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中国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续

字数:266511访问原帖 评论数:538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9-01 05:47:02 更新时间:2022-09-08 04:02:59

楼主:猪猪然2011  时间:2021-08-31 21:47:02
自今年五月份开始,不知天涯搞什么整改,居然莫名其妙地以我文章发布时间太早为由,把我连载多年,既无任何不良言论,也无任何扭曲、篡改历史真相的一篇长文给屏蔽了。多次交涉,结果都是答复我说近期就会恢复,转眼间三个月已过,依然没有恢复正常的迹象。本来一怒之下想转战其他文学平台,但想想这部作品都在天涯上连载2/3了,留言板中不断有读者问我何时回归。经深思熟虑,决定以续集的形式,依然在天涯继续完成之前未完成的部分。
楼主:猪猪然2011  时间:2021-08-31 22:57:03
虽说是续写,凡事也得有头有尾,之前是写到唐朝《李晟传》泾原兵变前夕,为方便新来的读者阅读,此次连载就从安史之乱开始吧。老朋友们也放心,接下来我会尽快把之前发布过的内容一口气发完的。今天标题通过审核已经不早了,明天见。
楼主:猪猪然2011  时间:2021-09-01 20:43:24
作者自2013年起撰写的《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系列,至今已完成四部,合计两百多万字,分别是已经出版上市的《先秦名将传奇》《秦汉名将传奇》;以及即将出版上市的《魏晋名将传奇》《南北朝名将传奇》。这些老读者们都知道,不必繁述。接下来的故事连载,就从该系列第五部分,《隋唐名将传奇》的中篇,安史之乱爆发开始吧。


楼主:猪猪然2011  时间:2021-09-01 21:23:10
先接上文。

话说唐玄宗执政中期,由于唐朝国力鼎盛,疆域极大且强敌环伺,不便管理,所以“节度使制度”应运而生。天宝后期,诸多节度使之中,实力最强者非二人莫属。一人是王忠嗣,另一人便是安禄山。
由于安禄山实在太有名了,所以王忠嗣的知名程度反而显得很低,但事实上,此人堪称唐玄宗手下的第一号猛人,猛到什么程度?——就看他的四位手下就可以了。
王忠嗣鼎盛时期,身兼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一人佩戴四镇帅印,他在任期间,接连启用了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李晟四位战将,后来的结果证明,这四人皆是超一流名将,其中有三人更是跻身中国古代七十二名将之列。
王忠嗣不仅有这四大战将辅佐,身边其他的人才也是多如牛毛,由于他百战百胜,威望极高,又擅长经营,从吐蕃、西域、塞外购买了大量的上等良马,麾下堪称兵强马壮,名将云集,其个人的实力已超越了唐朝的中央。所以,唐玄宗最终选择弃用王忠嗣,改为重用实力远不及王忠嗣的安禄山,又为防止安禄山有变,让王忠嗣手下的头号大将哥舒翰继承了王忠嗣留下的部分兵权,以期让这二人形成制衡,保证唐朝的长期稳定。

王忠嗣的父亲早年为国捐躯,是唐玄宗亲自收养、赐名的义子,自他踏入戎伍以来,一生对唐朝忠贞不二,见被皇帝猜疑,不久后他郁郁而终。王忠嗣临终之前,曾预言他死之后,对他非常忌惮的安禄山一定会发动叛乱。六年之后,该预言果然一语成谶。公元755年,华夏历史上最大的浩劫之一,安禄山、史思明领导的“安史之乱”爆发。
楼主:猪猪然2011  时间:2021-09-01 21:27:02
中国历史素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说,但像安史之乱这样一下子让天下人口减员近七成(安史之乱前,大唐总人口五千多万,安史之乱后,大唐总人口仅剩一千六百万),整个社会倒退数百年的大动乱也是屈指可数,上次类似的大动乱,还得追溯到五胡乱华。作为安史之乱的主要发起者,曾经的“偷羊小胡”安禄山从此名扬中外,成功跻身超级大恶人之列。
但安禄山也有克星,如果有这三个人在,纵便借他十个胆子,也绝不敢反。
第一人,是他的义父张守珪,这一点不需要过多解释,张守珪不死,安禄山连节度使都当不上;第二人,是预言安禄山日后必反的王忠嗣,这一点也不需要过多解释,王忠嗣在安禄山的心中几近于神;只有第三人需要解释一下,说起来有些讽刺,此人正是大奸臣李林甫。
李林甫是历史上公认的大奸臣,作为成语“口蜜腹剑”的代言人,就知此人的内心有多险恶。然而,与安禄山通体上下找不到一个优点相比,李林甫虽然也是坏透了,身上还是有极少数闪光点的,其中之一,就是他的能力。
在李林甫之前,唐玄宗已前前后后任命了十九位宰相,其中担任宰相时间最长的是六年,其他的有人干了三年,有人干了一年,甚至还有好几位只在相位上呆了几个月。那李林甫干了多久?——十八年七个月,而且其中有十七年是首席宰相。
能一口气当这么长时间的首席宰相,李林甫显然是获得了皇帝十分的信任。偏偏李林甫又是个把“奸臣”二字写在脸上的人,他贪污受贿,嫉贤妒能,擅权宫廷都明着来,这些劣迹几乎人尽皆知,唐玄宗也知道,之所以仍坚持把他放在相位上近二十年。原因无他:省心。
唐玄宗最欣赏李林甫三点,一是他对皇帝绝对忠诚,二是他政治才能不错,三是他军事才能也算得上及格——虽然他不会打仗,但他懂得如何制衡安禄山。李林甫首次与安禄山会面,便赠给安禄山一句话:“将军好自为之,务必效忠朝廷。皇帝虽年事已高,但宰相我暂时未老。”安禄山见对方一眼看破自己的野心,深感恐惧,之后每次见了李林甫就如同耗子见了猫一样,即便是盛寒季节,他和李林甫谈话时都汗流浃背,因为李林甫总能准确猜出安禄山的心意。到李林甫执政后期,安禄山在兼任平卢、范阳二镇节度使的基础上,又被唐玄宗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安禄山手握三大军镇,正式取代病逝的王忠嗣跻身大唐第一实权武将,他仍对亲信叹道:“我安禄山天不怕地不怕,即便皇帝来了也不怕,只是害怕李林甫啊。”
安禄山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李林甫也盼死了,公元753年,李林甫病重去世,接任其首席宰相之位的是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的族兄杨国忠。杨国忠和李林甫一样,也是遗臭万年的大奸臣,但二人最大的区别是:李林甫是个有能力的奸臣,执政期间他除了干坏事,也做实事,尤其是他在处理安禄山的问题时,采取的是“胡萝卜加大棒”策略,明明暗中给对方使绊子,表面上还客客气气,相当之高明;杨国忠则是个彻头彻尾的蠢货,他政治才能为零,军事才能为零,一当上宰相,就把对安禄山的敌意完全挑明了,整日在皇帝耳边叨叨说安禄山必反,偏偏又拿不出任何制裁安禄山的手段。安禄山起初对杨国忠不太了解,只知此人是杨贵妃的族兄,还托杨贵妃从中斡旋,试图减轻杨国忠对自己的敌意。杨贵妃建议唐玄宗加授安禄山为副宰相,并召他入宫与杨国忠相见,当面澄清误会。杨国忠听后一仰脖子,愤然骂道:“安禄山目不识丁,岂能当宰相,我羞于与此人为伍!”
安禄山其实也羞于与他为伍,据安禄山私下调查,杨国忠当上宰相后,专权误国,好大喜功,一口气提拔了许多将领。这些将领有个共同的特点——他的亲信,这些亲信又有个共同的特点——特别无能,杨国忠当上宰相后短短数年,频繁发动对外战争,这些战争又有个共同的特点——大败特败,且唐军的对手既不是吐蕃,也不是契丹,而是南方的一个小国:南诏(辖有今天的云南省)。这一败不打紧,直接把杨国忠的真实才能,以及大唐中央的真实实力都给暴露了,安禄山怀篡位之心已久,暗中筹备了这许多年,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加上他和杨国忠互相极度仇视,已无任何和谈的可能。于是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共召集得步兵、骑兵十五万人,亲率他们南下,向大唐的统治中心发起进攻。叛军出兵之前,安禄山传檄天下——本将军此次入京,乃奉陛下之命,前往铲除逆臣杨国忠。
不得不说,这个理由颇得人心,一时竟有许多人响应。
安史之乱自此爆发。

武则天之后,大唐承平日久,所涉及的战争都是在境外,国内已和平了达半个多世纪。突然冒出来一个安禄山这等重量级的反贼,朝廷上下闻讯,集体慌了神。只有一人不慌不忙,甚至面带如释重负的喜色,笑道:“当初我说什么来着,安禄山必反!这不,他果然反了,诸位该相信本相料事如神了吧。”
说这话的,自然是首席宰相杨国忠。正好,唐玄宗也为平叛之事要与他商议,见他似乎对打败安禄山胸有成竹,便问他有何对策。杨国忠向皇帝举荐两员大将,说有这二人出马,斩杀安禄山如拾草芥。唐玄宗听取了其主张,随即派人赶赴安西四镇,召那两员大将入朝。
杨国忠虽然是个草包,但他这次举荐的两员大将确非泛泛之辈,一人名叫高仙芝,高句丽人,另一人名叫封常清,汉族人。这二人之前长期镇守西域,曾以一万步骑跨越葱岭,打赢了著名的小勃律之战(唐朝和吐蕃为争夺中亚控制权爆发的战争),此役之后,二人纵横边疆,中亚七十二国向大唐称臣。因此功绩,时人尊称高、封二人为“大唐帝国双璧”。
高仙芝、封常清接到命令,见军情紧急,仅率少数部下星夜启程回京,半个多月后,二人途中不断换乘好马,俱顺利抵达长安。唐玄宗见“双璧”归来,不胜之喜,亲自为二将接风洗尘,然后郑重下诏:任命高仙芝为平叛副元帅(元帅为唐玄宗之子李琬,刚接到任命就去世了,所以高仙芝即是主帅),进驻陕城;任命封常清为平卢、范阳节度使,取代安禄山,进驻洛阳。
二将领命之后,接过诏书、兵符,问唐玄宗道:“为朝廷平叛,臣等义不容辞。但今贼势甚大,不知陛下各授予我二人多少兵马?”
唐玄宗面色为难道:“除了禁军,京城一带的军队之前在远征南诏国时已几乎全军覆没,而河、陇两镇的精兵,又尚在回国途中,所以朕眼下无一兵一卒可授予你们……”他接着又安慰二将道:“不过,兵虽然没有,京城的钱粮倒是十分充裕,你二人可以抢在叛军杀到之前就地招募士兵的嘛。”
高、封二人没想到京城竟空虚到这等地步,分析之后,心道也唯有如此,于是二人领了大量的钱和粮食,一个在关中募兵,一个在洛阳募兵,数日之间,各招募得五六万军队。唐玄宗听说二将已有十万大军在手,安禄山那边的兵力也不过才十五万人,顿时觉得心里有底。他下令封常清,必须把叛军堵在黄河以北,千万不能让他们渡过河来;又下令高仙芝,配合封常清对叛军实施反攻,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平定此次叛乱。两道命令颁布下去后,唐玄宗问宰相杨国忠对此事如何看待,杨国忠道:“高仙芝、封常清乃世之名将,既然二人的兵力与安禄山相差无几,安禄山的失败已成定局,只是……”唐玄宗见他话里有话,忙问:“只是什么……”
“只是高仙芝也是胡人,只怕他打败安禄山后,除去一狼,又来一虎,陛下对此不得不防哪!”
“爱卿言之有理。”唐玄宗被杨国忠说动,紧接着又补了一道诏命:任命宦官边令诚为监军,立即赶赴前线,严密监视高仙芝、封常清的一举一动。

边令诚和高仙芝、封常清不是首次合作,之前的小勃律之战,他就曾当过高、封二人的监军。那一战,是传奇的一战,最传奇之处,是唐军一万步骑刚跨过葱岭,就因气候恶劣折损近半。此事完全在高仙芝、封常清的意料之中,他二人熟谙战史和地形,知道逾越海拔达四千多米的葱岭难于登天,汉朝的李广利也曾吃过这个大亏。但只要能跨过这座高山,接下来的战争就相对容易了,因为小勃律是个小国,其国境在今克什米尔地区西北部,该国坐落在海拔极高的高原上,人口稀少,哪怕唐军只剩数千人,也能在实力上压制住对方。然而,监军边令诚不懂这个道理,过了葱岭之后,他见前方仍是一片穷山恶水,说什么也不肯再走了,高仙芝劝他不动,只好让他带着三千体质虚弱的士兵留下,自己和封常清率领尚有战斗力的几千士兵继续前进。最终的战果,证明了高仙芝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战场洞察力,故他和封常清凯旋回国之后,赢得了“大唐双璧”的美誉;而边令诚则相当于被高仙芝狠狠扇了一计耳光,人人都耻笑他是“懦夫”不说,甚至还有流言,说他过葱岭时吓得尿了裤子。
“这次轮到我来扇你俩耳光了。”边令诚赶赴前线与高仙芝等人会合的途中,咬牙切齿地想道。
楼主:猪猪然2011  时间:2021-09-01 21:27:34
且说唐军经高仙芝、封常清二将调度,在河南紧急部署防线的同时,安禄山起兵之后,凭借其操练多年的十五万大军,已以席卷之势在半个月内轻松征服了整个河北。安禄山号令严明,又不吝惜钱财,其手下叛军垂涎重赏,每次与官兵交战都能做到以一当百。封常清起初和唐玄宗、杨国忠一样,也有点小看了安禄山,想把决战的地点设在陈留,他令河南节度张介然、陈留太守郭纳利用黄河之险谨守陈留城,自率六万大军前往增援。孰料他的军队才刚刚出发,东方败兵来报:“张介然不敌安禄山,已自杀殉国,郭纳则举陈留城投降了叛军。”
叛军的攻势如此锐利,实出封常清的预料,好在他是久经沙场的真正名将,很快稳住了心神。他中止了把叛军堵在河北这一不切实际的想法,改而下令士兵们:“务必抢在安禄山之前进驻荥阳城,成败在此一举!”这一决定显然非常明智,荥阳城易守难攻,又背靠虎牢关,是阻击叛军的绝佳战场。在他的督促下,唐军很快又在荥阳城建立起了第二道防线,数日之后,安禄山的军队才姗姗来迟。正当封常清觉得可以稍稍松口气时,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叛军兵临城下后,才刚开始搭建云梯准备攻城,守在城头的唐军就纷纷溃逃,由于城墙狭窄,士兵们逃亡时互相踩踏,许多人竟直接坠至城下。这一现象不仅让封常清大惊失色,就连安禄山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安禄山哪里知道,这些所谓的唐军官兵几日前还都是商贾、农夫,封常清虽然给他们穿上了军装,但由于时间仓促来不及训练,并没有给他们按上一颗军人的心。所以,饶是封常清的战策制定得再好,乌合之众一旦遇上亡命之徒,这仗压根没法打,荥阳城很快也被叛军攻克。
局面彻底失控,作为一代名将,封常清空有一身武艺和韬略,奈何手下的士兵形同虚实,自此开启了逃、逃、逃模式;而安禄山的叛军见状,也毫不犹豫,在后一路追、追、追,两军之后又在虎牢、葵园、洛阳城东接连打了三仗,唐军三战三败,新招募的六万士兵几乎全军覆没。即便如此,封常清担心皇帝怪罪,仍在洛阳城内积极布防,豁出性命想保住东都。可惜,双方士兵的战力相差实在太悬殊了,在叛军的猛烈攻击下,封常清的一切努力都只是徒劳。安禄山拿下河北用了半个月,同样又只用半个月,便完全占领了繁华的东都洛阳。第二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定国号为:大燕,史称伪燕政权。

