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名gay张岱那些事儿(转载)

字数:108869访问原帖 评论数:515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0-09-21 22:30:09 更新时间:2022-08-12 07:50:48

楼主:白瑞文  时间:2020-09-21 14:30:09
如果可以穿越回去,找一个人做如意郎君,你会选谁?

我总是被问这样的问题。

然后接下来就会问我,你想嫁给沈从文吗?想嫁给鲁迅吗?想嫁给张伯驹吗?

我好像每次都答不出来,沈从文太细腻,老鲁太大男子主义,至于张伯驹,哎,我觉得自己没有潘素美。

回答不出来,是还有一个暗搓搓的原因——

我的心里有一个人。

他这辈子只考到秀才,之后再无建树;他并不专一,姬妾成群,最喜欢写诗,送给一个不爱说话的妓女;他的晚年潦倒,穿着布衣,吃着野菜,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最后不得不自己挑粪种菜,养鱼养蚕来糊口……

挑着大粪的一双手,曾经泡过这世界上最精致的茶,做过最精致的灯笼,放过最绚烂的烟花,吹过最悠远的管笙……

楼主:白瑞文  时间:2020-09-21 14:31:22
左右这几百年里,能出现张岱这么一支笔是十分有意思的事儿,他很长时间里都不被主流文学所认知,被从故纸堆里刨出来也不过是民国以来的事儿了。

在《深夜食堂》里,主人公有一条刀疤在脸上,构成了他过往生活的隐秘提示。而张岱,则是有一条刀疤在心底。

张岱是一个典型的晚明江南公子哥,不仅门第甚高,而且诗书传家、文艺皆通,家族中全是饱学之士,自小结交的也都是文坛领袖一般的人物。又纵身声色市井。这么说吧,正经的书画礼乐、山水园林、琴棋酒茶,到不那么正经的戏曲杂耍、花鸟鱼虫、古玩珍宝,他全部知道,不仅知道而且能品会赏,眼高手也高。

他有一个电视剧里才见过的本领,就是能鉴别水质。他这个本事起初很多人都不信,家仆偷懒换水,他都可以分辨。他另一个本领就很少看到现在写小说的人会给主角贴上去了,那就是能自己研制茶。茶叶采摘以后,需要筛选和处理和制作才可以作为饮用,而张岱就精于此道。如今的人建立“杰克苏”样角色少写第二种就是因为大抵难以领会张岱这样有闲有品的公子哥是如何风雅的。

可惜明亡以后,张岱便如生死不辨,胡乱生存而已。所以上的茶可能也就只是枯叶腐水而已吧!

前阵子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为什么同样是描写奢侈华美的生活,小时代给人很**的感觉,而红楼梦没有?》,这种由落魄贵公子写来的东西总是很要命的,张岱不需要写得多用力,随意一个细节就全是往日富贵啊!
楼主:白瑞文  时间:2020-09-21 14:31:55
张岱是一个典型的文人饕客,他曾经因不满市面上的乳制品不够新鲜而自己养了一头牛,专门用来取牛乳。然后再费心将牛奶的水与奶油分离,费心做成奶茶、乳饼种种乳制品。
不知道他披发入山以后,还养不养牛,但拥有了无限空闲的他还有没有曾经那份闲心去做个小小的点心了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张岱的忏悔也不是无来由的,晚明江南地区的宴饮之风不仅兴盛而且奢侈。都知道明代后期结社风气严重,却不知道他们什么社都结,张岱就提到自己的父亲与别人结过饮食社,目的是“讲求正味”,还写了《饕史》四卷。可见他们倒也十分认真又专注在这些事儿上,有钱有闲到追求一件很俗的事儿,还追求得如治学一般,很多人对这些晚明纨绔子弟又爱又恨大半也是源自与此吧!

