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义务的底线

字数:3607访问原帖 评论数: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9-29 20:49:30 更新时间:2021-10-01 22:36:49

楼主:老庄開墙  时间:2021-09-29 12:49:30
儿女义务的底线
——亲子关系幽思录(五)
文/老庄友华



01
谈儿女的义务,绕不开孝道这个话题。但反传统的声音实在强大,从五四至今,还一直都将孝道做为首要的打倒目标。而且这些反对,不能说全无道理。
传统文化强调百善孝为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为人生“八德”。从大汉王朝开始独尊儒术,推崇三纲五常,以孝治天下。直到民国年间,政府推行新生活运动,仍然高举着“八德”的旗帜。
历代统治者将孝与忠刻意混淆,抬举到无比的高度,显然是需要臣民以国为家、大孝至忠,需要严苛的礼法维护至上的皇权。在家国不分、等级森严的家天下模式中,臣民就如君主的儿孙,只能绝对服从,完全是人身依附关系。
这些东西确实有悖于现代文明。但只看政治之孝,无视生活之孝,由此全盘否定孝道,也不是没有问题。
“孝”字,有说是“子承老也”,代表长幼有序,是家庭稳固的基础。成年儿女相对日渐老去的父母,处于一种强势地位。孝敬则是人类独有、畜牲并无的一种情感。也可以说,“子孝”不比“父慈”,不是源于人性的深处,没有那么强烈和稳固,子女并不容易“爱父母胜过爱自己”。
民谚有云:“娘有儿心,儿无良心!”
慈禧亦有传世名言:“可怜天下父母心!”
人性无约束,兽性则泛滥。于是需要伦理道德来规范约束,需要行政权力来强势维稳。伦理道德原本就是防范出于人性的乱作为或不作为。传统孝道重在约束晚辈的思想行为。食色性也,是无须强制的。但古人搞到“存天理灭人欲”的地步,就太过头了。这样将人欲和天理相对立,或是真没搞懂:人欲即人性,也就是天理。人性可以约束,但是不能灭、也灭不了。
在雷锋同志以前很多年,我们就有了“二十四孝”的道德楷模。其中的老莱子,还是我家乡的先贤。但七十多岁的老人家,出演“斑衣娱亲”,真有必要、真值得推崇么?此外如埋儿奉母、恣蚊饱血……都不是正常人应该做、做得到的事。这些东西,当然也违背了孔孟的本意。
道德标杆竖得太高,就做不到,要做只能作假。结果连累到儒家被批为伪君子、假道学。
02
批判孔孟之道,跟革命教义是高度契合的,改开之前也长期是主流意识形态。近二百年前,那份震惊并改变了世界的《宣言》,就石破天惊地声明:“要同传统的观念进行最彻底的决裂!”
在很多年里,“孝子贤孙”之类并不是什么好话,恰是革命大批判的标靶。现在这么多人反孝道,不会无缘无故,自然有其根源。
破与批判易,立与建设难。旧的去了,新的没来。有人说现在处于一种“文化断层”,后果将是严重的、长期的。
批判传统不无正当性、必要性,但反对人士也该想想:在没有宗教传统的国度,失去道德约束能不能建成文明社会?还有什么资源能够取代传统文化,成为国人普遍接受的伦理规范?孝道固然包含了统治者、腐儒们的各种扭曲异化。然而是不是因此,就该一并否定其中合乎天理人道的内核及初心?
我认为对于传统,只能采取扬弃的态度:孝顺的内涵可以重新探讨。孝道的说法要是嫌不中听,改说爱或感恩之类也行。但儿女对于父母的那份孝心,是绝不能够缺失的。
儒家讲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样的同理心有错吗?我看不仅没有错,称之为普适价值也不为过。
现代文明崇尚博爱。这种广泛而无私的爱,难道就不该分享给父母?我看不仅要给,还应该给的更多一些。
每个人的生命诞生,养育成长,一生所能接受的最大恩惠,全都来自于父母。而子女的成年,意味着父母的逐渐衰老、余年不多,是以常有“子欲孝而亲不待”之叹。有人说:对父母都不好的人,不可能对别人真好。我相信,一个人对父母的态度,反映着最真实的人品。对于不孝之徒,必须躲得越远越好。
《诗经》汇集了华夏人文源头最真挚的初心和情感。年轻时不解其中味,现在静心读读,确实很美很感人:“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03
怎样善待父母?俺不能、也没想给年轻人立规矩、提要求。这里权当一种实验室里的“学术”讨论吧。
《百度》对“孝”字的释义: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有位境外上市公司的老板,幼年丧父,尽心孝母,就曾对我说过:孝顺孝顺,顺就是孝,对父母最好是从精神到物质都尽可能顺着。
现在所说的顺从,并不是让成年儿女,还要听从父母之命去工作生活。而是晚辈不要干涉老人按自己的意愿生活。这与反孝道所谓的“道德绑架”,八杆子能够打得着么?
我们对孩子有教育之责,要考虑未来。但绝不能拿老人当孩子,无论出于何种动机,即使“为你好”,也不能成为让老人“听话”的理由。儿女对长辈只能尊敬,既无道理、也没权力干扰干预、抱怨说教强迫。
老年人对家庭和社会早已尽过了责任,且习性固定,来日无多,就该活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唯求少留遗憾。
