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读论语(容易)

字数:81335访问原帖 评论数:16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9-08 02:47:53 更新时间:2021-10-17 07:30:02

楼主:ty_叶还生  时间:2021-09-09 08:51:10
你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初竟然浅薄的认为,这句话不是孔圣人说的,因为根本听不懂,也琢磨不懂。
我问,那又是为什么。我好象是在问如何理解,也是在问事情的经过。
你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一直固执地以为,这句话一定不是孔子说的,而是孔子的弟子为其师父吹牛的。
我好奇地问,是怎么吹牛的?
你说,知者,智也,智慧的智,就是来学习成圣人之道的人们不知道,不理解,而达不到知的,智慧的境界,也是佛学的不能悟道。
我说,停停,停停,这几句太绕。
楼主:ty_叶还生  时间:2021-09-09 08:53:12
你停了停,看到我又点头示意后,又说,圣人的弟子吹牛说,对于那些听说了,见到了,学习了,也实践了,仍不明白孔老夫子讲的圣人之道的人,师傅就会就耐心的教育他们,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郁结、不生气、不气馁,达到一个和谐的求学过程、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
我听着听着,就一下子象是回到了两千年前,看到了孔夫子当年的教学情形,弟子们围转而坐,席地促膝,侃侃而谈。
楼主:ty_叶还生  时间:2021-09-09 08:56:56
你说,孔夫子的弟子们吹牛说,师父孔子才是一个真真的君子和圣人呀。即使来听课的人们达不到“知”的地步,也让他们不郁闷,不纠结,孔子难道不是一个君子吗?
你说,当年看到这一句,你还有个大发现?
我问,发现了什么。
你说,当年发现了【阿弥佗佛】这几个字的另类解释。
我问,阿弥佗佛是什么意思,怎么解?
你笑了笑说,现在看来,真是年轻胆大无畏无知,你当初认为这是佛弟子恭维佛的话。
我又问,怎么恭维?
你说,阿,就是尊敬的、伟大的、至高无上的意思。弥佗,就是无量的、至尊的意思。阿弥佗佛就是说,伟大的、至高无上的、无量至尊的佛呀!
我笑了,好一句,真真的真经,‘连拍马屁带误人’哦。
楼主:ty_叶还生  时间:2021-09-09 08:59:18
你说,你以为孔子的弟子也一样,试看天下,我师傅那才是真真的君子呀。有点东方不败和星宿老仙的意思,弟子们走到哪里都群呼。你挠着头自问自答的说,群呼什么来着?
我灵机一动想起了那句话,就补充说,天下无敌呀!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然后,我也笑了,笑着说,我最爱看金先生的武打小说了。
一想到误解了孔子的好弟子,你和我又笑了。
楼主:ty_叶还生  时间:2021-09-09 09:01:32
你最后又说,【学而】的三句话是一个整体,是有层次感的。第一句是讲,学习圣人之道的方法。第二句是讲,人们啊,你们快来吧,来让老师教你们学做圣人之道。独有第三句,我理解的是大错特错了。错就错在认为这句话是弟子补充的。不过现在的人理解的更是特色种种。
你接着说,你当初认为,人们就连标点符号也点错了。
我就问,错在哪里?应该怎么标点?
你说,三句话后的问号,全应改为叹号。因为孔子说的学圣人之道的话是不容置疑的,是不用问的,肯定的感叹。
我说,那你和我说说,你当初完整的理解下,孔夫子的原文应当是什么样子的?
楼主:ty_叶还生  时间:2021-09-09 09:03:47
你就拿着我的手在胸脯上划拉,我的手就在你的手心里,不离不弃,那一个个字就清晰地显现出来了,连标点,带括号。文字如下:
子曰:“(想做圣人的人)学(成圣人之道)而时习(圣人之道),不亦说(于学圣人之道与习圣人之道的过程)乎!有(想学圣人之道的)朋自远方来(求学做圣人的道),(教化其学做圣人之道的过程)不亦乐乎!”(想做圣人的)人不(达)知(之境界)而不(使其)愠,(师傅)不亦君子乎!
你写完后感叹说,当初自己还吹牛,说时空前后5000年,权做本人一家言。真是大言不惭,不知天高地厚,脸红到今天呀!
你背转身去,对自己说了一声:呸!
