02 19:04:13
齐桓公(十一)毛遂自荐的曹刿

鲁庄公听说齐国拜管仲为相,大怒不已,知道自己上当了,深悔没有听施伯的话。如今齐又派鲍叔牙大兵犯鲁,更加怒不可遏,当然愤怒归愤怒,心里还是有点恐惧的,乾时之战的心理阴影还在,何况鲍叔牙还是一员能征惯战的大将。

鲁庄公思考着退敌良策,在房里踱来踱去,心里暗道:要是施伯在就好了,他母亲刚去世,守孝在家,又怎能忍心强行让他回来呢?现在鲁国大将最可用者就是公子偃。公子偃论勇武,确实是一员虎将,可论智谋,却逊于施伯。何况此战关系重大,一旦战败,寡人先败齐兵于乾时,再败于自己的疆国之内,岂不愧对列祖列宗,又有何面目见黎明百姓呢?


正当他愁眉不展之际,忽然有侍者来报,说有一个叫曹刿的人自称有退敌良策,想要见庄公。庄公觉得有些奇怪,这个曹刿是什么人?在他脑海里并没有这号人物,也从来没听人说过,竟然还说有退敌良策,究竟是真是假?转念一想,大敌当前,不管是真是假,寡人还是要见一见,看他怎么说。

于是就传令曹刿觐见,曹刿来到朝堂之上,向庄公稽首施礼,庄公不由得仔细打量他,这一看,不由得一惊,看穿着完全是一介布衣,没什么可商量的,可是眉宇之间却透着勃勃英气,庄公见他仪表不俗,心中便生出三分敬意,问道:“如今齐军大兵压境,不知先生有何赐教?”

曹刿笑道:“大兵压境,齐强鲁弱,不知主公想战想降?”

鲁庄公顿露不悦之色:“寡人身为一国之君,怎肯降齐,宁肯战死,绝不降齐,先生有此一问,岂不是羞辱寡人?”

曹刿微微一笑,态度依旧平和:“草民不敢,既然主公想战,那么凭什么打这一仗呢?”

鲁庄公正色道:“不瞒先生,寡人不才,衣食这些养生之物,不敢独自享有,定会把它们分给臣子。”

曹刿哈哈一笑,道:“这些都是小恩小惠,又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怎么会听从您呢?”

鲁庄公又说道:“祭祀用的祭品,寡人不敢虚报数目,不敢欺瞒上天,这总行了吧!”

曹刿又笑道:“这些都是小小的信用,怎么能取悦神灵呢?神灵怎么会保佑您?”

鲁庄公又道:“寡人愚鲁,虽不能将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一一明察,但尽量做到合理裁决。这回总可以了吧!”

曹刿这回不笑了,态度变得严肃起来:“若如此。主公可以凭借这条打一仗。”

庄公闻言大喜,忙问道:“寡人见先生仪表俊伟,又谈吐不俗。先生可有退敌良策?望先生不吝赐教。”

曹刿道:“兵者瞬息万变,诡谲莫测,承蒙主公信任刿,刿愿意和主公亲临战场,审时度势,或可退敌。”

庄公心中暗思:此时迫在眉睫,也没有别的办法,看曹刿这个人,虽是布衣之身,却不像平凡之人,或许果有退敌之策也未可知,同时又心生好奇,问道:“看先生仪表谈吐皆不俗,想必大有来历吧?”

曹刿笑道:“刿一介布衣不足称道,身为鲁国百姓,国家有难,焉能袖手旁观,坐视不理?大敌当前,一切当以退敌为主。”

庄公点点头,见他不愿意说,也不再勉强。

话说这个曹刿,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周文王的儿子曹叔振铎的后人,后来家道中落,就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楼主:横门栖迟写春秋  时间:2021-08-03 15:45:36
齐桓公(十二)历史上的长勺之战

话说鲍叔牙领着齐军大队人马,一路雄赳赳气昂昂,接连打了几次胜仗,一直逼到长勺。双方军队就在长勺摆好了阵势,准备一较高低、一决雌雄。

鲍叔牙能征惯战,鲁庄公十分清楚,因此他的心里是发虚的。心里虽虚,但表面上还要摆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来到阵前,指着鲍叔牙,大义凛然地质问道:“齐、鲁两国本是兄弟之国,想当年齐国先人姜太公和我们先人周公旦关系莫逆。如今齐桓公不顾先人友好之意,出尔反尔欺骗寡人在前,又率大军侵犯鲁境在后,是何道理?寡人听闻齐桓公拜管仲为相,难道管仲就是这样帮助齐国治理国政的吗?”

