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认真思考人的发展的书:《生态文明的社会发展理论》

字数:1274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0-05 06:36:45 更新时间:2021-10-05 13:51:50

楼主:横岭大黑山2021  时间:2021-10-04 22:36:45
如果有一天,我们真在科学上实现了织女座定居,但仍是一小部分人扮得优雅而聪明,而相当部分群体仍困于层级或技术的区隔终日劳碌无为,见不到生命的希望,我们也许仍是宇宙中一个比较粗陋的物种。
———本书作者
生态文明,在“文明”意义上,不仅仅是关于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生产-生活方式,如果将生态系统视为在亿万年演化历程中完善的信息-能量有序运行,则生态文明还可能意味着将“自然之道”借鉴于、运用于人类社会的组织化过程。本研究以广义信息理论,将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文化现象纳入考察,从而作为特定信息模式与能量的叠加的社会系统演进,也是对生命意义的上下求索。这也许会让我们以一种内在的责任感去认识地球生命系统演化的终极价值。

如果将生态系统视为在亿万年演化历程中完善的信息-能量有序运行,则生态文明还可能意味着将“自然之道”借鉴于、运用于人类社会的组织化过程。“信息不是结构,是结构的显示,也是结构的内在” 。地球生命系统在本质上可以视为一套经由偶发创新与环境适应共同作用被动型信息系统,或者说,本研究认为生态系统在亿万年演化中通过对环境的不断适应、试错、选择与优化,形成并保存着大量优异特性的规则、原理或机制。这些规则、原理或机制有可能为认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社会或科技)提供一种具有上亿年优化历史的解决方案。

信息不自动等于“有序”,只有持续提升系统生存、发展能力的信息模式才是“有序性”表征或者按照约恩森提出的生态学热力学定律(ELT)及奥德姆兄弟提出的Z大功率原理(MaximumPowerPrinciple),持续增加系统能量存储能力,并将能量转化为有利于系统内在联系网络的有用功的信息模式,才可以被认为是“有序的”。

高质能量的转化、控制与运用,并不必然带来系统自身的有序性的增加,如果没有更具广布性、包埋性的制度结构,将高质能量输送到多样化激活,促进组分间、个体间协同创新性网络,那么其对系统有序性的影响很可能是加速负向反馈的,并可能最终导致系统在各个层面上的崩溃。

如果对制度通路的不同形态进行分层,文化是最基层的制度现象,是离信息模式最近的制度现象,因而具有最明显的信息制度兼具性,并直接作用人的内部信息逻辑系统。事实上,作为最基层的,也最难以显性描述的制度现象,任何其上层的、更具显性的制度通路(容易想见的,各种所谓规章制度、法律条文等),如果不与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相结合,则很难真实地、持久地发挥作用。

将“人”简化为单纯根据利益多寡行事的分子,或与此相反,构设朝向“堂而皇之目的”的抽象整体,都不应成为作为更高文明形态基本根基的对人的理解。

组织的自我创新的爆发期,往往是在其发展空间的临界地带产生,因此自组织现象可视为一种相对无序和混乱状态的,具有明确边界和内部结构的能量与信息集合形式,也J是说将组织视为一种确定性,犹如在一个充满了各种样态能量和信息的空间内部,自组织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将无定向的低质能量、信息转换为组织有机构成的过程,它需要寻找、甄别、吸纳这些能量和信息,而这样的寻找、甄别、吸纳过程中最激烈的部分J发生在组织的边缘地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