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军事战争史〈长篇〉

字数:393451访问原帖 评论数:137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5-22 17:30:13 更新时间:2022-09-25 22:34:47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5-22 09:30:13
原始军事萌芽与战争的起源

自从人类出现以后,人类与生物界接触发生冲突时,人体自身就是人类第一种冲击和防御武器,牙咬、拳打、脚踢、手指抓挠以及拳挡、足跑等。



人类在何时第一次诉诸战争,由于什么原因发生,目前人们对此还是众言纷纭,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战争应该发生在人们创造出武器之后,这似乎是人人认可的事实。最早的武器无疑不是专为战争使用而发明的,原始人靠狩猎和采集可食用的植物为生,而狩猎和采集就需要工具,这些工具很多发展成为后来战争中使用的武器。
人类是从古猿发展而来的。古猿这类"攀树的猿群"迫于外在的压力,如气候变化、森林减少、草地增多等,为适应复杂的环境,开始解放出前肢,专用后肢走路。从此前肢专注于采食,逐渐学会使用石头、树枝等天然工具,正式进化为人类的双手。双手的出现,意味着人类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成为可能,制造的武器也随之出现了。
石块和树枝无疑是人类除了人体自身最早可利用的武器。人类起初可能像今天的某些动物那样用石块砸开贝壳和骨头以取得里面的食物,继而他们在挥舞手中的石块恐吓野兽时,又发现石块可以投掷,来击打远处的动物,改善其自身的防御状态。因为他们可以与动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动物无法施展自身的冲击武器,如角、牙、爪等。这样投掷器就产生了。而且人类很可能又发现树枝也可以投掷,一旦他们又发现捆绑锋利的石头作矛头的话,制作石矛的两个基本要素也就全具备了。
不加修饰的天然石块和树枝毕竟使用范围不广泛,攻击性不强,于是人们开始制造工具。发现被自然毁坏的燧石有时带有锋利的刃口,意识到这些带刃口的燧石可以用来进行切割或砍劈,遂逐渐开始打制燧石,发现了砍斫石器,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人类开始进入旧石器时代。这时的砍砸石器,主要是手斧型石器,后来它们还被安上了斧柄或把手。人类并且开始使用火,借助于火,人类才真正完全地成为人类,战胜了动物,散布于世界各地。
打制石器还是比较粗糙,不够锋利,于是人类开始磨制石器,并出现钻孔技术。把石刃磨光,让刃石更锋利,器形也可磨得更准确合用,兵士们可以通过钻孔直接把木柄插在磨光的石斧上,而不再利用捆绑的办法。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人类在自然界中是弱小的,无法与大动物比力气、与某些动物比速度,他们不得不去探索寻找某种弥补自己不足之处的力量和武器。他们很快发现并开始利用机械力去抛掷投射武器。他们发明的第一件借助机械力的武器应该是矛投掷器,这在澳洲的土著居民中迄今仍可见到。它是一个由带槽沟的木板制作的,把矛放在槽沟内,矛柄顶在槽沟的末端的一块牢固的木板上。
人握住投掷器的前端,用力将其抛出,使矛拥有了巨大的投出力。随即人类又拥有了投石器,其操作原理与矛投掷器相同,以很快的速度把石块或卵石等投射物射出。
接着人类又发明了弓。最初的弓仅仅是将一段具有弹力的木棍弄成弯曲状,用一根生牛皮弦绑在木棍两端将其绷紧。这是一种十分简陋的武器,最初用它射出的箭应该是一种小型的矛。
磨制石器使人类有可能发明剑。原始的剑是在一平直的木片的刃部嵌有一长片或一排小而锋利的燧石,这是一种不能令人满意的武器,这种武器只有等到青铜的使用才能获得新生。
直到约公元前3500年,人类发明了炼铜术,这使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金属时代。铜还是比较软,较大的铜制武器是不够理想的,因此人类最初生产的铜制武器是匕首。这种匕首刀身打得很宽,成三角形。随着炼铜技术的进步,匕首的宽刀身才改成窄刀身,刀身两侧的中心线打成隆起状。而斧头和箭镞的制造,要先铸成毛坯,然后再经锻打完成。
在新石器时代,发生了最有影响于人类历史也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农业革命。人类在采集和狩猎过程中,发现某些植物的种子可以培植作种,某些吃草或肉的动物可以驯养,于是人工培植的农作物和饲养的家畜开始出现了。
到公元前7000年,西亚成为农业革命发生的中心地区。这一中心区从其独立开辟和影响深远而言,至少还有中国和美洲。在西亚,以耶利哥和耶莫的村落为代表,在中国以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遗址(发现粟)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稻谷)为代表,在美洲的特华甘河谷在公元前7000—前5000年,也已有农业的萌芽。
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一般认为是狗,因为推测它往往在狩猎者的宿营地周围来回走动,拾拣骨头和碎肉。人们发现狗可以用于狩猎或用来守卫营地,于是驯养狗的成功鼓励人们去驯养其它动物,尤其是可作食用的动物。在新石器时代结束前,他们至少驯化了牛、狗、山羊、绵羊和猪五种动物。当然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地并不都是一样,有些地方还可能驯化出了驴、马等动物。
随着农业革命带来了四项主要成就,那就是制陶、纺织、航海和轮车。
制陶术的发明又为金属的冶炼准备了条件。轮车更是揭开了人类以机械征服自然的序幕。
农业的发展和动物的驯化,是人类定居生活和村落、社会制度得以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要素。农业和畜牧业不仅直接影响了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分布区域的扩展,而且在社会制度方面触发了导致原始社会结束,古代文明诞生的一系列变化:氏族制的繁荣,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生,由部落、农村结合为国家、城市等等。可以说,文明的起源必须以农业革命为基础。
农业生产为人类定居聚落发展为较具规模的村庄以至城镇提供了前提,为从事农业生产,农业部落要以村庄或城镇为中心过定居生活;而畜牧也为游牧民族从事游牧、过游动生活提供了前提,为畜牧,他们要四处游动,寻找肥沃茂盛的草地或草场。于是定居与游牧形成鲜明对比,但他们都要寻找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食物,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从此经常发生对抗、冲突,并起着相互促进作用。
人类有一个从独居到群居的发展过程,在石器时代他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氏族公社,过着集体群居生活。不同的氏族之间最初为了争夺食物或定居点,为了追求生存甚至于进行血族复仇,往往会发生冲突,但这种冲突并没有成为人类生活的正常职能,还不能称之为战争。
在农业革命发生以后,农耕民族走向文明的第一步骤是村落的出现。最初的村落具有明显的军事防御目的,在人们居住的房屋群的周围要挖以壕沟,有的甚至要用挖沟的土筑成围墙。要进入村落,只有通过围墙的大门和跨过壕沟的桥。村落又逐渐发展为有城墙的城市。
游牧民族走向文明的最初一步是马的饲养和车轮的发明。游牧民族必须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经常进行大规模地迁徙,以寻找并暂时居住在水草丰茂、适于放牧的地区。他们必须借助马和车轮的力量,使这种远距离的迁徙成为可能。经常的迁徙又使游牧民族富于机动性,战斗力非常强大。
牧畜的繁殖越盛,则导致寻找新草地的机会越频繁,在任何时候,只要有一次旱灾就可能成为一次入侵的先兆。同样,城市人口越繁殖,则所需粮食就越多,于是必需用为耕种的土地也越多。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都在为肚皮而进行战争。在生存斗争中,"生存空间"始终成为人类的一个大问题。
于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一段苏格拉底同格劳孔的对话道出了人们为什么要进行战争:苏格拉底:于是我们必须扩大我们的国界,因为原有健康的国家已经不够大……并且要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兽类以供人民的食用。
格劳孔:一点都不错。
苏格拉底:于是我们想要获得我们邻国的土地,以供畜牧和耕种之用,而假使邻国也和我们自己一样,超过了其需要的限度,而企图对财富作限制的积累,那么他们也就会同样地想要我们的土地吗?
格劳孔:苏格拉底,那是不可避免的。
苏格拉底:那么我们就要发生战争了,格劳孔,是不是?
格劳孔:绝对是如此……
苏格拉底:所以姑不论战争的利害如何,我们现在却可以断言已经发现了战争的原因,而这个原因也就是国家中一切罪恶的根源,无论公私都是一样的。
格劳孔:毫无疑问的。
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对抗中,农耕民族用城墙挡住了游牧民族的车骑,农耕民族主要发展了步兵,而游牧民族主要发展了骑兵。
战争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战争时代的立即到来。克劳塞维茨曾讲了一句令后来的伟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名言: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而人类能够从事正常的政治生活,只有在出现食物有剩余,社会分工和交换比较发达,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剥削开始露出端倪之后。这个时期也就是接近国家出现前的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时代。
军事民主制包括三个机构,即军事首长、议事会和人民大会。此时的从事政治生活的人们并没有把政治作为专职,军事首长和元老们还要从事农业或畜牧劳动。但是当时已拥有完善的政治组织,人们从事政治生活也成为人们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了。



在军事民主制时代以前进行的战争,只是为了对邻族人的偶尔侵犯进行报复,或为了扩大已经感到不够的领土和抢夺不足的食物。可是在军事民主制时代以后进行的战争,则纯粹是为了掠夺财富,并且日益频繁,出现了真正政治意义上的战争。正如恩格斯所言:"是因为战争以及进行战争的组织现在已成为民族生活的正常职能。邻人的财富刺激了各民族的贪欲,在这些民族那里,获取财富已成为最重要的生活目的之一。"这种政治战争标志着氏族制度开始走向坟墓,而代替它的国家即将发生。在国家产生后,军事战争很快成为国家生活的主旋律。国家的最高目标是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是体现于武力上的综合国力,历史上无数国家兴衰存亡的经验迫使每个现存的国家自觉或不自觉采取一致的行为方式,他们都在为以后说不准什么时候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战争作准备。正是这种心态支配着历史上迄今为止所有国家,同时也是国家追求强大的心理动力,也是国际社会中强权法则的基础。
最早的文明国家是从城市发展来的奴隶制城邦。在城邦争斗中,经济最发达、最具有军事武力的城邦迅即发展为帝国,达到奴隶制文明的顶峰。众多的城邦只有在通过军事战争的武力吞并后,才能形成最强大的一个。而最强大的城邦发展到帝国,又是通过军事征服实现的。早期奴隶制帝国的灭亡和文明的衰落又正是在军事战争中划上了句号。因此可以说,早期的奴隶制文明史就是一部军事战争史。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5-24 06:19:56
埃及中王国时期军事的发展



1.中王国的远讨与希克索斯人入侵
第六王朝结束后,埃及历史进入第一中间期,从第七王朝到第十王朝一百多年间(约公元前2181—前2040年),埃及始终处于分裂局面。在此期间,贫民和奴隶起义风起云涌、势不可挡。《伊浦味陈辞》哀叹说:"大地像陶轮一样翻转起来,强盗已变成财富的主人","国境变成沙漠,各州被抢劫一空","国都,它在顷刻之间遭毁","那本来没有财产的人,现在已变成财富的所有主了;那本是受人驱遣的人,现在却来驱遣他人了;那本来自己没有谷物的人,却已成为谷仓的所有主,国王的粮仓变成一切人的财产"。在人民起义的打击下,古王国的中央集权专制体系土崩瓦裂,各州割据形成。后来各州又纷纷展开争霸,直至第11王朝,南北才统一,进入中王国时期。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33—前1786年),包括第11和12两个王朝。
中王国是一个中兴时代,特别到第12王朝,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加强,是中王国的鼎盛时代。古王国的首都在北方的孟斐斯,而中王国的首都在南方的底比斯。
中王国强大以后,又恢复了对外扩张政策。在北方,中王国的国王虽多次远征西亚,却只限于阻止亚洲人的入侵,以及镇压西亚各族的反叛。中王国真正的扩张战争多集中在南方,对努比亚进行的。第12王朝的开创者阿美涅姆黑特,曾率军征讨努比亚,在塞姆拉地区设立要塞。他的继任者谢努塞尔特一世曾经征服努比亚的玛伽依人。据说玛伽依人勇敢善战,作战时佩戴长弓利箭,头发里插着五颜六色的羽毛,发出粗犷的喊叫,以排山倒海之势急冲向敌人。后来谢努塞尔特三世又四次远征努比亚,把埃及南部边界扩展到第二瀑布以南的塞姆拉地区,并新设许多要塞,使埃及在此的统治最终巩固下来。
第12王朝末期,法老政权又趋衰微,从第13王朝开始,混乱割据局面再度出现,一直延续到第17王朝,史称"第二中间期"(公元前1786年—前1567年)。在这一时代早期,亚洲的希克索斯人入侵并占领了埃及,还曾建立第15、16王朝。
希克索斯人是个游牧部落,从西亚给埃及带来了战马和战车。在此以前,埃及只有牛、驴而无马,驴只用于驮运,拉车的情况也很少。在军事上,也只有轻装步兵。希克索斯人把马拉战车引入埃及,可谓是埃及军事技术史上的一大革命。埃及很快出现了马拉两轮战车,埃及也出现了战车兵,这大大增强了埃及军队的战斗力。
2.中王国时期的军事发展
在兵制建设上,古埃及在中王国时期有一个从民兵到常备军的发展过程。最初,中王国的民兵队伍的招募,由"军队录事"负责。据第12王朝的一个纪念碑文记载,"皇太子"作为"军队录事"在提尼斯州募兵,其比例是每100名男性居民中招募1人。被招募的士兵自带兵器,通常补充到州长管辖的地方部队中。每个州常达400—600人,在军事作战时,州长率领这些地方军,加入法老军队,听其指挥。另外,中王国时期从努比亚招募雇佣兵,而且数量不少,在军队编制中另入雇佣兵系列。
在中王国时期,国王建立了常随自己身边,保护自己的近卫队。长期服役的常备军就是从这种近卫队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随着常备军的扩大,以前战时临时招募的民兵逐渐被定期在各州招募的由新兵组成的专职军队所代替。新兵受州长和专门军官的领导,平时接受训练,逐渐变成定型化了的军团。国王常常从近卫军中选拔军官,组成忠于国王的常备军军官集团,逐渐形成一个职业军官阶层。他们中不少人出身贫寒,在国王的恩宠下成为新贵。但是我们对常备军的服役报酬还不清楚。
中王国的陆军仍然只有步兵,不过在步兵中已明显地分为矛手和弓箭手两种,均采用同一型号的兵器。海军更加强大,作战适应性增强,埃及人善于利用风向,让战船在水上运转自如,机动灵活地同敌舰作战。
由于青铜冶炼的发明和金属加工技术的提高,埃及士兵的武器装备比古王国时期有很大发展。进攻性武器有战斧、矛、弓箭、圆锤、短剑、投石器、飞去而来器和木棍等。防护装备盾牌也有新的发展。
中王国的战斧形制多样。古老的扁平楔形斧斧身坚固,保留时间较长。
而当时的扁平弧形斧,则是埃及所特有的。战斧有铜制的,而且出现了青铜斧。
中王国的长矛已不再是燧石矛头,而代之以青铜制矛头。金属矛头打制成空心管形式,便于把矛杆楔入其中。有的长矛的下端也包上金属尖头,以便把它插在地上。矛的长短尺寸不一,最常见的长矛长达2米,适于近战。
还有短矛和作为投掷武器用的标枪。埃及人还有特长矛作为攻城武器,由两人抬着,破坏敌人堡垒的雉堞或塔楼,可能也用来刺戳城堡上的敌人。
弓是用圆木棍制成的,中间粗,两端逐渐变细并套以金属箍。弓通常长达140—180厘米。有的弓还用特种树枝紧紧缠绕,这种加固的弓可使箭的射程更远。箭的射程一般在150—180米之间。弓弦用涂蜡的亚麻绳或皮革制成。埃及人还在弦上穿上一些角制的环或皮制的套,以防发射后回来的弦擦打握弓的左手和下臂。
箭杆多用芦苇制成,也有采用轻木的。箭镞是用硬木、骨、石和铜制成的。箭镞的质量与杀伤力直接有关,青铜镞头的采用确实比石制箭镞先进许多。埃及人制成杀伤力巨大的上尖下宽箭镞,还在箭镞上设计有倒钩,使敌人中箭后难以拔出。箭杆尾部嵌以羽翅,以便箭杆能笔直飞行很远。
"飞去而来器"原是原始人的猎具,像一个曲棒,抛出后如击不中目标可以借助曲棒的回旋力飞回来。新王国时期还出现一种简单的投掷武器——投石器,用皮革或编制的纸莎草作成,用以投掷石器,在攻城时其作用尤其重大。
中王国时期埃及人仍没有发明盔甲,盾牌是唯一的防护武器。盾牌一般上部呈圆形或椭圆形,中下部呈长方形,高为身高的一半左右。由木框或整块木板外罩毛皮制成,周边钉以钉子。埃及人还有一种沉重的可掩护全身的圆盾。出征时需要由从者帮助携带。
中王国的法老们一方面注重对外征伐侵略,另一方面又大兴土木,修筑防御工事,加强国内重地和边疆要冲的防卫。国内要地的防御工事主要在首都底比斯和北方重镇孟斐斯一带。北方防御工事主要对付亚洲人的入侵,数量不多,而重要的防御工事集中在南方,主要在第一瀑布和第二瀑布南北一带。
在奥姆博斯以南,进入埃烈芳提那附近的第一瀑布地区,便是埃及的南部边境。从这里开始到南部第二瀑布地区的塞姆拉之间,沿尼罗河两岸埃及人建有一系列堡垒,形成保卫埃及的三道防线,又是南侵努比亚的兵站基地。
第一道防线就是埃烈芳提那附近的第一瀑布地区;第二道防线在第一和第二瀑布之间,即从库班一直延伸到努比亚边境的帖尔;第三道防线在瓦地一哈利发和塞姆拉之间的第二瀑布地区,这道防线最重要也最强大。
中王国的法者们注重对南方的防御,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南方,却没想到亡国之灾来自北方。希克索斯人大举进犯并占领埃及达一百多年,埃及人也相应进行了长期的反希克索斯人的斗争。直到雅赫摩斯一世时,埃及人才最后赶走了希克索斯人,恢复了埃及人自己的统治,开创第18王朝,建都上埃及的底比斯,埃及史进入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567—前1085年)。它包括第18、19、20三个王朝。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5-26 07:09:47


埃及新王国时期的军事霸业(中)

3.与赫梯争霸
阿赫拉吞时代,赫梯为了集中力量消灭米坦尼,和埃及结为盟友,从而瓦解了阿门霍特普二世时缔结的埃米同盟。为了尊重盟约,苏庇鲁流马斯在其扩张过程中,只攻打米坦尼的属国,对于乌伽里特、腓尼基各邦,以及阿穆路等埃及的属国则避免了干戈。米坦尼灭亡之后,赫梯与埃及两大霸国第一次直接接壤,双方以奥伦特河为界划定了各自的疆域。
但其后不久,叙利亚一些小国组成了反埃及同盟,并企图拉拢与埃及保持王室间婚姻关系的乌伽里特。在这种情况下,乌伽里特国王写信给苏庇鲁流马斯,请求赫梯而不是埃及,帮助他解除困境。苏庇鲁流马斯以此为由,派兵进驻乌伽里特,把它变为赫梯的诸侯国。而后,苏庇鲁流马斯继续南下吞并了卡特那、乌培等本来都属于埃及的小城邦。对此,阿赫拉吞没有采取任何军事行动来抗议赫梯的侵略行为。后来,阿基路的被叛使埃及帝国的版图再度缩小。赫梯人吞并了阿穆路地区后,把南界推进到埃洛特罗斯河谷。
阿赫拉吞的继承者图坦哈蒙统治时期,埃及曾出兵企图恢复在亚洲业已失去的部分领地,但收效甚微。
图坦哈蒙死后,因无子嗣继承,埃及政权控制在大臣阿雅手中。他的寡后安开孙巴阿吞私自写信给苏庇鲁流马斯,请求他派一位王子到埃及来同她结婚,并允诺让这位赫梯王子充当埃及法老。苏庇鲁流马斯几经斟酌之后,终于同意了寡后的请求,但派出的王子在赴埃及途中被杀。苏庇重流马斯为此大怒,立刻派兵攻打埃及。埃及最终战败,大批士兵被俘,但苏庇鲁流马斯也因军中传染病大肆流行被迫停止了战争。
公元前14世纪末,埃及第19王朝建立。年老的建立者拉美西斯一世在其当政时期实行了许多军事措施,进一步改编和加强了埃及的军队。他把军队分成三个军团,每一军团均以埃及主要神灵的名字命名。各军团配备了战车队,加强了作战时的机动性和作战速度。此外,他从各军团中挑选骨干组成近卫军,侍奉国王左右;从相邻各部落中招募雇佣军,守卫边境要塞。从东北边界的嘉鲁要塞起,拉美西斯一世又修筑了一条经过沙漠而通往亚洲的军道,以便于作战时迅速地调兵遣将。所有这些军事措施的实行,为19王朝的法老能够在亚洲与赫梯争霸奠定了基础。
当西提一世继承了埃及王位之后,赫梯的统治者是穆西里二世。也许是双方教唆之故,埃及与赫梯帝国境内都发生了叛乱。从有关资料来看,西提一世在亚洲的平叛活动特别顺利。他先击溃了聚集在通往加沙道路上的游牧部落,解救了被围困的贝特.辛城,镇压了巴勒斯坦中部高地上的阿庇鲁人的反叛,而后进一步向北夺得耶诺阿姆、哈玛特和伯善城,臣服黎巴嫩各地的首领,迫使他们砍伐当地的优质木材,为阿门神建造圣船。继位第2年,西提一世沿地中海东岸北上,在阿穆路地区作战,而后翻山越岭,攻克了卡捷什城。接着在北进途中,与赫梯人发生了直接冲突。在卡捷什北部与赫梯人作战中,西提一世取得了胜利,不仅带回了赫梯战俘,而且占领了卡特纳和图尼普等地。卡尔那克神庙中的铭文说到,西提一世"打败了赫塔人(即赫梯人——作者)……使怯懦的叛乱者停止了活动。每个国家都得到了和平,因为他们对陛下已存恐惧之心,他的声威已震撼了他们的心灵。""当他从赫塔国家回国时,蹂躏了(叛乱的)国家,并杀死了亚洲人,(带走了)他们的白银、黄金、天兰石、孔雀石,以及(各种)美好的东西……。"公元前14世纪最后10年内,西提一世和穆西里二世相继去世,古代世界两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即拉美西斯二世和穆瓦塔鲁分别继承了埃及和赫梯的王位。两国的争霸战争于此时达到了顶点。
拉美西斯二世幼年就随父出征利比亚和巴勒斯坦,22岁时便独自在努比亚地区作战。继位前,拉美西斯二世曾担任过突击部队和车兵首领,因作战勇猛在军中享有极高威望。有关他的铭文中充满了阿谀奉承的词句:"你是拉,你的身体就是拉的圣体。没有一个统治者比得上你,你举世无双……自拉时起,除了你之外,伊西丝女神从未爱过任何一个国王。……每个城市都应该知道你是所有人的神!"穆瓦塔鲁是穆西里二世的次子,因长兄早逝,所以才继承了赫梯的王位。
他的成长过程虽然不详,但无疑是在尚武的环境中长大的。继位后,穆瓦塔鲁任命他的弟弟哈吐西里为伊丝达女神的祭司,同时兼任安纳托利亚中部地区军事长官,他本人则把都城从哈吐什迁到离叙利亚较近的达塔萨,致力于利凡特地区的战争事务。
拉美西斯二世在当政的前两年内,主要致力于国内工程建设。到第3年,阿穆路在其国王本特西纳率领下发动叛乱,脱离赫梯,投靠了埃及。拉美西斯二世闻知此事后,于当年5月立刻率军超过边界,深入西亚,收复了阿穆路。穆瓦塔鲁把埃及出兵西亚看成是一次挑衅,因此,他于同年冬天征集了一支相当庞大的军队,准备和埃及决一死战。两国边境一时剑拔弩张,一场战争迫在眉睫。不久双方发生了著名的卡捷什之战。
卡捷什之战发生在拉美西斯二世当政的第5年,即公元前1300年,这是埃及与赫梯之间最著名的一次战役,也是古代世界的一次著名战例。
在战争之前,双方都作了长期的准备。拉美西斯二世组建了四个军团,均以神命名,即阿门军团、拉军团、普塔赫军团和塞特军团。每个军团约5000人。除此之外,还有从努比亚人、沙尔丹人中间招募的雇佣兵。整个军队人数在3万人左右,以战车兵,弓箭手和投枪手为核心。
在埃及人积极备战的同时,穆瓦塔鲁从臣属各国征集了约16000—20000人的队伍,从小亚细亚诸部落中也招募了一些雇佣兵。赫梯军队中至少有一半是战车兵。每辆战车上配备一名驭手,两名兵士。当穆瓦塔鲁得知埃及人的军事行动后,迅速召集王室会议,研究作战计划,而后差遣急使奔赴叙利亚各城,命令集结的军队迅速开往卡捷什城,以阻挡埃及军队北上。
卡捷什,位于奥伦特河上游地区,交通十分方便,几乎所有的商路都在这里交叉。穆瓦塔鲁选择卡捷什作为会师的地点不是没有理由的。除了交通条件外,卡捷什的地形也相当优越。整个城池位于一座高岗上面,一旦赫梯军队驻扎在这里,不仅可以居高临下,控制河谷,而且可以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很便利地观察敌军动态。
穆瓦塔鲁在卡捷什埋伏了重兵之后,派出两名细作,身着游牧服装,冒充贝都因人,并且故意让埃及军队俘获。当拉美西斯二世审讯他们时,这两名细作声称赫梯国王为避免与埃及人相遇,已放弃卡捷什,移到北方的阿列波去了。求胜心切的拉美西斯二世信以为真,于是只带着阿门军团的一部分渡过奥伦特河,贸然孤军深入,而将大部分军队抛在了后面。当他接近了卡捷什,并且在城市西北地区扎营时,穆瓦塔鲁已悄悄地把军队调到了城东,巧妙地掩饰了自己的行动计划和作战准备。
就在这时,埃及哨兵俘获两名赫梯侦察兵。拉美西斯二世从他们口中得知赫梯军队主力就在附近时,吓得魂飞魄散。于是,他一面急遣维西尔催促后面的军队迅速前来会合,一面调集自己的战车兵准备应战。但一切都已经晚了。无数的赫梯战车早已悄悄渡过了奥伦特河,在卡捷什南面突然出现。
他们切断了正在列队行进的拉军团的行列,截杀了大批埃及士兵。而后急速奔赴拉美西斯二世的营地,将埃及法老与阿门军团围在中间。在赫梯车兵排山倒海的攻势下,埃及士兵惊慌失措,四处奔逃。
在侍卫和御林军的护卫下,拉美西斯二世召集自己所有的战车兵,开始向西侧突围。鉴于赫梯军西翼防守牢固,不易突破,而东翼布置在沿河一带,阵线不稳,因此,拉美西斯向西突围失败后,又转而向东,对东侧的赫梯战车兵发起了冲锋。就在这时,周围的赫梯士兵冲进了埃及的营帐,但他们没有一鼓作气,集中力量攻击拉美西斯,而是到处抢劫金银财物,使即将到手的胜利化为乌有。
在战争中,穆瓦塔鲁的八千名步兵始终驻扎在奥伦特河对岸,没有投入战斗。穆瓦塔鲁为什么没有动用这些步兵?我们不得而知。
当日已偏西,黄昏来临之际,普塔赫军团赶到,给拉美西斯二世带来了生机。埃及军队重整旗鼓,对普塔赫军团作了部署,第一线为战车兵,作为冲杀敌人的先锋;第二线由10个横排的重装步兵队组成,手持盾牌和长矛等武器,形成一个密集的阵列向前推进,在步兵队的两翼有战车兵保护,同时这些战车兵还去压迫敌人的两翼;第三线仍是战车兵,作为后卫或用来追击敌人,轻弓箭手穿插在第一、二线中间射箭扰乱敌人阵线。埃及人正是用其方阵作战,打败了赫梯的战车兵,最终迫使赫梯军退出了战场。
但是此后不久,遭到惨重损失的拉美西斯二世也不得不向南撤退,承认卡捷什和阿穆路的丧失,把直到大马士革之间的广大地区留给了赫梯人。阿穆路国王本特西纳也成了赫梯的俘虏。
卡捷什之战并没有最终解决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归属问题。战后的拉美西斯二世曾多次企图重新夺回巴勒斯坦。在其当政第八年,他率军大举进攻西亚,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反叛的城市。第10年,拉美西斯二世重又推进到腓尼基地区,巩固了腓尼基南部沿海。
到公元前1284年,赫梯国王哈土西里三世迫于东部正在崛起的亚述王国的威胁,向埃及提出缔结和约的要求,并派出使者带着刻有自己印章的和约草案拜见了拉美西斯二世。因长期征战,埃及国内财富损耗极多,再加上本国兵员减少,雇佣兵越来越多,战争很难继续,因此,拉美西斯二世同意了赫梯的建议,也拟定了一份和约草案送往赫梯。最初的两份草案都铸在银板上,以赫梯文写成,后来又译为阿卡德文,但这两份草案早已失传。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和约条文都是写在泥版上的契形文字译文。这是历史上流传至今的最早一份和平条约。
条约规定,埃及和赫梯重新划定疆界。包括卡捷什、阿穆路、乌伽里特及其南部沿海邻邦西雅努等在内的叙利亚大部都归赫梯所有;只是在地中海沿岸,埃及占领区向北推进了一点;两国从此之后不再为敌;在遭到第三国侵犯或发生人民起义时,相互提供军事援助,引渡各自的逃犯等等。为了巩固埃及与赫梯的同盟,拉美西斯二世娶了哈吐西里三世的女儿为妻。
自和约签订之后,两国再也没有交战。不过,赫梯在东部的亚述王国,以及西部所谓的"海上民族"的冲击下,国力迅速衰落。公元前1200年之后不久,印欧人的一支伊里利安人闯入小亚细亚,颠覆了赫梯王朝。埃及在拉美西斯三世时期,虽然顶住了"海上民族"的冲击,但其国势也已日薄西山了。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5-27 07:38:15