封常清被安禄山打得丢盔弃甲毫无还手之力,此事震惊朝野。唐玄宗一边愤怒地斥责封常清无能,一边令人起草诏书,削去封常清所有官爵,贬为庶民。朝廷的舆论也是一边倒,几乎所有人都将洛阳失陷的原因归咎于封常清无能,只有一人例外——高仙芝。高仙芝和封常清多年共事,深知此人绝非浪得虚名之辈,他听说封常清战败西逃,急忙将他迎入自己军中,询问其交战经过。听过封常清的汇报,高仙芝也不由得紧张起来:“我的士兵与你的一样,也都是不久前临时招募,这些人本来都是些粗俗鄙陋之人,从未见过断头流血、尸横遍野的惨状。叛军若此时前来攻打陕城,那可如何是好?”
这也正是封常清最担忧的,国难当前,他已无心去理会自己的功名利禄和朝中的那些流言蜚语,他只想做一件事,那就是协助高仙芝,不惜一切代价把长安城牢牢守住。但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叛军的实力他曾亲眼目睹,高仙芝若于此时在陕城一带与他们短兵相接,结局如何,未战已知。他遂激烈地劝谏高仙芝道:“在下是败军之将,原本无颜妄议军事,但有一句忠言,不得不提醒高将军。如今,洛阳城已落入叛军之手,他们的下一步目标定是西都长安,关西的援兵迟迟未到,将军又把兵力皆部署在陕城,潼关这时无人镇守,若让叛军得知,他们一定会星夜抢占潼关,若潼关再失陷,那整个关中就非大唐所有了。所以,在下希望将军能果断地放弃关外之地,立即把全部兵力撤至潼关,同时加紧训练士兵,并用大量的财物奖赏他们,常言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此,方可与叛军一战。”
高仙芝仔细斟酌之后,点头道:“这一计壮士断腕,虽有不妥之处,却是眼下仅有的办法。”他随即传令:让所有士兵随他奔赴潼关,临行之前,但凡关外能带走的粮食、财物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一律就地焚毁。士兵们按照其指令,匆忙将陕城附近的几座粮仓全部烧成灰烬,然后用牛车拉着大量的粮食、布帛,紧急向潼关方向逃亡。高仙芝等人刚抵达潼关,安禄山的叛军几乎同一时间也杀到了关下,官兵们仓促回身与叛军交战,一触即溃,其所押运的数千辆牛车大多被叛军夺取。高仙芝趁着叛军忙着哄抢粮食、财物的契机,让士兵们火速退入关卡。成功进入潼关后,高仙芝又吩咐有司:但凡未被叛军夺取的钱财、布帛,全部分发到士兵们手中,一文钱、一匹布都不用剩;同时他激励士兵们道:“只有守住潼关,你们才能把这些财物带回去,否则,这些全都是叛军的战利品。”因运入潼关的财物仍有许多,士兵们眼见一个个都成了小富翁,无不欢呼雀跃,纷纷宣誓,要与潼关共存亡。

经高仙芝、封常清二人的努力,朝廷官兵终于有惊无险的在潼关站稳了脚跟,又筑起了一道新的防线。且在重赏的激励下,这支唐军的战斗力虽仍与叛军相差甚远,但凭借地利优势,只要他们坚守不出,叛军也拿他们没太好的办法。安禄山打到潼关后,其之前一路势如破竹的攻势就此被打断,高仙芝与之在潼关整整相持近一个月,两军不分胜负。
如此,整体战争形势逐渐开始对朝廷有利,因为表面上看来高仙芝和安禄山只是打了个平手,但须知道,安禄山的兵力基本都参加了此次叛乱,他就像一个已经抛出了所有筹码的赌徒;而朝廷方面这时还没开始发力,各地赶来勤王的大军尚在行军途中。只等各地援军一到,那时便是朝廷展开全面反攻之时。尤其是王忠嗣生前经营多年的河西、陇右、朔方三镇大军(河东军队已被安禄山接管),这三大军镇,皆兵强马壮、名将如云,曾多次击败强大的吐蕃,即便哥舒翰指挥的石堡城一战唐军损失惨重,但此时三大军镇的实力相加起来,依然比安禄山所辖的三大军镇要略占上风。

河西、陇右离关中并不远,至少比西域近多了。高仙芝、封常清之前从西域返回,都已和叛军打了一个多月,其实算算日程,河、陇大军也早该到了。之所以他们这时还没到,是因为王忠嗣去世后,接管该军的两员大将哥舒翰、安思顺都发生了变故。哥舒翰在王忠嗣去世后,官职不断升迁,安史之乱爆发前,其地位俨然已和安禄山平起平坐。哥舒翰年轻时喜欢饮酒、赌博,一旦没了王忠嗣这样严厉的上级约束,他便放浪形骸,嗜酒如命,也正因为酒喝多了,这一年他竟意外得了中风,已经半身不遂,出门都要靠人推着小车或者抬着走,不久前,他刚因身体原因向朝廷递了辞呈,一直赋闲在家。另一位大将安思顺的身体倒是没毛病,不过他政治成分不行——安思顺姓什么不好,偏偏姓“安”,而且他确实和安禄山有一点血缘关系,二人同族,童年时一起长大。不过天地良心,安思顺对大唐可谓忠心耿耿,安史之乱爆发前,安思顺曾多次拒绝了安禄山的主动示好,并将安禄山的反状不断向朝廷汇报,他与安禄山之间,一向泾渭分明。也正为此,安禄山谋反后,安思顺并没有被朝廷列入反贼的名单,当然,朝廷也绝不敢让他手握重兵,继续坐镇一方,于是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处理,唐玄宗把他单独调回朝廷,改任户部尚书一职。

安思顺被调回京城前,其官职是朔方节度使。他一走,朔方节度使的职位自然空了,需要有人立即接任。唐玄宗经属下推荐,最终颁布诏令:郭子仪以朔方节度副大使的身份,临时代替安思顺全权接管该镇的军队。说来真巧,郭子仪也发生了意外——他身体没毛病,政治成分也很好,可他母亲不久前去世,他于是和哥舒翰一样也向朝廷递了辞呈,说要回家替母亲守孝。唐玄宗这下真急了,一个个要么有病,要么有事,叛军都快打到长安了,郭子仪你还回家守什么孝,懂不懂什么叫“先有国才有家”。他随即宣布:鉴于情况特殊,不得不采用“夺情”(指为了国家大义强夺其孝亲之情)的方式强行起复郭子仪,勒令其立即前往朔方赴任。
郭子仪知道轻重,收到命令后不说二话,立即快马加鞭前往朔方,以主帅的身份接掌该镇军队。迎接他上任的众多军官之中,有一人见新任主帅是郭子仪,神情既尴尬,又恐惧,此人便是之前和郭子仪同事多年没说过一句话的李光弼。李光弼扪心自问:他和郭子仪之间虽谈不上血海深仇,但也可说是老死不相往来,如果是他当了郭子仪的上级,他定要好好整治一下对方,大出口恶气;可现在情况恰恰相反,郭子仪成了朔方军镇的最高长官,难保他的想法不是和自己一样,甚至手段更狠毒。之后几日,李光弼冷眼旁观,见郭子仪自打上任后一直忙着点兵选将,其他将领要么得了作战任务,要么留在他身边候命,只有自己一人,一直未被郭子仪召见。
李光弼越想越怕,只得主动去见郭子仪。一入主帅军帐,李光弼未等郭子仪发话,噗通一声当即朝他跪倒,叩头不止。郭子仪正在专心写奏章,见状急忙上前请李光弼起身,埋怨道:“李将军,这是为何?”李光弼强跪不起,流泪道:“下官有眼无珠,往日常触怒将军,今日事已至此,将军若要杀我,下官绝无怨言,但希望您能大发慈悲,看在我俩同事多年的情谊上,饶恕我妻子和子女的性命。”
“哎呀呀!”郭子仪这下明白怎么回事了,忍不住笑道:“我为何要杀你?谁又说我要杀你了!”
“你不想杀我,那为何不召见我,其他将领都有了任务,就我一人无所事事,难道您真的不是因为怨恨我才故意如此行事吗?”
郭子仪先扶李光弼起身,然后逐渐收起笑容,严肃地说道:“李将军把我郭子仪当什么人了!没错,我俩之间是有些私仇,可如今国家动乱,主上受辱,江山社稷能否保住还尚未可知,我岂有闲暇和你因那点小事怄气?实不相瞒,我之所以没有召见你,是因为你的才能远在其他将军之上,与其让你当我的部下,不如让你和我各率一军,联手作战,共讨叛逆。你看……”郭子仪取来案几上他刚写了一大半的奏章给李光弼过目,说道:“我正打算推荐将军为河东节度使,并将朔方军分出一部分由你单独统领,如果能得到你的相助,国家安定便指日可待了!”
李光弼看过奏章,确实如郭子仪所言。他如释重负之余,不禁慨然长叹道:“郭将军之胸怀,远非李某所及。有您这样的人在,真乃社稷之福啊!”从此之后,郭子仪、李光弼二人尽弃前嫌,结为刎颈之交。
楼主:猪猪然2011  时间:2021-09-02 21:44:15
郭子仪写给朝廷的奏章,其中除了力荐李光弼为大将,还提出了自己对平定安史之乱的一大战略设想——以郭子仪对高仙芝的了解,他认为高仙芝才能远在安禄山之上,即便其手下士兵是仓促招募,战斗力比普通农夫好不了多少,但他仍相信高仙芝一定有办法守住潼关。既然潼关叛军一时攻不下来,那他也无须急着前去支援,因此与其南下,不如率军东进,直捣安禄山的后方。这一策略,兼有“围魏救赵”和“釜底抽薪”的妙用,安禄山听闻大本营告急,如果回救,其之前在黄河以南取得的战果便尽数化为乌有,待大唐各路大军汇集,以全国之力围攻三座河北军镇,安禄山毫无胜算;如果他不回救,那他的积蓄将全部被官兵夺取,粮道也将被彻底切断,同样必败无疑。
按照郭子仪的分析,如果采用该策略,安史之乱一年之内即可平定,当然,前提是潼关不能失守。唐玄宗阅过之后,心道其他各镇勤王的军队不日都将抵达,也不缺朔方这区区一镇兵马,遂欣然采用郭子仪的策略,依其所奏,任命李光弼为河北节度副大使,让他和郭子仪各率一军,齐头并进,前往攻打安禄山的老巢。郭子仪得朝廷回复,从自己的军队之中拨出五千精兵授予李光弼,令其途经井陉口,率先出兵河北;自己则坐镇东陉关(在今山西省代县东南,位于井陉口以北。当时,东陉关、井陉口一北一南,是连通山西—河北的两道重要关卡。),以防叛军照葫芦画瓢,也派兵经东陉关偷袭自己的后方。另外,安史之乱爆发之初,山西境内的云中、马邑两城都投降了叛军,郭子仪也得派人前往一一收复。
分拨既定,郭子仪、李光弼二将就此分道扬镳,提前拉开了朝廷反攻叛军的序幕。当是时,朔方军共有军队六万余人,其中骑兵约占半数。郭子仪虽然非常大度的对李光弼既往不咎,还举荐他为大将,但在分兵之事上,他却又貌似在故意作弄李光弼——李光弼只分得五千士兵不说,还清一色全是步兵,更何况李光弼的对手非同一般,是发动安史之乱的第二号人物:史思明。
史思明早年和安禄山有过一起偷羊、抓俘虏的交情,是安禄山最信任的人,安禄山发动叛乱南下之时,委任史思明留守河北大本营的重任,故此乱被称作“安史之乱”,而不是“安禄山之乱”。安禄山走后,史思明在河北加紧募兵,又就地募得数万人,待到李光弼兵出井陉口,他帐下的兵力已达八万之多。
太行山东麓,距离井陉口最近的一座城池是常山城,托三国名将赵子龙的福,此地相当有名。镇守常山城的叛军将领,是史思明的堂弟史思义,由于李光弼一路急行军至此,来得毫无征兆,史思义见对方人数不多,刚上前询问“来者何人?”就莫名其妙地被李光弼活捉了。李光弼待人一向严厉,有句名言“慈不将兵”(仁慈的人不适合带兵打仗),这次却难得的给了史思义好脸色。他亲自给史思义松绑,并和蔼地询问史思义:你姓甚名谁,与史思明是何关系,史思明手下现有军队多少,分别驻扎于何处?……
史思义本以为难逃一死,没想到这位朝廷大将竟如此善待自己,感动之余,一口气全招了。李光弼微微一笑,又问他:“如果你的叔父亲率大军前来争夺常山,我军只有这点兵马,该如何应对?”史思义想了想道:“我叔父的军队虽多,但却有个弱点——我军之前制作的盔甲都让安禄山带走了,现河北盔甲不足,尤其是骑兵,几乎无人穿戴盔甲,将军届时可用弓弩射之。”
李光弼记下了,让手下把史思义带下去,吩咐他们好生款待。仅过去一日,史思明听闻常山失守,挂念堂侄的安危,已风驰电掣地带着两万骑兵一阵风杀到。李光弼兵力虽少,却已胸有成竹,有恃无恐,他当着大队叛军的面,喝令部下道:“去把城门打开,我要率军出城,与之列阵而战!”部下们知道李光弼个性强硬,冷酷无情——之前对待史思义那是特例,不敢违拗,刚要照办,但他们不经意间往城下一打量,又忍不住皱起眉头道:“将军您看,敌军已把城池东门堵得水泄不通,我军即便把城门打开,又怎么出得去?”
确实,因两万叛军是从东方而来,这时全部一窝蜂挤在东门,宛如蚁聚一般,唐军就算把城门打开,除了把他们放进来,根本无法出城一步。李光弼看了一眼城外的敌军,朗声笑道:“那还不好办,按照我昨夜教你们的战法,让他们退后一些,好让我军布阵。”
部下们这下明白过来了,忙道:“遵命。”

且说王忠嗣生前,以善于建设军队、发掘人才而闻名,这其中,他尤其注重大唐骑兵和弓弩兵的建设,自东汉以后弃用已久的大黄弩,在他手中得以发扬光大。而李光弼作为王忠嗣一手提拔的嫡系部将,他在弓弩兵的使用上也颇有建树,甚至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经过他这些年的不断摸索,他发现:弓弩其实是所有冷兵器之中最接近完美的武器,这两件武器杀伤力强,攻击距离远,最关键的是制造工艺还很简单、装备成本又低廉,非常适合大面积推广。
弓弩的缺点和优点一样突出,虽然不多,但很致命,那就是射出一箭之后,装填第二支箭矢时,弓弩兵会在一段时间内失去作战能力。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这短暂的真空期可真是太要命了,往往会因此改变整个战局。李光弼于是心想,如果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弓弩兵实现不间断的持续射击就好了,如果真能把装填箭矢的真空期给省略了,那弓弩兵岂非天下无敌!
楼主:猪猪然2011  时间:2021-09-02 21:44:35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李光弼开创性地发明了一种专门适用于远程兵种的阵法,可以真正做到不间断持续性射击。由于这一阵法在世界历史上大大有名,后来造就了许多名气比李光弼大得多的中外名将——中国有沐英和朱棣,日本有织田信长,欧洲有拿破仑,以至于大家都忘了李光弼才是这一阵法的最早发明者和使用者。
那成就了这么多牛掰人物的牛掰阵法,到底是什么阵法呢?
答案是:经典远程攻击阵法——三线轮射。
所谓三线轮射,顾名思义,即远程士兵(弓弩手或者火枪兵)在攻击敌军时,他们不会一拥而上,而是会把阵形分作前、中、后三队,第一队士兵攻击完之后,因为有了这套特殊的阵法,他们不会手忙脚乱的就地装填箭矢(或者火药,下同),而是有条不紊地带着武器退后;然后,第二队士兵手持装填好了箭矢的武器跃至阵前,取代第一队士兵继续对敌军进行攻击,等他们把箭矢射完之后,他们也带着武器退后,再由第三队士兵接替他们的位置,继续攻击敌军。等到第三队士兵把箭矢射光,第一队士兵的箭矢也已经从容装填好了,于是前队、中队、后队再次轮流切换,前队射完了中队顶上,中队射完了后队顶上……故称之为“三线轮射”,也就是三条战线轮流发射之意。
解释到这里,也许有一些熟读历史的朋友会提出疑问:为何有学者说“三线轮射阵法”是沐英发明的,那到底沐英和李光弼,谁是第一个使用该阵法的人。好吧,其实说“三线轮射阵法”是沐英发明的也没错,因为李光弼所处的时代还只有弩机,没有火枪,弩机装填箭矢的速度要比火枪装填火药更慢一点,所以李光弼为了让射击频率更紧凑,最初设计的阵法是“四线轮射阵法”,即他把手下的弓弩手分成了四支小队,轮流上前射击,其他原理都和“三线轮射阵法”基本一致。

