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瀑连珠与墨荷梗鸟

字数:11971访问原帖 评论数:75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7-01-01 02:32:00 更新时间:2022-06-22 07:31:45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16-12-31 18:32:00
飞瀑连珠与墨荷梗鸟

飞瀑连珠是朱权(1378~ 1448年)制作的旷世宝琴,而墨荷梗鸟则是八大山人(朱耷 1626~ 1705年)作画的主要题材,前者是先祖辈,后者是直属孙裔辈,若再加上画僧石涛(朱若极1642~1708年), 实际上,这三位名传中国艺术史的艺术奇葩,都是明朝开国皇帝明朱元璋的后人,在腥风血雨的政治动乱中,遁世而居,寄情琴画,成为一代宗师,享年高寿,更是中国历史上帝王家族少有的一段传奇逸事。

(一)飞瀑连珠与朱权

朱权(1378~1448年)是明朱元璋的第十七子,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少年封藩,戎马十年;中年韬晦,寓身学术;晚年学道,托志翀举;以道养生,以道治心。

在他15岁的时候,朱元璋为防御蒙古,册封驻地大宁(今属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 为宁王,与燕王朱棣(1360~1424年)等王子节制沿边兵马。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死了,皇孙朱允炆即位为建文帝,即开始对他的叔叔们进行削藩行动。次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前曾胁迫朱权出兵,许以攻下南京后,与他分治天下;但夺取政权即帝位后,却只字不提先前承诺,并将宁王朱权从河北徙迁至江西南昌,朱权时年25岁,自知权贵爵位无望,遂日韬晦,构精庐舍,多与文人学士往来,读书鼓琴其间,寄情于著述,研习道典,弘扬道教义理。

这位宁王朱权,实与南唐帝君李煜、宋徽宗赵佶等显赫人物,从权利的高峰跌落下来,勇武的王爷却成就为奇绝的艺术家;历史戏剧、诗词文章暂且不说,单古琴与茶道上的修养,至少在明代少有媲美者。

今人确实难以想象,与燕王朱棣分治天下,起兵抢夺侄子皇位的朱权,一位雄才大略成了永乐大帝,另一位韬光养晦成了茶道大师,后者会是一种这样的心情呢?且读读朱权写于1440年前后之《茶谱》其序文有云:“不伍于世流,不污于时俗。或会于泉石之间,工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乃与客清谈款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这是何等恬淡的气度。

我们知道自唐朝陆羽(733~804年)开创茶道以来便渐渐深入人心,朱权的《茶谱》,在这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以茶悟道的观点;全书约两千字,除绪论外,下分十六则,即品茶、收茶、点茶、熏香茶法、茶炉、茶灶、茶磨、茶碾、茶罗、茶架、茶匙、茶筅、茶瓯、茶瓶、煎汤法、品水。书中对茶的点泡、茶的礼仪、茶的制作方法、制茶与烹茶的工具,都做了简明扼要的探讨。

朱权是位多才多艺,少有的帝皇子弟,自经子、九流、星历、医卜、黄老诸术皆具,且善古琴,编有古琴曲集《神奇秘谱》和评论专著《太和正音谱》, 收琴曲63首,是中国现存最早杂剧曲谱,亦是中国戏曲史上重要的理论著作。他另署名云庵道人,制作得中和琴,号飞瀑连珠,是一把旷世宝琴,被称为明代第一琴,长119厘米,大概制造于1425年。



飞瀑连珠取意‘若不息之飞瀑,似无尽之连珠’。这张琴,琴面涂大漆,大漆下为朱砂红漆,再下为纯金研磨,制成底漆漆灰,其上散布细密的“小流水断间梅花断”。飞瀑连珠的音质,可谓古今独步,“其声铿然、冷然、清越”等赞誉之词,这还远远不能恰当地描述其音色之美。这张琴的造型、用料,都扬弃奢华,内蕴精气,用“大雅中的大雅”来形容并不为过。

