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谍战剧解析(二)——优秀的谍战剧是什么样!

字数:8507访问原帖 评论数:16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2-13 01:27:31 更新时间:2022-03-28 10:23:38

楼主:十二文  时间:2021-12-12 17:27:31



最近几年,国产谍战剧的数量不少,但真正算得上合格的不多,优秀的就更是少之又少。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话呢,放在国产谍战剧上是非常贴切的。
平时大家看的一些谍战剧,有明星、有美女、有感情戏、有枪战戏,觉得很好看,很热闹。但实际上逻辑混乱、漏洞百出,剧情经不起推敲。
大家公认的好剧、豆瓣和其他相关网站评分高的剧,也就那么几部。
那什么样的才是好剧呢?优秀的谍战剧具备哪些重要元素呢?
作为一个喜爱谍战剧的观众,同时也是影视行业的一员。今天啊,就我个人的理解、看法和大家聊聊谍战剧的那些道道。
希望我这块“砖”,能引出同行业的“玉”来!







我们总结下优秀经典的谍战剧,他们有这些共同的特质: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逻辑缜密;多条主线脉络清晰;人设定位准确,人物性格刻画到位,让人信服;故事悬念一环扣一环;台词合理、接地气而且非常经典;演员多是年纪偏大,有一定阅历的男性演员,女性角色大都不是美女明星,而且是辅助配角;其他一些配角出彩,让观众印象深刻…”
说得再直白点——这些优秀谍战剧,没有所谓的小鲜肉、美女明星。就是有,那也是表现确实还不错。而且就算用,那也是配角,而且不会给太多镜头和戏份。
就一个原则:“可以有,但戏份的多少和出镜率都是非常小的,不会喧宾夺主。”
这不是主创们故意这样为之,而是好的作品的创作规律就是这样的。
反过来也是一样。
不及格的伪谍战剧,就会故意增设与情节没关系的角色、与故事违和的人物关系。生硬的找些年轻的,没有演技的,美女或者流量明星来出演。
导致整部戏不严谨、浮夸,从故事开始就让观众不信服,不愿意走进剧情。
最后变得“惨不忍睹”,让观众“如鲠在喉”、“如坐针毡”!
如《叛逆者》、《胜算》、《新世界》、《前行者》、《霞光》…
列举的案例是因为多少有些观众熟知的优秀的演员,还有大量的谍战剧,粗制滥造的就不一一列举。
有不明白的观众肯定会因为自己喜欢某个演员而袒护说某个不合格的剧很好。但我想问,你看那些真正大家都觉得好的剧是不是都有重播的。然后你再看看,大部分人都说不好的、我列举的伪谍战剧中,你个人觉得好看的剧有没有重播的?
答案就很明白了。








1、故事的大背景
国产谍战剧是有真实历史大背景的,也是有着真实时间段的!
所有的谍战故事所处的历史大背景,几乎都在1921年(前后几年)——1949年间。
民国时期,国家动荡、军阀混战,西方国家在我国上海、重庆、天津等几个重要城市划分租界。国民党(中统、军统)、汪伪政府、日军等特务机关,各种势力盘根错节,互相制约着。
我党地下工作者,就是在这样现实的、残酷的、艰苦的环境下,进行着地下工作:根据组织分工,有打入敌人重要机关的,有伪装成各行业买卖人的,也有潜伏在民间社会最底层的。形成一条条单线和多重线往来的联络网,把一条条重要的情报传递到我党相关部门,另一方面完成我党上级指派的秘密任务。
我党地下工作者,尤其是打入敌人内部的同志,他们大多受过专业训练,沉着冷静。他们有着比其他同志更严密的纪律约束,因为他们的工作不能出半点错,他们每天在“演戏”但不能“NG”,他们随时会因为一些极小的事情而暴露;他们每天都是如履薄冰,在刀口上行走,是非常非常严肃的事情。
故事背景就要真实地表现出白色恐怖之下的气氛,我党同志每天生活在危险边缘的环境中。而很多不严谨的谍战剧,拍的场景跟我们现在在大城市上班、小县城逛菜市场一样。






