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解意4——虚度

字数:2175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4-12 02:26:46 更新时间:2022-04-13 04:01:05

楼主:囧陈  时间:2022-04-11 18:26:46
作者:虚度

第四章 本德宗道

本德、宗道

本、宗同意,德、道同类。本德宗道,即以德为本、以道为宗。此章将实现上述“正道”及“求人之志”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即以道德为思想发源和行为准则去实现上述目标。

原文:夫志,心独行之术。

志,是心性、志向。心独行之术,某些人将其解读为“志向坚定,笃实力行”,在《围炉夜话》中,“独”作“笃”,即心笃行之术,采用此解。整句意思是:要实现志向,就要笃行如下方法,做到如下方面。术,可作为“方法”或“方面”理解。《菜根谭》说:“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

原文:长没长于博谋

《梁父吟》里说:“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中阴谋,二桃杀三士。 ”《隆中对》中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权谋残卷》说:“故为其诤,不如为其谋;为其死,不如助其生。羽翼既丰,何虑不翱翔千里。”“勇者搏之,不如智者谋之。以力取之,不如以计图之。”可见谋略之重要、之厉害之处。谋略无处不在,国人擅长于此,相关著作汗牛充栋,在此不再赘述。只是近代以来中国存在着盛行于西方的技术决定论和本土的谋略决定论等纷争。实际上,缺少技术的谋略毫无分量,如李鸿章挑起洋人斗洋人,也敌不过“弱国无外交”的丛林法则。但只要技术和力量而运用不当者,也是不堪一击,如伊拉克战争中萨达姆庞大的军队只能束手就擒。博福尔的观点是:战略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力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运用艺术。这是力量与谋略的结合。把力量集中在正确的时间、运用在正确的空间,就能起到石头砸鸡蛋的效果。谋略就是帮助达成此种效果的策略和方法。

博谋,首先在于博,知识广博、方法众多、灵活应变,此为广。因此才能不受到对方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出其不意,以奇胜。

原文:安没安于忍辱

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要忍辱。如果是策略性的收缩、等待时机,那只是大丈夫能屈能伸,“小不忍则乱大谋”“将以有为也”。例如曹操说陈琳的檄文可以治头风;司马懿接受诸葛亮为激他出战而赠送的女人衣服,最后耗死了诸葛亮。“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如果只是为了苟且偷生,那么只是乌龟法罢了。

原文:先没先于修德,乐没乐于好善

修德以怀远,好善以接人。这些都是收买人心、营造名声的伎俩,当然也是修身的途径。人在不够强大的时候,就应该广结善缘,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把朋友做多,而把敌人减少。刘备从一开始就注意修德好善,所以才有民心归附。《教父3》中说:“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尊重总会收到回报,而一次小的疏忽,无论多么微不足道,某一天都会被记起来。”

原文:神没神于至诚

谋略分为阴谋阳谋,至诚当属阳谋。至诚者,是为凝聚人心、上下同欲。但是,“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至阳的谋略也至阴。吴起爱兵如子的背后是士兵在战场上以命相搏以及老妪的痛哭。黑白棋子双方可见,可谓至诚之至,然其计谋只有持子者自知。这就是至诚的道理。

原文:明没明于体物

体物即格物致知,即明察。韩非子曰:“不明察不能烛奸”。《权谋残卷》说:“不察,何以烛情照奸?察然后知真伪,辨虚实。夫察而后明,明而断之、伐之,事方可图。察之不明,举之不显。”不明察的结果,就是“察不明则奸佞生,奸佞生则贤人去,贤人去则国不举,国不举,必殆,殆则危矣。”故《易经》说“履霜坚冰至”。体物,可以扩大解释为掌握信息、情报。如果不能掌握情报,不能知己知彼,然而盲目行事,岂不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潭”?

原文:吉没吉于知足,苦没苦于多愿

知足即知止。多愿,是想得太多而能力不够。古人说“自知者明”,要了解自己的实力,对局势有清醒的判断,进而摆正自己的位置,根据实际能力调整自己的目标。吉在于有自知之明;苦在于不自知。有句话说的“人生的无奈和愤怒来源于自己的懒惰和能力不足”就是这个道理。哈耶克写过《致命的自负》也是这个道理。朱元璋能够按捺住欲望,“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所以才能避免元军的首先打击,最后取得胜利。

原文:悲没悲于精散,病没病于无常

精散,对于个人而言是丧失了理想信念,所追求的目标只是梦幻泡影;对组织而言就是丧失了组织目标,众叛亲离、人心涣散。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无常”。无常则无所遵循。无所遵循则不知何可为,何不可为。例如不能做到赏信罚必,赏罚无常,有功不赏,有禁不止,义礼尽失,最终土崩瓦解。

原文:短没短于苟得,幽没幽于贪鄙

短,即短时,目光如豆。幽,即幽闭愚昧。贪者鄙吝,见利忘义。苟得者智识狭小,而贪鄙则苟得。正如曹魏末期大将军曹爽“驽马恋栈豆”,为其府中财货而将曹魏江山及自身身家性命全部断送。

原文:孤没孤于自恃

自恃者自视甚高,万般皆下品,刚愎自用。因其目中无人,所以不能得人相助,所以孤。如关羽鄙视孟达、辱孙权,最后败走麦城而无人相救。项羽自恃神勇,不听将言,最终自刎乌江。

原文:危没危于任疑

任疑而危者,有如下原因:一是无其他可以信任的人可以替代,所以组织内人才匮乏。二是事急而应对仓促,说明事前不察、准备不充分、考虑不深远。三是缺乏控制手段,无相应机制及人才予以管控,说明监督力量薄弱、缺位。任疑,本就是危机的表现,也是弊端积累的结果。四是被任用者与领导之间未达成默契,相互不信任,为求自保或为求私利,不会尽心尽力,甚至会有其他打算。典型如赵括之纸上谈兵,众人皆曰不可而任用之,结果连累40万人兵败身死。

原文:败没败于多私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