据悉沈阳音乐学院纪录片《似闻流水到潇湘》中有古琴教授顧梅羹(1899~1990年)家传此琴,曾用以演奏录制古琴曲《流水》。在1977年,当美国向太空发射寻找外星人的太空船,曾选用中国制成的金唱片就有此琴此曲。另据文献记载,伯牙与钟子期知音美谈的《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个独立的琴曲,曲谱初见于明代朱权的《神奇秘谱》;另传《天闻阁琴谱》中的《流水》为清代川派琴家冯彤云的传谱(1876年),曲调与《神奇秘谱》中的《流水》大致相同,唯在第六和第八两段中增加了七十二滚指指法,从而使水势汹涌、奔腾澎湃的效果更加逼真。

朱权经历了人生与政权的大跌宕后,身退神隐,日趋静寂,追随道家精神指引与宗教情怀,作为一种疗心大法,人生后期以信道为起点,以学道、悟道、体道、履道为过程,而把证道当为修道合真的目标。他信仰道的生化主宰精神,皈依道的情怀,确立了“始知我命不由天,造化五行安可缚”的信念,为大道而歌,为证道而存,最终成为黄冠随化的道教徒侣,享年71岁。

(二)墨荷梗鸟与朱耷

朱耷是明末清初画家,本名朱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驴屋等,为明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子。其祖父朱多是一位诗人兼画家,山水画风多宗法二米,颇有名气。父亲朱谋觐,擅长山水花鸟,名噪江右,可惜中年患暗疾去世,叔父朱谋也是一位画家,著有《画史会要》。朱耷生长在宗室家庭,从小受到父辈的艺术陶冶,加上聪明好学,八岁时便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山绿水。明朝灭亡朱耷时年十九,不久父亲也去世,内心极度忧郁悲愤,便假装聋哑,隐姓埋名削发为僧,遁迹空门,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以保存自己。二十三岁时,在进贤介冈灯社剃度为僧,参禅于曹洞宗高僧弘敏门下,法名传綮,号雪个。二十八岁那年,随弘敏去奉新芦田耕香院;几年后,受戒称宗师,住山讲经,随从学法有百余人。顺治十八年,八大山人三十六岁,结束了十三年参禅悟道、晨钟暮鼓的时光,来到青云谱建道院。八大山人当道士后,取名道朗,字良月,号破云樵者。一日,看见一本元代画家赵子昂《八大人觉经》,爱不释手,从此,以八大山人自号。另说“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者也”。



(摄于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

八大山人擅书法,能诗文;书画之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存世作品有《水木清华图》、《荷花水鸟图》等等。

清朝陈鼎在《八大山人传》对其画技的清新流丽、凝练古雅、意味隽永多有高誉:“尝写菡萏一枝,半开池中,败叶离披,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欲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

八大山人的著名五尺中堂《墨荷》,空旷的画面上,寥寥数笔枯叶,两株残荷,一只鹄立枝头的翠鸟,白眼朝天,怒目而视。整个画面,笔简形赅,呈现出一种落寞孤寂萧索凄冷而又傲气横溢的气氛。



欣赏八大山人的作品,能感受到一种幽澹和平宁的境界,就像从喧嚣的人生中,进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读者或许注意到他荷画中的物象,或占据画面边角位置或对角空间,其间多以修长的荷柄承接,大片虚白干净之极;空明之中透着淡淡光线轻微和风,给人以亦天亦水亦雾岚的朦胧感,似乎时间已凝固。沉寂中尙可听到淅淅沥沥的细雨声,仿佛天籁,也给人这里是一个不受世事惊扰的彼岸世界,在充满闲适的宁静感里,还有一种声音在呼唤心灵深处的念想。他笔下的荷塘空间,永远是那么空灵剔透,似乎那里的荷柄比其他画家笔下的荷柄要高大的多,疏朗的多。似乎这里不是现实的荷塘,而是在林间闲步品茗,也许你还会想起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所营造的月光中的荷塘意境:宁静如梦幻。在这样的荷塘里“你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外无世界,内我自我,完全沉醉在一个时光凝固的荷香世界中,轻松而宁静。

研究八大山人的学者,都认为他的精神气质是非常纯净的,简练的艺术语言看似简单,实则源于多年艺术实践的“洗炼”之功,当然,洗去的不仅仅是艺术语言中的杂质,更重要的是洗去心中的杂念和世事的喧嚣,还人以清风朗月般的审美时空。