2、剧中人物角色
故事的大背景是“实”的,是严谨的,那剧中“敌我人物”也是要遵循 “真实”、 “严谨”“严肃”的标准来创作。
剧中每个虚构人物不仅要符合当时的环境下的“真实原型”,还要在现代社会中,现代职场中有所折射,就是要“对号入座”!就是要有“出处”。
每个有名有姓的角色,要生活化,要接地气:坏人也有优点,好人也有缺点。
剧中的人物角色分配是有“套路”的,就像戏剧里“生旦净末丑”。
通常在敌人内部有个领导,有个头。
这个“头”呢,往往是一个“老谋深算、老奸巨换、深藏不露、贪污腐败”的官场老狐狸,老鬼。这样的人设是现实存在的,好比大企业里高层的贪污腐败分子。
所以,这个反面一号人物,必须要找有一定年纪、有阅历、有深度的成熟演员。要表现出这个人物的“阴险、猜疑、狠毒、老奸巨猾、老谋深算”的人物性格来。这样的反派人物,戏份很重,就需要中老年的演员来担任。
这个老鬼下面需要设计几个性格不同的特务,也就是“小鬼”。
这些配角是衬托主角的,他们的好坏直接影响主角。而编剧对配角的人设刻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部剧的质量。
他们个个性格分明,非常生活化,接地气,每个观众生活中,身边都存在这样的人。
大家可以想想那些精彩的谍战剧,是不是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配角,他们有的甚至盖过了主演。







相对应的,我党这边也会有一个经验丰富,经受过严峻考验的老同志。他更多的是在暗处,出场时间可能不多,但会在暗处帮助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卧底同志。
这一正一反两个“老同志”,是压阵的,也就是观众喜欢称呼的“老戏骨”。人物设定的准,然后演员也选的准,那就能把这个剧给压住,剧也成功一半了。
例如《潜伏》里的吴站长、《悬崖》里的高彬科长、《黎明之前》里的谭忠恕、《风声》里的汉奸…








剧中会有一个核心角色,正面一号人物。
这个人物,在演员选择上非常重要。需要形象健康、有型、有气场;需要一定的演技、有一定的“厚度”和“观众缘”的成熟男演员。但正面一号人物的设定,不能太完美。
怎么讲?
就是避免“高大全”,那样就容易“假大空”。不能是“007、碟中谍特工,人帅,有道德、正义、有功夫,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前面我们说了,国产谍战剧的历史背景是真实存在的,我党地下工作者也是真实存在的,他们首先是人,是普通人。
他们不是万能的。他们的外形可能是柔弱的,他们的样貌可能不是“漂亮”的。只有这样,他们每次遇到危险的处境才能揪住观众的心。
当然,商业剧的需求,是可以找样貌正的、帅的演员。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成熟”,要有“厚度”和“观众缘”。
这么说,大家就多少能感觉到,长得不帅,不够正面的孙红雷,能够演绎正面一号人物“余则成”;另一方面,很多长得帅、正面的、形象健康的年轻男演员担任正面一号人物,却遭遇口碑下滑,演技表演不合格的评价。
当然,这里面还有个“表演”的问题。
很多没进谍战剧这个门槛的导演呢,就会照着普通人的“惯用思路”去要求演员表演,其实谍战剧的男一号,不光演员选择上要真实,要接地气,表演上也不能“过”,就是要“收”着演。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都是同样的道理。
宁愿“不及”也不要“过”——宁及勿过。大家可以留意一下以往口碑好的、表演获得肯定的、得奖的角色,演员都是“收”着演的。
以上所说的“实”,是剧本的“基础”,分量很重。
要反映出“真实、成熟”。
做好这一步,观众才愿意“信服”这个故事,相信剧中的人物。