埃及新王国时期的军事霸业(下)

4.帝国的末日
拉美西斯二世的长期战争,并未能恢复18王朝图特摩斯三世时期埃及的庞大版图。在战争的同时,拉美西斯二世曾兴建了众多的建筑物。然而,其统治后期的建筑,无论在规模还是在技艺上都明显下降,这是国内经济严重衰退的具体体现。拉美西斯二世之后,埃及帝国每况愈下,不久便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
据《哈里斯大纸草》记载,在第19王朝末期,埃及国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来自于叙利亚的伊尔苏领导了一次奴隶大起义。拉美西斯二世的继承者梅尔涅普塔死后,王朝内部又开始争权夺利。
法老塞特那赫特镇压了伊尔苏起义,建立了第20王朝,但就在他当政的三年间,国内战争不断。拉美西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国势稍稳,使他能够集中力量对付利比亚部落和"海上民族"的不断骚扰。
为了抵抗卷土重来的利比亚人和"海上民族",拉美西斯三世把国内居民划分为若干集团,以便随时抽调兵员;又从利比亚人和地中海的沙尔丹人中间招募了雇佣兵。利比亚人和"海上民族"的两次进攻虽然都被击退,但埃及却丧失了先前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大部分领土,所能控制的也只有西奈半岛和巴勒斯坦的南部地区。
拉美西斯三世不久死于宫廷政变。他的后继者拉美西斯四世至拉美西斯十一世的统治总共只有80年。在此期间,埃及丧失了巴勒斯坦和努比亚的统治权。在王权衰落的同时,僧侣的地位,特别是阿门僧侣集团却越来越强。
王权的削弱和僧侣集团的增强,终于引起埃及统一帝国的分裂,称霸一时的新王国也随之瓦解了。
5.后期埃及
拉美西斯十一世时,努比亚总督潘纳西率军进犯埃及。双方经底比斯一战,努比亚人虽然战败,但集宗教和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僧侣王霍里赫尔乘机夺取了底比斯的政权。他自称国王,并另创了一套纪年系统。
与此同时,法老斯门戴斯以塔尼斯为中心,在下埃及建立了第21王朝。南北两大势力以埃尔—西巴为界分裂了埃及。
公元前945年,来自于布拔斯提斯的利比亚人喜霞克一世建立了第22王朝。他乘底比斯王朝衰落之机占领了它,暂时统一了埃及。100多年后,在塔克罗特二世统治时期,埃及重新衰落。不久国内发生内战,帕都巴斯特一世乘机建立了第23王朝,舍易斯的统治者特夫那克特建立了第24王朝。
努比亚国王卡希塔在南方建立了第25王朝。到公元前8世纪末期,埃及出现了无数的小国王,王权被彻底瓜分了。
这几百年分裂混乱,被外族僭居王位的情况,说明埃及民族及其文明已处于衰竭而难以自拔的境地。不久,亚述帝国统治者阿萨尔哈东从前674年大举进攻埃及,其继任者阿述尔巴尼拔也大举南征,占领了三角洲一带地区,并与努比亚人反复争夺于孟斐斯、底比斯之间,这是埃及本土遭受外来帝国统治的开始。
不久,埃及摆脱了亚述的统治,特夫那克特的后裔,舍易斯的普萨姆提克于公元前655年宣布独立,并建立26王朝(公元前664—前525年)。驱逐亚述军旅以后,普萨姆提克还征服了南方,使埃及在26王朝的百余年间恢复了全国统一,史称舍易斯复兴。
公元前525年,新兴的波斯帝国又侵入了埃及,埃及被纳入波斯帝国的版图,27王朝实际为波斯王朝。28、29、30王朝则是从公元前404年开始的埃及人建立的独立王朝,到公元前343年波斯再度征服埃及,称31王朝,最后于公元前332年埃及又被希腊人征服。历史传统上一般以公元前525年波斯征服埃及作为埃及独立丧失和埃及文明结束的年代。
埃及在别的民族统治之下,失去了独立发展的条件,埃及文明也渐趋衰亡。当埃及人的草书体吸收了希腊字母而演变为科普特文字,象形文字逐渐湮没而成为死亡文字时,古埃及文明的传统也就最后断绝了。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5-28 07:04:23


埃及新王国时期发达的军事

1.步兵、战车兵及兵制建设
希克索斯人从西亚给埃及带来了马拉战车,因此到新王国时期,埃及打破了单一步兵兵种的局限,不仅拥有步兵,而且发展起了战车兵。
战车兵一般由贵族担任,在开始时战车兵数目不多,作为一个支队,分属于步兵的各个军团。到19王朝时它才与步兵并列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兵种,能够独立作战,并有自己的组织和指挥机构。战车兵的首领叫"马官",由被称为"马厩主"的一些官员协助,而他们负责补给和训练等事宜。另外还有一些直接指挥战斗的战车兵指挥官,正因为有了具有强大冲击力的战车兵,埃及军队才有力量与小亚强国赫梯对抗。当时埃及战车兵使用的武器是弓箭,而赫梯战车兵用的是长矛,弓箭在作战中可以充分发挥先发制人的优势,因此,虽然赫梯战车兵的历史比埃及的长久,但赫梯也很怕新兴的埃及战车兵。
战车部队分若干支队,每支队有25辆战车。每辆战车上一般有驭者和战斗士2人。作战时,驭手站在右边自由扬鞭驾车。战斗士站在左边发射箭支。
后来的希腊人就是采用了这种作法。
新王国的步兵按其装备不同,开始分为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两种。重装步兵身着衣甲,手持盾牌,大多使用长矛,也有使用锤矛、战斧或长柄斧等进攻性武器,而且还随身佩有剑、腰刀、曲棍或手斧等备用武器;轻装步兵无衣甲、盾牌,弓箭手就属于轻装步兵。在步兵中除了埃及人以外,还有一些努比亚人、利比亚人以及亚洲人的雇佣兵。
步兵在攻城战中能发挥最主要的作用。新王国时期,埃及不仅拥有云梯,而且出现了龟甲阵和破城锤两种攻城器械。龟甲阵是几排攻城兵手举盾牌在头上方塔成一个棚子,状如龟甲,借以掩护攻城;破城锤是一根尖头大木梁,头部包以金属,用以冲撞城墙。埃及步兵还采用掘地道的办法攻城。
作为军事霸国时代的新王国时期,埃及拥有一支相当大规模的常备军,而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职业兵。新兵录事官在全国各地募兵,但常备军主要是从士兵家庭和安置在军事殖民地周围的后备队中来补充。新招募的士兵则组成训练队卫戍孟斐斯和底比斯。
国王给退伍老兵发放土地、奴隶和牲畜,但他们也要交纳赋税。这些财产,可由退伍老兵的家庭继承、占有,但其直系男性继承者必须继续在陆海军中服役,即父子相承。
埃及步兵一般被分为几个军团,这些军团被称为"梅沙"(意即部队),皆以埃及的主要神来命名。每个军团的前方都飘荡着自己神的旗帜。每个军团大约有几千人,下又分连队,连下设排,排下设班,逐级形成领导结构。
埃及海军一直比较强大,大型舰船能容纳200名受过航海训练的士兵,一般舰船都有高大的帆和一列桨橹。在第20王朝一个描绘埃及人同"海上民族"进行海战场景的浮雕上,埃及舰船的船首已表明可用来冲撞敌船。后来希腊、罗马海军都采用了用船首冲击敌舰的战斗方法。
2.兵器装备及其制作
埃及的战车是用木料制成的,车体较小,不设座位,底部是用皮条或绳索交织而成的网状,以便利用其弹性使奔驰的战车保持平稳。车轮在车体的末端,左右各一个。车轮的轮缘较窄,轮辐有4根、6根或8根不等。一个单辕杆牢牢固定在车体上。每辆战车套两匹马,上乘两人,一名驭者,一名战斗士。
新王国时期的进攻性武器种类多样,有弓箭、矛、标枪、投石器、短剑、匕首、腰刀、战斧、手斧、锤矛和曲棍等。其中不少比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
埃及人的弓一般用圆的木条制成,长度为5—5.5英尺。这时,埃及出现了复合弓,是在木弓上嵌以羚羊角的薄片,外覆一条牛筋,用棕榈树皮将这些配件紧紧缠在木弓上。复合弓拉力大,射程远,杀伤力也很大。箭杆一般长22—34英寸,有木制的,也有芦苇制的。金属作箭头,杆尾用三支羽毛作翼,以保持箭发出后的平直飞行。
矛,一般是木制杆,长5—6英尺。铁制或青铜制矛头,带有双刃,中有一孔,以便矛杆插入其中,并用钉子钉牢。手斧较小,单刃;战斧较大,青铜或铁制刃部呈弓形。投石器是用一条皮带或绳索制作的,中间宽,用以兜石。投石器的一端有环,可以用手握住,另一端在抛石块时从手指中间脱掉,让石块从投石器中飞出。
埃及人的防护装备,在新王国时期不仅拥有盾牌,而且还出现了盔甲。
上圆下方的盾牌可及身长的一半,木框外罩以带毛的牛皮,用钉子钉牢。头盔通常是用皮革缝制的,很厚,一般达于耳下的颈部,长者可垂至肩部,头盔的形状一般与头形一致,像假发一样扣在人的头上。埃及人还有青铜盔,但比较小。鱼鳞甲衣由11行横排的金属片组成用青铜钉加以固定,袖很短,有时不到肘的一半。胸甲很长,一般不短于2.5英尺,下部用腰带紧束腰间。
袖长几乎达于肘部,大部分无领。许多士兵还穿着用亚麻缝制的软材料甲衣背心。从埃及的壁画和浮雕来看,埃及士兵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都很少穿甲衣,这与亚述军队有明显的差异。
埃及有大量的军工生产作坊和保存兵器的武库。在门黑培尔一拉斯涅巴的壁画中,有一幅描绘几个匠人制造战车的场景,一个匠人站着用力安装车体,旁边坐着的匠人像在把木料弄弯,另三个匠人正在制造车轮;还有一幅描绘了几个匠人正在制造弓箭,有的制弓,有的作箭,都在紧张地劳动。新王国时期埃及法老们经常对外征伐,需要大量兵器装备,可见军工作坊匠人的负担也是相当沉重的。
3.埃及人的战斗方法
当埃及法老决定对外远征时,每个州要提供一定数量的兵员,通常集中到固定的集合点底比斯、孟斐斯或皮鲁塞姆,等待国王来统率他们出征,有时可能由国王委派的将军率领。远征的领袖到达后,先举行对神的祭祀,如同中国古代远征前的祭师,祈求神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给予帮助。然后,用喇叭发出集合信号准备出征。士兵集合起来后在行列中要向出征领袖鞠躬致敬,有点像出征前的阅兵。当进军开始了,战鼓齐鸣,战车作先锋,国王乘自己的战车,在拿着掌扇的官员们的伴随下,进入自己的指挥位置,前后跟随着各种步兵团。
在战场上,当号手吹响进军喇叭后,首先是弓箭手列阵向敌人发射如阵雨般的箭支,然后战车兵驾车向前冲锋,重装步兵一手持矛或棍棒,一手持盾同时以密集队形向前推进,战车从侧翼包围,并压迫敌人的中央和两翼。
弓箭手仍在发射箭支扰乱敌人,使敌阵陷入混乱,配合别的兵种作战。
埃及人一般不杀放下武器的战俘。战争一结束,士兵立即把砍下来的被杀者的手堆在一起放在国王的面前,有军事秘书计数断手,查明并向国王汇报灭敌的数量。然后,士兵根据战功得到相应奖赏,抓获俘虏也有专为俘获者所设有的奖赏。在战场上或敌人营垒中所获得的武器、马匹、战车和别的掳获物,也被收集起来,由官员查明数量上报国王。战利品有时被堆在一起,用竖立的盾牌所筑成的临时墙和柳条门围绕起来,在门内外设警卫守卫。
当部队围攻设有堡垒工事的城市时,步兵在弓箭手的掩护下,搭云梯攀登壁垒,或者在遮棚的掩护下,用破城锤撞击城墙。有时埃及士兵就搭遮棚作掩护,挖地道攻城。而且埃及人利用挖地道攻城,比其他民族都普遍。
出征有时要在外建设野战营垒,作为临时性宿营地。营垒呈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在一面设有主要的进出口。营垒中央是将军和主要军官的帐篷,外绕以双重的壁垒或壕沟。其它帐篷搭在围墙的外面。在接近外围的地方,有留作喂养马匹和载重牲畜的空地,另一个地方则排列着战车和辎重。哨兵在帐外睡觉或守望。
埃及人从第18王朝开始,废除了以前经常设置堡垒的制度。除了边境重地设防外,城市不再设防。埃及人的两个首都——底比斯和孟斐斯都不是有城墙的城市。为了给军队提供驻地,神庙周围修建了高耸的角锥形的石头搭楼,它凸出围墙以外,能够俯瞰围攻者并射击他们,大门上的胸墙可掩护保卫进口的士兵。神庙往外是泥砖砌成围墙环绕的城堡,神庙位居城堡中央,每一座神庙就是一个独立的堡垒,又是战时避难所,由它保护自己和城市,由此可见当时的神庙已和军队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了相当的融合,这是新王国时期政治状况在军事上与以前不同的新的反映。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5-29 09:28:28


苏美尔文明——两河文明的源头

1.苏美尔城邦的形成
两河是指亚洲西南部注入波斯湾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即"河间之地"。这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而两河文明的较集中的代表是巴比伦,故又称巴比伦文明。按其发生之早,成就之高和对后世影响之大而言,两河文明皆可与埃及文明相当。
两河下游南部,文明开化较早,在公元前5000年后期就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这里的居民在南部的叫苏美尔人,北部的叫阿卡德人。大约从公元前4300年开始,苏美尔地区出现奥泊德文化(公元前4300—前3500年),其较大居民点有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拉格什、尼普尔、基什等,日后都发展为苏美尔重要的城邦。紧接其后,苏美尔发生乌鲁克文化(公元前3500—前3100年),苏美尔文明的曙光此时更显灼亮,国家开始萌生,城邦开始形成。此时城镇的发展较奥泊德文化时期更为明显,围绕着乌鲁克已形成中心市镇、小镇、农村的格局,日后这些村镇愈加增多,又从中心市镇中产生主要城市,此即苏美尔各城邦的都邑。乌鲁克文化产生了奠定苏美尔文明传统的三项成就,也就是神庙建筑、圆柱形印章和文字的发明。继乌鲁克文化之后是捷姆迭特.那色文化(约公元前3100—前2900年),这时各奴隶制小国的中心城镇作为城邦首邑已进一步发展起来,出现了最早的楔形文字。当时最大的城邦仍是乌鲁克、基什、乌尔和尼普尔。当时的人们开始使用驴拉的轮车,但不知用马。在芦苇束编的船只之外,也开始用木料造船。接下来遂进入苏美尔早期王朝时代(公元前2900—前2371年)。
早王朝时代,苏美尔城邦林立,而且各城邦分立的局面贯穿始终,但是此时的各城邦已建立起稳固的国王统治。此外,这时神庙在苏美尔的生活中也很重要。王宫和神庙成为苏美尔国家的两大支柱。
这时,在苏美尔出现了战车作战。考古发掘的乌尔第1王朝(约公元前2700—前2600年)的乌尔军旗镶板上雕刻了乌尔城邦利用战车作战的故事。
乌尔战车有4个轮子,轮的外缘很宽,内缘很窄,直接同轴结合,没有轮辐。车厢略呈长方形,前部隆起,有作掩护用的小盾和斜挂着的标枪筒。战车由4头驴子拉着,驾驭者和佩带斧子的战士在作战时站立在车厢上,以便于灵活驾车和机动出击。这大概是古代世界最早的战车。乌尔还有轻装步兵和重装步兵。轻装步兵披有可能是皮制的长斗篷用以保护身体;重装步兵配备以短枪,头戴略呈尖状的头盔,列成散兵队形进攻敌人。
大约公元前2500年的拉格什国王安那吐姆遗留的鹫碑也刻有拉格什士兵作战的图画。安那吐姆站在战车上,手举标枪,率领排成可能是正面6人、纵深4人的苏美尔密集方阵的士兵正向敌人进攻。方阵的战士都是由头戴尖盔、手持重盾和矛的重装步兵组成。这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方阵。
公元前2378—前2371年,苏美尔国家拉格什在乌鲁卡基那的主持下实行政治和军事改革。他打击暴政,限制特权,减轻农民的负担,壮大公民队伍,兴修水利,使军队的主要成份也由贵族垄断的重装战车兵改为平民组成的轻装兵。但是不久,邻国温马国王卢伽尔萨吉西攻入并焚烧了拉格什。
温马的卢伽尔萨吉西在战胜拉格什后,又征服了几个苏美尔城邦,伊然有统一苏美尔之势。但在基什夺得王位的塞姆族人萨尔贡建立起更强大的阿卡德王权,最后一统苏美尔全境,两河历史进入塞姆族人的阿卡德王国的时期。
2.阿卡德王国及其常备军的建立
公元前2369年,萨尔贡一世当上阿卡德王国的国王,在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两河流域。
萨尔贡一世(约公元前2371—前2316年),是塞姆人,和苏美尔非同族,而且出身卑微。本来是个弃婴,"母卑,父不知所在",后被一个园丁收养。长大后服务于宫廷,以国王近臣身份逐渐熟悉了军政要务和具备了必要的修养。曲折的成长过程,使他比世袭接班的普通苏美尔国王在审时度势、善于用兵方面高出一筹。
萨尔贡建立了两河流域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支常备军。而在此以前,苏美尔城邦的军队从公民中征集,士兵均来自于田野中的农夫,战时临时召集出征,战争结束则解甲归田,又再从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田生活。只有少数丁勇差役任警卫监守之职。这种没有经过一定军事训练的乌合之众,非常容易因一两次战役的胜败而影响军心士气,致使影响战争全局,因此是不稳定和不牢固的。现在萨尔贡则专门挑选5400名青壮年组成直接归他领导的精锐部队,"每天都在他面前用膳",也就是说,专职当兵,常备不散,平时进行严格的军事技术训练,并可作为萨尔贡的近卫军护卫他的个人安全,战时担任主力出征作战。萨尔贡的军队以准确的弓箭训练著称,其弓箭队在当时使敌人闻风丧胆。而且,萨尔贡注意培养士兵近战的勇敢精神,每遇敌人近身,便以徒手肉搏而制胜。事实证明,这支常备军对苏美尔各城邦确有摧枯拉朽般的威力,几乎无往不胜。据说,萨尔贡进行过34次东征西讨,都获得胜利,方完成两河流域中下游的统一。常备军的优越性在这些远征中充分表现出来,因为它不仅较之苏美尔公民兵训练有素,而且在时间、空间上都可随战略的需要形成强大的野战兵力,避免了公民兵不能长期远离本邦作战的局限。由于是职业的常备军,它还可随对外战争的需要而随时随地不断扩充,以致在质量、数量方面都居较大优势,苏美尔各邦也就更难以抗拒了。当然,常备军的建立只是为萨尔贡统一两河流域提供了重要支柱,两河的统一在当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由于苏美尔农业上水利灌溉工程的需要,土地国有,农村公社没有完全解体,周围游牧部落的侵扰,这一切都要求两河流域如埃及一样,在较早时期便走向统一。在文明开始不久,小国分立便很快形成大一统的王国,最终发展到帝国。
萨尔贡与温马王国的卢伽尔萨吉西都想控制整个两河流域。起初,双方都想用不战而胜的方式实现这个目的,曾举行过两次谈判,但都破裂,双方便诉诸于武力。萨尔贡利用其强大的常备军,尤其是以射击准确著称的弓箭队打败了卢伽尔萨吉西,并俘获了他,用套狗的绳索套住拖到尼普尔主神恩里尔的庙门口,锁绑在那里,作为牺牲献祭给恩里尔。文献说这叫"让他穿过恩里尔的火烧的大门"。接着,萨尔贡率兵南下,攻取乌尔,征讨拉格什,蹂躏乌鲁克,降服温马。昔日的苏美尔各邦,尽遭摧毁,靠近河口的城镇,统统归顺于他。在南部,他甚至曾"洗剑于波斯湾"。之后,他越海东征埃兰,夺取苏撒、阿凡和巴拉西等城市。随之,他又兵指北方的苏巴尔图王国(即亚述),从而几乎征服并统一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此时,萨尔贡开始自称为"沙鲁金"(意为真正的国王),"天下四方之王",还声称他是"最高女神伊丝达所宠爱的人",是主神"恩里尔不许敌人统治的国家的国王",神化其王权,加强其统治。
但是萨尔贡只是暂时征服了所及的边远地区,虽然兵锋所至,国亡城破,但在其收兵之后,各地仍继续独立发展,而阿卡德王国本身也并未发展到能在这些地区建立帝国统治的程度,因此只是暂时的武力征服。萨尔贡晚年,"全国各地都起来反对他,并把他围困在阿卡德城"。起义虽被镇压,但统一犹未臻巩固。到阿卡德王国第四王纳拉木辛(公元前2291—前2255年)时,他虽又强化中央集权,南征北讨,但已不能挽救内乱外患的此起彼伏。
他死后不久,阿卡德王国迅速走向衰落。来自两河流域东北面山区的游牧民族古提人灭亡了阿卡德王国。随后古提人被苏美尔各邦联合力量击败,退回山区,苏美尔取得了完全独立。
苏美尔又出现城邦分立。但是不久,经过拉格什、乌鲁克、乌尔三雄一番角逐之后,乌尔取得胜利,遂以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2113—前2006年)的名义统一两河流域南部,进入苏美尔文明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
乌尔第三王朝恢复并且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国王集军、政、法于一身,国王的神化亦较前尤甚,地方贵族势力受到严重削弱。但在文化上,乌尔第三王朝在全面恢复苏美尔文明传统的同时,又有较大发展,总汇了许多苏美尔文明最高成就之大成。不过,乌尔第三王朝比阿卡德王国寿命更短,它在东面的埃兰人和西面的阿摩利人不断侵袭夹击下灭亡。埃兰人不久即回归故土,塞姆族的阿摩利人在两河流域定居下来,并吸收了苏美尔——阿卡德文化,建立伊新、拉尔萨和巴比伦第一王朝。在伊新之北,另一塞姆族的国家埃什努那亦告兴起。同时属塞姆族的马里也从北方南下参加各邦角逐。从此,古老的苏美尔城邦已告衰竭,未能再振雄风,此后两河流域便成了塞姆人的天下。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5-30 11:37:01


