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十行不妨碍我思考精深

字数:2904访问原帖 评论数:79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1-06 22:49:15 更新时间:2021-11-19 09:36:13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1-06 14:49:15
111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1-06 14:53:31
前阵子想买本德里克的书,上网一查,竟然卖到2千多,太贵那就不买。这年头,想看本书,渠道还是很多的。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1-06 15:11:43
讲德里克,是为了引出巴金,引出炯明,引出德胜,这三人曾经有相似信仰,估计很是让人大跌眼镜。
《阿Q正传》估计没读过的人不多,但真能将细节读明白,也是需要一点积累的。
提一个问题,为什么白盔白甲们会将阿Q吸收进去?这就需要知道当时引进那些思想时,因为语境差异与不对称,被偷偷置换了。形成西方思想的广大主体,在当时中国占比并不高。无产者从哪里来的?这是工业化之后的产物,是相对于资产者的劳工层。那我们引进来,发现没那么多,怎么办?就将涵义修改,扩充了。贫农,城市无业流浪者,苦力,都被算了进来。
所以讲,这个小说记录的一个细节,凸显的却是西方思想中国化的实证。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1-06 15:20:51
像这种,只有文史哲相当造纸了才看得出。读书如果只是复读,那层次很低。
我看书,就是以看光盘一样的专注,观察细节,举一反十。至于一目十行,那是常年养成的习惯。跟下乡收瓶子一样,就是一眼功夫。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1-06 15:45:22
以前别人找我评诗,基本就是一眼。水平在那,一看就能看出好坏。水平不夠,再横看竖看,那也没用。就跟不识五线谱,也能领悟《太玄经》,只有车祸后才可能。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1-06 20:02:39
最近聊五四比较多,讲中西对比。很多人陶醉于人手一票,国王与农夫平等的神话中。挺好,有梦挺好。西方这些,其实和我们的礼乐治邦,都是良好愿望。所以我更愿意揭开表皮去看骨头。中西体制一个是垂直,一个是扁平的吗?显然不是,都有机构,都有首脑。牛有牛头,猪有猪头,决定方向的还是头,不是屁股。
所以问题来了,在决策构成方面,各自有哪些优缺?有哪些巧妙设计?有哪些异同?有哪些标准?真正决策者的平均智商多少?如果实质都是精英体制,那么这个筛选机制又各有什么长短。
很多人对中国传统架构很不屑的样子,其实只是这些人无知而己。就以人材筛选而言,中国传统设计就足夠巧妙。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1-06 21:09:39
改天聊聊周梅森的小说,我以前看过许多。这次《突围》较以往有更多有意思的点。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1-15 13:08:08
最近在看《突围》,根据周梅森小说改的,前一部改的电视剧非常火,这一部似乎口碑有些问题,不过我倒觉得有许多亮点,尤其在人物行为与心理的对应上,难得的细腻到位。

周梅森的小说很早很早以前看了,我记得最早他是写《大捷》这样的军旅小说,跟朱苏进差不多。后来又写矿上工人,又跟刘庆邦不谋而合。不过他最为成功的,还是官场小说。他应该是在某级机构挂过职,对这一套比较熟悉,否则一个外人,是很难知道系统结构与结构之间相互关系的。就这,这次在《突围》中据说还是犯了点错误。据说副部级国企不设纪委书记,而只有纪检组长,虽然同是正厅级,但称谓还是需要严谨一点。

这片子演员中,黄志忠饰演的反派大BOSS观众评价最高,他的演技确实不错。这里不讨论表演技巧,只就一些细节讲一点可能大多数人不会想到的东西。

黄扮演的林满江是企业集团一把手,这个角色是有原型的,这里不表。只讲剧中黄的表演,他的声音、语调、手势,无不表现出这个人性格的强势。如果单单从权势与心理角度去分析,这个太普通了。我对他行为的解读是从宗教角度,这是一种先知式的话语风格。呼叫、宣讲、悲悼、咆哮,甚至悖论。与此相对应的是学术风格的逻辑化的,理论化的言语。然而在路德看来,亚里士多德是一个令他感到厌弃的娼妇。《哥林多前书》中,保罗问:神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成愚蠢吗?

在行为心理学中,说话音节的加强,手势的辅助,都是一种暗示或者催眠行为。西方宗教传播过程中,坑蒙拐骗的手段也是没少用。比如有本19世纪乌托邦的书中,记录了教士为了营造声音从天而降的效果,制造了穹顶,在里边唱出福音。因为迷信而盲崇,进而各种丧失。很多人因此很痛苦,却不知道怎么办。因为他没有超能力,智商不够,体力也不行,这才是悲哀的根本。当在你面前是一个集群时,你根本不知道怎么抵抗,如同卡夫卡笔下的K一样。

人世间最大的幸福来自于迷信,人世间最大的痛苦也来自于迷信。可惜我几乎天生是个皮浪主义者,所以对于信的欢喜,从未体验过。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1-15 14:12:27
为什么我是天生的皮浪主义者?一个人的价值观体系是怎么形成的?

