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祖荣书史物共证红楼梦之101:红学界定曹雪为作者 是千古笑料

字数:17454访问原帖 评论数:44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1-25 02:41:14 更新时间:2022-08-16 06:57:45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2-01-24 18:41:14
红学界定曹雪为作者 是千古笑料

红学界竟然把曹雪芹作为红楼梦的作者,悲哀之至!
《红楼梦》作者因其书中内容有碍时政,不得不运用”假语村言“抒发胸中块垒。他在第一回开篇就说:“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既然,作者声明书中内容”真事隐去“。
那么,他(她)还会公开自己的真名实姓吗?
从逻辑学的角度来分析,作者绝对不会自己出卖自己,公开”曹雪芹“为自己的真名实的!
这种基本常识,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心知肚明。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2-01-24 19:42:59
内容简单明了,敬请高人指正!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2-01-25 17:48:32

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化名之简单道理,有识别能力的读者应该洞若观火!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2-01-25 17:48:46
红楼梦是以文学的手段,为董小宛树碑立传的。
董小宛是从复社开始,就是有节气之士。
周总理这样评价董小宛:“《董小宛》在重庆轰动一时。东林、复社诸君是有气节之士,反抗阉党挟制下的明朝腐败统治,也反抗满洲贵族的统治”。
周总理又说:“《董小宛》(剧本)何妨改一改,提倡知识分子要有骨气,不为墙头草,在今天仍然是需要的呵!” ——(“周总理话家常”冒舒諲)
周总理以他敏锐的政治眼光,一针见血地指出:董小宛的骨气和节气。红楼梦因董小宛而万世流芳;董小宛因红楼梦而载入史册。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2-01-26 16:52:03
“曹雪芹”不是曹操之子孙!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夏秋之际,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的五世孙爱新觉罗·敦诚,在松关(喜峰口)写了《寄怀曹雪芹》一首。诗云:“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诗句暗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魏武帝”曹操的子孙。
《红楼梦》第二回,在作者写贾雨村与冷子兴的谈话中,把曹操和蚩尤、共工、桀、纣、王莽、安禄山、秦桧等一起骂为“大恶者”,斥为“扰乱天下”“残忍乖僻”秉“天地之邪气”者。
可见曹雪芹并不认为曹操是自己的祖先。如果曹操是曹雪芹的祖先,曹雪芹应该删去“曹操”二字,断无在《红楼梦》中骂自己的祖先“曹操”是“扰乱天下”“残忍乖僻”的“大恶者”之情理。
《红楼梦》第五回写有一幅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甲戌双行夹批:看此联极俗,用于此则极妙。盖作者正因古今王孙公子,劈头先下金针。】”据此,可以确切地说《红楼梦》的作者,毫无疑问是名正言顺、货真价实的帝王之后,而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之后,更不是冒名顶替的曹操之后的“曹雪芹”。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2-01-28 16:36:59
胡适造假始作俑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2-01-28 16:38:26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2-01-30 17:27:19
明末清初新时期 汉满结合迎大年

贾府在节庆欢腾之时,某些环节和常见的年俗略有不同。
纯汉风俗如《礼记》有云:“夫礼之初, 始诸饮食”儒家由此确立了影响巨大的祭祀“昭穆制”。举行祭祀时,焚香、献牲、献帛、献爵等均由男性出席,女性不论地位高低一律不得入祠。
而在贾府中,贾母带队,按序传递菜饭茶点供品,明显不符合汉族祭祀传统。
前后流程,彰显汉满风俗混杂,是一个特殊的融合时期。
清末学者唐晏的《天咫偶闻》中直言:“满州六礼,惟婚祭二礼,不与世同。……其祭也,夫妇亲之,仪礼之主人主妇也。”可见,贾母入祀祭拜和满族的时令习俗吻合。这一年俗的形成和满族入关的特别历史时期有关,颇具新奇意外之感。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2-01-30 17:27:50
@穷村山居图 2022-01-28 17:27:57
现在假专家真多,
真的专家会在天涯上发表自己看法吗
-----------------------------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2-01-30 17:28:57
@穷村山居图 2022-01-28 17:27:57
现在假专家真多,
真的专家会在天涯上发表自己看法吗
-----------------------------
感谢您的关注!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2-02-02 18:04:03
《汉满结合迎大年 明末清初新时期》:

