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玄通

字数:35803访问原帖 评论数:198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1-08 04:26:38 更新时间:2022-06-12 15:48:05

楼主:dunyu  时间:2022-01-07 20:26:38

语出道德经: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微妙玄通”,深微,精妙,幽远,通达。


楼主:dunyu  时间:2022-01-08 10:26:57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因为难以认识,所以只能勉强描述:犹豫戒慎之状,如冬涉川,如有强邻,恭敬如做客,舒缓若冰慢慢消融,质朴若璞玉,虚空若山谷,浑厚若浊水。

善道者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难以为语言描述的具有多种不同内涵的风貌。曾见一善道者,信手演了一套太极拳,其势磅礴,幽微,稳健,飘逸,沉浑,轻灵,种种不同神韵,莫不俱在。



楼主:dunyu  时间:2022-01-11 11:03:56

如果整体读下来5000言,会感受到,老子的《道德经》,通篇是站在一个很高的层面上去描述那么一个“道”的存在,也在描述那么一个“无为”的体证状态。固然后世在解读道德经的时候,会从里面引申出政治,军事,哲学,处事等等含义,但距离“无为”的本初含义,未免有所谓大道流术之偏。
楼主:dunyu  时间:2022-01-12 16:38:44

很多人都会疑惑,老子,究竟发现了什么?我们不妨直接从下面这段老子自己的话来体会: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道德经,二十五章)

老子发现时空当中有那么一种存在,先天地而生,衣养万物, 周流不息。他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只好勉强起个名字叫道。

可见老子所说的“道”,并不是一个理论概念,或者道路、路径之类的,而是时空之中的客观存在。
楼主:dunyu  时间:2022-01-17 22:11:47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长生”是很多修炼者比较喜欢讨论的话题。从我的认知来看,长生的前提,是天人合一。世界上有形之物终将损坏,唯有“道”,亘古存在,且周流不息。而个体的生命或者说灵性想要永恒存在,也须将自我融于无形大道之中,或者说必须要实现天人合一(古人以天或天道,来指代“道”)的状态才可以。翻过来说,你想保留一个背离于"道",而又长久存在的东西,是不可能且徒劳的。所以也可以说,长生与天人合一其实是一个事情的正反两面,或者说是同一个命题的同义反复。
这里面其实会引申出来一个问题,特别需要注意,当你念念执着于个体生命“长生”之时,是为“有私”,也就是有一己之私的意思,而有“私”,必不可以明性入道,因为天地是无私的,当你“有私”之时,也就不可以与天道相合。故而,想要长生的唯一方法,反而是忘掉自己,忘掉长生这回事。“无私”方可与道相合,实现天人合一的状态。
在道德经中的这一章中,专门的描述了这个问题: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不生出自我来),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楼主:dunyu  时间:2022-01-18 21:00:54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21章

对于“道”的客观存在性,老子在这一章有很“物理”的描述。“道之为物”,说道作为一种物质性的存在啊,惟恍惟惚,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至于象,物,精,信在这里究竟是什么?这个不太好说,总之呢,是一些非实体的虚无微妙的物质存在。但是从老子的真实感受上来说,却感知到里面有极丰富的内容,包含着极丰富的信息。正因为老子体证到了这个“道”的存在,所以才可以感知“众甫之然”,才可以“不出户,知天下”,就是知道天下万事万物究竟是怎样的。靠什么知道的?老子说的很有底气,“以此”,就是靠体证“道”知道的。所以这里面,其实也说明了“道”的一个特性,就是在道之中,自然包含着宇宙万物的一切信息。而作为人来说,本是万灵之灵,本该自然具备与道相勾通的能力,本该可以对这个世界的奇妙感知到很多很多,却由于种种原因,丧失了这个能力,甘愿沉醉于普通人的种种情爱欲望的局限中。所以曾经有一位修行高师对底下一众学员说,你没有真正活过。
楼主:dunyu  时间:2022-01-23 20:23:12


老子讲“无为”,但“无为”显然不是普通人理解的什么也不做的意思。实际上“无为”是一种很高深也很微妙的,只有合道之人才可以实现的,特殊的生命修持状态。“无为”这两个字是一个整体的词,不能简单拆开来解读成“无所作为”。道德经里有几处是这样说的,“为无为,则无不治”(3章),“为无为,事无事”(63章),古人用字是很考究的,为什么要说“为”"无为”?内在的意思也就是说呢,“无为”这件事,是需要去做才能实现的,同时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