有宴饮自然就有朋友,张岱回忆秋季和友人吃螃蟹,种种讲究都轻描淡写,但是看客自然读得出那是怎样一个公子哥儿的聚会。

没有了往日生活、没有人藏书的张岱,所有的只有一个个故事而已。我看到有人说,如果生在晚明一定要和张岱做朋友,因为他那么有趣。我倒觉得在明代张岱未必愿意和我们这样的平庸之人结交,到可以在明亡以后去找到他,支一个“深夜食堂”,听他满肚子的曾经,喝一杯枯叶腐水,品味私人史家的红楼物语。
楼主:白瑞文  时间:2020-09-21 14:32:59
《不系园》张岱


好友美人相伴,字里行间透出恣意和痛快。
“不系园”是钱塘汪然明的画舫,另有一些小舟名“雨丝风片”、“团瓢”、“观叶”、“随喜庵”等,据说只借给“名流、高僧、知己、美人”四种人,可惜现在的西湖没有如此风雅的人与物与事了。

《陶庵梦忆》卷四
展现晚明中上层社会之繁华画卷,秦淮风月,扬州妓院,社戏雅集,越中方物,甚至泰山脚下的“夜总会餐饮酒店一体化”娱乐中心,足以令生活在二十一世纪魔都的我欣羡之。唯读崇祯四年兖州阅兵一篇暗自心惊,其时东北后金已虎视眈眈,西北闯匪与张献宗合流,而朝廷直派官员到地方阅兵,从排阵变成团体操,再成军官外院“姣美歌童”之文艺汇演,兵力荒废如此!上下奢靡如此!致使中原文明终被再次摧毁,然后闭关锁国几百年与工业革命无缘,叹叹!

《龙山雪》:倘若不因国运、家道之兴衰,大体不会有陶庵、红楼这样文字,作者或者另有文字,然光景已是两番。山夜赏雪,家伶苍头、清曲淡酒......张岱惦念神仙也似的日子,只是不知那年的“当下”,是否能如此在意的觉知那份“逍遥”呢,还是要到家国零落时分,就格外在意和体会那种得意或者温和版的“不可一世”?

#闰中秋#
大家世族的少年公子派对起来排场好吓人,“缘山七十余床。。。在席者七百余人,能歌者百余人”,还一起唱了昆曲“澄湖万顷”,那情景太美不敢想象。


其实陶庵之潦倒晚运并不必与他一派风光的早年相关联,大多数时候的逻辑是,富豪之子派对,国泰民安,就继续派对,派对到死;富豪之子派对,家国巨变,派对不成了,就写书,写出《石匮书》、《石头记》之类的......贫民小子干活儿,国泰民安,就继续干活,干活儿到死;贫民小子干活儿,家国巨变,不但活儿干不成了,甚至流离失所或者惨遭......
楼主:白瑞文  时间:2020-09-21 14:46:55
其实民间和网络上一直有这么一种秘密的流传,那就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并非曹雪芹,而是张岱。虽然这种观点被主流社会刻意忽略,但是纵观张岱一生,他早年间恣意风流的富家子弟生活和后来国破家亡后的凄凉的确像极了贾宝玉。正如《红楼梦》绝对不可能是只写封建制度下被摧残的狗血爱情故事,那么成书于1644年甲申国丧之后的《陶庵梦忆》也不可能只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凄凄切切了。语文书的编者可能也没有读懂,这么好的一篇小散文就如此匆匆带过,该说是晚明文学的不幸还是现代人肤浅的悲哀?