上面说了“实”,再来说说“虚”。
“虚”是相对于“实”来说的。
剧情的创作背景和人物角色分配,需要遵循她的“实”,编剧是要“严肃”对待的。这是个基础,也是个基本。
在这个基础上,要让“实”看上去好看,要让历史剧、军事题材不那么生硬,枯燥,这个时候就要来些“虚”的,要让历史剧“浪漫”起来。
1、 人物的身份、关系
我党卧底表面上的身份可以设计成国民党的领导,可能官不大但却和某个大官有关系、
也可以设计成抗日或者得过国民党某类勋章之类的人物。总之,设计成那种“有背景有来头、可以上书房行走”的身份,这样才能如鱼得水的进行秘密活动。
如果一男一女呢,可以设计成假夫妻的关系来进行地下活动。历史上我党地下工作者是有以夫妻名义在进行地下活动的。
对一号正面主演的身份的设计定位,怎么好看,怎么来,怎么能让剧情走势惊险怎么来,但一定要有生活常识、符合逻辑。








2、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剧情
谍战剧好看,就是里面“敌我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险象环生”。
每次我党同志遭遇险情却又能绝处逢生,化险为夷:“办公室里的斗智斗勇、各类地下党接头的方式、跟踪和反跟踪、缜密的传递情报方式…”这些是最好看的部分,是需要编剧打开脑洞,展开丰富联想去艺术创作的。
这个部分的逻辑是要经得起推敲的,在原则和转折点上,是要合情合理的。在剧情反转和进展方面是可以“意料之外”的。
前面的“实”是“基础”,那这个部分就是“核”。
这是很考验编剧和导演对谍战剧精髓的“理解”的。
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优秀的谍战剧的特质。不能用所谓的流量IP、帅哥美女,也不能瞎模仿国外的那些悬疑剧的表现手法。
貌似很惊险刺激、很时尚,画面也很好看,但可能水土不服,也可能只模仿到人家的皮毛,搞得不伦不类。
国产谍战剧的观众,是编剧和导演容易忽视的。很多人不知道,或者没有仔细观察这个部分:前面说了,谍战剧是有真实历史背景的,也就是说这是跟历史,军事有关。而对历史和军事有关,或者比较懂的人、比较感兴趣的人,大部分是有一定年纪的、有生活阅历的,和有一定文化的男性观众。





这样的一批观众,他们的口碑是可以引导其他观众的。当然,导演和制片是想得到更多的观众,所以就会安排一些年轻演员,好看的,有流量的明星啊,来吸引年轻观众。
用年轻演员,流量明星来参与,确实吸引到大批年轻观众,但这里面就有一个“理解”的问题:首先,这些年轻观众,没什么文化,也没生活阅历。对历史,军事不是很了解,也不是很感兴趣。他们不是来看剧,是来看明星的,他们也说不出剧情的好坏。他们不在乎故事讲得是什么。他们也根本无法客观的判断好坏。
另外呢,就算他们懂,或者遇到好的谍战剧,但他们没有那个文化程度去专业平台上点评。不能引导其他观众,也不能带来好的口碑。
时间一长,烂剧就会产生收视率下降,口碑滑坡。原因就是,年轻观众不是媒体主要传媒者,他们只是“看热闹”。反过来,有一定年纪的,有生活阅历的,和一定文化程度的男性观众呢,都是愿意而且有那个文化水平、有那个条件在专业平台上点评。他们会客观的说出一部谍战剧的好坏。
他们的口碑一传播,那其他观众,也包括那些不懂历史的、追星的年轻观众也会跟着看。
有水准的、成熟的、严肃的历史类的好作品,都是首先得到这帮“成熟”的、“有阅历”的观众的人认可的,然后才带动了其他观众,影响了其他观众。例如:《潜伏》、《悬崖》、《北平无战事》、《人民的名义》、《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57》、《大宅门》《闯关东》等。
国产谍战剧,必须要得到“有一定年纪的、有生活阅历的,和一定文化程度的男性观众”的认可,所以编剧和导演们也要“有生活、有阅历、懂历史”的来创作,拿出“成熟”的好作品。