从修持的基本原理来看,“无为”需要达到古道家所说“天人合一”状态下才能实现。只有当修持者与天道相合一,与宇宙整体运化规律(即道)相融,这时候表面上他什么都没做,只是静静的坐在那儿,但实际上,他身上的炁场的运化,已经同时参与了天道整体的规律运化,遍历了一切万物的变动,所以才说“无不为”。所以说道德经所谓“无为无不为”,并不是玩逻辑概念,只是修持者达到“天人合一”状态下的客观描述。(此时应该说已经达到“天人本一”的境地,不再是追求天人合一的过程了)

故而佛道两家,其最高层次心法均以“无为法”为表述。然而只有善道之人,才可以真正的承载、施为“无为法”,才能“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法”究竟是啥样?其实很难用语言去具体描述这个无形的存在,用老子的原话来概括,即四个字----“微妙玄通”。

楼主:dunyu  时间:2022-01-26 20:35:5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一章,开始好像要说“道”,但后面却一直在说“有”和“无”,并且强调,此二者(指有和无),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认识事物要客观、全面的多,现实中人往往注意了天地万物、琳琅满目的各种“有”;而佛道修行之人则似乎更注重修持和把定一个“空无”。而老子认为,两者都很重要,在修行中,需要“常有”“常无”,才能观宇宙之微妙。此处也和佛家“真空妙有”的说法相近。
如何“常有”“常无”呢? 这里面对应“无中生有”和“化有为无”的两相过程,从混沌中生出“有物”和 “有物”之湮灭入于空无,是宇宙万物生生化化最重要也最基本的现象,而当一个人在个体修炼的生命过程中,也能够实现“无中生有”和“化有为无”的两相物理过程,你说玄妙不玄妙呢?举个可能不恰当的例子,就像玄幻小说里写的,在虚空之中,直接就拿出一个什么什么宝瓶之类的法器,用完之后,再将它幻灭于虚空,这件事情如果真正掌握了“常有""常无"的心法,那从道理上讲,就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一件事情。(当然,老子的修持水平,显然要远远超过一般的法器应用。)
因此老子说,这是很玄妙的。而且用了一个叠语,说”玄之又玄“,也就是说呢,这个”无中生有”和“化有为无”的过程呢,并不是一次就完事,而是可以不断往复的,有生化通变的那么一个过程。而把这个过程搞清楚了,就可以看到“众妙”之门径,宇宙中的一切奥妙,都能从这里面看出门道来。
楼主:dunyu  时间:2022-01-28 21:47:02


“死而不亡者寿”,出自道德经第33章。“死”这个字,古体字从“歹(残骨)”从“人”,本意是指形体和魂魄元神分离为死。可见,老子认为“死”和“亡”不一样啊。死仅仅指的是形体和魂魄元神的分离。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分离之后,那个魂魄元神很可能也就在时空的运作中离散消亡了,也就是所谓“亡”。而修行至于一定层次的人,能够“死而不亡”,肉身虽然死去,但元神不消亡,即为“寿”。
楼主:dunyu  时间:2022-02-02 22:01:23

这就涉及到了人的性命层次的提升和生命在时空中的度越。当你通过修行,实现了性命层次的真正跃升,你所能体证到的天地万物之机,你所能获得的时空上的自由度,都远远的超过普通人。这种差距,可能要比人和猴子的差距还大。所以曾经有一位修行高师说“你并没有真正活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就可以理解了。而对于时空轮转中生命去向的问题,很多修行门派乃至宗教之中,都有过类似的论述。我想,如果你相信时空度越之事的话,那就应该立刻开启真修行的脚步,而不是被动的等待,最终到那一日无可奈何而后悔。岂有生前落于俗实,而死后倒有去处的时空度越呢。
楼主:dunyu  时间:2022-02-03 14:49:56

“人之生也柔弱“,语出道德经(76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柔弱处上”的道理。又如78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章和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遥相呼应。然而,在柔弱胜刚强的阐述上,此处以水比喻,侧重于水处卑下之地,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角度。而“人之生也柔弱”一章,则侧重从生命的弱小,胜过生命的强大这一角度,来说明柔弱处上的道理。让人不禁联想到,事物由弱小变强大的矛盾转化过程。

