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说《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字数:2513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4-27 15:02:17 更新时间:2022-04-27 16:57:11

楼主:张关林2016  时间:2022-04-27 07:02:17
张说《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解文:真正的勇士,不要依靠的不是武力;善于打仗者,不会意气用事;善打胜仗者,从来不硬拼;善于用人者,一定尊重人才。这都是“不争”的行为。说到底,“不争”,就是借他人之力为己所用,这是最高的天道与人道。)

(张说)老子唯恐人们误解“不争”的含义,再次进行了解释。他指出“不争”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表现,同时阐明“不争”的实质,就是“用人之力”。由此可知,无为,顺势而为,不争,是一种行为的不同用语,这种行为的目的是获得成功,方法是借助客观力量为我所用。可见《道德经》就是一部关于成功的著作。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讨论了四种情况下应有的得道行为。1,在见义勇为的场合,不能靠蛮力。要靠智慧。换句话说,与恶势力抗争,武力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利用情、法、理给出的机会。2,在两军对垒的场合,不能意气用事而出战。《孙子兵法》云:“主不可以怒而兴师 将不可愠而致战”。3,常打胜仗的原因,决不是靠硬拼。4,想用人才,必须尊重人才。这些正确行为都叫“不争”,可见,“不争”,就是适合特定场合的特定行为,千万不要囿于“不争名利”的狭隘理解。

“无为”是一种理论。学理论,最最重要、最最难的,是理论用于实践。学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实践再创造。如果不能再创造,学理论就是读死书,越读越笨,因为陷入了本本主义,知行脱节。三国时的“失街亭”,就是马谡学理论不能在实践中再创造的严重教训。

“知行合一”本是学理论的唯一目的,但多了一个目的,学以致用之外,还有一个目的是教书。随着脑体进一步分化,后一目的的人越来越多。教书匠,自圆其说即可,“知行合一”用不着。教书匠尽管没有理论用于实践的必需,但必须懂得知行合一是学理论的目的,所以在讲理论的时候,不可把大把精力花在训诂句读上,要联系历史与当代的实际,让学生从应用的角度去体会,如果“以己昏昏”,只能制造出另一批百无一用的书生。这是不是教书匠的知行合一要求呢?

《道德经》是经验的大总结,其原则必然体现于诸多历史事件。我们在学的时候,也必须从历史事件与生活实践中寻求理解。读到“善为士者,不武”,就该想想历史上著名的勇士凭什么名垂史册。比如荆轲,凭武功高强?显然不是。凭的是自我牺牲与胆识过人。荆轲刺嬴政未果,说明武功达不到大侠级别。但他面对秦庭的威严,谈笑自若,而同去的另一武士吓得说不出话。一击不成,能奋力抓住秦王袖子满庭追杀。燕国(北京地区)出了个荆轲,大大提升了地区名声,以致有了“燕赵多义士,慷慨悲秋风”的美誉。

“善战者,不怒”,应该想到被诸葛亮用女装羞辱的司马懿。诸葛亮想激司马懿出战,但司马懿是善战者,不会受激而战。不久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司马懿不战而胜。注意,“怒”不仅仅指愤怒,是指所有会影响行为的过分情绪。比如,关羽失荆州,是骄慢所致。骄慢导致轻敌,跟愤怒出战是一样的。

“善胜敌者,不与”,应立刻想到经典的游击战“十六字诀”。十六字诀的核心思想,不就是不与强敌正面抗衡吗?可见毛泽东的游击战思想源自道家文化。中国文化已经形成一种思维模式,在这种文化浸淫中长大的人,其中的佼佼者一定会在实践中创造性发挥前人的智慧,获得极其巨大的成就。

“善胜敌者,不与”也不仅仅指打仗,也指处理复杂的关系。比如战国时赵国老将廉颇,看到后生小子蔺相如的官职超过自己,很不服,放言要找茬。有一次蔺相如在路上与廉颇邂逅,照例小官要给大官让道,但官大一级的蔺相如却主动退入小巷避让。廉颇后来知道蔺相如不是怕自己,而是不愿将相不和,伤害国家,十分惭愧,觉得自己小心眼,便上门负荆请罪。如果蔺相如不让道,廉颇肯定不会让,哪里还有“将相和”?蔺相如的“不与”,理顺了本来很难解的将相关系。

“善用人者,为之下”,能想到的事就多了,妇孺皆知的三顾茅庐就不必说了。战国时,魏文侯想请贤士段干木出来做事,几次拜访,段干木避而不见。大臣都说此人不识抬举,抓来就是。魏文侯说,“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一个我求他帮忙的人呢?”干脆不乘马车,布衣步行去拜访。段干木感动了,欣然出山,出了许多治国的好主意。马云全力支持王坚开发阿里云的事,也是如此。王坚研发数年,没有成果,每年花去10个亿,同事们啧有怨言,只有马云没有动摇,坚定地支持王坚。是王坚成就了马云?还是马云成就了王坚呢?“善用人者”,不仅尊重、而且相信人才。

《道德经》是极其宝贵的人生经验,是屡试不爽的“九阳真经”,如能创造性落实于实践,定能达成目标。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老子把上述恰当的行为都归属于“不争”,又指出“不争”的本质,是借人之力为我所用,是善于利用人、物、情势给出的有利机会。“不武”,是指不要局限于武力,要利用其他机会;“不怒”,是不让对方利用自己的犯错;“不与”,是不给对方拼损耗的机会;“为之下”,诚心待人,以换取对方竭尽全力的服务。如此行事,哪有不成功之理?这是古往今来最高境界的行为之“道”。

“配天古之极”——“天”,天道,“古”,古人之道。符合天道与人道的最高表现。

“如何做才能成功”,是人类一直在探索的问题,《道德经》是这一探索的集大成者。老子得出的结论是“无为”,即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图行事,要顺应客体趋势,“顺势而为”,才能成功。从利益竞争的角度看,“无为”就是“不争”,即尊重他人的利益。“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不争”不是事事谦让,是指不争属于他人的利益。韩信拜将时,能谦让“不争”吗?韩信认为,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必须做统帅;刘邦认为,要留住这个人才,必须拜将。所以,韩信拜将,对韩、刘而言,是恰当、正确、有效的“顺势”行为。再如,三国时,许攸献策,曹操很快打赢官渡之战。许攸老把自己的功劳挂在嘴上,当众对曹操说:“要不是我,你能得到冀州吗?”有一次出邺城东门,他对左右说,“曹公一家如果没有我,就不可能再进出这扇门了”。许攸说的也许是事实,结果却被杀,而没人说曹操忘恩负义。为什么?因为许攸的行为大大违反了“不争”原则,咎由自取。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