鲍叔牙冷笑道:“鲁庄公既然记得我们先人太公和你们先人周公旦是莫逆之交,就当和我国和平友好相处,明知齐、鲁本是兄弟之国,公子纠与我们君主齐桓公是亲兄弟,两人谁做君主,皆与鲁国不相干,而鲁国却无故干涉我国内政,更不惜领兵为公子纠抢夺君位,难道不是庄公无理在先吗?我国君主继位一年有余,庄公不但没有为自己出兵干涉我国内政一事道歉,更没有派使者传达恭喜之意,反而强词夺理,拿先人之事为自己辩解,敢问是何道理?”


鲁庄公笑道:“大夫纯粹是狡辩之词,自古立嫡以长不以贤,公子纠长于小白,而贵国却不尊祖制废嫡立幼,寡人与贵国是兄弟之国,既是兄弟之国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此等悖谬之事发生,出兵相助又有何不对?”

鲍叔牙笑道:“庄公此言更是狡辩之语,我国的嫡长子是齐襄公,公子纠和桓公皆非嫡长子,谁继位都没有问题。鲁国却横插一腿,干涉我国内政,是可忍孰不可忍,既然庄公想干涉我国内政,就要拿出实力来。”这话绝对是赤裸裸地挑衅。

鲁庄公有些色变,语气也变得严厉:“贵国自恃大国,无故犯我边境在先,又强词夺理在后,今日寡人誓与我国共存亡,誓死抗敌。”

鲍叔牙冷笑一声:“既是如此,那我们就在战场上见分晓吧。”

鲍叔牙根本就没看得起鲁兵,他认为此次作战必胜无疑,有道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命令士兵击鼓进兵,先攻陷城池的受重赏。齐兵闻言,个个奋勇,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听得鼓声大作,震耳欲聋,都做好了冲锋准备。直待对方鼓声响起,双方军队就可以一决雌雄。

谁料等了一会儿,鲁兵毫无动静,齐兵不解,连鲍叔牙也没明白是怎么回事,难道是鲁兵看见齐兵气势如虹,都被吓着了,于是命令士兵停止击鼓。

又过了一会儿,鲍叔牙又开始命令士兵击鼓,这次鼓声虽不如第一次响亮,但也用尽了全力,齐兵做好了准备,就等着对方的鼓声一响,就冲杀过去。可是奇怪的是,鲁兵那边依然毫无动静。

鲍叔牙眼睛转了转,冷笑道:“鲁国兵士太怯懦了。”于是转身对齐兵说道,再等一会,击第三遍鼓,如果鲁兵依旧没有任何反应,我们就直接杀将过去。

于是齐军的第三遍鼓声响起,此时别说是鲍叔牙这个主帅,就是齐兵也觉得鲁兵太怯懦胆小了,跟本没将鲁兵放在心上,他们以为鲁兵还会毫无动静,却没料到鲁兵那边忽然鼓声大作,声音震耳欲聋,这一下,齐兵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对啊,这是怎么个情况?这鲁国怎么不按套路出牌,鲁国怎么击鼓了,鼓声还如此响亮?


于是齐军的第三遍鼓声响起,此时别说是鲍叔牙这个主帅,就是齐兵也觉得鲁兵太怯懦胆小了,跟本没将鲁兵放在心上,他们以为鲁兵还会毫无动静,却没料到鲁兵那边忽然鼓声大作,声音震耳欲聋,这一下,齐兵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对啊,这是怎么个情况?这鲁国怎么不按套路出牌,鲁国怎么击鼓了,鼓声还如此响亮?

齐兵还没从震惊中清醒过来,鲁兵已经呼喊着冲杀过来,尤其是当先一员大将,身披铠甲,手握长戟,英勇无敌,鲍叔牙认得此人是公子偃。

事情的转变也出乎了鲍叔牙的意料,他慌忙抽出长枪,冲着公子偃杀去,两人就战在了一起。

齐兵此时也顾不得多想,慌忙应战,就这样,战争局势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齐兵一下子由主动转为被动,渐渐抵挡不住鲁兵的冲杀。齐兵渐渐被杀退,鲍叔牙见状,也有些心慌,无心应战,只能跟着齐兵后退。

为什么鲁兵头两次都没有击鼓呢?并非是庄公不想击鼓,只是他刚想击鼓就被曹刿劝住了,曹刿连忙劝道:“如今齐国气势正锐,我们不宜跟他直接交锋。”等到齐兵第二次击鼓时,曹刿仍然让鲁军岿然不动,直到齐兵第三次击鼓,曹刿方笑道:“可以击鼓出击了。”

