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耕望先生论(转载)

字数:1320访问原帖 评论数:65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06-03-16 18:33:00 更新时间:2020-11-27 16:59:19

楼主:毕明迩  时间:2006-03-16 10:33:00
严耕望先生论
全书八编四十六章,一以民族文化意识为脉贯,而强调官私学术\士人政治在中国历史传统中所扮演之重要角色.至其具体述事,尤显卓越.如其章节标题,点出各时代之动态与特征,已见才思横溢.迥非一般刻板僵化者可比,且常数语笼括一代大局.如论春秋战国大势云:文化先进诸国逐次结合,而为文化后进诸国逐次征服;同时文化后进诸国虽逐次征服先进诸国,而亦逐次为先进诸国所同化.此语切中事机,精卓绝伦.若申而论之,前世如商之灭夏,周之灭商,后世如北魏南牧,辽金侵宋,清之灭明,其结果影响皆可作如是观.在此进展中,华夏文化疆域逐次扩大,终形成疆域广阔\文化一统之广土众民大国局面.其较细节处,如从汉儒论政阐明汉代文治政府之演进;如从南北经济文化状况之不同论宋代新旧党争;皆见其特具慧眼.其他胜义纷陈,不能尽列。其论旨或有为前人所已发者,然穆更能透彻言之.如其论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涉及面既较广阔,而所作综括云:唐中叶以前,中国经济文化之支撑点偏倚在北方(黄河流域);唐中叶以后,中国经济文化之支撑点偏倚在南方(长江流域).这一大转变,以安史之乱为关键。此数语,实极劲悍.而引论一篇,总结申论中国传统文化政治社会与学术思想,自具独立发展之系统,与西方文化演程洋异,不能执彼以核此,衡量优劣与是非.近代中国文化之衰象,国族之危亡,乃一时之病态;欲起衰振敝,要在自觉之精神,较之效法他人之诚挚为尤要.我民族国家之前途,仍将于我先民文化所贻自身内部获得其生机.此文恳切陈辞,凡吾国民皆当痛切思之.余英时谓,穆一生为祖国招魂,此书此论尤为招魂意识最显豁之体现.陈寅恪亦推此论为近世大文章。盖寅恪为文虽在专业,但具通识,且富惜古情怀,行谊思维,一以中国文化为宗本,宜有此论.
目前在北平昆明讲通史,本已哄动一时,此刻抗战正艰,此书刊出,寓强烈之民族意识,又亲莅重庆等地作多次讲演,一以中华民族意识为中心论旨,激励民族感情,振奋军民士气,故群情向往,声誉益隆,遍及军事政治社会各阶层,非复仅黉宇讲坛一学人。国家多难,书生报国,此为典范.更非一般史家所能并论.
摘自

楼主:毕明迩  时间:2006-09-16 13:11:54
读之使人确信中国不会亡,抗战必胜.

中国的历史可以证明这一点,而与政治宣传无关.所以不能因此而贬低这本书.
楼主:毕明迩  时间:2006-09-23 09:25:19
后期又是国民党治下的失节文人,

命运兄高见,但我还是赞成昆冈兄的.
楼主:毕明迩  时间:2006-09-23 12:45:41
昆冈兄好,感谢兄连日赐读拙帖.
楼主:毕明迩  时间:2006-09-23 22:10:31
http://cache.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books&idArticle=63067&flag=1毕兄好!顺便请教一下:我以前在你的贴子里无意中看过钱穆评胡适的一段话(好象是出自钱的书信里),现在想找却找不到了——实在是你关于钱的贴子太多了,不好找,呵呵——你能帮想想找出来吗?
昆冈兄好.上面关于书信的帖子中给杨先生徐先生信中,有一些论及胡适之先生的,或是兄要找的。



楼主:毕明迩  时间:2006-09-25 08:03:03
对自己不熟悉的事情妄加评论

如沙兄言重了。而且也应自己警惕不要犯此毛病.
楼主:毕明迩  时间:2006-09-27 19:22:29
没有必要再浪费口舌,就此打住。

很赞成.
楼主:毕明迩  时间:2020-11-25 19:24:31
是非自有公论,十几年前的争论今天看起来或许会清楚一些,或许还是会各持己见,但别人看起来会清楚一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