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间词话》的绝佳解读,更是欣赏诗词之美的最好指引,读叶嘉莹七讲

字数:675访问原帖 评论数: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4-16 01:15:26 更新时间:2022-11-28 02:08:34

楼主:ligangl  时间:2022-04-15 17:15:26
《人间词话七讲》是一本十分值得一读的诗词鉴赏美学引路书。值得推荐。

以前从来好好没有读过文学批评或鉴赏类的书。总是觉得这些书过于枯燥,实在是读不下去。这次慕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盛名,读了原文后意犹未尽,又读了本文。

叶嘉莹先生确实是大师,文中解说足见先生学贯中西。文中用双重性别,显微结构,语码,创造性的背离,以及新批判等一系列西式文学研究的概念和中国古代的词的构思写意的方法来对照,更能让人容易理解。

文中虽然围绕《人间词话》展开,因此点评的词人不多。但是对词的格局、境界等的批评一针见血,直截了当。

文中以温庭均、韦庄、冯延巳、李后主开篇,到苏东坡,到南宋的周邦彦。文中说不敢写稼轩,因为辛弃疾实在是光彩照人,需要独立细细品味。从几个词人的品评中可以看到格局的变化和词的形式的发展。

晚唐五代大致为小令的时代。词多为伶工之词,也就是为歌女们写唱词。受篇幅限制,词的好处在于能够意在言外。而此时温庭均的词写物见意,韦庄则直抒胸臆,冯延巳则写词隐含大意境,而李后主则格局更大,开始将歌女之词变向士大夫之词,开始写人生感悟。

到了宋代,长调开始出现。有了足够的篇幅,词的意犹未尽的美就难以展现。刘永、苏东坡等开始在长调上展现士大夫的精神。特别是苏东坡,由于人格的力量,开始走诗化之词,用词写士大夫的价值观和志向。辛弃疾也是如此,但文中没有细说。

到了周邦彦,虽然人格有差距,但精研技法,又开新路,形成了赋化之词,将词用赋的写法极尽繁复的技法,也是一代宗师。

特别是最后的第七讲,是全文的精华,几种讲了对词之美的鉴赏取向。好在哪里,为什么好。有什么变化,都写的很到位。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