闲话少叙,李光弼下令布阵之后,其副将按照命令,迅速把一千名弓弩手分成了四小队,每队各两百多人,对城东站位密集的敌军实施四线轮射。别看射箭的人不多,要知道,四线轮射是没有装填箭矢真空期的不间断持续射击,就好比两百多人拿着连弩突突突……连弩射完十支箭之后好歹还得停顿一下,重新装填箭枝,而四线轮射一旦发动,要让他们主动停止射击只有两个原因:一是经过近百轮射击,他们所有的箭都射完了,二是敌军已经战败投降。史思明和两万骑兵刚躲过一波箭雨,下一波箭雨又射过来了,连抬头观察一下对方的阵形都不能够,只得匆忙向后撤退。李光弼得势不饶人,一看敌军在城外让出了大片空地,毫不犹豫地带着士兵们来到城外,与叛军在旷地之上摆下战场。史思明等的就是这个,心道:你之前有城墙保护,我奈何你不得;可现在我全是骑兵,要打败你五千步兵还不是手到擒来?他一声令下,刚才还狼狈后撤的叛军纷纷转身,再次向城东密集杀来。由于官兵们这下已失去了城墙的保护,形势看似非常危险,几乎所有人都暗中捏了把汗;只有李光弼一人依旧气定神闲,因为作为四线轮射阵法的发明者,也只有他,才真正明白这一阵法的强大威力。
来吧,看是你们的马跑得快,还是我们的箭射得快!

一时间,叛军们“哒哒哒”的马蹄声和官兵们“嗖嗖嗖”的射箭声胶着在一起,在常山东郊奏响了死亡的乐章。一千弓弩手来到城外后,还是与方才守城时一样,列成四小队,迎着叛军轮流上前射击,在阵法的加成作用下,官兵无论是射击的频率还是精准度都比一千人同时射击要高得多,且叛军缺少足够的盔甲防护,箭雨之中,只见他们数百人、数百人地分批坠落马下。但是,双方的兵力毕竟太悬殊了,加上史思明身为主将亲自带队冲锋,两万骑兵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终于还是如愿接近了唐军的阵地……眼看一场骑兵屠杀弓弩手的惨剧就要上演,这时,只见李光弼令旗一挥,再次下达了变阵的命令。
和四线轮射阵法一样,这次的变阵也是经过事先演练的,一千弓弩手得到命令,迅速将手中的弓箭和弩机收起,分成左右两队,从两翼向后方撤退。与之同时,四千持矛步兵从阵后来到阵前,取代弓弩手,与敌军展开贴身肉搏。在他们身后,刚才撤退的弓弩手也没闲着,他们在长矛步兵的保护下,没用多久又重新列好了攻击的阵形,“嗖嗖嗖”将大量的箭矢仰射向天空。这些箭矢像长了眼似的,从空中绕过唐军的步兵方阵,然后划出一道道抛物线,准确地砸向叛军头顶。
唐军明明有五千人,却始终只用一千人发起远程攻击的原因,至此揭开了谜底。如果说仅是四线轮射阵法,史思明还有办法化解的话,那这一套“步兵方阵”加“四线轮射阵法”远近结合,刚柔并济的打法,直接把史思明打懵了。史思明天真地以为:只要接近唐军弓弩手,他们就会沦为待宰的羔羊;哪知在他们身后,还事先埋伏着四千龙精虎猛的长矛步兵。
“快,全军撤退!”史思明一边努力地与唐军长矛步兵格斗,一边小心地躲闪箭雨,一边急切又无奈地下令道。
叛军丢下数千具尸体,再次拨马转身向东方逃去。看着他们慌乱逃窜的身影,李光弼冷笑一声道:“想走?——知道我为何有坚城不守,却出城作战吗?”
因为在常山城东郊,有一条长河曼延经过,名叫滹沱河。话说当年东汉开国之君,被现代学者调侃为“位面之子”(即天选之人,好运气全让他占了)的刘秀逃难到此,因被滹沱河拦住,险些被王郎的追兵捕获,幸得那时是隆冬季节,滹沱河河面结成了厚冰,才有了之后的汉光武帝和东汉王朝。这次常山之战,虽然也是发生在冬春交替的季节,天气也同样很冷,但史思明却没有刘秀的好运,滹沱河并没有结冰。于是,当一万多骑兵逃到河边,打算收拢船只分批渡河时,在他们身后,李光弼带着步兵、弓弩手两套阵法又步步紧逼而来。没有盾牌和盔甲的防护,来不及逃走的叛军骑兵完全沦为了活靶子,在唐军持续不断的远程攻击下,很快又有数千叛军被活活射死。
楼主:猪猪然2011  时间:2021-09-02 21:50:45
史思明带着两万骑兵前来收复常山,结果被兵力远不及他的李光弼一通反打,三战三败,部下仅中箭者就超过半数,可谓奇耻大辱。他与安禄山齐名,即便不是名将,也算是个人物。所以,史思明逃过滹沱河之后没有悲观绝望、怨天尤人或者向安禄山求助,而是立即展开了反思——
为何我打不过李光弼?
怎样我才能战胜李光弼?

思索许久,史思明一拍脑袋:李光弼这一战之所以能赢我,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赢在弓箭上,他那个奇怪的轮射阵法确实射速奇快,令人防不胜防。如果我有办法能防住他的弓箭,那我就可以像他一样,不用急于冲锋;不急着冲锋,我就能像他一样,先把士兵们列成严谨的阵形,再稳步发起进攻;如此,我哪里还会怕他区区几千人的长矛阵呢……
想到这里,史思明顿时醍醐灌顶:李光弼会布阵,我为何不能布阵?嗯,克制弓箭的话,大盾最管用了!他吩咐手下,立即回河北大营,连夜调集五千步兵带着大盾前来助战。

河北的盔甲事先都让安禄山带走了,但盾牌还是很多的,没几日,接到史思明命令,五千步兵从常山以东疾走赶来。常山是个大郡,辖下共有九县,其中在常山城以东有两座小县分别名为:藁城县(在今石家庄市藁城区)、九门县(在今石家庄市藁城区西北),距离常山城皆不到百里。史思明好不容易想到打败李光弼的办法,迫不及待想要复仇,前来助战的这五千步兵靠双腿赶路,还要扛着笨重的盾牌,日行一百多里已经很不容易,史思明却还是嫌他们走得太慢,一再派人前往催促。带领这队援军的将领来到九门县南郊之后,见手下士兵们连日赶路,个个都累得东倒西歪,也是心疼他们,遂下令:“今夜不走了,大伙儿休整一下。明日再加把劲,正午之前咱们就能与史大人的主力会合。”
士兵们听后,连声叫好,草草用过晚膳,各自睡去。待到第二日清晨,九门县南郊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有千余骑兵来到这里。援军主将心想:根据之前的情报,李光弼手下都是步兵,所以这队骑兵定是史思明派来迎接他们的。于是他制止了正打算去盘问那些骑兵的手下,让他们继续埋锅造饭。叛军们刚把早餐煮熟,那队骑兵已冲到他们面前,手持长矛,见人便刺,五千步兵措不及防,更兼他们之前连续赶路,身心皆疲,不到半个时辰,竟然全军覆没。
楼主:猪猪然2011  时间:2021-09-02 21:50:58
连五千援军的面都没见着,就收到他们已被李光弼全歼的噩耗,史思明双目充血,咬碎钢牙,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同时他也在为一个问题纳闷:对啊,李光弼一匹马都没有,他哪来的骑兵?
想不明白是吧,这也不能全怪他,谁让人家李光弼是王忠嗣的学生,而他不是呢。说起来,王忠嗣确实是一代超级战神,他教授给部下的绝学实在太多了,就说这场突袭战,李光弼的用兵策略就又借鉴了王忠嗣生平的两大绝学:第一,严密监视敌军的一举一动,在情报上完胜对手;第二,用敌人的战马组建自己的骑兵,然后打败敌人。解释到这,相信朋友们已经知道李光弼的骑兵是怎么来的了,对了,他用上一战打败史思明俘获的战马临时组建了一支骑兵部队,然后实施迂回突袭,绕过史思明的阵地,全歼了史思明请来的援军。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反之,光有伯乐没千里马也不行。很显然,王忠嗣是伯乐,他认定“唯有此人能继承他事业”的李光弼也确实是匹千里马。老师教的东西他不但全部学会了,还能次次举一反三,这才是水平!
另外,史思明拙劣的情报工作也帮了李光弼大忙,连他都知道盾牌阵能破解弓箭阵,李光弼会想不到?他竟然对此毫不设防,失策,失策。

眼看盾牌阵还没布起来就全没了,史思明被迫放弃短期内收复常山的想法,改为退守九门,重新征召援兵。他走之后,李光弼分兵攻略常山郡内其余各县,一月之内,含常山城在内,连下七座县城。但河北终究还是安禄山、史思明的地盘,才这么缓得一缓,史思明的第二波援军又到了,这次整整来了数万人,并成功地进驻九门、藁城二县。之后,两军各以常山、九门为基地,相持达四十余日,一方顾忌对方人多,一方顾忌对方计多,都不敢轻易出战。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史思明这次开始重视情报工作,经他重金悬赏,许多叛军自告奋勇前往常山充当细作,并很快送回了一个重要情报:因李光弼此次出战并未携战马前来,突然缴获了大量的战马,常山城内马粮严重不足,城外又天寒地冻,无处可以放牧,所以,李光弼打算近期派一支部队返回朔方负责运送马粮。

好啊,终于找到李光弼的破绽了!史思明收到情报后,眼珠一转,已然有计。他派出数千轻骑兵,令他们埋伏在常山—井陉之间,若李光弼的运粮队经过,就对他们实施痛击;若李光弼率主力出战,则利用机动优势暂时撤回来,重新寻找设伏的机会。
这一招断绝粮道之计甚妙,饶是李光弼也吃了次小亏,他首批派往朔方运输马粮的数百士兵被史思明手下逮了个正着,杀得七零八落,由于运输马粮失败,唐军之前缴获的上千匹战马眼看就要饿死。李光弼心道:再派人回朔方运输马粮,就算运送成功也已来不及。只得改令手下就近打探,哪里有草地可以就近取草。几名骑兵走了一遭,回报他道:“常山和九门之间有一县,名叫石邑,该县境内仍有大片的枯草,可暂解战马缺食之急。”李光弼遂派出一千五百士兵,推着数百辆木车前往取草。唐军方才出城,便被叛军哨探发现,史思明一边暗喜自己的情报工作进步显著,一边急令在外设伏的那支骑兵前往追赶唐军。
楼主:猪猪然2011  时间:2021-09-02 21:51:12
率领这一千五百唐军的是李光弼副将,名叫张奉璋,他带着部队刚进入石邑境内,数千叛军骑兵从四面杀来。张奉璋临行前得李光弼授以密计,见状临危不乱,他令手下将木车连成一片,结成一个简易的圆形阵地。阵地布好之后,五百步兵手持长矛在前,其他人手持弓弩在后,在数百辆木车的保护下,再次祭出“步兵方阵”加“四线轮射阵法”。要说朔方军果然是一等一的精锐之师,若是让之前封常清手下的那些士兵来应对此战,只怕叛军把他们杀光了阵法还没布好;但张奉璋下达了布阵的命令之后,须臾之间,一千五百唐军把木车阵、长矛阵、弓弩阵,全部一一布就。叛军强攻了一阵,对李光弼设计的这套远近结合的阵法仍是无计可施,只得又丢下数百具尸首和数百匹战马泱泱退去。等他们走后,张奉璋令士兵们割取了枯草,分头装上木车,连带这次新缴获的几百匹战马一并运回了常山。
李光弼帐下的骑兵越来越多,对草料的需要也越来越大,仅过去一个多月,就将上次割回的枯草吃完了,李光弼再次令张奉璋率一千五百人去石邑取草。史思明得知此事,又急又怒,心想自己拥兵七八万人,若连这区区一千多官兵都奈何不得,还谈何打败李光弼。他将麾下精锐尽数交予河北猛将蔡希德,令他务必攻占石邑县,以断绝李光弼取草的源头。蔡希德到石邑县后,与张奉璋发生激战,张奉璋虽然凭借屡试不爽的阵法再次以弱胜强击败了叛军,守住石邑县并运回了草料,但其所率的一千五百人这次也损伤惨重,短期内无法再度出战。

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四月,史思明得蔡希德回报,称常山守军为争夺草料元气大伤,仗着主场作战和人数优势,再次发兵五万余人进攻常山;得知李光弼身处险境,已收复云中、马邑二城的郭子仪急忙带着朔方军主力,于同一时期紧急驰援常山。郭子仪来得非常及时,叛军方才攻城数日,朔方军主力六万人已经赶到战场,成功与李光弼会师,同时,还带来了大量的粮食和草料,唐军士气大振。史思明不防郭子仪突然从天而降,且官兵的总人数一下子反超了自己,慌忙撤下攻城的军队,重新退守九门。郭子仪、李光弼商议过后,追击叛军直抵九门,反倒将史思明包围起来,日夜攻打。史思明仅对付一个李光弼都够呛,哪顶得住郭子仪、李光弼两大名将联手。其副将蔡希德见势不妙,勉强守了几日,当先弃城而逃,剩下史思明一人独木难支,只得下令放弃九门,率残部逃亡赵郡。郭子仪、李光弼陈胜追击,一路追赶史思明至赵郡,唐军费时七日,轻松攻拔此城,史思明趁乱逃脱,又辗转逃往博陵(在今河北定州市)。
见官兵势如破竹,把叛军首领之一史思明打得抱头鼠窜,原先迫于形势,屈服于叛军淫威的河北军民大受鼓舞,纷纷携牛酒前往郭子仪、李光弼营中劳军。郭子仪、李光弼不约而同颁布军令道:“唐军上下,擅取百姓一物者,斩!”九门、赵郡二战,唐军斩获甚众,郭子仪、李光弼派人记点战利品,把原属于河北百姓的钱财、物品还是发还给百姓;又核实俘虏身份,释放了四千名被史思明强征,刚加入叛军不久的士兵。河北子民不想郭、李二将军纪严明、爱民如子到这等地步,无不欢天喜地,争先恐后要加入唐军。郭子仪、李光弼以六万朔方军足以平定叛乱为由,婉拒了百姓们的好意,百姓们仍不放弃,索性自发武装起来,或替官兵通风报信,或协助官兵追剿敌人的漏网之鱼,类似的“百姓游击队”不计其数。在他们的相助下,郭子仪、李光弼毫无后顾之忧的继续向叛军腹心进发,再次于博陵将史思明围困。
楼主:猪猪然2011  时间:2021-09-03 22:06:50
史思明担心安禄山怪罪,之前一直试图隐瞒战报,到了这个地步,他不得不派人去见安禄山,告知他河北的真实战况。安禄山仍在潼关与官兵苦苦对峙,得讯后大吃一惊,他担心后方不稳,被迫从前线分出两万精兵,令他们立即返回河北助战史思明;另外,在叛军大本营范阳,也尚有一万五千训练多年,盔甲俱全的精锐步骑一直未曾出战——这支军队是安禄山最后的一支精兵,也是他“压箱底”的本钱,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轻易动用。事到如今,安禄山听说河北之地已被官兵收复近半,连史思明都快被郭子仪、李光弼活捉了,哪还顾得了那么许多,他下令:该军由大将牛庭介率领,也立即驰援博陵。