八大山人画出一只鸟,我们都能感到它要飞起来,艺术就是在于追求外在的真实与生命真实的关系。八大山人在给石涛的信中曾写过一句话:“禅有南北宗,画者东西影”。这句话讲到了真实与虚幻的关系:“画者东西影”不在于追求对东西的虚幻表达,例如一种虚幻的、不固定的形态,而是要突破表象世界对生命真实的表达。这才是中国文人艺术中的精髓,也是理解八大山人艺术的基础。学者认为这种气质就来自于曹洞宗良价禅师的偈语“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的思想。我是本来面目,是体;渠是影子,是用。外在的影之用都是因我之本来面目而存在,所以渠今正是我;但影子并不是我所以说我今不是渠。创作到了最后,根本不在于似与不似。



八大山人六十二岁时,在侄子的帮助下,在南昌城郊的潮王州盖了一年简陋的屋子,名曰“寤歌草堂”。友人叶丹曾作为一首《八大山人》诗,描写他当时的生活情景:“一室寤歌处,萧萧满席尘。蓬蒿藏户暗,诗画入禅真。遗世逃名老,残山剩水身。青门旧业在,零落种瓜人。”由此可见,八大山人就在这样一个环堵萧然的草堂中,淡泊孤寂地度过了他的晚年,于康熙四十四年仙世,享年80岁。

艺术评论家总结八大山人一生:以明室宗裔,痛遭社稷颠覆、国土沦亡之变,悲愤慷概,汨浡郁结,无所发泄,于是蹈隐高踪,佯狂装哑,哭笑杯酒,游戏笔墨,以消磨劫后生涯,人目为狂,而不知其内心之悲苦,故发为书画,正西人所谓血泪之交逬,感情之升华者,感人至深且巨。

朱耷是在六十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作画,每次署款时,常把“八大山人”四字连缀起来,仿佛象“哭之”“笑之”字样,以寄托他哭笑皆非的痛苦心情。他的画幅上,常常也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签押,仿佛象一鹤形符号,其实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组成,借以寄托怀念故国的深情(甲申三月十九日是明朝灭亡的日子)。山人有自题山水册,诗云:“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薍石枒杈树,留得文林细揣摩。”足为其生涯与艺术交融之写照。

(三)苦瓜和尚:石涛(朱若极)

石涛,原名朱若极,其祖是明朱元璋长兄朱兴隆,传到后来清顺治二年(1645年),其父明藩靖江王朱亨嘉称“监国”于桂林,不久因同室操戈被杀。四岁的石涛由宦官带至全州湘山寺,削发为僧得以存活,法名原济,一作元济,后人传为道济,小字阿长,字石涛,号大涤子、清湘老人、清湘陈人、清湘遗人、粤山人、湘原济山僧、零丁老人、一枝叟,晚号瞎尊者,自称苦瓜和尚;与当代的弘仁、髡残、朱耷合称“四僧”。

由于他自幼出家为僧,对佛学及禅学有极深的研究,并在文学、诗词等各方面也都有很高的造诣。他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早年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墨法淋漓,格法多变,尤精册页小品;花卉潇洒隽朗,天真烂漫,清气袭人;人物生拙古朴,别具一格。他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石涛还讲求气势。他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作品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

石涛的艺术成就是前无古人的,存世作品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图》《诗画册》《山水清音图》《竹石图》《黄山八胜图》《梅竹双清图》《蕉菊图》《淮扬洁秋图》《惠泉夜泛图》《山水清音图》《细雨虬松图》《梅竹图》《墨荷图》《竹菊石图》等,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

他另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阐述了他对山水画的认识,提出一画说,主张“笔墨当随时代”“借古以开今”“我用我法”和“搜尽奇峰打草稿”等,强调对大自然要有真切的艺术感受,反对泥古不化。他的绘画艺术成就,对清代以至现当代的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还为人所赞誉。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他的墨笔纸本《对牛弹琴图》,纵132.5厘米,横53.4厘米,构图奇险,笔墨老到,意境突出,是石涛人物画杰作。“对牛弹琴”一词本是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但此图通过作者自题“世上琴声尽说假,不如此牛听得真”等诗句,反映出作者难遇知音,而只能寄托于“牛声一呼真妙解”,反映了作者孤独落寞的心境,这亦如他的画论是以禅学思想为主导,通篇贯穿了他对禅的理解与领悟,文章中充满了禅的内涵与玄机。由于人们对禅学不甚了解,其中的奥妙多年来一直很少为人所参悟理解。倘若对禅学有一定的认识,定会感到文中的妙处实在不可多得,堪称千古绝唱之奇文。

