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孔雀舞:传统与创新,兼谈舞蹈的“静止化”趋向

字数:3259访问原帖 评论数:1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9-24 01:21:31 更新时间:2021-09-29 09:59:18

楼主:刘松萝  时间:2021-09-23 17:21:31
杨丽萍孔雀舞:传统与创新,兼谈舞蹈的“静止化”趋向
刘松萝

提起孔雀舞,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杨丽萍。经过媒体的不断重复,杨丽萍简直就成了孔雀的化身。

长期以来,我一直怀疑傣族人的孔雀舞是不是这样。民族舞蹈,应该是流畅的,能够众人一起跳的。疑问归疑问,一是不专业,二是没有时间,问号一直留在了心里。

直到去年,2020年,我在中央电视台上看到了《中国影像方志》之《云南瑞丽篇_边邑之城民族融合中缅胞波情意深厚 翡翠之城孔雀舞》。

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姿态跳舞。以后,他的舞蹈流入民间形成了孔雀舞。历史上,孔雀舞传男不传女,男子头戴金盔和假面身着有支撑架子的孔雀羽翼跳舞,称为“架子孔雀舞”。

明白了。2012年,我去缅甸与亲人相聚。在蒲甘,我们观看了缅甸舞蹈。艺术家们,就是身着羽翼跳舞的。当时没有意识到,回想起来应该是孔雀舞吧。

1953年,中央民族歌舞团的建议孔雀舞要脱去道具的束缚。于是,孔雀舞大师莫恩帅和毛相开始创新,确立了“徒手孔雀舞”。旺腊继承了莫恩帅和毛相,成为集大成者。

创新不是坏事,但新的一定要代替旧的吗?

现在的京剧舞台上,将军背后仍然插着四面护背旗。按照行话,这叫扎靠。那么问题来了,京剧,为什么不“脱去道具的束缚”?京剧一直有创新,海派的机关布景,麒麟童沙哑的嗓音外加火爆的表演,都被人们接受了。与此同时,抽象的布景,假定性很强的舞蹈仍然是主流。

京剧有过革命,产生了样板戏。如今,传统京剧和样板戏共存。各行其道,难道不是更好吗?

我不知道傣族地区现在还有没有“架子孔雀舞”。如果傣族大众喜欢新的,我就不说什么了。

我只是建议,偶尔也表演一下“架子孔雀舞”。艺术,就是要在假定性和局限性之下发挥,才有独特的魅力。金盔和假面,也是一种艺术形式。甚而言之,不存在什么“架子孔雀舞”和“徒手孔雀舞”。所谓的“架子孔雀舞”,其实更正宗。

我在仰光和蒲甘都看过亲友们围成一圈跳舞。舞蹈中,他们的左手和右手不断收拢进来,再反转出去。跳得最好的淑德大姐教给我们手势的要领,“三毛钱进来,五毛钱出去”。

南方的舞蹈有很多是围成圆圈行进的。因此,那些简单的基本动作是不应该去掉的。令人欣慰的是,在刀美兰的孔雀舞中,这些手势仍然可以看到。

怎样评价杨丽萍的孔雀舞呢?我不专业,只好引用百度百科:以杨丽萍创作并表演的《雀之灵》、《雀之恋》为代表,现今舞蹈界流行的“孔雀舞”跳法,是吸纳了传统孔雀舞特色的现代舞蹈,与传统孔雀舞在服装、表演方式上差别较大。

杨丽萍的孔雀舞很美,其手部动作模仿孔雀惟妙惟肖。只是,过于拟物不是好事情。齐白石说过,“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舞蹈,恐怕更应该是这样吧。

另外,杨丽萍为了表现主题,慢动作和静止太多了。这就引出了下一个问题:舞蹈的“静止化”。

我问过好多舞蹈者,为什么当下的舞蹈跳跃和旋转越来越少,慢动作和静止越来越多?为什么中国的舞蹈几乎成为上半身和手臂的动作呢?他们有的说不知道,有的说中国和亚洲的舞蹈就是这样吧。

没办法,我只好做出猜测。

舞蹈,曾经被赋予了过多的宣传功能。为了宣传的需要,舞蹈更像哑剧,并且喜欢造型。改革以后兴起的现代舞,开始的时候强调抽象和节奏,不知什么时候起也变成了哗众取宠。

革命和前卫往往异曲同工。文革海报中的人物姿态,在798艺术区也可以看到。其原因,除了讽刺性模仿之外,还因为两者都具备某种“现代性”:生活空间局促,精神干瘪。

强调宣传和表现,就容易主题先行。其结果就是生怕观众抓不住看不懂,就要顽强地放慢动作,摆出姿势来。有时我想,他们的舞蹈不是给观众看的,而是给领导和资本看的。

领导和资本本位,加上没有客观而且严厉的评论,舞蹈界怪相频出。除了哑剧和慢动作之外,审美偏向阴柔,夸张和怪诞。

发一些议论。

孔雀舞,为什么要去阳刚改阴柔?开屏的孔雀本来就是雄的。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就是为了展现美和力量。