见叛军拿出了搏命的气势,郭子仪、李光弼皆是深谙兵法之人,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原则,立即下令解除对博陵的包围,重新率军退回常山。史思明连得多支强援,帐下兵力又超出了官兵,他唯恐郭、李二人逃回朔方,一声令下,反过来带着十万叛军又追击官兵至常山。郭子仪见状,暗暗好笑,对李光弼道:“史思明仗着增加了兵力,竟敢轻视你我二人,我只担心他不追来,他既然来了,我就要让他的十万大军有来无回!”他之后下令,无论叛军如何搦战,唐军上下,任何人严禁出城厮杀;叛军强攻城池,就用李光弼所创的弓弩阵射退叛军。
史思明围攻常山多日,碍于唐军坚守不出,弓弩又着实厉害,只得改进攻为围困,试图耗死郭、李二人。如此过了一段时日,郭子仪算算时机差不多了,暗中嘱咐士兵作好决战准备,与之同时,他于一日下午,先派出五百骑兵出城挑战敌军。史思明见唐军前来挑战,出动数万军队前往击之,五百唐军出战之前已得郭子仪密令:“只许败,不许胜,但必须尽力战斗,绝不允许一触即溃。”他们遵从命令,与敌军尽力大战一场,直到快被叛军合围时,才不得不丢盔弃甲逃回城中。史思明在后方观战,见状大喜,对牛庭介等人道:“得诸位将军鼎立相助,之前战无不胜的唐军,如今战心已怯。”牛庭介等人听后,也皆以为然,便有人劝史思明设宴庆功。史思明并未丧失理智,他知道白天战败的唐军只是一支小小的偏师,其主力尚未出战。他抚慰众将道:“此事不急,待取了常山之后,定如各位所愿。”
之后两日,一到下午,郭子仪就会派人前来挑战,和第一次一样,唐军每次出战的都是五百骑兵,每次都尽力而战;史思明每次应对的方法也一样,把牛庭介、蔡希德等人都派上阵,用主力对唐军进行回击,连续三战,全部大胜而归。叛军众将频繁与唐军厮杀,一来是疲惫,二来是有功,又纷纷央求史思明提前摆庆功宴。史思明搞不清郭子仪到底在玩弄什么名堂——说他是故意战败吧,不像,哪有人会让部下出来白白送死;说他是认真打却打输的吧,也不像,要不然他为何不多派些士兵出战,而是每次不多不少,只派出五百骑兵。最终,捱不过前来助战的各位将军们,史思明勉强同意了提前设庆功宴的请求,不过,他还是多长了个心眼,在营外布置了多个暗哨。唐军那边一有风吹草动,他便能及时得知军情。

当夜,叛军营中欢声一片,牛庭介、蔡希德等人就着篝火,纷纷举爵为史思明歌功颂德。不远处的常山城内,则是一片肃静,郭子仪召集全军,当众解释了他为何要故意连输三阵的缘由:“史思明虽是庸才,但前来助战他的军队,却是与我朔方军齐名的河北劲旅,故不用此计,不能确保完胜。经过之前三战,我仅用不到一千偏师,便诱使叛军数万主力连续大战了三日,叛军上下不得休息,人人疲惫不堪,其士气也已急坠到底,原先的敌强我弱,就此易势!今夜,所有将士集体出战,随我前往劫营。”
郭子仪颁布过命令,与李光弼各率一军,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来到城外。城外,有史思明设置的暗哨,他们见唐军突然大举出城,慌忙回营禀报。史思明大惊,急令众将停止宴会,各率麾下士兵迎战。众将人人疲乏,更兼好几人已经酒醉,及至唐军杀入营中,叛军众将尚在忙着寻找自己的武器、战马。眼看一场大败已不可避免,史思明当机立断,让全军舍弃大营,分头向东北方向逃亡,待到第二日天明,再重新集合。
还别说,史思明难得聪明了一回,这道命令,让叛军得以免遭全军覆没。大伙帅不顾将,将不顾兵,各顾各的逃亡了一整夜,到了第二日清晨,被打散的叛军在常山东北又重新聚集了起来,经史思明点算,仍有五万余人,其中安禄山派来增援的三万五千精兵更几乎完好无损。之后,郭子仪、李光弼率唐军追来,见叛军主力尚在,果然不敢过分进逼。史思明趁机带领叛军且战且退,计划先撤回博陵,再作下一步打算。

郭子仪用兵真有意思,他见天已大亮,叛军又重整旗鼓,本来说好要决战的,突然又宣布不打了。之后,他见叛军往博陵方向走,他也下令唐军跟着叛军往博陵方向走;叛军若走得快,他也令唐军走快些;叛军若走得慢,他也令唐军走慢些;叛军若扎营驻军,他也同样令唐军停止前进。总之两支大军一前一后,如影随形,互相之间又始终保持着一段安全距离,都朝着东北方向去了。
史思明发现身后跟着只“尾巴”,想了许多办法试图将官兵甩掉,总是不能如愿。史思明索性下令叛军集体转身,向唐军杀来;郭子仪不慌不忙地搬出李光弼,让他带几千人在前,用步兵阵加弓弩阵挡住敌军,自己则带着几万人在后就地挖掘壕沟,临时建立起一道坚固的阵地,然后唐军又深沟高垒,闭门不出。史思明拿郭子仪这一招毫无办法,只得垂头丧气地让叛军继续向博陵进发,才走了几里地,回头一看,得,郭子仪又带着大部队跟过来了……
楼主:猪猪然2011  时间:2021-09-03 22:07:11
两军这么走走停停,僵持了多日,眼看即将抵达博陵。在博陵以西有一座城池,名叫:恒阳(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恒阳东郊有一山,史称:嘉山(在今河北省曲阳县东)。史思明见此地地势险峻,心道:与唐军之间既然免不得一战,与其把战场设在博陵,不如就在此地决战。
想到这,他派人下战书给郭子仪,兼而责问对方为何一直跟踪自己;郭子仪的回书过了很久才送达——他等士兵们把壕沟再次挖好了,把营寨再次建好了,才答复史思明:不战。
史思明肺都快气炸了:“无论如何,这次必须分出个胜负!”他将手下士兵分成两队,前队手持大盾在前掩护,后队手持长矛、弓箭,正面强攻唐军营地,结果因郭子仪、李光弼守御有方,叛军再次冲击失败。郭子仪等叛军撤退,派出一队骑兵前往追击,仍是只有五百人。临行前,郭子仪嘱咐他们道:“此战,老夫送你等一句口令,你等可得牢牢记住了,那就是:‘敌来我退,敌去则追。’你们的作用是像影子一样,不断地袭扰他们,让他们不胜其烦,忍无可忍,至于能杀伤多少敌军,这并不重要。”
五百骑兵记下八字口令,依照郭老将军指示,如附骨之疽一样缠着叛军——史思明若不防备他们,他们就冲上去胡乱砍杀一阵;等到史思明反应过来,准备与他们交战时,他们早跑远了。之后史思明学乖了,跟郭子仪一样闭门不出,打算与官兵在城外相持,这五百骑兵见状也没闲着,他们每日清晨跑到叛军营前耀武扬威,傍晚跑到叛军营前吹奏军号,晚上还缺德地往叛军营地内丢火把……叛军众将逮他们又逮不着,哪经得起这样的折腾,一个个吃不香,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又常常被五百骑兵在睡梦中惊醒。长此以往,史思明等人逐渐面黄肌瘦、形如枯槁;别说人了,连战马都因频繁被惊动,累死了许多匹。
史思明这才发现,郭子仪似乎是比李光弼更可怕的对手,李光弼的阵法虽然厉害,但至少他会和你正面过招,就算败,也败得服气;这郭子仪最可恨之处在于,他总是偷偷摸摸地给你下黑手,你想和他光明磊落地打一仗都找不着机会。忍无可忍之下,该年五月末,史思明秘密照会手下众将:“所有人听着,营地不要了,粮食不要了,辎重也不要了,我们得把我军仅存的五万精锐安全带回博陵。若继续守在此地,无异于等死。”叛军众将早就受够了,对此毫无异议,又分头通知手下士兵:“今夜就逃,记得把无关紧要的东西都留下。”五百骑兵于一日夜间前来放火时,察觉情况有异:“今夜怎么没人出来救火?”他们返回唐军大营之后,忙将这一情况告知郭老将军,并问他:“追,还是不追?”
郭子仪手抚白须,笑道:“史思明不是要与我大战一场吗,老夫给他这个机会!传令三军,全线出击!”
第二日清晨,经过一夜急追,数万唐军在郭子仪、李光弼的率领下,成功在嘉山东麓堵住了正狼狈溃逃的叛军主力。叛军人困马乏,战意全无,之前的精锐之师,早已沦为嬴兵,故才与官兵乍一交手,就立刻溃不成军。唐军则大杀四方,如屠宰羔羊一般毫不费力地逐个砍下叛军的头颅,叛军总计才五万多人,此次嘉山之战,仅被斩首的就达四万级,另有一千余人被俘,若干人失踪,他们所乘的战马因四腿发软,也悉数被唐军缴获。史思明在混乱之中跌下马来,他马也不敢要了,独自一人披头散发,手持断枪,魂不守舍地终于徒步逃回了博陵。还没等他喘口气,只听城外鼓声大振,却是李光弼带着半数唐军紧随其后,也已兵临城下,即将发动攻城战。史思明扫视了一周城外的唐军,见郭子仪不在军中,如释重负之余,不免心中好奇,他忍不住对城下发问道:“李光弼,郭子仪人呢,那狡猾的老贼现在何处?”
“哦,他因范阳守军大多死于嘉山,现带着另外半数唐军,去攻打范阳去了。”
“……”史思明听后,颓然晕倒。

叛军的末日眼看即将来临,这时距离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才过去半年时间,郭子仪、李光弼二位名将各显其能,在河北翻云覆雨,史思明一败再败。只要再拿下范阳、博陵两座城池,郭子仪制定的战略计划便将全部实现,安史之乱也将随之彻底结束。
几日后,郭子仪、李光弼各自督战,破城在即,突然有朝廷特使前来,急召二人前往相见。郭、李二人为此不得不下令停止攻城。待二人到后,特使取出天子诏书,大声宣读道:“郭子仪、李光弼,现潼关已经失守,太上皇已经前往蜀地避难。朕命令你二人立即班师,前来灵武护驾!”
郭子仪、李光弼顿时懵了——潼关守了半年都没丢,为何离奇失守?另外,怎么多出来一位太上皇,那现在到底谁是皇帝?之后,经使者详细解释,二位将军方弄清其中的来龙去脉……

话回当日,朝廷以高仙芝、封常清为主将,临时招募军队迎战安禄山的叛军主力。高仙芝吸取封常清的教训,在明知双方军队战力悬殊的情况下,采取壮士断腕之策,全盘舍弃潼关以东的土地,并将军中的所有财物发放给士兵,从而以土地、钱财换取时间——撑到各地勤王之师赶到。
很显然,高仙芝是对的,他这一招虽然使得他个人的声誉受损,却成功用一群乌合之众抢在叛军之前进驻了潼关,且守住了潼关。安禄山对高仙芝的果断、机变惊叹不已,正当他无助地抱怨遇到了一个难缠的对手时,朝廷内部有人却帮了他的大忙。
此人即是边令诚,在小勃律之战中与高仙芝初次合作那位宦官监军,前文说过,那一战之后,高仙芝成了举国称颂的大英雄,而边令诚沦为了人人唾弃的狗熊。此战,是他与高仙芝的第二次合作,恰好他又是监军。本来,边令诚见封常清与叛军遭遇后一触即溃,静等着看高仙芝的笑话,哪知高仙芝力挽狂澜,竟硬生生靠几万商贾、农夫,将二十万精锐叛军挡在潼关之外达一个月。想到二人之前的过节,边令诚担心高仙芝会再次立下大功,于是在回朝奏事时,他向唐玄宗进谗道:“高仙芝仗着手握大权,欺君罔上,竟然把潼关以东数百里的肥沃土地拱手让给了叛军;而且他还假公济私,偷偷克扣士兵的粮饷和赏赐。”
唐玄宗正奇怪为何高仙芝不遵从君命在陕郡镇守,却主动退往潼关,听后大怒,让边令诚带着圣谕返回潼关,立斩高仙芝、封常清二人,同时让朝官举荐其他上将接替之。天宝十四年年末,也就是李光弼首次与史思明在常山交手之时,边令诚回到潼关,先斩了封常清,接着又把高仙芝召入大帐,宣读了皇帝的口谕。高仙芝听后愤怒回道:“我所做的一切,只为替国家守住潼关,早日打败叛军。监军大人如此陷害我,难道不怕引起公愤吗?”帐外士兵听说边令诚要杀高仙芝,果然从四面八方涌来,齐声大喊“冤枉”,惊天动地,边令诚见将士们哗变,一时手足无措。高仙芝正要上奏天子,自辨清白,赫然发现封常清已被杀害,尸首晾在一旁。高仙芝长叹一声,临时改变了心意,他看着封常清的尸首说道:“你我二人合称双璧,向来共同进退。你既已被杀,我又岂能独活?”说罢,高仙芝慷慨赴死。
楼主:猪猪然2011  时间:2021-09-03 22:07:27
高仙芝、封常清俱被加害,这正是亲者痛,仇者快,安禄山听闻此事,差点笑掉大牙,本来已经稳住了形势的潼关也再度告急。而让唐玄宗尴尬的是,他紧接着发现:似乎没有人可以取代高仙芝、封常清。因为除出这二人,其他公认的名将,郭子仪、李光弼正在河北与史思明大战,暂时脱不开身,哥舒翰半身不遂在家养病,安思顺又和安禄山有血缘关系,不敢委以重任。思来想去,唐玄宗碍于实在无人可用,不得不担着极大的风险,把连骑马、行走都不能够的哥舒翰请出山,让他亲临潼关督战。哥舒翰自知以他目前的身体状况,难以承担该重任,再三上书推辞,但最终,他还是接受了皇帝的命令——因为他也发现,除了他确实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
唐玄宗对哥舒翰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临行前,亲自为他饯行,又当场加封哥舒翰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让他同时身兼将、相二职,以示器重。木已成舟,哥舒翰只得拖着病躯,硬着头皮前往潼关上任。

