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脚猫

字数:1900访问原帖 评论数:5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0-16 04:39:36 更新时间:2021-10-23 03:47:14

楼主:肖毛  时间:2021-10-15 20:39:36
1
楼主:肖毛  时间:2021-10-15 20:39:45


三脚猫

“三脚猫”是一个好玩的词,它的最早出处,应是元代散曲家张鸣善的《双调·水仙子》:“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熊。”从此以后,人们开始陆续赋予这个词各种含义,目前所知者如下——

1.喻学业或者事不尽善者,或是对各种技艺略知皮毛的人。元陶宗仪撰《辍耕录·卷二十八·水仙子》:“张明善作北乐府《水仙子》讥诗时云: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烘!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熊。”
《七修类藳·卷五十一·奇谑类·三脚猫》:“俗以事不尽善者,谓之三脚猫。”
《越谚》上卷“三脚猫”注释:“三脚猫,喻学业不尽善者,见《辍耕录》及《七修类稿》,与中卷兽部不同。”
《通俗编·卷二十八·兽畜》:“三脚猫:《辍耕录》:张明善作北乐府讥时云:说英雄谁是英雄?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通俗编》引用《水仙子》末尾爲“飞熊”,《辍耕录》作“非熊”,其实应作“非虎”,源自《史记》,爲避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名,改爲“非熊”,後讹爲“飞熊”,详见宋叶大庆撰《考古质疑》卷三:“徐状元补注且引《後汉·崔骃传》注云:‘西伯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熊非罴。’所谓非熊,葢本於此。然《六韬》及《史记》本是虎字,唐人多作非熊。……葢虎字乃唐太祖讳,所以章怀注《东汉书》虽引《史记》之文,特改非熊之字。”)

2.喻习拳勇者。《猫苑》卷伍名物门第57条:“华润庭云:吴俗,呼乞养子爲野猫,谓人矫诈爲赖猫,习拳勇者爲三脚猫。”

3.喻武艺不佳者。据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网站提供《上海六千年》,一说认为,清代中後期,一武林高手常在上海十六浦卖艺,最後一招是举起江边的三脚铁锚表演,此人离开後,多人上前试提铁锚而不能,人们遂将武艺不佳者称为三脚锚,後讹为三脚猫;另一说认为,上海沿街卖艺者在表演结束後即推销各种治伤药,口中不断吆喝“妙妙”,但他们的本领并不高,就像断了一足的三脚猫,所以被人称为三脚猫。
金庸《射雕英雄传》第一回:“第三才是这几手三脚猫的武艺。”

4.赌博术语。《猫苑》卷伍名物门第57条:“家香铁待诏云:吾乡开标场赌标者,每四字作一句,其十二字分作三句者,名曰三脚猫。”

5.喻作事不全者。《猫苑》卷伍名物门第57条:“作事不全,则讥爲三脚猫。张明善曲:三脚猫,渭水飞熊,见《辍耕录》。”

6.喻一知半解者。浙江宁波人,用“三脚猫”比喻一知半解者。高阳《胡雪岩》第九章:“一知半解,叫做三脚猫。”

7.指妖怪。《猫苑》卷肆灵异门第76条:“孙赤文云:道光丙午夏秋间,浙中杭、绍、宁、台一带,传有鬼祟,称爲三脚猫者,每傍晚有腥风一阵,輙觉有物入人家室以魅人,举国皇然。於是各家悬锣钲於室,每伺风至,奋力鸣击,鬼物畏锣声,輙遁去,如是者数月始绝,是亦物妖也。”
《越谚·中卷·名物·禽兽》:“三脚猫:道光廿六年夏,妖术寐人,昼夜鸣锣唆逐,有见形者,如猫而三足,识者黄纸朱书????????四字,贴家门,其怪遂灭。”

8.喻机动三轮车。《海南省志·民俗志》第六章:“陆上交通工具……农村则以……机动三轮车爲主,因车有三轮,民间形象地称爲‘三脚猫’。”

9.比喻新奇罕见的事物。沈从文《边城》:“翠翠自言自语说:人那麽多,有什麽三脚猫好看?”

10.指真猫。《七修类藳·卷五十一·奇谑类·三脚猫》:“嘉靖间,南京神乐观道士袁素居,果有一枚,极善捕鼠,而走不成步,循檐上壁如飞也。道士因善篆刻,士夫多与交,吾友俞亭川亦尝亲见之也。”
《猫苑》补遗第6条:“黄薰仁孝廉云:……时余叔适得一猫,三足者,其後一足仅有上腿,而无下爪,每呼食则跳跃难前,审其状似断不能捕鼠,但鼠闻其声,莫不远遁,较诸洋猫外强中乾,贤不肖爲何如!”
据张存智、吴丛龙撰《漫话简州神猫》,简州有一种三脚猫,“民间称爲猫王。此猫行走不便,动如雀跃,但它神情专注,眼透寒光,虎气森森,使人一见便觉不凡。若把它抱在膝上,细心审视其四肢,会发现此猫一只前腿有肉无骨,先天残废。这种猫虽笼养,却最能辟鼠。”

最后顺便说一下,由於“三脚猫”这个词实在好玩,会玩的古代人,曾经用它来对句。
清种蕉艺兰生撰《异闻益智丛录》卷十六:“俗语对:四眼狗 三脚猫。”清梁章钜《楹联丛话全编·巧对录·卷之八》:“常言道云:昔人以吴中俚语作对,……《韵鹤轩笔谈》中所列尤夥,正与浙谚对偶相匹,有甚可解颐者,三字者如:……‘四眼狗’对‘三脚猫。’”胡君复编《古今联语汇选·谚语》:“春晓楼集谚语:三脚猫,四眼狗。……酒德四眼狗,打飞脚,花花公子,大材小用;饭缘三脚猫,丧良心,好好先生,少年老成。”

二〇二一年十月十五日
肖毛于哈尔滨看雲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