前面谈到哑剧,我看过中国版的《胡桃夹子》。前半部分是中国风格,后半部分是俄罗斯原貌。在中国部分,编导已经不是生怕观众看不懂的问题了,而是舞蹈语汇贫乏,庸俗。人们打招呼,孩子拿着糖葫芦,放鞭炮,等等。坐在下面看,有一点脸上挂不住了。等到俄罗斯部分开始,大气,磅礴,与音乐浑然一体,让人无地自容。

前面谈到静止,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舞蹈,演员的腿被固定在倾斜的钢管里面,为了画面的效果挥舞着旗帜。

看了金星推荐的李祎然的《旋鼓飘》。不错,但仍然加进了太多的慢动作。敦煌壁画表现的是舞蹈的瞬间,重现一下不是不可以,但不要把舞蹈变成剧照。

白居易是看过胡旋舞的,听听他怎么说:“弦鼓一声双袖举, 回雪飘飖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白居易的朋友元稹也写过《胡旋女》:“蓬断霜根羊角疾,竿戴朱盘火轮炫。骊珠迸珥逐飞星,虹晕轻巾掣流电。潜鲸暗吸笡波海,回风乱舞当空霰。万过其谁辨终始,四座安能分背面。”

看吧,“万过其谁辨终始,四座安能分背面”。

胡旋舞不仅有历史记载,还有中国新疆和境外各民族舞蹈的实证。俄罗斯有些舞蹈,也很“胡璇”。胡人是奔放的,没有那么多矫揉造作。慢动作还敢称胡旋舞,只能说是无知无畏。

刚才查了一下,唐代的舞蹈分为健舞和软舞。“一般说来,健舞动作矫健,节奏明快。软舞优美婉柔,节奏舒缓。”郴州市一中的彭太军认为胡旋舞属于健舞,这也是多数专家的看法。

按照这样的思路,如今是健舞衰而软舞盛,这不是好的风气。不仅如此,连胡旋都要跳成软舞了。

大众是有鉴赏力和判断力的。有一个交谊舞示范视频,动作太慢,造型太多。网友c937699d4在五天前的评论道:别为了pose而pose,这是舞蹈而不是摆姿势。没有飘逸与动态美,只有矫揉造作。

最后,我谈谈对舞蹈的看法。

中国人,特别是文艺工作者,要学会在音乐、舞蹈和绘画中加入一些抽象思维。不要怕观众看不懂,不要刻意地“表现”什么。音乐和舞蹈,要在特定的格式和节奏中表现创意,我们的创造和意图要在节奏中一带而过,不用强调。应该相信,观众和听众是看得懂听得懂的。我们的艺术,绝不能成为幼儿园老师的语言:加重语气,缓慢,重复,叠字。

舞蹈,应该是有七分抽象的艺术,是对音乐的诠释,是具象的节奏,是情绪的表现。舞蹈,应该是腿的动作,是平衡——重心偏移——再平衡,周而复始的艺术。舞蹈,首先应该跳起来!

再谈谈一些云南舞蹈以及日本舞蹈。这些舞蹈节奏缓慢,动作简单。前面说过,文艺工作者要学会在局限中表现艺术的魅力,进而展现出神韵。创新可以,但是太新了就会断了根本,同时又比不上我们模仿的那些舞蹈。

怎样评价原始的民间舞蹈呢?那是民族文化的根,类似于转基因时代的原生物种。当我们眼花缭乱,六神无主的时候,回头看一看传统,会让我们知道什么才是艺术的真谛。

2021.9.23.



参考资料
1.590.云南瑞丽篇_边邑之城民族融合中缅胞波情意深厚 翡翠之城孔雀舞_《中国影像方志》_哔哩哔哩_bilibili
2.孔雀舞(傣族传统表演性舞蹈)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孔雀舞/2252?fr=aladdin
3. 【任嘉伦_伟大的舞者】第12期 CUT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54y1i7zY?p=9
4. 中国古代舞蹈-唐代的健舞与软舞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310/15/2075819_270574057.shtml
5.胡旋舞是健舞还是软舞? - 道客巴巴
http://www.doc88.com/p-5468066839386.html
6.规范交谊舞慢四步《草原花月夜》合音乐演示动作!,舞蹈,艺术舞蹈,好看视频
https://haokan.baidu.com/v?vid=13942825393275054527&tab=
百度网友c937699d4 5天前
别为了pose而pose,这是舞蹈而不是摆姿势。没有飘逸与动态美,只有矫揉造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