这句话另一面的解读呢,其实我倒觉着人的生命确实也是很柔弱的。无论是自然界的风刀霜剑,还是社会中的争斗倾轧,都足以伤害我们的生命。假使同样暴露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有智慧的人类,往往还不如动物的生存能力强。
对于自我生命脆弱和易逝的反思和警醒,往往会激励人走向修行问道之途。如马钰文集中记载:
“重阳师父百端诱化,予终有攀援爱念。忽一夜,梦立于中庭,自叹曰:我性命有如一只细磁碗,失手怕碎。言未讫,从空碗坠,惊哭觉来。师翌日乃曰:汝昨晚惊惧,才方省悟。”
据记载,马钰和王重阳师徒相逢,马钰虽有修道之念,但难以舍下妻子家业,经过一年有余的时间,才立志离家随王重阳修行的。以上这则经历,恐怕亦给马钰以很大的触动。世人为名为利为情爱者多,为身命者少。慧智的人,其实该及早退步抽身,及早打点的。佛家所谓生死事大。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就是说道对万物、也包括对人的那种控制和约束,像一张宽大稀疏的天网,似乎看不到什么,但却是很严密的,无所漏失的。也许我们平时感觉不到这种约束,在一定范围内甚至感觉可能还挺自由的,但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修行中,这种约束无处不在。比如从大事来说,死亡就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约束之一,无论富有还是贫穷,到头来都免不了一抔黄土。再比如一个人社会阶层的跃迁,其实也很难,有些人生下来就是钟鸣鼎食之府,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小康殷实之家,也有人生下来家境难免就贫薄了一些,你想通过自己努力,往上跃升哪怕一个小阶层,也非常非常困难,过去不是说一命二运三风水么,读书努力放在第五。修行中也是一样,功德不到,心性不到,别人可能很轻松实现的状态,你就是实现不了。如果从道的视角来看,众生都在其所在的阶层自在的运动着,但要进行阶层的跃迁,无论是世俗中还是修行中,都不会被大规模的允许,仅有小概率的可能,否则就会导致混乱和无序。从这个角度来说,绝大多数人之命运,在所谓“汗漫控物”之中,其实也极为弱小,不得不按照某种规定的惯性轨迹运行。
楼主:dunyu  时间:2022-02-08 19:53:24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中的这句话的含义很深,是对天地人三才关系的客观规律性描述。法,这里面有法则,取法的含义。即人法则于地,地法则于天,天法则于道。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面的地和天,并不是我们日常说的脚踩大地,头顶蓝天的那个地与天(大气层)。实际上,地是指我们人类存身的这个实物质世界为地,而天是与实物质世界对应的那个虚物质世界。和我们存身的实物质世界一样,虚物质世界里面同样也有着丰富的存在和极为复杂的物质运动。很多神话传说与功修玄异,实际上描述的并不是实物质世界里面的事情,而是在描述着虚物质世界的事物。只是由于两个世界的基底维度不同,所以从我们这个实物质世界看去,那个虚物质世界的很多东西是虚幻的,非实的存在。而道德经的这段话,是立位于实物世界中的人的观察视角,故而看到,人的存在,主要受到人类存身的实物质世界的规范和限制,故云,人法地。而实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律又要受到虚物质世界运行规律的规范和限制,故云,地法天。道,本为虚无,又蕴含至有,衣养万物而又周流不息,是宇宙万物的总规律运化。故而说,天法道。然而,道即为终极的规律,他没有再取法的对象,故而只能说道法自然,即道以一种自在自然的方式,自我运作着而已。十分有趣的是,道的这种自然的运作,并不是完全随机的,分裂的,无序的,而是和谐的,统一的,有序的,甚至是有灵性的。这也是千百年来,人类追求“道”的原因所在。
而道德经这句话呢,和道家修炼一般所说的“炼精化炁,炼炁还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关联十分紧密。就是说呢,作为一个存身于实物质世界的人,并不能直接的去进入虚物世界维度,而要先通过炼精化炁,炼炁还神,制造一个道家修炼所说的阳神(或云婴儿、元婴等,以其初始形象为有灵性的孩童形象,注意它的物质组成是以虚物质为本底的),然后以阳神(婴儿)为物质基础,再开始进行返还虚物质世界的修炼进程,是为“炼神返虚”,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对应了修持者功力水平以及时空自由度的大幅度提高。而当对虚物质世界规律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之后,才能进入炼虚合道的最终阶段。这和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认识规律是完全一致的。
楼主:dunyu  时间:2022-02-08 20:44:16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49章)记得早些年练功时,师常言须“常以仁心度人”。也就是说修行之人,应该常具仁善之心,这样你对外反馈的信号,对外散布的信号,才都是良性的信号,是善的信号。几乎所有修行都注重心性之修,因为如果心性修的不好,你反馈于外在的,就是非良性的信号,甚至是恶的信号;功力越高,反馈的非良性信号就越强,初始的小的心性偏差,也会越来越放大。这样不只对自身有伤害,对外界环境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道德经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就心性修炼的角度,应该训练自己,不论遇到怎样的外部环境,遇到怎样的人,都能让自心自性对外反馈良善仁厚的信号,这样才能“德善”。个人认为,道德经本质上是一部和道家修行关系极为密切的典籍,后面的帖子会略讲一讲个人关于传统佛道修行的浅见,抛砖引玉,期望对大家有益。

