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故乡的陌生人

字数:1320访问原帖 评论数: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9-25 04:06:24 更新时间:2021-09-26 12:04:28

楼主:ty_天才403  时间:2021-09-24 20:06:24
老家的房顶渗漏,借着回去修缮的机会,我和哥哥相约回去住了几天,没有了父母的老家处处凄凉,院子里荒草丛生,竹林里的落叶已经埋了幽径,更别说台痕上阶绿,好在我们已经适应了后妈妈时代,加上任务在身,没有了黍离之悲,也没有了上次的“矫情”,兄弟俩齐心协力,剪拔锄铲,两天时间就让院子恢复了生气,厨房里有了烟火气,烟囱里又见炊烟,夜幕下的小院灯光依旧,犬吠相闻。灰灰不远千里从宜昌回到老屋,担当起了看家护院的责任。一切似乎堪比从前。满以为已经适应了老家的日常生活,讵料身体却出现了水土不服,回家没多久就开始牙疼,且越来越厉害,以至于不能正常吃饭,不得已提前结束假期。奇怪的是回镇后牙疼病竟很快自愈。百思不得其解,想来想去,莫非是因为饮食习惯吧?习惯了江南的淡食,突然换成辛辣口味,虽然满足了口福,却让肠胃难以适应。

这让我想起曾经听过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那些年》,其中一期节目叫“我们都是故乡的陌生人”,当时听了曾经多有感慨,对于我们这些走过半生,早把把他乡做故乡的异乡人来说,家乡多半是一种灵魂深处的回归。那是儿时的记忆,亲情的留恋,人性里的寻根意识。在母亲离去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这种感觉尤其强烈。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少年时代读这首诗如同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如今年过半百重新把玩,竟良多感慨。岁月在流逝,世界在变,人也在变。不变的唯有屋前的那座砚台一样的羊角尖,太阳每天从它背后磅礴升起。一如贺知章家乡的镜湖: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回乡偶书》的精华在于一个笑字,笑出了无奈和悲凉。想想也是,在长安近五十年,古时候交通不便,回去一次车马劳顿,挺不容易。旧时相识不是已经作古,就是和他一样鬓毛衰。还会有几个人认识他这个名相?故乡的一切,对他是陌生的。同样,在孩童的眼里,他也是陌生的,天真地问一句:客从何处来?这一年,86岁的贺知章得了一场大病,劫后重生,想必顿悟,于是告别了繁华的都市长安,叶落归根。只是山川依旧人事全非,包括他自己。五十年的漂泊,回到的却是一个陌生的故乡!

人生就是一个纠结的过程。我们内心厌倦了喧嚣和无味的忙碌,渴望安宁。但又习惯了嘈杂且制造一些忙碌。为的是不让自己静下来,或者是面对内心的自己。且别说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就算北宋名人王安石也不例外。变法失败后王安石在金陵隐居,表面上退休,闲云野鹤不问世事,其实他的内心并不平静。他的一首诗里自嘲道:穰侯老擅关中事,长恐诸侯客子来。我亦暮年专一壑,每逢车马便惊猜。很多人退休后有一种失落感,无事一身轻,其实并不尽然。

朋友经常问起我退休后的打算,我总是不假思索的答道:回老家。语气虽然坚决,但内心却七上八下。故乡真的回的去吗?前些时候,微信群里曾讨论过老屋重建的话题,鉴于母亲生前特别嘱咐我们一定要守护好宅基地。大家合议如何拆掉老屋,重建新屋。热情虽然都很高,但离实施尚有时日,届时能否顺利实现,还要打上一个问号。但我知道,即便新屋建成,那也不过是偶尔回来度假的落脚地而已。毕竟,几十年的他乡生活,我们早把他乡作故乡。没有父母的老家不过是老屋而已。故乡,只是我们梦里才能回去的地方。一直以来梦寐以求归去的地方,竟成飘渺之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