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某博导的一篇微博引发热议

字数:1462访问原帖 评论数:1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5-08 22:51:06 更新时间:2022-07-17 06:01:17

楼主:春天的晨风2020  时间:2022-05-08 14:51:06
北大某博导的一篇微博引发热议
——中国现代高级知识分子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2022-05-08

近来一位北大博导发表的一篇微博,引发网民广泛热议。
其中争论的焦点是这位中文系教授在表述上是否存在文法问题,进而置疑其专业水平。据说在位“好事者”称,“该条微博116个字里出现12处语病”(1)。
中文自有其的文法规范。作为非专业人员一时也难以作出权威的评价。然而,将书面语与口语混用却实难谓之规范,毕竟不是在写小说;读起来并不让人感到流畅,并且其中也并未蕴含某些深奥的哲理或对生活的洞见;更重要的是“随手写的微博”却“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专业素养”(一位广东网友的评论)。
博主在劳动节当晚的回复写道,“有人挺喜欢我这一段,多谢帮我传播。一个字也不用改,再发一遍。虽然是随手写的微博,确实没有修饰得完美,但费心弄了半天也挑不出什么硬伤。这些是随手写的点评,没什么值得说的。多谢费心指点,不喜欢内容就说,费劲点划好半天,使了这么大力气,这么关心一段微博点评。这真是对我太关心了,多谢了,但就是没有不通的,这也没办法”(2)。

于此我更关注的是,这位就职于中国最高学府的教授先生对待此刻网上评论的态度。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虚怀若谷。这不仅是传统中国人做人的原则,更应该是一种治学态度。从张博导随后的发言中,我们根本看不到这一点,反而感觉到某种居高临下的颐指气使:我就是正确的标准,因此就是不能被评论进而不能被批评的;一种不以为然的漠视甚至冷漠——他人有什么资格对我品头论足。
这就让人不禁感到阵阵凉意与些许的担忧。

我记得在很久以前,某位法学教授对有关某个案件的评论,曾在网上引起众多网民的“口诛笔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在其专业理解中表现出的那种对于人性的冷漠。
尽管在这些网民发言的当中,不乏在现定生活中落魄、甚至落后于时代要求的那些失意者,愤世嫉俗的借题发挥,乃至情绪宣泄。
然而从中也的真实确体现出,在经历了那场最终革了中国文化和整整一代接受正规教育人的命的运动之后,那些重新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具有高学历进而高收入与一定社会影响力,于本质上其实不过是“知道分子”“专业技师”的那部分人的真实心态。
他们是否真正意识到并承担起了自己应尽的社会义务与责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的工作是否真正对得起当前国家与体制所给予的高待遇(即由广大纳税人缴纳的税金所支付的工资与酬金),是否能够与普通人对于他们提供的社会服务水平的企望相对称(这是其所在事业性质单位之所以存在的社会理由理由),……
客观地讲,这早已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社会问题,现在不时出现在媒体中的那些些骇人听闻的“医患纠纷”案件,某些大学校园不时传出道德败坏甚至刑事案件的丑闻,这些是否应被视为类似现象给予人们的一个严重警示!

初稿写于2022年5月8日
第二稿完成于同日
楼主:春天的晨风2020  时间:2022-05-08 19:40:12
@以前2021 2022-05-08 14:53:04
严重同意,大部分是南郭先生,这是中国之痛
-----------------------------
是否能就其出现的动因,谈谈您的高见?
楼主:春天的晨风2020  时间:2022-05-08 19:50:27
其实,早在四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之初,先后坚决婉拒了中央对这位五十年代留苏副博士作出的团中央第一书记、武汉市长和教育部长任职推荐,立志成为专注在当时的体制下开创出大陆高等教育改革成功之路的大学校长,现在已经在真正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心目中成为新中国教育发展史一座丰碑的刘道玉先生,在身份转换后,就曾表示过对那些批量“生产”的不合格的博士生,对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的高度担忧,……
当然,这里并不一定就是说,博主就是这样的一位博士。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