楼主:dunyu  时间:2022-02-10 15:34:16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10章)一般版本皆写作专气致柔,而帛书本实际上是“抟气”两个字,抟字,有个提手旁,本意是指用手把什么聚在一起,团成一个圆的感觉。老子的道德经,主要是讲“道德”,但在个别处,也讲了一些“道法”的内容,也即道家修炼的法门。比如此句中,相当于披露了道家修炼中驭气以为的一般法门,就是说你通过修炼,已经聚集了很多的气(注意气并非实体,故而老子用致柔来描述),而之后的修持路径,则以将所聚之气化成一个婴儿的形象为正宗(一般初始位于丹田位置)。所以在道家较高层次修炼中,有修阳神(阳神的初始状态亦为一位婴孩形象),元婴等等的说法。当然,很多人也许会觉着这很神奇或者难以理解,但按照人身为一个小天地的说法,在此小天地之中再生出有灵之物也就完全可能了。此处也和前面帖子所讲的“炼炁还神,炼神返虚”的道家修炼步骤密切相关。实际上,阳神(婴儿)之成是道家修炼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通过在体内重新塑造一个由致柔之气形成的“真我”,是实现后继的“返虚”“合道”的前提条件。同时,也关乎于生命在时空轮转之中的承续,并对应了更高的功力水平和时空自由度。遗憾的是,在功修的普及界婴儿炼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失传的。很多走丹道之途的修持者往往走到“结丹”的步骤,后继的“还神”则不知如何修炼,也有极少数人误打误撞进入了类似阳神的修持,但由于心法不纯正,导致所修之阳神在物质构成和时空占位上也并不正宗,给后继的“返虚”“合道”造成了很大困难。就我所从学的古道家传承来看,婴儿炼法幸未失传,且资质心性较好者,可在数年之间或更短的时间内就修出一位纯先天之婴儿,应该可以作为道德经此句的真实验证。
楼主:dunyu  时间:2022-02-13 11:25:36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8章)一切修持初始,都以“清净”二字为要。然而人于尘世之中,眼观纷呈万象,身囿七情六欲,则不免易为外物所惑,妄念频生,难以清净。故佛家有戒律之规范,五戒十善等等颇为详细。老子道德经则大家风范,只一句“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言初始摄心之要诀。知道人类意志不坚定,很容易被带跑,那就别去看那些能够诱惑你的东西吧!
楼主:dunyu  时间:2022-02-16 11:21:44

老子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然而此大道甚夷之路,或者说真正的修行之路,却并不好找,因为此路“无关楗而不可开”。是故,参玄修道之人,茫然不知前路;慧秉颖悟之士,急寻下手之法。在我看来,此真修之路,即佛道两家所言之“无为法”。相比于世间一切有为之法,“无为法”是臻于至善之物,是大全本真之法。而将此“无为法”施之于人,则有所谓“待之甚善”。就是作为“无为法”来说,谁来学,都会得到很好的善待,都会让人有所收益。无为法,即“混沌”,注意“混沌为无”啊。 记不记得庄子里那个小故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 南海的帝王,北海的帝王,那什么没有呢,什么没经历过呢,来到混沌无为之地,仍然觉着没白来,被“待之甚善”,还要思谋报恩(当然这是这个故事的后半段,还有其他道理)。所以说,不管你经历了多少世俗的坎坷,也不论你经历了多少修行的磨难,来到混沌之地,在清净无为心法涵养之下,自然得其休养,自然得其净化,自然得其解厄,自然得其馈赠,是为“待之甚善”。
楼主:dunyu  时间:2022-02-17 12:32:25

