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军事战争史〈长篇〉

字数:393451访问原帖 评论数:137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5-22 17:30:13 更新时间:2022-09-25 22:34:47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9-11 07:11:25


蒙军武器装备和火器的西传

蒙古军队连续征战,驰骋亚欧,横扫万里,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以战养战、取用于敌,十分注意吸收其他民族和地区的先进技术,改善自己的武器装备等措施。正如《多桑蒙古史》所称:"蒙古所以常胜者,恃北方之马力,资中原之技巧"。
蒙古在13世纪初,还是比较落后的游牧部落,地不产铁,矢用骨镞,后来向金和西夏购买了一些铁,才开始有了金属兵器。蒙古军队为了对外扩张,实行了两项发展兵器的基本政策。一是注意掳掠被征服者的器物和工匠,以补充自己。成吉思汗规定,在征战中凡屠城,"惟匠得免",这项政策以后成为定制。《黑鞑事略》说:"灭回回后,始有物产,始有工匠,始有器械。……灭金虏,百工之事,于是大备。"蒙古将俘虏的工匠,集中起来,分配到各个官营手工场,强迫他们制造军器、军用物品。在元帝国,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有总管府、提举司、局、院署、场所等单位,总数在300个以上,遍设于全国各地,所辖管的工匠数以百万计。二是实行奖励政策,不惜高官厚禄,以鼓励发明创造。这两项政策的推行,使蒙古兵器能很快从落后状态发展到当时的先进水平。在蒙古利用和吸取先进民族技术的过程中,尤其应该提到的是它对金、宋火器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火器的产生,来源于火药的发明。中国是世界上发明火药最早的国家。早在西汉时,已开始把火药的主要成分硝、磺应用于医学。经过炼丹家的无数次实验,没有发现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却从中发明了火药。隋唐时期的炼丹书籍中,已经有了火药制法的明确记载。10世纪初。火药在中国开始应用于军事领域。北宋时,火药武器有了较快的发展。仁宗时(1023—1063年)编纂的《武经总要》一书,记载了火药的3种配方,并记述了10余种火器。但北宋时期的火器,尚处于初创阶段,基本上还是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能,并参杂一些发烟和毒性药物,用以焚烧敌人的防御物和物资,对人马主要起震慑和阻碍作用,杀伤力不大。使用时一般是利用弓弩、抛石机抛射或人力投掷。
在北宋时的燃烧性火器中,已经有了爆炸性火器的萌芽,如霹雳火球,是用火药、瓷片和竹子裹制而成,燃放时发出霹雳声响。1126年金军围攻汴京,宋军曾发霹雳炮,可能就是由霹雳火球发展而来。南宋在对金战争中,曾多次使用霹雳炮。同时,统治北方的金朝,也极力发展火器,金军在1125年至1126年侵宋时,得到宋人的火器,以后就开始使用。北宋灭亡后,当时制造火药火器中心的汴京和产硝的泽州(今山西晋城)、大名等地,均为金所占据,从而为金生产和发展火器提供了有利条件。大约在13世纪初,金人发明了用铁制外壳内装火药的爆炸性火器,称为震天雷。南宋也大量仿制,叫做铁火炮。这种爆炸性火器的威力相当大。如1277年蒙古军队进攻静江时,宋军在坚守3个月后,将领娄黔辖率250人用一具大铁火炮集体殉国。《宋史》记述当时的情形时说:"燃之声如雷霆,震城,城皆崩,烟气涨天,外兵(指城外的蒙古兵)多惊死者,火熄,入视之,灰烬无遗矣"。
南宋初期,还产生了管形火器。1132年,陈规守德安(今湖北安陆),发明了一种火枪。它是用巨竹做枪筒,内装火药,临阵点放,喷出火焰来烧人的一种管形火器,可称作是管形火器的鼻祖。1259年寿春府(今安徽寿县)人制造了一种叫做突火枪的管形火器,也用巨竹做枪筒,内装火药和"子窠",燃放时先放出火焰,火焰尽后,"子窠"发出,响声如炮。这种"子窠",类似于后世的子弹。由此可见,这种枪虽然很原始,但它已经具备了射击性管形火器的基本要素:身管、火药和子弹,因此,它是真正的射击性管形火器。
元代的火器,在宋、金的基础上,续有发展。在1211年至1215年之间,蒙古通过几次对金作战和占领金中都,掳获了金军的火药、火器和制造火器的工匠,便开始使用和生产火器。成吉思汗西征时,蒙古军曾使用毒火罐、火箭、火炮等。灭金以后,又获得了金人制造震天雷的技术。1258年蒙军进攻巴格达时,曾使用铁瓶,可能就是震天雷之类的爆炸性火器。1274年和1281年,元兵两次东征日本,均使用过铁火炮。
到14世纪初,元在南宋发明的突火枪和火筒的基础上,进一步制成了金属管形火器。1332年制造的一具铜火铳,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早的一具金属管形火器,它比欧洲现存的最古老的火铳要早约半个世纪。金属管形火器的产生,是兵器发展史上一项革命性的进步,从此火器逐步代替冷兵器,并向近代枪炮方向发展。
火药是军事革命的先声。火药的发明和在军事上的运用,改变和发展了整个武器装备系统,开创了人类战争史上火器和冷兵器并用的时代,同时相应地改变、影响、决定了军队的编制体制,使战争的样式、规模、强度都有了新的变化。虽然这种影响是缓慢和渐进的,但却是深刻的广泛的,是历史性和世界性的。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指出的:"在十四世纪,火药与火器传到了西欧和中欧。现在,任何一个小学生都知道,这种纯技术的进步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革命。"
它首先促使军队的编制装备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使用火器人数逐渐增多及火器操作技术专门化,炮兵脱离了原来步炮混合编组而成为独立兵种。由于爆破战术的广泛应用,军队中又相应出现了工兵兵种,并不断发展壮大。
第二,随着火器威力的增大,战场范围的扩大,战斗指挥方式相应地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冷兵器战斗要求指挥员亲自率领所属军队与敌人短兵相接、临阵厮杀。但火器大量应用于战斗后,其杀伤力和破坏力大大增强,而日益增多的不同火器,其性能和用途又各不相同,如何组织运用这些威力不同的火器去争取胜利,就成为战斗指挥员的重要职责。在此形势下,周到的司令部工作和强化通讯系统,保障作战指挥,便益发重要了。
第三,火器应用于军事,杀伤力和破坏力的加强,使战斗队形由大阵趋向小阵,由密集趋向疏散。在战场运动方面也不再是双方军队"如墙而进",一往直前,而是适应地形情况,采取低下姿势,利用敌人火力间隙,逐步跃进了。
第四,火器应用于军事,使对城塞的强攻战斗增多。在冷兵器时代,对城塞大都采用奇袭、围困、计取等方法,而很难强力攻取。但火器发明后,可用于爆破,因此对城塞的进攻,往往采取强攻的方法,且成功的次数也较多。攻防手段总是互相竟进的,进攻手段的进步,客观上促进了防御手段的发展,各类型的坚固筑城随之产生,各种野战筑城也随之出现,从而使攻防战术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第五,火力准备、火力突袭和拦阻射击等战法初步出现,火力战斗成为整个战斗过程中的首先和重要阶段。冷兵器时期的战斗,一般是由一次或几次冲击解决战局,冲击就是战斗的全部过程。而火器应用于战争后,战斗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不再是以冲击代表全过程,而是由火力战斗开始,以冲击结束,成为火力战斗与冲击相结合的新型战斗。由此可见,火器应用于战争,引起了战争史上革命性的变化。
恩格斯在1857年发表的著名文章《炮兵》中写道:"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承认,发明火药并用它朝一定方向发射重物的是东方国家。……
在中国,还在很早的时期就用硝石和其他引火剂混合制成了烟火剂,并把它使用在军事上和盛大典礼中。"当10世纪火药火器在中国战场上雷鸣般轰响的时候,西方国家对火药尚一无所知。直到13世纪时,欧洲的学者首先是西班牙人,通过翻译阿拉伯人的著作才知道了火药。至于火药兵器在欧洲战场上崭露头角,已经是14世纪的事情了。
火药由中国传到西方,是经过阿拉伯人完成的。早在8至9世纪时,硝和关于医学及炼丹术的知识一起,从中国传入阿拉伯,当时阿拉伯人把从中国传去的这种药,称为"中国雪",开始只是作为药物使用,以后随着中国和阿拉伯间的贸易往来,烟火及火药制造方法由南宋传入阿拉伯地区。成吉思汗西征时,蒙古军队使用了各种火器,火药兵器由此传入阿拉伯。据一种阿拉伯兵书的抄本说,当时所能制造和使用的两种火器,一是"契丹火枪",一是"契丹火箭"。"契丹",正是13世纪至14世纪西方对中国的称呼,直到后来的马可波罗游记里,仍把中国称为"契丹"。与此同时,阿拉伯人和欧洲一些国家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欧洲国家至此才接触至火药兵器,并开始学习制造和使用。
中国发明的火药火器传入欧洲后,不仅对欧洲军事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欧洲社会的变革和科学的兴起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都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文中指出:"火器一开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反对封建贵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挡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穿铠甲的贵族骑兵同归于尽了。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的精锐的火炮在欧洲的工厂中制造出来,装备着威力强大的火炮的舰队,扬帆出航,去征服新的殖民地。"马克思则认为,中国的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的西传,是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大预告。英国近代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也认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没有别的东西"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9-13 08:44:07