老年人多害怕孤独,希望儿女的陪伴。奉养父母只需经济上尽力,难在儿女真有孝心、多点陪伴。当年,李春波的歌曲《一封家书》,还有春晚的那首《常回家看看》,都曾经唱响中国、感动大众。
老年人自尊心脆弱,需要起码的尊重。衰老是一个很无奈很悲哀的过程。我能想象的、老去最可怕的情形,就是头脑还清楚,行为能力渐渐丧失,直至完全不由自主……暮年余生,生活上需要照顾,精神上更需慰藉。
孔子的“色难”说,被有些文章当作“孝”的最高境界。在回答子夏问孝时,子曰“色难……”接下来反问坚定:对父母要做到和颜悦色,是最难的。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这样难道就能算孝吗?……孔子认为:对父母最好的孝顺,不止要养、更还要敬。
大约父母越老,和儿女的共同语言越少。细想“色难”说,需要惊叹的不止是先贤的睿智,更有两千多年不变的人性。
04
儒家认为最基本的孝顺,就是儿女做好自己,做到身体健康,生活顺遂,以免父母担忧着急。我以为,这也正是儿女义务的底线。
现实很多年轻人的做派,却是问题多多。公众对官二代富二代的诟病,早就沸沸扬扬,生活中“坑爹”成风、“啃老”成族,打骂甚至杀戮父母、尊长的,也时有所闻……这许多不肖不孝的悖逆活剧,是不是社会道德、生活秩序的一种崩坏?
有资料显示,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当然,啃老族的大量存在,应当属于一种成因复杂的社会现象,并不能完全归结于年轻人不努力。
儿女成年之后,并非不能接受、或者要求父母的帮助。却也应该懂得适可而止,要珍惜并感恩,要明白父母的责任并不是没有边界,不存在无限的责任,更没有什么需要赎回的原罪、尚未还清的欠帐……
啃老不是什么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光彩事。作为儿女,不能只顾自己的“需要”,不管父母观念与财力的“可能”;不该索取得心安理得、理直气壮、没完没了;不可感觉自己啃得不满意不满足不如别人,还要怨天尤人的发飙……
遇事责怪别人,抱怨长辈,是一种恶习,而且还会妨碍正确地认知自我,总结经验教训,纯属有害无益的思维方式。
古人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就将遇到事情,是检讨自己、还是埋怨别人,当作了划分人品人格的标准。
每个人都需要明白,人生不应当、也不可能长期依赖外力、哪怕是父母的帮助。人生的路只能自己走,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自己:先自给自足,再自强自立。
05
一位旅美的华人长者写过:“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路……亲情是爱的双通道,并非单向的奉献。”也有人说,最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对一个人的爱胜于对他的索求之上。
所谓父慈子孝,不止是亲情伦理的良好境界,也是亲情互动的基本准则。如果不明白这些,容易造成父子之间相互的不满、相同的憋屈。出现这种情况,不管是老子混蛋,还是儿子扯蛋,一样都会成为亲情之间的伤痛。
中西文化应该都会同意:亲情愉悦,家庭和睦,原本不是单方付出、一厢情愿的事情。亲情是爱与奉献的双向通道,需要相互之间的理解宽容、扶持关爱。
儒家推崇的孝道,还不只是家庭关系、善待父母,而是作为各种德行的根基——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孟子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的都是继承、实现父母的志愿和期望,都属事业的层面。
蔡元培先生认为:不遵守孝道,其他的品行就都失去了意义。因为人的行为规范以孝为最大、最重要。用孝侍奉长辈,就会懂得服从;以孝对待朋友,则会懂得诚信。“苟于凡事皆推孝亲之心以行之,则道德即由是而完。”
儒学关于孝道的诠释,更像是个人德行修为的目标规范,包含量对于家族、以至社会的道义传承、责任担当。《孝经》有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传统文化崇尚中庸、大中至正。但在孝道问题上,却似乎走到了极端。孝的服从观念,并不符合现代文明。孝的道德与责任,要求也太高了,压得人简直喘不过气来。芸芸众生只需要是一份平实安生的日子,不可能都具有、都需要那种高度。
然而,现在很多年轻人追求自由、个人权利,是不是走到了忽视、甚至完全不顾责任的另一个极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当然不能毫无责任心,包括对于父母、子女、以至于我们生存其中的这个社会——有些事情,我们可能做不到,但是不能不知道。

原作:2012-4-12 改写:2021-9-28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