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与佛法》第四讲 佛心——无别之心

字数:2299访问原帖 评论数:24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2-21 06:24:45 更新时间:2022-07-16 11:07:57

楼主:tntczcz  时间:2021-12-20 22:24:45



佛法对“心体”的解释是复杂,也很玄妙的,要在这堂课讲透是不可能的。因为佛教三藏十二部十万多本经典,所诉大略宗旨,皆是从各个角度阐述这颗“心”之内涵与外显。只有觉察此心之妙用,才可参破世间万物的奥妙,因为佛法所说之“心”即为宇宙人生的起源,宇宙万物皆作“心之演绎”。

既然这里谈心学与佛法,我们只要了解两者所谈论的心之区别就行。心学所论之心,既是客观,也是主观,因为心学承认这个世界的存在性,无非它涵盖于心,是心的显现;而佛法所论之心,又称自性,如来藏,阿赖耶识,真如等,是这个世界的本源,它的观点是彻底的唯心主义,故称“万法唯识”。另外,心学之心着重探讨善恶,其教义的目的是教人分辨善恶之法,从而“重塑”优良的人性,教人成为品格高尚之人(圣人)。所以本质是与儒家一样,是人教。而佛法是要人从“虚妄之心”中解脱出来,认识到世界实虚颠倒的本质,从而超脱于三界和肉体,成为某种至高无上的神道之体,最终回归万物本源。这是一条一切有情终极修行的道路,是明确了终点的道路,这和人教的圣人学说决然不同,所以可谓是终极神教(对比别的宗教)。

尽管两者有层次之别,不过对于仅仅做为“人”这一特殊物种,在人世间实地修行的层面,是具有共通和共取之处的。因为两者都认为,人心被各种欲望所着染,从而变得不干净和不通透了,而修行的途径,首当就是要把这些着染去除,还原我们原始的本心。

事实上,心学指出的“无善无恶心之体”,若放眼在佛法的心体论中,只是截取了其中极小的一个体相特征。佛法中的心体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动不静,来去如如,金刚不坏的。所以说,仅“不垢不净”一项,就可推演出,本心亦无所谓善恶。对于佛法中这样的描述体征,我们很难从世界上找到一种原型来比拟,故而对其产生玄妙难解的信识,似乎心体是区别于万物的一种绝对存在,而且还脱离了我们对二元世界的认知。我唯一能想到的是,能量概念与这个心体的各种体征是相类似的,可以算是最接近的一种事物。不过佛法上明确将“能量说”斥诛外道,这里也就不开展讨论,但我本心仍认为,心体与能量是具有一种体显关联的。

每个人的如来藏,乃至一切有情的如来藏,无论物种差异多大,无论贵贱或遭遇的迥异,所有这些心体都是平等无二的。所有外相的好坏,善恶,美丑,都是人通过情感判断而得的认知,可其本质如一,是如来藏(心体)的幻化。就如同水的变化,应是中性的。从而,只要是带有概念,思维或情感判断的,都是对事物的妄念,是对本质的扭曲。

所以大多数人,穷其一生,不过在对“哈哈镜”中的事物作描述和判断,或肯定,或否定;或赞扬,或贬斥;或喜爱,或憎恨;或怜悯,或傲慢;或自信,或自卑;或攀比,或逃离;或恐惧,或漠然;或忧虑,或亢奋;或执着,或断舍;或空空,或有有……这就是二元世界的逻辑构造导致人心的差别。

关于王阳明,有个除草的故事。他徒弟有一次除草,觉得太费劲就产生抱怨,认为草是不好的。学生感慨到:“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善那么难培养,而恶又这么难去除?”王阳明说:“你这么看待善恶是很表象的。就比方现在除草,因为你想要赏花时,觉得草是不好的,而当你想要用草时,比方喂牛羊时,你又觉得草是好的了。所以此等善恶都是你心的好恶所生,固知是错。”





楼主:tntczcz  时间:2021-12-21 11:42:57
文章竟然发了一半!郁闷

下面接上吧
楼主:tntczcz  时间:2021-12-21 11:43:03
一朵鲜花,与一坨屎,哪个更好?两者都是物,都是世间客观存在,本身是无所谓好坏的。可人心对于事物的惯常思维,概念,印象,情感等,会影响到判断,这个就是差别心。事实上,佛法的心是要求我们去除这种差别感,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和认知事物。这就是“正等正觉”的含义——万物(相)皆平等无二。怎么做到看待万物如一,万物一体,当然要将你的心摆到正等正觉的位置。说来很简单,却是修行佛法至高的法门。因为修行本身就是一种欲望,有了欲望就有“我执”,一旦有“我执”,就会将万物与自我割裂开来,从而产生差别。

试想,在婴儿时期,我们的心还未被语言,概念等薰染时,其实这颗心是最接近佛心,道心,以及王阳明所谓的本心的。“他”见月亮,就是一个明亮的圆盘,然而心中确无“明亮”,“圆盘”之概念;见鲜花,与粪便的感觉是一样的,并未生出差别心,在他看来,鲜花与粪便只是两样颜色,形状,气味等“不相像的东西”,甚至连颜色,形状,气味之概念都无,他只是感受着两者的不同,但未主观上刻意去区分两者。

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 。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佛告阿难,最后总结说:“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这便是金刚经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只有随而不住,无心而执,才不会以音色求如来,才见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所以,佛心随相而动,似动而非动。道心顺其自然,无仁亦无所谓仁。道心与佛心的差别就在于,道心不存善恶,亦无情智之约束,而佛心还讲慈悲,要普度众生。打个比方,道心看待事物生死,只循天道规律(灭人欲),若洪水来袭,他们可坐观生灵涂炭;而佛心不同,尽管佛心也破除了情执,但总有个因果报应在那里,善行之救助就成了慈悲心的愿解。自然,心学于两者之间,若有余力于救助,良知自然会作出最优抉择。(追求天理与人欲的平衡)

这就是心学的现实意义,它是在绝对空无与自然大道的情无间的中道,遵循心之理(良知)而行事。这个心之理,既非绝对的无情天理,也非空无虚相的佛理,说白了,还是有人情味的。也正因为这点人情之味,它不要求人们彻底抛弃自我(我执)。

于是,在两个“我”(你熟悉的自己(假我),熟悉你的自己(真我))中,它创造了第三个——“自己熟悉的你”(真我指导下的假我)。

2021/12/3 陈虚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