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话炎黄:轩辕氏黄帝的出生地和埋葬地,究竟是哪里?

字数:1817访问原帖 评论数: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5-19 19:11:10 更新时间:2022-05-20 20:40:09

楼主:西风漫卷2017  时间:2022-05-19 11:11:10


轩辕氏黄帝的出生地即黄帝故里,有几个争议的地方,河南新郑,山东寿丘、曲阜,甘肃天水,陕西武功,甚至还有:“轩辕氏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女子国北,所谓轩辕之丘。”弄到遥远的西域昆仑去了。
最早记载黄帝诞生地的史料,还是和神农氏炎帝一样,出自《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之后是晋国春秋《竹书纪年》(原版散佚,经后人整理):“黄帝轩辕氏,母曰附宝,生帝于寿丘。”《史记·五帝本记》只说“黄帝居轩辕之丘”,而不是“生于轩辕之丘”。
三部经典巨著说出了三个地方,姬水,寿丘,轩辕之丘。
后世的史家,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三点,来考证黄帝的出生地。较系统的是西晋皇莆谧《帝王世纪》:“附宝孕二十五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
他把三个地方都说到了。
但是,皇莆谧重复了一个地方,那就是黄帝“长于姬水”,与《国语》“黄帝以姬水成”相吻合。考证远古史实,当然应该以最早的权威资料为准,后世都取信于《国语》,认可“姜水”与“姬水”。那么,就得寻找“姜水”与“姬水”这两条河流的位置,史学家找到了《水经注》,其中《渭水》篇:“歧水出石桥山,东南流,迳岐山西,岐山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这是一部中国最早最权威的地理志,作者郦道元的资料来源,与西汉《淮南子》相同。
《国语》说炎帝、黄帝同为“少典之子”,《新书》、《五帝德》、《帝王世纪》等古籍都认同。这不一定说他们就是父子关系,应该包含着两人同为一个氏族,即“少典”这个氏族。如果这么说,依据皇莆谧“长于姬水”就是“成长”“长大成人”,则这两个人“长大成人”的地方应该相距不远,“姬水”必定邻近“姜水”。《炎黄子孙话炎黄:神农氏炎帝的出生地和埋葬地,究竟是哪里?》已介绍过,以“歧水”“岐山”为座标,“姬水”和“姜水”都属于渭水流域,神农氏炎帝故里为陕西宝鸡。那么,轩辕氏黄帝故里大致的方位,应该是在渭北黄土高原。
这个结论,得到史学界更多认可,前文说过这样几个大人物。考古学家郭沫若的《中国史稿》,也从“水”的角度论证:“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姜水在今陕西岐山之东,是渭河的一条支流。”《中国史纲要》著者翦伯赞:“在陕西一带有姬姓黄帝与姜姓炎帝部落,他们之间世代通婚。”《中国通史纲要》著者白寿彝:“黄河流域有两个著名部落。一个部落是姬姓,它的首领是黄帝,一个部落是姜姓,它的首领是炎帝。其初是在渭河流域,后来沿着黄河两岸向东发展,达到今山西省、河南省、河北省一带。”
再说轩辕黄帝的埋葬处。
文史典籍最权威的记载只有一个,那就是《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崩,葬桥山。”而“桥山”到底在什么地方,又是一个历史争议,包括陕西中部,河北涿鹿,甘肃庆阳,河南灵宝等都有桥山。最早的线索还是司马迁自己,他在《史记·封禅书》和《史记·孝武本纪》中,记载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馀万,还祭黄帝冢桥山。”西汉的首都在长安(今陕西西安附近),朔方在今天的内蒙古河套地区,公元前110年冬汉武帝巡视朔方,所谓“桥山”应该是其往返的必经之路,即子午岭中部向东延伸的支脉,陕西前中部县一公里处,则此即为真正的轩辕氏黄帝陵寝。司马迁不论是否参与了此行,他是当朝的太史官,记录应该翔实。
说到《史记·封禅书》,必须澄清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文中有一段对话。汉武帝问:“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结合全文,应该是公孙卿回答:“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公孙卿是一个术士,用道家“肉体白日飞升”只剩“衣冠”,蛊惑汉武帝,汉武帝也信他,还封他的官,让他到河南太室山去迎候神仙。据此有人认为陕西中部桥山的黄帝陵是轩辕黄帝的衣冠冢,比如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山崩,棺空,唯有剑履在焉。”显然是公孙卿荒诞不经的谬论。包括司马迁本人在《五帝本纪》中,无凭无据的说轩辕黄帝姓“公孙”,其实也是受了公孙卿的影响。
1912年,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派代表团带上他新自撰写的《祭黄帝陵文》,前往陕西中部桥山黄帝陵致祭。1937年,毛泽东 为黄帝陵撰写祭文。1942年,蒋介石为黄帝陵题字。1944年,陕西省中部县改名为黄陵县。1961年,国务院公布黄陵县的黄帝陵,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号称中华第一陵。1988年,邓小平同志为黄帝陵题词:“炎黄子孙”。
这也算是盖棺定论了吧!












楼主:西风漫卷2017  时间:2022-05-20 18:25:21
天涯论坛,把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播天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