眼见着齐兵抵挡不住,纷纷后退,庄公立即下令让鲁兵去追击齐兵。曹刿忙说不可以。说完,下车察看齐兵列阵之处,见一片凌乱,又登上车子,扶着把手向远眺望,见齐兵大旗已倒,笑道:“可以追击齐兵了。”


话说鲁庄公一直将齐兵赶出鲁境,方收兵回去。

鲁庄公回朝后高兴不已,握着曹刿的手,笑道:“先生真神机妙算,只是寡人有一事不明,愿先生赐教。”

曹刿道:“主公请讲。”

庄公道:“我军击鼓一次而齐兵击鼓三次,为什么我们反而胜了他们呢?”

曹刿笑道:“作战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对方的勇气已经衰竭了,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军战胜了齐军。”

庄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为什么齐兵已经败了,先生不直接让寡人追赶,还要考察一番呢?”


曹刿解释道:“齐国是大国,又诡计多端,刿担心有伏兵,怕他是诈败,所以才观看他的车辙,见车辙弥乱,又登车望见齐国的大旗已倒,知他是战败而逃,所以才同意追赶。”

庄公叹道:“先生果然是智勇兼备,先生如此人才流落到民间,实鲁国社稷一大损失,这也是寡人之过,希望先生能留在朝廷,为国效力可好?”

曹刿笑道:“臣一介布衣,无心于仕途,醉心于山林之间,如今闻鲁国有难,刿身为鲁国臣民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如今齐兵已退,鲁国已无外患,刿只愿回乡隐居,望主公成全。”

庄公见劝留不住,只得点头答应,赏赐他大量金银,让其衣食无忧。

战胜方自然是高兴不已,而战败方,尤其是兵强的被兵弱的给打败了,就更加让人上火了。

欲知齐国如何报仇,请看下回。
楼主:横门栖迟写春秋  时间:2021-08-05 13:00:54
齐桓公(十三)一代猛将公子偃

鲍叔牙本来以为此次出征必胜,不想,却大败而归。齐桓公自然生气,弄得自己颜面皆无,但他对鲍叔牙向来敬重,并不追究其责任,只是问道:“我们首次出兵便兵败而回,让天下诸侯耻笑,如此怎样才能让诸侯信服?”

鲍叔牙说道:“此次兵败,臣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我们轻视鲁兵之故,看来鲁国实力不容小觑,臣建议主公修书与宋国,和宋国一起对付鲁国,这样方可取胜。齐桓公想了想,这倒不失一条好主意,于是就派遣使者出使宋国。”

话说宋国现任的国君宋闵公捷,他是宋庄公之子。齐、宋两国关系一直还不错,如今齐桓公即位,又得管仲辅佐,正想跟齐国结交,齐使前来,这倒是难得的好机会,宋闵公欣然应允,派兵到郎地跟齐兵会盟。

宋国的主帅是南宫长万,副将是猛获。


齐桓公依旧派鲍叔牙为将,仲孙湫为副将,双方各帅大兵,在郎地集会。鲍叔牙和南宫长万商量过后,决定齐军驻扎在东北,宋军驻扎在东南,对鲁国形成包围之势。

鲍叔牙还嘱咐南宫长万,鲁兵不乏骁勇善战之辈,不可轻敌。

南宫长万闻言,很是不屑,心中想到:你当我长万是你鲍叔牙吗?被一个小小鲁国打得狼狈不堪,于是傲慢地抬起头,眉梢一挑:“大夫不用担心,料他小小鲁兵有何畏惧?待我一会将他杀得片甲不留。”

鲍叔牙见南宫长万态度傲慢,听不进去劝告,不由得有些担心:南宫长万虽有万夫不挡之勇,可是鲁兵多有智谋之士,只怕会吃败仗,长勺之战就是因为轻敌才败的,这一战,但愿不要步其后尘才好,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退到自己的阵营,严阵以待。

话说鲁庄公长勺一战打败了鲍叔牙,还没有从胜利的喜悦中回过神来,就听说齐、宋两国联和起来对付鲁国,驻扎在郎地,形势危急,鲁庄公跟群臣商量说:“此次更加凶险,鲍叔牙为血长勺之战的耻辱,势必会力战,上一次兵败是因轻敌,这一次则不然,再加上宋国的南宫长万更有万夫不挡之勇,一国来攻,我们勉强应付,尚无胜算,如今两国联手如何抵御?”