3、人物的行动、台词
人物行动的“动机”要明确、要符合“逻辑常识”,要立的住;人物的台词要反映内心活动,要“成熟”,“经典”。
上面说“好的剧情”,说的是人物的走向,命运。剧情一步步的发展,就靠人物的行动。这个行动安排要让观众看了“合理”,不要莫名其妙。很多剧的情节因为编剧和导演的不专业、不成熟,导致前后的剧情脱节,不连贯,剧中人物的一些行动不符合常理,这就容易成为“雷剧”、“伪谍战剧”。
台词呢,更是最直观最让观众记住的部分。
往往一些经典的优秀的谍战剧,会有不少经典台词。而不是你问我答,那种不疼不痒的口水台词。一说到一些经典的优秀电视剧,观众们都能随口说上一句剧情里的台词。
例如,“峨眉峰,还##独照”、“这里有两根金条,你告诉我,哪根是龌龊的,哪根是高尚的”、“李大彪,你##的意大利炮呢,给老子拉过来”







我们说制作方面,氛围方面不要乱模仿西方影视剧,但台词方面确实要学习下西方影视剧的优点。西方有些电视剧也能拍的跟电影一样,很精彩。除了画面和一些后期剪辑制作的原因外,更多的是台词考究,经得起推敲。
不落俗套的台词,很能把人物性格刻画出来,让这个人物丰满起来。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所以,演员不要区分主演和非主演,研究好自己的角色很重要。(这个是二度创作,后面再讲)


虚实结合
一部谍战剧,做到“虚实结合”就是一部合格的谍战剧,这个结合的“比例”用的恰当,那就是部优秀的谍战剧。
1、人物、角色的分配比例
我们来说说,谍战剧吸引观众最大的原因。
谍战剧表面上是关于敌我生死斗争的历史革命题材故事,其实更多的折射出现代官场和职场残酷竞争的现状。
不论是大企业还是普通单位,都有相同的弊病和现状:人浮于事、机构臃肿、贪污腐败、溜须拍马、勾心斗角,当权不作为、下面想往上爬…。很多企业真实的现状就是烂到根上了,高层管理忙于捞钱,推卸责任,下面的底层员工为了生存每天疲惫应付。员工与员工之间也是互相争斗。
现代人在职场上的不堪,疲惫和无奈的写照,《潜伏》无疑是最有代表性的。
制作上来说,《潜伏》的场景简陋、画面粗糙,特效、音效都很一般,还有的观众说,孙红雷一个演流氓出名,一脸奸笑的坏人模样,却担任正面一号人物。
这些都是事实,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我们,优秀的谍战剧真正的核心不是这些表面的东西。一号人物不是一定要帅、是流量明星。制作上也可以不精良,投资也可以不大。
《潜伏》打动观众的,是她真实的反映了我们当下的职场现象、潜规则:
国民党集团是个大的腐败大染缸,天津特务站呢,就是个小分公司。
大领导,站长,手下有余则成、而这里面有私人关系,有人情世故;部门之间呢,互相猜忌,勾心斗角,拍马屁往上爬,利用职务之便捞好处,满足私人利益。
余则成呢,真实身份是我党地下工作者,利用国民党的身份,游走于特务站和南京政府,利用站里各个同事的弱点和软肋,进行拉拢和奉承,与上级和各个同事的关系搞的非常的好。
可以说,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他在站里进行地下活动。
他每天如履薄冰、处事不惊、游刃有余、化险为夷的行动和状态,又是多少人向往的,加上他做的事又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是无私奉献的,是高尚的,观众怎能不爱看呢!