很多人把像《陶庵梦忆》这样的晚明小品散文当做闲情逸致之作,可是真正能体会文人们亡国之痛的又能有几人呢?张岱的《陶庵梦忆》写过一片苍茫的西湖雪景,写过广陵二十四桥的动人风月,写过傲雪凌霜的金陵名妓王月生,还写过西湖月光下的轻竹管弦、浅斟低唱……他笔下的一切都是那么风雅美好。那些年的江南才子不仅畅谈风月,更谈及皇权和个性;那些年大明的茶道、汉服,远胜于朝鲜和东瀛;那些年的内阁制已经隐隐可见君主立宪的雏形,那些年的火器让海上马车夫荷兰都胆战心惊。可惜也许华夏命中注定有这一劫,流寇和后金让这六朝金粉和三千繁华都成了泡影。隐居后自然再无少年时那样锦衣玉食的日子了,不知道张岱在中秋的时候会不会想起以前在西湖看过的月亮;不知道张岱在自己砍柴挑水时会不会想起会稽的山水和乌篷船;也不知道他在著书时还记不记得颇具游侠风范的说书人和为爱而生、为情而终的戏子;但是我想,当他每天吃着清粥小菜、周旋与茶米油盐之中时,一定会想起当年10月的河蟹与他亲手煮的兰雪茶,然后与家人谈起当年往事,不禁潸然泪下。
张岱的人生起起落落,太让人感慨;然而没有一个人都说自己真正读懂了他,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他。那种亡国之痛,也许生活今天的我们永远也不会懂。
后记:断断续续写了好几天终于写完了这篇文章,多年以后再读《陶庵梦忆》终究还是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在如今那段历史已快要埋葬于尘埃之下时,还有这么一本书告诉我们曾经那个看似黑暗的时代也可以这么美好。清初尚且还有孔尚任写一曲《桃花扇》,今日却是某朝宫斗剧满天飞,把后来那么屈辱的历史全忘在身后。仅以此来纪念张岱和那个伟大的时代。
楼主:白瑞文  时间:2020-09-21 14:50:00
《祁止祥癖》出自张岱《陶庵梦忆》
张岱这位朋友呢,喜好昆曲,大概养了不少唱昆曲的娈童。他给张岱献宝似的介绍娈童阿宝(还真是宝……),张岱夸貌美如花的阿宝声音如西域鸟鸣般悠扬动听,但忽冷忽热,让人觉得又涩又甜,既遭罪又上瘾……啊,好一招若即若离欲擒故纵[喵喵]

有一年战争,祁止祥逃跑,路上遇见贼人,阿宝救了他(可是一弱娈童咋救的,不晓得啊……),还沿途卖唱养他,简直了,这男孩子也太贴心了,内可唱曲色侍解闷儿,外可御敌赚钱养家——居家旅行逃命必备啊[喵喵]

祁公子也很爱他,去哪儿都带着。可是,再怎么着,也不过只是娈童。
楼主:白瑞文  时间:2020-09-21 14:50:37
尝有书友说嫁人应嫁张岱一般的男人,一时好奇买了本《陶庵梦忆》,读到金山夜戏一则,不禁哑然失笑拍手称快,倾心向往这个颇有魏晋遗风的男人。可惜这么有趣不羁的男人最后却国破家亡,无所归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不免再次痛感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狐女也曾云:或以时刻计,或以日计,或以月计,或以年计,终有诀别之期。及其诀别,则数十年而散,与片刻暂遇而散者,同一悬崖撒手,转瞬成空。那些爱与恨,都有时。
楼主:白瑞文  时间:2020-09-21 14:54:32
读张岱的朱楚生 一股扑面而来爱而不得的悲伤。总能脑补出 朱楚生其实对张岱芳心暗许 却又因为地位差异无法言说 又被逼即将嫁做他人 只能满腔相思化作泪水 洒在两人共度的朦胧如梦的下午。 张岱心中虽有所察觉 但亦作不解 只能多年之后回想起那个恍如梦境的下午 和那个为他流泪的姑娘 只是佳人早已随风而逝。
楼主:白瑞文  时间:2020-09-21 14:56:41
逍遥楼 张岱
滇茶故不易得,亦未有老其材八十余年者。朱文懿公逍遥楼滇茶,为陈海樵先生手植,扶疏蓊翳,老而愈茂。诸文孙恐其力不胜葩,岁删其萼盈斛,然所遗落枝头,犹自燔山熠谷焉。
文懿公,张无垢后身,无垢降乩与文懿,谈宿世因甚悉,约公某日面晤于逍遥楼。公伫立久之,有老人至,剧谈良久,公殊不为意。但与公言:“柯亭绿竹庵梁上,有残经一卷,可了之。”寻别去,公始悟老人为无垢。次日,走绿竹庵,简梁上有《维摩经》一部,缮写精良,后二卷未竟,盖无垢笔也。公取而续书之,如出一手。
先君言:乩仙供余家寿芝楼,悬笔挂壁间,有事辄自动,扶下书之,有奇验。娠祈子,病祈药,赐丹诏取某处,立应。先君祈嗣,诏取丹于某簏临川笔内,簏失钥闭久,先君简视之,鐄自出觚管中,有金丹一粒,先宜人吞之,即娠余。
朱文懿有姬媵,陈夫人狮子吼,公苦之,祷于仙,求化妒丹。乩书曰:“难!难!丹在公枕内。”取以进夫人,夫人服之,语人曰:“老头子有仙丹,不饷诸婢而余是饷,尚昵余。”与公相好如初。