话音刚落,公子偃就从众人之中挺身而出,说道:“主公所说甚是,鲍叔牙此番必会严阵以待,想要攻打齐国并不容易。但是宋军则不然,偃曾派人窥探其阵营,甚是凌乱,想必南宫长万自恃勇武无敌,如此傲慢,我军去偷袭宋军一定成功,宋军败去,则齐兵孤掌难鸣,自然也会撤兵。臣愿意领兵去偷袭宋营,此番定会成功。”


南宫长万

庄公忖度半晌,摇了摇头:“不可,大夫虽勇,恐不是南宫长万的对手。”

这番话虽是好心,可对于一个骁勇善战的武将来说,无疑是耻辱,士可杀不可辱。公子偃冷笑道:“世人皆言南宫长万有万夫不挡之勇,偃不才,定要会他一会,即使死在他的长戟之下,亦无所恨。”

鲁庄公连连摇头:“万万不可,公子是寡人爱将,寡人绝不许公子有丝毫闪失,还是另寻他策。”

公子偃见庄公说什么都不同意,这可如何是好?他在房里踱来踱去,忽然心生一计,笑道:此番定能大破宋军,说不定还能生擒南宫长万,不但解国家之危,还能扬名诸侯,主公自然不会怪罪,公子偃索性带领人马从雩门出去了。

公子偃心中已有良策。他吩咐士兵,将虎皮披到马背上,又将马脚上裹上棉花,带领属下士兵,神不知鬼不觉逼近宋营。宋兵尚在睡梦中,浑然不觉,即使站岗放哨的也困得迷迷瞪瞪的,不知道杀机在悄然逼近。

公子偃笑道:“成功就在此一举。”于是吩咐士兵举起火把,击鼓进军,所有披着虎皮的马一阵风般冲向宋军阵营。宋军没有丝毫准备,加上夜色朦胧,但见猛虎咆哮,士兵无不害怕,哪里见过这种场面?更没想到世界上竟有如此高大威猛的猛虎,不对,怎么看起来像是马面呢?这是什么怪物?怎么从未见过。

宋兵都以为是怪物,哪里敢应战,四散奔驰,南宫长万此时已经被士兵唤醒,士兵惊慌失措,语气焦急,说有无数的马面虎身的怪物冲进阵营,南宫长万不信,赶紧穿上战袍,拎着长戟就从营帐中走了出来。

他出来仔细一看,明白了,这分明是鲁兵闹得鬼,马的后面全是鲁兵,赶紧命令士兵不要惊慌,不得后退,准备迎击敌人。此时宋兵早已人心涣散,无论他怎样呼喊,也无法凝合队伍,没办法,只得边战边退。

公子偃一心想和南宫长万一较高下,怎么会放他走,手握长戟直奔南宫长万而去,两人并不答话,就战在了一起。这一打,公子偃方知传言不虚,这南宫长万果然力大无穷,每一戟刺来都惯着阵阵风声,公子偃不敢有丝毫怠慢,集中全部精力对付南宫长万,边打边合计:看今天的形势,想要胜他,几乎不可能,弄不好还得交代在这里。

两人这一战就是二十回合,公子偃渐渐处于下风,他越战越焦急,眼看南宫长万的长戟,就朝自己的颈项刺来,他侧身用长戟一挡,这下上当了,南宫长万使了一个虚招。长戟随即一番直朝公子偃小腹刺来,公子偃暗道不好:“这一下自己必死无疑了,连肠子都得被勾出来。”索性一闭眼,等待死神的降临。
楼主:横门栖迟写春秋  时间:2021-08-06 11:45:59
齐桓公(十四)尊王攘夷

南宫长万的长戟直奔公子偃的小腹刺来,公子偃以为在劫难逃,索性闭眼等死,只是预想中的疼痛并没有传来,却传来了一声痛叫,他发现并不是自己的身上痛,这是怎么回事?索性,睁开眼睛,只见南宫长万肩膀上中了一箭。

这箭可不是一般的箭,公子偃认得,这是鲁庄公御用的金仆姑,力道极大,杀伤力极强。难道庄公来了?他向箭射来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鲁庄公正手拿长弓,此时连姿势还是射箭的姿势,公子偃心中颇感惭愧,不听命令私自领兵出战,又差点命丧战场,还是主公救了他一命。

公子偃向鲁庄公投去感激的目光。庄公挥了挥手,给他驾车的右参乘颛孙生立即向南宫长万冲杀过去。


南宫长万虽中一箭,但面不改色,一点痛楚之色不曾流露分毫,但见他手一用力,便将箭拔了出来,一股鲜血紧跟着涌了出来。长万顺势扯下一块战袍,包扎上。刚包扎完,颛孙生已到近前,趁长万不注意又向他大腿刺了一枪,这回长万挺不住,跌倒在地。鲁兵见状一拥而上擒获了长万,猛获见长万被擒,不敢恋战,夺马而逃。

