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风起陇西》抓住了马伯庸小说的金线

字数:3196访问原帖 评论数:5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5-15 02:02:54 更新时间:2022-07-05 05:21:15

楼主:7dami_com  时间:2022-05-14 18:02:54
把马伯庸的小说改成影视剧,不是件容易事。

改编比较成功的,有《长安十二时辰》,可失败的例子似乎更多。所以,看影视版《风起陇西》之前,多少有些不以为然:对我个人来说,我最喜欢原著的,是它的语言——戏仿了丹·布朗、弗·福赛斯、贾克等,甚至刻意采用“翻译腔”(口语化,现代感强),把马伯庸所称的“恶趣味”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怎么可能转化成镜头语言呢?但把这些删去,《风起陇西》与普通的历史侦探小说的区别何在?

带着这种情绪看了刚上线的几集——刚开始用习惯的倍速(X2),很快便发现,根本撑不下来,改成1.5倍后,依然不行。最终,不得不改成用原速看——坦率说,我已经几年没看过原速了,一般只用原速看电影。

到目前为止,我对影视版《风起陇西》的评价是:这是一部根本无法用倍速看的剧。

确实,它与马伯庸原著在情节上有区别,但横看竖看,其中满满的,都是“马伯庸味”。变其皮肉,不变其骨,这要算是影视改编的最高境界了吧?或者说,《风起陇西》这部异常紧凑的剧真正抓住了马伯庸小说的“金线”。

考虑到今年来还没看到一部好剧,我愿把《风起陇西》当成一个惊喜。

马伯庸为什么牛,牛就牛在他的节奏

马伯庸小说为什么好看?

网上模仿马伯庸的作者,实在不少,他小说的几乎所有情节,都被反复洗稿过,可马伯庸依然是马伯庸。(不否认,马伯庸小说也有缺点,但这么多人爱看,说明他的优点更突出。)

这是一个我多年没想明白的问题,影视版《风起陇西》却让我想明白了——马伯庸之所以牛,牛就就在他的节奏,他的小说比其他小说要“快”得多。

快,则故事量大,考虑到故事的原型不过40多种,故事量大,很容易给人雷同感,将编造的痕迹暴露无遗。

然而,看影视版《风起陇西》,起步几集的镜头切换奇快、信息量惊人,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以至于一旦倍速,就很难让人进入其中,可回到原速看,居然也不显得累赘——每个线索都交待得干净利索,绝无“为离奇而离奇”“为枝蔓而枝蔓”的拧巴,更没有“又是老套”“这种故事早被人讲过了”的啰嗦。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显然,影视版《风起陇西》的创作者们真正读懂了马伯庸,它不是创造一个全新的时间线,将整个历史的走向扭转,而是用点和短线串联起来,基于史料,重构出历史的环境,这就大大节省了笔墨,加快了叙事速度。

比如马岱、诸葛亮、李严、刘禅等一出场,观众自然就知道背后的人物关系——诸葛亮作为蜀国外来的“荆州集团”的核心,与本地“巴蜀集团”的核心李严,在历史上曾激烈博弈,刘禅虽属“荆州集团”,但在诸葛亮的专权下,暗中扶持李严,以给自己执政争取空间。

于是,诸葛亮在明处,想掌控局面,必须不留痕迹,私下保留一条信息管道;李严误以为有刘禅支持,以为只有步步紧逼,才能讨刘禅欢心;刘禅则坐山观虎斗,出于自利,他要维持“两虎相争”的格局,在操作平衡感的同时,又不能让无比聪明的诸葛亮看出来。

在历史背景的支撑下,影视版《风起陇西》有了不讲长线故事、只讲短线故事的自由——异常神秘的“白帝”很快便暴露出真形象;无比狡诈、看上去会长期陪伴的反派糜冲很快便领了盒饭;“白帝”诈死、陈恭顺利交差这样的密谋,竟成了明线……

纷繁的短线故事创造出跌宕起伏感,没有刻意遮蔽、没有故弄玄虚、没有硬起霸、没有吊胃口……这种才起又落、随立随扫的痛快,让人惊叹:编剧究竟准备了多大的故事量,敢如此快速地布线、收线?

