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热辽之旅

字数:31678访问原帖 评论数:103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8-26 05:19:49 更新时间:2021-10-23 19:12:38

楼主:东吴丁奉  时间:2021-09-13 12:14:35
杨柳青年画始创于明代末年,清乾隆、嘉庆年间达到鼎盛时期。作为点缀年华,祈福纳祥的杨柳青年画,不仅在华北、京津一带畅销,还远销全国各地。




杨柳青年画造型严谨、写实性强;雕版精细,刀法纯熟;线条流畅,构图丰满,形象生动;画面富于装饰特点。题材广泛,诸如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文学典故、戏曲以及时事、世俗生活、风景名胜、仕女娃娃和花鸟虫兽等等。其画面色彩鲜明、细腻、润泽,既富于变化,又典雅和谐,对比强烈,给人以明快之感。




离开杨柳青古镇,乘车前往平津战役纪念馆,拜央视放映的《大决战》所赐,这次出行很多内容都与三大战役有关,特别是与四野有关,而之所以对此兴趣比较大是因为101的关系,如果不是因为他特殊的身份,还不至于如此关注,各个纪念馆内基本上比较客观叙述,虽然有的地方搞了些小动作,毕竟还是基本上如实讲述了他的作用。





纪念馆前小河边上放置了不少退役的武器,坦克、高射炮、喀秋莎火箭炮等武器,人家一般也不大关注,有几个外地游客站在旁边留影。
平津战役纪念馆基本陈列包括: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伟大胜利、英烈业绩五个部分。该馆是反映中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平津战役的专题纪念馆。聂荣臻元帅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馆内有一尊毛在地图前运筹帷幄的蜡像,左手叉腰,右手持香烟,凝视远方,算是描述他的统帅风度。

http://img3.laibafile.cn/p/l/322596768.
常凯申在主持召开高级军事会议上提出了“于东北求稳定,在华北力求巩固,在华东华中加强进剿。”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最终败者为寇。



楼主:东吴丁奉  时间:2021-09-13 12:16:33


楼主:东吴丁奉  时间:2021-09-13 12:24:44
有不少历史照片,当时的总前委成员是林、罗、聂三位后来的元帅,这张三人在一起的照片可谓是比较珍贵的了。




楼主:东吴丁奉  时间:2021-09-13 12:30:31


楼主:东吴丁奉  时间:2021-09-13 12:40:29
有一张当年首任天津市长黄敬(也就是俞启威同志)在大会上讲话的照片。
馆内有不少画反映当年攻占新保安和天津时的激烈战况。



有一组蜡像是在谈判,林坐在当中傅作义的代表显得十分拘谨,好像是林彪在下最后通牒的样子,邓宝珊和周北峰只有唯唯听命。





从平津战役纪念馆到天津站还有不少路,原想乘地铁过去,但要走很多路,到了车站还要去拿存放的东西,也有不短的一段路,因此打的过去,一路上和驾驶员瞎扯扯,经过金汤桥他还特地指给我看,当年那座会师的金汤桥现在只当纪念场所,不远处有一座外形相仿的也叫金汤桥,可通公交车辆。



打的省下了不少时间,拿了行李还来得及去吃一碗牛肉面,到候车室还有20分钟,时间总算是充分利用了。
本次旅行基本顺利,也许是行程中有个地方叫“旅顺”带来的顺利吧。



楼主:东吴丁奉  时间:2021-09-13 12:45:42
D7733下午12:30分从天津站开出,乘车的人很少,这班车是从大连开出的,原先也关注过这趟车,是按照先去沈阳、丹东再到大连的路线来计划的,但大连开往上海的车很少,时间上很不划算,所以作罢,要不然一整天都在火车上了。




火车基本上没有坐满过,总有几个座位空着的,在德州、济南还有几个乘客上下,到了宿州东以后,只有下客没有上客了,到了南京南站就更不用说了,站台上基本没人,除本趟列车只看到一趟车停靠,喇叭也不像平时那样广播着,一片静寂,看来能停靠还算不错的了,以前多次经过南京南站从未见过如此景象。


江苏很多城市估计都限制人员外出了,按说这个时间段是长三角地区人员去上海的黄金时间,晚上6点左右停靠常州、苏州等站,乘车到上海只有19点多,但现在只有下没有上,过了苏州基本没几个人了。
因为列车经过几个长三角城市都是晚上黄金时间,按说城区里道路上应该车水马龙的,但看看苏锡常的城市道路上基本没有车辆也没有人。



车上闲来无事,翻看手机的行程码,还好全部是绿色的,只有大连后面带了个星号(表示该城市中存在着高风险或中风险地区,但不表示用户实际到访过这些中高风险地区。第二天上海后面也带了星号,浦东有一地区也被列为中风险区了),一路上不断地翻看健康码,在蚌埠时看安康码是绿色的,进入江苏的时候想看苏康码,看到一大堆提示(是否有不适、是否去过什么地区),马上把手机关机,生怕稍有不慎沾上了黄色就麻烦了,一直到过了昆山再打开,那时候已经跳到随申码了,还是绿色,总算放心了,否则回来要到居委去备案的。
楼主:东吴丁奉  时间:2021-10-04 12:36:19
塔山有感
无塔无山,塔山村,放眼满目翠绿。通衢国道曾经是,国共鏖战场所。硝烟弥天,沟壑遍地,处处洒鲜血。战火狼烟,造就多少雄杰。
回首辽沈当年,林总发豪言,只要塔山。枪炮之声稀疏时,断壁残垣湮灭。战地重游,忆岁月艰难,处处疮痍。时光如梦,几人知晓因果?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