元朝的海外扩张(上)

元世祖忽必烈时期,继承了祖父辈的传统,仍把对外扩张,视为蒙古应有的崇高事业。在蒙古贵族和军队势力的推动下,忽必烈在攻灭南宋的同时和在此以后,不断对周边国家发动了频繁的征战。
1.东征日本
元军东征日本共有两次,第一次是在1274年,日本史书称为文永之役;第二次是在1281年,日本史书称为弘安之役。
1259年,蒙古迫使高丽投降,其势力遂与日本隔海相望。当时,与蒙古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遍及欧亚,只有日本不与蒙古通好。忽必烈自然不能容忍这种状况继续存在下去。1266年忽必烈遣使持国书出使日本。行至巨济岛时因遇风暴而返。次年6月,又派人将国书送至高丽,责成高丽国王再派使者转送日本。9月,国书送抵日本。忽必烈在国书中以"大蒙古国皇帝"的身份,要求日本"通问结好,以相亲睦",但日本当局对这一要求未予理睬。忽必烈怀疑高丽使者未去日本,又于1268年9月派黑的去日本,日本人拒而不纳。次年6月,再命高丽使者持中书省牒文赴日,仍无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忽必烈于1270年11月,在高丽设置屯田经略司,随后诏谕高丽准备兵马、舰船、物资,以备经略日本。与此同时,仍未放弃外交努力,1271年9月和1273年6月,两次派使到日本,逼日本臣服,否则将以武力相加。这一最后通牒,仍未使日本屈服。于是忽必烈决定发兵征日。
1273年4月,忽必烈派驻守高丽的元军统帅忽敦等人率军攻入耽罗岛,在岛上设招讨司,从而控制了日本与南宋间的海上通道。1274年8月,忽必烈任命忽敦为征东都无帅、洪茶丘为右副帅,刘复亨为左副帅,统帅蒙汉及高丽军共3.2万余人东征日本。10月3日,元军从高丽合浦(今镇海湾马山浦附近)出航,驶向对马岛,6日,元军在对马岛登陆,全歼日本守护军,占领对马岛,14日,过对马海峡。傍晚,元军先头部队在壹岐岛登陆,与日守护军激战,日军战败,元军攻入城内。16日元军逼近肥前沿海岛屿及西北沿海一带,肥前守护军惨败。元军没有在肥前登陆,而是转向博多湾。
日本朝廷及幕府事先对元军发动进攻毫无察觉,直到20日才得知对马陷落。日本的抗登陆作战,是在大宰府西守护所少贰兼任"三前二岛"守护藤原经资的指挥下进行的。藤原经资得知元军转向博多,一面部署防御,令九州各地武士向博多集结,一面上报幕府。10月19日,元军在博多湾登陆,占领今津地带。由于这一带地形不利于大部队展开,且距大宰府尚有一日行程,于是元军撤回船上,准备次日进攻大宰府。20日晨,元军分两路分别在博多湾西部的百道原和东部的箱崎方向登陆。在百道原登陆的一部元军,上岸后遭到日军前线指挥藤原经贸率领的500名骑兵的抵抗。元军战鼓齐鸣,杀声震天,弓矢齐飞,火炮齐鸣,日本武士心惊胆战,战马惶恐不前,被元军分割包围,"伏尸如麻"。在百道原登陆的另一部元军,进入西部的赤坂高地,受到日军的殊死抵抗,被迫向展原方向后退。在箱崎方向登陆的元军,击退守军的抵抗,占领岸边松林,从背后突击在百道原同元军作战的日军,日军腹背受敌,抵挡不住,向大宰府水城方向撤退。元军紧迫不舍,由于刘复亨中箭受伤,追击势头有所减弱,加之天色已晚,元军遂停止进攻。
当晚,元军统帅忽敦召集将领讨论进止。经过一天的战斗,元军登陆成功,并占领了一些地域,但伤亡不小,兵疲矢尽,统帅受伤,对日军的作战能力颇有惧意,加上对日军数量估计过高,遂决定全军撤回船上,翌日班师。当夜,狂风暴雨大作,元军船只触礁的甚多,忽敦连夜冒着风雨撤军回国,第一次东征日本就此结束。据史料记载,在这次征战中,元军损失兵力1.3万余人,主要是死于风暴。
元军首次渡海东征日本,因受风暴袭击,主动撤兵。日本朝野认为这是神风天佑,于是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祈神活动,酬谢神灵庇佑,祈告神灵不要让元军再次入侵。同时为防御元军再次来攻,日本镰仓幕府执政北条时宗大力加强备战,增加日本西部的防御兵力,并费时5年在博多湾沿岸筑起了一条10余公里长、6尺高、1丈宽的石坝。
还令大宰府西守护所少贰准备入侵高丽。日本武士从此经常侵扰高丽南部沿海。高丽请求忽必烈发兵进攻日本,以保障边境安全。忽必烈第一次发兵东征,旨在以武力相威胁,迫使日本臣服,并不想占领日本。忽敦利用忽必烈这种心理,以"入其国,败之"掩饰元军败退的实情。因此,忽必烈以为日本受到打击后,可能改弦更张,与元通好。于是派杜世忠等人持国书出使日本,以建立友好关系。但北条时宗认为这是对他的侮辱,拒不接受国书,并将元使一行30余人全部处以斩刑。元灭南宋后,忽必烈注意到杜世忠使日4年,音信全无。南宋降将范文虎以自己的名义,再派使者赴日,又遭杀害,忽必烈于是定下了以武力征服日本的决心。
1279年,忽必烈即着手准备第二次征日,任命忽敦和洪茶丘为元军统帅。第二年,又设征东行中书省,任命范文虎、忽敦、洪茶丘为中书右丞,行中书省事,以统一领导东征战备工作。同时命范文虎去江南招集10万人、战船3500艘组成江南军,拟从庆元(今浙江宁波)启航,东渡日本,令洪茶丘、忽敦等组成东路军共战船900艘、4万人取道高丽,过对马海峡,进攻日本。两路元军由阿剌罕统一指挥,择期出发,定于1281年6月15日会师壹岐。
1281年5月3日,东路军从合浦起航,开往巨济岛。5月21日,直驶对马岛登陆。守岛日军顽强抵抗,全部战死。26日,东路军攻入壹岐岛。按照作战部署,东路军应在此等候江南军前来会师。但忽敦自恃有上次征日的经验,又想争夺头功,因而无视壹岐会师的计划,贸然率军从壹岐出发,驶向博多湾。日本北九州镇西守护所辖部队,得知元军占领对马、壹岐后,在藤原经资率领下,立即进入沿海石坝阵地,严阵以待,6月6日,元军进入博多湾后,发现沿海滩头筑有石坝,难以登陆,又得知志贺岛和能古岛防御薄弱,忽敦遂令舰船靠近志贺岛锚泊。当夜,日军小部队乘小舟偷袭元军纵火烧船,给元军造成一些损失。7日晨,洪茶丘率军占领志贺岛。志贺岛狭长,退潮时露出的海滩可直通陆地。元军力图夺占海滩,以便从侧后进攻博多的守军。于是双方对海滩展开了激烈争夺。元军善于集团进攻,在狭长地带作战难以发挥这一特长,因此元军损失颇大,被杀千余人。由于日军顽强抵抗,战斗持续到6月13日,元军未能前进一步。时值盛夏,疏菜饮水供应困难,士兵长期在海上生活和战斗,疲惫不堪,疫病流行,病死者多达3000余人。在这种情况下,抢占博多湾的计划已难以实现。忽敦军遂决定于6月15日从志贺岛撤退,驶向壹岐岛,与江南军会师。
但江南军并未按事先计划如期抵达壹岐岛,这是因为阿剌罕侦知日本平户岛守军均被调至大宰府,遂决定将两军会师地点改为平户岛。6月初,阿剌罕病死,接替指挥的阿塔海尚未到任,无人负责。早在6月初江南军曾派出先遣舰队前往壹岐岛与东路军联系。范文虎鉴于先遣队早已出发,不宜久等,遂在阿塔海尚未到职的情况下,令江南军于6月18日分批开航。7月,"范文虎、李庭以船三千五百艘,兵十万余至次能、志贺二岛,忻都(忽敦)、洪茶丘率所部会之。舳舻相衔而进,屡为日本人所却,招讨使忽都哈思等战没,诸将以略失利,乃移于肥前鹰岛"。7月27日,元军在开往鹰岛途中,先头部队受到日本水军攻击。
范文虎与忽敦"欲先攻大宰府,迟疑不发",在海上停留了一天。8月1日,台风袭来,元军船毁人溺,丧师大半。江南军张禧所部和也速儿所部见天气恶劣,将战船疏开锚泊,避免了台风袭来时互相碰撞,所以损失不大。台风过后,他们命部属立即救援遇难的元军将士,落水的范文虎也被救起。张禧向范文虎建议,江南军士卒未溺死的尚有半数,且都年轻力壮,如果将他们组织起来,强行登陆,背水一战,或可取胜。但范文虎置士兵生命于不顾,率先乘船逃跑。其他"诸将各择坚好船乘之,弃军士十余万人于山下",大部分战死,"余二、三万人为其所虏,至八角岛悉杀之"。元军第二次东征日本,以惨败而告终。
忽必烈没有从两次东征日本失败中吸取教训,而是一意孤行,准备第三次征日。从1283年至1290年曾一再下令征日,但因大臣谏阻或忙于镇压人民的反抗,未能实行。1294年1月,忽必烈去世,征日计划也随之中止了。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9-14 08:50:36