(四)大孤独、大悲寂的艺术情怀

据媒体报道,北京保利2014年秋拍“中国当代水墨夜场”于11月30日北京四季酒店举槌,新加坡著名作家、翻译家、画家陈瑞献在2013年作的《八大山人画像》以1800万举槌,最终以2070万元成交,刷新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据说70岁高龄的陈瑞献一笔浓墨在几十秒的电光石火中挥笔而就,可以看到艺术家手中那管毛笔破石穿云的速度和力量。此画以中国绘画的书写性线条入画并配上满纸的长篇大题跋,使单纯的水墨线性思绪变成诗意的弥漫。文是画精神,画乃文趣味,绘画与文字之间生发出互文的相互关系。前人写到八大山人,仿佛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副情景:一张苦瓜似的脸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泪,分不清是墨点,雨点,或是泪点,水墨交融,使这张脸阴愁惨淡、面目模糊。但在陈瑞献的笔下,我们看到一个看似孤独遗世面容清癯头戴凉笠身穿僧服脚登芒鞋的僧人,比传统其的画像少了一分忧郁,多了几分傲视泰然的睿智眼神。

七零后诗人龙天(钟瑞明)1998年作诗《画纸上的鸟》有云:“墨汁没干,是一只被淋湿的鸟,落在一枚丑陋的岩石上,一只坚硬的手攥紧了它的孤独……”。这首诗虽是自画像,这何尝不也是每个时代个别艺术家特有人生经历处境磨砺出来,观看大千百态孤傲不屑的冷眼形象。

我有时独自站在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前面,或路经抚河桥桃苑小区,在深秋或初冬的寒风中,枯叶从身边扫过,也不禁打了一个寒噤。



(摄于南昌抚河桥旁的桃苑路小园区)

庄子说:“听之以耳,莫如听之以心,听之以心,莫若听之以气”。今天我们欣赏这些作品,仿佛是在阅读一颗大孤独与大悲寂的灵魂,多了几分人生的感叹和对艺术的敬仰。

2016年12月31日完稿于江西南昌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16-12-31 21:21:24
问好@石中火 ,本文起草酝酿有段日子,趁今天有时间就把它圆了。上图有重复,请删除其中一幅,谢谢。祝新年好。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17-01-01 20:57:26
问好@xixiange1963 谢谢雅赏,恭贺新版主上任。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17-01-01 23:18:08
问好@夜雨宿巴山 谢谢分享,是的,满清宗室中的溥学斋与溥心畲也是琴和画界的大家。笔者选择朱权、八大山人和石涛来写,更多是对残山剩水的人生感叹,以及对大孤独与大悲寂的灵魂,犹而衍生艺术的敬仰。

古琴留世的据悉还有唐代千年古琴“九霄环佩”,著名古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祥霆曾在2012年10月18日于成都现场演奏了<梅花三弄>、<流水>、<广陵散>等近10首古琴名曲。另有记载这古琴曾于756年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肃宗继位大典上使用过。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17-01-02 14:40:15
文好@冰原极光 谢谢朋友顶帖支持。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17-01-03 10:01:24
问好@云石胶 谢谢鼓励。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17-01-04 16:24:23
新加坡艺术家陈瑞献笔下的八大山人,我们看到一个看似孤独遗世面容清癯头戴凉笠身穿僧服脚登芒鞋的僧人,比传统其的画像少了一分忧郁,多了几分傲视泰然的睿智眼神。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17-01-06 09:58:59
今天我们欣赏这些作品,仿佛是在阅读一颗大孤独与大悲寂的灵魂,多了几分人生的感叹和对艺术的敬仰。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17-01-09 09:22:37
研究八大山人的学者,都认为他的精神气质是非常纯净的,简练的艺术语言看似简单,实则源于多年艺术实践的“洗炼”之功,当然,洗去的不仅仅是艺术语言中的杂质,更重要的是洗去心中的杂念和世事的喧嚣,还人以清风朗月般的审美时空。

