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导演寺山修司

字数:2764访问原帖 评论数:8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1-21 04:39:48 更新时间:2021-11-23 09:42:05

楼主:关粉儿  时间:2021-11-20 20:39:48
寺山修司1935年12月生于日本东北的青森县,9岁丧父,之后与母亲一直寄住在亲戚家。他少年时代就展现出极高的诗歌天赋,18岁后开始在诗坛崭露头角。1960年,寺山修司先后为著名导演筱田正浩编写了电影剧本《干涸的湖》和《夕阳映红我的脸》,涉足电影界,同年开始参与剧场演出。31岁时,创立了著名的实验剧团“天井栈敷”,巧妙运用音乐和诗的语言革新表演美学,并以此为依托在六七十年代拍摄了各种实验电影。1983年5月4日,在完成《再见箱舟》后,因肝病去世,终年47岁。
电影评论家四方犬田彦在《日本电影和战后神话》中如此形容寺山:“他首先是一名传统的诗人,同时又是一名赛马评论家,另外还是1960年代最不光彩的先锋戏剧导演。他是劝青少年离家出走和近亲相奸的危险煽动家,也是写过好几部充满谎言的自传的散文家”,他还在《日本电影110年》中说“他丰富多彩且充满丑闻的活动以及对母亲的依恋令人联想起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这些说法似乎缺少足够的敬意。


寺山电影的主要特点是碎片化叙事,时空无痕切换,散漫无疆,他善于用一些光怪陆离的手法将潜意识具象化,却不做解释;偏好各种色彩奇幻的滤镜的运用;影片往往充斥着恋母,弑母的情节;作品以二三十分钟的实验性短片居多,长篇较少。本文主要介绍一下他的一部中短篇《草迷宫》和四部长篇《抛掉书本上街去》《死者田园祭》《上海异人娼馆》以及遗作《再见箱舟》。
《抛掉书本上街去》是寺山修司的长篇处女作,1971年上映,他动员了“天井栈敷”的所有演员参加拍摄。虽缺少章法,却才气纵横,很有力量,却稍显过猛,这是一部充满愤怒、阴郁、邪气的电影,多达一半的篇幅用红色或绿色的滤镜摄制,还有大量的手持镜头,充满前卫性。影片开始是长时间的黑屏,然后主角英明开始对着观众说话:“在这做什么呢?坐在漆黑的电影院里干等着,也什么都不会发生,银幕完全是空的,聚集在这里的人们和你一样,都厌倦了等待……如果你想坠落进影院的漆黑中,这么拘谨地坐着可是不行的哟,喂,把手伸到隔壁座一点儿,碰碰膝盖什么的,摸一下试试,要是没成功,也没人知道你的名字……”
叙事则完全是意识流的,展示了青年英明周边年轻人及其家人的生活。英明生活在一个绝望、腐烂的家庭中,父亲整天无所事事,祖母装疯卖傻,还有偷窃的毛病,妹妹与周围的人完全没有交流,却和宠物兔子发展出神秘的亲密关系。英明在足球队里干些杂活,足球教练还安排他和妓女有了第一次性体验。影片用不少篇幅关注了在日本的朝鲜人,战后很多朝鲜人在日本生根,但后代很难融入日本社会。
在片尾,灯光打开,英明又跳出剧情和观众讲话,看得出,寺山一直在试图模糊虚拟和现实的边界。影片最后,镜头缓缓扫过每一个演职人员的面孔,都是大特写,最后出现的是导演,也就是说演职员表以真人形态出现,很有创意。