元朝的海外扩张(下)

2.进攻占城
占城,宋以前称林邑、占婆或环王国,即今天越南的中南部地区,汉、唐以来即为中国友好邻邦,忽必烈时,占城国王"岁遣使来朝,称臣内属","屡贡方物"。补的继承王位后,不甘受制于元朝,扣押元朝派往马八儿国途经占城的使者。1282年,忽必烈调江浙、福建、湖广兵5000人,海船100艘、战船2500艘,由唆都率领,循海道进攻占城。
11月,唆都率水军自广州浮海至占城港,依岸驻屯。占城沿木城四面约20里处起楼栅,立炮台百余座防御,占城国王于木城西10里设行宫,率重兵屯守。唆都在多次招降失败后,于1283年1月15日半夜发船攻城,以1600人攻城北,300人攻城东吵咀,3000人攻城南。攻城北的部队,在进攻途中遇到风涛,损失不少战船,至天明始泊海岸登陆。
占城打开木城城门,以象队为前锋,出动万余兵力,抵抗元军的进攻。经过苦战,最终失败,木城为元军所破,占城军伤亡数千人,数万人溃散。补的弃行宫,率余部退入大州西北的鸦侯山。17日,元军进入大州。
补的一面遣使求和,作为缓兵之计;一面派人去交趾、真腊、阇婆等国借兵,并征集宾多龙旧州兵马,准备与元军决战。但交趾等国慑于元朝声威,为求自保,拒绝了占城的请求。
2月16日,元军进攻占城国王所在地境,占城军奋勇抵抗,并抄袭元军归路。双方相持到6月,唆都在大朗湖大败占城水师。占城国王避居深山,指挥军队继续抵抗。次年2月,忽必烈再派江淮兵1.5万人,船200艘循海路增援,但仍然没有取得预期战果。唆都只得于3月6日引军回国。同年7月和11月,占城国遣使入贡元朝,双方又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和贸易往来。
3.进军安南
1253年,兀良哈台率蒙军平定云南,1257年出兵安南,攻破其王都,安南国王逃亡海岛。因天气炎热,蒙古兵不能久留,遂还师。后来,安南国王陈光昺被迫称臣入贡,接受忽必烈的册封。1267年,忽必烈宣诏,以"君长亲朝"、"子弟入贡"、"编民数"、"出军役"、"输纳税赋"、"置达鲁花赤"等条款相约束,企图进一步控制安南。陈光昺不愿接受这些苛刻条件,上书请免。1277年,光昺死,子日烜继位。忽必烈曾多次召陈日昺入朝,日昺托致不至。1282年,元军征占城,要求假道安南,又遭拒绝。忽必烈于是决定进军安南。
为了防御元军进攻,陈日烜从兄兴道王陈峻屯兵边境拒守。1285年,元军在脱欢率领下,分6路进攻,击败陈峻军,渡过富良江。陈日烜亲率10万人来援。沿江部署兵船,立木栅拒守。元军进攻,日烜退守天长、长安。这时,唆都率领远征占城的元军北返,与脱欢军会合,分水陆两路追击,日烜屡败,退至安邦海口。但这时安南援军渐集,而元军师老兵疲,加上暑雨疾疫,死伤甚众,只好放弃京城,撤兵回国。在撤退途中,屡遭安南军追击和伏击,将领李恒中毒箭死,唆都部在乾满江被歼,脱欢逃回思明州(今广西境内)。
1286年,忽必烈下诏罢征日本,集中力量进攻安南。次年,忽必烈发江淮、江西、湖广3省7万兵、船500艘;云南兵6000人以及海外四州黎兵1.5万人共计9万余人分道进攻安南,所有部队均受脱欢节制。
11月,脱欢率军到达思明州,然后命程鹏飞、孛罗、合答儿率万人由西道水平出击;命孛罗齐率万人随脱欢由东道女儿关北进;阿巴齐率万人为前锋,乌讷尔、樊楫率水军由玉山、双门、安邦口进攻。途中,与安南战船400余艘遭遇,元军歼安南军4000余人,获战船100艘。元水军乘胜直逼安南。程鹏飞、孛罗、合答儿经老鼠、陷沙、茨竹3关,连战17次,均获胜利。12月,脱欢进抵茅罗港。接着,乌讷尔率水军,阿巴齐率陆军,水陆并进,攻破安南城,陈日烜逃至敢喃堡。1288年1月,陈日烜败退入海,脱欢命诸军追击,不及而返。元军此次远征,虽连连获胜,但由于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又不服水土,多染疾疫,加之安南军民奋勇抵抗,已夺取的险隘纷纷失守,元军损兵折将,只得撤退回国。
1290年,陈日烜死,子日燇立。1293年7月,忽必烈又令刘国杰等第三次远征安南。次年3月,忽必烈病逝,元朝才罢征安南。
4.南击爪哇
爪哇国即今天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古称阇婆国。元建立后,与爪哇互派使节,保持着友好的关系。1280年和1286年,爪哇杜马班国王哈只葛达那加剌先后两次遣使入元,忽必烈对爪哇王室成员未能亲至深为不满。1292年2月元派使出使爪哇,被爪哇王黥面,忽必烈认为这是对"抚有四夷"的大元帝国的莫大侮辱,遂决定出征爪哇。
同月,忽必烈任命史弼为统帅,亦黑迷失和高兴为副帅,率兵2万人,战船千艘,渡海进攻爪哇。11月,军队在泉州集结。12月,船队由后渚港启航,经七州洋(南海北部)、万里石塘(今西沙群岛)、高趾、占城,于次年正月至东董山、西董山(今纳士纳群岛),入混沌大洋(今南海南部),再经橄榄屿(今加里曼丹岛坤甸西面海中)、假里马答(今加里曼丹),到达勾栏山(今加里曼丹岛西南端附近)。然后驻兵伐木,造小舟,准备用于登陆。2月元军进抵吉利门(今马威安岛),并在爪哇中部北岸的杜并足(今爪哇锦石西北)登陆成功。然后兵分两路,史弼等率水路由戎牙路(今苏腊巴亚)港口顺泗水航行至八节涧(在泗水南),高兴、亦黑迷失则率马步军循陆路前往八节涧会师。
当时,爪哇与邻国葛郎关系恶化,爪哇国王被葛郎国王哈只葛当所杀。爪哇国王女婿土罕必阇耶攻打哈只葛当失败,退保麻诺八歇,得知元军到来,遂遣使迎降并求救。史弼允其所求,领军进击葛郎兵,哈只葛当失败回国。3月15日,史弼分3路进军,东西两路分别由高兴、亦黑迷失指挥;另一路为水军,溯流而上;土罕必阇那所部为后续部队,预定19日进攻葛郎国首都答哈。19日,元军到达答哈,哈只葛当指挥10余万人迎战,结果葛郎军大败溃入河中,被死者数万人,被杀死者5000余人。哈只葛当退至城内据守,元军一面围攻,一面招降。当夜,葛当国王出城投降。
4月2日,土罕必阇耶要求回国,以便更换正式降表。史弼同意所求,派兵护送他回国。途中,土罕必阇耶背叛,杀害护送的元兵,并率部突然向元军发动进攻。元军毫无准备,边抗击,边退却,步行300里,于24日到达海边,登舟返航。经68昼夜航行,回到泉州。元军远征爪哇,以失败而告终。1294年忽必烈去世,随后中国和爪哇恢复了传统的友好交往。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9-15 06:53:39