长万虽被擒,但毫无惧色,庄公心生敬意,叹道:“真勇士也。”于是命人将其看守起来,好生照顾。

公子偃来到庄公面前,双膝跪地:“臣不听军令在前,又险些败给长万在后,望主公治罪。”

鲁庄公笑道:“卿家不听军令是错,打退敌兵有功,功过相抵。”

公子偃十分感动:“这次若不是主公的金仆姑,偃恐怕要命丧南宫长万之手。多谢主公救命之恩。”

“你我君臣就不必客气了,卿家为孤浴血战场,孤解卿家之围也是应该的。”

鲁庄公怎么会突来助战呢?原来公子偃走后,庄公见他气色甚是不服,怕他会去偷袭宋军,放心不下,就率兵前来接应。正遇公子偃和南宫长万厮杀,于是就解了公子偃之困。

鲍叔牙听说宋军大败,主将南宫长万被擒,心中懊悔不已,连南宫长万这样勇猛的主将都被擒了,眼下鲁兵士气正盛,齐兵孤掌难鸣,不可继续作战,如果硬拼,双方都会伤亡惨重,索性就率军回去了。

鲍叔牙心中暗想:真是出师不利,再一次让他明白骄兵必败的道理,也让他看到了鲁国虽弱决不可轻视,夷吾所言庄公乃守成之主一点不虚,看来对待鲁国,还要转换策略,不能单靠武力,也后悔没有听管夷吾之话,出现这种一次兵败一次无功而返的局面。

鲍叔牙回到齐宫,见到齐桓公,倒身下拜:“臣有罪,臣先前兵败于长勺,如今与宋军会盟,又无功而返,让主公蒙羞,让天下诸侯耻笑,此皆臣之罪也。望主公治罪。”


无功而返,齐桓公心里自然不高兴,但是鲍叔牙是他最信任最器重的人,是他的老师,没有鲍叔牙哪里有登上君位的他?又去哪里寻找帮他成就霸业的仲父?于是慌忙将他搀扶起来:“鲍卿说错了,此事与鲍卿无关,是寡人的错。寡人错在没有听仲父的话,错在霸业未成就开始骄傲轻敌了。说来惭愧,寡人曾信誓旦旦说国中所有军政大事皆听仲父的,可是……”说到这里,齐桓公不住摇头叹息,最后态度忽然变得严肃起来,正色道:“寡人为报一己之私怨,兴兵伐鲁,不听仲父之言,寡人一定会吸取这两次对鲁国用兵的错误,唯仲父之言是听,寡人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鲍叔牙也深感惭愧:“说起来,主公虽不治臣之罪,但臣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臣立功心切,才会导致这种结局,臣早就知道不如夷吾,今日一看,天地之别。”

齐桓公安抚道:“胜败乃兵家常事,鲍卿之能寡人心如明镜,鲍卿不必自责。”经此一役,齐桓公对管仲更加深信不疑,握着管仲的手,长叹道:“寡人悔不听仲父之言,导致两次伐鲁失利,让齐国蒙羞于天下,小白后悔不已,如今这种局面,仲父觉得该如何是好?可有良策?”

管仲道:“主公不必对此事耿耿于怀,凡事有利就有弊,胜有胜的好处,败也有败的益处,只要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就可以转败为胜。同时,这两次对鲁用兵的结局说明了我国实行的军政还没有见成效。”

“仲父觉得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以修国政为里,以尊王攘夷为表,前者让我们拥有强大的实力,也是后者的保障,而后者则是靠着前者去树立威信。如今还有一个可以让主公迅速提升威望的好办法?”

桓公急切地问道:“什么办法?”

“迎娶周王姬。一旦王姬下嫁,主公就是周天子的女婿了,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更加名正言顺,也会得到周天子的支持。如今周天子势微,恐怕也迫切想寻找一个靠山。曾经周天子依靠郑国,如今两国已达到兵戎相见的地步,郑庄公还大逆不道地射伤了周天子,主公若在此时挺身而出,取代郑国的地位,周天子自然求之不得,此乃互惠互利双赢之策。”


齐桓公一拍大腿:“仲父果然高明,一切都依仲父所言,只是,不知道这个王姬漂不漂亮?”

