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迁

字数:2964访问原帖 评论数:1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6-03 00:26:59 更新时间:2022-09-13 10:03:50

楼主:上天于云  时间:2022-06-02 16:26:59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大概经历了世卿世禄制,二十等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这几个阶段。世卿世禄制就是世袭制。老子是王爷,儿子也是王爷,老子是农民,儿子也是农民,农民想当王爷,不可能,这个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二十等爵制也可以称为军功授爵制。选官得看你的功劳大小。这个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之后的选官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在混战,军功显得格外重要。如果不重视战争和军功,国家就会有灭亡的危险。《孙子兵法》中说:“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里的“兵”指的就是战争。

什么是军功授爵,举个例子。在战场上砍一个人头,班长;砍两个人头,排长;砍三个人头,团长,再给你二亩地,几个丫鬟,平时跟丫鬟搞个暧昧也是可以的。要是在世卿世禄制的制度背景之下,别说丫鬟了,老妈子都没有,因为制度设计就是那样,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有功不赏。有功不赏,你凭什么让别人为你卖命?战士们一上战场,砍人跟不砍都一个样,那我们索性跑吧,溜号吧!反正砍死了敌人也没人给你钱。所以这样的军队战斗力都不会太高。

而且,世卿世禄制背景下的社会,犹如一潭死水,因为社会阶层是不流动的,贵族永远是贵族,平民永远是平民,奴隶永远都是奴隶。社会缺乏活力和流动,不能人尽其才。而占据主要位置的大都是平庸之辈,甚至是无能之辈。那些达官贵人第一辈往往是创业打天下的,和厉害;第二代还可以;一到第三代可能就贪污腐化,只知道提笼架鸟抱女人,不干人事了,像这样的纨绔子弟掌握着国家的命脉,国家的前途就很惨淡。所以,世卿世禄制的国家势必会被实行军功授爵制的国家所替代。在战争年代,军功授爵制有更大的合理性。

世卿世禄制的逻辑是,只要你老子不是王爷,砍一卡车人头,你也当不了王爷。军功授爵制的逻辑是,只要你砍的人头够数,谁都可以当王爷。在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最为成功。商鞅变法之后,爵位分为二十个等级,甚至有“斩一首,升一爵”的说法,所以秦国士兵作战的积极性非常高。甚至“闻战则喜”,只要一听到有战争,秦国人一边磨刀一边说:“兄弟,升职加薪的机会到了。”一到战场,看到敌人的头那就不是头,是金钱和爵位,只要猎到人头,钱和权全部到手,但是敌人却没有这么好的命运,砍了人也不给赏钱,所以战斗力弱。

这样一来,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军队是秦军的对手,这也是秦国能统一天下的原因之一。战场上的秦军裤腰带上全挂着敌人的首级,还不满足,像野兽一样哇哇乱叫着冲向敌人,以获取更多的人头,得到更多的金钱和权力,所以敌人给秦军贯上了“虎狼之师”的名号。

但是,秦朝统一全国后,军功爵制便失去了市场,因为没仗可打了。没仗可打,就没有军功,没有军功就产生不了爵位;这样军方的人就开始闹情绪了,当兵不就是为了多砍人头,拿点赏钱混个官做吗?没官做还当什么兵?为了缓和矛盾,秦始皇又发动了对匈奴和百越的战争,等到蒙恬于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收复河套以南地地区,尉屠睢攻灭百越之后。国内彻底进入了和平状态,产生不了军功,军队的正常机制被破坏。比如说,张三本来是个中士,但一仗下来,他砍了三个人头,就应该咸鱼翻身升上尉了;或者说,不用砍人头那一套,张三是个中士,熬个十年八年也能升上尉,那就熬吧。

但是在秦朝军功爵制的背景下,没有军功就不能晋升。所以张三熬到死也不可能升上尉;秦朝建立到灭亡这15年(前221年~前207年)时间,军队没有晋升机制,军队内将领不一定有真才实干,士兵也都懈怠散漫,疏于战事;这十几年时间,军队等不来换血和更新,战斗力怎能不弱?最终,秦国军队由战国时期的 “虎狼之师”蜕变为一支弱旅,战斗力大不如前。所以,当秦末农民战争席卷天下之时,整个秦王朝迅速土崩瓦解。如果,秦攻灭六国之后,就对军功爵制进行改革,秦朝也许能延续更长时间,但历史没有如果。对军功授爵制的改革,也只能等到秦朝灭亡以后了。

西汉建立后,汉高祖迅速察觉到了军功授爵制的弊端,杀良冒功,滥杀无辜这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军功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汉初的七位异姓王中,就有不少的军功受益者,比如即齐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在军功制下,这些地方诸侯“功高震主”,造成王国势力强大,中央无法操控;王国问题遂成为西汉中央集权的最大威胁。在剪除王国势力之后;汉高祖执行黄老之术,修生养息;军功授爵制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察举制登上了历史舞台。

在察举制下,个人的出身与背景已经不是做官的唯一依据;只要有品德才能和社会威望,都能成为察举的对象,从而登上仕途。许多出身卑微的人才像主父偃、东方朔、司马相如在汉武帝时得到重用,而这在世卿世禄制下是根本不可能的。但这也只是个例而已。

察举制的首要因素是什么,那便是豪门大族对选官权力的把持,察举的权力始终掌握在豪门手中,这样寒族上位的可能性就比较小。阶层已经形成,就很难被打破,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水很深”,如果一个寒族在察举制的背景下想出将入相,必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这样的人在两汉社会中寥寥无几,原因是察举制在实行的过程中,察举的权力被贵族垄断。

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曹丕称帝后,采纳了陈群的建议,实施九品官人法,九品就是九个等级;一般来说,第一等很难达到,只是虚设。和察举制相同,九品中正制最后也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但最后还是没能逃脱僵化的命运,弊端显现出来,这与国家选贤举能的初衷背道而驰。而世家大族把持朝政的局面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南朝时期,世家大族衰落,物极必反,在达到鼎盛之后,士族还是没能逃脱盛极而衰的历史规律。

科举制是隋朝到明清时期的选官制度。隋文帝时期废除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隋炀帝时期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在唐朝科举制度发展完备。

唐代的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指的是常设取士科目,有秀才、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等。制举指的是皇帝下诏举行的考试,只要登科制举,就可以立即授官,成为天子门生。武则天时期又设立了武举和殿试。

宋代扩大了进士录取名额,提高了登第人士的待遇。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对试卷进行糊名、誊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元朝的科举时有时废,极不固定。

明朝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廷试)三个不同层次的考试。科举考试每三年进行一次,参加科举者必须是各学校的生员,即秀才。每逢子、午、卯、酉年的八月,在省会参加乡试,称之为秋闱,及格者称为举人。举行乡试的次年,即丑、未、辰、戌年的二月,举人在京参加会试,称为春闱。会试及格者于三月一日参加殿试(廷试),中选者为进士,分为一、二、三甲。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称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称同进士出身。

与前代相比,明朝科举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考试的内容变为从四书五经中选取题目,而且将八股文确定为官方考试文体,八股文分为承题、破题、起讲、入手、前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清代科举基本沿袭明制。清末,科举考试又增添了西学内容。至1905年,清朝废除了科举制,推广新式教育。科举制的推行,为统治阶级网罗了全国优秀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并且有利于阶层的流动,从而使社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运行机制。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