显然,影视版《风起陇西》的节奏颇似美剧,只是美剧多靠场景带节奏,影视版《风起陇西》靠历史带节奏,其中暗藏了无数隐扣:糜家不是刘备的班底吗,怎么糜冲是魏国官员?(与关羽被杀有关。)荀家不是曹操的班底吗,为什么荀诩是蜀国谍报机关的头目?(荀家出自“颍川文士集团”,与出自宦官集团的曹操只是合作关系,荀家忠于汉室,反对曹操称帝。)

至于接下来会出场的狐忠、魏延、郭淮等,虽然在影视版《风起陇西》中都不是主要角色,但都是既有虚构成分,又有契合历史的成分。虚构与历史之间的张力,构成了一个个单独的短时间线,又绑定在统一的大故事中。这种万花筒结构,正是马伯庸小说的魅力所在,被影视版《风起陇西》抓了个正着。

有些喘不过气来的切换,海量的细节扑面而来,一个个短故事在大故事下挣扎与变化……这种节奏,只能用一个字形容:爽。

幽默精神与细节,是原著的金线

在看影视版《风起陇西》之前,对这本小说影视化毫无期待,因为原著的结尾有些刻意,即许多网友指出的“撒了张大网,只捞了个虾米”,结尾与前面的精彩不太匹配。

故事有缺陷,原著依然是佳作,因为成熟的读者很少读故事,而是读细节——甚至可以武断地说,所有世界名著的故事都不太好看,但它们的细节都好看。一本小说好坏,成熟读者很容易分辨,看个20页就差不多了:好书自带金线,不需太多训练,就能闻出它的味道。

如果只是讲一个故事,小说就成了《故事会》。而好的小说会通过细节,让读者再活一次,经历一次不同的人生。

《风起陇西》原著有两点让人难以忘怀。一是内含的、深刻的幽默精神,另一是它细节的饱满。

先说前者。

前几集最出乎意料的是,影视版《风起陇西》采取另一种方式还原了这种幽默感:对蜀国的司闻曹(安全部门)进行了更多刻画,通过结构其神秘感,释放出愉悦的元素——名义上,司闻曹制度完整、责任重大、行为神秘,在其中工作的人都是专业水平高的老行家。可事实上,司闻曹犹如一个四处漏风的老房子,任何秘密都很快被暴露,内部各派系倾轧,当李严强势介入时,他的训话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老板在公司例会上的发言。有理性的荒谬、合乎逻辑的愚昧,是现代人经常会遭遇的窘境。

在一个侦探架构的故事中,加入《一地鸡毛》式的故事,体现出创作者们的智慧——小说是用语言逗乐的,影视剧只能用故事逗乐,语言移植不过来,可以创造故事,将逗乐的风格移植过来。这样,就从语言戏仿转向了精神戏仿113影视113n.com,而把这个戏仿放在诸葛亮、李严两大派的实力消长中,反而大大加分,这就弥补了原著的中间部分有点“塌戏”的问题。

一切都是人性,它引导着我们在现实的迷宫中转来转去。

再说后者。

至少在前几集,影视版《风起陇西》的细节足够饱满,这种饱满不建立在古人吃什么、喝什么、生活方式如何,而建立在对人物的精神世界的刻画。

影视版《风起陇西》后面故事如何,不敢妄断,仅从前几集中,对长史杨仪的塑造,便可体会出什么叫细节:

杨仪是长史,长史是什么官?三国时,中国尚处于贵族时代,丞相分府而治,可以自行任命官员,长史是丞相府的最高官员,近乎诸葛亮的“私官”——杨仪去留,完全由诸葛亮安排。

作为长史,杨仪的地位尴尬。他必须依靠诸葛亮,可想再往上一步,只能等诸葛亮死。所以杨仪必须对下狠厉,来发泄对上无限恭敬留下的心理垃圾。于是,杨仪和诸葛亮建立了这样的交往模式——杨仪不断提出肤浅、鲁莽的建议,供诸葛亮驳斥,不仅满足诸葛亮的“驳斥快感”,还能让诸葛亮看到,杨仪的愚蠢是忠心造成的错误。可聪明如诸葛亮,岂能不知杨仪才是他要提防的人。

用倍速看剧,再紧的故事也不难,可揣摩影视版《风起陇西》中的幽默精神和细节,那就非原速不可。

默默祈祷:千万别烂尾

不能不面对这样的现实:节奏快、细节扎实的剧,往往没观众缘。

是的,观众会抱怨看起来“太累”,相信不少人如我,看剧只为“杀死时间”——倍速一开,取个乐而已,为什么要搞复杂的镜头?为什么要把节奏加快?为什么要做细节铺垫?且对三国了解不深的观众,往往是通过《三国演义》来认识历史,那就很难享受到影视版《风起陇西》中那些暗扣的味道。

在一个追捧快餐、不愿品尝的时代,精雕细琢有时是一种原罪。只是每个追求专业水准的人,又注定放不下这种原罪。

我倒是愿意保持一点乐观。

因为艺术创作中的金线是很直观的,无需拿个文学博士,再去看《安娜·卡列宁娜》,它的好一望而知,只要看了,就会看到它的金线在哪里,就会被它的金线打动。既然影视版《风起陇西》是有金线的剧,则“是金子总会发光”,所有不愿看滥剧的人们,总会看出它的好处。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