对于这个一贯只喜美色的小白,管仲无奈地摇了摇头:“不管其貌美如仙还是丑若无盐,主公都要娶她,而且王姬都是主公当之无愧的正妻。主公可以不喜欢,但不能不尊重。”

齐桓公后悔失言,怎么就这么赤裸裸地把心里想的说出来了呢?于是尴尬地点点头:“是,是。仲父放心,小白知道怎么做。娶妻娶贤,娶妾娶色嘛。”

管仲忽然闪过一丝担忧,劝道:“主公切记,主公可以宠幸美妾,但是妾室不可凌驾在正妻之上,主公不可忘记周幽王宠信爱妾褒姒而身死国危的结局。”

齐桓公笑道:“仲父放心,小白谨记。仲父觉得派谁去周王室求婚为妥?”

管仲笑道:“非隰朋不可。”

齐桓公点点头:“正合小白之意。”

于是齐桓公派遣隰朋朝见周天子并向周天子求婚。事情果然如管仲所料,周天子闻言高兴不已,能倚重齐国的帮助更胜于郑国。为了显示对这场婚事的重视,周天子让鲁庄公主婚,将王姬下嫁到齐。

鲁庄公欣然前往。虽然鲁国两次让齐国吃了亏,可齐强于鲁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也不想和齐国的关系弄得非常僵,想趁机缓和一下两国的矛盾。周天子自然也知道齐、鲁两国之间的战争,他也希望两国能化干戈为玉帛——毕竟鲁国和周王室的关系在那摆着,何况马上又和齐结亲了,自然不希望他所倚重的两个诸侯国动辄就兵戎相见。

齐桓公也趁坡下驴,和鲁国摒弃前嫌,约为兄弟,重新结盟。
楼主:横门栖迟写春秋  时间:2021-08-07 10:23:23
齐桓公(十五)因玩笑而丧命的宋闵公

话说周庄王十五年,庄王病重驾崩,太子胡齐继位,也就是历史上的周僖王。

新王即位不久,宋国就发生了内乱,事情还要从乘邱之战说起。当日,鲁庄公用金仆姑射中南宫长万,受伤的南宫长万被鲁庄公的右参乘颛孙生活擒。后来鲁国为齐国主婚,两国方化敌为友,约为兄弟。鲁国也趁机和宋国和好,为表诚意,将南宫长万放了回去。

南宫长万自恃英勇无敌却被生擒,本就感到莫大耻辱,却没想到,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回到宋国,一向敬重他的宋闵公一改常态,时不时拿这件事嘲笑他,还开玩笑地说:“原来寡人非常尊敬你,以为你有盖世的气概,有万夫不挡之勇,却没想到成了鲁国的阶下囚。你说你一个囚犯,寡人为什么还要尊重你呢?你倒是给寡人一个尊重你的理由呀?”

南宫长万本就是红脸汉子,宋闵公的一番话说得他面红耳赤无地自容,强压住心头的怒火愤愤然离开,从此心里就怨恨上了宋闵公。

大夫仇牧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私下里就劝谏宋闵公,君臣之间当以礼相交、以礼相待,不可以嘲笑戏谑,否则心生怠慢,缺乏恭敬之心,就会傲慢无礼,祸患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宋闵公却不以为然,笑道:“大夫多虑了,寡人只是跟长万开个玩笑而已,没事的,何况败军之将安敢言勇?”仇牧见闵公根本听不进去,也束手无策。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可能也就好了,慢慢的,君臣之间的疙瘩也就解开了,可是没想到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情,不但没让君臣之间的疙瘩解开,反而直接酿成了大祸。

原来,南宫长万有一项绝技,就是能将手中长戟掷于空中数丈高,然后用手去接,每接必中,万无一失。

宋闵公闲着无事,一时兴起,就想看一看他这个表演。长万本来心里有疙瘩,看宋闵公召他到宫中表演,心中暗思,也许主公对自己并非是不重视的,也想趁机好好表现一下,露露脸,展示一下自己的绝技。长万确实不负众望,这一表演得到了宫中无数人的掌声和夸赞声。本来就是看表演,尽兴也就罢了,不知道闵公哪根神经搭错了,很不高兴,心中暗想:一个败军之将,还在这儿炫耀逞能,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让他堂堂的国君颜面何存?一个国君竟然因为小小的掷戟表演而吃臣子的醋也是荒谬得可以了,更令人大跌眼球的是,宋闵公也想在众人面前炫酷,表现一下自己,于是就问长万,可敢跟自己赌一局?术业有专攻,长万掷戟厉害,却不善赌,但是众目睽睽之下,不答应又显得自己无能,就这样,倔强的南宫长万也跟宋闵公杠上了,慨然应允。此时的两人早已经忘记了彼此的身份,只顾着在众人面前逞能炫酷。