古巴比伦王国与“寓兵于农”制

1.汉谟拉比实行"寓兵于农"制
公元前1894年建立的巴比伦第一王朝,在它头5个国王统治期间,在与伊新、拉尔萨等邦的角逐中尚不居重要地位,后来拉尔萨为埃兰所破,马里和埃什努那又臣服于北方的亚述,伊新也趋衰落,巴比伦才乘机而起,在其第6位国王汉谟拉比之时(公元前1792—前1750年)才统一全境,文治武功皆取得空前的成就,巴比伦也才成为显赫一时的统一两河流域的大国。
汉谟拉比为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非常注重其常备军的建设。为了保证战时随时可召来士兵,采取了"寓兵于农"的政策。
当时的士兵被称为列都、柏以鲁。列都,苏美尔语为乌库苏,直译为"跑路人",转译为"随从"、"差役"、"驭者",有的学者译为重装步兵。
文献中有时也称为"王之跑路人",阿卡德语称为里德萨利姆。列都在战时服军役,平时为国王传递命令,执行警察任务,维护社会秩序;柏以鲁,直译为"渔夫",苏美尔语称苏库。有的学者转译为"水手"、"捕吏"、"猎人"、"水上警察"和"轻装步兵"等。柏以鲁和列都一样,战时服军役,平时管理河渠和灌溉网,拥有河流的捕鱼权,经营河流的运输业。
在"寓兵于农"制度下,士兵可以从国家领得服役份地(包括田园、房屋和牲畜),条件是随时应召随国王出征。这在《汉谟拉比法典》中得到充分体现。法典中有16条涉及士兵的份地及其物质利益问题,其中第26—41条对士兵的权利、义务关系有详细规定。
《汉谟拉比法典》反映出寓兵于农的列都和柏以鲁从国王那里所领得的田地、园圃、牲畜和房屋,不允许出卖、转让、抵债,也不能由妻子和女儿继承,只可以允许继父服役的儿子继授。每个士兵的份地,少者一布耳(约合6.35公顷),一般为二布耳。这样,士兵被固着在土地上,一旦国家有战事,招之即来,不来则处以死刑,也不允许顶替。这样保证了汉谟拉比拥有一支强大的随时可以征召的常备军,只是这种常备军平时作耕、战时出征,有一定的公民兵制色彩,但又摆脱了公民兵制下士兵可能不应征或除非公民不能应征的局面。寓兵于农制的实行,既可以保持国家的军队,处于实质的常备状态,又可以节省军费,不但可以节约国家开支,还能增加生产,发展农业。汉谟拉比正是依靠这支寓兵于农的常备军,南征北战,建立了一统的强大的古巴比伦王国。
2.古巴比伦王国的霸业与灭亡
汉谟拉比登基时,巴比伦领土不过百里,要想战胜四周的邻国,首先必须巩固内政,发展经济。因此在他当政头几年,他向北方的亚述强国称臣,致力于内政建设,制定法律,修筑城墙,重建神庙,兴建运河,努力积聚实力,消弭内争。
当汉谟拉比当政第6年时,巴比伦有了较大发展,他才把对外扩张摆到日程上。他是一位长于谋略的国王,善于审时度势,军事压力与外交手腕并用,充分利用矛盾,把众多敌人各个击败。他的基本战略是远交近攻,尽可能团结较多盟友,集中全力打击一个主要敌人。
为了战胜南方紧邻伊新,汉谟拉比便和北方的马里、南方的拉尔萨结盟,继续承认亚述的统治,以便取得其支持,以强大的军队一举灭亡伊新。
伊新既克,更在其南的拉尔萨便成为巴比伦南进的主要障碍。为使南进没有后顾之忧,汉谟拉比在灭伊新之后,把巩固北方当作要务,于是他特别致力于与北方的马里结好。
汉谟拉比与马里国王吉姆里利姆约定在国际事务中采取联合一致的行动,在军事上互相支援。汉谟拉比支持马里摆脱亚述的控制,又帮助它击退草原部落与东邻埃什努那的侵扰,因而两国相当交好。
汉谟拉比取得了马里的信任。战胜伊新已过几年,军队战斗力有所休整并有壮大,于是在公元前1764年出兵击败埃什努那。再过一年,又对拉尔萨发动了决定性的进攻。
汉谟拉比很可能采取控制河水——壅水或突然放水的斗争手段,使幼发拉底河下游的敌国拉尔萨遭受重大打击。经过对拉尔萨最后要塞的数日围攻,巴比伦终于战败拉尔萨。两河流域南部便完全归入巴比伦版图。
南方既定,剩下的征服对象就是北方的盟国马里。马里国王吉姆里利姆意识到这一局势后,便召回了和巴比伦一起在拉尔萨作战的部队。但是,他毕竟醒悟已晚,汉谟拉比已挥得胜之师乘胜北上征讨。公元前1759年,马里只有臣服于汉谟拉比。
随后,巴比伦又占领幼发拉底河上游的厄布拉,并向北面的亚述用兵,占其南部国土,亚述王朝以称臣方式幸存下来,保持半独立状态。接着巴比伦又决河攻灭埃什努那。至此汉谟拉比终于统一两河流域全境,统一的规模较阿卡德王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巴比伦王国的太平盛世在汉谟拉比死后不久即难维持。其继任者很快面临动乱分裂的威胁,南部地区发动暴动,东部山区的加喜特人也欲问鼎中原,开始侵袭巴比伦。国内矛盾更为尖锐,奴隶纷纷逃亡。公元前1595年赫梯人攻陷巴比伦,古巴比伦王国和巴比伦第一王朝便告结束。但赫梯人并未久留,他们退兵后由伊新人建立巴比伦第二王朝(公元前1590—前1518年),接着外来的加喜特人建立巴比伦第三王朝(公元前1518—前1204年),后来巴比伦人又建巴比伦第四王朝(公元前1165—前689年)。但是千年之间始终未能再度恢复汉谟拉比强国的繁荣。直到公元前8世纪亚述帝国兴起,两河流域才发展到奴隶制政治,经济和军事高度发展的帝国阶段。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5-31 06:30:36


亚述军事帝国(一)

1.早期亚述的发展
亚述帝国是世界史上第一个可以称得起"军事帝国"的国家。帝国的历代诸王几乎都是在不断扩张征伐中度过的,而且其军事发展的完备堪称是古代世界最发达的。
亚述位于两河流域北部,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有属操塞姆语的亚述人以底格里斯河两岸的亚述城为中心建立的城邦。当萨尔贡、汉谟拉比强盛时曾表示臣服,但始终保持半独立地位。只有在两河流域南部的强大王权衰微之后,亚述才恢复独立,自谋发展。
古代亚述的历史从苏美尔时期,到亚述帝国连续2000余年,一般分为古亚述、中亚述和帝国3个阶段。古亚述(公元前2000—前1600年)从塞姆人北上定居立国开始,到阿卡德时期,王权才渐强大。到国王沙马什阿达德一世时(公元前1815—前1783年)开始向外扩张,埃什努那、马里皆表示臣服,汉谟拉比在位初年亦曾向亚述表示归顺。但不久亚述被汉谟拉比击败,长期偏于两河北部一隅。中亚述时期(公元前1500—前900年),在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一世时(公元前1114—前1076年)曾颇为强盛,后来又遭亚美尼亚人侵扰,国势转衰。直到公元前9世纪初,从亚述纳西尔帕二世(公元前883—前859年)开始,亚述才以两河强国雄姿向帝国跨越。
纳西尔帕二世率军曾经藉助吹满气的皮囊筏子渡过幼发拉底河进入卡尔赫米什城。其国王桑卡拉缴纳了大量贡赋,包括250塔兰特(1塔兰特=26.19公斤)的铁,这表明亚述已进入铁器时代。铁的广泛使用,在军事上尤为重要,亚述军队就是以铁制武器装备,又有战车和骑兵,成为两河劲旅,所向披靡。
有浮雕表明,纳西尔帕二世时期亚述出现了攻城器械破城锤。破城锤的设计多种多样,锤身是根大木梁,头部包以金属皮。破城锤罩以用柳条、木材或兽皮制成的构架,藉以保护操作者,破城锤分固定和带轮可移动的两种。为了防止敌人火烧破城锤,要备水预防,或在锤前面挂一块不易燃烧的幔帐。
一幅浮雕上还刻有敌人用链环套住锤头,然后将其吊起的办法,亚述人以钩子把链环钩住相抗。破城锤一般是吊在器械的链子上,由士兵摇动,从地面上直撞城墙。有时还在城墙外侧堆起很高的土墩,然后把破城锤推到土墩上向前撞击城堡上部。古希腊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就曾利用过堆土墩,用破城锤攻城。
到国王沙尔马纳塞尔三世(公元前858—前824年)时代,他曾多次远征乌拉尔图,也曾西征叙利亚,占领了其首都大马士革。大马士革处于从美索不达米亚到腓尼基的各沿海城市和从小亚细亚到阿拉伯腹地的商路交叉点上,因而占领大马士革,对亚述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沙尔马纳塞尔三世还从大马上革掠夺了大量的铁,多达5000塔兰特。大马士革的铁是从小亚输入的,但铁制品是由本地的匠人制造的。亚述人也从最初的掠夺和输入铁,到自己开采并冶炼铁矿,其冶金匠人所制造的铁制品质量很高,保证了亚述军队的先进性。大约从公元前9—前8世纪开始,亚述军队就已逐渐用铁制的兵器和盔甲武装起来,这是亚述军队装备上的重大变革。
2.亚述的兵器装备
(1)攻击性兵器
亚述人的攻击性兵器或叫杀伤性兵器,一般包括矛(或叫枪)、锤矛、剑、斧或手斧、匕首、弓箭及攻城器械破城锤和投石器。
亚述人使用的矛主要在作战时像枪刺一样用于刺戳,不像希腊人或罗马人那样用来投掷刺中敌人。矛主要分短矛和长矛两种,短矛长5—6英尺,主要用来武装步兵;长矛为长9—10英尺,主要用来武装骑兵。这两种矛的矛柄都是用坚硬的木料制成,矛头是用铁或青铜制造的,在今天的大英博物馆就存有在尼姆鲁德发现的铁制矛头。
亚述人的剑短而直,与埃及和波斯的短剑相像。剑柄较短,没有护手。
剑身从柄至尖部逐渐变细。各兵种一般都佩有短剑。亚述士兵习惯用它砍杀战败敌人的首级;进行肉搏战时,用这种兵器进行刺戳。
锤矛是亚述人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兵器。它比较短细,用坚韧的木料或金属做成。其形式是在一根细长的棒上带有一个圆形锤,这个棒顶端的圆形锤大概是铁制的。锤矛杆的下端有皮套或绳索,使用锤矛时把它套在手上不致甩掉。步兵弓箭手在战斗中经常携带,特别是靠近国王的侍从。然而,这种兵器很少在战争场面中见到,直到最晚期的浮雕中才发现双手挥舞锤矛的士兵。和平时期,锤矛通常为国王的侍从佩带,有些国王也喜爱用锤矛。在波斯国王薛西斯远征希腊队伍中的亚述兵,就曾携带有这种"安着铁头的木棍"。
战斧,亚述人最初在战斗中也很少使用,只是到很晚的浮雕中,才发现被描绘作为战士使用的战斧。在早期,战斧可能是用来砍伐树木的,当工兵出现后,成为工兵的武器。后来,特别是在阿述尔巴尼拔时代,才作为一种战斗武器用于作战。战斧的斧柄短而斧头稍大,单手使用,分双刃和单刃两种。
亚述国王几乎都酷爱匕首,每时每刻都佩带在腰间,但臣民似乎很少携带。匕首一般有一个直柄,带有轻度的凹面。雕镂有图案,但是匕首的鞘不像古代中国匕首的鞘,一般没有装饰或稍作装饰。
亚述人的弓分为两种:曲形弓和角形弓。同埃及人和中世纪弓箭手所使用的弓相比,亚述人的弓较短,弓弦的最大长度约有4英尺,而埃及人的弓可长达5英尺。这些弓一般用木料制成,角形弓的整个弓身都一般粗细。曲形弓则从中间到两端逐渐尖削。两端都有一个较小的节或纽,接近节或纽处有个缺凹或小沟,以便用来挂置弓弦。弓手要曲身把右膝放在弓的中间内侧往下压,同时两手握弓的两端往上拉。当弓的两端弯到足够程度时,由站在旁边的协助者把弦滑过小节进入沟凹处,弦就挂上了。
亚述的角形弓比曲形弓小,较少使用,一般用作备用武器。亚述人常把弓挎在肩上,或者放在背后的弓鞘中。弓鞘是箭筒的一部分,弓很大,箭筒只能容纳弓的下半部分,而上半部分则露在外面。
步兵和骑兵弓箭手一般把箭筒斜背在背上,以便随时从右肩上从箭筒中抽出箭支,用来发射。乘战车的弓箭手则把他们的箭筒挂在战车的侧面。
亚述人的箭支在结构上可谓完美无缺,箭杆既细且直,大概是用芦苇或某种轻而坚韧的木料制成。箭头是用青铜、镍、铁等金属制成,甚至还在亚述的废墟中发现了一些石箭头。为了增加射击强度,一般在箭头的中央带有一条隆起的线。下端中间镂空,箭杆嵌入其中。箭杆上的V字形槽口和羽毛是后来被仔细地加上去的。箭尾带有两道羽翅不像埃及的箭尾由三道组成,末端的槽沟很宽,因为弓弦比较粗壮,这样可以把箭杆牢固地搭在弓弦上。
亚述人拉弓的方式比较特别,拉弓的方向是朝肩部方向,不像一般的向胸方或耳方拉弓。直到后期,亚述人的射箭操作才更加精确。弓箭手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拿着箭支羽翅的下边,食指弯曲,把V字形槽口搭在弦上,只用拇指和食指向后拉箭,不用其余三指。弓被握在左手的拇指和其余手指之间,拇指翘起,然后向后拉箭杆,直到箭头接触到左手的食指,右手才放开箭,箭杆便被急速射出,射向敌人。
亚述军队在与敌作战时,如敌人躲在城堡里据城顽抗,亚述人就凭借攻城器械攻城。攻城器械,如前面介绍的破城锤,还有云梯和投石器。
云梯一般是木制的长梯,两侧有两根竖木,中间分格插入横短木。步兵中的矛手,便左手持盾,右手举矛,登上云梯向城堡顶端爬去。此时步兵的弓箭手要配合作战,或紧随矛手之后张弓射箭,或单腿跪在地上射箭掩护。
投石器的最简单形式是由两条绳索或带子组成,上系一小块皮条,以兜石块。投石手在投掷前先在空中抡转几圈,增加投掷强力,然后奋力抛出。
很快,亚述人发明了靠机械力量推动的投石器。亚述人藉助于把阉牛筋制成的绳索利用高大的木制机械用力绞紧,而后骤然放开,投出的巨大石块便会倾注到敌城上打击敌人,破坏城堡。
此外,亚述人还通过挖坑道攻陷敌人城池。一旦城墙挖通,士兵便破墙而入,内应外合,很快攻陷城池。
(2)防护装备
亚述人的防护装备主要包括头盔、铠甲和盾牌。
头盔分为尖顶式和鸟冠式两种。尖顶式头盔呈圆锥式底部周围有一、二个环,一般在前额直上方的前面有一个半圆的面。有时,头盔挂有上覆一层金属片的下垂的护颈,藉以保护颏、颈、耳和后脑。这种头盔主要是铁制的,只是其下部的环和前额外面的半圆面是铜制的。
亚述人在鸟冠式头盔的发明上充分显示了其自由创造性。后来这种头盔形式可能被希腊人所吸取。鸟冠式头盔的特别之处是头盔顶部嵌以金属制或用一簇茸毛装饰的鸟冠。在头盔下缘还连结着下垂的护颈和耳盖,其形状千姿百态,各有不同。
亚述人的铠甲,大小有三种型号和两种不同结构。早期的铠甲较长,有的可达足部,有的达到膝盖。这一时期的铠甲只是把铁鳞片和铜片一排排地缝在亚麻布或毡制的衣服上。后期的铠甲,长度不过腰部。亚述人的铠甲通常有短袖,达于肩和肘的中间部位,大部分胳臂露在外面没有任何保护,这样是为了能够灵活操作兵器进行敏捷作战。
亚述人在盾牌设计上想充分发挥出它的防御功能,因此盾牌在形式和结构上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柳条盾。这种盾牌与波斯人的相像,正如希罗多德介绍波斯人使用的盾牌是"细枝编成的"。柳条盾长可相当于或超过普通士兵的身高,宽可为2至3人提供掩护。柳条盾的形状,有的呈长方形,有的是顶部突出一块,与盾体成直角的方形;有的还从一定高度开始向内弯曲并逐渐变窄,最后在顶端形成尖顶状,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柳条盾。作战时,持盾者和弓箭手二人一组。持盾者将盾牌平稳立在地上以掩护弓箭手;而弓箭手则在盾牌的掩护下充分发挥其射箭的技能,又不致于被敌人来箭射中。这种大柳条盾最适于攻城战斗,它们能够有效地遮挡住守城者扔下的石头、射出的箭支及其它投射物。
圆盾的使用在亚述比任何其他民族都更为普遍。它们主要配备于战车兵。早期帝王的私人侍从、步兵矛手以及掩护弓箭手的长矛手也使用这种盾。
盾牌似乎全部用金属制成。形体较小。圆盾的边缘向里弯曲,中间稍向外凸出。早期圆盔一般用青铜或铁打制,后来演变为圆形柳条盾。圆形柳条盾代替圆形金属盾,解决了金属盾重量大,不能形体过大,以及士兵使用移动困难的问题。
凸面盾一般为长方形,在亚述后期也经常使用。早期的凸面盾形体很小,而且制作粗陋。到后期凸面盾形体变大,底部呈方形,顶部呈弧形,有的用柳条编成,有的用金属制成。盾高达4—5英尺,使士兵从头部到膝部都能得到保护。行军时,士兵常常把它们背在背上,和埃及人的凸面盾有些相像。
更常见是呈椭圆形的凸面盾,和希腊的凸面盾相似,但更大,直径常常超过5英尺,中央更为突出。
(3)战车
亚述人的战车以木料制成,车门设在车体后面,从后面上下车,这与埃及、中国和希腊的战车一样。车门实际是一个大盾牌。盾牌被挂在车箱出入口上,可开可闭,又可起护卫作用,可谓一举两用。车厢两侧用嵌板镶起,并常常饰以精美的装潢。车轮有两个,安置在车体末端,这样,绝大部分重量就会落在车辕上,重心前移,从而使乌拉战车行驶速度加快,这种情况和埃及的战车相像,却与古代中国、希腊、罗马的战车不同,后者的车轮大约位于车体的中间,那样便于车体重心平衡,而且车体也大而宽敞。亚述战车车轮的轮缘很宽,轮辐因不同的战车而数目不同,或为6根或为8根。
车轴小而适度。轮缘是由3个大小不同的木制车圈套在一起的,中间薄,内圈居中,外圈最厚。有时在这些车圈的外部用金属箍加以紧固。轮缘形制多样,因车而设,偶尔也有带有4个车圈的轮缘。
车轮与车轴相连结,按通常的方式车轮围绕车轴旋转。车体直接放在车轴和辕杆上,中间没有弹簧之类缓冲之物。辕杆的末端连结在车轴中间,从此处沿水平方向从车体底部通过,从那里通常向上弯曲到大约车体一半的高度,又沿水平方向延伸一段以后,再向上弯曲直到前端。辕杆通常由一根或数根细金属杆同战车前部的上方连结在一起,这样可以把辕杆与整个车体连结起来,而且更加牢固。
亚述战车是单辕的,与中国的战车相同。但古代中国的战车驾驭四匹马,两服两骖;而亚述的战车通常由两匹马牵引,有时用绳子或皮带额外拴上一匹作为意外时备用的马。亚述人从未驾驭过四匹马拉的战车。
战车的轭驾在两匹驭马的肩上,用皮带固定在颈圈上,颈圈套在马的颈部。在辕杆上驾驭马的轭,有人简单称之为横木,或是金属制环形条状物,或是一根粗木棍。最常见的一种轭带有2个弯,很像一个没挂弦的弓。还有由一根两端弯曲很大的木棍制成的带有4个弯的轭。这种轭很可能用来驾驭两匹马的,即在每2个小弯中间的凹陷处套一匹马,4个小弯有2个凹陷处,正好套两匹马。
亚述人的战车分早期和晚期两种类型。早期战车主要用于公元前900年的纳西尔帕时代,晚期战车则属于萨尔贡二世、希那赫里布和阿述尔巴尼拔时代,也即在萨尔贡二世之后。
早期的战车比较低而且车身短。轮为6幅,直径小。车体没有花纹,仅在边缘加以装饰。车体前部是圆形的,同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罗马的战车相似。两个箭筒成对角线悬挂在车厢的一侧。放枪的架子设计在车厢的后上角。盾即车门,挂在车厢后面。军旗有时放在战车前面。用绳索捆在辕杆末端。
晚期的战车很高,而且比早期战车长大。车轮为8辐,几乎高达马的背部,直径约5英尺。车体高出车轮一英尺或更多一点,便于乘者居高俯瞰整个战场。车厢呈正方形,前部也已不再呈圆形。箭筒不再缚在车体的外部,而是移到车体的一个或两个角上的凸出部。战车的后面出入口不再悬挂盾牌,而是挂有一块结着花纹的织物,用一根横木拦着。晚期战车的变化,尤其是由低而高的趋势,说明这一时期骑兵开始增多并占优势地位,矮小的战车无法与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骑兵作战,战车只有向高大发展到能充分发挥战车兵的作用。
正是由于亚述人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这才保证了亚述人在建立帝国和扩张帝国的战争中战无不胜。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6-01 06:21:02