楼主:ty_叶还生  时间:2021-09-09 09:07:55
我问,为什么你呸的时候还在脸红,不要再脸红了,何况你已经知道错了。人不都是在学习中成长吗?如果解释的不对要脸红,那懂都不懂该怎么生活。
你说,瞎活呗!睁着眼睛是一辈子,闭着眼睛也是一辈子。
我说,可是人们都想明明白白的活着,而不是稀里糊涂的熬着。
你说,难得糊涂。
我说,难得糊涂是睁着眼睛明明白白的人才行。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哦。
你哈哈一笑说,好!好!这是说林则徐。他看的那个世界是方的,你要看的这个世界是圆的。天圆地方太大了,所以现在对论语的理解也不一定是对的。
我鼓励说,一定是对的,即使不对,也站在了许多人的肩膀上了。
你说,对与不对,但凭一颗心罢了。你看那圣人的心,全是圆陀陀,光闪闪,亮堂堂,金灿灿的。
我就说,那就讲讲这颗心呗!突然想听你现在你对心的理解了,很好奇哦!
楼主:ty_叶还生  时间:2021-09-09 09:11:08
你说,这个不用我说,有《治心经》。
我问,《治心经》上怎么讲?
你说,《治心经》开篇就说,治心的方法,应先除去心的毒害,外在的毒恶是愤怒,内在的毒恶是私欲。治身的方法,一定要防备身的恶患。刚烈的恶习是暴躁,柔懦的恶习是散漫。治心其实就是治口,治好心后再治口,其实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事。治口的方法,需要治心一起来,没有先后,没有主次,心就是口,口就是心,二者交互警惕,对于口来说,一是谨慎说话,二是节俭饮食。还是管好心的事。
楼主:ty_叶还生  时间:2021-09-09 09:14:42
中孚反过来,其实是个小过,但必须要当大过来解。不二过嘛!小过可成大过,大过也可成小过。关键看在什么样的格局上。如果是小学生写个日记就是小错,连过都算不上,但是写对论语的认知,还真就不能算个小过了。一犯就大过,误人子弟的。
楼主:ty_叶还生  时间:2021-09-09 09:16:14
28楼回复,是对三楼的补充。
楼主:ty_叶还生  时间:2021-09-09 09:21:51
我问,你这一次要根据易经来解论语。
你说,对,这是你一厢情愿想做的事,你想用易理来理解一下孔老夫子。
我说,又是易经,真是你口中所说的“百姓日用而不知”吗?快说说,我要听!
你说,其实易经是大道之源,文化之根,《论语》不过是孔圣人对易经的另一种注释罢了。大学、中庸、道德经、孙子兵法等等都是对易经做了一个很好的解释。
我说,这说法倒是新鲜,没有听过。比如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用易经就当怎么解释呢?
你问我,中学的课本里是如何解释的,还记得吗?
我说,学习了以后要经常的复习,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吗?
你问,还有吗?
我说,还有人解释成,把学习得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在生活的实践中,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
你说,功课学的不错呀!现在从易经的角度分析解释一下。还是那一句话,经典书籍的第一个原则,就书中的第一句话都非常的重要。所有的第一句话都要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眼睛,是在告诉人们要如何学习?就是学习的方法。比如,你问的时候就少说了两个字。
我问,【不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吗?】怎么少了?少什么了?
你说,还少两个字,让我想想。
楼主:ty_叶还生  时间:2021-09-09 09:24:14
我想了又想,不少字呀,这是孔子说的第一句话呀,我又想了想,说,对了,是不是少了“子曰”,子曰,不说是孔子说的意思吗?
你说,一般说起‘子曰’,都是孔子说的意思。但这个‘子’,很有讲究。
我问,‘子’字有什么讲究。
你说,中国古代有很多子,比如老子、孔子、孙子、孟子、曾子、墨子。所以子,不仅仅是人们现在理解的儿子、孙子、孩子的意思,也不只是对男子的尊称。你看古代就有一个部门叫做国子监,这个‘子’就表示为国家栋梁之才的意思了。
我问,那你现在怎么理解‘子’呢?
楼主:ty_叶还生  时间:2021-09-09 09:26:26