一个擅长赌一个不擅长赌,老天爷也没有赐给长万好的运气,结果也就显而易见,长万接连输了五局。愿赌服输,长万倒也豪爽,被罚喝了不少酒。

说来也巧,正在这时周王室派遣的使臣到,宣告周僖王继位一事。

宋闵公就商量着派遣使者去周王室吊贺。长万脸喝得红扑扑的,闻言便自告奋勇,想去吊贺。闵公一听,大笑道:“你去?寡人的耳朵没有听错吧?难道大夫忘记曾经被俘之事了?如果你去,岂不让天下诸侯嘲笑我们宋国无人吗?让一个囚徒去出使。”

左右诸人闻言都大笑不已,本就心里有气的长万闻言,顿时恼羞成怒,指着宋闵公大骂道:“你个无道的昏君,一而再再而三羞辱于我,我都没有跟你斤斤计较,没想到,我的忍让换来的竟然是你变本加厉的嘲笑,既然这样,今日我就让你知道,囚徒之人也能杀人。”说完,举起手中的长戟掷向宋闵公,长戟直透后心,可怜宋闵公就这样死在了长万之手。


左右的人哪见过这种场面,顿时吓得四处奔散。此时长万顾不得多想,大踏步走到宋闵公面前,一把将长戟拔出,瞪着死不瞑目的宋闵公,胸中的怒火依然在熊熊燃烧,顺势一脚将闵公的尸体踹倒,然后提着长戟大步流星地出去了。半路上正好遇见大夫仇牧,仇牧见长万怒气冲天,双眼直窜火苗,而手中长戟沾满鲜血,还在往下滴,心中顿生不好预感,忙问长万发生了什么事?

长万冷冷说道:“无道昏君欺我太甚,我已经杀了他。”

仇牧半信半疑:“大夫莫非喝醉了,在说酒话吧,弑君岂是玩笑?”

长万目光扫向长戟,冷笑道:“昏君的鲜血未干,大夫看我像是酒话吗?

仇牧此时可以确定长万所言不虚,顿时恼羞成怒,大骂道:“你个弑君犯上的逆贼,天理难容。”说完,提着手中的长刀就像长万砍去?仇牧的忠君精神倒是可贵,只可惜在武术上他只是一个菜鸟,根本不是长万的对手,只一个照面就死在长万的长戟之下。

看着仇牧的尸体,长万的酒也醒了大半,续续像门口走去,正好路遇太宰华父督。酒醒了大半的长万心思开始高速运转,太宰是宋闵公的心腹,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走到华父督面前,连句话都没说,一戟就将华父督刺死。可怜华父督权倾朝野,却没想到,有朝一日竟然被人一戟刺死,最可悲的是,到死也不知道因为什么死的?这可真是死不瞑目啊!想当初,华父督路上偶遇孔父嘉的妻子,为得美女害死了孔父嘉一家,后来又弑杀宋殇公,恐怕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有今天的结局吧!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吧!

楼主:横门栖迟写春秋  时间:2021-08-09 21:42:20
齐桓公(十六)春秋第一猛将南宫长万和公子御说的较量

国不可一日无君,宋闵公一死,南宫长万就趁热打铁拥立宋闵公的从弟公子游做国君。这突发的政变,打得诸公子们措手不及,听说此事之后,诸公子的步调是一致的,那就是——走为上计。

诸公子逃到了萧国,只有最贤德的公子御说逃到了亳地。

南宫长万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公子御说,他担心公子御说不服,恐生变故,只有除掉他,才能高枕无忧。

南宫长万是个行动派,一旦有了某种想法,就会立即付诸实践,于是他就命令儿子南宫牛和猛获率军去攻打亳地。

话说公子御说手下有一位大夫名叫戴叔皮,此人精通谋略,跟随御说一起逃到亳地。刚到亳地,他就劝谏御说做好战斗的准备,以防南宫长万领兵来袭。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暗中安排细作在南宫长万身边,一有动静,就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做好战斗准备。

果然不出戴叔皮所料,很快就听说南宫牛和猛获派兵围攻亳地。

公子御说一方面做好应战的准备,一方面去萧国请求援兵。萧叔大心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于是就带领诸公子去支援公子御说。

南宫牛和猛获虽然勇猛,却架不住里外夹攻,最终南宫牛大败,被乱军杀死。而猛获见南宫牛已死,知道大势已去,就跑到了卫国。

亳地危机解除,戴叔皮趁机劝谏公子御说,亳地乃弹丸之地,非长久之策,何不趁此机会杀奔宋国,除掉南宫长万,宋国的江山唾手可得,有道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公子御说深以为然,忙问戴叔皮可有良策?