亚述军事帝国(二)

3.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的军事改革与各兵种协同作战
(1)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的军事改革
公元前800年前后,亚述本土和各被征服国家纷纷爆发人民起义,甚至在亚述新都卡拉赫(古都为亚述)的宫门外亦起动乱,亚述王权曾经一度陷于瘫痪。帝国勃兴初期的挫折要求帝国统治政策犹需作某些调整,才能使帝国迈向空前的规模。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公元前745—前727年)正是适应历史的要求而上台。他自称是国王阿达德尼拉列三世的儿子,先王阿述尔尼拉列五世的同父异母之弟。但实际上他并非王族血统,是在动乱中凭武力而上台。他是一个拥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并善于运用谋略的人,他要使亚述转弱为强,把亚述建成两河流域最强大的帝国。为此,他能够审时度势,对统治政策和军政体制作了重大改革。
在行政方面,他实行划省而治,走向正规管理。他将原来由总督掌管的大区改为较小的行省,任命省长负责治理。省长负责收税募兵,提供军需,组织劳役,制止军旅对居民的掠夺勒索。又委任专员监督政务,直接听命于中央,加强国王对各地的严格控制。到公元前738年,帝国全境有省达80个。他还下令建立驿站联网通邮,使帝国统治逐渐走上生机。
针对以前历代亚述诸王在征服后对被征服地区大肆掳掠和屠杀而常常引起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反抗,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改变了统治政策。对俘虏和被征服地区居民从屠杀无度转为重视保存人力并加以利用。俘虏和被征服居民中被掳掠者皆可携妻带子及部分物品集体迁往指定地点分散安插,按户领取土地耕种。这些被掠者被分散于各地难以集中起来一起反抗。因此地方渐趋稳定,国力加强,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得以集中精力南征北伐。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以前,亚述各王也曾进行过军事改革。亚述军队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把步兵分为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两部分,到公元前1250年前后,当时的军队被分为战车兵和步兵。骑兵约在公元前950年左右发展起来,由于当时还没发明马鞍和马镫,因此骑兵冲击力不强。当时亚述军队是由民兵组成,每户亚述成年男子,既是一个牧人或农民,又是一位国家战士。他们战时应征自备武装,出征作战,战后则解甲归田。亚述有大量的居民从事畜牧业,并善于狩猎,以勇猛为荣,因此他们不用经过军事训练,也在战场上勇猛过人,以作战勇敢著称。随着亚述日益强大,频繁的对外用兵,亚述需要有一支经过严格训练能够常年作战的正规常备军。于是,在提格拉特帕拉尔三世的军事改革中,实行募兵制,建立常备军,便成为其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
常备军的建立,使已经丧失土地和部分丧失土地的贫民能够加入军队,大大增加了军队的人数。而且除了在亚述人当中征募兵员外,也在认为可靠的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中征集兵员,一部分补充步兵,大部分充当辎重兵和工兵。实行募兵制,亚述还可在战时或平时随时随地招募兵员,保证了强大军队的数量。战时出征,平时训练,使军队素质和战斗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国家给常备军统一装备和供给给养,尤其亚述给常备军配备以精良的铁制兵器,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常备军的建立,使亚述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职业士兵的诞生地。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也规定除了建立直属中央直接指挥从事远征野战的中枢兵团外,还建立地方兵团戍守各地或供出征时调用。地方兵团又是一支强大的后备军。
在兵种建设上,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除了加强原有的重装和轻装步兵、骑兵以及战车兵的编制以外,还新建立工兵和辎重兵。尤其是工兵的独立,使军队在开路、搭桥、筑垒和建城、修造攻坚器械方面的专业技术得到较大提高。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把工兵组建成一个独立的兵种,在世界军事史上居于重要地位。
各个兵种的兵器和衣甲均采用同一种型号。战车兵和骑兵由贵族充任。
工兵、步兵则由农牧民组成,这样亚述建立了全备的兵种和军制,走上了各兵种协同作战的道路。
(2)各兵种协同作战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建立常备军后,常备军成为亚述国家的主要支柱,被称为"王业的枢纽"。除了常备军外,亚述还设立了近卫队,专职保护国王。
从此,亚述的常备军分为主力部队和辅助部队。主力部队由步兵(分为重装和轻装两类)、骑兵和战车兵组成;辅助部队则主要由工兵和辎重兵组成。战车兵是最富有特权的兵种,由显贵高官子弟组成。亚述的战车兵非常勇猛,常常使敌人闻风丧胆,在作战中屡显威力。
骑兵是亚述在世界上最先开始大规模使用的兵种,特别在追击敌人时起重要作用。后来,随着军事的发展,骑兵的作用日益重要,已明显超过了战车兵。
在亚述军队中人数最多的当属步兵。步兵分为重装和轻装两种。在步兵的编制中弓箭手居多。亚述的弓箭手以箭法准确著称于世,在攻击战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亚述军队中还第一次出现了辅助部队。工兵主要从事修筑道路,建筑普通的桥梁、浮桥、营垒以及建造攻城器械。辎重兵则担任繁重的运输军队给养任务,他们用驮畜、大车运粮草、兵器,在水路则用木船或皮筏支撑的木筏进行运输。
亚述军队一般由国王亲自率领出征,下设百人长、五十人长、十人长指挥的支队。闪电战和突袭是亚述人常用的战术。亚述军队进军神速,一般尽量不给敌人以战斗准备时间,在敌人未醒悟时,利用强攻或计攻结束战斗,真应了"兵贵神速"那句古话。
在长期的作战征伐中,亚述军队形成了自己的军制特点:以完全用铁制兵器武装起来的常备军为基础,战车兵、骑兵、步兵、工兵和辎重兵等各兵种全面发展,协同作战,注重战斗兵团内部各兵种兵员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各兵种的功能和作用。
(3)战车兵
战车兵在古代世界是最受尊重的兵种。在亚述,国王出征总是乘着战车并在战车上作战。伴随国王的高官显宦也乘战车作战,而下级官吏或平民只能充任骑兵和步兵。
最早使用战车的国家可能是苏美尔的乌尔城邦,公元前27世纪的乌尔军旗上就雕有苏美尔人乘战车作战的场面。但冲击力较强的马拉战车大概是从赫梯人和希克索斯人开始的。赫梯人很早就削木作辐,制造马拉战车南征北伐,一时横行小亚细亚。
亚述的战车车体很短,但左右较宽,车厢内可容二、三人,至多四人。其中一人为驭者,其余为战士。车厢上可以放置箭筒,便于弓箭手放箭。战士还配有短剑和长矛。驭者在战士旁边,两手驾车,配合战士作战。在三人乘的战车中,战士、驭者之外,又出现一名卫士,他左手持盾保卫张弓射箭的战士,右手持矛或剑,以便击退随时可能迫近的敌人。国王和显贵的战车有时为四人,驭者和两名手持盾牌护卫其主人的卫士。
战车兵为了能够灵活作战,而且在战车上又相对比较安全,因此衣甲比较轻便,有时只穿一件紧身衣,扎紧腰带即可,有时也着盔甲。铠甲下达膝部,膝部以下则可有车厢掩护。金属制头盔,垂至肩部,保护着后脑、耳朵、颈部甚至颏部。还有的战士不戴头盔,只戴头巾。
亚述的战车兵相当有威力,在《圣经.以赛亚书》中就说:"他们的箭快利,弓也上了弦,马蹄硬如坚石,车轮好像旋风。"但我们至今还没有弄清楚亚述战车的数量。
(4)骑兵
在亚述的早期,直至萨尔贡二世时代以前,骑兵的作用和地位都位于战车兵之后。在亚述,骑兵早就存在,但很少在战场上使用。在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时,只有少数骑兵作为传递国王敕令的信使,急驰在驿道上。直到萨尔贡二世和辛那赫里布时代,战车兵和骑兵的消长才有明显变化,战车仅限于国王乘用,而骑兵经常大量出现在战场上。
萨尔贡二世以前,亚述人还没发明马鞍和马镫,骑兵乘马没有鞍子,乘马时不是让双腿自然地垂于马的两侧,而是弯曲着双膝紧夹住靠近马颈的背部,以便在马背上坐稳,不致由于马匹的奔跑被颠簸下来。
这一时期骑兵的主要武器是弓箭,他们也很可能佩带剑和盾牌,但在浮雕中没有发现使用这些武器的实例。骑兵一般成双成对出外行动,一名是弓箭手,另一个是不带任何进攻武器的伙伴。战斗中,弓箭手在奔跑的马上或马停下来时向敌人发箭,其伙伴则为之牵引马,配合弓箭手作战。随从衣着简单,头戴头巾,身穿过膝短袖束腰外衣。而弓箭手则要头戴头盔,身穿绣花紧身衣,扎着腰带。
由于骑兵的马上没有马鞍,骑兵的冲击力不强,所以在早期,骑兵的地位和作用远逊于战车兵。直到萨尔贡二世时代以后,亚述人发明了马鞍,骑兵的作用才日益巨大,充分显示出战车兵所不具有的冲击力和机动灵活性。
(5)步兵
尽管战车兵和骑兵冲杀力很强,但是亚述的军队仍像大多数国家一样,步兵是军队的主力。
步兵按其武器衣甲装备的变化和发展,在萨尔贡二世时代步兵有了重大改变。在萨尔贡二世以前,剑手、矛手和弓箭手这三类步兵的服装装束都几乎相同。步兵穿一件不到膝部的短紧身衣,腰际扎一条宽腰带,头戴金属制尖顶头盔,臂、腿、颈、脚,全部裸露,有时步兵会穿一双简陋的便鞋。剑手使用一种短而直的剑或匕首,还有柳条盾或凸面形金属盾。长矛手左手持同样的盾牌,右手握短矛或标枪。矛手有时除了持矛之外,还携带短剑。弓箭手使用圆弧形的弓,长约4英尺。他们还在身体左侧悬挂着剑。有时也常常携带锤矛。弓箭手被视为步兵中的精华。作战时,弓箭手成对行动,一人射箭,一个持盾掩护自己和同伴免遭对方投掷物的伤害,同时一手持剑抗击可能冲上来的敌人。
(6)工兵和辎重兵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在其军事改革中,把工兵首次从其它兵种中独立出来,主要为作战承担服务工作,建筑营垒、铺设道路、架设桥梁、建造攻城器械等等。工兵衣甲装备同矛手相似,但是手操双头斧或手斧,而不是长矛。工兵架设临时性过河桥梁的速度非常快,首先把若干充满气的皮囊连结在一起排摆在水面上,然后在上面铺设木板或树枝,制成浮桥,步兵不仅可以安全渡过,骑兵和战车兵也能通行。
亚述人出征,必有辎重车伴随。亚述军队辎重的陆路运输,主要依靠辎重车,还补充以驮畜。水路运输辎重,除了利用木船外,可能大量利用皮制气囊所支撑的木筏。由于亚述帝国连年进行战争,用兵频繁,看来辎重兵的负担绝不轻松。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6-02 06:11:34


亚述军事帝国(三)

4.庞大亚述帝国的形成
公元前745年,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首先选择弱敌进攻,向南进军,很快战胜西帕尔的阿拉米亚人。接着又挥师东进,征服了尼普尔一带。
翌年,他又发动对东方和东南方的远征,接着挥师南下,直到埃兰的北部边境。
公元前743年他又调集了亚述军队的全部主力,与叙利亚展开了战斗。
在康马甘地区,以阿巴德为盟主的北叙利亚各国军队以及乌拉尔图国王萨尔杜里二世率领的大军为一方,以亚述军队为一方,展开了决战。北叙利亚和乌拉尔图的军队很快战败。当萨尔杜里二世的兵营将受到包围时,他竟然丢下全部兵营和他的御用战车,仓促骑一匹快马惶而逃之。但是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没有乘胜命令军队北击乌拉尔图王国,而是在公元前742年,兵锋转向西南,包围了阿巴德城。坚固的阿巴德城直到公元前740年才被攻克。
直到公元前735年,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才挥师突入乌拉尔图。萨尔杜里二世在一次战败后,决定退守首都吐施帕。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包围并进攻这座城市很久,都没有攻陷。但是乌拉尔图王国受到这次打击以后,只剩下一座孤城,国势衰微,再也无力与亚述抗衡。
这时,大马士革国王列村和以色列国王比加结成联盟,趁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忙于东方和北方战事,在西方成为反对亚述的主力。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决定摧毁大马士革。他实行迂回南下包抄大马士革的战略,先派兵沿地中海南下占领阿斯卡隆和加沙,封锁埃及边境,迫使追随列村和比加的以东、摩押、亚扪等地区臣服。公元前733年,以色列国王比加被本国贵族所杀,以色列归顺了亚述。这样,大马士革王国的同盟者已全部被剪除,亚述从北、西、南三面包围了它。
公元前733年,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身穿皇袍,头戴王冠,宦官在其身后高举伞盖,乘坐于有驭者为其驾驭的战车上,后随保护他的侍从和卫队,亲率大军进攻大马士革。
当时,列村处于劣势,亚述的步兵、骑兵都比他多一倍以上。亚述调到前线的战车有5000辆,列村只有2000辆。亚述工兵吹胀皮囊,上铺木板制成浮桥,让步兵、骑兵,战车兵迅速渡过弗尔发尔河,直趋大马士革城下。
列村在近郊平原上应战。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亲自指挥这次战斗。亚述的每一战斗兵团的兵力配置和队列如下:5辆战车在最前面,紧跟的是15名骑兵,随后是25名重装步兵,最后是50名轻装步兵。
战斗开始后,双方的战车和骑兵互相冲击,大马士革渐感不敌,开始退却。大马士革的弓箭手立即射击亚述的追兵。亚述方面则命令骑兵和战车兵让路,步兵冲了上去。步兵头戴尖顶头盔,分别执金属制凸形圆盾和柳条盾,射来的箭支失去了效力。大马士革军战败。列村只好退守大马士革城。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下令围城,命令砍掉城郊树林,筑起栅栏,像"把鸟关在笼子里"一样严密圈住敌军。列村依杖粮足兵器多,固守城池。亚述围城达一年之久。
公元前732年,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命令工兵制造破城锤,利用破城锤撞击城墙,一处塔楼和城墙崩塌,亚述士兵攻入城内。
双方在大马士革城内展开了街巷战,时间持续一周,大马士革军队才被歼灭。列村也被俘处死。大马士革王国灭亡了,整个南叙利亚被征服。
继征服大马士革后,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率军南征巴比伦王国。公元前729年,巴比伦以同亚述结盟和合并的形式并入亚述帝国。
至此,亚述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东达伊朗高原西部,西到地中海边,南到波斯湾,北到两河流域上游,庞大的亚述帝国开始走向极盛。
5.亚述帝国的盛世和末日
(1)亚述军事的新发展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死后,其子继位不到5年,即被另一军事将领取而代之,进入萨尔贡二世时代(公元前721—前705年)。
从此亚述帝国进入帝国最后一个也是最强大的王朝——萨尔贡王朝。主要包括萨尔贡二世、辛那赫里布、阿萨尔哈东及阿述尔巴尼拔四王。
从萨尔贡二世时起,亚述的骑兵和步兵有了重大发展。以后,亚述人发明了马鞍,骑兵冲击力大大增强,战车兵的重要地位逐渐被骑兵代替,战车最后只有国王乘用。
这时的马鞍实际只是一块简单的布或皮革,被剪成方形。在马的腹部兜上一条腹带,把马鞍固着在马背上。马鞍的发明。可以使骑兵在马背上更加活动自由,从而不再需要伙伴的帮助就可以独立作战了,但这时还没有马镫。
骑兵分两部分,弓箭手骑兵和矛手骑兵。骑兵的服装衣着也有了很大变化。骑兵全身穿着紧身衣,腰部以下放宽成短裙,后身比前襟要长点。腰部扎一宽腰带。只有从肩部稍下部位开始的两臂露在外面,以便于灵活操作兵器作战。骑兵下身穿紧身马裤,外着以用纽带束紧的靴子或护胫,一般下达膝部。到辛那赫里布时代还出现了穿有盔甲、皮或毡的裤子以及高护胫或长统靴的骑兵的浮雕画面。
矛手骑兵手持长矛,矛头尖小。持矛时,手握矛柄,尖端下斜。与敌对阵时,顺手上提,矛尖则上斜对着敌人。弓箭手骑兵配备有圆弧形或角形的弓,长不过4英尺,箭杆不到3英尺。这两类骑兵都在身体左侧斜佩着短剑。但有时矛手骑兵也备有弓箭,一旦长矛折断或丧失时用弓箭与敌作战。
此时的骑兵由于有了马鞍,在作战时,矛手左手持缰,右手持矛作战;弓箭手则把马缰放在马颈上,在马上双手自由张弓射箭。这样就使骑兵有了极大的冲杀力,而且不像战车兵那样不能适于复杂地形作战,因此骑兵在亚述的兵种中逐渐成为位居第一位的兵种。
萨尔贡二世曾经对步兵进行了重大改革。他把步兵分成矛手和弓箭手两大类,进行专职训练。在他之前的剑手,这时只充任国王卫兵。弓箭手又被分为轻弓箭手、次重弓箭手和重弓箭手三类。轻弓箭手束轻装,不戴头盔,只缠束发带,整个上半身除了挂箭筒的横带外,全部裸露在外。下着至膝上部的紧身短裤。他们通常没有伙伴协助,也不拿盾牌,主要进行立射和跪射。
次重弓箭手的装备介于轻重弓箭手之间,配备有锁子甲、头盔和便鞋。锁子甲可下达膝部。主要采取跪射姿势,有伙伴持盾跪着掩护。重弓箭手装备精良,身着长袍,达于脚面。外面再套以锁子甲,达于腰部。头戴尖顶盔,脚着便鞋。射箭姿势主要为立射。其伙伴把一人高的大盾牌立于地上,站在其身后持盾牌保护。重弓箭手尤其在攻城战中发挥重大作用。
矛手,头戴鸟冠式头盔,身穿至膝长衣,但外部不罩锁子甲。右手持矛,左手持圆形盾,与敌展开肉搏战和攻城战。
(2)萨尔贡二世的扩张
萨尔贡二世(公元前721—前705年在位),并非王族出身,也非前国王的"合法"继承人。他在政变中夺权上台,首先稳定亚述的内部局势,缓和了国内矛盾。此后,萨尔贡二世便开始镇压被征服地区人民的起义,继续向外发动侵略战争,他的征服战争主要是对南面的巴比伦,西面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北面的乌拉尔图展开的。
当时巴比伦的人民不堪忍受亚述的吞并,梅罗达克.巴拉丹率领的迦勒底人骁勇善战,以海滨苇塘沼泽地为根据地,和东边的埃兰人联合,成为帝国心腹之患。而埃兰拥有伊朗和中亚广大地区,兵强马壮,也是难对付的角色。就在萨尔贡二世即位第一年,巴比伦就在梅罗达克.巴拉丹领导下宣布独立。
萨尔贡二世立即出兵征讨,但在巴比伦一时并未得逞,巴比伦问题还需在以后时机成熟时解决。
同年,即公元前721年,西部又发生叛乱,萨尔贡二世只好暂时撇开巴比伦,挥师西向,迅速灭亡了以色列国,攻下了其都城撒马利亚。次年,他又平定大马士革和南方的拉庇胡城叛乱。
萨尔贡二世镇压了西方叛乱后,集中精力对付北方的强有力的对手乌拉尔图。他也采用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围攻大马士革的包抄战略,先征服乌拉尔图的同盟者亚述东部的山地人民,再于公元前714年,大举进攻乌拉尔图攻入其圣城穆萨西尔,掳走了神像,乌拉尔图遭到了重大失败。
到公元前710年,叙利亚、巴勒斯坦和东方扎格罗斯山区大部分在亚述统治之下,米底处于依附地位,乌拉尔图也受重创,元气大伤,埃兰内部出现骚乱,无暇外顾亚述进攻巴比伦的时机已经成熟,但萨尔贡二世遭到梅罗达克.巴拉丹率领的巴比伦人和移居巴比伦各部落的顽强抵抗,直到公元前709年,巴比伦才被攻陷。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6-03 06:15:05
亚述军事帝国(四)