《红楼梦》 贾府在节庆欢腾之时,某些环节和常见的年俗略有不同。
纯汉风俗如《礼记》有云:“夫礼之初, 始诸饮食”儒家由此确立了影响巨大的祭祀“昭穆制”。举行祭祀时,焚香、献牲、献帛、献爵等均由男性出席,女性不论地位高低一律不得入祠。
而在贾府中,贾母带队,按序传递菜饭茶点供品,明显不符合汉族祭祀传统。
前后流程,彰显汉满风俗混杂,是一个特殊的融合时期。
清末学者唐晏的《天咫偶闻》中直言:“满州六礼,惟婚祭二礼,不与世同。……其祭也,夫妇亲之,仪礼之主人主妇也。”可见,贾母入祀祭拜和满族的时令习俗吻合。这一年俗的形成和满族入关的特别历史时期有关,颇具新奇意外之感。”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2-02-07 18:03:14
曹雪芹本人就莫须有,必须还有一个哥!
《红楼梦》第一回作者写道:“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
其中有关键句“背父兄教育之恩”,贾宝玉,有哥哥宝珠,虽然死的早,但留下儿子贾兰,其妻李纨将儿子培养成了举人。
因为《红楼梦》的作者有哥哥,故而挺曹雪芹为作者的人们,应该封口!
对于挺其他无兄之人为作者的人们,也应该噤若寒蝉!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2-02-07 18:32:46
@穷村山居图 2022-01-28 17:27:57
现在假专家真多,
真的专家会在天涯上发表自己看法吗
-----------------------------
@老卡枪 2022-01-30 17:27:50
-----------------------------
“真专家”,其实是掌握话语权的假专家,是用《红楼梦》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之宝典,来祸害老百姓特别是祸害年轻人的罪魁祸首!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2-02-10 19:25:08
红楼梦中的贾家是谁家?

“贾不假”,贾家不是“假的”,而是真的。贾宝玉也不是假的,而是真的。白玉为堂金作马,表面上说贾家很富有,但实际上另有深意。

“白玉为堂”,“白玉”合起来即“皇”字,玉字与王字,在古代是相通的。

“金作马”,可以认为指的是满清,是说贾府的先辈在马辈上开创了后金国,为满清的建立打下基础。

全句喻贾家即清朝皇家。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2-02-11 17:55:53
贾宝玉为何厌恶科举,反对禄蠢?
一、孔子倡导的君臣之道,被封建统治者看重,而受到吹捧。可是,普通老百姓则一直被愚弄。
二、贾宝玉厌恶科举,反对禄蠢,深层次的原因是社会风气不正,如"贾政做学政"主持一方乡试,就有贪污行为而被查、革职。
……
所以,贾宝玉厌恶科举,反对禄蠢。
何谓禄蠹?禄者官也,蠹者蛀虫。禄蠢,就是追名逐利的蛀虫。红楼梦里借虫喻人,指那些热衷功名、追逐利益的人。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2-02-15 14:40:47
《红楼梦》中“批阅”的作者并非原作者!

《红楼梦》第一回写道: “ 空空道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上述内容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红楼梦的作者有最原始作者、空空道人、吴玉峰、东鲁孔梅溪、曹雪芹等至少5人。
二是有5个书名。
三是曹雪芹是在披阅《石头记》《情僧录》《红楼梦》《风月宝鉴》的基础上题名《金陵十二钗》的。

接着谈一个关键问题,即“曹雪芹”是“披阅”前面几本书的人,并不是原作者。
披阅的含义是“展卷阅读、翻看”。
《北史·韦孝宽传》载:“虽在军中,篤意文史,政事之餘,每自披閲。” 唐 白居易 《东林寺白氏文集记》载:“昔余为 江州 司马时,常与 庐山 长老于 东林寺 经藏中披閲…诸文士唱和集卷。”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载:“山中寂寞无侣,时时取史册披閲,得与其人会覿,亦自快乐。”
古人称请别人修改文章 ,雅称请其润色、斧正 。对修改自己的文章,多说是“易稿”,“易”就有修改的意思。人们常说的“几易其稿”,就是指修改了相应次数的意思。
由此可见,“曹雪芹”是在“展卷阅读、翻看”前面几本著作的基础上重新著作了《金陵十二钗》,还不是《红楼梦》。《红楼梦》是吴玉峰创作并题名的。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2-02-16 15:41:55
《红楼梦》写了四个元宵节

《红楼梦》的作者喜欢以节日来铺排整个故事的落墨。在第一回、第十八回、第五十三回和第九十六回,都对元宵节作了描述,从全书整体结构上,让人看出贾府由盛极转衰亡的足迹。

