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华夏简史(三皇五帝至春秋战国)

字数:38561访问原帖 评论数:49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1-14 05:38:38 更新时间:2022-02-05 07:49:57

楼主:驿渡山人  时间:2022-01-23 10:51:54
NO.13商汤求雨

从商朝建立的当年(有说第二年)开始,就一直干旱。当旱情延续到第四年时,洛水等黄河支流已经彻底断流了。各个湖泊、水塘都干涸了。裂开的辙有一尺多宽。有此地方连人喝的水都没有,被迫举族外迁。当时也不是一点雨都不下,只是量太少。
现在有一项判断标准,在靠天吃饭的时代,年降雨量少于400毫米时,是无法种植农作物的,只够维持那些生命力顽强的野草。而洛水都已经断流,可见当年的降雨量低到了什么程度。
种不出庄稼,人就得挨饿。人挨饿,社会就不稳定。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商汤出动朝廷所有的力量帮人们打井取水。但土里面不含水,你打再深也没有用。有些住在河流上游的人便设坝拦水。但是,挡住了上游,下游怎么办?上下游之间为了争水时常械斗,打死了很多人。
商族从上到下都是迷信的。各地的巫师、巫婆都出动了,用尽各种办法向主管雨水的云神祈雨。求了云神没效果,又求天神、土地神、雷神、风神、龙神各种神都求了个遍,仍然没有用。人们便觉得这不是普通小民能解决的事情了。问题的根源恐怕出在了朝廷,出在了天子,也就商汤。于是,全天下人的焦点都集中到商汤身上。也许他真的不应该带领我们去推翻夏朝,否则怎么会有这么可怕的灾难呢?幸好当时没有杀了夏桀,不然的话就不是干旱这么简单的了。
商汤也是个迷信的人。当年讨伐夏桀时,他说自己害怕天老爷,不敢不讨伐,恐怕既是政治口号,也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当然,在上古时代,很少有不怕“天老爷”的,平民如此,帝王也是如此,甚至更严重。当旱灾持续四年后,商汤便不得不怀疑人生了。难道自己推翻夏朝是一个错误?“天命”还在夏朝那边?自己是犯上作乱强行革了夏桀的“命”,所以上天要降下灾害来惩罚自己和参与讨伐夏桀的百姓?
现在已经不是下不下雨的问题,而是商王朝合不合“天命”的问题。他甚至想把夏桀从南巢请回来,把他好好地供在上面,让他继续养尊处优,说不定天老爷就能饶了商汤和他的百姓,把雨水给降下来。但这个异想天开的念头很快被众人阻止了。恰在此时,有人来报告,夏桀在南巢病死了。真是祸不单行,想什么来什么。怎么办?怎么办?
召集众臣商讨对策。
伊尹建议他,给夏桀搞一次大型追悼会。只要足够真诚,说不定能获得上天的怜悯,而饶了我们。
于是,商汤就真的搞了一次空前的追悼会。他亲自主祭,各种牺牲祭品献了一个遍,哭得一塌糊涂。边哭边诉苦,我真的是错了,早知道皇帝这么难做,还不如让您老接着干。我现在肠子都悔青了,您行行好,跟天老爷说说,让祂饶了这些受苦受难的百姓吧,当年他们都是被我逼着去推翻您的。现在大错既已铸成,怎么办呢?我只好以后尽量给你多上些祭品,多送些金银财宝,让您在那边逍遥快活。以此来弥补我的过错了。如果您有什么别的要求,还可以托梦给我。
但是,追悼会结束后又过了一年,天还是那个天。有时飘来一点霏霏小雨,还没掉到地面就不见了。
当然,朝廷的官方巫师也一直没闲着,他们也在努力求雨。整天各种乐器叮叮当当,又是唱歌,又是跳舞,早晚都要向神灵敬献大量的猪牛羊牺牲。因多次祭祀无果,他们便觉得是不是神灵吃腻了这些肉食,想改改口味。于是就用起了祭祀中最高级别的祭品——人牲。以焚烧的方式把“活人”敬献给神灵。当然,做人牲的都是奴隶,主要是女奴。因为神灵都是男性的,异性相吸。
但烧了无数的女奴后,仍然没有效果。
干旱已经持续到了第六年。
商汤连求死的心都有了,这天子真不是人当的。他于是安排伊尹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巫师大会,以汇集全国顶级巫师的力量,共同求雨。说不定巫多力量大,能把雨给求下来。
巫师们经过商讨,得出的结论是他们遇上一个非常可怕的恶神——旱魃。传说当年炎黄与蚩尤大战,蚩尤请来风神雨神使黄帝连连战败。后来黄帝请来了旱魃将风神雨神给打败了,才最终擒杀了蚩尤。可见旱魃是非常厉害的。但是,她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遭受干旱。这当然是传说了,信不信由你。巫师们是信的。
对付旱魃的办法有两个,一是把她赶走,二是收买她。赶走的办法就是请风神雨神帮忙,请他们出面打跑旱魃。但是,当年蚩尤请的风神雨神就打不过旱魃。难道现在就干得过她?这样做的风险太大,如果到时没赶走,就会进一步激怒了她,后果将更加严重。还是收买她比较保险。怎么收买呢?还是那一招——祭祀,而且用人祭,大量的人祭,重贿之下,必定能把她老人家请走。
但商汤不同意,觉得这样大量拿活人献祭太过伤天害理。伊尹于是建议商汤以自己为牺牲向天神求情。因为这场大灾是上天安排的。旱魃不过是个执行者。真正的后台老板是天老爷。
商汤觉得有道理。于是命人在郊外的桑树林中设了一个祭坛。商汤斋戒、沐浴之后,穿着纯白的衣服,披头散发来到桑林的祭坛。音乐响起,各种祭品献上,商汤并没有直接跳进火海把自己给烧了,而是剪下指甲、头发代表自己的身体投进火堆(这一招被后世的曹操学了去),然后大声请求上天:“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朕躬有罪,无及万方!”意思是我有罪就惩罚我一个人好了,不要惩罚全天下的人啊!
天老爷可能是被感动了,便当场下起了瓢泼大雨。大雨的范围覆盖了几千里。
这就是《帝王世纪》上记载的情节。按今天的科学思维来推测,如果不是商汤或者伊尹会看天气,知道不久就要下雨,他怎么会卡得那么准时?但是,当时的商族人肯定相信是商汤感动了上天。后世的很多人也原意这样相信。我也愿意。
商汤当了十四年天子后驾崩。朝政大权完全落到了伊尹的手中。


