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说《道德经》第一章

字数:8865访问原帖 评论数:4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2-19 01:24:17 更新时间:2022-02-24 09:25:44

楼主:张关林2016  时间:2022-02-18 17:24:17
张说《道德经》
(本解说不进行文字训诂和背景考证,仅着眼于古今处世经验的整合。古代典籍之所以在今天还有解读的必要,就在于古人总结的社会经验至今没有过时,那个时代的正确行为,现在依然是正确的,那个时代的谬误,现在也还是谬误。本解读抓住这一特性,以后世的经验联系古代的论述,努力读出典籍的现代意义,务求学以致用。牵强之处,请多多包涵。)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边界)。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文:能用语言说清楚的“道”,不是“道”的本来。事物都有名称,但名称不等于该事物的实际。无,用来表述事物开始前的状态。有,用来表述事物呈现出质稳定的状态。从“无”的角度看,可以看到事物越质变动的玄妙性,从“有”的角度看,可以看到事物质内变动的清晰性。两者虽不同,却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事物既纷杂,又稳定,似乎难以捉摸,但从这两个维度入手,就能窥见事物的奥秘。)

(张说)《道德经》主要是一部认识论著作,所以开宗明义提出4个重要概念:道,名,无,有。搞清楚这些概念及其关系,是正确认知的前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含义大体接近“规律”,但有三点不同。第一,“道”首先是一种哲学范畴,指生成天地万物的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说不清楚的。这是规律概念不具备的含义。第二,就“规律”含义而言,“道”是统领一个领域的本质规律,领域内的非本质规律,属于“术”,不是“道”。道与术,皆可称为规律。道是行为的总体指导思想,术是做事成功的具体方法。道术统一,所向无敌;有道无术,功败垂成;有术无道,坏人当道。其三,规律多指纯客体的必然联系,如牛顿定律,“道”主要指人在认识规律前提下的认知结论,以人为主,比如“交友之道”,“茶道”,“替天行道”,“有道”,“无道”,等等。“天不变,道亦不变”,天,指自然运行规律,道,指人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知。

“常道”,是指对恒定的、统领万有的运行规律的认知,也叫大智慧。能说清楚的智慧,不是最高智慧,因为最高智慧说不清楚,说出来就歪曲了,索性不说,潜心领会。这方面最典型的是禅宗,禅宗追求最高智慧,强调“直指人心”,不明说。有一次释迦牟尼上课,他不说话,从讲台的花盆,拿起一朵花,在手中转来转去,弟子们不懂老师的意思。这时,迦叶微微一笑。佛祖知道迦叶领会了,便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今方付属摩诃迦叶”。这就是“拈花微笑”的典故,禅宗就此诞生,迦叶是禅宗第一代祖师。为何“不立文字”呢?因为语言文字非但说不清楚,还容易着相。禅宗由达摩传到中国,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禅宗五祖准备找接班人,嘱咐弟子各写一首偈语谈体会,想看看谁的悟性高。大弟子神秀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众人皆说神秀悟性高。慧能是文盲,当时在庙里打工,听说神秀的偈语好,便叫人读来听,听后觉得神秀尚未悟透,便也创作了偈语,求人夜里悄悄抄到墙上。慧能的偈语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尖埃。”显然是抬杠,批评神秀的“着相”。五祖认为慧能悟性高,便把衣钵传给慧能,文盲慧能成了禅宗六祖,大大提高了禅宗“直指人心”的影响力。禅宗有许多机锋,都以启发、比喻、联想的方式来追求最高智慧,他们懂得“常道不可道”。

“名可名,非常名”较易理解。名,是名称、概念。人类为了思维和交流,必须给事物起名。但人们往往把名称与所指事物等同起来,就是认知错误。名称不能与该类事物的个体划等号。“名可名,非常名”,就是不要把“名”与实际事物等同起来。比如,有人说“给你个桃子吃”,你听了很开心,因为桃子的概念特征是香甜酥软,结果给你的却是一只霉烂的桃子,你很生气。听说“给你个桃子”时,你接受到的是概念信息,你认为概念信息就是实物信息,所以很开心,结果两者并不等同。