拜占庭及欧洲军事思想

1.军事著作和军事思想概况
拜占庭帝国自诩为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在军事思想上自然也不例外。其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拜占庭帝国时期的军事著作《将略》、《战术》在内容上明显继承了古罗马人的军事理论,尤其是韦格蒂乌斯《论军事》一书的内容。
《将略》(又译《战略法》),6—7世纪初由拜占庭一位不知名的作者伪托莫里斯皇帝之名写成。全书共12卷,主要探讨战术范畴的问题。
按照那位不知姓名的作者的说法,该书是在总结6世纪拜占庭军队的作战经验,并利用《论军事》一书的观点写成的。重点论述了军队的编制、武器装备、训练、队形编成、作战方法、战斗保障和各民族进行战争的特点,以便为拜占庭那些军区指挥官们提供作战理论上的指导。
遵照拜占庭帝国重视骑兵的传统,《将略》首先极力主张建立更为强大的骑兵队伍,并装备精良的防护器具和武器,认为优良的骑兵才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力量。其次,该书强调作战的突然性,认为战争胜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攻击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其三,该书特别重视将帅的个人素质和指挥才能,认为将帅应当关心武器,更应当讲求指挥艺术。
就像离开舵手不能把船从大海领入海港一样,离开高超的指挥艺术就不能战胜敌人;与其与敌人直接战斗,不如用计谋打败敌人。
《战术》,通常被认为是拜占庭皇帝利奥六世撰写的,或者按他的指示由大臣们撰写的。利奥六世于886年即位,911年死去,写过许多有关神学的著作和诗歌。在这部与《将略》差不多齐名的军事著作中,作者论述了罗马军队的组织、战略战术问题,并提倡针对敌人战法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战略战术击败敌人。
中世纪时期,阿拉伯帝国、西欧各国也都进行了频繁、长期的战争,涌现出许多卓越的指挥官,却没有象样的军事著作流传后世。人们要想了解其作战指挥艺术,只能到记载战争过程的史书中去搜寻总结。
2.军队建设思想
拜占庭的将帅和军事理论家大都极为推崇古罗马军团的建军方针和编制体制,主张继承其基本特点,如纪律严明,组织严密,武器精良,战术巧妙,精诚团结等。
根据主要敌人为阿拉伯骑兵的状况,他们都主张把骑兵(尤其是重装骑兵)作为军队建设的重点。骑兵部队的基本编制单位是中队,约有200—400人;中队之上为大队,约2000—3000人,必要时还可以建立预备队。他们强调平时要对军队进行严格的训练,使士兵熟悉如何编组战斗队形,如何相互配合进攻和在各种不同的地形上实施战斗机动;要训练指挥官和士兵懂得如何根据不同路线和敌情编组行军队形,以保障粮秣的供应和军队行动与驻止的安全。
他们强调战争中的精神因素。例如,拜占庭名将贝利撒留认为:"在战争中决定胜负的不是数量,而是精神上的勇气。"在中世纪社会里,激励勇气的最主要办法莫过于使战争带上宗教的色彩,将人们的宗教献身精神转化为战场奋斗精神。同时也依靠金钱财物的困惑,用犒赏士兵,分发战利品的手段来刺激人们的战斗热情。
如果说拜占庭帝国的建军思想与其兵役制度相适应的话,在西欧骑士制度上产生的建军思想则具有不同的特点。西欧封建主的军队通常不是常备军,无法进行经常性的系统训练,其编制也受到封建主财力大小的影响,不能强求一律。这样,中世纪西欧各国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保障兵员按时应召集结,如何制止其临阵脱逃上面。当时各国都颁布了关于服兵役的法令,对拒不应召者、临阵脱逃者都有严厉的处罚。有的法令还规定了应征者必须自备甲胄、3个月的粮食和半年的衣服、长矛、盾牌、弓箭等十分详细的内容。这些规定基本上保证了士兵可以不赤手空拳走上战场。
3.故略战术思想
欧洲中世纪的军事战略以拜占庭帝国所奉行的最具有典型性。
为了维护帝国广阔的疆土,拜占庭统治者长期实行防御战略。他们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军区,每个军区又都修筑了数道坚固要塞、良好的军用道路和烽火报警系统。对敌国的入侵,由各军区指挥官组织防御,必要时从其他军区抽调兵力增援,以便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奋力将入侵者压迫至自己设防坚固的山口或河流渡口,运用优势兵力向心攻击,将敌人彻底击溃。拜占庭在查士丁尼时代奉行过积极扩张的政策,此时通常采取抽调精兵,长驱直入,突然袭击的办法夺取敌国的战略要地和首都,以最小的代价,用最短的时间占领敌国。对敌国主力,则往往使用诱敌深入,断其粮道,包围聚歼的方式,给敌人以毁灭性打击。
巧妙选择战机,是拜占庭战略计划往往奏效的重要因素。拜占庭帝国将帅和军事理论家们十分注意分析自己所面对的敌人的主要特点,认为隆冬时节是进攻斯拉夫沼泽地区居民的最好机会,因为拜占庭军队可以滑冰接近他们的居住地,而斯拉夫人则无法在水中和芦苇荡中找到他们的藏身之处。2月和3月份匈奴人和塞西亚人的骑兵常会遇到饲草匮乏的困难。秋、冬、春三季,对山区部落的敌人来说,大雪会暴露他们的行踪,植物也掉光了叶子,使他们全无掩蔽之物。寒冷和阴雨的天气是进攻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极好时机。因为此时,他们往往情绪低落,战斗力大为下降。
拜占庭帝国的将帅和军事理论家们还发现,经济、政治和心理的因素也会在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在敌国或邻国的宫廷里收买、安插自己的间谍,探听其重要情报,以重金贿赂边疆野蛮部落的酋长,不失时机地与邻国结成同盟,以减少国家安全方面的压力。他们甚至经常利用宗教手段来达到军事目的,使国内居民普遍坚持基督教信仰来抵御阿拉伯人的入侵。
具体作战时,拜占庭军队总是喜欢野外进攻。其基本战术队形主要由5部分组成:中央第一横队、中央第二横队、预备队及后卫队、负责近距离包围和掩护侧翼的卫队、负责远距离包围和掩护的部队。作战时,走在最前面的是骑兵,骑兵之后为重步兵。重步兵"排成十六列的纵队,第一列在前进时把防盾连锁起来,以后各列再把防盾顶在头上,好像罗马人的龟形阵一样。在重步兵的后面就是弓弩手。他们的箭要从前列的头上发射过去。一旦当敌人为骑兵的冲锋所突破,扰乱或分散时,重步兵即以纵队实行突击,投掷他们的枪矛,并用剑斧实行肉搏,而由矢箭所构成的弹幕则在他们的头上飞过。所以在他们的战术中,骑兵与步兵,突击和投射之间都有密切的配合"。
拜占庭军队也很重视城寨防御。他们在行军时继承了早期罗马军队的传统,每到达一个新的目地的,都要赶在天黑之前用随身携带的锹镐挖好战壕,筑起栅栏,防止敌人夜间的袭击。拜占庭的城堡多属同心圆式,其中最典型的要属君士坦丁堡。它有多道由巨大石块砌成的围墙环绕,墙体上修建了许多守卫塔。这样,在抵御敌人进攻时,守军可以以守卫塔为支撑点,相互支援,又可以形成较大的防御纵深,长期坚守城垒。君士坦丁堡在抵抗阿拉伯人、十字军的进攻中多次获胜,主要原因即在于其完善的城防体系和有效的城守战法。不过,相比较而言,拜占庭军队更喜爱野战,即使在守城时也总是将城堡作为野外防御战和进攻战的基地,从而使其城垒防御作战具有浓郁的积极防御色彩。
以轻骑兵为主体的阿拉伯军队采用的是远古以来常用的那种轻骑兵战术,即让轻骑兵不顾一切地向前冲锋,反复地袭击敌军,直到在敌人阵线上打开缺口,然后实行各个击破。当他们所面临的是拜占庭等较为强大的军队时,也采用夜战袭扰的方式,疲惫敌人,削弱敌人,然后伺机予以歼灭。有时,他们还采取佯败战法,退却以诱敌深入,然后返身将前来追赶的突出孤立之敌包围消灭。
由各野蛮民族建立起来的西欧各国军事力量崛起之初,战术水平并不高。法兰克人仍像其祖先那样,排成密集的队形等待敌人骑兵冲过来,然后在停下来的骑兵周围或马下挥剑将战马和士兵砍倒。英国的盎格鲁-萨克逊人作战时也只是以大致平行的序列将士兵排起来,然后便是一场混战,直至一方抱头鼠窜为止。随着军事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向当时战术最先进的拜占庭军队学习的结果,西欧各国军队的战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出现了栅栏式和楔形两种骑兵战斗队形。
栅拦式战斗队形通常由若干长矛手组组成一个标旗,在封建领主的带领下排成一列横队与敌交战。每个长矛手组包括一名骑士、佩剑待卫、骑兵弓箭手、步兵弓箭手、少年侍卫等。作战时,骑士在最前排,每名骑士之间相隔5米。后面一排则是佩剑侍卫等侍从。这种横队与敌人一接触,就变成了捉双成对的单骑会战,谈不上什么整体的战术配合。
楔形战斗队形源于希腊罗马时代的楔形阵,在中世纪通常被十字军所采用。作战时,由重甲骑兵组成的突击集团位于最前列。阵线中央为步兵,步兵的两翼和侧后由少数重甲骑兵掩护。作战开始后,由重甲骑兵首先完成分割和打乱敌军队形的任务,继以步兵歼灭敌人。这种战斗队形用来进攻步兵方阵最为有效。
欧洲中世纪各国步兵数量不多,步兵战术的发展也受到很大限制,目前所知道的主要有基辅罗斯采用的墙式战斗队形。该队形主要由持矛及大盾牌的步兵组成,纵深约10—20列横队,队形密集,可以实施强有力的正面冲击,抗击敌军骑兵的正面冲击。但它也有调动不灵,翼侧和后方易受袭击的弱点,通常需要骑兵加以保护。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9-16 09:02:15