这里所谓“待之甚善”,存在一个自观与他观之别。就是说从你自身的角度来看“你缺少什么”,和从规律从道的角度来看“你缺少什么”,并不会完全相同。常人往往更关注于眼前的、切身的利害,而“无为法”关注的则是这个人一生的命途起伏甚至于包括累世的一种因果牵连。比如一个同门的师兄吧,他对修行练功感兴趣,以求功为目的进来学习,然而从无为法的照察来看,实际上身体已经隐藏着病机,未来十几年之后有性命之虞,那从无为法的协调来看,必然要先解决这个未来重疾的问题,然后再谈功修。还有比如有的女性学员,对修行并不太了解,只是为了协调一下亚健康加入学习,然而不经意间呢,不但身体很快健康起来,原来的夫妻感情不和问题也得到了很好协调,这里面涉及的道理很多,首先如果家庭感情有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健康,所以你的周遭环境,也本来就在无为法的协调范围之内。更主要的是呢,通过个人的修习,自身的气场微观物质得到提升,物质排布变得有序,实际上在家庭中的位置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原来是老公的地位高,围着老公转,而现在从她老公的角度,怎么看怎么觉着她更有气质,更有魅力了,变成围着媳妇转了。当然,从我看来,无为法本质上是了生死、求大道的高级修持心法,应用在个人世俗生活层面的调整、世俗占位的提升上,已经是杀鸡用牛刀了,只不过是在普传意义上的开方便之门而已。

佛道两家,都推崇“无为法”。从修行的角度来说,无为法”并不是一般理解上的修持方法和途径,而是一个很高的修持状态。佛道两家只有真正高层次的修持者,才具备可以演运“无为法”的能力。在“无为法”这个层面上,佛道两家的高级修持具有某种本质上的相同性。金刚经的说法是:“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说进入圣贤系列的修持者,都是在演运无为法的。而这里“有差别”,我理解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走上来进入无为状态的途径并不相同,比如道家、佛家从低到高走的修炼路径有差异。另一个就是无为法本身也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个好像不太容易说明,人们能够理解一个“有”和另一个“有”肯定有差别,但比较难理解一个“无”与另一个“无”也有差别。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比如我把一个茶杯化无之后得到的“无”,和把一管钢笔化无之后得到的“无”,两者都具有“无”的相同性这没有问题,但又是不同的“无”。当然,“无为法”是沟通万物、合于大道的根本性法门,他的差异性并不是一个茶杯或一管钢笔所能描述,而是和大道演化的不同时空域相关的物理表相。
楼主:dunyu  时间:2022-02-22 20:14:15
“圣人犹难之”。在修行问道之路上,如果总是选择那条相对容易和轻松的路,或者总是很轻易的就得到了一些什么,那就会将很多困难留到后面不得不去面对。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路,恰恰是那条看起来很困难很艰辛的路,能这样一路走过来,根基才能更扎实,后面的证悟和守持反而会更容易一些。故而老子说: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楼主:dunyu  时间:2022-02-24 10:50:53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好像很多人对这里的“一”有不同的解读。个人认为,此处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一”是同样的意思。如果用道家的一般语言来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无中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万物”的万物自然演化过程。这里的“一”,即太极。注意,古人所画之太极图像,涵实囿虚,又有阴阳两眼通变,是一个自运有灵、稳定有序的物理存在,故曰天得之以清,地得之以宁,神得之以灵,谷得之以盈。。。等等。就是说天地万物具有了太极的内秉物理运化机制,自然就从混乱和无序之中,从匮乏和缺陷之中很好很完善的走出来了。
楼主:dunyu  时间:2022-02-25 13:11:24
“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这里的“大”,是指“道”,老子说“域中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道”排在首,以“大”来指称。“执大象,天下往”,是说,当你秉持着那个和大道相沟通的东西(大道之具象)的时候,天下的众生含灵,熙熙攘攘的都会想要向着你这个地方归往,因为他们知道这里好,是生化万物的本源,是真正的家园,是长生久存之地,是涵养根本之所。然后众生含灵来了之后,你也不用怕,并不会象现实中人群一聚集就会发生种种事端,他们来了也都很守规矩,遵守大道的规范,在那儿按着某种陈列排好队,既不会伤害到你,也不会互相伤害,所以说“往而不害,安平泰”。

老子这句话是修行的大宗师,对于合道状态下感受的一般描述。当然,这里面的“天下往”,并不是说众生的实体都来了,而是对应众生的灵性(是一种“虚相”,如佛祖所说,众生法相)。众生的灵性,往往要比实体更聪明一些也更敏锐一些,肉身实体则容易被五欲所迷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就像西游记里面的比喻,唐僧,这个正在孜孜以求修行的人,是“肉眼凡胎”的,相反,孙悟空(代表“心猿”“性灵”)则是火眼金睛的,其实也知道怎么才能去如来佛祖那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