楼主:驿渡山人  时间:2022-01-23 21:21:32
NO.11伊尹当国


商汤在位的时候,伊尹已经是朝廷的二号人物。商汤一驾崩,他就成“蓝波旺”了,整个商朝的军政大权都落到了他的手中。谁当皇帝、谁当司徒、谁当司空都由他伊尹说了算。

那么,由谁来继承商汤的帝位呢?

商汤生前曾立太丁为太子,但太丁还没继位就去世了,他有一个年幼的儿子叫太甲。但在上古时代还没有立小朋友为皇帝的习惯,所以伊尹决定让商汤的另一个儿子外丙即位。

外丙在位三年就去世了。

接着伊尹又让外丙的兄弟中壬即位。

但中壬在位四年又去世了。

这实在太过蹊跷。如果不是伊尹下了黑手,那商汤的儿子们的身体素质也太差劲了点。关于这个问题,正史野史都没交待清楚。

中壬去世时,太甲也有十来岁了。于是,伊尹决定让太甲即位。但由于他尚未成年,三观正在形成之中,如果被人误导,就会变成一个像夏桀那样的坏皇帝。伊尹很不放心,于是为他创作了三篇文章:《伊训》、《肆命》、《徂后》。内容都是伊尹的讲话“语录”,警告太甲如果不好好做皇帝,就会像夏桀一样身死国亡。伊尹要求他每天背诵一遍,以铭记于心。

但伊尹这种强迫式教育让太甲很不爽。他正处在叛逆期,又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却每天要背诵一位臣子的语录,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就和伊尹对着干,伊尹叫他往东,他偏要往西,伊尹要他往西,他偏要往南。既不遵守伊尹的训示,也不遵守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伊尹一气之下,就把太甲囚禁了起来,然后放逐到“桐宫”,让他在那里闭门思过。