菊亚科—千里光族(二):大吴风草

7.大吴风草属
大吴风草属(学名:Farfugium)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许多学者主张将该属并入橐吾属(Ligularia)中。单种属,产中国和日本。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或常绿多年生草本,有极长的根状茎,颈部略膨大,被一圈密的长毛。茎花葶状,无叶或有少数苞片状叶。
叶全部基生,幼时内卷成拳状,被密毛,莲座状,叶柄基部膨大成鞘状,叶片肾形或近圆肾形,叶脉掌状。
头状花序辐射状,排列成疏的伞房状花序;总苞钟形,基部有少数小苞片,总苞片2层,覆瓦状排列,外层狭,内层宽,有白色膜质边缘,近等长。花托浅蜂窝状,小孔边缘有齿。边花雌性,舌状,1层;中央花两性,管状,多数,檐部5裂。花药先端附片长圆形,钝圆,基部有尾,花丝光滑。
花柱分枝先端圆形,有短毛。冠毛白色,糙毛状,多数。瘦果圆柱形,被成行的短毛。
(2)大吴风草
大吴风草(山菊)(学名:Farfugium japonicum)为菊科大吴风草属的植物。分布于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生长于低海拔地区的林下,山谷及草丛。大吴风草喜半阴和湿润环境,忌干旱和夏季阳光直射,生长适宜温度为12-25℃,可忍耐夏日38℃的高温。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
给种早在1856年就由Fortune从中国清朝政府的花园中引至英国栽培,并选出了一些栽培品种。
①药用
该种根含千里光酸(二甲基丙烯酸),主治咳嗽、咯血、便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乳腺炎。叶含挥发油约1%,主要成分为乙烯醛,用于杀虫。
②观赏
因叶子酷似莲叶,又称“活血莲”与“一叶莲”。大吴风草生长力旺盛,覆盖力强,株型饱满完整,一年四季皆有观赏价值,最突出之处便是叶片酷似马蹄,大而靓丽。
大吴风草姿态优美、花艳叶翠、观赏周期长,是优良的园林应用植物,可丛植、片植于公园绿地、居住区、道路绿地等。作为优良的观赏植物,大吴风草花朵艳丽,叶片深绿,可采用大色块、 大手笔的手法大面积栽植形成群落,并可作为其他植物景观的烘托,形成令人震撼的景观。
8.菊三七属
菊三七属(学名:Gynura)[2]是菊目菊科下的属,该属下的物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有一个共同点是叶子背面或边缘通常呈紫色,比较知名的有紫绒三七(又称紫鹅绒,一种盆栽观赏植物),还有红凤菜、白凤菜是营养丰富的食用蔬菜,但是此两种与菊三七、尼泊尔菊三七、和昭和草(Gynura crepidioides/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虽都可食用,但是食用过多会有生物碱中毒现象产生。
属名Gynura来源于希腊语gyne(妇人)和oura(尾巴)的合成词,指此属植物花柱长而粗糙,呈尾状。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时肉质,稀亚灌木,无毛或有硬毛。叶互生,具齿或羽状分裂,稀全缘,有柄或无叶柄。
头状花序盘状,具同形的小花,单生或数个至多数排成伞房 状,总苞钟状或圆柱形,基部有多数线形小苞片;总苞片1层,9—13个,披针形,等 长,覆瓦状,具干膜质的边缘。花序托平,有窝孔或短流苏状。小花全部两性,结实。 花冠黄色或橙黄色,稀淡紫色,管状,檐部5裂,管部细长。花药基部全缘或近具小 耳;花柱分枝细,顶端有钻形的附器,被乳头状微毛。
瘦果圆柱形,具10条肋,两端 截平,无毛或有短毛。冠毛丰富,细,白色绢毛状。
(2)生长习性
常生于山坡草地、荒坡和田边潮湿处。
约40种,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澳大利亚。中国有10种,主要产于南部、西南部及东南部。
菊三七属下的物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植物的叶子背面或边缘通常呈紫色,比较知名的有紫绒三七(又称紫鹅绒,一种盆栽观赏植物),还有菊三七、尼泊尔菊三七、红凤菜和Gynura crepidioides都是营养丰富的食用蔬菜,具有很强的药用及保健开发潜力,易于栽培,菊三七属植物不仅含有丰富的生物碱、萜烯及黄铜类等有效化学成分,富含氨基酸、粗蛋白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且用组培或根茎扦插的方法可得大量繁殖体。中国国内有些地方有栽培。
本属的一些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同时还具有观赏价值,可供人们观赏。
(3)菊三七
菊三七(学名:Gynura japonica),又名黄花三七草,为菊科菊三七属的植物。生长在海拔1200-3000米的山谷、山坡草地、林下或林缘。菊三七属喜阴植物,喜冬暖夏凉的环境,畏严寒酷热;喜潮湿但怕积水,土壤含水量以22-40%为宜。夏季开花的菊三七气温不超过35℃,冬季气温不低于-5℃,均能生长,生长适宜温度为18-25℃。菊三七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范围广,但以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好。凡过黏、过砂以及低洼易积水的地段不宜生长,土壤pH值4.5-8适宜。
分布于中国、尼泊尔、泰国和日本;在中国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西南部、中部至东部)、云南(西北部中部至南部)、贵州(瓮安、兴义、毕节、安顺、大方、贵阳等)、湖北(利川、当阳、神农架)、湖南(新宁)、陕西(洋县、佛坪)、安徽(石门、九华山)、浙江(天目山)、江西(德兴)、福建(建阳)、台湾、广西(南丹)。
菊三七的全草入药。具有治跌打损伤、止痛消肿、活血化瘀、消炎止血、抗癌防癌、治妇科诸病的功效。
因“菊三七”(Gynura Root )的外观与红凤菜(俗称血皮菜 )有些相似,误食者将“菊三七”误认为是红凤菜而采摘该植物的末端润叶部分,并按红凤菜加工工艺处理,结果并未炒熟透,导致其中皂素成分未彻底破坏而导致的中毒。菊三七具有12种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毒性可致肝小静脉闭塞,致死率高。
(4)白子菜