(3)辛那赫里布的武功
到辛那赫里布时代(公元前704—前681年),亚述的步兵在装备和组织方面又有重大发展。他把弓箭手分为四类,即重装弓箭手、次重装弓箭手、轻装弓箭手和最轻装弓箭手。他们都与萨尔贡二世时期的弓箭手不同。重装弓箭手身穿紧身衣,外罩长至腰部的铠甲,头带尖顶头盔,下着紧身裤,他由1名或2名着同样服装的伙伴伴随,持巨大的柳条盾掩护他射箭。次重装弓箭手的服装只是略有变化,紧身衣在一侧开口,下身着短裙,双腿裸露。战斗时一般两人一组,没有盾牌掩护,同时放箭射击。
轻装弓箭手不带头盔,头部围以宽宽的束发带。身着紧身衣,衣服上有两条宽带把衣服束紧分别挎在左肩和右肩上。腰扎宽带,下着短裙。最轻装弓箭手头束发带,身着条纹紧身衣,衣服前襟短后襟长,从颈部直达膝部,腰扎腰带。他们难得佩带剑,只是身挂箭筒,是"真正"的弓箭手。
辛那赫里布时代的矛手分为重装矛手和轻装矛手两种。重装矛手头戴尖顶头盔,铠甲长至腰部,并覆盖住双臂上部,上身着紧身衣,有一侧开口;下身着紧身裤,外罩短裙,还有护胫。他们携带金属制凸面大盾,几乎可以把整个身体掩盖起来。长矛比身体略短一点,还在身体右侧佩有短剑。重装矛手人数较少,通常充当国王的卫兵。
轻装矛手的装备同矛萨尔贡二世时的长矛手几乎相同。头戴鸟冠式头盔,身穿朴素紧身衣,腰扎宽带,使用圆形柳条盾。但辛那赫里布时代的轻装矛手通常穿着裤子和护胫,手持半圆形的凸面柳条盾,而不是圆盾,因而又与萨尔贡二世时期的长矛手有所不同。
辛那赫里布还在工兵和投石手部队方面的建设上有所进展。工兵部队真正完完全全地独立出现在战争场面的浮雕中。工兵工作时一般两人一组,配合行动。所着服装同重装矛手相同,只是手持的不是长矛,而是双头斧或手斧。投石手部队主要利用投石器进行投石攻城工作,他们在攻城时颇具威力。
辛那赫里布在公元前704年登上王位后,窥测时机企图重返巴比伦的梅罗达克.巴拉丹在盟国埃兰的支持下,回到巴比伦,宣布巴比伦恢复独立。
辛那赫里布绝不容忍迦勒底人和埃兰控制巴比伦,于是亲率大军,直扑巴比伦。
埃兰分兵一部驻守巴比伦东部屏障库塔城,把主力部队及迦勒底、阿拉美亚和阿拉伯等国联军布置在东南古城基什,这样便对进攻巴比伦的亚述军形成了南北夹击的钳形阵势。
辛那赫里布识破了这一意图,派精悍部队一支奔往基什,阻敌主力北上,自己率军弃巴比伦而不顾,猛攻库塔,全歼守军。然后他火速南下基什,增援正在平原上苦战数倍于己的、即将瓦解的阻击部队。一场搏杀,联军败北,亚述军攻入巴比伦城。巴比伦三度归属亚述。
接着在公元前701年,辛那赫里布又挥师西向,去镇压巴勒斯坦和腓尼基的叛乱。公元前700年,辛那赫里布率军来到西方时,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各国国王们闻风而降,只有犹太国王希西家凭借其强大实力和埃及作后援,决意要与亚述周旋到底。
辛那赫里布再次采用迂回战术,先占犹太的侧翼阿什克龙城,击溃远来的埃及援兵,再攻占埃克隆,然后兵分数路围攻耶路撒冷。这时亚述军内发生瘟疫,于是和犹太停战,保全了耶路撒冷。
当辛那赫里布在西方作战时,迦勒底人又发动叛乱。为了彻底消灭迦勒底的力量,辛那赫里布于公元前694年决心远征在埃兰的梅罗达克.巴拉丹的余部。
亚述战士在海军的配合下,攻占了一些迦勒底殖民点和埃兰城镇。可是埃兰国王哈鲁苏却率军攻入了巴比伦。
不久,埃兰发生内乱,辛那赫里布乘机出兵侵入埃兰。但顽强的埃兰人却联合阿拉美亚人、迦勒底人和亚述东方的3个行省,组成反亚述联军,在公元前691年向亚述杀来。辛那赫里布率军在哈鲁城迎战。
铭文以自述形式对辛那赫里布在哈鲁大战中的行动描述说:敌人"像一群群遮天蔽地的蝗虫","他们脚踏起的尘土,像暴风雨之前的蔽开浓云"。"我身穿战袍,戴着王盔——这是我军胜利的标志;我愤怒地乘着我的战车,把敌人纷纷撞倒。我一手握阿述尔神给我的弓,一手持尖锐的长矛,高声大呼,如春雷滚滚。我像雷神一样咆哮着,怒吼着,抵挡住敌人的攻势,成功地包围了敌人。埃兰军的'图尔坦'(军队司令官的称号——作者)和其他的贵族身佩金剑,手戴闪闪发光的金镯,我急速杀死他们,像割绳子般砍断他们的喉咙和手臂。"铭文声称亚述杀伤敌军150000人。但亚述也伤亡惨重。
亚述人未能夺取巴比伦,只好退军尼尼微稍作休整。
公元前689年,埃兰发生内乱,辛那赫里布又乘机攻打巴比伦,亚述第4次占领巴比伦。
公元前681年,辛那赫里布被杀死,其子阿萨尔哈东继承王位,对内实行怀柔统治政策,对外又战胜米底和埃及等国,使帝国版图又有扩大。
(4)帝国的极盛与末日
公元前669年,阿萨尔哈东在远征埃及的途中病死,其子阿述尔巴尼拔(公元前668—前631年)即位。
到阿述尔巴尼拔时期,步兵又有新的变化。弓箭手和长矛手都各自分类,即轻装的和重装的。轻装弓箭手如同辛那赫里布时期的轻装弓箭手,头束发带,朴素的紧身衣,宽腰带和短裙。所不同的只是他们没有遮身的垂饰和便鞋。重装弓箭手也类似于辛那赫里布时期的重装弓箭手。长矛手唯一的新装备是盾。旧式的凸面椭圆盾较少使用,多半使用一种底部平直而顶部呈圆形的盾。轻装矛手使用同种样式的盾,只是不是金属盾,而是柳条盾。
步兵到这时除了长矛手和弓箭手以外,还出现了投掷手、锤矛手和战斧手。锤矛手和战斧手的服装同重装矛手的服装完全相同,说明他们已是步兵中的主要兵类。
阿述尔巴尼拔继承父志,率军远征埃及,直捣底比斯城,大肆掠抢并毁灭了这座城市。但到公元前655年,埃及又摆脱亚述控制而获得独立。
这时亚述尽全力打击最后一个也是最顽强的敌人埃兰。几经征伐,阿述尔巴尼拔终于在公元前639年攻陷埃兰首都苏撒,平定了埃兰全境。
至此,亚述帝国达到最大的版图。拥有西亚全境并暂时占领埃及,东临伊朗高原,西抵地中海滨,北达高加索,南接尼罗河,这是世界古代史上空前的大帝国。
但是亚述帝国是建立在军事征服的基础上,因而是不稳定的、暂时的。
亚述帝国达于极盛之时,同时又是其强弩之末之时。各被征服地区的反亚述斗争正积蓄力量准备再起,埃及首先恢复独立,小亚细亚兴起吕底亚王国,尤其是伊朗高原出现了米底人新国家,连续4次反抗亚述的巴比伦迦勒底人也逐渐恢复其实力。因此,阿述尔巴尼拔死后不久,米底人和迦勒底人联合进攻亚述,帝国急剧衰落。迦勒底人乘机建立巴比伦第六王朝,恢复独立,并联合米底人于公元前614年攻克亚述古都亚述,公元前612年夺取亚述新都尼尼微,亚述帝国就此灭亡了,亚述被并入了新巴比伦王国的版图。
(5)亚述人的军事特点
亚述帝国历代诸王都积极奉行穷兵黩武的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年复一年,无休止地对其周邻诸国用兵。对亚述统治者来说,打仗就是一切。因此在长期的战争中,亚述人形成了自己的军事特点。
奉行侵略扩张政策的亚述,作战大都采取强大的、闪电式的进攻战术,快速和突击成了亚述人军事战术的主要内容。亚述军队进军神速,根本不给敌人以战斗准备时间,总是竭力进攻,在敌人尚未醒悟的时候,就以果断、迅猛和突击结束战斗。
在军事组织上,到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时代,亚述人已放弃了过去的混乱无章的群体作战,而代之以战车兵、骑兵、步兵等主力部队和工兵、辎重兵等辅助部队协同作战。协同作战在举行庞大的军事行动中非常重要。亚述军事发展到辛那赫里布时代,亚述已开始采用多兵种的密集方阵。在方阵中充分发挥各兵种的作用,装备最好的部队布置在前方,以增加进攻的锐势,把弱兵和没有完善护卫装备的部队部署在后方。方阵不仅在亚述,而且以后在波斯、希腊、罗马的战争中都发挥了巨大的功能。
亚述人非常重视军队的衣甲武器装备和工兵、攻城器械的作用。亚述人用兵神速,经常采用闪电战,这就要求将帅的果断、士兵的勇敢和衣甲兵器的优良。亚述的常备军被配备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铁制兵器,衣甲也多种多样,适合任何情形对敌作战。亚述军队之所以所向无敌,与其拥有完善的兵器衣甲装备有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亚述人在建设兵种和衣甲装备时,多从进攻方面考虑。亚述人建立辎重兵和工兵较早,这是为了适应长年对外战争对工兵开路、辎重兵运输的需要。攻城器械的发达,也是为了能适应攻打敌人城堡的需要。在亚述人的壁画上,亚述攻城作战的场面上只有属于敌人的雄伟高大的城堡,而不表现自己的,因为亚述人很少重视城防建设,亚述人所想的只有进攻,没有准备守城挨打。
亚述人还特别重视野战营垒和驿道的建设。野战营垒是临时性的兵营和堡垒,对亚述军队野战的胜利起重要的保障作用。亚述野战营垒是后来罗马野战营垒的原型。亚述人只修筑临时性野战营垒,而很少去修建坚固的城堡,这是基于亚述人要对外扩张只有实行进攻的军事思想。但是野战营垒设计得很巧妙,建筑牢固。营垒的外缘是椭圆形的围墙,围墙的下半部像是用砖砌成,上半部是栅栏。在围墙的一定间隔内修有监视敌人和意外紧急时防御用的塔楼和雉堞。在围墙内撑有成排的帐篷。国王的帐篷要稍大一些,并带有装饰。帐篷的设计很特殊。中间露天,两端有半圆形的屋顶覆盖着。修筑野战营垒由工兵承担,一旦军队撤离,一切设备当即拆除。
亚述人建设驿道,是适应迅速调兵遣将、传达命令的需要。波斯帝国的驿道制度就是在亚述驿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扩大的。
在亚述,驿道纵横交错,十分发达。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在亚述有用石块和砖铺砌的宽阔道路,若干路段甚至还铺上了沥青,这在世界上还是首创。
在驿道的路旁,每隔20公里建有一个驿站和一眼井。在驿站里,国王的急使换乘马匹,不停地把国王的公文从尼尼微送往亚述帝国的各个地区。亚述人还在驿站设置官吏,负责检查道路的安全,保障使节和信件的往来。驿道的修筑和驿站的设置,不仅为军队的调迁、辎重的运输和行政联系提供了方便,而且也为帝国内从事商业贸易活动提供了便利。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6-04 08:58:23


新巴比伦王国的百年风云

亚述帝国灭亡后,新巴比伦和米底瓜分了亚述的领土,亚述北部和东北部的领土归米底,新巴比伦则占有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以色列以及腓尼基的大部分。此时,新巴比伦王国、米底王国(公元前625~前550年)以及小亚的吕底亚王国(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前期)成了西亚的主要强国。
此外,埃及也曾染指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至使巴比伦与埃及进行了多次战争。新巴比伦在与米底联盟灭掉亚述之后,一直保持友好关系,但到公元前6世纪中叶,双方关系恶化,发生冲突,而吕底亚为防备波斯,却与巴比伦结盟。米底和吕底亚在公元前590年,为争夺小亚细亚,曾发生了5年的战争,互有胜负。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双方激战于哈里斯河畔时,发生了日全蚀,顿时天昏地暗,吓得他们慌忙停战,订立和约,结成同盟。三个强国6世纪中期以后,先后为在伊朗高原兴起的波斯帝国灭掉。三国当中,新巴比伦王国最为强大,在西亚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1.新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扩张
新巴比伦王国是塞姆人的一支,迦勒底人建立的。所以新巴比伦王国又称迦勒底王国(公元前626—前538年)。
大约在公元前1千年代初,迦勒底人定居在两河流域南部,与同属塞姆语系的古巴比伦人密切接触,接受他们的文化,并逐渐与他们融于一体,形成一支新的强大力量。在亚述帝国统治时期,巴比伦仍是西亚最富庶强大的国家,为争取经济和政治的独立,巴比伦人同亚述帝国曾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新巴比伦王国的建立者那波帕拉沙尔,在亚述巴尼拔时,曾当过亚述的军事统帅,亚述巴尼拨死后,他成为巴比伦人反抗亚述统治的一个首领。公元前626年,那波帕拉沙尔在巴比伦称王,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他领导巴比伦人继续同亚述斗争,公元前614年同米底结成反亚述同盟,公元前612年联军攻下了尼尼微。此时亚述同埃及结盟。埃及唯恐新巴比伦强大起来会受到威协,因此宁愿支持曾经征服过自己的亚述。尼尼微陷落后,埃及出兵西亚,支援亚述残余势力。公元前605年,卡尔赫美什一役,新巴比伦军队击溃亚述残军,大败埃及军队。在这次战役中,那波帕拉沙尔之子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5~前562年)任全军统帅,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使其在国内的威望和地位大大提高。同年8月,那波帕拉沙尔去世,尼布甲尼撒继位,因公元前12世纪的一位巴比伦王与之同名,故称其为尼布甲尼撒二世。
他即位后,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与埃及争夺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他在位的头11年中,除第五、九两年外,连年对叙利亚、巴勒斯坦用兵,迫使他们纳贡称臣。公元前586年,他攻下了耶路撒冷,灭犹太王国。耶路撒冷惨遭劫掠,大部分居民被掳往巴比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巴比伦之囚"。接着,他又派兵围攻腓尼基城市推罗,用了13年的时间,终未攻下。最后,双方签订和约,推罗基本上保住了独立。随着对外扩张活动的成功,新巴比伦王国夺得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控制了从波斯湾到地中海的几乎所有重要商道,赶走了埃及人,但与他们的冲突却未停止。
2.尼布甲尼撒二世的统治和外交
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时,是新巴比伦王国最强盛、最繁荣的时期。当时,巴比伦神庙祭司集团是一股很强的社会势力,他们代表了工商大贾、高利贷者及其他上层奴隶主的利益。尼布甲尼撒二世与他们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依靠神庙祭司奴隶主集团的支持进行统治,这种作法对双方都有好处。国王将战利品和奴隶奉献给神庙,增加了神庙的经济收入;国家一方面可分享神庙的收入,另一方面神庙也是国家政治稳定的精神支柱。尼布甲尼撒对神庙十分恭敬虔诚,他在位时兴建和修复了许多宗教建筑,其中包括最著名的巴比伦马都克神庙的塔寺。在一年一度的登位典礼上,国王要行屈节礼(不必亲临,可由旁人代行),然后由马都克神庙的高级祭司亲授王权的象征物。
地方上的统治者也大都由僧侣担任。新巴比伦王国的各大城市由长老会议管理,它拥有裁判和行政的权力,但长老会议的首领则由祭司或神庙主持担任。
尼布甲尼撒十分注意扩大他统治的社会基础。除仰仗神庙祭司奴隶主集团的支持,他还依靠军事贵族奴隶主集团进行统治。在那波帕拉沙尔和尼布甲尼撒时代,军事贵族常常从国王那里得到土地,成为富有的大土地所有者。他们虽未形成一股独立的、巨大的势力,但也拥有一部分权力,其中许多都是军事将领或统帅。尼利迦尔沙勒吉尔(公元前559~前556年)便是他们中的代表。他出身平民,在战争中成了占有大量土地的巨富和战将,新巴比伦军队第二次围攻耶路撒冷时任主将。尼布甲尼撒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还让他管理过西帕尔神庙的商业事务,后来还当了新巴比伦的国王。
为了维护国家的统治,尼布甲尼撒还施展了高超的外交才干。公元前590~前585年,米底和吕底亚发生战争,他曾派使臣出面调和,使米底毗连巴比伦和吕底亚的边界上,较长一段时间平安无事。新巴比伦对其东部强国米底的政策,一是提防,二是避免冲突。尼布甲尼撒二世继位前已娶米底公主为妻。为取悦公主,安慰她思乡之情,他令人在皇宫中建起高25米,上面栽满奇花异木的"空中花园",成为古代世界一大奇观。与米底联姻,巩固了新巴比伦与米底的联盟。为防止联盟破裂和米底人的突然袭击,他在巴比伦尼亚北部建起一道跨越两河平原的防御性的长城,并大兴土木扩建巴比伦城,使其成为一座固若金汤的帝都。
3.新巴比伦王国的衰亡
新巴比伦王国不象亚述帝国那样,有强大的军事奴隶主贵族集团及其指挥的强大军队,作为国家统治的基础,而是由神庙祭司集团操纵国家政权,诸王只是他们的傀儡,王权相对脆弱。随着祭司地位的加强,国王与祭司集团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后,祭司集团多次发动政变,6年中废了3个国王,其中两个被杀,政局不稳,国势渐衰。
公元前555年,那波尼德(公元前555~前538年)即位,企图摆脱祭司贵族的影响。他崇奉月神辛,为之重修庙宇,把它提到与巴比伦主神马都克并列的地位,还将其他城市的神像移到巴比伦,引起了祭司的忌恨和百姓的抱怨:此时西部边疆发生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人民的起义,被囚在巴比伦的犹太人也宣称自己是上帝耶和华的选民,盼望救世主拯救他们重返家园,被征服的各族人民的反抗运动不断发生。那尼波德刚刚镇压了叙利亚的反抗,又面临东北部新兴的波斯人的进攻。
公元前550年,波斯征服了米底,沿新巴比伦边界向小亚细亚进军。巴比伦为迎战波斯,曾和埃及、吕底亚结盟,但波斯很快便于公元前546年,征服了包括吕底亚在内的小亚细亚全境,使巴比伦尼亚东、北、西三面受敌。巴比伦的祭司集团则将开拓市场,保持自己特权地位的希望寄托在波斯人的征服上。广大人民群众,因沉重的赋税和无止尽的劳役,而对国家的前途失去信心,依靠雇佣和强制征集的军队,此时也处于瘫痪状态。
因此,当波斯人大敌压境时,那波尼德孤立无援。公元前538年,波斯军队长驱直入,兵临巴比伦城,城门竟不战而启,存在88年的新巴比伦王国灭亡。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6-05 11:00:28


印度河文明时期至吠陀时代军事

1.印度河文明时期军事的萌发
古代印度主要包括今天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领土,在古代文明中是仅次于中国的大国。可是在古代,南亚次大陆从未得到统一过,在它领域内的大小国家也没有一个自称印度,因此印度之名只是泛指其地,不过流行却很早,古希腊人即以印度河以东之地统称印度,中国《史记》称之为身毒,到唐朝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改译为印度,遂沿用至今。
从公元前2400年开始,古代印度的本地原有居民达罗毗荼人逐渐创造建立起自己的印度河文明,在考古学上由于从1922年开始通过考古发掘发现了其主要文化遗迹哈拉巴和摩亨约.达罗,因此又被称为哈拉巴文化。
印度河文明(公元前2400—前1750年)的繁荣期大约开始于公元前2200年,这时已出现了国家。但到公元前1750年左右,文明有衰亡之象,中心地区在此后一二百年迅速瓦解,但较远城市则存在到公元前二千年代后期。
哈拉巴和摩亨约.达罗是印度河文明的典型代表,也是在考古发掘中最早发现和最大的文化遗址。两城市的面积、人口和营造布局都很相似,皆分卫城(或称上城)和下城两部分。其中卫城位于城市西部,设防森严,以高墙深壕环卫,街道旁建有圆形塔楼,是战时的防御城堡和居民的避难所。哈拉巴卫城高达50英尺,基底厚约40英尺,全部用烧砖砌成。厚实高大的城墙,暗示出国家的强大和战争的频繁。哈拉巴和摩亨约.达罗城内中心都筑有规模宏大的谷仓,下层砖砌墙基,上有数层木构并设窗户通风,是印度河文明特有的建筑。容量巨大的谷仓可能是备战时或灾荒时利用的。两卫城还在四周筑有防御塔楼,城内筑有大浴池和经院等别的高大建筑物。从卫城建筑的复杂精良、谷仓容量之大和防御设备之完备来看,哈拉巴和摩亨约.达罗显然控制着周围广大地区,很可能各是一国之都。
两城市的下城是居民区,位于城市东部,亦有城墙围绕,主要城门位于西南角。这里街道整齐,建设好坏参差,有明显的阶级分化的迹象。富人区房屋高大,厅堂众多,楼房数层,而且有完善的下水道系统,完全用砖砌成。
这在同时代的任何文化遗址中都没有发现过;贫民区则茅舍很小,往往陋室一间,但无下水道设备,良好的排水系统与贫民根本无缘。在城市规划上,下城居民区也甚有条理,大街纵横相交,下有砖砌排水沟。小路与大街相接,井然有序,反映出印度河文明的发达。
印度河文明已创造出自己的文字,主要留存在各种石、陶、象牙制的印章上,有些器物上也留有简短的铭文。但是对这些文字的释读尚未成功,只是一般认为其语言属于达罗毗荼语族。印度河文明还发展起较发达的青铜冶金业,在哈拉巴和摩亨约.达罗城址发掘出的遗物中,发现了许多青铜和青铜制斧、镰、锯、凿、刀剑和鱼钩等。其中包括不少青铜制武器:箭镞、矛头、匕首、刀剑和斧等。
到公元前1750年,哈拉巴和摩亨约.达罗突然陷落,破坏原因不清。有的学者认为可能是城市之间彼此争战或人民起义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是外族入侵造成的,还有的学者认为可能是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从此以后到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入侵前几百年间的历史,基本上处于混沌的模糊不清状态,很多情况我们不得而知。
2.吠陀时代军事的兴起
(1)雅利安人的入侵与内争
大约从公元前14世纪开始,雅利安人从印度的西北方侵入南亚次大陆,从此开始了印度史上的吠陀时代,一直到公元前6世纪印度出现列国纷争。
之所以此时期被称为吠陀时代,是因为记述这一时代的历史文献主要为《吠陀》以及解释《吠陀》的诸《梵书》。而《吠陀》是雅利安人的圣经,字义为知识、学问,共包括《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四部,是祭司们在祭神时所用的颂歌、经文和咒语的汇编。虽然主要是宗教内容,但是其中也包含一些价值丰富的有关雅利安人早期历史的内容。吠陀时代,基本上是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时代,只是到了后期,才有少数部落开始过渡到国家。
雅利安人是在印度河文明衰微时侵入印度的,因此入侵是相当成功的。
他们把土著居民称为达萨或达休,意即敌人,后来达萨即与贱奴同义。据《梨俱吠陀》所述,雅利安人的战神和雷电之神因陀罗是指挥他们战胜达萨的英雄,因此他们入侵的历史事实往往在对因陀罗的颂诗中表现出来。其中一段颂诗高唱道:他使万物变化无常,他使达萨人一一屈服、灭亡,他像赌博中大获全胜的人,拿光敌人财产,他就是伟大的战神因陀罗!
"伟大的战神因陀罗"战无不胜,他粉碎了90座城堡,解放了七河之境,终于使达萨族灭亡。而七河之境,一般就认为是指印度河上游和恒河上游一带,那里至今犹有"五河流域"(即旁遮普)等称呼。
雅利安人在征服达罗毗荼人之后,逐渐由半游牧转为农耕定居下来。他们在与敌进行作战时,所有男子均一同出战;返还村落之后,仍复各从其农牧之业。各部落间战时要选举一人为其统率者,强而有力者往往自称王侯,对其所属村落或收赋税以作军费或征力役以修道路。频繁的战争使"王"日益具有军事首长的性质。《爱达罗氏梵书》中载有王权授位的仪式,王脚踏虎皮,手拿弓箭,像一个征服者那样,举步四方,这说明当时的部落首领主要是一个军事领袖,部落或部落联盟在危急或紧急关头,总要求加强军事首领或"王"的权力。吠陀时代的部落首领罗惹,按其本质特征而言,就是"军事首长".与此同时,这时代的议事会和人民大会也是军事民主制的两个机关,具有军事性质。后者只由成年男子即战士来参加,前者由部落中的少数上层分子即长老们组成。
经常的战争是军事民主制时代的特征之一。正如恩格斯所说,"其所以称为军事民主制,是因为战争以及进行战争的组织现在已成为民族生活的正常职能。邻人的财富刺激了各民族的贪欲,在这些民族里,获得财富已成为最重要的生活目的之一。"当时每个部落都有备战的作为设防据点的城堡。
部落的武装有两种,王和贵族组成的战车兵,一般人民大众组成的步兵。吠陀时代的战争,开始主要是在雅利安人与土著居民之间进行的,后来在雅利安人部落之间也发生了不断的旨在掠夺或争取政治上优势的战争。例如在《梨俱吠陀》中所描写的十王之战就是当时影响很大的一次大战。这次战争中十个部落的联盟共同反对当时最强大的婆罗多国王修达斯。结果这次战争以联盟被击溃而告终。以部落联盟方式参战,充分反映出当时的战争规模已相当庞大。
继十王之战后,在约公元前9世纪,即后斯吠陀时代,又发生了一次更大规模的战争。这就是在《摩诃婆罗多》史诗中所描述的婆罗多族内部的一次大战。这次大战虽系婆罗多族的后裔居楼族与般度族之间的战争,但几乎北印度所有的部落都参加了。参加到般度族一方的有婆蹉、支提、迦尸、南般阇罗、西摩揭陀以及迦普沙罗部落;参加到居楼族一方的有东摩揭陀、毗提诃、鸯伽、羯陵伽、居萨罗、阿般提以及整个旁遮普部落。这次大战的结果以般度族的胜利而告终。般度族的帕里克希特成了居楼国的国王,都于阿桑迪瓦特。但这一时期的各部落仍是分散的,没有建立起一个更大的统一体。
虽然有些国王由于一时的强大而号称大王,但这只意味着强大,或为某一暂时联盟的首领,而并不意味着它是一个更大统一体的统治者。
这次大战以后,军事民主制的全盛时代已经过去。由于阶级关系的进一步分化,部落首领和贵族势力的进一步加强,军事民主制的各机关逐渐地脱离了自己在人民中的根基而为国家机关所代替。在这次大战后,许多古老的部落消失了,许多新的部落兴起。例如,过去有名的强大的婆罗多部落和普鲁部落均合并于居楼部落。居楼部落及其联盟般阇罗部落成为大战后重要的部落。居楼部落在迦那麦伽统治时版图很大。他号称"大王",曾侵入犍陀罗的坦叉始罗城。居楼部落可能是最早形成为国家的一个部落。这样,约在公元前9—前8世纪可能有极少数部落开始过渡到国家。约在公元前7世纪,南亚次大陆北部已有了一些较重要的国家。到公元前6世纪,大部分部落已先后进入国家阶段,较重要的有十六大国。从此,印度进入列国林立、乱国纷争的列国时代。
(2)雅利安人军事的兴起
在吠陀时代,印度还没有常备军。当相邻的部落或国家发生战争时,主要依靠从地方征集兵勇,他们携带自己的武器和装备由他们自己的首领领导。他们主要组成步兵和战车兵(有二马、三马和四马战车)。其中战车兵由富余的"王"或军事首长和贵族组成,而一般人民大众组成步兵。作为古代印度传统的四兵种——步兵、骑兵、战车兵和象兵,只是到这一时代的末期才出现。在早期的《梨俱吠陀》(编纂年代约在公元前12—前9世纪)的记载中,象还被人们视为野兽,尚未应用于战争,也没有提到被应用于战争的单骑的马。
吠陀时代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在《梨俱吠陀》中就经常提到它们。作为进攻和防御的弓的重要性是唯一被明确提到的。弓箭在古代印度似乎特别倍受青睐,它们的名称是军事科学的代名词,军事艺术在古代印度就被称为"弓箭学"(射方吠陀)。在咏弓的赞歌里,歌手高唱道:"借助于弓,我们可以制服牲畜;借助于弓,我们可以在争霸权的斗争中获胜,我们可以在激烈冲突中得胜;弓摧毁了我们敌人的希望;借助于弓,我们可以战胜我们四周的一切宗教。"除了弓箭以外,雅利安人还有矛、标枪、刀、剑、斧和投石器等武器。
作为护身的装备有铜制的铠甲和头盔。《阿闼婆吠陀》(Ⅷ,8)中还谈到了使用武器,利用陷阱、圈套和罗网扰乱敌人使其遭到失败。
雅利安人在吠陀时代的战争中开始使用军旗和军乐。军旗这个词在《梨俱吠陀》中提到过两次(Ⅶ.85.2;X.103.11)。战争中经常使用的乐器有在《梨俱吠陀》(I.10.3)中提到的罐鼓和在《潘遮温夏梵书》(V.5.19)中提到的陶鼓。
雅利安人很注重防御营垒的建设,但在早期过着半游牧生活时并没有建筑堡垒。自从雅利安人定居下来组建村落以后,开始注重村落的布局,在村落四周围以栅栏,王道及大道的两端各有大门,四隅又各设有小门,在各门上均设有守望台,日夜有人监守,以防异族入侵来袭及监视四周牧场或农场中的盗贼。聪慧的雅利安人在入侵印度后,由于土著居民或达萨拥有很多堡垒《梨俱吠陀》的赞歌中曾提到雅利安人的民族神和战神因陀罗曾粉碎土著居民的90座堡垒),他们逐渐从敌人那儿学会了建造这种有利的防御设施"普尔",即堡垒。堡垒用石头砌成,也有用未烧制的晒砖砌成。堡垒里面很宽阔,可容纳很多人,作为战时的避难所。有了堡垒,自然会产生破坏堡垒的武器。在《梨俱吠陀》中所提到的"活动堡垒",很可能是破坏堡垒的机械。
凯吉曾在其著作中对早期吠陀时代战争进行的过程有一段生动的描述,其中对雅利安人战斗时堡垒的构筑、鼓号军旗的作用、战车的战斗方式、步兵的排列、衣甲和各类武器的使用等情况都有所反映。文曰:"当敌人接近雅利安人的边境时,他们堆起土垒,筑起木栅,建起难以通过的青铜堡垒,并向诸神献祭以企获得他们的帮助。然后军队伴随着高昂的战歌、鼓号的响声,挥舞着军旗迎战敌人。武士站在战车的左边,他的身旁是驭者,而步兵以密集的阵列战斗,村落连着村落,部落连着部落。武士以黄铜衣甲和头盔防身:用弓向敌人发射羽毛箭,有毒的箭头是用兽角或金属制成的;或用矛、斧、标枪和投石器追迫敌人。当敌人被征服时,欢呼声、鼓乐声响彻云霄,如同暴风骤雨;人们点燃圣火,向诸神奉献谢恩的歌声和祭品,而后分享战利品。
"雅利安人在征服奴役印度土著居民的过程中,到吠陀时代后期,逐渐形成了日后成为其民族特色的种姓制度。种姓在吠陀时代被称为瓦尔那,意即色、质之意,最初瓦尔那只是指不同的人种和民族集团,后来就演变为意指社会等级。早在《梨俱吠陀》中,即有四个瓦尔那或四个种姓之说。这四个瓦尔那是婆罗门、罗阇尼亚(以后称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是婆罗门教的祭司,主要掌握宗教大权,但也参与军政事务。作为国王祭司的普洛斯泰,就属于这个等级。他精通军事艺术、宗教仪式和司法。在战斗发生前,普洛斯泰站在战车的前面,唱着从《梨俱吠陀》中摘取的合适的赞歌。他亲自把弓、箭和甲胄穿在国王身上,甚而在马上朗诵赞歌。战时他可能为国王预卜吉凶、出谋划策,扮演着军师角色。刹帝利是掌握军政大权的贵族武士等级,是军队中的统帅和骨干力量。吠舍是雅利安人的一般人民大众,战时则应征从军。首陀罗最初由被征服的非雅利安各族组成,后来则也包括由于种种原因而被降到这个最卑贱等级的雅利安人。战时他们也可能被组成为军队中的一部分。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6-06 10:53:10