接下来的故事就出现两个不同的版本。一个是司马迁的《史记》版,故事情节符合儒家思想。另一个是《竹书纪年》版,故事情节符合法家思想。

在《史记》中,太甲被软禁后,伊尹代理国政(摄行政当国),代表朝廷接受诸侯的朝觐。太甲在桐宫被软禁三年后,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定改恶从善。于是,伊尹就带着仪仗队,非常隆重地把他接回了都城,让他继续做皇帝。太甲浪子回头,从此洗心革面,非常注重道德修养,得到了天下诸侯的称颂。伊尹又创作了三篇《太甲训》送给他。太甲恭恭敬敬地接受训示,伊尹相当满意。当了几年皇帝后,太甲就去世了。伊尹又将太甲的儿子沃丁扶上帝位。沃丁时期,伊尹以百岁高龄寿终正寝。据说伊尹去世后,大雾三天,全国上下都非常恐慌。沃丁给他举办了帝王规格的葬礼。伊尹从一个奴隶起家,能混到这个境界,实在是太过励志,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但在《竹书纪年》中,故事情节却有很大反差。太甲被软禁后,伊大厨师不是代理国政,而是自己登基称帝了。国号也没有改,还是商朝。太甲不是被关了三年,而是被关了七年。七年后,他从桐宫中逃了出来,偷偷潜入都城,杀死了伊尹,恢复了自己的帝位。伊尹死后,他的财产由他两个儿子伊陟、伊奋平均分配。

这两个版本,哪一个更可信呢?

先比较一下两本史书的创作时间和性质。《竹书纪年》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史记》成书于西汉中期。前者是官方史书,后者带有个人性质。所以《竹书纪年》貌似比《史记》更可靠一些。但是,这只是对于周朝建立以后的史实部分而言的。对于商朝以前的部分,两部史书的可信度其实相差不多。为什么呢?因为在商朝以前,还没有撰写史书的习惯。虽然当时也有了“史官”,但他们并不负责修史,而是帝王的行政秘书,帮着处理朝廷事务的。只有到了周朝,由于档案意识的增强,史官才有了记录史实的职责。关于商代以前的部分,都是后来的史书补录的,补录的依据主要是传说。所以,《竹书纪年》虽然比《史记》成书时间早,但关于商代以前的部分,两者的可信度是半斤八两,不存在谁比谁更可靠的情况。

那么,接下来就看谁的故事情节更合理了。

放逐太甲之后,伊尹究竟是“摄政”还是“自立”呢?那要看你怎么理解了这两个概念了。当时根本没有代理行政这种做法。此后的周公摄政、吕太后“称制”等等,都是以自己的名义做事的。在西周以前,“摄政”其实就是“自立”,并不是在搞代理。他们都是正儿巴经地坐在帝王位置上办公,小皇帝则站在旁边跟班学习。而不是小皇帝坐在龙椅上,摄政者拿小板凳坐在旁边办公。所以,伊尹接受诸侯的朝觐,其实就是以帝王自居的。但他没有改国号,可见这个“自立”是暂时的,将来还要还给人家。

其次,如果太甲真的杀了伊尹,为何还要留着他的两个儿子呢,这不养虎为患吗?

再次,伊尹的儿子伊陟在太戊朝时还得到了重用,这也证明伊尹不是被杀的。

还有,从发掘的甲骨文来看,历代商朝帝王都有祭祀伊尹的记录。如果他真的是篡臣,为何这些帝王还要祭祀他?

而且,如果伊尹真的篡位,商朝的子姓王族会答应吗?商族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这时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王室集团。伊尹作为一个外来的陪嫁奴,在商族内部并没有什么血源根基,如果没有王室集团的支持或默许,他敢“自立”吗?所以,伊尹放逐太甲时,应该对商王室作过承诺,只要太甲改过自新,就恢复他的帝位。在此期间,皇帝宝座先由他伊尹坐着。

当然,伊尹专权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而且,外丙、中壬这两位大概率是被他做掉了。他对这两位帝王真的算不上是“忠”臣。但他在商汤去世之后维护了商朝的统治,所以也算不上是“奸”臣。由于他在商朝的建立中立下过汗马功劳,可以说是居功至伟,所以得到了历代商王的敬重,其祭祀规格等同于帝王。

其实,在后世商王们的心中,伊尹就是一位帝王,只是不姓“子”而已。


楼主:驿渡山人  时间:2022-02-03 23:57:35
本贴谢绝注水,请不要再发广告
楼主:驿渡山人  时间:2022-02-04 13:31: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