也是哥舒翰运气好,各路勤王之师早不到,晚不到,这时终于在京师附近汇集。除了朔方军由郭子仪、李光弼率领,正在河北与史思明大战,其他如河西、陇右等京师附近的精兵强将,一下子全都来了。这些军队,加上高仙芝原先留下的数万军队,哥舒翰刚到任上,就手握大军达二十余万。
如此,潼关的唐军实力已不在叛军之下,但哥舒翰纵观全局,却发现:他似乎没有必要出关反攻叛军,仍只需谨守潼关足矣。因为这一战打到这时,唐军和叛军的交锋,已同时在三个战场进行,分别是潼关战场(第一主战场)、河北战场(第二主战场)、以及河南战场(次战场)。河北战场的情况从李光弼与史思明初次交手后就呈一边倒的趋势,哥舒翰了解郭子仪、李光弼的才能,确信这一战场叛军毫无取胜之理;而在河南战场,安禄山另派将领李怀仙、杨朝宗等人率军数万攻略此地,鉴于河南战场唐军一无重兵把守,二无上将督战,三无强援,朝廷上下都对这一战场持悲观态度,哪知在双方实力悬殊,多地守将都已投降叛军的情况下,一位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挺身而出,几乎凭一己之力把该战场拖入了相持阶段。
此人名叫张巡,安史之乱爆发前,他只是河南谯郡真源县(在今河南省鹿邑县)的一个小小县令。安史之乱爆发后,先是安禄山把封常清打得落花流水,紧接着,安禄山又在洛阳称帝。由于河南临近洛阳,该地的大小官员观望过形势,纷纷投降叛军,甚至有些官员还主动派人邀请叛军入城。很不巧,张巡的上级谯郡太守杨万石就是其中的一个败类,而他派去迎接叛军的人,正是张巡。张巡得知此事后气愤不已,他果断拒绝了杨万石,在真源县内奔走疾呼,恳求辖下的子民能助他一臂之力。因张巡担任县令期间惩治豪强,爱民如子,许多正义之士被他打动,临时组建了一千民兵。之后,张巡带着这一千民兵逃离了杨万石的掌控,来到了雍丘(在今河南省杞县),在这里,张巡遇到了同样不愿投降叛军的义士,单父县尉贾贲等人。
雍丘是座坚城,是春秋时期杞国的国都。按照张巡的设想,此地是拦截叛军继续南下的绝佳战场。哪知他一打听,雍丘守将令狐潮和杨万石一样,也已投降了叛军,正当张巡、贾贲等人见入驻雍丘无望,想重新寻找屯兵之地时,却见令狐潮突然带着军队外出——原来他为示投降的诚意,亲自拜见叛军将领去了。张巡、贾贲等人趁机率军进城,又释放了被令狐潮关押的不肯投降叛军的官兵,至此,在张巡、贾贲帐下,终于拥有了三千左右兵力。

令狐潮出了一趟城,回来后发现城丢了,恼羞成怒之下,他带着一万五千士兵在城外高声叫骂。张巡、贾贲可不是郭子仪、李光弼,他俩都是书生,之前从未涉足过战场。缺乏实战经验的后果是,这两人头脑一发热,无视双方兵力整整相差五倍,且他俩的士兵多是民兵——战斗力比当初封常清的军队好不了多少,二人竟选择率军出城,与令狐潮列阵而战。结果刚一交手,贾贲就壮烈牺牲,张巡为激励唐军士气,持矛策马多次冲击敌阵,身中枪伤、箭伤无数处,也几乎丧命。认识到阵地战无法击败对手后,张巡拖着伤痕累累的躯体,下达了鸣金收兵的命令。
幸好令狐潮的士兵也多是由纪律松散的官兵组成,加上他们中的很多人良心未泯,并不真心归附安禄山,故没趁此机会对张巡等人赶尽杀绝。张巡退回城中后,痛定思痛,从此坚守不出;另外,他年少时曾读过一些兵书,也略知战阵兵法。凭借坚固的城池和胸中的韬略,在这之后,张巡和手下的民兵们在战火中逐渐成长起来,连续打退了令狐潮发起的多次攻城战,累计杀伤敌军万余人,而张巡手下的士兵总人数也同样越战越少,只剩两千人左右。令狐潮见自己的军队快打光了,张巡仍宁死不降,不得已只能暂时撤退,但还没等张巡等人松口气,仅过一个月,令狐潮又卷土重来。
这一次,他请来了叛军大将李怀仙、杨朝宗,以及这两位大将所率领的整整四万精兵。

好不容易才打退了一万多敌人的进攻,转眼又来了四万多人,张巡的部下恐惧之余,不禁人人气馁。如果换作几个月前的书生张巡,他面对这一局面,也许同样会不知所措。但在世界上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无论做什么,总能事半功倍,同样的一件事,别人学会要三个月,他们学会只要三天——对于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天才。
张巡就是天才!只凭和令狐潮的初次交手,他已领悟了战争取胜的法则,从“书生张巡“蜕变为”名将张巡“。眼看第二战交手在即,他明白当务之急最要紧的事儿,是要振奋士兵们的士气,让他们有勇气、有信心继续战斗下去。于是,他对士兵们分析道:“令狐潮知道我军只剩两千多人,他如今一下子借来了四万强援,定有看轻我军之心。加上上一战,我军自贾贲牺牲后一直坚守不出,敌军压根想不到我军还敢主动出城袭击他们。所以,我军只需攻其不备,敌军必然吃惊溃败,然后我军再挟大胜之威从容回城镇守,敌军人数虽众,其气势不在,亦 将和上一战一样对我军无可奈何。”
两千士兵听后,将信将疑,但出于对张巡的敬重,半数士兵还是表态:“愿意听从张大人,哦不……张将军的号令,与叛军继续战斗下去。”张巡当即下令:这一千士兵随他出战,剩下的一千人留守城池。出城之时,张巡又将一千士兵分成数个小队,分别从正面、侧面进攻敌军,且严厉强调,在他下令撤退之前,所有人有进无退,违者格杀勿论!说罢,张巡身先士卒,手持长矛第一个冲出城外。

城外,叛军初来乍到,正在令狐潮、李怀仙、杨朝宗等人的指挥下着手搭建营地,冷不防城中的唐军一窝蜂冲了出来,见人便砍。因事出突然,叛军上下都未做好交战的准备,故人数虽众,却被一千唐军打得抱头鼠窜,阵亡者达上千人,令狐潮等人被迫引兵后撤。张巡也不贪功,见叛军已经逃远,他下令鸣金收兵,让士兵们牵着夺来的战马、推着夺来的粮食,重新回到城内镇守。
楼主:猪猪然2011  时间:2021-09-04 20:57:33
这一战,大大鼓舞了守军的士气,所有人都开始相信:张巡也许真的有办法创造奇迹,带领他们以少胜多,赢得最终的胜利。结果才一夜过去,到了第二日清晨,城外的阵势又让他们吓破了胆——只见缓过神来的数万叛军又再次在城外集结,并且,他们还不知从哪弄来了上百辆投石车,正有条不紊地装填石头,准备朝城头发射。张巡亲眼目睹此事之后,也是暗暗心惊,他稍一斟酌,立即叫来上百士兵,让他们分头去城内砍树。不多时,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响,城外的投石车逐一开始发射,硕大的石块砸在年久失修的城墙上,雍丘城的外墙很快便千疮百孔。待数百个大石块陆续射完,尘埃落定,叛军们惊喜地发现:在他们面前出现了上百个比人还大的窟窿,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冲进城去。
但紧接着,城内又传来了此起彼落的敲打声,却是张巡吩咐他们去砍树的那一拨唐军或扛或推,带着数十株大树的树干及时返回。张巡令他们就地把树干截成数百片木板,哪里有窟窿,就用这些木板去修补,没等及叛军吹响总攻的号角,守军将士又逐一把那些窟窿都给补上了。

如是再三,每当叛军用投石车砸坏城墙,张巡就令守军用木板补好城墙,令狐潮等人把石块全投掷完了,发现还是进不了城。叛军们有备而来,见这招不管用,随即又取来了第二件攻城武器:云梯,想利用人数优势,强行攀登入城。张巡见状,再次见招拆招,令手下士兵取来干草,浇上灯油,然后点上火,专门向叛军的云梯上招呼。云梯是竹、木制成的,遇火就着,更何况那些干草上都事先被浇了灯油。大火之中,上百架云梯无一幸免,全被烧成灰烬,叛军们发现还是进不了城。令狐潮等人还不泄气,正准备再用其他攻城武器,这时,只见城门大开,张巡又带着一千士兵杀出城来了!
“快,撤退!”叛军们没想到张巡竟然还敢出城,再次主动攻击他们——也怪他们之前只顾着摆弄投石车,或者架云梯,丝毫没想过一旦两军在城外相遇,该如何短兵相接——本来,按说他们是不需要防这一手的,可偏偏张巡是个不按套路出牌,又不要命的主,他自己不要命也就罢了,他手下的那些士兵也不知怎么回事,竟跟他一样也个个不要命。对此,或许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叛军再次引兵后撤,连笨重的投石车都不敢要了,直到躲回营中,大伙儿才算松了口气。到了当日夜里,叛军们白天又是攻城,又是大逃亡,无不疲惫,正在酣睡,突然间,营地内燃起大火,紧接着刀光剑影,却是张巡又带着一千士兵趁夜前来劫营!被令狐潮请来的几位叛军大将快疯了,他们愤怒地质问令狐潮:“你不是说张巡不堪一击,绝不敢出战的吗?这才两日时间,他已经主动出城进攻我军三次,还有,你确定他手下真的只有两千军队?”
令狐潮也有点懵,一时竟无言以对。

两军混战半夜,到了天明,张巡才带着手下离开一片狼藉的叛军大营,又悉数退守城中。有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教训,叛军之后攻城时不得不多长个心眼,随时防备唐军出城突袭,因而,他们人数虽多,却只敢投入三分的兵力用于攻城,其他人或保护攻城的军队,或保护攻城武器。如此,张巡守城的压力骤减,更兼他以身作则,每一战都身处最前线,睡觉、吃饭从不解除盔甲,即便受了重伤,稍稍包扎勉强止住血就又重新投入战斗,雍丘守军感念于他的爱国大义,纷纷效仿,无不以一当百。
转眼间,又两个月过去了,令狐潮等人与张巡先后鏖战三百余回,依然拿下雍丘无望。而此时,在河北战场,九门之战已经打响,郭子仪、李光弼会师之后,开始对史思明发起反攻,逐渐逼近叛军的老巢。可以说,此时的唐军整体形势一片大好——哥舒翰的潼关兵多将广、固若金汤,郭子仪、李光弼神机妙算、完胜在即,张巡又只凭微末的兵力把数万叛军拖在了雍丘,间接稳住了整个河南地区的局势。
然而接下来,大唐君臣可能是被连续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接二连三的犯错误,第一个犯错的是哥舒翰。
——他把安思顺给杀了。

上文说过,安史之乱爆发前,安禄山曾试图拉拢他的族弟安思顺,一起发动叛乱,遭到了安思顺的果断拒绝,并将此事上奏于皇帝;此后,随着安史之乱爆发,安思顺被调到朝中担任户部尚书,早已经无兵无权。所以有两件事可以确定,一,安思顺绝不是叛军党羽,二,安思顺对哥舒翰绝无任何威胁。
那有朋友可能要问了:既然如此,为何哥舒翰要杀安思顺呢?
答案说起来有些荒诞:因为哥舒翰看安思顺不顺眼。

哥舒翰、安思顺曾是王忠嗣的左膀右臂,王忠嗣去世后,这二人接掌了王忠嗣的辖地和军队,都成了叱咤一方的节度使。但这二人当上节度使的方式不一样,安思顺是抗蕃老将,兢兢业业在西线镇守了数十年,虽然由他指挥的大战不多,但论资历没人比得上他,他是靠资历赢得了节度使之位;而哥舒翰则是新晋贵族,他参军不久就被王忠嗣破格提拔为将军,加上他能力出色,接连主持了好几场重要战役,全部获胜,他的官位以坐直升机的速度直往上升,从新兵蛋子到当上节度使,中间仅用了不到十年,他是以能力赢得了节度使之位。
于是,这二人一个嫌对方资历不够,一个笑对方能力不足,互相厌恶对方,长期不和。之前郭子仪、李光弼的关系也曾如此,但在国家面临危难时,郭子仪高风亮节,凡事以大局为重,主动与李光弼和解,成就了一段佳话。可惜的是,哥舒翰并没有郭子仪的胸襟,这时他还惦记着和安思顺之间的那点私人恩怨。一日,他与心腹部将王思礼商议道:“如今,天下的兵权几乎都握在本将军一人手里,我上奏的事,就算天子也不敢轻易违拗——我想趁机除掉安思顺,你觉得如何?”
王思礼想了想了,点头道:“将军说的不错,你的权力确实已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为所欲为了。但是……”他紧接着又叹息摇头,沉默不语。
哥舒翰见状,奇道:“但是什么?你是本将军心腹,有什么话,直说无妨。”
王思礼环顾四周,见无人在侧,这才取来纸笔,写道:“安思顺已形同软禁,就算和将军有些过节,除掉他有何用处?倒是大奸臣杨国忠祸国殃民,蛊惑君上,这是您除掉他的最佳机会。众所周知,安禄山谋反,是以清除杨国忠为借口。如果将军留下三万军队镇守潼关,另率其余军队秘密杀向京师,除掉杨国忠简直易如反掌。那时,安禄山便没了起兵的理由,他即使想继续向关中进兵,天下人也都会抛弃他;而将军杀了杨国忠,不但可以藉此树立威信,赢得天下人的爱戴,还能让叛军师出无名,加速其崩溃的速度,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哥舒翰被王思礼说动,跃跃欲试。转念一想,又犹豫道:“陛下信任我,才让我一力节制潼关的二十万大军。我不用这支军队去对付敌人,却挥师入京,威逼天子杀掉宰相,那我的行径和安禄山有何区别?不妥,不妥。”王思礼还要再劝,哥舒翰语气坚定地说道:“我意已决,仅除掉安思顺一人足矣,至于杨国忠是忠是奸,该不该杀,也绝非我一介臣下所能左右的。此事到此为止,切勿再议。”
哥舒翰、王思礼商议此事时,已经够小心的了,但不料军中有杨国忠的眼线,不久,包括那张纸所写的内容,以及二人的对话,都传到了杨国忠的耳中。杨国忠虽然政治、军事才能几乎为零,但权术手段还是有一些的,他听后大急:“要命,怎么这么多人想要害我?安禄山还好办,他被潼关挡着,已经离败亡不远了;倒是哥舒翰若真的被属下说动,率十几万大军逼宫,我如何有能力招架?”他为求自保,急忙向唐玄宗汇报此事,唐玄宗不信:“哥舒翰是忠臣,他怎么会像反贼安禄山一样?”
“陛下您看着吧,用不了几日,他就会上疏奏请您杀了安思顺——名为奏请,实为威胁。安思顺不是叛贼余党,此事已有公论,但哥舒翰说了,今日他手握天下之兵,上奏的任何事,哪怕您是天子,也必须批准。”
“他敢!”唐玄宗刚说完这话,有侍从入殿,说哥舒翰将军有要事上奏,说罢,呈上书信一封。
“臣奏请陛下,安思顺犯有七条大罪,请陛下核实之后,按律诛之。罪名一,……罪名二,……罪名三,……”下方署名:大唐元帅、潼关守卫、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哥舒翰。”
唐玄宗大致看了下那所谓的七条大罪,要么是哥舒翰捏造的,要么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总之,一眼就可看出安思顺“罪名不成立”,退一步说,哪怕真有些小罪,念在他过往打击吐蕃的功劳和拒绝安禄山拉拢时的果断,也足以功过相抵。唐玄宗摩挲这封奏疏许久,方颤颤巍巍地转身,用苍老的声音对杨国忠感叹道:“好罢,朕现在相信你了,哥舒翰他……他确实有率军逼宫的可能。”
“陛下,那该怎么办?”
“传朕旨意,将安思顺和其弟安元贞赐死,他的家人全部流放岭南!”