白子菜(学名:Gynura divaricata)为菊科菊三七属的植物。生于山野疏林下或栽培于农舍附近田边地角上。常生于海拔100-1800米的山坡草地、荒坡和田边潮湿处。分布于广东(广州、南海)、海南(澄迈、崖县、万宁、保亭、琼中、琼山等)、香港、云南(景东、红河、绿春)、广西。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白子菜具有较髙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作为蔬菜食用,白子菜具有普通蔬菜所富含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类、纤维素类、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绿色食物。同时,白子菜嫩茎叶还富含黄酮类、多糖、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其中白子菜嫩茎叶中所含总黄酮为86.78毫克/克、维生素C2.52毫克/克、类胡萝卜素0.09毫克/克、可溶性蛋白1.42毫克/克、槲皮素43.30毫克/克、绿原酸6.04毫克/克。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绿色食物。因此,白子菜具有降“三高”、治疗坏血病及贫血、解毒、防癌、抗氧化、抗诱变、抗炎、抗菌、抗肿瘤、保肝利胆及调节免疫功能等生物活性。广西民间常食用野菜白子菜用于防治高血压、髙血脂症及癌症等,被称为“神仙草”;而福建民间常以其嫩莲叶泡茶来治疗糖尿病。
(5)红凤菜
红凤菜(学名:Gynura bicolor),又名红菜、补血菜,是菊科千里光族菊三七属的药用植物[1]。叶片背面呈紫红色,正面呈深绿色,叶肉厚,含水量高,含花青素。分布在日本、缅甸、尼泊尔、台湾、不丹、印度以及中国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生长于海拔600米至1,5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山坡林下、岩石上和河边湿处,现在也人工栽培作为食用蔬菜,营养丰富。在台湾被誉为“补血菜”;在中国大陆,又俗称“血皮菜”,中国北方很多人将它误认为紫背天葵;在日本常用于制作蔬菜沙拉和天麸罗。
可以活血、化瘀、解毒、消肿。红凤菜为凉性蔬菜,其丰富铁质具造血作用,颜色越红,富含的铁就越多。并含钾可帮助体内的水分代谢、消除浮肿、具降低血压的功效。另外其富含维生素A、β-胡萝卜素、花青素、矿物质镁。
(6)白凤菜
白凤菜(学名:Gynura divaricata subsp. formosana),又名白红菜,是菊科菊三七属的药用植物,特产中国台湾(台北、基隆、淡水、宜兰、新竹、台中、台东及花莲等)。白凤菜特产于南热带部分地区,常野生于乡问农禽附近、农田道路两侧以及低山阴湿处,也常作为药草或稀有特色蔬菜零星栽植于田边地角.或栽于房屋周边或阳台等地、白风菜生性强健,对生长土壤要求不严,但喜日照条件良好且高温环境,其生长适温一般在20-30℃。
作为蔬策栽培的白凤菜抗逆懂、病虫害少,是一种理想的无公害特色蔬柴.、作为蔬菜食用时,因为其有密实的短茸毛,为保证口感佳,在炒食时需适当加放食用油。白风菜可清炒、凉拌,或与肉丝一起炒食来增加美味。
白风菜是一种集营养及保健功效为一体的特色风味蔬菜。白风菜除具有普通蔬菜所含有的营养物质外,还具有解热、解毒、消炎、利尿、降血压等特殊功效,对肝炎、肝硬化、肺炎、肺癌、感冒发烧、肾炎、肠炎、水肿、便秘及高等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此外还可以用于外敷伤、跌打损伤、创伤、毒虫咬伤和无肿毒等的治疗。
(7)木耳菜
木耳菜(学名:Gynura cusimbua (D. Don) S. Moore)是菊科菊三七属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在中国分布于四川(木里)、云南(凤仪、漾濞、顺宁、贡山、福贡、怒江、楚雄、景东、安宁、临沧)、西藏(吉隆、通麦、察隅)。生长在海拔1350-3400米的林下、山坡或路边草丛中。
全草可以入药。性味甘、苦,平。具有接筋续骨,消肿散。用于骨折,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炎。
9.橐吾属
橐吾属(学名:Ligularia)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150种,分布于欧洲、喜马拉雅区至日本。绝大多数种类产亚洲,仅2种分布于欧洲,另有齿叶橐吾L.dentata(A. Gray)Hara在英国有栽培或逸生。中国有111种,广布于西南部至东北部,大部分种类集中于西南山区。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极短,从不伸长。根肉质或草质,粗壮或纤细,光滑或有时被密短毛。茎直立,常单生,自丛生叶丛的外围叶腋中抽出,当年开花后死亡。
幼叶外卷。不育茎的叶丛生(丛生叶),发达,具长柄,基部膨大成鞘,叶片肾形、卵形、箭形、戟形或线形,叶脉掌状或羽状,稀为掌式羽状;茎生叶互生,少数,叶柄较短,常具膨大的鞘,叶片多与丛生叶同形,较小。头状花序辐射状或盘状,大或极小,排列成总状或伞房状花序或单生。
总苞狭筒形、钟形、陀螺形或半球形,基部有少数或多数小苞片(小外苞片),总苞片2层,分离,覆瓦状排列,外层窄,内层宽,常具膜质边缘,或1层,合生,仅顶端具2-5齿。花托平,浅蜂窝状。边花雌性,舌状或管状,花冠有时缺如;中央花两性,管状,檐部5裂。花药顶端三角形或卵形,急尖,基部钝,无尾,花丝光滑,近花药处膨大。花柱分枝细,先端钝或近圆形。
瘦果光滑,有肋。冠毛2-3层,糙毛状,长或极短,稀无冠毛。
(2)主要价值
橐吾属一些种类的根含橐吾醚、橐吾醚醇、橐吾醇、艾里橐吾醇、橐吾酮、橐吾内醋等化学成分,并以紫菀或山紫菀之名入药。主治支气管炎、咳喘、肺结核、咯血等症。橐吾属植物中狭苞橐吾中粗蛋白、粗纤维、氨基酸、维生素C及锰和锌的含量最高;复序橐吾中粗脂肪含量最大;蹄叶橐吾中总糖、还原糖、胡萝卜素及磷含量最高,3种橐吾属植物营养丰富,各种营养成分较为齐全,是健康药食两用植物。且植物花大而美丽,可作为观赏植物。更可应用到绿化当中,成为很好的绿化材料。
(3)橐吾
橐吾(学名:Ligularia sibirica)是菊科橐吾属的植物。也称独脚莲、莲蓬草、荷叶、西伯利亚橐吾。生于海拔373-2200米的沼地、湿草地、河边、山坡及林缘。产云南、四川、贵州、甘肃西部、陕西北部、山西、内蒙古、河北、东北地区、湖南、安徽。在东西伯利亚(模式标本产地)、欧洲大部分地区也有分布。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9-17 07:06:19