想来,这其中有必然的因素,比如个体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最原始接触。我在上幼儿园时,就被老师称作爱钻牛角尖。当然,对于与众不同的追求,多少有些出风头的意味。而出风头可以追女仔,这在我穿开裆裤时就知道。然而,我同时又是一个极有原则的人,可以几十年恪守一个行为规则。我以前是不怎么信血型,星象这些东西的,现在看,可能还真有一些影响。有了网络,你很容易接触到很多样本提供的信息,从而方便归类,分析。

人之初的事情不容易说清,毕竟不能把一个小孩子从小当成实验品进行观测,以前中世纪时西方有人这样干过,出于一些稀奇古怪的动机。不过我想幼儿时期的应激反应,应该是影响一个人潜在心理的很大一个因素。你是否有最原始的关于禁忌的印象?你有类似印象最早是在什么时候?

我周围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成长是有序而又无序的。说有序,是指在设定的基本轨道内成长,该长牙时长牙,该长毛时长毛,不会冷不丁长出个角来。说无序,是因为并没太多强制性的力加在我身上。我这年龄的人,小时候都是上天掏鸟,下海捉鳖,跟现在的小孩子基本不是一个套路。当然,最终我们都成为世俗的人,本质上并没什么差异。

然而我要说的是另一种人,一种Jansenists,一种Fundamentalists,一种Puritans。这样的人在世俗社会中,他会变色龙一样隐蔽起来,然而有时候就在你身旁出现,吓你一跳。我知道上世纪3,4十年代这一类人还挺多,我还特地到他们一个定居点进行过观察。这些人确实跟别人有区别,在他们身上,似乎被贴了某种符箓,这种黄纸条让他们虔诚相信,从不质疑。他们往往会具有一个非常制高的口号,比如justice,或者它的变体justification。

我不知道多少人对于一个事物是这样区分的:从一开始,就是高屋建瓴一样,在最高级进行两分,而后这种简单变为确定,一直到他死都持有这样的价值观。在我而言,价值观的形成,有确定部分,有不确定部分,我想大多数人也是如此。有有意识的一块,有无意识的一块,多种元素融合构成我们的价值观。理所当然,这样的构成可能在另外一些人那里,本身就是恶。因为他讲你在吸收之前,并没有人替你甄别,替你把关,所以是不合格产品。

相对应于那些坚定相信的,就是我这种皮浪式的。因为通过不断的定义,不断的比对,不断的否定,看见了神的缺陷。所以,注定是被诅咒的虚无之人。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1-16 12:43:06
可以做个表,这样更直接明了。
把每一个阶段性改变列出来,比如科技变革,下面对应思想领域的发展,再下面是大众社会生活的变革,再下面是时间轴。

然后可以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去比对,这样可以清楚看见在同一时期内,不同区域的文明发展,社会发展的比对。

可以有一些具体的数据,比如人口数量,生产值,甚至各类物品的人均消耗量。

这样很直观,可以看见制度演化与人民生活的相互关系。而且可以看到突变的量在其中产生的效应。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1-16 12:50:06
这是一个将历史、文化、经济等元素融为一体的表。
可以清晰呈现区域与整体的变化
从而为预测,建构模型提供参考

当然,这只是个设想,搭起个粗粗的表有个两三星期就能完成了。
如果要做精细,那需要查阅大量枯燥的原始文献,或许用人工智能来做更适合。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1-16 15:40:05
借着皮浪讲讲为什么我觉得哲学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为哲学需要工具,思辨需要载体,两个哲学家讨论纯粹抽象难度非常大,比非洲哑巴与美洲哑巴互猜手势都难。所以,哲学也好,思想也好,都离不开借助语言去表述。

语言是什么?语言是我们对世界的模拟与归纳,象形也好,拼音也好,都是一种有限的对应。然而,这里边有个最大的问题。由名到实,其中的逻辑关系,是可逆的吗?事实上,语言只是一种粗糙的符号,因为它并不能精确与完整定义。表现出来,就是语义的衍生或者歧义产生。在粗放应用体系中,语言够用了。但是一旦需要绝对正确,那问题就来了,所以维特根斯坦会举通天塔的例子。

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有可能被各种因素干扰。同样一个符号,在不同人的认知里,并不是可以完全重合的,总是会有偏差产生。

基于这个,我觉得怀疑论是不败的。当然,彻头彻尾杠那也没啥意思,所以真正的皮浪主义,是狡猾地怀疑,怀疑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