哥舒翰就这样借刀杀人,除掉了安思顺,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但这事还没完,因为他所借的“刀”不是普通的刀,那可是君临天下达四十余年的唐玄宗。
唐玄宗这辈子还没被人威胁过,哥舒翰算是第一个。从安思顺被杀的那一刻起,哥舒翰在他心中的忠义形象轰然崩塌,甚至成了能够威胁他君权的存在——这次哥舒翰要杀安思顺,他迫于形势准了;下次哥舒翰要杀别人,他就能有底气拒绝吗?
比唐玄宗更畏惧哥舒翰的是杨国忠,因为哥舒翰再怎么狂妄,他顾忌名誉,绝对做不出弑君之举;可他的安全就不一定能保证了,毕竟杨国忠也知道自己的名声确实不太好。这次王思礼劝哥舒翰杀他,哥舒翰没听,万一过几日来个陈思礼、张思礼,又劝哥舒翰杀他,哥舒翰听了怎么办?
于是杨国忠为求自保,紧接着也犯了一个错误。他经唐玄宗同意,招募了一支一万多人的军队,由心腹杜乾运统领,屯兵霸上。
霸上是京郊,安禄山的叛军在突破潼关之前,根本打不到这里。所以这支军队一出现,百官都赫然反应过来,杨国忠招募该军,竟是用来防备哥舒翰的。杨国忠的错误在于:其一,本来知悉王思礼劝哥舒翰率军逼宫的人不多,也就杨国忠和皇帝等极少数人知道,这么一来彻底公开了;其二,即便他真的要防备哥舒翰,也至少该掂量掂量双方的实力——用一万多军队防备二十万大军,也不知杨国忠到底怎么想的。

楼主:猪猪然2011  时间:2021-09-04 20:58:54
果然,哥舒翰得知此事,勃然大怒:“我若真想率军入京,谁拦得住我!杨国忠不体谅我的忠心,却反而在陛下面前进谗,陷我于不义。杜乾运在我背后虎视眈眈,不除掉他,我如何全心全意对付外敌?”他随即派人召杜乾运赶赴潼关,说有重要军情与之商议,杜乾运兵少,不敢不去,一到潼关,就被哥舒翰下令斩首。杜乾运死后,他手下的一万多士兵也被哥舒翰兼并。

眼看哥舒翰、杨国忠将相失和,矛盾越来越尖锐,唐玄宗也跟着凑热闹。他没有反思自己之前杀掉忠臣高仙芝,以及一股脑儿将精兵强将全交到哥舒翰一人手中,导致君弱臣强、局面失控的错误,反而就此草率地判定:哥舒翰也已经不值得他信任了。为防止此人吞并杜乾运所部后实力愈发强大,最佳削弱其实力的办法,是让他和安禄山立即展开决战,从而两败俱伤。
这是唐军所犯的第三个错误,也是最具决定性的。要知道,这时安禄山已被堵在潼关长达半年,他见攻取长安无望,范阳又告急,已准备率军返回河北。自古以来,但凡边将发动叛乱,要么一鼓作气攻取京城,只要攻势被止住,从进攻转为防御,其距离彻底失败也就不远了。郭子仪、李光弼二位名将自然深谙此理,他俩在河北征战之际,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皇帝会一时头脑发热,让潼关守军出关拒敌。他俩专门派人觐见皇帝,说道:“我军直捣叛军巢穴,已经胜利在望,只要潼关守军依然坚守不出,安禄山、史思明的首级不日就会送达京城。但如果潼关守军出战,则大事去矣,请陛下务必再忍耐数日。”
唐玄宗之前可以忍半年,但这次,哪怕只要他再忍半个月,他确实忍不了。他思来想去,为了考验哥舒翰是否还效忠自己,勒令对方道:“你是忠臣,就立即出关与安禄山决战!”
哥舒翰不肯逼宫,当然是忠臣,他只是没想到仗着手握兵权骄傲了一下,杀了一个安思顺,事情就闹到这个地步。惶恐之余,他再三上疏解释不能出战的理由。这些理由,唐玄宗早已听滥了,加上杨国忠又在一旁煽风点火,他再派使者前往催战。哥舒翰依然拒绝,唐玄宗继续派人催……由于前前后后催战的朝廷使者多达上百人,以至于项背相望(形容人很多,接连不断)。
终于,哥舒翰的心理防线崩溃了,皇帝催战他这么多次,他再不出关,无非两个结局。一,成为下一个高仙芝,二,成为下一个安禄山。

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哥舒翰召集全军,当众下达了与安禄山决战的命令。随后,他拜副将王思礼为骑兵统领,率五万精锐骑兵先行出战;另拜副将庞忠为步兵统领,带着十余万步兵紧随王思礼之后;又令副将李承光率军三万负责押运粮草,并备齐战鼓、旌旗,一旦两军短兵相接,该军负责为交战的士兵擂鼓助威。
命令刚颁布完毕,哥舒翰悲从心起,忍不住失声恸哭。其帐下几员副将虽也不愿出关犯险,但仔细想来,潼关守军的人数、素质、装备并不在叛军之下,尤其是前来勤王的数万河陇之兵,之前几乎是无敌般的存在,因此从纸面上看,唐军的赢面还要比叛军高一些。他们好奇地问哥舒翰道:“将军威震河陇,一向没将安禄山放在眼里。如今战端未开,两军还没分出胜负,您为何就悲伤至此呢?”
哥舒翰也知此举会动摇军心,连忙拭去眼泪。事后,他对三位副将叹息道:“你等有所不知,陛下逼我出战,是因为他已被杨国忠说动,认定我有拥兵自重,背叛朝廷之心。如今形势,我自知已难以自辨,只怕此战即便我军得胜,他日回朝之后,我也是凶多吉少啊。”
几位副将听后,一齐沉默。他们都是哥舒翰最信任的属下,哥舒翰的命运,何尝不是他们的命运?
不久,在关外巡逻的哨兵来报:“叛军似乎因范阳告急,已全面撤退。”哥舒翰等人听后,又欢喜起来——不管怎么说,这一战能赢总比打输了好,安禄山归心似箭,正好击其暮归。哥舒翰随即下令:王思礼、庞忠,立即按原定计划出战,务必咬住安禄山,千万别让他跑了!
二位副将得令,带着近二十万大军向东展开急追。关外,安禄山得知此事后,同样喜从心来。他正烦恼潼关、河北、河南三大战场皆战事不顺,眼看进退维谷,完败在即,哪知这次,他死马当活马医,只用区区小计,就成功让哥舒翰的大军离开了他们坚守已达半年之久的潼关——众所周知,在潼关以东,有一地名叫弘农,即是昔日函谷关的旧址。在弘农附近,有一条狭道,长达七十余里,至今尚在。所以安禄山的撤退,是诱敌之计,他早在几日前就把帐下的全部精兵部署在该狭道的两侧,另以老弱押送辎重,以回援史思明为名,徐徐向东而走,就是赌一把,看哥舒翰上不上钩。
结果,哥舒翰真的上钩了(当然,哥舒翰出战的真正原因和安禄山所想的并不一样),经过数日的昼夜追赶,哥舒翰帐下的唐军主力终于在狭道西侧看到了叛军的身影。这些叛军,都是些老弱病残,见近二十万官兵从后追来,不用安禄山吩咐,就纷纷丢弃辎重,逃往狭道深处。哥舒翰腿脚不便,此役乘坐马车,坐镇于中军。行走在最前的王思礼观察过狭道地形,担心其中有诈,忙派人向他请示:“前方地形如此如此……我军接着追,还是放弃追击?”
哥舒翰苦笑着答道:“你我还有的选择吗,接着追!何况,即便真有伏兵,我军亦有毡车,足可御敌。”
“遵命!”

于是王思礼一马当先,带着五万骑兵冲入了狭道,行了数里地,该军未见有异状;之后,庞忠带着十余万步兵也进入了狭道;只有负责押运粮草的李承光所部留在谷外,以看守辎重。近二十万唐军快走到峡谷尽头时,王思礼担心的事儿发生了,只见峡谷东端出口果然已被安禄山用石块塞断,紧接着,两侧山头无数滚石檑木、弓箭强弩如雨点般砸将下来,唐军措手不及,人人抱头鼠窜。哥舒翰眼见大势不妙,慌忙下令王思礼等人,用毡车抵御敌军的攻击,然后前队改后队,后队改前队,尽快沿原路退出狭道。所谓“毡车”,即在马车顶端裹上毡布,因毡布质地坚韧,可以勉强抵挡小石块、箭雨。

哥舒翰自恃有毡车,所以才敢进入狭道,孰料,他这件秘密武器早就被安禄山知悉。安禄山此次设伏,除了预备了大量的石头、弓箭,还特意准备了数十车干草,干草上事先都灌了灯油。见唐军用毡车开道,想退出山谷,安禄山在山上令旗一挥,数十辆装满干草的木车接着又一齐被推下山谷,一时间,烈焰熏天,唐军的毡车纷纷着火,二十万大军被烧得鬼哭狼嚎,只好分散逃命。哥舒翰仍困兽犹斗,喝令将士们道:“放箭,放箭,当心叛军冲下山来!”听到命令的唐军稍稍聚拢,重整阵形,试图对山头的叛军进行回击,但因大火引发了漫天烟尘,唐军又位于低处,压根看不清叛军所在的位置,只得胡射一通。两军你来我往,飞箭如蝗,战至当日黄昏,随着大火熄灭,烟尘也渐渐散尽,而这时,唐军的箭矢也全部射完了。所幸的是,二十万唐军之中,有数万人终于成功逃出了狭道,前往黄河岸边,与守在该地看守辎重的李承光所部会合。
李承光看守的粮草,都是用船装载从水路运来,见哥舒翰带着数万盔甲不整的败兵逃来,他知事态紧急,慌忙用让属下用运粮船上前接应败兵,想带着他们从水路逃走。哥舒翰等人方要上船,数万叛军骑兵突然杀到,唐军哪还敢回身交手,争相抢着上船。运粮船总计只有数百艘,且已装了许多粮草,哪吃得消一下子又爬上来这么多的士兵,纷纷超载下沉,凡是爬上船的士兵,几乎都沉没于黄河之中。哥舒翰到底是一代名将,眼看追兵迫近,急中生智,让剩下的士兵把长矛全集合起来,然后把矛头折断,数百支一扎,临时制成了上千张简易木筏。就这样,哥舒翰侥幸捡得了一命,他带着所剩无几的部下乘坐木筏成功逃回了潼关。

回到潼关之后,哥舒翰派人清点人数,得知此役出战的二十万大军,只剩下八千人随他退回关上。哥舒翰无暇伤感,他连夜收拾残兵败将,一边鼓励他们,让他们坚守关卡,一边派人向朝廷告急,希望唐玄宗能再增派些援兵前来。关外的安禄山没想到他设下的天罗地网都没能抓住哥舒翰,到底还是让他跑了,潼关又艰险异常,八千人若是重整旗鼓,守个十天半个月没问题。他正为此头疼,哪知这一日深夜,潼关的大门竟然自己打开了——只见哥舒翰被人结结实实地绑在马腹上,连同王思礼等十几位唐军将领,皆被一位名叫火拔归仁的将领带人押着,前来向安禄山投降。这个叫火拔归仁的将军,和哥舒翰一样也是突骑施人,哥舒翰平日对他颇为信任,任命他为骠骑将军。该夜,哥舒翰和王思礼等人因白天苦战,无比疲惫,故让火拔归仁暂掌潼关防务。火拔归仁接掌兵权后,趁众将皆不在场,劝说哥舒翰投降安禄山,以避免成为第二个高仙芝,哥舒翰不从。火拔归仁冷笑道:“将军早已失去陛下的信任,今日又一败涂地,险些全军覆没,难道回朝之后还想活命么!您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属下们考虑,请速速开城投降!”哥舒翰大骂,让火拔归仁交还兵权。火拔归仁一使眼色,他身边的亲兵取出绳索,将哥舒翰绑了,接着又以商议军情为由,将其他将领一个一个召来,也悉数俘获。哥舒翰后悔自己错信了叛徒,导致潼关兵变,试图一死向朝廷谢罪,但他双手被捆,又身有残疾,想拔剑自尽也是无能为力,只得尴尬地随火拔归仁去见安禄山。
安禄山见了哥舒翰后,想到这位之前不可一世的名将被自己亲手击败,更兼潼关失守后,长安城无险可守,繁华的西京已是唾手可得,不禁洋洋得意。他笑问哥舒翰道:“当初你一直看不起朕,认为朕的才能远不如你,今日之事如何?”
哥舒翰素来高傲,这一次,他却面带谄笑答道:“在下一介肉眼凡胎,不识真命天子,所以才沦落至此。陛下天命所归,乃拨乱反正之主,他日一定会坐拥整个天下。但是别忘了,郭子仪、李光弼等人正在围攻范阳,另外,来瑱在河南,鲁炅在南阳,也仍在负隅顽抗……”说到这,他见安禄山皱起了眉头,顿了顿,又轻描淡写地接着说道:“不过陛下放心,这些人都与我相熟,只要我出面为您招降他们,这三部唐军可一举平定。”
“当真?你真的会替朕招降郭子仪、李光弼等人?”
“在下是罪人,岂敢欺骗天子。”
安禄山大喜,当即任命哥舒翰为司空,又赐他金银无数。哥舒翰受命之后,伏地向安禄山下跪,说道:“在微臣劝降三部唐军之前,陛下是否能帮微臣完成一件小小的心愿?”
“只管说,朕一定帮你。”
“杀了火拔归仁!”
“这……”安禄山只是稍稍犹豫,马上传令:“将火拔归仁押来,怎么个杀法,由司空大人说了算。”

哥舒翰如愿杀掉了火拔归仁,却没有兑现诺言。郭子仪、李光弼等人见过他的招降信后,一个也没来,他们得知哥舒翰竟然投降了叛军,纷纷痛斥他无耻,发誓要与安禄山战斗到底。
安禄山对此十分失望,他认为哥舒翰戏弄了自己,不久后将其囚禁。第二年,哥舒翰即被杀害,昔日河陇四大名将之首,就这样落得了个晚节不保的悲惨结局。
楼主:猪猪然2011  时间:2021-09-05 22:14:05
再说长安方面,希望哥舒翰和安禄山拼个两败俱伤的唐玄宗,未料到结局竟然是哥舒翰全军覆没,安禄山毫发未损。潼关失守的消息传来,唐玄宗后悔不迭,急忙召集朝臣商议保卫长安之策。结果等了半日,只有两位大臣前来,其他人得知安禄山的大军即将兵临城下,全都吓跑了。
来的这两位大臣,其实也想赶紧跑,只是他俩身份特殊——一位是首席宰相杨国忠,另一位是禁军大将陈玄礼。他俩来见皇帝,只为一件事。
——带上皇帝一起跑。

当然了,皇帝毕竟是皇帝,形势再危急,尊严不能失,哪怕是仓皇逃跑,也得美其名曰“外出狩猎”。经陈玄礼禀报,此时长安城中尚有禁军三千人,抵挡二十万叛军虽力不从心,但护驾足矣;至于“狩猎”的去处,眼下河北、河南都在大战,长安以东的潼关又已被叛军封锁,只有前往西南的蜀地可行。
唐玄宗明白长安是真的守不住了,他果断赞同了二位大臣的提议,让陈玄礼立即派人去召集各位皇子皇孙、嫔妃公主,带上他们一起去“狩猎”。杨国忠随后又向唐玄宗请示:“长安城府库中的金银财宝堆积如山,不可胜数,臣匆忙之间能运走的还不到一成,剩下的是否该全部毁掉?”
唐玄宗听后摇头道:“毁掉做什么?拿不走的就封存起来,全部送给安禄山吧。”
“这样是否会便宜了叛军?”
“你懂什么?安禄山是贼寇,他好不容易才打下长安,若见国库被毁,岂能善罢甘休。朕自知辜负关中百姓的期望,不忍他们再遭受贼寇的洗劫,安禄山若见国库完好,也许会放过他们,这也是朕眼下唯一能为百姓们做的了。”