“道可道,非常道”,主要指“道”只能在实践中自己领会,靠言传是不行的。“名可名,非常名”,是指不可把概念与具体事物混同起来。两句话含义有差异,但用同样的句式表达,是取其共性。什么共性?就是“理论必须联系实际”。“道”与“名”,“规律”与“概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实际事物的理性反映,但不等于实际事物。我们学知识,学的是理论概念,但我们要解决的却是实际问题,概念工具不能帮你直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理论要根据实际进行修正,这叫结合。理论脱离实际,一定会把事情搞砸,是行为错误的主要原因,所以老子在第一章就提出这个重要的认知问题。我们现在之所以熟悉马谡、赵括、博古等人,就是因为他们理论水平很高,却都把事情搞砸,毛病都是理论脱离实际。而王阳明之所以事事能做成,是因为他深知要知行合一,他说过,“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事上磨练”,就是在实践中领会大道。

《道德经》一开始的两句话,提出正确认知的要求:理论一定要联系具体实际。用现在话说,理论是苍白的,现实之树常青。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有”概念涉及到观察维度。观察事物必然有一定的角度或维度。瞎子摸象,4个瞎子从不同角度摸索,得出不同结论。可见角度和维度,对结论具有重要影响。人们说,“有人在国内不爱国,一出国就爱国”,为什么?因为观察角度变了。在国内看西方,是看彼岸世界的民主、自由、福利,看到的都是好的一面。出国后,亲身体验到许多不好的方面,产生不如中国之感。什么叫“洗脑”?就是换一个观察角度或维度。“无”和“有”,就是不同的观察维度。

“无”,不是虚无,而是指事物处于缺乏质稳定的模糊状态,反之,“有”就是指事物获得质稳定的状态。道家名言“无中生有”,就是指任何质稳定的事物,都是从质模糊状态中产生。比如,小鸡是从鸡蛋里产生,鸡蛋没有鸡的质稳定,却产生了鸡,这叫“无中生有”。封建社会不是资本社会,但资本社会却产生于封建社会,无中生有。有人说,老子的“有无观”道出了现代量子学的奥秘,“无是天地开始出现之前的能量状态;有是万物初成的粒子状态,也就是我们能知道的现代物理学里面的量子阶段的变化现象。其中,量子具有的波粒二重性,正是老子言说的无和有的临界点。”这是无限拔高,不可取。老子的认知其实很实在,他根据经验知道,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的,都是从“不存在”(无)到“存在”(有),再到“不存在”,一棵树、一个人如此,人类与地球也是如此。这个认知虽然与现代物理有相合之处,但只能说明古人全息思维方式是对的,仅此而已。

比如,“树”作为事物,在树苗之前,没有自己的质,是“无”。从树苗开始,有了自己的质,直到参天大树,一直保持着这个质,这个阶段属于“有”。等到枯死消失,树的质没有了,又回到“无”。“有无”观,是对物质演化全过程的认知。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从“常无”的维度看,能看到“妙”,从“常有”的维度看,能看到“徼”,很清楚,“常无”、“常有”就是指观察事物的维度。从“无”的维度,能看到连续质变,即“妙”,奥妙。鸡蛋变成鸡,不奥妙吗?从“有”的维度,能知道关注的事物是否质变。徼,边界,质的边界。适用于“无”维度的道,不适用于“有”的维度。在“有”的维度,质变了,道随之而变。“天不变,道亦不变”,天变道亦变。水沸腾,液体变气体,“水”之道肯定不适用于“汽”,因为水越过自己的边界,性质变了,道也变了。

杜甫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站在高处看的结果。如果站在一个土丘下面朝上看,土丘就是大世界,不可能有“众山小”的感觉。可见,观察得出的结论,由观察维度决定;观察结论是否适合目的,由目的与维度的相配度决定。

庄子说过一个寓言,凤凰类大鸟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往北海,途中只在高大的梧桐树上歇脚,只吃竹子结出的洁白果实,只饮甜美的泉水。猫头鹰得到一只腐鼠,开心得很,刚巧鹓雏飞过,猫头鹰以为鹓鶵来抢食,便恶狠狠大叫,试图吓跑鹓鶵。这个寓言说明什么?说明观察维度不同,看重的对象就不同。鹓鶵的维度与其目的相配,猫头鹰的维度也与其目的相配。猫头鹰的维度决定它必须看重腐鼠,鹓鶵的维度决定它一定对腐鼠不屑一顾。本来各行其道,但交集起来,相互不能理解,就产生矛盾。再如,陈胜在种田时,说,“苟富贵,勿相忘”,旁人笑道,“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胜叹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也是不同观察维度交集后产生的龃龉。可见,看事情的维度和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不同,放到一起就会冲突。其实,问题不在角度不同,不同角度是客观存在的,所谓“青菜萝卜,各人喜好”,没有高低好坏之别,问题在于交集后相互否定,青菜骂萝卜,矛盾就产生了。鹓鶵和猫头鹰都是生命圈的一员,都有生活的权利,但生活的方式不同,本来没有高低之分,但交集起来,互不理解,就产生冲突。比如,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根源在于都是一神教。一边是全知全能的耶稣,另一边是全知全能的安拉,不交集也就罢了,交集起来,必然冲突,因为“天无二日”呀。