随便翻译

滇茶自古就不容易栽种,树龄七八十年也不是老茶树。朱文懿公逍遥楼的滇茶树,是陈海樵先生手植,扶疏蓊翳,老而愈茂。后代怕树长得太茂盛,每年剪枝,只留枝头,但是仍然是燔山熠谷。文懿公,是张无垢的晚辈,无垢将占卜之术传给文懿,谈宿世因缘的话题,约文懿公 某日面晤于逍遥楼。文懿公站立很久,见有一个老人到,相谈良久,文懿公都没有意识到时间很久了。无垢与文懿公 说:“柯亭绿竹庵梁上,有残经一卷,看了以后你会明白。”等到离去,文懿公才开始发现老人是张无垢。
第二天,进入绿竹庵,简梁上有《维摩经》一部,缮写精良,后二卷未写完,是张无垢的笔迹。文懿公取而续写此书,如出一手。先辈说:乩仙(占卜术)供养在我家的寿芝楼,悬笔挂壁间,一旦有事便自动,拿下写字占卜,有奇验。可以预测怀孕生子,有病可以祈药,赐丹诏取某处,立即可以得到灵验。

我祖先求子,提示丹药在某簏临川笔内,而这个簏丢失钥匙很久了,我祖先粗粗地看了一下,锁簧自出觚管中,有金丹一粒,我祖先的女人吞丹入肚,立即就开始怀孕。(够灵验!)

朱文懿有一个喜欢的小妾名字叫媵,但是正房陈夫人是个狮子吼的女人,朱文懿苦于应付这个老婆,向仙人祈祷,求化一颗治疗嫉妒丹药。乩书(占卜词)写道:“难!难!丹药愿在我的枕内。”随后取出丹药献给夫人,夫人服之,对别人说:“老头子有仙丹,不奖赏那些小妾而单独给我,看来对我还是真欣赏。”,以后这个正房老婆与朱文懿 相好如初。(这才是正题!)

这个“妒妇方”,《红楼梦》也有好玩的一段:
宝玉道:“我问你,可有贴女人的妒病方子没有? ”王一贴(王道士)听说,拍手笑道:“这可罢了,不但说没有方子,就是听也没有听见过。 ”
宝玉笑道:“这样还算不得什么。”王一贴又忙道:“贴妒的膏药倒没经过,倒有一种汤药或者可医, 只是慢些儿,不能立竿见影的效验。”
宝玉道:“什么汤药,怎么吃法?”王一贴道:“这叫做‘疗妒汤’;用极好的秋梨一个,二钱冰糖,一钱陈皮,水三碗。梨熟为度,每日清早吃这么一个梨,吃来吃去就好了。”
宝玉道:“这也不值什么,只是未必见效。 ”王一贴道:“一剂不效吃十剂,今日不效明日再吃,今年不效吃到明年。横竖这三味药都是润肺开胃不伤人的, 甜丝丝的,又止咳嗽,又好吃,吃过一百岁,人横竖是要死的, 死了还妒什么!那时就见效了。”
说着,宝玉茗烟都大笑不止,骂“油嘴的牛头” 。王一贴笑道:“不过是闲着解午盹罢了,有什么关系,说笑了你们就值钱。实告你们说, 连膏药也是假的,我有真药,我还吃了作神仙呢。有真的,跑到这里来混?
楼主:白瑞文  时间:2020-09-21 14:57:57
明末,有一个喜欢晚上出来耍的人,叫张岱。

在b格界,张岱才是bigger than bigger的老祖宗呢。

鬼都冷得不出来的大雪夜,到湖心亭看雪喝酒这样的雅事,对张岱来说是小事一桩。像张岱这样喜欢繁华铺张的人来说,大半夜的不弄出点大动静来,太不符合他及时行乐的性格了。于是有了著名的《金山夜戏》。

世家子张岱,有日带着张家戏班行船去兖州。日暮时分到了镇江,见月光如水江天一色,景色好心情靓,张岱索性让船开到金山寺去耍一耍。到庙里已是大半夜,和尚们早就睡去,四下无人,月光从树林里落下来,如残雪般莹莹发亮。

张岱大概是觉得这样古寺寂静的夜晚太了无生趣,便叫张家班的戏子们在大殿里张灯结火敲锣打鼓唱起戏来,还唱了一出又一出!