1974年的《死者田园祭》是寺山的集大成之作,我更喜欢《死在田园》这个译名。这部作品可以做为他的入门篇,尽管费解,但好歹可解。四方犬田彦在《日本电影和战后神话》里说本片的拍摄是“基于他那与生俱来的说谎的爱好和对母亲的爱恨交织。”
电影开头就很诡异,“我”和小伙伴们在墓地捉迷藏,捂着眼睛的“我”慢慢感觉到小伙伴们消失了,变成了从墓地冒出来的大人,这个开头预示着正片要来一场玄幻之旅。十五岁的“我”和母亲生活在一个偏远山村,父亲早年过世,母子关系稍显暧昧,“我”很着迷隔壁新嫁来的美艳少妇。村里还有个漂亮女人生下了不知道父亲是谁的孩子,人们赞美她的孩子。后来来了个流动马戏团,“我”因此了解到外面的大千世界,准备和隔壁少妇一起偷偷离开村庄。整部电影用色大胆,多呈现一种殷红的质感,到第四十一分钟,“我”和少妇沿着铁路逃离村庄时,影片突然结束放映,原来这只是中年后成为导演的“我”在和大家看还没完成的关于“我”的自传影片,在和友人的探讨中,“我”表示在各个方面都会感到受阻,并认为总是在修饰美化这部以自己少年时代为素材的自传电影,而描绘得越细腻,失去的就越多,以至影片粗略得令人发笑。“我”接着说“但是如果我不去尽力表达的话,它就永远留在我的内心深处”, 友人说“如果谁不从自己的记忆里解放出来,那他就不能算一个真正自由的人”,这一小段只有几分钟的现实部分拍成了黑白画面,然后马上进入电影,不同的是中年的“我”进入了少年的“我”的世界,事实上呢,隔壁少妇并不是想和我共同逃离村庄,在遇到自己的初恋后她们殉了情,村民们也没有赞美漂亮女人的孩子,而是逼她杀死了孩子。“我”说服少年的“我”去杀死自己的母亲,但在回家的路上,少年的“我”被漂亮女人强奸,镜头很长,也很棒,当然,弑母计划也就没有完成,中年的“我”也就没有被改变。
整部片子展示的是过去与现在,梦境与现实的混淆,展示的是一个男人对少年时代羞于启齿却不得不说的记忆,是他对自身存在的否定与质疑,似乎只要修正了自己的记忆便能确立现在的自己。在七十年代已经把电影玩到如此精致的地步实在叹为观止。


1979年四十分钟的《草迷宫》可以说是《死者田园祭》的延伸,诗歌的费解往往是为了表达得确切,这部中短片也可这么解释。片子一直在探寻自己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真正感情,复杂而矛盾,可能因为过于私密,拍摄完毕后即束之高阁,直到寺山修司去世后才公开。
一首母亲生前哼唱过的歌,令青年阿明魂牵梦萦,为此走遍千山万水一直在寻求这首歌的来历。影片一直在少年阿明和苦苦寻求歌曲的青年阿明之间切换,少年的他裸身在母亲面前,毫不避讳。他爱恋上了邻家少妇,为此遭到母亲的惩罚。在梦境或者说幻想里,少年阿明爬上一座楼阁,看到两个人在缠绵,原来是母亲和青年的自己,可以说阿明即爱自己的母亲又想逃离自己母亲的束缚,两人间的羁绊难以说清。影片色彩奇幻,意境诡谲,行云流水,充满诗意。


1981年的《上海异人娼馆》改编自波莉娜·雷阿日的虐恋小说《O娘的故事》。上世纪20年代,斯蒂芬带着清纯少女O来到上海,他深知她对自己至纯至真的爱恋,把她卖到下等妓院为妓,不但观看她与嫖客交欢,还让O观看他和情妇翻云覆雨,两人以此来追求爱的升华。但后来O与一个华人男孩儿相互迷恋,有了爱情,斯蒂芬再也无法忍受,枪杀了男孩。片子拍摄了很多妓院内的畸恋、性虐等场景,现在看也不过时。
值得一提的是扮演斯蒂芬的是情绪经常失控的德国著名演员金斯基,他和德国名导赫尔佐格是著名搭档,两人一个比一个疯狂,赫尔佐格甚至曾用手枪逼着金斯基拍片。他们广受好评的一部电影是《陆上行舟》,癫狂之作。


寺山修司的遗作是1984年上映的《再见箱舟》,改编自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一部分,日本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关于时间,关于乱伦。


在我看过的九部寺山修司里,认为有五部值得一看,如果再优选一下的话,可以是前三部。
死者田园祭1974
草迷宫1979
抛掉书本上街去1971
再见箱舟198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