英国海上霸权的开始(上)

1.红白玫瑰战争
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英王亨利六世所在的兰开斯特家族同约克公爵理查所在的约克家族进行了长达30年之久的混战。由于兰开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为族徽,约克家族以白玫瑰为族徽,所以这场战争被称为"红白玫瑰战争"。
战争起因是王位继承权的归属之争。1453年,英王亨利六世得子,理查的继承权被取消。约克公爵理查在最富有、最有权势的华维克伯爵支持下,召集同党,纠集军队,率先发难。1455年,理查自任总指挥,带3000人向伦敦进发。在圣阿尔班的第一次交战中,兰开斯特家族的军队被击败,指挥官索莫塞特战死,亨利六世成为理查的阶下囚。理查军队大获全胜。此后,理查岳父萨利斯伯瑞伯爵又在德雷顿大败兰开斯特家族军队。同年10月,亨利六世和王后带领军队进攻华维克。因属下背叛,华维克逃走。第二年(1460年),华维克次子爱德华来到英伦三岛,旋即在伦敦举行凯旋式,受到市民热烈欢迎。
(1)诺森顿战役
约克家族得势后,不甘罢休的亨利六世及王党组织了一支王家军队向伦敦挺进。挺进途中,大雨袭来,王家军队的火药被淋湿。爱德华设计诱敌,在英格兰中部牛津东北的诺森顿击退王家军队,亨利六世再度被俘。而王后却逃到英格兰北部地区,并在那里组织了一支兰开斯特新军。
理查获知这一消息后,马上带一支约克家族军队向北方进军,准备彻底消除兰开斯特家族的威胁。结果,王后设下埋伏,打败了来势汹汹的约克军队,理查及长子战死。得势的兰开斯特家族的军队向南推进。推进途中,凡涉嫌约克家族的地方,一律纵兵劫掠,当地人民不胜其苦,激起了对兰开斯特家族的仇恨。
(2)第二次阿尔班和图登战役
理查战死后,爱德华继承爵位。他带领着约克家族的军队与兰开斯特家族军队继续开展斗争。由于兰开斯特家族纵兵劫掠,所以爱德华也"当仁不让",把俘虏的兰开斯特军队成员全部杀死。战争变成了一场报复性的大仇杀。至此,双方均未取得绝对优势。
1461年,双方第二次在圣阿尔班交锋。兰开斯特家族获胜,重新夺回被俘的英王亨利六世。兰开斯特家族遂以胜利者的身份向伦敦开进。而爱德华则抢先一步进入伦敦,宣布自己为英王爱德华四世。二王并存意味着战争的升级。3月29日,双方在图登展开了英伦三岛历次战役中伤亡人数最多的一场会战。双方投入的兵力至今仍无确切数字,只知道约克家族兵力在1.5万人以上,兰开斯特家族的兵力在2万人以上。战斗在大风雪中进行。爱德华以天气为掩护,派出一批弓箭手先进行几次齐射,然后立刻撤回。兰开斯特家族的弓箭手不知实情,盲目胡乱射击,根本没有给对方造成任何杀伤。几个回合后,爱德华指挥约克家族军队发起进攻,大败兰开斯特家族军队。此次战役伤亡人数不详,据保守估计,不会低于参战总兵力的50%,创下了历史纪录。而亨利六世及王后、王子则狼狈逃走。
(3)巴内特战役
图登战役后不久,亨利六世第三次被俘,囚入伦敦塔。王后玛格丽特携王子逃亡法国,爱德华四世暂时保住了自己的地位。但他的统治不十分稳固,曾支持约克家族的华维克,与王弟克拉伦斯一起密谋推翻爱德华四世。结果,事情败露,华维克和克拉伦斯逃到法国,与在那里的亨利六世王后握手言和。取得了法国支持后,华维克与克拉伦斯返回英国,进入伦敦,救出亨利六世。爱德华见大势已去,逃往弗兰德斯。
爱德华亦不甘心失败,在弗兰德斯雇用了一批日耳曼和弗兰德斯士兵。
1471年3月,爱德华带领1500名雇佣兵重返英伦三岛。爱德华避开兰开斯特军队,直奔南方,寻找昔日的支持者。曾与他反目的亲兄弟克拉伦斯此时改变立场,站到他一边。爱德华进展顺利,很快进入伦敦。
进入伦敦第二天,爱德华便与华维克在巴内特展开激战。这时,爱德华的军队已扩大到9000人,华维克的兵力为1.2万人。战斗中,华维克军队的右翼获得了胜利,误冲进自己战线中央后面,中央战线军队以为被自己人出卖,急忙撤退。爱德华乘机大举进攻,华维克战死,兰开斯特军队溃败。
巴内特战役激烈进行时,亨利六世及王后、王子在英国南部登陆。但这时的兰开斯特家族的势力已不如从前,更无法与爱德华的胜利之师相匹敌。
托克斯伯格一役,兰开斯特军队惨败,亨利六世及王后被俘,王子被杀。
1483年,爱德华死后,约克家族发生分裂。1485年8月,兰开斯特家族的远亲亨利.都铎自立为王,是为亨利七世。从此,英国历史上开始都铎王朝的统治,红白玫瑰战争正式结束。
2.英国海军的建立
亨利七世和亨利八世统治英国时,英国的军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两代亨利对英国军事的贡献莫过于海军的建立。
亨利七世大力支持航海事业,恢复"航海法"。他共建造了6艘舰船,并且建造了英国历史上第一艘军舰,名曰"伟大的亨利号"。这艘船重达1500吨,是16世纪最大的战舰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桅杆船。亨利七世时代,火炮已装备船上,增强了舰船的火力,他的大船"摄政"号装有旋转式火炮225门。他还鼓励海上探险活动。当卡波特于1497年"发现"了纽芬兰之后,亨利七世授予他海军上将头衔。恩格斯称:"亨利七世奠定了不列颠海军的基础。"