“无”和“有”是观察维度的差异,本质上没有高低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目的的问题。如果目的是观察质变的连续过程,就得采用“无”的维度,若要观察质的变化趋势,就要采取“有”的角度。鲁迅小说中有个九斤老太,天天唠叨“一代不如一代”,看不惯新时代的做法。因为她从“有”的维度看社会变迁,把质稳定视为合理合法,无法接受质变。如果从“无”的角度看,旧社会消亡,新社会诞生,是自然的社会变迁,纵然不舒服,但可以理解。再如,恋人移情别恋,从“有”的角度看,是恋人缺德、背叛,应该“打翻在地,再踩上一脚”,但从“无”的角度看,感情转移不也是正常的人性么?《安娜·卡列尼娜》,移情别恋的典型,托尔斯泰对她充满同情,她的丈夫和许多男人对她嗤之以鼻,就是不同观察维度的结果。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两者”指什么?指“无和有”。“同出”是什么意思?是指观察对象是一个。换句话说,只有对一个对象进行观察,无和有的维度才有比较的意义。我们拿神秀和慧能的偈语作比较,就知道无有的差异。神秀着眼于“有”,他把身心视为会染灰尘的客观存在,认为修行就是为身心服务,擦拭灰尘。慧能着眼于“无”,不把身心看作客体,而视为自己的精神主体,精神升华,身心随之升华,与灰尘无缘。观察对象相同,不同观察维度就得出不同结论,哪个结论好?从追求最高智慧的目的看,慧能胜过神秀。“玄”,模糊、深奥的意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说,从“无”的角度探索,即从最高层次(道)的角度探索,会看到各种可能性,有的相互冲突,令人难以捉摸,非常“玄”。但是,只有经过“玄”的过度,才可能找到最适合的可能性(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且以王阳明剿匪为例。南方四股土匪,官方剿匪十余年没有结果。阳明接到任务,第一件事当然是找到十余年剿匪未果的原因,这就是从“无”的维度出发。官方力量始终大于匪患,为何十余年不能成功?就是历次剿匪的指挥官都是从“有”的维度考虑,既然我的力量比你大,打起来就是。阳明找到了原因,并设计了解决方法:第一,当地政府军毫无战斗力。解决方案:从四省军队中挑选骁勇善战的士兵组成一支强劲兵团。第二,政府里有盗贼的卧底。解决方案:揪出卧底,让其戴罪立功。第三,民匪一家。解决方案:实施十家牌法。邻里乡亲连坐,相互监督制约。然后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一年有余,便大功告成。

楼主:张关林2016  时间:2022-02-23 10:35:57
张说《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文:人们之所以觉得有的东西是美的,是因为有不美的东西作比较。之所以知道善者为善,因为存在着不善。有“有”的概念,一定有“无”的概念,有“难”,因为有“易”,有“长”,因为有“短”,有“高”就有“下”,有“音”就有“声”,有“前”就有“后”。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事物的恒常结构。因此,圣人尊重矛盾结构,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顺势而为,帮助事物走该走的道路,而不是用外力让其改道,或让其加快。事情能成功,主要是事物本身的趋势所致,所以圣人不居功,因为不居功,人们就会记住他们的功。)

(张说)本章主题:事物具有阴阳(正反、矛盾)两面性,阴阳的动态平衡是事物之所以成为这个事物的本质因素,用现在的话说,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段话告诉我们,概念,是在与相关概念的对照、比较与互动中,才具有自己的含义,比如,因为有“不善”,我们才知道“善”是怎么回事,反过来,因为有了“善”,才知道“不善”怎么样。概念是事物的抽象,所以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任何事物,总是处在某个系统中,它与系统中的其他事物形成对照、比较和互动的关系,这样的关系赋予每个事物特有的意义。脱离这个关系,事物就没有意义。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比如,离开了无产阶级的资产阶级是什么呢?什么也不是,因为不会存在。这段话首次阐明了矛盾论思想。美丑、善恶、有无、难易,既是概念的对立,也是事物的对立。表面上势不两立,泾渭分明,其实是相互依赖的。没有丑,就没有美。因此,如果只看到事物间表面的对立,就是浅层的一维思维。既看到对立,又看到互依性,才是深层的多维思维。一维思维只触及表象,多维思维才能接近真相。