印度列国时代军事的发展(上)

1.列国林立的兴起
古代印度从公元前8世纪左右出现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经百余年争战兼并,有些地区开始形成较大的国家。到公元前6世纪初,南亚次大陆有十六国之说,史称列国时代,它一直延续到公元前4世纪末孔雀王朝兴起之时。
列国时代处于由小国发展到大国的阶段,但由于古代印度地域辽阔,情况复杂,由一个大国统一全境在较晚才实现。到列国时代后期,摩揭陀国在恒河流域中部称霸,逐渐兼并四邻,才开始走上统一北部印度的道路。公元前4世纪,摩揭陀的难陀王朝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为后来孔雀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到公元前324年,旃陀罗笈多最终建立了孔雀帝国,印度走上帝国之路。
十六大国之说,主要见于佛教经典,它们大多数位于恒河流域。当然实际国家数目还要多一些。其中势力最强大的:在恒河下游有鸯伽国,都瞻波;恒河中游的有摩揭陀国,都王舍,后迁都华氏城;跋祇国,都吠舍厘;伽尸国,都波罗奈;居萨罗国,都舍卫城;恒河上游则有般阇罗国和居楼国;在印度河流域中游靠近阿富汗边境的有犍陀罗国,都坦叉始罗城。当时的摩揭陀和居萨罗在列国中居于首要地位,其中摩揭陀最为强大。
列国时代,虽然氏族部落的血缘传统还没有完全打破,但作为国家专政工具的军队已不再是以氏族或家族为单位组成的部落武装,而是逐渐采用雇佣兵制,军队由各阶级出身的人组成。国家供给士兵以薪饷,指挥官由国王任命。这种常备军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是不存在的。这时的兵种主要是象兵、车兵、骑兵和步兵共四大类。
这个时期国家的统治形式,可以明显地看出有两种,即君主国和共和国。
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国王当政,但也有个别国家实行贵族共和制,如佛经中提到跋祇国"数相集会、讲议正事",又说跋祇首都吠舍厘聚会的贵族首领有7707人之多。仍称国王的首领当属于刹帝利瓦尔那的贵族会议选举而不世袭,是这种贵族共和制的另一特色。十六大国之外的较小国家大多也是城邦共和国。共和国的军队主要是公民兵,而不是各大君主国所实行的常备军。
共和统治对于印度古代国家的发展情况来说属于例外,到列国时代末期就不再存在了。
列国时代,正是佛教兴起的时代。伟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核心内容大约也形成于这一时代(公元前5或前4世纪);另一部史诗《罗摩衍那》的编纂年代略晚(约公元前4或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末)。这两部史诗都是研究列国时代军事发展的重要历史文献。
2.亚历山大东征印度及其希达斯皮斯河会战
(1)亚历山大偷渡希达斯皮斯河
公元前518年,波斯帝国侵入南亚次大陆,占领印度河流域作为它的一个行省。波斯要求印度行省每年缴纳赔款360塔兰特,及派送壮丁到波斯充作雇佣军士兵。印度河流域之所以被波斯如此轻易侵入,主要是由于当时印度民族尚未统一,各阶级、各国家不能团结一致对外,因此无法与组织完整的波斯军队对抗。
没想到二百年后,印度民族又受到了一次来自西方的侵袭,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在推翻波斯霸权后,决定东征印度。他感到最足以诱惑其更向东进者,仍为东方印度河、恒河流域地方之富饶,以及二百年来印度对波斯连续不断的赔款与供给兵力二事。更何况当时南亚次大陆西北部正处于许多小国分立的局面,亚历山大想借机逐个击破,征占印度。
公元前327年春,亚历山大侵入印度河流域的上游地区。他预先取得了犍陀罗国王给他帮助的诺言。犍陀罗国与统治希达斯皮斯河以东的一个大国波罗斯国相敌对,而后者发誓要誓死抵抗亚历山大军队。
当亚历山大架起浮桥要渡过宽阔的印度河时,犍陀罗国王的使者给他送来了银子200塔兰特、公牛3000头、绵羊10000只、大象30头,此外还派给亚历山大700人的骑兵队伍。在印度河上游地区还有许多国家和部落向亚历山大表示臣服。
亚历山大留一将领作犍陀罗国首都坦叉始罗的太守后,立即向东再进,催促军队要在坚决反对亚历山大的波罗斯王到达前渡过希达斯皮斯河。但是亚历山大没有能跑在印度人的前面。当他来到希达斯皮斯河西岸的时候,波罗斯王已经带着群象保护的大军在河对岸严阵以待,共有步兵30000,骑兵4000,战车300辆,战象200头。
在有这样一支军队当前的时候强渡宽阔的希达斯皮斯河,是十分危险的军事行动。但亚历山大决定冒险偷渡河流。他在河流下游假装企图渡河而不安营扎寨,以吸引波罗斯的注意,却暗地里运送大队人马在河的上游准备渡河。
渡河的船只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把已在印度河渡口准备好的那些船只拆卸运到希达斯皮斯河边。据阿里安在其《亚历山大远征记》中记载,较小的船拆成两段,那些30桨的大船截成三段,然后装在大车上运至希达斯皮斯河岸。到达后再重新安装起来下水。另一部分船只是皮筏,即把盖帐篷用的兽皮集中起来,作成装满谷壳的皮筏。一切准备就绪后,亚历山大选择了一个最有利的渡河点趁黑夜偷渡,终于渡河成功。
亚历山大的军队登陆后,打败了防守河岸的小股守军,然后稍作休整,准备同波罗斯的主力军队在希达斯皮斯河边展开大会战。
(2)波罗斯的战斗部署
波罗斯王从逃回来的骑兵那里得知亚历山大已经率军渡过希达斯皮斯河,决定率领全部兵力同亚历山大在希达斯皮斯河边展开决战。史密斯博士遵照古希腊作家狄奥多洛斯和库尔提阿斯的记述,对波罗斯抗击亚历山大的战斗部署描写如下:"印度国王率领雄壮的队伍向前开进,为保卫他的国家而抵抗来自西方的大胆的侵略者。200只巨象被一只一只地布置在不下1000名步兵之间,大概排成了8列,组成中央战线。波罗斯王坚信这些特意布署的巨兽会吓倒外国士兵,并使受惊的战马难以驾驭。在象的后面部署着由3万名步兵组成的密集队伍,两翼凸出,步兵纵队在象群中间向前推进。这样,印度军队的阵势与一座城池十分相像,站立的象群有如城池的塔楼,象群中间排列的步兵就像塔楼之间一道道墙一样(狄奥多洛斯,XⅦ,87)。战线的两翼有骑兵和战车掩护。骑兵有4000名,战车为300辆。每辆战车有4匹马牵引,车上载6人。其中2名为弓箭手,位于战车两侧;2名为盾牌手和2名驭者。驭者在战斗激烈的时候,习惯于放开缰绳而用标枪打击敌人(Q.库尔提阿斯,Ⅷ,14)。"每辆战车的兵员数目,另据斯特拉波记载为3人,有2名战士坐在驭者两边。象兵,或在绑在象背上的方箱(如同塔楼)里面,或骑在象的赤背上。
战象驮有3名战士,其中2名从侧面发射,另一名从后面发射。还有第四人为驭者,手持刺棒以指引战象沿某一方向前进。骑兵手持长矛或标枪,骑马作战。每个步兵都装备有蒙以生牛皮的又宽又长的手盾以及矛和弓箭。弓很大,长短如同持弓者的身高,弓箭手要把弓支撑在地上,用左脚向前蹬压,右手向后用力拉弦来射出箭支。他们所使用的箭支几乎有三肘长,无论盾牌,还是护胸金甲,都不能抵挡住印度弓箭手射出的箭支。
(3)希达斯皮斯河会战
亚历山大虽然偷渡过了希达斯皮斯河,但渡河作战的士兵不多,大概步兵有60000人,骑兵4000人,他还有一部分军队留在河的西岸,尚未渡过河流。亚历山大面对印度军队已布置好的阵势,迅速调动一队骑兵发起猛攻,逼迫波罗斯的骑兵紧急改变队形,并且趁着波罗斯骑兵在改变队形而陷入混乱之机,率领另一队骑兵向他们猛扑。波罗斯军队的右翼被打乱了。这时,波罗斯王推进他那构成阵势第一行列的战象,他的败退下来的骑兵于是急急忙忙向他们自己的战象靠拢,好像是要寻找一堵良好的避风墙似的。这时印度象官则驱赶着战象去阻击亚历山大的骑兵。亚历山大于是下令骑兵闪开,让步兵迎战战象。马其顿方阵与印度战象开始了残酷的战斗。亚历山大骑兵把战象四面包围起来,从四面八方向坐在那些古代"坦克"上的象兵射出如骤雨一样的箭支和掷出无数的标枪。于是,虽然勇猛的印度战象左冲右撞,把密集的马其顿方阵冲撞得乱七八糟,但是如雨的箭支和标枪也打伤了许多战象。
这时亚历山大骑兵与印度骑兵再次对战,结果印度骑兵又感不支,只好又败退到大象那里。可是被亚历山大箭支和标枪打伤的战象感觉疼痛,这些大象胡冲乱撞,践踏破坏。不管是敌是友,都受害不小。而挤在大象四周狭窄地带的印度骑兵都是两面受冲击,因此损失也就更大。很多象官和大象被打死打伤。有些大象由于厌烦,又已无人驾驭,于是在这场混战中也不再躲避,仿佛被临头大祸刺激得发了狂,不停地左冲右突,横冲直撞,践踏破坏,不遗余力。但马其顿部队,由于有回旋余地,可以视情况自行决定:大象冲来,他们就退,大象一逃,他们就追,一直不断地用标枪投射它们。而印度部队却与此相反:他们夹杂在大象之间往后退,正在受到大象更大的伤害。
见此情景,亚历山大命令骑兵包围敌人,号令步兵重整方阵,把他们的盾牌连接起来作为活动堡垒压向敌人。
波罗斯的军队开始四散逃命。亚历山大留在河西的军队此时才渡过河来,被派遣追赶波罗斯的败兵。据阿里安记载,印度人在战斗中伤亡惨重,步兵死亡近20000人,骑兵约3000名,战车全部被毁,所有幸存的大象全部被俘。波罗斯王有两个儿子也阵亡在战场上。他本人骑在战象上勇猛作战,直到他受伤而变得衰弱无力的时候,他的象表现出了惊人的聪明和对主人的关心。当主人能作战的时候,它保护他使不受进攻的敌人的伤害,把敌人打回去,但是当它觉得主人因多处受伤而准备下来时,它就小心谨慎地卧在地上,让主人下来,并用鼻子拔出波罗斯王身上所中的标枪。
当波罗斯王负伤九处被俘而被解到亚历山大面前时,他傲然要求像对待一个国王那样接待他。可是他最终被劝投降,接受了亚历山大的恩赐。亚历山大决心让波罗斯王成为自己的同盟者,对待他非常宽大,不但留给波罗斯王自己的王国,而且让给他一大块被征服的土地。
希达斯皮斯河会战的最显著特点是象战。战象高大勇猛,如果使用得当,战术得法,会在战场上发挥出巨大的威力。而波罗斯象战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消极防御和部署失当造成的。波罗斯所布阵法,面对机动灵活、积极进攻的西方军队,不但没有发挥出威力,反而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大象的威力在马其顿弓箭手、投枪手的打击下丧失了,并使夹杂在象群中间的印度步兵(这也是部署上的失策)和撤退到象群后面的骑兵惨遭践踏,处于自相残杀的境地。从波罗斯的失败,印度人吸取了教训,从此以后,布阵战法一般不再采用,逐渐被机动灵活的战术所取代。
亚历山大对波罗斯的胜利,使邻近的国家和部落自动来归服。亚历山大命令军队休整30天后,又让军队东进,进攻迦达延人及其同盟者据守的桑加拉城。他们对亚历山大军队进行了强烈的抵抗。在攻城时,希腊人战死了100多人,受伤了1200多人。为了报复这个损失,亚历山大在攻破城池后,屠杀了大量守军,并把城市铲成平地。
可就在亚历山大继续东征,到达印度河最后一条支流——希达西斯河时,军队里突然发生了哗变。战士们对于不断的战斗感到厌倦,而且如他们所知,再往东去,有比波罗斯王国更加强大的摩揭陀难陀王朝。当时难陀王朝的国王达纳.难陀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据希腊古典作家柯蒂阿斯记载,有骑兵2万,步兵20万,战车2千辆,战象3千头。而普鲁塔克的记载数字更高,据他说,达纳.难陀有骑兵8万、步兵20万,战车8千辆,战象6千头。于是战士们拒绝跟随亚历山大东去,甚至有凯诺斯那样的亚历山大的老战友在内的军官们也请求他放弃继续进军并转回祖国。亚历山大劝说军队,答应胜利后给他们大量掳获物,结果白费力气,他不得不下令撤军回国。
大军沿印度河而下,于公元前325年回到新都巴比伦,亚历山大东征结束。
亚历山大的军队对印度人的大无畏精神和军事技术有着极深的印象。他们遇见的对手并非像波斯那样的老弱残兵,他们不得不和有如波罗斯王这样的将领以及桑加拉城的保卫者那样的战士相周旋。在谈到当时印度人的军事技术时,阿庇安认为"在战争的艺术上,他们比当时定居在亚洲的其他民族要高明得多".马其顿军队不肯继续前进,并不仅仅是害怕难陀王朝的强大军队,而主要是基于他们对印度人作战的经验教训。
印度西北部地区虽然这时仍然处于小国林立的分裂状态,被亚历山大得以逐个击破征服,但这时的印度民族与二百年前被波斯入侵蹂躏情形相比较,他们的民族精神显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他们英勇抗战,反对外侮,倾向于内部统一,民族团结心日渐增强,这可能与当时已开始盛行的佛教鼓吹四民平等,阶级关系因此有所缓和有关。
亚历山大对印度的征战在印度的军事思想和军事制度上都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虽然在亚历山大东征结束以后,印度人逐渐放弃了以前的布阵战法,而代替以机动灵活的战术,但是印度的国王们宁愿照老一套办事,依靠他们的大象和由大量步兵所支援的战车。他们没有想掌握亚历山大的骑兵冲击战术。亚历山大东征印度最重要的后果恐怕是间接帮助印度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并为旗陀罗笈多孔雀帝国的到来铺平了道路。印度西北部曾经长期滞留在摩揭陀的版图之外,如果不是亚历山大摧毁了这些部落和国家军事上的元气,旃陀罗笈多要征服这个地区是相当困难的。因此亚历山大撤军回国之后,就是孔雀帝国建立的到来。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6-07 11:29:35


印度列国时代军事的发展(中)

3.摩揭陀称霸列国与孔雀帝国建立
摩揭陀的名称,最早见于《阿闼婆吠陀》(Ⅴ,22.14),在这里表示一种愿望,即愿热病侵袭犍陀罗、木劫温特和鸯伽等。它们分别处在西北和东部地区,远离吠陀文化的古老中心。在婆罗多大战时期,摩揭陀由巴利赫德罗陀王朝统治。后来,巴利赫德罗陀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栗朋杰耶被杀,曷利昂伽家族的频毗沙罗登上了摩揭陀的王位,易利昂伽王朝兴起。
据佛经所述,当佛教兴起之时,摩揭陀国王名叫频毗沙罗(即瓶沙王),他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与犍陀罗、居萨罗等国通好,却全力吞并东邻鸯伽,对内则加强专制统治,以严刑苛法维护王权。据说他治下村镇8万,国土大为扩张。据《大史》记载,频毗沙罗的统治大约从公元前544到前493年,历时52年。频毗沙罗有时被称为Srenika或Seniya,这两个性形容词按注释家的解释,意为"拥有大量军队".频毗沙罗正是以大量军队为后盾,对外又多采取以联姻联系的睦邻友好政策,大大提高了摩揭陀在列国中的威望。
频毗沙罗都于王舍旧城,为五山所环抱,形成自然屏障。玄奘在《大唐西游记》中称之为矩奢揭罗补罗,或日上茅宫城,因这里"多出胜上吉祥香茅".王舍旧城有内外两重卫城围绕。外卫城修筑在环绕旧城诸山的山脊上,状似中国的万里长城,长约25—30英里。卫城是用巨大的石块垒成。位于南面班根伽隘口的外卫城,高达11—12英尺之间。大部分山脊上的卫城已遭破坏,很少高于7—8英尺,沿外卫城,每隔一定距离还附有实心建筑的棱堡。
作为外卫城的补充防御设施,还有竖立在各山丘之上的瞭望台和瞭望塔。内卫城则位于群山脚下谷地的四周,周围近4.5英里,现只保留有几段土石相杂的长脊,大多已坍塌残破。王舍旧城大约建于公元前6世纪,而旧城以北不远的地方还建有王舍新城。新城的修建,据玄奘的记载是为了防御来自吠舍厘(跋祇)的北方边患。"以王(指频毗沙罗)先舍于此,故称王舍城也。"此处的王舍城,玄奘亦音译为曷罗阇姞利哂城,实指新城。但玄奘又说:"或云:至未生怨王(阿阇世)乃筑此城。"在《法显传》中却肯定他说:"新城者,是阿阇世王所造。"新城实际上是旧城的一个前哨卫城。此城周围近3英里,围绕城市的石墙几乎完全消失,仅有一部分卫城的城墙还保存着,似在显示着它在古时频繁战争中所起的作用。
频毗沙罗晚年被其子阿阇世所杀,阿阇世于公元前493年嗣位。他把摩揭陀的首都由王舍旧城迁到王舍新城,积极推行对外扩张政策。最初阿阇世与居萨罗国展开争斗,开始阿阇世获胜,但不久中伏,不得不率军投降。最后两国缔结和约,以联姻方式保持和平共处。
在阿阇世的对外扩张过程中,最大的劲敌是北方的跋祇国。它是东印度政治联盟(包括末罗、迦尸和居萨罗)的盟主,首领是离车族的国王切特克。
阿阇世为战胜离车族积极备战,在恒河南岸建一新的城堡,作为战时的前方基地,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华氏城。在佛教文献中也曾提到建造此城的目的,"此是禹舍大臣(阿阇世的大臣)所造,以防跋祇国。"另外,阿阇世命令大臣禹舍在离车族中间散布不和的种子,破坏跋祇国内部的团结。经过一系列准备后,阿阇世开始对跋祇国发动战争。这次战争从公元前484年一直延续到公元前468年,共达16年之久。最后阿阇世取得完全胜利。离车族被征服后,迦尸也屈服于摩揭陀的统治,东印度政治联盟瓦解,阿阇世成为东印度的霸主。
公元前414年,希苏那伽在人民反暴政的斗争中登上摩揭陀王位,建立希苏那伽王朝。不久,经过激战,他征服了中印度的阿般提国,跋沙和居萨罗也被吞并。到此时,摩揭陀几乎征服了所有的重要国家,称雄列国。
但是到公元前346年,摩诃波德摩.难陀杀害希苏那伽王朝的末帝摩诃南丁,建立难陀王朝。难陀王朝迅速扩展领土,直达希发西斯河,占领了北印度的主要地区。北印度基本上在难陀王朝的统治下统一起来。难陀王朝的统一事业,为即将到来的孔雀帝国的一统天下打下了基础。
难陀王朝雄踞恒河流域,兵强马壮,使入侵的希腊人胆寒。希腊人撤军回国后,难陀王朝也已进入其暮年,北印各地人民起义频繁,政局动荡,于是孔雀王朝的建立者旃陀罗笈多乘机而起。
据佛教文献记载,旃陀罗笈多的父亲是一个氏族的首领,死于边境冲突中,他幼时孤苦伶仃,靠牧人猎人养大。由于才能出众,被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考底利耶所看重,把他带至犍陀罗国首都坦叉始罗学习。那儿正是希腊人侵占印度首先占领的战略要地,旃陀罗笈多得以见识希腊军旅。他曾走访亚历山大,却因惹怒了亚历山大险遭杀身之祸,逃出来之后便与考底利耶联合召集军队反抗马其顿军队。
亚历山大撤军回国后,马其顿在印度的统治濒于崩溃。旃陀罗笈多利用这个机会,扩充其军队,并于公元前324年自立为王,开始了反马其顿的斗争。直到公元前317年,才迫使马其顿大将欧德穆斯撤退,旃陀罗笈多光复了印度西北部。
赶走希腊人以后,旃陀罗笈多在考底利耶的帮助下直接向难陀王朝的首都进军。大军势如破竹,他迅速攻下华氏城,杀死了难陀王朝的末代国王达纳.难陀。
不久,旃陀罗笈多又再次击退了希腊人塞琉古想收回阿富汗和印度的进军,使孔雀王朝版图及于阿富汗的喀布尔、坎大哈和赫拉特等地,最后他还向南印度进军,使帝国疆域扩展到迈索尔一带,从而在印度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统一规模最大、开拓疆土最多的奴隶制大帝国,印度史也发展到帝国时代。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6-08 10:33:49