你说,甲骨文中的‘子’,上边为一个圆圈,下面一个十字。圆圈就是大,就是天,就是道;下面十字就是德。所以‘子’就代表一有道德的人,一个君子。这就是儒家的核心。就是‘中庸’的思想。其实佛教的莲花,也是代表中与正的意思,比如,‘子’字上边的圆圈,就是那个甲骨文的点代表佛陀,下边的‘十’字代表菩萨。
我感叹的说,与佛教也有关呢!又问,那如果是基督教呢,‘子’代表什么?
你说,上边的圆圈代表上帝,下边的‘十’字代表耶稣。所以十字它有很深刻的含义。子,可以解释为中,佛、菩萨,道、德、上帝、耶稣,也就是一个很有道德的人说的话才能称作‘子’。
我说,我知道了,有意思,好玩!那么‘子曰’的‘曰’字,用易经来说,又怎么理解呢?
你问,那么‘曰’字呢是怎么写的呢?
楼主:ty_叶还生  时间:2021-09-09 09:30:17


我说,一个口,一个一呀。
你说,对。‘曰’是一个上面是打开的口,就是代表我们开口说话。不管我们说什么话呢,里面有个‘一’字,就是要符合‘一’的原则。
我问,这个‘一’怎么讲?
你说,‘一’字在中国的国学里面有特殊的地位。儒家有一句话叫做吾道一以贯之。佛道家里面有一句话叫做万法归一。道德经里面有一句话叫圣人抱元守一,易经里面讲一画开篇,就是‘子曰’的‘曰’,都与一有关。
我问,一以贯之,万法归一,抱元守一,除了佛与道还有别的‘一’吗?
楼主:ty_叶还生  时间:2021-09-09 09:35:30
你说,有呀!基督的祷告亲一,回教的礼拜朝一。
我问,那”一”到底是什么。
你说,一就是天道,一就是善良。
我问,就是你说的三教合一,全是善良吗?
你说,是的。不光三教,应该是五教。
我问,怎么又多了两教?
你说,全世界五大教、佛教、儒教、道教、基督教、回教,其中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与新教。又成了七教。
我问,这七个教全是”一”。
你说,当然全一,一就是真,全是真的。全是以一为本,存善心、行天道,宁肯牺牲身体,也要保全天理,发扬天性,没有是己非人的心。
我感叹说,这么历害。
你说,都是一心罢了,只是说法不同,各教教主都能忍辱负重,善良到没有争强夺胜的心。只不过后来的人,体会不透那份神圣的天意,才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争斗,全都为私欲所捆绑,迷了,信了,去了。
楼主:ty_叶还生  时间:2021-09-09 09:37:37
我问,说法的不同?是指什么?怎么个不同法?
你说,各教说的全是天道,天理,天性善良。比如,佛陀是”明心见性,万法归一。”老子是”修心炼性,抱元守一。”孔子是”存心养性,执中贯一。”耶稣是”洗心移性,默祷亲一。”穆罕默德是”坚心定性,礼拜朝一。”所以五大教是天道良善,万化归一。
我重复说,原来一是天性。,一就天呀!
你说,一是天,还是中,还是正,真,善,良,知,大,太。所以要归真归一。所以这个子曰,很有讲究。就是一个有德的圣人要传道,像太阳一样,普照大地。
我说,红太阳要光辉照四方。
你竖着大拇指夸奖说,这个比喻好!
楼主:ty_叶还生  时间:2021-09-09 09:39:00
30楼-35楼,盖的是子曰。
楼主:ty_叶还生  时间:2021-09-09 09:40:17
4楼-27楼,盖的是旧楼,这个旧楼要用易经把它拆掉,重盖。
楼主:ty_叶还生  时间:2021-09-09 10:13:07
话外音:
以有无来论,论语属有;易经属空。有体用来说,论语属用,易经属体。论语与易,形名一体,阴阳合一。
记住易经是一个代数式,可以把一切代进来玩。用论语作为代数的具体数,就是把人世间的伦理代了进来。所以,天地人相合的玩法,就是真阴真阳的结合。
在道家里,真阴真阳一结合就可成仙得道。有诗为证:真阴真阳能和合,真空妙有金丹现。
用易经解论语,要以退为进,以舍为得。精神在最高境界,乘物以游心,寄物于情,万物并齐。用易理指导下的仁义就用到了生活的实践中,就是说做人做事要顾全大局,存善心,保全身,避免唇亡齿寒,殃及池鱼。
楼主:ty_叶还生  时间:2021-09-09 10:17:45
现在开始学,学就先学一学,“学”这个字。

你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是学习的”学”字,如果学习传统文化呢,一定要去看他的繁体字,特别是篆体和甲骨文,我们才能够从字里面感悟出文章的味道。”学”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从简体字出发,一定是看不出来。但简体字也有简体字的易理,好玩的很呢。
我说:是呀!简体字是看不出原来的意思,但是毕竟让文字普及到了全天下的老百姓身上,从这一点来说,是社会的极大进步。
你点点头,说:比如学习的”学”字,上面现在是三个点。可是古代不是三个点。在繁体字里,它是两只手中间抓住一个爻,甲骨文更是十分的明显。
我问:是因为笔画太多,所以就直接写成了三个点吗?
你说:是的。
我又问:那这三个点的依据是什么?
你说:草书,简化字大多是根据草书来的。
我说:这样子哦,不过简体字写起来容易呀。
你说:容易是容易,好使也好使的,但是把一部分意思给去掉了。有阴就有阳,有进步就是退步。
我问:从”学”字里面能看到什么。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