比如,中国与西方国家之所以矛盾重重,其中思维方式起了重要作用。中国文化认为,各国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所以奉行“互不干涉内政”的外交政策,这是多维思维,特点就是包容异己。西方则不然,认为自己喜欢的那套是唯一的真理,非西方模式都是邪恶,他们以“拯救世界”为己任,视干涉别国为“义不容辞”。这是一维思维,特点是排他性。比如,他们把全民投票为特点的“民主”,视为治国的唯一正确方式,于是展开十分荒诞的推论:中国没实行“全民投票”,所以“不民主”,“不民主”=“邪恶”, 所以,不管中国取得多大的成就,人民生活得到多大的提高,都是对西方民主制的“威胁”,必须“群起而攻之”。这就是可怜的、自绝于人的一维思维。

多维思维认为,事物之所以成为其自身,是因为具有相互对立、相互依赖的不同成分,不同成分之间的动态平衡,构成该事物的质稳定。所以不存在只有一种属性的事物,“有利有弊”,是任何事物的共同属性。比如遭遇新冠疫情,中国采取人际隔离和封城措施,迅速控制了疫情。而西方许多人认为隔离与封城是在侵犯人的“自由走动权”。“自由走动权”属于人权范畴,所以封城和隔离是剥夺人权。封城是不是剥夺了人的自由走动权呢?是的。但封城的目的是什么?是拯救生命!生命权是不是也属于人权呢?不仅是,而且还是其他人权的前提条件,是第一人权!自由走动权与生命权孰重孰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是中国文化的常识,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为了第一人权,必须放弃次要人权,即封城,戴口罩。西方许多人为何不明白这个连动物都懂得的道理呢?就是一维思维的结果。一维思维只看到隔离在剥夺自由走动权,其他什么都看不到了。医生给人打针、开刀,一维思维者完全可能视为虐待!

一维思维在西医表现得特别明显。西医根据常人的状态,对健康设定了固定指标,不符合指标,就是病。的确,多数健康人是符合设定指标的,但指标异常而健康者,不乏其人,这些人数量也不少,一律把异常当病来处理,会伤害这些人。从原则上说,每个人的健康指标是不同的。比如,巴西足球人加林查的腿有长短,根据固定指标,显然属于“残缺”,足校肯定不会接受。但他的长短腿非但不妨碍行动,还使他带球拐弯比任何人都灵活,所以成了巨星。“足”指标“有病”的人,却是“足”球明星,是不是很讽刺?再比如,感觉不舒服,指标却在“健康范围”,西医认为没病,如再纠缠,就怀疑你精神有问题。这就是一维思维。

这段话有2层意思:首先,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矛盾对立统一,缺一不可。事物的矛盾模式是客观存在的(恒也),无法改变。其次,要了解真相,必须多维度思维。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前面指出矛盾对立统一是事物的恒常特征,这里指出,聪明人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尊重事物的内在运动,顺势而为,不要悖逆事物的趋势。

这是老子初次提出“无为”概念。无为,是不妄为,不是不为。什么叫妄为?逆事物趋势或阻止趋势的行为。比如种地,松土、浇水是顺势而为,拔苗助长,或不松土、不浇水,都属妄为。可见,无为是顺势而为,即合理推动固有的趋势。“行不言之教”,千万不要把“言教”理解为与“身教”不同的说话教育,它是指顺势教育。教育,无论言教还是身教,都有个对象是否接受的问题,如果能接受,就是“行不言之教”,说明教育与对象的接受可能性方向一致。如果不接受,说明教育与接受可能性不一致,就不是“不言之教”。比如,劝一个绝对相信西医的人,去看中医,结果只能换来白眼。这是强行扭转对方想法的“教育”。不言之教是指顺势劝人,不是凭自己的意志去改变对象。无论办事,还是劝人,只有利用对象固有的可能性才能成功,这种影响人的方式就叫“不言之教”,是无为之教。我们必须搞清楚“无为”的真正含义,才能读懂《道德经》。

