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五代春秋有感

字数:1627访问原帖 评论数: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0-16 02:25:11 更新时间:2021-10-16 09:16:02

楼主:郑天的文艺苦旅1  时间:2021-10-15 18:25:11
读完了五代春秋有感:

这几天没事做,也只能一个人呆在租房里,即使有事做,我也是一个人,孤独是被迫选择的,这样可以摆脱被人算计,或是避免牵连别人。在房间里除了阅读,就是看些电影,资源可以上网找,当做先睹为快,曾有人挖苦我都是看盗版,很多电影都没有在院线上映,难道要我等下辈子再看吗。这几天看完了一部历史笔记《五代春秋》,是宋人尹洙的作品,内容不多,简单的介绍了五代皇帝的更替事件。为了给自己补课,我还借鉴了其他的历史书籍,如《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十国春秋》,把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列传一块补入,复制到段落的下面,结果弄成了一百多页。五代史、十国史当年在帝都的时候都读过,也买过很多历史古籍书,可惜离开帝都后不幸去了横店,被当地迫害,那些书也就找不回来了。
五代看起来很乱,却是猛将如云,契丹在唐朝的时候就和中原冲突过,却一直不能入住中原,直到石敬瑭引狼入室,割让幽云。在后梁、后唐的时候,契丹也难以大举入侵,骁勇善战的阿保机面对李嗣源也是束手无策,妄想后唐割地称臣,到了耶律德光时,仍然是后唐的手下败将。当时王都割据定州,勾结契丹,后唐将领王晏球与符彦卿、高行周大破契丹援军,契丹溃逃路上再遭赵德钧伏击。五代勾结契丹的还有杨光远,他在后唐明宗的时候反对把契丹俘虏李和等人放回,认为这些人是骁勇善战,又熟悉中原的人文地理,放归后将会对社稷不利。后来因为饥饿杀了张敬达投降了石敬瑭,后晋末期又亲近契丹,蛊惑耶律德光南下,晋军北上,杨光远又负隅顽抗,最后被几个儿子绑架出降。后晋时期的皇甫遇也是骁勇善战,曾随石重贵北上澶州,大破契丹。后又和安审琦、慕容彦超并肩作战,面对数倍的契丹军奋起一战,当他战马中箭,帐下有个叫杜知敏的人把自己的马换给他,撤退后发现契丹俘虏了杜知敏,皇甫遇又带人杀入契丹军中把人救回,这一战就像是赵云的长坂坡。此刻,安审琦见皇甫遇没到,不顾身边的反对,果断率人增援,契丹看到尘土飞扬,以为是晋军大至,赶紧撤退。
石敬瑭能得到契丹的支援,全靠桑维翰,当时赵德钧也准备勾结契丹称帝,耶律德光对中原还有顾忌,不敢深入。桑维翰见到耶律德光后,极力的表示石敬瑭的忠诚,不惜下跪、哭泣,犹如申包胥请兵秦廷。石敬瑭当上皇帝后,也会因为对外族称臣而感到脸上无光,桑维翰也极力劝他韬光养晦,卧薪尝胆,这些条件是自己国库充足,军事力量提升,民生得到复苏,然后可以乘契丹内乱兴兵北伐。即使得到幽云的契丹,还是不敢深入,对中原还是有顾忌,只能扶持一个北汉作为自己的屏障,像周世宗就是契丹的强敌。周世宗运筹帷幄,高平一战让契丹知难而退,周世宗不仅在北面取得胜利,在南方也打得南唐割地称臣,如果柴荣能多活二十年,收复幽云,驱逐契丹当然是不在话下。北宋初期的名将都是后周过来的,赵匡胤能用,所以契丹不能南下,赵光义不会用,只能节节败退,从此一蹶不振,同样是在澶州,宋真宗的气魄连石崇贵都不如。
现在人都说宋朝弱不禁风,这么弱的朝代居然可以立国几百年,真是咄咄怪事,有人说是靠赔款,那点赔款在宋朝的国库里能算什么,难道契丹不知道,占领了整个宋土,得到的是这些赔款的几千倍。所以问题就来了,契丹有具备这些能力吗,如果有,他们早就南下了。早期的金军有这能力,所以直接打进北宋的京城,得到了整个天下的财富。后期的金人没有这能力,所以只能和南宋耗着,有能力他们肯定继续南下,当完颜亮大举南下也被虞允文等人击溃。虽然后期南宋几次北伐都没有实现收复故土,金人也没有南下的能力,宋军北伐失败的原因还是老毛病,内部斗争大于对外战争,从北宋就一直是内部消耗,党争不断。如果没有掣肘,北伐时的李显忠一路势如破竹,结果被小人嫉恨,从中作梗,最终功亏一篑。一切还是王安石造成,没变法之前,党争也不能放弃尊严,对外也能有主张,变法之后,用的人都是小人,急功近利,从此宋朝也一直被主和派占了上风。重要的是元朝修的辽史,几乎不记载契丹的惨败,给人一种错觉,宋军不堪一击,辽几乎是大胜,宋仅仅是小胜而已。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