说到这里,大家就知道,在人物角色的设计上就要有“讲究”。
首先,在剧本中的“单位”内,要有“领导”、“小人”、“马屁精”、“老好人”;要有价值观相对的“同事”,以领导马首是瞻的手下、私欲膨胀的贪污领导、还有无辜的其他弱势群体同事等等。
总之,正反两派人物都要设计的到位。即是当时国民党现状也是当今职场反映,每个人物都能“对号入座”。不能为了照顾“关系户”演员,或者给年轻明星“量身打造”而硬编造几个没什么关系的人物。
人物角色上需要一个“度”。在演员的选择上也是一样,需要一个“度”。就是演员和年轻流量明星的比例。
前面分析的这么多,已经说的很明白。谍战剧想好看,想有水准,就要人物为剧情、为故事服务,而演员就要为角色服务,按照角色的要求来找演员。





当然,市场需求,或者为了让更多年轻观众喜欢,演员里安排些年轻的,流量明星呢,是没问题的,但一定不能多,而且最好不要是“一号主演”。
再一个,不一定非要是这个一号主演戏份多。很多剧,在剧情里是故事里的一号主演,但拍戏中,他可能不是最多戏的,也就不是最主演的。例如:《北平无战事》里的刘烨、《人民的名义》里的陆毅。不是他们演的不好,而是故事的发展和表现,是那些配角,出彩的也是那些“被查”的人物。
通常一部影视剧,都是以男性为主的,我说的是大部分。谍战剧更是这样,以男性人物为主,所以女演员和年轻流量明星演员在分配比例上不能多,否则这部戏就容易毁了,不毁起码也不优秀,顶多及格。
在文戏和武戏的分配比例上也要注意。
现在很多导演,文戏不扎实,就花大量的时间在武戏上。枪战打斗也是很重要的,拍的好是很不错,但那是在文戏扎实的基础上才行,不能本末倒置。
谍战剧首先是悬疑、是间谍戏,必须要有烧脑的推理,逻辑缜密的剧情等,然后才是打斗。





在工作戏和感情戏的分配上,也要注意轻重,感情戏是需要的,但只是少量的,不能太多,否则就又会脱离主题。不能为了让男女主演谈恋爱而谈恋爱。
谍战剧的观众是严肃的,首先谍战剧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和思路,这个“严肃”和我们的艺术创作,和浪漫主义表现是不矛盾的。
例如,我们看到《潜伏》的结尾,余则成在机场眼睁睁的看着妻子不敢相认,无奈的去了台湾,而妻子抱着孩子在河北的乡下望着远方;《风筝》的结尾,郑耀先躺在救护车上奄奄一息的冲着国旗敬礼;《悬崖》的结尾,周乙被枪决的最后一刻,倒在雪地上的情景…
这些浪漫主义手法,把故事推到高潮,无声胜有声。我们丝毫不会觉得这些剧太严肃,不好看。







二度创作
有了以上的各个环节的把关,这个剧出来应该说是一部合格的谍战剧了。但是要想成为一部优秀的,经典的谍战剧,那还差着最后一把火。
这个时候就要靠着演员的“二度创作”了!
一个敬业的、专业度高的演员,都会进行二度创作。也就是对自己所要饰演的人物进行分析、刻画。
有观众就会说,照着剧本的台词演就是了,导演让怎么演就怎么演呗。
在集体合作上是这样的,但是分工还是各有各的不同和侧重点。
剧本这个基础和框架是要牢靠的,但台词和剧情在拍摄中是可能会修改和调整的。
当然,一些少数名家,有实力的编剧是不让改台词的,但那也是少数。导演呢,更多是顾及到每个镜头,每个演员。其实更多的是做一个组织,协调和串起各个场景的这样一个工作。
我们平时看到的导演在和演员沟通,讲戏,那是有特殊的场次,或者有导演自己不一样的要求的时候,也或者是演员不懂,不会表演。很多时候,老戏骨,老演员,是在导演大的要求下,自己琢磨细节的。