是的,欣赏八大山人的作品,能感受到一种幽澹和平宁的境界,就像从喧嚣的人生中,进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读者或许注意到他荷画中的物象,或占据画面边角位置或对角空间,其间多以修长的荷柄承接,大片虚白干净之极;空明之中透着淡淡光线轻微和风,给人以亦天亦水亦雾岚的朦胧感,似乎时间已凝固。沉寂中尙可听到淅淅沥沥的细雨声,仿佛天籁,也给人这里是一个不受世事惊扰的彼岸世界,在充满闲适的宁静感里,还有一种声音在呼唤心灵深处的念想。他笔下的荷塘空间,永远是那么空灵剔透,似乎那里的荷柄比其他画家笔下的荷柄要高大的多,疏朗的多。在这样的荷塘里“你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外无世界,内我自我,完全沉醉在一个时光凝固的荷香世界中,轻松而宁静。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17-03-06 08:41:46
研究八大山人的学者,都认为他的精神气质是非常纯净的,简练的艺术语言看似简单,实则源于多年艺术实践的“洗炼”之功,当然,洗去的不仅仅是艺术语言中的杂质,更重要的是洗去心中的杂念和世事的喧嚣,还人以清风朗月般的审美时空。

我们今天欣赏八大山人的作品,能感受到一种幽澹和平宁的境界,就像从喧嚣的人生中,进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又仿佛是在阅读一颗大孤独与大悲寂的灵魂,多了几分人生的感叹和对艺术的敬仰。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17-04-25 12:26:44
《八大山人纪念馆》位于南昌的梅湖定山桥畔,建于1959年,是中国第一座古代画家纪念馆,占地约39亩,四面环水,形似“八大”笔下游鱼,与西南面梅湖浑然一体,水陆相生,宛若“太极”天成,馆内布局一院一楼一中心,品形而立,风格迥异。南面为“青云谱”道院,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自然脱俗,内部陈列以八大山人生平及艺术介绍为主。北面为真迹陈列馆,建筑风格现在抽象,含蓄简约,主要展示八大山人书画真迹,又名“真赏楼”。西面八大山人研究中心为仿古建筑,又名“在芙山房”。

有文字是这么介绍的:“园内有数百年的古樟树、苦楮树、罗汉松青叶苍干,繁荫广被,覆护着青砖灰瓦白墙红柱的殿宇,显得格外静谧。密叶筛过的天光洒在小径上,明暗闪烁,野趣横生。一弯荷池清澈明净,倒映着笼笼修竹,鱼儿嬉戏,花影摇曳。园外清溪蜿蜒,溪畔农田阡陌纵横,农舍炊烟袅袅,景色怡人”。

路过江西南昌的朋友,值得一游。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11-25 14:14:09
在南昌很多人都知道《八大山人纪念馆》,但抚河桥旁的桃苑路旁小园林里竖立的朱权铜雕,很多人却视而不见。我也是到附近宴请,司机在巷道停车倒车等候之际,我闲步偶然发现,有感而文。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11-29 20:09:14
正文提到朱权的《飞瀑连珠》古琴,这里顺便介绍一下苏轼专门为琴曲《醉翁操》而谱写的《醉翁操-琅然》。全词节奏鲜明,韵脚鲜明,读来朗朗上口,其中画面感十足,于乐曲搭配更见绝妙,实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附有小注文字:
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然有其声而无其辞。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

上片状写流泉之自然声响及其感人效果:
原文: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翻译大意:飞瀑似珠玉叠串琅琅鸣泉,高山推出明月,清朗团圆。我问:是谁?琴弦轻响,优美的旋律,回荡空山,无人应答,静寂塞满广大空间。只有醉翁理解这天上的琴弦。这是大自然的音籁,美妙呵,难以言传。明月中天,清风把琴声送出很远,露水似真珠,眨着笑眼。此时此刻,谁能安恬入眠?背负草编筐篓的人,走过山前,大声高呼:有心人才能如此这般。