《红楼梦》中的第一个元宵节,就出现在第一回。描写甄士隐的遭遇,老年得女,元宵节观灯时意外失去女儿。祸不单行,隔壁葫芦庙中炸供失火,将甄家烧成一片瓦砾场,甄家从此一蹶不振,只好来到大如州(如皋)岳父家,在怀有希望的日子里发生了悲剧,把后来要讲述的贾家兴亡的故事及大观园最后的结局,以隐喻的笔法交代明白。

第二个元宵节是在第十八回,元妃省亲。这是书中最浓墨重彩描绘的元宵节,也是贾府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时。出场人物无不彩绣辉煌,珠光宝气。
意味深长,贾府上下从凌晨3—5点便肃静等待,可是贵妃直到晚上7—9点才起身往贾府。元妃还先进 大明宫 陪皇帝看灯方请旨,与大明 挂上勾。
从贾赦领合族子侄在西街门外迎接。可见规矩谨严,井然有序,世家大族的气派犹隆。
然而,贾府却出现哭声。元妃省亲,见了贾母、王夫人,“满眼垂泪”;见了诸亲眷,“又不免哭泣一番”;见了贾政,“隔帘含泪”;见了宝玉,“泪如雨下”;请驾回銮之时,“满眼又滚下泪来”。元宵节那天,元春给家里送去一个灯谜,贾政猜出谜底是“爆竹”,内心沉思的是“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
此外,贾母的“荔枝”谜,“猴子身轻站树梢”,谐音“离枝”,也就是树倒猢狲散;迎春的“算盘谜”,寓意她将早死;探春的“风筝谜”,寓意她将远嫁;惜春的“海灯谜”,寓意她将出家;宝钗的“竹夫人谜”,“恩爱夫妻不到冬”,寓意她终将守寡。此时已隐现不祥之兆。
再次,元宵节成了少男少女交际的节日。元妃命众姊妹作诗,宝钗悄悄指点宝玉,元妃不喜欢“绿玉”,让他赶紧换成“绿蜡”;黛玉则偷偷帮宝玉代作了一首,而且被元妃指为前三首之冠。可是等到端午节赐节礼的时候,元妃赐给宝玉、宝钗的是一样的,黛玉的则减一等,透露出元妃看中的宝玉妻子人选是宝钗而非黛玉。弃黛选钗的理由有很多,但这次元宵节黛玉、宝钗给元妃留下的不同印象显然也是其中之一。关键是弃黛选钗之事件,是宝玉出家的直接肇因,爱之反而害之,团圆引发离散。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2-02-17 15:13:00
第三个元宵节在第五十三回,贾府已从盛极而下,贾家虽然也宴请亲朋,可贾家部分族人都不愿意来赴宴,“或有年迈懒于热闹的,或有家内没有人不便来的,或有疾病淹缠,欲来竟不能来的,或有一等妒富愧贫不来的,甚至于有一等憎畏凤姐之为人而赌气不来的,或有羞口羞脚,不惯见人,不敢来的”,贾府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导致了内部的不和睦。作者通过这次元宵节的冷清和贾珍等人的对话,直接说明了贾家因为奢华靡费,后继无人,已经走向没落了。

第四个元宵节是在第九十六回:“众人因为灯节底下,恐怕贾政生气,已过去的事了,便也都不肯回。只因元妃的事忙碌了好些时,近日宝玉又病着,虽有旧例家宴,大家无兴,也无有可记之事。”
和之前的浓墨重彩不同,这次出现一系列祸事。节前元妃薨逝,贾家在宫中的靠山轰然倒塌;宝玉又因丢失玉而生病,贾家重金悬赏,轰动得闹动了“贾宝玉弄出‘假宝玉’”来。到了正月十七日,又传来了王子腾感冒被庸医一剂药致死的噩耗。
为了给失玉后变得疯傻的宝玉治病,凤姐等人定下了掉包计,埋下了黛玉恸亡、宝玉出家的伏笔。所以这个元宵节已经是最后一次,马上就要“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呼喇喇大厦将倾”。

《红楼梦》的结构是先写甄家的“小荣枯”,由诗酒莳花的富足乡宦人家跌入衣食无继的赤贫;接着写贾家的“大荣枯”,贾家从富比王侯的公府豪门到惨遭抄家。前后呼应,可见作者文思深细。用元宵节期间发生的众多事件隐喻了贾府众多人物的悲剧命运,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累如贯珠,堪称神笔。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2-02-18 15:14:56
《红楼梦》就是真事隐于其中的《董小宛传》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2-02-19 19:09:30

在红楼梦中,作者虚拟贾姓宝玉,或含有贾生(贾谊,前200—前168)
忠君报国之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