锣鼓喧天里惊起一庙子的和尚围观,老和尚用手背擦着眼屎,打着哈欠与喷嚏。好不容易清醒了,看清楚了人脸,却又不敢开口问来者何人。这满寺庙的和尚此刻都改姓丈二——摸不着头脑啊!

张家班演完收工,天都蒙蒙亮了。

老和尚跟着送到了山脚,“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初到人间的第一句台词:“神仙?妖怪?谢谢!”大概是从这里来的吧。
楼主:白瑞文  时间:2020-09-21 14:58:42
明末散文家张岱写了本书叫做《夜航船》,光看名字还真不知道是讲什么的(一如他的另一部叫做《石匮书》的史学著作)。作者在序言里讲了个半吊子秀才卖弄才学出洋相的故事,旨在告诫广大文人,掉书袋一定要技术过硬,否则只会自讨苦吃。于是,为了避免这种丢读书人脸的事情再次发生,张岱先生亲自写了本国学知识速成手册,命名为《夜航船》。至于这本书能否达到如作者所说“但勿使僧人伸脚则亦已矣”的效果,我们不得而知,姑且读上一二吧。

《夜航船》全书中分门别类列出了二十个部,可谓是天文地理历史制度民俗迷信无所不包。不得不让人佩服作者学识之广。然而,如果作者仅限于此,那也不过就是一个两脚书柜罢了。世界上有太多的老学究,总自以为满腹经纶,就可以目空一切的高谈阔论,至于那些学术不精只学得一鳞半爪之流更是不值一提。不得不说,这些人也真把掉书袋看得忒简单了。

在张岱的另一本散文著作《陶庵梦忆》里,就用一个故事拿这类人好好的开刷了一把。说是有一次他到一个读书人家去做客,天黑时,他要告辞回家,主人挽留他道:“请宽心再坐会儿,等看了‘少焉’再走吧!”张岱不明白‘少焉’是什么意思,便请主人解释。主人说:“我们这儿有位官宦先生喜欢掉书袋,因为苏东坡的《前赤壁赋》里面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的句子,于是就把月亮叫做‘少焉’。刚才我讲的‘少焉’,就是指月亮。” 。正是诸如此类的例子,让后人们广泛对掉书袋这一行为不以为然。

孰不知,那些最初着墨讥讽他人掉书袋的作者,自己却是掉书袋掉得不着痕迹,掉得不亦乐乎。一如广为读者熟知的金庸大侠,总喜欢在自己的书里借角色A嘲讽角色B掉书袋,其实整部书都是他老人家自个在吊书袋。再回到张岱,在夜航船的序言里,作者摆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自谦的称自己书中所罗列的都是一些极浅显的知识。实际上却是一副你们这帮老学究,半瓶水都靠边站,看我来教你们掉书袋要怎么掉的态势。
楼主:白瑞文  时间:2020-09-21 14:59:20
来说说这本书里的内容,中国古代那么多著作典籍笔记,正史野史传说传闻,总不可能都一股脑搬进去,不然跟一般的老学究们有什么区别。最基本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之类常识的东西当然不能少。然后就收集一些典故吧,虽然相当多的文人们总爱把用典过多当做是写诗作词的一大忌。但是能写得像辛弃疾那样典故漫天飞还又慷慨激昂琅琅上口的一手好词,总是不少人的愿望吧。