下片描述醉翁的啸咏声及琴曲声。
原文: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翻译大意:醉翁长啸,吟诵新诗篇。余音袅袅,回答的是谷中流泉。醉翁去了,不再返还。留下的只是,朝的吟咏,夜的哀怨。山,有时会裸露光秃秃的山巅;水,有时会流转回环。然而,醉翁呢?他已不回去少年时光。醉翁呵,已经归去,幻化成仙。这美妙的乐曲,却留在人间。不信,请你倾听,听呵,听这流注奔泉。手指弹奏以外,还有新的一两只和弦,这《醉翁操》便是乐曲中的名篇。

笔者曾读过文章报道苏州人士顾文彬(1811~1889年)与顾承(1833~1882年)父子构建《过云楼》与《怡园》,以书画艺术、古籍善本、古琴古泉等传统文化涵养子孙,以江南私家园林为依托表达文人士大夫寄情山水的隐逸之性。顾承曾收藏古琴十余张,其中最为珍贵的当推宋代苏东坡的“玉涧流泉”和“松石间意”两张琴。他还构筑坡仙琴馆、石听琴室,并喜欢抚琴自娱。民国初期怡园还举办过轰动一时的全国性古琴雅集,只是不知苏东坡的这两张古琴现在何处?

另得悉北京匡时2010五周年秋拍(胡若思藏李子昭旧物“惊涛琴”)。据说(唐-凤势式惊涛琴),收录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胡若思画集》中。为胡若思于1953年所得,原为宋代书法名家黄庭坚收藏之稀有极品,几经沧桑后仍为迄今世存最为完美的一床唐琴。琴长118公分,背刻“惊涛”、款识“庭坚”,尾刻有记为蜀地古琴名家李子照先生之庭物的字样。琴声苍古浑厚有如浪涛,琴面有金徽十三枚,配以象牙琴珍、雁足,极具收藏价值。摘图如下,以饱眼馋。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12-11 18:50:22
古代造琴基本分为三类:一是圣人造琴,如仲尼式、神农式、伏羲式等;二是文人造琴,如落霞式、蕉叶式、连珠式等;三是帝王造琴,如襄王琴、潞王琴等。而这‘连珠式古琴’相传为隋朝逸士李疑“连珠先生”所创,造型玲珑精巧而华美,项腰作连续三个半月形弯入,犹如连珠。朱权的“飞瀑连珠”就是由连珠式改型而得。琴的式样是造琴人根据自己的审美趋向通过对琴身的变异而展示和发挥自己的艺术特色形成的,因此每一种琴的式样都反映出它自身的思想语言。

常见的几种古琴式样以图样介绍如下: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12-30 13:59:19
欧阳修自称的“六一居士”,源自其有“古绿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欧阳文忠公集·附绿卷一》”

后来欧阳修又说“吾家三琴,其一传为张越琴,其一传为楼则琴,其一传为雷氏琴。”

苏轼收藏的古琴则主要是雷琴,他在《晃和西湖月下听琴》一诗后序中便谈到“家有雷琴,甚奇古,玉涧道人崔闲妙于雅声,当呼使弹。”可以视为文人趣味的代表,而古琴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今存世最完美的一把唐琴名为“惊涛琴”,龙池上刻“惊涛”、“庭坚”,琴尾背部刻:“李子昭先生得此古琴于上海,时在乙未秋九月(即1895年),蜀中亦道人修并记”。(参阅第19楼图片)。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2-01-13 09:41:43
研究八大山人的学者,都认为他的精神气质是非常纯净的,简练的艺术语言看似简单,实则源于多年艺术实践的“洗炼”之功,当然,洗去的不仅仅是艺术语言中的杂质,更重要的是洗去心中的杂念和世事的喧嚣,还人以清风朗月般的审美时空。

是的,欣赏八大山人的作品,能感受到一种幽澹和平宁的境界,就像从喧嚣的人生中,进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读者或许注意到他荷画中的物象,或占据画面边角位置或对角空间,其间多以修长的荷柄承接,大片虚白干净之极;空明之中透着淡淡光线轻微和风,给人以亦天亦水亦雾岚的朦胧感,似乎时间已凝固。沉寂中尙可听到淅淅沥沥的细雨声,仿佛天籁,也给人这里是一个不受世事惊扰的彼岸世界,在充满闲适的宁静感里,还有一种声音在呼唤心灵深处的念想。他笔下的荷塘空间,永远是那么空灵剔透,似乎那里的荷柄比其他画家笔下的荷柄要高大的多,疏朗的多。在这样的荷塘里“你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外无世界,内我自我,完全沉醉在一个时光凝固的荷香世界中,轻松而宁静。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2-06-15 16:19:14
@依旧是藤壶主 2022-06-15 14:41:29 感谢分享“戏墨棠阴里,斫琴松壑间”,可有画作?