说话间,陈玄礼带着一众皇子皇孙、嫔妃公主前来复命。唐玄宗见人已到齐,令陈玄礼率一千禁军在前开道,另让太子李亨率两千禁军负责断后。经过一日一夜的急行军,逃亡的君臣众人抵达了马嵬坡(在今山西省兴平市西)。太子李亨冷眼旁观,见禁军将士因饥疲劳顿,皆有怨言,私下与陈玄礼商议道:“安史之乱,全是由杨国忠引发。如今,国都沦陷,社稷垂危,数十万将士因为抵挡叛军而牺牲,但他杨国忠却仗着父皇的信任,依然逍遥法外。我对此深感不忿,决意除之,不但杨国忠要杀,他的妻儿以及杨贵妃,也一并不得放过。希望将军能助我一臂之力!”
陈玄礼点头道:“属下亦有此心,太子无须多言,此事交给属下即可。”
当夜,著名的“马嵬兵变”发生,经李亨主谋,陈玄礼突然带人袭击杨国忠,将其杀死,杨国忠的儿子与妻子也在混乱中一并被杀。唐玄宗在行营之中听见外面有喧哗声,派侍臣前去查问,侍臣回报,说杨国忠涉嫌谋反,已被禁军们就地处决。唐玄宗大惊,忙亲自外出察看,只见自己的行营已被三千士兵围得如铁桶一般,杨国忠的首级被人斩下,正悬挂于行营西门示众。唐玄宗喝令士兵们退下,三千禁军对此置若罔闻,巍然不动,唐玄宗略一分析,便知此次政变早有预谋,他又召陈玄礼来见。
陈玄礼到后,唐玄宗问他此次政变的主谋是谁,陈玄礼沉默不语,唐玄宗又问:“莫非是太子?”陈玄礼这才道:“太子虽有除杨国忠之心,但杨国忠之罪,确实罄竹难书,将士们无不除之而后快。”唐玄宗叹口气道:“那么朕问你,接下来,你是决定继续效忠朕,还是改为效忠太子?”陈玄礼跪地道:“臣侍奉陛下已四十余年,从无二心,岂会改仕他人?但今日杨国忠既已被杀,如果留下其妹杨贵妃,只怕众多将士不能心安。因此,只要陛下舍得割爱,下旨将杨贵妃赐死,臣与三千将士必誓死保护陛下周全。”
唐玄宗得陈玄礼明确表态,犹豫再三,方令宦官高力士将杨贵妃带至行营内的佛堂,用绳子勒杀。陈玄礼核验尸首无误,郑重地向唐玄宗磕头,以示谢罪,他随后快步出营,率所有禁军将士向唐玄宗表示效忠,齐呼万岁。唐玄宗抚慰过将士,再次令他们退下,这一次士兵们皆依令离去。
一个时辰之后,逐渐夜深人静,马嵬坡行营内外,鸦雀无声,三千将士都已入眠。在营外值哨的李亨突然被唐玄宗紧急传唤。
李亨到后,唐玄宗没有见他,只是让高力士递给他一封书信。
“朕屡犯大错,自知已年老愚钝,本想到蜀地后就将皇位正式禅让与你。谁料想,今日你竟然主谋发动兵变……唉,你走吧,从此我父子二人分道扬镳,今生不必再相见了。”
二十几日后,李亨在少数从人的陪同下,一路颠沛流离,终于来到了朔方军镇的大本营灵武城。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宣布改年号为至德,是为唐肃宗。

别看李亨当了皇帝,但初登大位的他,心情只能用“惊弓之鸟”来形容。原因很简单:他不是唯一的皇帝,却是眼下唯一的“光杆司令”皇帝。
另外两位皇帝,已经逃入蜀地的唐玄宗仍是名义上天下的主宰,他在哪,勤王的军队就去哪。虽然唐玄宗和李亨是亲生父子,成都和灵武之间又相隔数千里,不会来讨伐他,但万一他还惦记着李亨主谋了“马嵬兵变”,杀死了他的爱妃,颁布檄文,号令天下人讨伐这个擅自称帝的“不孝子”,李亨就完了;另一位伪皇帝、真胖子安禄山则是眼下最强大的诸侯,拿下长安之后,他掌握了大唐国库、武库,招兵买马更是轻而易举。他若这时派兵前来攻打灵武,李亨根本无力招架。
于是,唐肃宗李亨称帝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赶赴成都,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以证明自己称帝的合法性;第二件事是急召郭子仪、李光弼前来护驾;第三件事是嘱咐手下:咱们称帝的事儿得偷偷摸摸的来,至少在能够和安禄山正面抗衡之前,得先设法瞒着他。
接下来的事儿,让李亨喜出望外。唐玄宗得知他称帝的消息后,只说了一句话。
“太子做得对啊,朕的确早就该退位让贤了,但他身为天子,岂能无传国玉玺呢?”
说罢,唐玄宗让两位官员韦见素、房琯立即带着传国玉玺前往灵武,拜见新任大唐皇帝,自己则在成都宣布退位。
唐玄宗当然没有遗忘他和唐肃宗之间的过节,但眼下最最要紧的事,是打败叛军,收复两京,让天下百姓重迎和平盛世。这几件事年迈的他做不到,李亨却可以!
与传国玉玺一并交到李亨手中的,还有一封册书(册封的诏书),总之千言万语凝聚成一句话:李亨这个皇帝是合法的。
这两件东西对唐肃宗而言无异于及时雨,首先,各地勤王的军队就不会去成都了,从此灵武的朝廷才是真正的大唐朝廷;其次,接下来的收复两京之战,战端未开,他在道义上已稳占上风。于是,郭子仪、李光弼等人了解过来龙去脉,纷纷赶来灵武拜见新任皇帝;另有西魏八柱国之一、北周太师李弼的后人,名叫李泌,此人早年曾担任过李亨的老师,被世人誉为神童,有经天纬地之才,因厌恶杨国忠,李泌之前遁入山林数年,如今得知唐玄宗禅位,亦前来灵武与唐肃宗相会。再加上侥幸从潼关逃回的王思礼,河西猛将李嗣业,郭子仪属下、铁勒人仆固怀恩……一时间,小小的灵武城风云际会,天下豪杰蜂拥赶来。
灵武城如此热闹,就算唐肃宗想暂时瞒着安禄山,也根本瞒不住,不过令他意外的是,眼看着灵武的兵力从几千人发展到几万人,再到十几万,安禄山自拿下长安之后,几个月过去了,却始终未有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似乎他造反造到这个程度,已然心满意足。
真相是如此吗?其实不然,安禄山很早就知道灵武冒出来一个新朝廷,他也知道这个新朝廷对他而言是个巨大的威胁,越早除掉越好,可是他想出兵,却力不从心。
也许是他恶事做得太多,受到天谴,打下长安不久,安禄山就双目失明,竟然瞎了。瞎了还不算,他之后又渐渐浑身长满了毒疮,跟怪物似的,被人轻轻一碰就疼得撕心裂肺。就这样,几个月前还全歼二十万唐军,呼风唤雨的安禄山一下子彻底成了废人,比浑身瘫痪的哥舒翰还惨。为了发泄目不能视,浑身毒疮的痛苦,脾气暴躁的安禄山唯一能做的只有打人——他出不了远门,打不了唐玄宗父子,就打自己的手下,其中,他的谋主(首席军师)、伪燕宰相严庄和贴身宦官李猪儿最惨,这二人因身份特殊,不得不每日与安禄山同处一室,安禄山失明之后性情大变,不管是谁,打骂由心,把严庄、李猪儿折磨得苦不堪言。严庄、李猪儿最后忍无可忍,干脆找到安禄山的次子安庆绪商议:“陛下已经无法承担治国的重任了,我等何不联手把他杀了,由你来继任帝位。”
安庆绪性格懦弱,连说话都颠三倒四,未敢当即表态。但伪燕政权的内乱,已一触即发。
楼主:猪猪然2011  时间:2021-09-05 22:14:52
到该年十月,距离唐肃宗初登帝位已过去将近百日。他在李泌、郭子仪等人的协助下,于灵武境内打造旌旗,秣马厉兵,渐渐得二十万之众,唐军声势重振。这时,安禄山失明的消息传来,唐肃宗大喜,便准备下令立即反攻叛军,以收复两京。出兵之前,他询问李泌、郭子仪对此有何看法。
李泌、郭子仪一文一武,是唐肃宗的左膀右臂,也是非常得到天下人爱戴的两位大贤。唐肃宗为示恩宠,尊李泌为帝师,凡事多有请教,出则同车,止则同舆。又封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与其长子,同一时期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广平王李豫(初名李俶,日后的唐代宗)共掌兵权。李泌、郭子仪得知唐肃宗要派兵反攻长安、洛阳,不约而同劝阻他道:“为今之计,陛下与其先取两京,不如还是按照当初的作战计划,先攻克范阳。范阳是叛军的大本营,叛军闻知该地告急,必然派兵相救,等到十几万叛军长途跋涉数千里从长安回到河北时,我军恰好以逸待劳,将其精兵一举攻灭,如此,则长安、洛阳、范阳皆可不战而下。而如果叛军不救范阳,那我军就轻易地拿下它,进而夺取整个河北,陛下须知,安禄山在长安时,其虽坐拥宝库,却无人为他耕种,也无人敢与之通商,其军粮物质仍要不断地从河北征调,一旦他失去了河北,长安、洛阳便成了两座孤城,同样是坐以待毙。所以,只要陛下坚持该策略,至多两年,天下将再无贼寇。”
唐肃宗本来觉得这二人的话倒是有些道理,结果末了一听:“什么,还要两年?朕这两年之内,都要继续呆在灵武?不行不行,这灵武算什么都城,朕要回长安,越快越好,哪怕只要一年时间,朕也等不及了。”
在此之前,李泌、郭子仪的建议,唐肃宗基本言听计从,但这次二人无论怎么劝,唐肃宗也听不进去了,他心心念念,一定要先打两京。李泌、郭子仪知道唐肃宗嫌弃灵武荒僻,也能理解他思念繁华故都的迫切心情,但这二人都深谙兵事,认为接下来先打两京取胜的概率只有五成——因为安禄山虽然眼瞎了,但他手下的二十万将士眼睛可没瞎,他们打败一代名将哥舒翰后,士气仍处于高昂状态,与之硬碰硬的较量,哪怕郭子仪、李光弼联手也没有必胜的把握;而河北战场,史思明虽然趁着郭子仪、李光弼撤军,又重新招募了大批的军队,但这些临时招募的士兵战斗力与攻克长安的那些叛军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官兵先攻打范阳的话,二人斩钉截铁地认定,取胜的概率是十成,绝对万无一失。

李泌、郭子仪无法说服唐肃宗,又不敢打包票一定能收复两京,只好无奈地退下。唐肃宗也很郁闷——朕将你二人一位尊为帝师,一位封作天下兵马副元帅,给你俩二十万军队,打败同样是二十万军队的安禄山都做不到,你俩不是被人誉为“济世之才““世之名将”的吗,竟会害怕一个瞎子?正当他心烦意乱,在先打两京,还是先打范阳之间犹豫难决时,一位大臣突然毫无征兆地上疏请战,言辞铿锵地称:只要朝廷授予他十万军队,他挥师南下,不日就能一举光复两京,生擒贼首安禄山。
请战之人,乃是之前奉唐玄宗之命,前来授予唐肃宗的玉玺、册书的房琯。唐肃宗当时接见房琯时,见此人风采出众,仪表不俗,隐隐有贞观名相房玄龄的遗风(房琯是房玄龄家族的后裔),对他极有好感,便将他留在灵武,与李泌、郭子仪等人一起辅佐自己。房琯生平也一直将房玄龄作为自己的榜样,希望有朝一日能凭借自己的才学,让大唐得以复兴,再造盛世。因此经常言辞慷慨地上疏或者口述,向皇帝表达自己的治国、治军观念,其中一些意见被唐肃宗采纳后,也确实效果不俗。
所以,唐肃宗见了房琯的奏疏后,心中的阴霾顿时一扫而空,大喜道:“社稷之臣,当是如此!”他随即召房琯前来觐见,问他自信从何而来——天下兵马副元帅郭子仪久经沙场,都不敢确保能收复两京,你为何能确定此战必胜?房琯傲然回道:“郭元帅虽然战功显赫,其胸中韬略却未必比得了微臣。陛下有所不知,微臣生平好读书,尤其是兵法,古之名将,诸如白起、李牧、韩信、卫青,他们的遗世之作,臣都用重金设法获得,常年研读。故臣虽是书生,心中却隐藏了百万精兵,无数种妙计,只是一直没机会施展而已。只需略微施展其中的一两招,就能让叛军大惊失色、一败涂地!”
“那你这次打算用哪一计迎战安禄山?”
“此计告诉陛下无妨,但为防泄露出去,让叛军提前有备,还望陛下发誓,此计绝不能让第三个人知情。”
“好,朕答应你!”

房琯遂将他认为一定能打败安禄山的策略和盘托出,并向唐肃宗申明:他悉心研究过叛军的作战方法,所献的这一策略虽然已经很久很久没人用过了,但经他比较下来,这一策略用于对付叛军,效果却是他掌握的“无数种”策略中最好的。唐肃宗听后将信将疑——他毕竟不是老祖宗唐太宗,在军事上是个外行,该策略到底好不好他看不出来。想要召李泌、郭子仪来商议一下吧,碍于他已答应房琯暂时不让第三人知情,君无戏言嘛。
“看在爱卿一心替朕分忧,勇气可嘉的份上,朕意已决,任命你为持节、招讨西京节度使,如你所愿,授予你十万大军,来日,你替朕先收复西京。若一战成功,朕就让你代替郭子仪担任天下兵马副元帅!”
于是君臣二人商议定了,接下来由房琯代替郭子仪挂帅,全权指挥收复长安之战。委任状下达后,唐肃宗按照惯例,准备为房琯另配备几位副将,其中,之前哥舒翰的副将,从潼关侥幸逃回的王思礼他觉得就不错。房琯对此并不领情,答皇帝道:“王思礼败军之将,何以言勇?臣早已物色了几位更好的副将人选,希望陛下批准。”他所看中的几人,分别是御史中丞邓景山、户部侍郎李揖、以及给事中刘秩。这些人和房琯一样,都是书生,从无实战经验。唐肃宗再是外行人,这下也看出点问题来了:“邓景山、李揖、刘秩等人,个个手无缚鸡之力,爱卿难道指望他们替你冲锋陷阵吗?不行,这次你必须听朕的,另选几位猛将随行。”房琯一开始还坚持己见:“书生又如何?蛮斗不如智斗,叛军的战斗力再强,仅我的谋士刘秩一人就能对付他们!”后来拗不过皇帝,才勉为其难地又把王思礼、杨希文、刘贵哲、李光进四人收入帐下。这四人与前三者不同,都是作战经验丰富、武艺高强的将领,其中,李光进是李光弼的弟弟,曾协助其兄多次打败史思明,以英勇善战而闻名。

这样文武搭配起来,房琯的副将团队看起来顺眼多了,之后的事儿唐肃宗也不再过问,反正只要房琯把收复长安的捷报送来就行。唐军出战之前,房琯根据他的既定策略,又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准备,一会儿购买这个,一会儿制作那个,把全体将士看得云里雾里,问他这些是做什么用的,得到的回复永远只有一句话。
“天机不可泄露,决战之时,你等便知究竟。”