为什么“无为”才能取得成功?老子解释说:“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意思是,事物都是自行启动自己的历程的,外界动力如果符合事物的趋势,会加快趋势,属于有效行为,但不能替代事物的原动力。事物启动自己的历程,你给予帮助,事物取得成就,主要不是你的功劳,是它本身具有的能力。比如,你的目的是收获大米,于是你在春天种下种子,种子发芽,然后灌水排水、耘禾,结果丰收。对这事应该如何认识?首先,种子本身具有发芽、结穗的能力,但能力的兑现需要条件,你的行为满足了条件,所以才能心想事成。心想事成的主因是“事能成”,第二个原因才是你的“使之成”的行为。其次,你的行为属于“无为”。

如果你想吃大米,也下了种,但错过了时机才下种,下种后又不管不顾,结果几乎颗粒无收。心想但事不成。种子的能力仍在,能力的兑现需要条件,你的行为不能提供条件,所以就不是“无为”。只有无为才有效。这是老子对成功行为的哲学界定。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取得成功,不要看作自己的功劳。这不是谦虚,而是承认基本事实,你的确有功,但如果认为全是你的功劳,那就是“贪天之功以为己力”,这样的想法必有恶果。春秋时,晋公子重耳逃亡列国,历经坎坷,终于回国当了国君。他对帮助他登位的所有人进行赏赐,担心漏掉谁,就出告示说,有功者自己来报。这时介子推编草鞋谋生,母亲说,你跟随国君19年,在挨饿时还割肉喂他,有那么大的功劳,干吗不去申报。介子推说:“晋献公有九个儿子,只有主公重耳最贤能。晋国属于主公,这是天意,有些人却误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介子推的确是少数明白人之一。重耳如无能,能在逃亡19年后众望所归,当上国君吗?跟随他的人都是能人,但只是为重耳的能力兑现提供了条件,不是决定因素。如果没有这个认识,功臣就会居功自傲,下场多半很不好。三国时的许攸,明朝的张居正,都是有大功的,但他们居功自傲,结果都被当政者清算了。人们往往把这类悲剧说成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怪罪于当政。其实主要原因是“居功自傲”。大局已定时,当政肯定不再需要功臣了,如果功臣谦退,双方就相安无事。如果功臣居功,势必成为当政的威胁。范蠡和文种,张良和韩信,都是功臣,但结局不同,因为态度不同,不很说明问题吗?老子的“为而弗恃”思想,绝对不是出于明哲保身,而是从各种因素的互动作用中得出的哲学结论。

最后,对“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能表面理解:你不居“功”,不就没有“功”可被拿走了吗?这是玩文字游戏,玩精神胜利法:用简单的假设与推论,把事情朝自慰的方向解释。正确的理解是:正因为不居功,你应有的功劳才会记在你的头上。这就是辩证法。第十三章有一句类似的句式:“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也不能做表面理解。以后再谈。

我们常见这样的现象:某人获得较大成就,面有得色,旁人就开始找成功的客观原因,得出结论:有什么了不起呀,还不是客观帮了大忙。人们把这种说法视为“酸葡萄心理”。这种说法虽然有点酸,其实是必然的,是对“居功自傲”的正常反作用。如获得成就的人很谦逊,人们就不会这么说。比如,历代对功成身退的张良评价很高,苏东坡说他“有大勇……,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司马迁直接用刘邦的话来评价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但对居功自傲的韩信,司马迁说,“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天下已经太平,还想着谋反,弄得满门抄斩,怪谁呢?)

最近出了马云的事情,也很说明问题。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刘强东等创建的互联网企业如日中天,原因很明显,一句话,“时势造英雄”,其中有两大成功要素:第一,时势;第二,英雄。没有时势,就没有相应的英雄。因此,能始终认识到这点的英雄,才能与时俱进。但马云有点忘乎所以,觉得自己的能力无可匹敌,他的“金融发言”就透露出这一心理。发言后,理所当然得到了官方和民间对他的负面看法。他花69亿购置豪宅,花几个亿请王菲跟他合唱,生活的穷奢极欲,说明他自信爆棚,居然要求中国的银行系统为他闪电发财的金融操作让路。所以,马云是自己给自己修建了下坡的路,真是可惜了,但也再次验证了老子的睿智。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