同样旨趣的,有清朝咸丰年间沈梧(1823~1887) 的《题松壑鸣琴》诗:云泉松壑畔,有客伴孤琴。曾历世途险,岂贪山水深。静中参妙理,空谷助清音。不是知音者,安知此老心。

沈梧著有《蓉湖渔笛词》,收藏甚富,所作山水,有士大夫气,无刻画痕。撰有《石鼓文定本》《汉武梁祠画象考证》。诗作多散失,后人搜罗撰刻一册《古华山馆劫余稿》传世。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2-06-15 16:27:06
【望瀑荡云綹,苍松坐自闲】

(一)
欣赏李可染的【观瀑图】,上有题诗作画心得,其中经典一句好像是:“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笔者心想只要无需面壁,观瀑亦可作为修行,那也是乐事一桩。但单凭一鳞半爪,还得从山水大自然中领悟。谨赋诗一首,以志其事。

岩壑出高山,溪涧留心田;
望瀑荡云綹,苍松坐自闲。
鸟隐涛声寂,月涌暮色潋;
欲知此中意,风定看花缱。

瀑流轰然里外,何以鸟隐涛寂?欲知此中禅意,陶潜饮酒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概乃天游之静回溯自然本真,故云:风定看花缱。

2014年12月27日

(二)

请欣赏另一幅傅抱石构图恢弘气吞山河的【松坡望瀑图】,它展示了画家不同的情趣和意境。



傅抱石的【松坡望涛图】,大师以大笔淡墨扫出飞泉,奔泻出银河落九天之势,雷霆万钧,近景为浓墨之巨大盘石,强烈的黑白对比融为酣畅一体,一高士盘坐观瀑,犹如俗务尘嚣置诸脑后,表现石涛诗作“天削危峰万仞青,虹飞千尺走雷霆,不知何处餐露客,日日凭栏洗耳听”之意,大有天地人共听无边天籁雅趣,气势恢宏,寓意豁达。

2014年12月31日

(三)

巧合的是,最近也读到一首由皇帝与僧侣的合作完成的诗句: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据《庚溪诗话》记载“唐宣宗微时,以武宗忌之,遁迹为僧。一日游方,遇香严闲禅师同行,因观瀑布。禅师曰:我咏此得一联,而下韵不接。宣宗曰:当为续成之。其后宣宗竟践位,志先见于此诗矣。



这首诗句通过气势磅礴的瀑布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排除万难坚韧不拔敢于进取的勇气,以及志向远大的胸怀,极富激情启示和勉励。是的,生活的道路上艰难曲折,最能磨炼人的意志和品格,增长人的知识和才干,具有高远志向的人,决不会满足于现状,一定要继续努力,干出一番大事业来,方足遂愿。

2015年4月14日

(四)

这幅【高士观瀑图】是傅抱石大师1964年精心绘制的山水佳作。



意在表达画家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心灵的境界,其视界之宽。作品中构图饱满,天风浩荡,雄奇恣肆,两山之间,洁白如练的飞瀑从天而降,气势磅礴,夺人心魄,在视觉上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和震撼。水势湍急,有万马奔腾之势,其声激越,穿云裂石,訇然作响。三位高士立于巨岩之上,沉浸在壮丽的山色中,在震耳欲聋的水声中谈笑风生,畅然忘返,在风声泉声中尽享造化之美妙。 画面与元诗相映成趣:“山风萧萧昼寂历,长松落落倚绝壁。紫烟乍留青巘中,瀑布迸落苍厓石“。