多积累些典故准错不了,总有你用得到的时候。当然,一部文学作品如果没有作者自己主观的东西,总是活不起来的。书中所录典故条目,或不置臧否,却将作者的立场在字里行间显露无疑。如“洗兵雨”—— 武王伐纣,风霁而乘以大雨。散宜生谏曰:“非妖与?”武王曰:“非也,天洗兵也。”通过条目中对于武王伐纣的顺应天意与否的对话,作者明确地摆出了自己的立场。或立题直述褒贬,再佐以翔实记叙。如奸佞大臣一条,作者就从自己的忠奸善恶观出发,罗列出了从古至今的一干祸国殃民的大臣。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张岱不只是一个**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个严肃的史学家(张岱的《石匮书》和谈迁的《国榷》也被后世公认为明代稗史的扛鼎之作)。

当然,作者在书中表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历史观,同时还有自己的审美观。尤其是在文学方面的审美观。如诗评一条就收录了宋人敖陶孙以象征手法归纳的魏晋唐宋诗人风格——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曹子建如三河少年,风流自赏。鲍明远如饥鹰独出,奇矫无前。谢康乐如东海扬帆,风日流丽……而这也代表了作者对这些诗人风格的认同。

除此之外,虽然作者在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上始终保持一种严谨认真的态度,但却并未将其视作一本权威专业的典籍,因而,书中也同样充斥了很多插科打诨式的条目,也使得整本书的内涵更加富有趣味。这些条目读起来让人觉得不是作者正襟危坐时所记,而更像是读某本闲书偶有所喜遂胡乱记下的。如“不如降黄巢”—王铎镇渚宫,以拒黄巢,兵渐逼。先是赴任,多带姬妾,夫人不知。忽报夫人离京在道。谓从事曰:“黄巢渐以南来,夫人又自北至,旦日情味,何以安处?”幕僚戏曰:“不如降了黄巢!”此类条目,虽无文学收藏价值, 却也颇能博诸君一笑。
楼主:白瑞文  时间:2020-09-21 14:59:31
又如“符咒”——治脚麻法 口称木瓜曰:“还我木瓜钱,急急如律令!”一气念七遍,即止。去壁虱法,上写“欠我青州木瓜钱”,贴床脚,即去。什么?你问这法子是否有效?我想估计你问作者本人他也不大清楚吧。嗨,真要想知道自己试试不就行了呗。

“嘿,我跟你们讲,治脚麻我可有个好方子,你们要不要听?” “什么方子,你快快道来?” ”如此这般……“ “信不信由你们,不行拉倒”。作者摆出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随意打了个哈欠,“船就快要靠岸了,你们慢慢想去吧, 哈哈。”掉了一宿的书袋,临了作者独自一人绝尘而去,只留下一堆面面相觑的听众和读者。

当然,这样的故事还会一直延续下去,没有了乌篷小船,还有火车,汽车……世人依旧善于利用任何合适的场合来谈天说地,有人博闻强识,也有人洋相百出。如果你想多搜集一些传统文化知识作为谈资,这本书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夜航船》不是什么古代百科全书,他只是一个满腹经纶,精神矍铄的老头一边正儿八经的跟你掉书袋,一边又漫不经心的跟你讲个道听途说的笑话。你记住了多少并不重要,中华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特号的大书袋,重要的是能够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去接纳中国传统文化,这就足够了。掉书袋嘛,有多少书掉多少货,咱们读书人,还会怕和尚伸脚吗?
楼主:白瑞文  时间:2020-09-21 15:01:04
那么,“还我木瓜钱,急急如律令!”里面的律令是什么意思?

根据张岱在《夜航船》中的描写,律令是一种小鬼的名字,他的奔跑速度非常快,是音速的100万倍,这貌似超过光速了,也就是说,律令是一种时间幽灵,能在不同的时空和平行世界来去自如

不由的想起了美剧闪电侠,闪电侠里面也有个时间幽灵,正巧他的名字也叫律令,真是好巧
楼主:白瑞文  时间:2020-09-21 15:11:46
孙悟空被白骨夫人压在五爪山下,黑狐精救出唐僧,要和唐僧成亲,可问题是,黑狐精是公狐精呀?

但是在明朝,这根本就不是事儿,明武宗南巡至杨文襄家,有歌童侍焉,帝问其名,歌童回答说是杨芝;帝赐名曰“羊脂玉”,命从驾北上。臧晋叔因与红衣娈童相狎而被罢官,张岱《西湖七月半》描写当时的社会风气“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

那白骨夫人的五爪山又是什么鬼?