西西里王国(三):古列尔莫一世

6.古列尔莫一世
古列尔莫一世(1131年-1166年5月7日),西西里第二任国王,绰号“恶人”,是前任国王鲁杰罗二世和王后卡斯蒂利亚的埃尔维拉的第四子,也是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六世的外孙。1154年鲁杰罗二世死后,他统治王国直至身故。
古列尔莫“恶人”的称号看似不光彩,表现了史学家乌戈•法尔坎杜斯和反对国王的贵族阶层对国王及领导他的官员阶层的偏见。
(1)早年
古列尔莫是鲁杰罗二世之子、鲁杰罗一世之孙、欧特维尔的坦克雷迪之曾孙。[1]他长大时,几乎不被指望统治王国。但1138年 - 1148年,他的三个哥哥阿普利亚公爵鲁杰罗三世(英语:Roger III, Duke of Apulia)、巴里亲王坦克雷迪(英语:Tancred, Prince of Bari)、欧特维尔的阿方索(英语:Alfonso of Capua)相继死去改变了一切,尽管直至父王过世,古列尔莫仍然未做好接班的准备。
(2)为王
古列尔莫一世继位后,基本沿用父亲晚年的班子,只是罢免了英格兰人托马斯•布伦和提拔了宰相巴里的迈奥尼。迈奥尼出身低微,得到王国的最高官职海军上将后,掌握王国实权。他继续执行鲁杰罗将贵族排除出行政部门的政策,限制城镇自治。教皇阿德里安四世、拜占庭皇帝曼努埃尔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则鼓励对王权不满的贵族们发动叛乱。其时古列尔莫尚未得到教皇的认可。
1155年末,希腊军队攻占了巴里、特拉尼、乔维纳佐、安德里亚、塔兰托,包围了布林迪西。古列尔莫一世的军队在半岛登陆,摧毁了由4艘船组成的希腊舰队,1156年5月28日又在布林迪西击溃了希腊军队,收复巴里。6月18日,阿德里安四世妥协,在贝内文托和古列尔莫一世签订了贝内文托和约,承认古列尔莫的王位,抛弃了叛乱者。1157年夏天,古列尔莫派出一支164艘船的舰队,攻占了欧博亚和阿尔米拉。1158年,古列尔莫和希腊人讲和。
这些外交上的成功很可能是迈奥尼的功劳,但另一方面,王国在非洲的领地都被柏柏尔人建立的穆瓦希德王朝吞并了,这些地方可能是古列尔莫虑及北方教皇国等的威胁而主动放弃的。
1156年,在斯法克斯又发生了叛乱,并且迅速蔓延开来。1159年,西西里王国的宦官彼得将军(改宗基督教的阿拉伯人)率领160艘船发起了对阿拉伯占领下的巴利亚里群岛的奇袭,想解马赫迪耶之围,但这次行动却以彼得临阵脱逃告终。彼得没有因此失宠,但西西里王国却不再派兵援救马赫迪耶了。1160年1月11日,马赫迪耶投降,“非洲帝国”就此终结。
迈奥尼的政策引发了普遍反叛,1160年11月,迈奥尼在帕勒莫被西西里贵族首领马特奥•博内洛谋杀。贵族们早就计划推翻国王。他们希望立国王8岁的长子阿普利亚公爵鲁杰罗为王,重建一个王权相对弱势的政权。
迈奥尼被杀后,在国王统治初年被剥夺塔兰托的其私生兄弟西莫尼和国王兄长的私生子莱切伯爵坦克雷迪袭击宫殿。国王全家沦为俘虏,仅因曼德拉的里卡多而免于一死。叛军将鲁杰罗游街,并且宣布将在三天后加冕鲁杰罗为王。
国王一度被叛乱者掌控,他们建议谋杀或仅仅废黜他,但是,民众和军队都忠于国王,国王重新掌握了政权,摧毁了叛军,弄瞎了博内洛,在一次短行军中控制了西西里余下全境,报复了叛军焚烧布特拉的行为。在最初袭击宫殿营救国王的行动中,鲁杰罗意外被箭射死(尽管时刻指摘古列尔莫的史学家法尔坎杜斯称古列尔莫将“不忠”的儿子踢死)。
(3)晚年
叛乱平息后,古列尔莫以迈奥尼门下的三个人——法院首席书记阿耶洛的马特奥、迈奥尼的继承者马尔西科的西尔维斯特伯爵、被选为但尚未就圣职的锡拉库萨的帕尔默主教为执政,和平地度过了统治期的最后几年。他成为教皇的捍卫者,对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65年11月,在一队诺曼人护卫下,教皇历山三世在拉特朗宫被拥立。
1166年5月7日,古列尔莫一世驾崩,葬在巴勒莫主教座堂,后在蒙雷阿莱主教座堂完工后,他被儿子和继承人古列尔莫二世迁葬到那里。
7.古列尔莫二世
古列尔莫二世(Guglielmo Ⅱ,1153年12月-1189年),绰号“好人”(The Good),1166年—1189年间为西西里王国国王。他的人格很模糊,缺乏军事进取心,孤僻且好享乐,他在帕勒莫的宫廷生活中很少露面。但他的统治以雄心勃勃的对外政策和有力的外交闻名。作为教宗的拥护者,他秘密与伦巴第诸城结盟,成功抵抗了他们的共同敌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但丁在《神曲》中将他安排在天堂,薄伽丘的《十日谈》也对他有所提及(称他有两个孩子的第四部分,以及第七部分)。
古列尔莫仅在死后数十年被称为“好人”。这更多是因为他在任内中止了困扰其父任期和在他的继任者任内爆发的战争的内乱而非人品。在霍亨斯陶芬王朝,他的任期被描述为和平和正义的黄金时期。他的数字“二世”是当时就使用的,他本人就使用了。
(1)母后摄政
在两个哥哥均早夭后,他才12岁就继承了王位,由母后摄政,1171年亲政前,先后由宰相斯蒂芬•珀尔谢(也是太后玛格丽塔的亲戚)(1166年 - 1168年)、帕勒莫大主教瓜尔铁罗•奥法米利奥、副宰相阿耶洛的马特奥掌权。
古列尔莫二世的姑母科斯坦察公主据传因被预言“她的婚姻将毁灭西西里”而在童年即作为修女被关在帕勒莫的圣萨尔瓦多教堂(英语:Santissimo Salvatore, Palermo)。1168年,珀尔谢的反对者称国王被杀、他意图让兄弟娶科斯坦察以染指王位,尽管王弟卡普亚亲王恩里科仍然在世。同年,珀尔谢下台。
(2)婚姻和联盟
特拉尼大主教伯特兰二世谈判寻求让古列尔莫二世迎娶拜占庭公主却无果,导致古列尔莫二世与拜占庭皇帝曼努埃尔一世在1172年决裂。同年卡普亚亲王恩里科去世,科斯坦察成为古列尔莫二世唯一的王位继承人,但仍被关在修道院里,因此未被求婚。
1174年和1175年,古列尔莫二世分别与热那亚和威尼斯两个共和国缔结了和约。古列尔莫在1177年2月娶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的女儿英格兰的琼(英语:Joan of England, Queen of Sicily)(1165年—1199年)为王后,这使他在欧洲的政治格局中有了较高的地位。
1177年7月,古列尔莫派大主教萨莱尔诺的罗穆亚尔多和安德里亚的鲁杰罗伯爵组成的使团和皇帝签订了《威尼斯和约》。1184年,古列尔莫为了确保和平,将30岁的科斯坦察放出修道院与“红胡子”腓特烈之子未来的亨利六世皇帝订婚,他们于1186年1月完婚,古列尔莫并要求诸侯宣誓以科斯坦察为继承人。这对西西里的诺曼王朝是致命的,做出这个决定可能是古列尔莫想对外征服的缘故。
(3)与埃及和拜占庭的战事
无力恢复非洲领地的古列尔莫转攻埃及阿尤布王朝。1174年7月,他与萨拉丁在埃及交战,三万西西里军队在亚历山大港前登陆,但萨拉丁的到来迫使他们在混乱中撤退。1180年拜占庭皇帝曼努埃尔一世驾崩,拜占庭陷入混乱,古列尔莫趁机与之为敌。1185年6月11日,他攻占都拉斯。随后,他据称达八万的军队(其中有五千骑士)向塞萨洛尼卡进军,由200艘战船组成的舰队也向相同目标前进,于路攻占艾奥尼亚群岛如克基拉岛、凯法利尼亚、伊萨卡和扎金索斯。8月,塞萨洛尼卡在水陆夹击下陷落,并遭洗劫,7000希腊人被杀。
西西里军队随后向拜占庭都城进军,但在11月7日被拜占庭皇帝伊萨克二世由阿莱克修斯•布拉纳斯(英语:Alexios Branas)率领的军队在斯特鲁马河岸击败。1189年,古列尔莫放弃塞萨洛尼卡,和伊萨克讲和,放弃了所有的征服所得。他计划让十字军经由自己的领地,想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扮演领袖角色。他的舰队司令马加里托是和安条克的乔治相仿的海军天才,率60艘船为法兰克人打开了东地中海的通道,迫使此前战无不胜的萨拉丁在1188年春于的黎波里撤退。
(4)死亡
1189年11月,古列尔莫在帕勒莫驾崩,没有子女。托里尼的罗贝托在1181年记载古列尔莫有一个早夭的儿子阿普利亚公爵博蒙多。
他死后,以阿耶洛的马特奥为首的诺曼贵族为了避免被日耳曼所统治,没有支持科斯坦察,而是支持古列尔莫的私生堂兄莱切伯爵坦克雷迪继位。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6-08 10:35:45
印度列国时代军事的发展(下)

4.列国时代军事的发展
(1)军事制度
到列国时代,印度的军队组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史诗的记载中我们得知,列国时代的国王们已经拥有了一支强大的常备军,并且有很好的训练。军队在兵种建设上,已从吠陀时代的两个兵种,即车兵和步兵,发展到四个兵种,即步兵、车兵、象兵、骑兵。这四个兵种在早期的佛教文献中亦到处可见,例如在《摩诃僧祇律》中写道:"军有四种:象军、马军、车军、步军。象军者,四人护象足,是名象军。马军者,八人护马足,是名马军。车军者,十六人护车,是名车军。
步军者,三十二人执持兵仗,是名步军。是名四种军。"这四种兵种是古代印度传统的兵种,甚至在公元7世纪的《大唐西域记》中,仍讲"凡有四兵,步、马、车、象".但有时也有六兵种之说,在《摩诃婆罗多》的《和平篇》中记述说:"步兵,骑兵,战车和象,此外又附加以库藏和机械。"库藏和机械当为前面作为战斗部队的四兵种之外的后勤部队。而对于传统的四兵种,在两大史诗中一再强调步兵的重要性,但从《往世书》来看,在四兵种中战车或进而说战车上的战士,在列国时代的战争中被认为起着最显著的和决定的作用。
这时印度的常备军得以良好的训练。他们要练习攀登、骑马、快速行军、打击、进出堡垒等等,尤其要掌握在象背上的战斗技术、马术、战车驾御技术和弓箭射击技能。士兵们要经常进行检验和参加军事比武。古代印度人认为只有军队经过良好的训练时,他们才能打仗,未经训练的士兵是无价值的,有远虑的人民应当适时地训练他们。
作为常备军,印度军人大概领有固定的、正常的薪俸。在《摩诃婆罗多》的《大会篇》中,那罗陀告诫说,应及时向士兵发送俸给,一刻也不得延宕,否则将对国家是无益的。在《摩诃婆罗多》的《萨薄篇》和《和平篇》中也提到,在远征前夕要提前向军队全体人员发送额外津贴,还对阵亡士兵的家属赠予粮食。在《往世书》中,士兵的正常薪俸被当作头等重要的大事。
关于军队的编制,在《摩诃婆罗多》中有不少反映,但各篇介绍不一致,无法从中推断出一个统一的军事编制规则。据《初篇》反映,一头象、一辆战车、三匹马和五名步兵组成一个小分队,称为波特提;三个波特提组成一个塞那穆克;三个塞那穆克组成一个怙勒摩;三个怙勒摩组成一个哥纳;三个哥纳组成一个瓦黑尼;三个瓦黑尼组成一个普利特那;三个普利特那组成一个杰穆;三个杰穆组成一个阿尼吉尼;三个阿尼吉尼组成一个阿克绍希尼。
阿克绍希尼是最大的军事编制单位,如同罗马的军团,包括21870头战象、28170辆战车、65610匹马和109350名步兵。以三三编制组成的各部队最终形成一个阿克绍希尼麾下的整个军队。
但在《备战篇》中又反映了另一种军队编制方法,认为由500辆战车和500头战象组成一个塞那,十个塞那组成一个普利特那,十个普利特那又组成一个瓦黑尼。这样,瓦黑尼的总数将达到10万,由5万辆战车和5万头战象组成。
在《和平篇》中却又介绍了另一种军队编制方法。这样,史诗各篇反映不一,我们又未发现别的史料文献,古印度军队编制方法难以解释清楚。
古代印度人喜好布置阵法作战,而且阵法多种多样,在《摩诃婆罗多》所描述的大战中,般度族就经常变换他们的阵法。他们经常采取的阵法有针阵、苍鹭阵、鹰阵、鳄鱼阵、圆阵、雷电阵等等。有的学者对《摩诃婆罗多》介绍的阵法经过严密的考查认为,在摩诃婆罗多战争中所采用的阵列,至少存在四种一般的运动形式,即圆形的、弯曲的、分散的和密集的,同中世纪英国的纵深密集队形差不多。在佛教文献《四分律》中也提到阵形时说:"阵者,四方阵,或圆阵,或半月形阵,或张甄阵,或函相阵。"布阵的战法,到孔雀帝国时代已退居次要地位,而代之以新兴的利用战争策略来克敌克列国时代的国王们仍然发扬利用军旗和军乐来鼓舞战士士气和斗志的传统。此时的军乐器主要有贝壳、小鼓、罐鼓、铜钹和阿纳卡等。作战和行军时,古印度也如中国一样,军旗到处飘扬。《摩诃婆罗多》把军队就称为Dhvajini,意即"旌旗的队伍".古印度还有乐器发号施令指挥战斗,用吹海螺的声音表示战斗的开始,日落后的鼓声表示战斗的结束,出征时则以敲铜锣为令。
(2)行军和野营
印度军队的行军和扎营很有特色。《摩诃婆罗多》和《往世书》中都介绍了军队行军的原则,当进攻的准备不足或和谈正在进行时,应采取慢速行军,否则应采取急行军。军乐和战鼓齐鸣是印度军队行军的经常特征。在《摩诃婆罗多》的《备战篇》中对般度族军队的行军有生动的描写:"由四种传统的兵种组成军队,在激昂的海螺声中,在擂鼓和不断高声呐喊中参差不齐地行进。身着全副盔甲的怖军和若干骑兵作先头部队走在队伍的前面。第二队是普罗波德克和般阇罗。国王位于行军纵队的中央,前后护拥着装满粮秣、帐篷、财宝箱、武器和机械的大小车辆。紧随国王之后前进的是以骑兵为首的主力军队。军队的运动引起那样惊人的响声,'像是新月之日高潮涌来那样深沉的吼声'."伴随着般度族军队的还有由医生和护士组成的野战卫生队。当行军停止、决定扎营时,一般要选择靠近森林或河边的地方。在《摩诃婆罗多》的《备战篇》中曾对居楼族的营地作了以下描述:"在占地五由旬多的宽阔的地域内,还包括有无数帐篷和贮存有粮食和武器的大帐篷。营地周围还有轮流值班的军队担任哨兵和巡逻的任务。除了战斗人员之外,两个营地(居楼族和般度族)还住有大量的和混杂的非战斗人员的队伍,如吟唱诗人、颂扬者、祭司、拍卖者、商人、妓女和妇女行列。"
(3)兵器和防护装备
在列国时代,印度人的兵器的种类多种多样。在《往世书》中曾提到,苏姆波进军时带有86种不同的武器和84种不同的棍棒。
有的学者在经过深入研究后,提出一些比较常见和重要的兵器有弓、箭、矛、标枪、锤矛、攻防机械、战斧、铁饼,通常设置在堡垒或城堡的墙开口门上的百火神箭以及武器等进攻性兵器,还有盾牌、衣甲、金属盔甲、护颈、射箭手套等防护装备。
这些进攻兵器的防护装备因兵种而异。骑兵佩有剑和长矛;步兵主要持有矛、斧、弓箭和匕首;象兵主要使用弓箭,也佩有剑和斧,以便需要时使用;车兵则主要使用弓箭和标枪。因衣甲装备既沉重又昂贵,因此步兵和骑兵很少身披甲胄。而车兵和象兵则往往使用甲胄护身,因为他们在战场上是打击的主要目标,随时有遭受弓箭射杀的危险。
(4)史诗和文献中的军事法规
从列国时代起在印度出现了为一般所公认的军事法规。史诗和别的文献中提供了宝贵的军事法规资料,接近于现代国际法所规定的战争法。它注重强调不打击没有武器的、力不均衡的和倒下的敌人;惩罚破坏纪律和背叛者,奖励有功人员;对战俘实行人道;在特定条件下不掠夺敌人财物,对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区别对待等等,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芒。史诗中记载了某些重要的法规如下:身穿甲胄的战士不应同未着衣甲的刹帝利战斗(《摩诃婆罗多》《和平篇》)。
骑兵不应攻击车兵。这一原则的根据是战斗应在均等的条件下进行(《摩诃婆罗多》《和平篇》)。
不应使用带毒的和带钩刺的箭。不应用箭射杀无助的、麻木的或战败的人(《摩诃婆罗多》《和平篇》)。
不应杀害因恐惧而藏匿起来或只是个旁观的非战斗人员(《罗摩衍那》《战斗篇》)。
不应杀害一个放下了武器而求饶的敌人。应优待战俘。应给予成为战俘的未婚女子以周到的待遇,直到一年后遣送她们回家(《摩诃婆罗多》《和平篇》)。
对头发散开的人,对面向别处而不是面向对手的人,对合起掌来既无箭又无甲胄的人,对武器损坏的人和婆罗门,不应杀害(摩诃婆罗多》《迦尔纳篇》)。
有病的和受伤的人,应给予照顾(《摩诃婆罗多》《和平篇》)。
法典不允许在交战中暗箭伤人(《摩诃婆罗多》《沙利耶篇》)。
在《往世书》和《摩奴法典》中也有类似军事法规的记载。例如《摩奴法典》第7卷的第90至93条写道:"战士在战斗中决不应该对敌使用奸诈兵器,如内藏尖锥的棍棒,或有钩刺的、涂毒的箭,或燃火的标枪。"(第90条)"自己乘车时,不要打击徒步敌人,也不要打击弱如女性或合掌求饶,或头发苍苍,或坐地,或说'我是你的俘虏'的敌人;或在睡眠,或无甲胄,或裸体,或解除武装,或旁观而未参加战斗,或与他人厮斗的人;或武器已坏,或苦于忧伤,或负重伤,或怯懦,或逃走的敌人;要记取勇兵的义务。"(第91—93条)在记述这些军事法规后,法典认为:这就是关于武士种姓无可非议的和首要的纪律;刹帝利在战斗中杀敌时,决不可违犯它。"在《往世书》中甚至还提到,除非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不得掠夺或破坏敌人的财产。
印度史诗和其它文献所规定的这些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军事法规,在古代世界还是罕见的,它们充分表现了古代印度人民从事战争的鲜明特色,是古代印度军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6-09 09:33:55


