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三黑之一:雁来蕈(转载)

字数:677访问原帖 评论数: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1-02 21:01:05 更新时间:2021-11-05 12:06:52

楼主:ty_144463797  时间:2021-11-02 13:01:05
雁来蕈一年有两个生长期,每年农历二三月飞燕营巢时,一场雪后它会在马尾松林地带草堆覆盖所着的地方生长出来,此时它名为“燕来蕈”,到了农历九月,秋季大雁归来,还是在马尾松林一带寻找,又可以找到这些掩身在草堆中难以被发现“雁来蕈”。因为要找到它,需要翻起盖在它身上的草堆,有的地方就会说这是茅草菇,又因为它一年有两期的赏味期,一是农历二三月,一是农历九月,人们依据它的出生时间称它为三九菇,又有的地方会有桃花菌或重阳菌这样的称呼,当它的子实体幼嫩时伞盖边沿内卷,成熟后翻转向上好似一只只小喇叭,东北叫它喇叭张,新鲜的松乳菇,柔嫩爽脆,吃起来有点脆,辽西、承德一带就叫它嘎吱蘑,这些都是民间根据它的生长特性起的各种好记的名字。到今天为止,雁来蕈还没有找到栽培的方法,所以想吃到它也只有保持耐心等着一年两个赏味期的到来,农历九月雁来蕈的生长周期会长一点,这个季节生长的雁来蕈比农历二三月生长的要好吃,生于农历九月,以寒露时生长的菌子最鲜美,此时采集的呈灰褐色,它的肉质肥厚鲜美,口感润滑清爽,具有特别浓郁的异香。雁来蕈的个头不高,一般常见的在4厘米到10厘米左右。但菌体却很漂亮,通常的颜色为橘黄色或是褐色,夏季所生为橘黄色,秋天所生则为褐色,有人钟情于大伞面的菌子,以为大即是好,实际是那种小小的菌子更加鲜美,但从采摘到存放也更加需要小心翼翼,菌体稍微有一点的折损的话,受伤之后的地方就会变绿色,一旦菌子变绿,吃的速度就要加快,否则鲜味会慢慢消散掉,因为难以保存,菌子会呈现出绿色,有外地不识的人会认为这是生霉了不敢吃,这恐怕也是导致雁来蕈无法更广泛传播的原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