这白骨夫人的五爪山,也是大有来历的。

明人张岱说:“飞来峰,棱层剔透,嵌空玲珑,是米颠袖中一块奇石。使有石癖者见之,必具袍笏下拜,不敢以称谓简亵,只以石丈呼之也。”根据两人的说法,飞来峰的特点是因为有“龙泓”、“呼猿”等洞,玲珑剔透,窈窕通明,为西湖群峰所不及。张岱还写了一首《飞来峰》诗:

石原无此理,变幻自成形。天巧疑经凿,神功不受型。

搜空或洚水,开辟必雷霆。应悔轻飞至,无端遭巨灵。

这是说,此峰飞来后,虽然窈窕通明,但这是遭雷霆怒击,洪水冲激之故,应该悔恨轻易飞来了。可是飞来峰既飞来了,贪恋西湖景色的奇秀,再也不肯飞回去了。

原来白骨夫人的五爪山,就是当年佛祖镇压孙悟空的咒幡,被唐僧揭开后,顺着风吹到了白骨山,被白骨夫人收藏起来,炼成了五爪神功,白骨夫人亲切的称其为飞来神功。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白骨夫人也有自己的故事

白骨夫人本是佛祖身边的小沙弥,因贪恋红尘而堕入凡间,却没想错投女胎,因此和世家公子李修缘有了一段孽缘

白骨夫人投胎之家,就在西湖边的三生石畔

张岱《西湖梦寻》有记载过三生石的故事
楼主:白瑞文  时间:2020-09-21 15:15:02
三生石 张岱

三生石在下天竺寺后。东坡《圆泽传》曰:洛师惠林寺,故光禄卿李憕居第。禄山陷东都,憕以居守死之。子源,少时以贵游子豪侈善歌闻于时。及憕死,悲愤自誓,不仕,不娶,不食肉,居寺中五十余年。寺有僧圆泽,富而知音。源与之游甚密,促膝交语竟日,人莫能测。一日相约游蜀青城峨嵋山,源欲自荆州溯峡,泽欲取长安斜谷路。源不可,曰:

“吾以绝世事,岂可复到京师哉!”泽默然久之,曰:“行止固不由人。”遂自荆州路。舟次南浦,见妇人锦裆负罂而汲者,泽望而叹曰:“吾不欲由此者,为是也。”源惊问之。泽曰:

“妇人姓王氏,吾当为之子。孕三岁矣,吾不来,故不得乳。

今既见,无可逃之。公当以符咒助吾速生。三日浴儿时,愿公临我,以笑为信。后十三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当与公相见。”源悲悔,而为具沐浴易服。至暮,泽亡而妇乳。

三日,往观之,儿见源果笑。具以语王氏,出家财葬泽山下。

源遂不果行。返寺中,问其徒,则既有治命矣。后十三年,自洛还吴,赴其约。至所约,闻葛洪川畔有牧童扣角而歌之曰: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呼问:“泽公健否?”答曰:“李公真信士,然俗缘未尽,慎弗相近,惟勤修不堕,乃复相见。”又歌曰: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唐。”遂去不知所之。后二年,李德裕奏源忠臣子,笃孝,拜谏议大夫。不就,竟死寺中,年八十一。
楼主:白瑞文  时间:2020-09-21 15:15:39
三生石的故事是这样的,公子李渊因父亲的去世而感悟人生无常,遂将个人产业捐献出来改建惠林寺,并在寺中修行。寺中主持圆泽禅师和李渊在思想和爱好上有很多共鸣,二人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一日二人相约共游四川,李渊想走水路,圆泽禅师想走陆路,因后来拗不过李渊,二人走了水路。

二人到了一个码头的时候,有一个孕妇正在河边取水,圆泽当时流泪道,“她姓王,

我注定要做她的儿子,因为我不肯来,所以她怀孕三年了还生不下来,现在既然遇到了,就不能再逃避。现在请你用符咒帮我速去投生,三天以后洗澡的时候,请你来王家看我,我以一笑作为证明。十三年后的中秋夜,你来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一定来和你见面。”