中国夏王朝军事

1.启建夏与甘之战
夏王朝的建立者为启,实际在启的父亲禹之时就已为他打下了立国的基础。
禹早年率领民众治水有大功,提高了自己的声望,晚年则致力于王权的建立工作。其手段一是发动对三苗的战争并取得了胜利,接着,在淮水中游的塗山,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和部落的首领,史称"塗山之会",即所谓"禹合诸侯于塗山,执玉帛者万国",诸侯们皆对禹朝贡,行臣服的礼节。"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禹俨然如君主,原始平等关系基本消失了,凌驾于社会公职之上的王权已初步形成。再者,在权力的移交上,禹也采取了手段。传说禹晚年在部落联盟酋长议事会上,先后提出均曾担任过重要公职的皋陶和伯益作为自己的继任人,但皋陶先禹而死,伯益任职很短,威望尚不很高。禹同时培植自己儿子启的势力,多数的诸候、首领有大事找启而不找伯益相商。
禹死后,启继立。伯益与启争夺王位而被杀,这就是《竹书纪年》中所说的"益干启位,启杀之"。和"益干启位"差不多同时,由于传统的"禅让"观念尚有影响,夏西方的同姓(姒姓)诸侯有扈氏(今陕西户县)也起兵反对启继位,启亲率大军讨伐之,发生了著名的"甘之战"(一说户县西部有古甘水为证,另说甘在今洛阳西)。启声称有扈氏犯了"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大逆不道的罪行,他要"恭行天之罚"(即代天行事),要"剿绝其命"。命令部属按照一定的作战位置努力战斗("左攻于左,右攻于右,御其马之正。"),并规定"用命,赏于祖"(认真执行战斗命令的,便在祖庙祭祀中给予奖赏)。否则,"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即在社坛前予以惩罚。经过启这番战前动员后,士气倍增,大败有扈氏于甘。有扈氏全体成员从此沦为"牧竖"(牧业奴隶)。有扈氏败亡的原因,是"为义而亡,知义而不知宜也",即只知墨守旧"义",而不能顺应时"宜"。夏启杀伯益,灭有扈氏后,召集钧台(相传今河南禹县)大会,史称"钧台之享",这是继"塗山之会"以后又一次重要的朝会,"所以示诸侯礼也,诸侯所由用命也"。甘之战,是确立奴隶制王权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启排除了原始公社制度和坚持这种制度的守旧势力的干扰,从此,"大人世及以为礼",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家天下"的局面,巩固了王权,确定了世袭制度。
2.后羿夺位与少康中兴之战
夏王朝建立之初,国家机器还不很完备,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也很激烈。启死后,子太康继立,夏王朝内部发生内讧,先有"五子"(启的五个儿子)争立,接着又有武观叛乱。这都引起人们对夏王朝的不满和怨愤。
东夷有穷氏的首领后羿,乘机"因夏民以代夏政",攻入夏都,赶走太康,史称"太康失国"。后羿当了国王。后羿残暴而听信谗言,治国无方。不久,被其亲信寒浞(音茁)杀死,寒浞取代之。
太康死,弟中康立。中康子相继位后,投靠同姓斟灌氏和斟寻氏,又为寒浞所攻杀。相之妻怀孕,从墙洞爬出,逃归母家有仍氏,生少康。
少康长大后,在有仍充当牧正之职。动荡的政治经历激起他从小立下复国之志。寒浞之子浇派人追捉少康,少康逃往舜后代有虞氏,有虞氏君主虞思很器重少康,用他为庖正,把两个姚姓的女子给他做妻,还封给分纶邑。少康在此,"有田一成,有众一旅"。积极召纳夏的余众,作恢复夏王朝统治的准备。夏的贵族名叫靡的,密切配合少康,收集"二斟"的残存力量。
最后,经过反复的斗争和较量,以少康为代表的夏王室,终于灭掉寒浞父子,赶走了东夷军队,由少康称王,重新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地位,史称"少康复国",又称"少康中兴"。"少康中兴"之战的历史意义远远超出了"复国",更重要的是使初建的奴隶制得到巩固。作为原部落首领的后羿、寒浞和东夷人代表的是落后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他们入主夏土,给夏境新建的奴隶制秩序和社会生产力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少康中兴之战的胜利,制止了这种破坏的继续和蔓延,使中国古代文明在初建不久得以重新巩固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3.夏王朝的鼎盛与衰落
"少康中兴"以后,夏王朝的统治开始稳定下来。少康之子季杼继位后开始大规模地对东夷用兵,夏王朝的势力和影响已达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以至准河流域,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华夏族的形成,达到了夏王朝的鼎盛时期。
夏王朝到了帝孔甲时,开始衰落,因为他"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叛)之"。他的淫乱暴虐激起了民众的反抗,也引起了不少诸侯的叛离。"昔孔甲乱夏,四世而陨"。
孔甲三传到桀(履癸)。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民怨沸腾,咒骂夏桀"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你哪天完蛋啊。我们宁愿与你同归于尽!)。夏桀为转移视线,召集"有仍之会",妄图加强对方国的控制,结果适得其反,有缗氏在会上就起兵反抗,夏桀发兵伐有缗,虽勉强压服有缗,但进一步陷入孤立,军力大衰,史称"桀克有缗,以丧其国"。
正当夏桀残暴害民、危机四伏之时,东方的商部落悄然兴起。组成商部落的商族,子姓,到与夏桀同时的商汤,发展成为黄河下游的一个强大的方国,由夏的驯服属国变成了足以与之抗衡的强大对手,夏朝的灭亡指日可待了。
4.夏朝——中国奴隶制军事制度的发生期
夏代是中国以领土和财产为基础的奴隶制军事制度的发生期。夏代还带着浓厚的原始氏族社会的遗迹,由于以族为单位的血缘团体仍是社会组织的基本细胞,在军事上就体现为仍存在着为数较多的以血族团体为基础的氏族武装。这样夏代军队就由以领土财产为基础的奴隶制国家军队和以血缘团体为基础的族兵两部分组成。
夏朝的国家军队是平民兵。平民兵是征发夏族平民而组成的军队。这是当时军事力量的主干。这种平民兵制度,是由军事民主制时期氏族成员战时从戎的惯例发展而来的。平民有自己的土地,平时耕种,战时出征。《左传.哀公元年》记载:少康在观,"有田一成,有众一旅",一成之田自当是分配给一旅之众的,表明这些"众"即平民是以耕种土地为生的;但又以"旅"的形式组织起来,则表明具有军队的职能。
由于血缘纽带的残留,当时的"族"的规模很大。这些族的族长同时又是夏王朝的命卿,他们往往凭借自己的雄厚人力、物力、自行组织军队,这就是族军。如太康失国后,其孙少康正是在同姓贵族斟寻氏、斟灌氏等宗族的帮助下,才得以复国的。这几个宗族的武力就是由宗族兵组成的。
此外,夏代还有夏王的护卫制。护卫兵制由军事民主制时代的扈从队制度发展而来。它的来源,主要是贵族子弟,还有少数是王的亲信。如《左传.哀公元年》记载后羿被其家众杀死,这些家众就是后羿的护卫兵。
在兵种组成上,夏代的兵种包括步兵和车兵两种。而这两种兵种多是采取协同作战的方式的。
《世本.作篇》谓:"奚仲作车",奚仲是夏时的人;《左传.定公元年》载:"薛之皇祖奚仲,居夏以为夏车正。"车是否由奚仲发明,难以断定,但从《左传》所载来看,至迟夏代已有车,并且设有"车正"一职来管理,表明当时车的产量已有一定规模。这些车,除用于贵族的乘驾、畋游之外,大部分当是用于军事方面的。
步兵是由来已久的兵种。在夏代,虽然战车已经出现,但很可能还存在步兵独立作战的情况。但在多数情况下,是采用车步兵结合的方式,这种作战方式较之单纯的徒兵作战,无疑战斗力大为提高,因而是一个进步。
作战中,兵车在前,徒兵紧随其后,即所谓"车驰、卒奔"。战车上一般乘坐甲士三人,《尚书.甘誓》:(启命曰):"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郑玄注"攻,善也","左,车左,右,车右。"车左,车右,再加上御手,恰好为三人。至于每辆战车配置多少徒兵以随其后,则无从得知。
关于夏代军队的编制,我们知道的也很少。根据在氏族制社会晚期,人们为了固定居民组织,往往取一整数作为居民编制的进制单位。各民族大多以十作为进制单位(这似乎是个普遍的现象),夏代承袭氏族制而来,无疑仍保留着这种十进制的氏族组织,由于实行兵民合一的兵役制度,因而,这种编组方式也影响到军队的编制。只是限于史料,无法弄清具体情况。据"左传.哀公元年》:少康"有众一旅",表明"旅"是当时的一个军事编制单位,杜预注认为旅为五百人,是不对的,因为五进制是春秋以来才出现的。这一旅之众要平分一成之田,一成相当于十平方里。据此,估计旅的编制以千人为宜。
夏代军队组织"寓兵于农"的特点,表现在军队的各级将领身上,就是"寓将于卿",文武不分职。贵族官僚在平时管理庶务,战时即兴兵典戎。《尚书.甘誓》说:"大战于甘,乃召六卿"中的"六卿",即属此例。
军事的最高领导权操纵在王手中,而王也经常亲自出征。这主要由于军事民主制下部落首领的军事职能这一特点的残余的影响尚未消除。
夏代的军事制度,处于不完善的草创阶段,但已粗具规模。由于后来的商、西周时代的经济状况、社会结构等与此期相比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因而,这一时期军事制度的几个基本特点如车步兵结合、兵农合一、族兵制、十进制的建制单位、军赋制度、军队领导体制等,均被商、周所沿袭,并在此基础上得以发展和完善。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6-10 09:04:51


中国商王朝军事(上)

1.鸣条之战与商建国
商汤作为一代明主,任用著名贤臣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积极作灭夏的准备。在政治上,针对夏桀的暴政,采取"以宽治民"的政策,争取民心,扩大影响,很快得到那些苦于夏桀奴役的小方国的拥护;经济上,努力发展农业和牧业,积极开展内外经济交流,增强实力。
军事上,商汤采取严密的步骤。为了察明夏桀的内部情况,商汤先后两次派伊尹打入夏朝内部,得知社会上流传着"上天弗恤,夏命其卒"的民谣,夏桀已处于天怒人怨的危机状态,便开始了伐夏的军事行动。
商汤首先采取逐个剪除夏桀羽翼,灭掉夏的与国、孤立夏桀的战略。第一个征服的是葛(今河南宁陵县北)。葛在商之西,是通往夏都的必经之路。为了争取它的归服,汤多次馈送粮食和牲畜给葛,并派人前去助耕,都被葛君拒绝。后来,汤以葛君杀害送饭的儿童为理由出兵灭葛,取得了攻夏的第一个胜利。接着又用重兵灭掉了夏在东方的与国——韦(今河南滑县东)和顾(河南范县东)。这样,不仅大大增强了商的军事力量,还大大提高了汤的威望,四海之内都赞扬他的军队是正义之师,打仗非为掠夺财物,各地老百姓像"大旱之望雨"一样盼望商汤的军队,从此,"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包括灭掉夏在东方最有实力的与国——昆吾(河南许昌),打开了直接伐夏的道路。
为了准备直接灭夏的战争,商汤召集会盟,联络同盟军,又采纳伊尹的建议,用停止向夏桀纳贡的办法,试探夏桀的反应。夏桀此时尚能调动九夷之师,准备讨伐商汤,商汤见夏桀威势尚存,"谢罪请服,复入职贡",暂表假意臣服。
为在举兵以前进一步察明夏的内情,伊尹再次赴夏都,了解到夏桀残暴诛杀关逢龙等忠臣及对众叛亲离的恐惧心理,立即回报于汤。汤再行停止对夏桀的贡奉。桀召集九夷之师讨汤,并召集诸侯在有仍会盟,结果,不仅"九夷之师不起",而且有缗氏公开反夏。这时,汤认为伐桀的时机完全成熟,遂决心出师一举灭夏。
商汤出师时,举行誓师动员大会,宣布他是奉上天之命伐桀。要求部属尽心辅佐他,然后他大大地赏赐这样的部属,"朕不食言";否则,"尔不从誓言,予则始孥戮汝,罔有攸赦",即说如果你们不服从我的命令,我就要惩罚你们,或杀死你们,或让你们当奴隶,决不宽恕。
内部早已分崩离析的夏王朝统治者,得知商汤出兵,仓惶西逃至豫西地区。商汤率师渡过黄河,大兵压境,夏桀率师离开都城仓促在鸣条迎战,汤师勇猛冲突,桀师迅即溃败,桀逃往南巢败死。
鸣条之战的胜利,意味着商代夏的开始,因此商汤和伊尹对此战非常重视,为了夺取此战的胜利作了长期的准备,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方针。他们善于争取和把握有利的战机,实行了争取民众和属国的正确政策,开展了战前的政治攻势,是中国军事史上决战速胜的最早战例,在军事史上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夏桀政治上暴虐、腐败,丧失了民众的拥护和属国的支持,内部分崩离析,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桀遭汤进攻时,不知利用都城坚壁疲敌,却仓促出城,迎强猛之敌于野外,犯了兵家之大忌,为汤军提供了速战速胜的条件。
2."武丁中兴"与商朝极盛
商汤灭夏建立商王朝后,国势获得迅速发展,周围小国纷纷臣服,尊商王为共主,形成"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的强盛局面。
到第十一王仲丁时,统治集团内部出现诸子弟争立的"九世之乱",削弱了商王朝的统治。一些方国部落乘机摆脱控制,起兵扰商,商王朝出现混乱局面。
第二十五王盘庚继位后,为了解决内忧外患,振兴商朝统治,迁都于殷,"行汤之政",从此,商王朝政治走向稳定,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商从此后又称为殷或殷商。
第二十三王武丁。相传他少时曾生活在民间,了解"稼穑之艰难"。即位后,任用奴隶出身的傅说为相,励精图治,使商朝各方面发展起来。
当时商朝努力巩固和发展奴隶制,与周围日益强盛起来的以掠夺战争为正常职业的方国部落的冲突必然激烈。其中地处西北,以羌人为主体的西戎诸部常侵入殷之西北,掠夺庄稼、牲畜和人口,尤其是收获季节,抢夺更加频繁。有时分别出动,扫荡邑落;有时结成联盟,合兵侵掠,使殷西北边境严重不安。还有一些小方国也乘机时服时叛,经常以各种借口拒绝职贡,甚至兴兵作乱。因此,武丁伐迫连续多年四方用兵。据甲骨文的记载,武丁征代的对象包括上百个方国部落,有时几条战线同时作战。其中以伐鬼方和方的战争最为重要与激烈。
鬼方大约在今陕北和内蒙一带,是诸部中势力比较强大的一支。"高宗(武丁)伐鬼方,三年克之"。伐方的战争是商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甲骨卜辞分析此战发生在武丁后期。甲骨文中有关方的占卜数量很多。据考证,其活动地区约在今晋陕北部和内蒙河套地区。方原臣服于殷,武丁时逐渐强大起来,雄据西北,成为一些游牧部落反殷联盟的首领,曾带领羊方、方并联合土方屡屡进犯。这种进犯虽一般规模不很大,却很频繁,不仅庄稼、人畜常被掳掠,而且往往造成边境地区的奴隶乘机逃亡或反抗,对殷构成很大威胁。因此,武丁伐方战争历时长,费力大。甲骨文中所载一次用兵一万三千人,就是伐方,这是前所未有的用兵规模,超过了对其它任何方国部落的用兵。
战争进程中,武丁始终十分重视敌情,不仅命令驻守西境的武官和地方行政长官严密监视方,还调集"多仆"和数千士兵专门负责守望。对具体作战方案,更是进行细致筹划,如方军队出动,是否由殷王亲自率师迎击,其遁走是否要乘胜追击,军队如何部署,将领怎样委派等都要经过反复的占卜,说明武丁对方用兵始终持以慎重求必胜的方针。这是武丁征伐方取胜的重要原因。战争断断续续进行多年,基本上解除了方对殷的威胁,到武丁子祖庚在位时,擒获了方首领,最终结束战争。
武丁对扰边的方国部落用兵作战,根据对作战对象取胜的难易程度,往往慎重选派军事统帅与将领。方是殷长期的劲敌,因此,武丁每每亲率大军伐髳方,任用仓侯虎伐方,令妇好伐龙方,又征羌方,讨马方,克基方等等,互相密切有力配合。其中妇好是我国古代第一位著名的女将军,她是武丁的王妃之一,或独立作战,或协同将领会战,长期协助武丁征伐、镇守在边地。妇好墓中人殉和礼器很多,正是商王对她赫赫战功的褒奖。
武丁对秦岭以南江汉地区的荆楚、江淮一带的群舒和淮水下游、山东沿海一带的夷方,也曾用过兵。因为这些地区的方国部落在政治上也表现出比较强烈的离心倾向,所以,商王朝对这些地方也有时诉诸武力,进行征服。
"挞彼殷武,奋伐荆楚,罙入其阻",就是武丁时期比较重要的一次南征荆楚的战争,影响颇大,从此,商代对南方的统治力量,由沿长江一直深入到今湘赣一带。
武丁对四方的征伐战争解除了西北部的边患,扩大了商王朝的疆域和影响,使商王朝的发展进入极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范围内著名的奴隶制强大国家。武丁死后,其庙号冠以"武"字,被尊为"高宗",受到殷人的极大崇敬,成为上古一代名君。
3.征伐东夷与商朝灭亡
商朝末年,商王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相继在位。这四王都喜用兵作战,讲究武功。因此,前三王的庙号均冠以"武"字,如武乙称武祖乙,文丁称文武或文武丁,帝乙称文武帝或文武帝乙,即是明证。纣因是亡国之君,故无庙号,他在位期间,经常发动战争,其中最著名的是伐东夷之战。
东夷历来与中原王朝(夏、商)有接触,武丁时更"分迁淮、岱、渐居中士",与商王朝经常发生正面冲突,至商乙、帝辛(纣)时终于发生了几场大规模战争。
纣征东夷的起因,相传是纣在黎举行军事演习,东夷拒绝参加,纣乃大怒,发兵讨伐。实际真正的原因,是当时商直辖的本土上阶级矛盾已十分激烈,"小民方兴,相为敌仇",纣为转移视线,发动了对东夷的大战。纣伐东夷的具体情况,史无明确记载,但从俘虏了"亿兆"夷人的战果来看,规模是相当大的。
纣讨伐东夷这类战争,是企图巩固和扩大商王朝统治的战争,它对于保护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扩大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范围,加速各民族间的融合,客观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此战带有很大的野蛮性和掠夺性,东夷人的财物、牲畜遭劫掠,纣对战争俘虏采取奴役和杀戮政策,加剧了与周围方国的对立和仇恨。这与商汤伐夏桀全然不同,既反映商后期国力兵力的强大,也反映了商后期政治上的反动腐朽,是纣在搞穷兵黩武,虽取胜但耗尽国力。
东夷的地形,交通不便,商军出征距离甚远,此战中产生了先遣队的战斗组织。先遣队为主力军进军开辟道路,扫除障碍,保障了主力军的顺利前进,这是军事史上的一个创举。商军又用"乘马服牛"作长途运输工具,由中原通往四方的道路也由此得到迅速开辟。
正当商纣王率精锐之师征伐东夷连取胜利、踌躇满志之时,周武王率领的联军突然出现在商郊牧野,商军一战即溃,纣王自焚身死,商朝随即灭亡,周朝建立,取而代之。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6-11 07:10:43


中国商王朝军事(下)

4.商朝——中国奴隶制军事制度的发展朝
商王朝在国家结构上实行内、外服制。概言之,内服是王朝直辖的地区,外服是诸侯的领地。《尚书.酒诰》中提到的侯、甸、男、卫、邦伯,都属于外服的诸侯。内外服制的国家结构影响到军事制度上,商朝存在王国军与方国军两类军队,王国军是中央部队,方国军是地方部队。而方国军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常对王国叛服。于是商朝的军队组织也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存在以地域组织为基础,以"师旅"为单位的编制系族;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以血族团体为基础,以"族"为单位的军事组织。
(1)军队的构成
商朝有平民兵、族兵和王的护卫兵。
平民兵即王国军,是由平民即"众"、"众人"组成的队伍,是当时的主要军事力量。卜辞中经常提到的"师"、"族"即是指平民兵而言。
族兵即方国军。卜辞中常见"王族"、"多子族"以及"三族"、"五族"等出征的记载,他们自然都属于族军的范畴。区别在于:王族由商王的族人组成,多子族由子姓(即与商王同姓)贵族的族人组成,而"三族"、"五族"等泛称,很可能是指一般异姓贵族的族军。这些贵族建有各方国,以其族兵为方国军队,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商代可能还存有王的护卫兵,他们可能是从贵族子弟的精良者中入选的。但卜辞中没有直接记载。
(2)军队编制
关于族军的编制,没有明确的材料。现仅就王国军即平民兵的情况作一介绍。
据卜辞,知当时有"师"、"族"等编制单位。如:A、王乍(作)三(师):右、中、左。B、王其令右旅眔左旅见方。
由卜辞A得知,师通常分为右、中、左三组;卜辞B提到右旅、左旅,则似当有中旅。这种三分法主要是为了适应战阵的需要,因而不是进制单位。
旅应是师的下一级编制,这在卜辞中没有明确证据。但《诗.小雅.黍苗》有"我师我旅"之句,则师是高于旅的,这首诗反映的是西周时的情况。
由于西周军制是承袭殷商而来,故据周制上推,可知殷商军制亦如此。
师的长官称为"师长",或称"师氏"。旅的长官,名称不详,有人认为是《尚书.牧誓》中的"亚旅",但似嫌没有充足证据。
那么,师、旅所辖人数为多少呢?《牧誓》中依次提及"师氏、千夫长、百夫长",而当时的编制是以十为进制单位的,则师当为万人,旅级很可能是千人,千夫长也很可能就是旅的长官官名;此外,百夫长之下当有以十人为组的建制;十之下,可能有"伍"的组织。
综上所述,商代的军队编制可图示如下:师——旅——百夫——十夫——伍
(万人)(千人)(百人)(十人)(五人)
(3)兵种
殷商时期的兵种较夏代而言,没有太大变化,仍以战车、步卒为主。《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语:"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孔子将三代各自典型的东西列举出来,表明殷人制车(辂)的技术水平极高,甚至连周人都望尘莫及。此外,甲骨文中有许多"车"字的象形字,从中也可以略见当时战车的风采。战车的质量、数量的提高,无疑是车战规模扩大的主要标志。
步兵,人数最多,是军队的基础力量。一般情况下,是车步兵配合作战,但卜辞中有不少"步伐"、"步"(作动词用)的记录,据此,则当时尚保有步兵独立作战的方式。应该指出,商代的这种步兵,与春秋时兴起的建制步兵在本质上有所不同,春秋时的步兵是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而从车步兵配合作战的方式中分化而出的,商代的步兵,应是氏族制时代的步兵兵种的子遗。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传统的步兵独立作战方式的影响;二是战车数量不够配备全部的步卒。
战车的编制,一般是五辆为一组,一辆领头,其余四辆排成方阵。殷墟宗庙遗址出土的五辆战车,即如此排列。这种五车一组的编制形式似乎与夏代不同。每辆战车一般配置三名武士,其中一人驾车,一人执戈,一人执弓矢,其后跟从步卒十五人,殷墟宗庙遗址出土的一辆战车,有十五人陪葬,他们生前当是跟从此车的徒兵。
车徒步结合,决定了当时作战只能采用战阵的方式。因而,两军对垒,就要选择开阔平坦的原野,作为角逐的战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载宋襄公语:"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即不据守险要。商代的情况正是如此。
商代可能已出现了骑兵。前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第十三次殷墟发掘中,发现一座人马合葬墓(M164),包括一人一马,一套兵器,据此,有人认为死者生前系骑士。如果真的如此,则骑兵之制不是始自战国。但考虑到当时的社会条件、自然条件,骑兵的规模不会很大。
(4)军事训练
由于平民兵是靠兵农合一的方式组建起来的,因而不可能像后世常备军那样进行长期的、专门化的军事训练,而只能是在农闲时节举行不定期的军事训练。卜辞中有"振旅"的记载,即指军事训练。《左传》中曾提到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的军训制度,这是晚出的、且较规范化的制度。但在商代,尚没有明确的四季划分,当时只是将一年分为春年、秋两季,至西周时仍然如此。因而,当时的军训,大概亦即以两季举行。
军训的方式,仍保留较原始的特征,即通过狩猎来进行军训。《左传》所说的蒐、苗、狝、狩、名称虽异,就实质而言,都是围绕畋猎进行的。《左传.昭公四年》:"商纣为黎之蒐,东夷叛之",则商代当有"蒐"的名称。
卜辞中没有直接的关于军训的资料,但有关畋猎的资料却不在少数,这些畋猎自当含有军事训练的用意。
族兵由于隶属于方国宗族,因而,有可能作一些经常性的军训,不过,其训练方式,大概同平民兵一样,都以畋猎的手段进行。
王的护卫兵属于常备兵,最为精良,采取经常性的训练方式。卜辞中有"序教"的记载,其对象即是王的卫士。
(5)军队领导体制
殷商时期的国家结构带有明显的部落联盟的色彩,王国维认为商王不过是"诸侯之长"而已。因而,在军队领导体制上,当时的军队领导权是分散的。除了王国军,非但畿外诸侯的军队,商王操纵不得,即便是畿内贵族的族军也有很大的独立性,商王只能以族为单位征调他们,而不能自行对他们重新编组。
当时的王权还残留有部首领的特点,即以军事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卜辞中常见商王亲征的事例,再就是派太子或后妃率军出征。后妃中,妇好即是最有名的一个。商王这样做的目的,无疑是为了加强王权。此外,大多数情况下是命将出征,出征前要举行授将以"册"的仪式,以表明将的权力得到了王的认可。
卜辞中习见的武职有:马、亚、大亚、马小臣、走马、射、箙亚等。其中马和亚(大亚)的职位最重,马类似于周代的司马。
由于当时官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文武不分职,因此,这些武职在平时亦负责其它方面的庶务。同样,有些偏重文职的职官在战时也有从戎的义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