十月下旬,房琯一切准备妥当,率十万大军辞别皇帝,向长安进发。这时,他花费大量心血打造的秘密武器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经半个月时间的忙碌,房琯大量雇佣工匠、收购公牛,紧急赶制了两千辆战车,每车由两头公牛在前拉动,每车之上配备三名士兵,一人御牛,其余二人负责战斗。
见自从西汉以来,就已彻底被弃用的战车再一次登上历史舞台,王思礼很快就明白过来房琯的策略是什么。他急吼吼地找到主帅,让对方立即弃用这些“复古的玩意儿”,因为该武器早在千年以前就被扫进历史垃圾堆了——作为一名真正的军人,他明白:战争的思想这一千年来一直在进步,从未停滞过,用秦汉时期的战争思想来打唐朝时期的仗,简直令人思之极恐。房琯听后一点不慌,他知道肯定有人会反对他的战法,他不紧不慢地答道:“谁说我的战法照搬古人?古时的战车是用马拉的,而我的战车是用牛拉的,这能一样?古时的战车通体为木制,另以青铜点缀,而我的战车整个前部都是用铁打造,这能一样?古时的战车所用的战马为裸马(即马的身上没有防护),而我的公牛清一色身披重铠具甲,这能一样?”说罢,他命令手下,把他发明的公牛战车完全武装起来,让王思礼将军见识一下。七位副将之中,唯有邓景山、李揖、刘秩三人与房琯心思相通,事先一道参与了谋划,得令之后,三人依令而行,让人给四千头公牛全部披上了铠甲。不一会儿,只见朝阳之下,两千辆战车、四千头公牛,皆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果然与古时的战车阵并不完全相同,好一个“铁牛车阵”。
这下王思礼没词了,他确实没想到房琯还有这一手,竟然会另外给公牛们全部准备了铠甲,如此一来,这些“大铁牛”力大无穷,刀枪不入,只要它们一鼓作气往前冲锋,就如移动的城墙一般,确实是无坚不摧。其他近十万步骑届时只需紧随其后,负责追击溃逃的残敌,打扫战场就行。

楼主:猪猪然2011  时间:2021-09-06 20:14:49
鉴于此战意义重大,不但是唐肃宗登基以来的第一场大战,亦是唐军失守潼关、长安之后,首次出动十万以上兵力对叛军进行大规模反击,若是再失利,将会使得已经非常混乱的全国形势进一步恶化。王思礼参观过房琯发明的“铁牛车阵”,觉得还是不放心,又悄悄写信给郭子仪,向他汇报此事。
郭子仪收到信后,一开始也觉得房琯的车阵颇有可取之处,继续深入一想,突然大惊失色:“不好,该车阵有个巨大的破绽,万一让敌军识破,后果不堪设想。”他急忙回信王思礼,让他劝阻房琯,立即弃用该车阵。郭子仪的信到前线时,唐军主力已经驱赶着两千辆牛车,抵达长安城西郊的陈涛斜(地名,在今咸阳市东)。安禄山因患有眼疾,不便指挥战斗,叛军方面此役由安禄山的义子安守忠临时接替主帅一职。

房琯见安守忠率叛军倾巢出城前来迎战,呵呵大笑:“这厮是不知本帅车阵的威力,竟然主动前来受死!”他一声令下,让心腹李揖、刘秩二人各率一千辆战车,在前开道;杨希文、刘贵哲、李光进等人则分率数万步骑,紧随车阵之后。大战眼看一触即发,王思礼在阵前拦住房琯,将郭子仪的回信给他过目,苦谏道:“郭元帅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将,他认为您的车阵有破绽,那这一战法就肯定行不通。大人麾下有十万精兵,又有杨希文、刘贵哲、李光进三位猛将辅佐,用常规的战法就足以取胜,又何必弄险呢?”
房琯大怒:“郭子仪自己不敢取西京,见我即将成功,又派人前来阻挠,到底是何居心?别忘了,我有节杖在手,今日此时、此地,我才是大唐元帅!”他大手一挥,令人将王思礼押下,待唐军得胜之后,再追究其扰乱军心之罪。李光进等人正要出战厮杀,听见两位将军发生争执,急忙前来相劝,待见过郭子仪来信,方知事出有因。这几人本来也对房琯发明的“铁牛车阵”持怀疑态度,既知郭元帅指出该车阵有破绽,便纷纷附和王思礼,建议房琯先不要派战车出战,如果靠常规战法不能获胜,那时再动用这件秘密武器不迟。
房琯怒气愈盛,威胁三人:“车阵已经出发,你等再不出战,就与王思礼一样,免去你等副将之职。”李光进等人眼看车阵越走越远,即将逼近敌军阵地,只得硬着头皮率军跟上。叛军与唐军乍一相遇,见对方冲在最前方的既不是步兵,也不是骑兵,而是两千辆奇怪的牛车,果然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那位叛军大将,安禄山的义子安守忠与房琯一样,也是喜欢研究兵法的人,并且他也同样搞出了点名堂——不过不是战车,而是阵法。安守忠通过对之前历代名将行军布阵方法的总结,设计出了一套独特的阵法,这一日,他也正想通过大战来实验其阵法的效用。哪知他的阵法还没来得及布好,对面几千头大铁牛拖着密密麻麻的战车队伍已横冲直撞地扫荡过来,叛军用箭射牛,用长矛刺牛,皆无法贯穿公牛身上的重铠具甲,叛军无计可施,只得狼狈后撤。
这一幕,自然早在房琯的意料之中。眼看着他发明的战车阵在敌军阵中横扫千军,无人可挡,他喜形于色地对侍立在身旁的御史中丞邓景山说道:“郭子仪倚老卖老,竟然无故指责我精心发明的战车阵,说它有破绽。谁能告诉我,它的破绽在哪里?哈哈哈……”
话音未落,他的笑容突然凝固了。
因为在他前方,战场上突然传来了唐军此起彼伏的哀嚎声,只见刚才还一往无前冲向敌军的公牛们莫名其妙地纷纷掉头,然后拖着两千辆战车,改朝李光进等人率领的唐军冲来……唐军上下压根没想到他们制造的武器竟会攻击自己人,根本没有任何应对措施,更兼他们奉主帅命令,始终紧跟在战车之后,一时间,成千上万的士兵或被大铁牛踩成肉泥,或被战车碾为齑粉,场面惨不忍睹,血腥无比!仅这一番踩踏、碾压,出战的十万大唐精兵便没了近一半,有四万余人当场阵亡!

原来,叛军大将安守忠出身贫寒,早年曾是牧民,十分了解公牛的习性,他见唐军的铁牛车阵在枪林箭雨之中毫发无损,几乎无懈可击,便及时转换了思路,让手下的士兵放下刀枪、弓弩,改为拿起军号、鼓槌,拼命地吹奏、敲打,以制造出巨大的噪音,群牛受到惊吓,果然个个裹足不前。紧接着,安守忠又命令叛军取来火把,向群牛投掷,这下不得了,本就如惊弓之鸟一般的群牛立即转身溃逃,顺带着把几千辆战车也一齐调转了方向。于是,就发生了房琯看见的那一幕……
说起来,牛怕火其实是个常识问题,知道的远不止安守忠一人。郭子仪所说的“车阵的破绽”,也正为此,他因担心书信会于途中被叛军截获,故不便明言。房琯乃名门之后,自小一心读书考功名,很少与牲畜打交道,不了解这个常识也算正常。好在,由于群牛狂奔,战场上一片混乱,安守忠担心自己的军队被车阵误伤,未能趁此良机发起总攻,躲过群牛践踏的唐军大多完好的撤了回来,仍有五万人左右。杨希文、刘贵哲、李光进等人逃回大营后,既见收复长安已然无望,齐声建议主帅房琯,当立即舍弃全部战车和辎重,轻装撤退,从而尽可能减少此战的损失。
房琯严词拒绝,斥责三位将军道:“此战之败,是因你三人指挥不力。我军尚有五万之众,来日再战,由本帅亲自上阵指挥。”三位将军没想到房琯如此无耻,竟将战败的责任推卸于他人,闻言愤愤而退。御史中丞邓景山等人虽是房琯亲信,知再战无益,也劝他撤军,房琯同样拒绝。两日之后,不知该如何向皇帝交代的房琯孤注一掷,召集所有幸存的唐军士兵再次与叛军交手,这次战斗还没打响,杨希文、刘贵哲二将因不满主帅所为,率二部士兵在阵前临阵倒戈,投降于安守忠,剩下的唐军惨遭内外夹击,再次大败,逃命存活的仅数千人,幸得李光进世代忠烈,危急关头舍身拦住追兵,掩护房琯等人撤退,房琯这才捡了一条命,如丧家之犬一般逃了回去。
唐肃宗原先对房琯寄予厚望,心道此人满腹韬略,这一战,即便不能拿下长安,也至少能和叛军战个旗鼓相当,哪知他才去了几日,就将十万精兵赔得干干净净不说,还折了杨希文、刘贵哲二位猛将。唐肃宗大怒之余,欲将其斩首示众。李泌听说皇帝要杀房琯,亲自赶来营救,对唐肃宗道:”房琯并未上将之才,不过是一纸上谈兵之人,陛下弃用郭子仪,而让此人统兵,陈涛斜之败,其实不难预料。事已至此,再杀此人何益?”唐肃宗赞同其说,下令将房琯释放,他后悔地向李泌感叹道:“陈涛斜之败,确实是朕用人不当导致的。如今,朝廷可调动的军队已仅剩朔方军,而敌势愈发强盛,依先生看,这次动乱还能平定吗?”
李泌轻描淡写地答道:“当然,叛军即便又打了一场大胜仗,其败亡注定不远了。”
“哦,为何先生如此肯定?”
“据臣观察,叛军将俘虏得来的人口、财物,皆输送往范阳,可知叛军上下,皆无称雄四海之志。另外,安禄山帐下的将领大多是胡人,而汉人将领除了少数人,其余效忠他的都是迫于形势,由此可知大唐犹然得到天下人的拥戴。依臣之间,即便经历了陈涛斜之败,距离天下太平仍只需二年。”
唐肃宗这才转忧为喜,又叩问李泌具体的平叛策略。李泌早已有备,随后向唐肃宗进献三策。
“第一策,双管齐下。既然陈涛斜之战证明,收复两京暂时行不通,陛下何不亲自坐镇凤翔(即原先的扶风郡,唐肃宗即位后改名为凤翔郡,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北,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显出仍要攻打关中之势;同时,令郭子仪、李光弼二将率朔方军主力,分别进据河东、太原,以向河北施压。”
“第二策,虚实兼用。待我军如愿占据了凤翔、河东、太原三地,叛军不知我军主力何在,就必须两头兼顾。若他们将主力部署在关中,我军就进攻河北,若他们将主力部署在河北,我军就进攻关中。总之我军三部兵马,交互攻击叛军,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每一战都以袭扰为主,始终不与叛军发生正面决战,同时,我军要保证河北与关中之间的路途畅通,方便他们在数千里长的战线上来回支援,长此以往,敌军必疲于奔命,而我军却能以逸待劳。”
“第三策,先取敌穴,后取两京。臣之前说过,攻取范阳的难度远比攻取长安、洛阳小得多,尤其是在我军损兵折将,已承受不起再一次战败的情况下。等到敌军被我军袭扰得疲惫不堪时,陛下方令郭子仪、李光弼以虚为实,对范阳发起真正的攻城战,必可轻易拿下;然后二位大将率得胜之兵南渡黄河,前来关中与陛下会师。届时,集合几路大军之力,合战已成困兽的安守忠,又何患不能光复两京呢?”
唐肃宗、李泌二人的这番对话,史称“彭原论策”(唐肃宗当时正在灵武附近的彭原县巡视),是李泌在唐军形势最艰难的时候,为唐肃宗制定的反败为胜之法。此时,唐军除了郭子仪、李光弼二将所率的军队,其余将士几乎全部丧身于陈涛斜之战;更雪上加霜的是,由于王师大败,仍受朝廷掌控的地区也变得支离破碎,有一突厥人名叫阿史那从礼,趁乱唆使塞外的胡人大举入关,欲劫持唐天子,重建突厥帝国。在这样混乱的形势下,李泌告诉皇帝:我们只要控制住三地,就能打败叛军,尽快平定安史之乱。
这三地,即是:凤翔、河东、太原。
楼主:猪猪然2011  时间:2021-09-06 20:15:43
唐肃宗听取了老师的意见,决定暂停收复两京的计划,先将以上三处根据地牢牢占住再说。同样是根据李泌的分工,由唐肃宗亲自坐镇凤翔,郭子仪进据河东,李光弼则负责镇守太原。
君臣三人,很快带着三支军队向三地进发,其中唐肃宗和李光弼都很顺利,唯有郭子仪在前往河东途中,与阿史那从礼所率的数万胡人军队展开了激战,因朔方军大多未参与陈涛斜之战,主力尚存,郭子仪最终成功地击败了阿史那从礼,肃清了突厥人在中原的势力。
三处根据地建设好后,李泌三策之中的第二策逐渐发挥效用,三支军队在唐肃宗、郭子仪、李光弼的指挥下,频繁出动唐军袭扰河北和关中地区,让史思明、安守忠等人苦不堪言;待叛军集合大军,欲反击之时,袭扰的唐军便迅速撤走,从不恋战。安禄山虽然眼盲了,心却没瞎,他听得各地战报,知道定是有高人给唐肃宗出了主意,想先用游击战术拖垮叛军,然而再发动致命一击。破解这一战术的方法自然有,安禄山下令史思明、安守忠:采用釜底抽薪之策,直接攻入唐军的辖地,尽快从他们手中夺取凤翔、河东、太原三处军镇,只要唐军失去了根据地,他们的袭扰之策自然便无法施展。

这事说起来容易,真做起来却没有那么简单。身为帝师,也是唐肃宗第一智囊的李泌显然在选择根据地时,就提前想好了保住根据地的对策。唐肃宗自己手中的军队虽然不多,但他所在的凤翔郡,背靠河西、陇右、安西等军镇,安守忠一旦围攻该地,河陇、安西,甚至驻守西域的唐军很快就会赶来勤王,而且安守忠最主要的职责是镇守长安,在唐军隔三差五前来袭扰的情况下,他也不敢置西京于不顾,长期在外征战;河东的郭子仪老成持重,又手握朔方军主力,在三部唐军之中实力最强大,叛军上下皆不敢惹;相比之下,也只有镇守太原的李光弼兵力不足一万,又无强援,算是个软柿子,勉强可以捏一捏。
——那就以太原为突破口吧!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月,为了破解李泌的“彭原论策”,从而中止唐军的袭扰,太原之战爆发。因此战发生在春季,史称“春太原之战”。

“老朋友”李光弼和史思明又见面了,在二人之前的交锋中,李光弼至今保持着骄人的记录——全胜。但这并不能说明史思明完全不会打仗,恰恰相反,连李泌都承认史思明是安禄山帐下的第一号猛人。因为史思明至今也同样保持着一个记录——只要对手不是李光弼,他的战绩也是全胜。
话说半年前,随着哥舒翰惨败被俘,长安沦陷,郭子仪、李光弼被迫从河北撤军,前往灵武护驾。但二人撤军之时,并未打算就此放弃既得的战果,经郭子仪、李光弼磋商,最终由刘正臣率军一万镇守平卢,王俌率军一万镇守常山,颜真卿率军一万二千镇守平原,乌承恩率军五万镇守信都,李系率军一万镇守饶阳……总之,最能征善战的朔方军虽然撤出了河北,但以上将领凭借就地招募的义军,以及从叛军手中解救下来的官兵,仍对史思明布下了天罗地网。
结果,史思明只用了三个多月,就一一击败了以上五位将领,又连下河间、景城、清河、乐安、博平等地,轻松收复了被郭子仪、李光弼二将攻占的全部失地。这还不算,史思明接着又令部将高秀岩攻占了大同,蔡希德攻占了上党,成功将叛军势力渗透入山西境内。太原之战爆发之前,史思明已对太原城形成东、南、北三面包围之势,且兵力十倍于李光弼。

饶是如此,有了之前的教训,史思明仍然非常惧怕李光弼,因为李光弼之前与之作战,有一套战法几乎无解,即“步兵方阵”加“弓弩阵”,这套中远结合、威力奇大的阵法让史思明吃尽了苦头。然而这一次,据可靠消息来报,李光弼前往太原上任时,仅带了数千骑兵,那些擅长“四线轮射”的弓弩兵并未随他一道前来。
“那我还怕李光弼作甚,太原城唾手可得。待拿下此城之后,我挥师向西,朔方、河陇,也将一鼓而下!”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