李源一方面悲痛后悔,一方面为他洗澡更衣,到黄昏的时候,圆泽就死了,河边看见的妇人也随之生产了。三天以后李源去看婴儿,婴儿见到李源果真微笑。

十三年后,李源从洛阳到杭州西湖天竺寺,去赴圆泽的约会,到寺外忽然听到葛洪川畔传来牧童拍着牛角的歌声:

三生石上旧精魂,(我是过了三世的昔人的魂魄)

赏月吟风不用论。(赏月吟风的往事早已成为过去)

惭愧情人远相访,(惭愧让你跑这么远来探望我)

些身虽异性常存。(我的身体虽变了心性却长在)

现如今杭州西湖天竺寺外还有一块石头,就是传说中二人见面的地方,称为“三生石”。
楼主:白瑞文  时间:2020-09-21 15:17:03
千百年来,这个故事都是被解释为赞美友谊,且深信轮回思想的传说。当然,你们知道的,这种故事在LZ眼里肯定是超越友谊的关系,他们是精神上互相欣赏的同志关系,事实也证明,后世之人很少有把三生石当成友谊见证的,更多的是“缘定三生”之类的爱情宣言。
楼主:白瑞文  时间:2020-09-21 15:18:17
有人半开玩笑地说,晚明是现代的古董版。它的确和现代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朱元璋开国之后,勤俭治国,经过数代的努力和一丝不苟的管理,国家渐入佳境, 盈余累积,成为富裕的白银大国,而现代中国,也在这几年跻身为世界经济强国。

基本需求满足后,便开始追求生活的品味,讲究生活的情趣,衍生出了许多雅事的名目,如:品茶、品香、品书画、玩古董、享美食、迷旅游、追求服饰的时尚和奢华。当然也有似汤显祖类的高才,以创作或改编戏曲成为唯美的艺术,如《牡丹亭》。《牡丹亭》晚明人喜爱,想不到500年后的现代人也爱。汤显祖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他的杜丽娘还魂了数百次,从大江南北,到他从来没有听过的海外蛮夷之邦,演出厅堂版500场,青春版200场。这十多年演出次数可能比当年的次数还多。只可惜,顶尖的唯美艺术的命运往往是绝唱。

《牡丹亭》一开场便是最令我恍惚沉迷的开场曲,那是一个中年男生的低吟,苍茫古朴而凝重

“忙处抛人闲住处。百般计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使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当时感受便是惊艳到不知此时此刻身在何处。
楼主:白瑞文  时间:2020-09-21 15:20:36
至于品茶,如今也是现代雅士的喜好之一, 甚至出现“茶人”这个专有名词,包括研究茶,种茶、制茶、制作茶器、嗜茶、开茶馆、卖茶等,与茶有关的人。茶已经成了一门和科学挂钩的学问。至于,现代人有没有超越晚明才子张岱和闵汶水老爷子对茶心领神会的认知,那就见仁见智了。

张岱在他的《琅嬛文集:茶史序》写下了他和闵汶水神饮的茶事。他说为了要饮闵老的茶,他特地到南京桃叶渡口拜见, 花了不少光阴等待,闵老爷子回来,故意说他忘了手杖,又出去了,到天黑才回,见到张岱仍然在等,便亲自烧水煮茶,领他到茶室。根据张岱描写,闵老的茶室窗明几净,所用的茶具有荆溪紫砂壶,成化和宣德两代的精品茶具。成化和宣德制作的瓷器,离开张岱生活的崇祯早了百年以上,而且两处官窑在他的时代已经停止烧制,皇家用瓷已经民营。所以即使是在明代,不是人间凡品,也不是普通人家所能用的。闵老不着形迹地出题考张岱有关茶的产地、制茶过程和方法,采茶,泉水等,于是张岱拿捏住要害发问,和闵老爷子一来一往暗斗、较量,好似天人用剑气交锋。张岱这段文字,只能用“爽”字形容。

美食,各个人自有喜爱,现代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称专家, 每个地方都有特色的美食。张岱喜欢吃牛乳酪,嫌外面制作的有味道,于是就在家养了一头牛,自己挤乳制酪。他最爱吃螃蟹,有人说他是最会吃螃蟹的男人,每年十月呼朋唤友到家吃蟹。他如何吃螃蟹,如有兴趣请看下回叙述。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