据评论家介绍说:此画集中体现了傅抱石山水画创作的二大特点:“抱石皴”和“傅氏水口”。散锋乱笔描绘画中山石,笔触清晰,线条劲健,设色淋漓,是典型的“抱石皴”。水口的画法更显其妙!水是白的,墨是黑的,以黑的山石反衬白的流水,最大限度的突出了瀑布的主题。用笔、勾勒和渲染的巧妙结合又大大加强了瀑布的流势,尽管有大大小小的石块于瀑布间阻隔,而泉水却依然奔流跃动,水击坚岩,轰鸣瀑声震荡山谷。画中人物虽小但神情俱备,三位高士形貌清癯,衣冠飘举,超凡脱俗。作品取高远布局,既营造出强烈的空间感觉,也表现出动感和磅礴的气势。如此大幅山水能做到行笔既刚劲泼辣而又潇洒自如,恰如一首大自然交响曲,既音调铿锵又流畅得如行云流水!

2015年4月20日

(五)

附图为苏曼殊的【雁荡观瀑】,原画题文为:“古人云:欲画龙湫难下笔,不游雁荡是虚生。其风景幽雅令人流连忘返,也画寄佩忍诗人。”



有名家评论说:此画构图简略,逸笔草草,一抒其远遁空山、避世脱俗之胸臆,颇有文人画之雅趣;留白处行文,字体秀雅,笔法洒脱,段落跌宕,气定神闲,与画面密疏呼应,相得益彰;观其书法,精于其画,应该是以书入画。

感谢好友@南山樵子 赋诗助兴,诗云:”独坐盘石上,观瀑雁荡山。 松高接浮云,涧深起岚烟。清闲思伯牙,对空抚孤弦。万籁俱空寂,琴韵付流泉“。诗句雅致超脱意境高远。

苏曼殊(1884~1918年)是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英年早逝年仅35岁,著名学者南怀瑾在《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一书中曾评论说他:“行迹放浪于形骸,意志沉湎于情欲之间的苏曼殊,实际并非真正的出家人。在民国初年以迄现在,由章太炎先生与‘南社’诗人们烘托,擅长鸳鸯蝴蝶派的文字,以写作言情小说如《断鸿零雁记》等而出名。他以不拘形迹的个性,在广州一个僧寺里,偶然拿到一张死去的和尚的度牒,便变名为僧。从此出入于文人名士之林,名噪一时,诚为异数。好事者又冠以大师之名,使人淄素不辨,世人就误以为僧,群举与太虚、弘一等法师相提并论,实为民国以来僧史上的畸人。虽然,曼殊亦性情中人也”。

苏曼殊确以僧名风闻那个时代,诗文书画都造上乘。以他的才情,他的胆识,时人少有能出其左右。但他却袈裟披肩风雨一生。他十六岁出家,多半是以一种无言的行为抗争其多舛的命运。他以半僧半俗的形象参加了革命党,而被世人称之为奇人,或许,奇就奇在他冷寂的面孔下蕴藏了多彩的人生。他留下著名诗句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有:“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画中题诗提到的诗人佩忍,查悉即陈去病(1873~1935年)近代著名文人,于1922年与柳亚子等人在上海创立“岁寒社”,即席赋诗云:“居闲只自尊高隐,岁晚何妨接旧缘。比似苍松与翠柏,任看拔地与参天”。

2015年4月28日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2-06-17 18:08:59
网上查到另一幅和楼上(27楼)风格接近的作品,不知是否同一人。网上介绍刘丽华,笔名刘怡,祖籍江苏吴中,1975年毕业于陕西省艺术学院,现任长安大学附中艺术学科高级教师。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2-06-20 10:22:47
昨天商务宴请安排在茶座会所,离座前餐馆主人前来致意,不知怎么就提到八大山人,我想起自己写的这篇文字,补充说南昌历史上其实还有一位朱元璋后人-精通古琴及茶经的朱权,闻者面露诧异,我引述网上资料忽悠说这位朱权(1378年~1448年)其墓现存新建县石埠乡璜源村缑岭东麓的垄亩阡陌之间墓室隐于山中,在1958年由考古者发掘,据说朱权后人在此守护墓地,繁衍生息,在此形成朱家自然村(新璜源村)。席上有人竟然表示好奇追问不懈,我赶忙说今天行程匆匆,下面还有公务预约,借机落荒而逃。聊谈历史,就怕有人较真(如笔者)。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