例如在人物的服装上,道具上、化妆上,演员就要自己多琢磨,导演有时候一忙,估计顾不过来。所以大家有时会看到一些穿帮就是这样的。
剧中人物要接地气,要让人信服,就要“说人话”,要有生活气息。就会有缺点和优点,有“毛刺”,有“不好的地方”。
理解了这个,演员才能把人物演活,让人物丰满起来。适当的给人物增加一些口头禅,小动作,和说话的口气等习惯。这些导演可能没有说的那么细,需要每个演员,自己去琢磨理解。有些所谓帅的明星演员,演什么戏,那个发型永远是一个,体型胖瘦、服装,面部表情都一个样。非常的爱惜自己的偶像外形,一点都不敬业。
主演呢,导演可能关照的还多一些,或者剧本刻画的细一些。其他很多配角,那就要演员自己去动脑子,自己去琢磨怎么能演出彩来,演好看。
大家可以留意,那些专业平台口碑好的、大家都觉得精彩的谍战剧里,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配角。如果一部戏从编剧到导演到演员,都很用心,很认真的创作,那往往会出现一个或者几个精彩的角色,一部戏可能就会红了几个演员。
大家可以看看《潜伏》、《悬崖》、《风筝》、《北平无战事》里一些出彩的配角的表演。






未来与当下
谍战剧是演绎曾经的历史,也是当今的生活、职场写照。我们也算是剧中人,也可以是旁观者。过去或者未来,我们都生活其中。
“当下”是我们最纠结的。工作、学习、家庭,都是担子;对于未来,对于生命,大家都充满希望的,充满敬畏的。
现在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演员越来越年轻,谍战剧需要生活,需要有质感,需要用心,这些都是现在的年轻主创们和年轻演员们欠缺的,练好基本功才能拍出精品剧来。
期待有更好的谍战剧,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下一篇文章:《时装历史剧翻车——国产电视剧要去“电影化”》)




http://img3.laibafile.cn/p/m/323318174.jpg
http://img3.laibafile.cn/p/m/323318175.jpg
http://img3.laibafile.cn/p/m/323318179.png
http://img3.laibafile.cn/p/m/323318181.jpg
http://img3.laibafile.cn/p/m/323318182.jpg
http://img3.laibafile.cn/p/m/323318183.jpg


楼主:十二文  时间:2021-12-19 10:52:22
@老座山雕 2021-12-17 17:51:37
拿老戏骨说事的,是夸大了演员的作用。
而且,70岁的老戏骨,演30岁的角色,这与演技没关系,只与钱有关。
是剧组用小钱雇老戏骨骗观众。
就跟京戏演员说行业一样,说是有嗓子的没名气,有名气的没嗓子。
十几岁,20来岁的年纪,嗓子最好的时候,没名气,上不了台。
有名气的,已经过了演艺黄金期了。
除了练习生小鲜肉扶不上墙之外,
正常科班毕业的演员,谁演出来都差不了多少,能不能火,......
-----------------------------
这个朋友的观点其实和我的观点是一样的,老戏骨说事,是夸大演员的作用,只不过这个文章中重点是谍战剧,等有机会单独说说所谓的老戏骨,哈!
楼主:十二文  时间:2021-12-19 10:53:03
@老座山雕 2021-12-16 16:56:01
要能立得住,情节合情合理是根本。
演员的作用很小。
只要是正常的演员,按剧本演下来就行了。
不合情的,就没法看下去。
比如,有的烂剧,主角怎么作都不死,
而配角,老爹被主角坑死,自己还义务反顾为掩护主角而赴死。
这就没法让人看下去了。
《潜伏》就在合理不合理的边缘了。
汉奸的家产被余搜刮,汉奸的侄女却爱上了余。
好在余只是要财不害命,是汉奸的侄女不是女儿爱上余。
-----------------------------
说的很到位,也说到我心里去了。
楼主:十二文  时间:2022-03-07 16:56:19
@欧阳穹 2022-03-07 15:54:46
说得很多,有一点价值,但主观意识太强,不够中立客观。
有点随心所欲了。
要是中学生还行,又自称从业人员,就差点意思了。
但写的够长 至少也是花了时间和精力的,就当练笔吧。
-----------------------------
搞艺术和原创的,本身就是主观的,无非就是专业的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看到其中的规律,我说我是从业人员,就是要封住一部分自以为自己很懂但没接触过的一类的人的嘴,比如你这样的,装作旁观很懂的样子,有本事你就写出来你的东西,别在这不懂还阴阳怪气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