戴叔皮笑道:“南宫牛兵败已亡,我料南宫长万未必知道,不如我们假冒南宫牛得胜回朝。那南宫长万自恃勇武,一向骄傲自大,必不怀疑,然后我们在一路上四处散播消息,就说南宫牛已经擒获了公子您,南宫长万必然相信,我们就联合萧国兵马,骗取他们打开城门,这样就可以轻而易举杀将进去,除掉南宫长万。”

公子御说不住地点头。

事情果然如戴叔皮所料,南宫长万确实深信不疑,直接命令士兵打开城门。御说和萧叔等人马趁机一拥而入,双方就大战在一起。御说等人有了精心的准备,而南宫长万没有任何准备,被杀得措手不及,长万虽勇,也架不住对方人多。

南宫长万边打边退,心中合计:看眼前形势,儿子凶多吉少,又敌众我寡,我一人再勇猛,也架不住敌人太多,这样杀将下去,累也得累死,所以还是走为上计。此时南宫长万也顾不上公子游了,自顾自杀出一条血路。

最可怜的就是公子游了,莫名其妙被南宫长万立为国君,可算是天上掉下的天大的馅饼砸到了他的头上,只是屁股还没坐热呢,就被御说等人反攻,最终馅饼太大了,他的头没能支撑住这份重量,落得个身死人手的下场,死得也算是莫名其妙。公子游短暂的君主之位如黄粱一梦,梦醒了,人却没能醒来,也真是祸福无常,越发让人感慨世事难料。

公子游一死,戴叔皮就奉公子御说为君,公子御说,也就是历史上的宋桓公。宋桓公继位之后先后做了三件大事。

一、安抚功臣,拜戴叔皮这样的谋臣为大夫,委以重用。帮助他平乱的萧叔大心以及诸公子都好生予以安顿,以服人心。

二、将宋国内乱之事和自己继位之事上报周天子,让自己的君位合法化。

三、清除余孽,也就是彻底清算南宫长万和其余党,为了进一步巩固政权。

试想南宫长万这样的猛将跑到了他国,新继位的宋桓公怎么能放心的下?更何况还有一个猛获,也是漏网之鱼,不能不防。这两人健在一日,宋桓公便一日不能安心。于是宋桓公打算分别遣使者去卫国索要猛获,去陈国索要南宫长万,希望卫、陈两国能将这二人交出来。

宋桓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朝中大臣并没有什么反应,而站在宋桓公旁边,目睹着一切的一个五岁孩童却露出了不屑之色。

宋桓公一瞥眼,将孩童的表情尽收眼底,便问道:“目夷所笑为何?”

堂堂一国之君,被一个五岁的小屁孩给小瞧了,心情自然不能愉悦,而这个小屁孩儿,偏偏还是自己的庶长子,又不能对他怎么样?还真是郁闷呢!

不说宋桓公的心理反应,单说公子目夷,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笑道:“我料南宫长万和猛获必定不会被遣送回来。”

桓公不解,问道:“孩儿怎么知道的?”话是这样问,心里却想,你个小屁孩知道什么?

公子目夷并不在乎他父亲心里是怎么想他的,只是不急不徐地解释道:“南宫长万和猛获皆有万夫不当之勇,无论去哪国,对于这个国家来说,都是如虎添翼。试想跟我们没什么交情的陈、卫两国国君怎么可能将这二人无缘无故送还给您呢。”

宋桓公沉思片刻,觉得儿子说得有道理,颇感欣慰,五岁的儿子竟如此之聪明,他怎能不高兴呢!同时又深感遗憾,这么聪明的儿子可惜是庶长子,将来没有资格继承君位。当然这个并不是当务之急,宋桓公很快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从大脑中清除,又问公子目夷:“我儿可有良策?”

公子目夷笑道:“当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陈、卫两国国君不愿意放他二人,皆因他二人有勇力,也就是对他们国家有利。我国若能给他们足够的好处,既能得到丰厚的贿赂又能和大国结交,何乐而不为?最主要的是他们内心深处对猛货和南宫长万都很忌惮,要知道弑君的臣子,哪一个国的君主会毫无芥蒂?所以权衡利弊,他们必然会选择杀掉猛货和南宫长万。猛货和南宫长万一死,父亲就可高枕无忧了。”

宋桓公闻言抚掌大笑,深以为然。于是分别派遣使者带着丰厚的礼品去卫、陈两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