亨利八世比他父亲更重视海军建设,他创立了正规海军,下令建造快速灵活的新型战舰,舰上装载前膛式火炮。这种火炮太重,只能装在甲板上,最好是主甲板上。在船的两舷开设了炮口孔,不仅船头有火力,而且侧舷也有火力。第一艘装有这种火炮的船为"玛利玫瑰"号,1513年建成。在所建造的军舰中,最大的军舰装有80门火炮,4个桅杆,吨位在1000—1500吨之间。亨利八世还在船上专门配置了战斗水手,修建了几处专供海军使用的船坞。两代亨利的努力,为英国海军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这时的英国海军还不具备对外扩张的实力,但日后大英帝国的海军正是从这里起步的。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9-18 07:22:06


英国海上霸权的开始(下)

3.英西海上逐霸
新航路开辟后,海洋对欧洲列强显得日益重要。因此,大西洋沿岸国家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为谋求海外殖民和对外贸易的主宰,争霸军事行动的一个突出的特征便是海洋化。英国在16世纪最后30年中,主要与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
(1)争霸前实力之比较
英国同西班牙进行海上争霸时期,恰值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代。同海上强国西班牙相比,英国实力逊色许多。虽然亨利七世和亨利八世已为王家海军奠定了基础,但英国连常备陆军都不存在,海军也就更谈不上常备了。女王支持对海外进行海盗式掠夺,可是海军仅仅是她本人的一支私人舰队,不过只有34艘舰船。每遇战时,民用船只、商船便装上武器,拼凑成军。直到同西班牙交战之日,英国舰队的船只仅有172艘,其中包括海盗和私人的船只。
英西海上争霸战的主要原因,是英国支持尼德兰革命,令西班牙人大为恼火。其次,英国无强大的海军,却拥有一批著名的海盗,如霍金斯、德雷克、卡文迪什等。伊丽莎白不但不阻止他们的海盗行为,反而支持纵容。甚至荷兰海盗抢劫了西班牙船只之后,也被容许逃到英国。西班牙等国深受其害,它们远涉重洋掠到的金银财宝,在快到家门口时被英国海盗抢走。西班牙决定对英国开战,借以惩罚英国。
西班牙国王腓力对海军充满自信,认为胜券在握。他甚至认为,在英国登陆不会有任何问题,英国和荷兰舰队不可能是西班牙海军的对手。此次出征英国,由西班牙著名海军上将、有着丰富经验的克鲁兹挂帅。克鲁兹于1586年3月提交了作战计划,要求配备510艘舰船,兵员9.4万人,预计全部费用将达到380万杜卡特(西班牙货币单位)。腓力没有批准这一作战计划,只让他带100多艘军舰,而且仅限于英吉利海峡作战。不幸的是,这位海军上将还未参战,便于1588年1月31日死去。西班牙临阵易将,行动也随之搁浅。
克鲁兹的地位在西班牙无人能够取代。腓力在寻找接替克鲁兹的人选时,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他让西顿尼亚公爵负责这次大规模的海上出征。
出身高贵的西顿尼亚无海战经验,自知难以胜任,上书国王,请求易人。腓力未予恩准,只给他派了一位名叫迭哥.德.瓦尔德的人出任他的海军顾问。西班牙海军强大,但其将领的能力却为出征投下了不祥的阴影。
无独有偶,英国海军舰队司令霍华德勋爵也没有海战经验。然而,著名的海盗头子德雷克现已为海军上将,出任霍华德的顾问。德雷克在海上活动多年,有冒险精神,也有海战经验。早在西班牙舰队出征前,他便率舰队袭击了西班牙舰队的集结地加的斯,损坏西班牙各类船只33艘,破坏了西班牙人的行动计划,迫使西班牙人的准备工作推迟了一年。
16世纪时,火炮装备船上已有2个世纪的历史了。当时的火炮主要有两种:前膛炮和后膛炮。前膛炮主要有加农和卡尔维林两种。加农炮能发射一吨重的炮弹,射程较近。卡尔维林炮炮身长,射程较远。此外,还有其它种类的小型火炮。
16世纪的战船分为圆船和长船两种。圆船用来运输商品,长船是标准的战船。船在大洋上航行,主要靠风帆和水手。到英西双方开战时,船的形状又发生了变化,圆形船成为正规战船,这种船比长船宽3倍,甲板空间多,侧舷火力加强。比较而言,英国船比西班牙船要小一些。
自古以来,海战的主角是舰船。火炮未装备舰船之前,海战的主要"兵器"是装在船头的金属角头,用来撞击敌船,以达到撞伤、撞沉敌船的目的。
火炮上船后,对海战的战术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战术发生了质的改变。
当时的火炮装在船的两舷,战斗中必须横过来,侧面对着敌船。如果在过去的时代,这简直是一种自杀行为,因为横过来的船身可能会被敌船的角头拦腰撞断。火炮与舰船相结合对以往习惯的战略战术是一种否定,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造船技术(在这一时期)对海战的影响。
英国人的远程炮比西班牙多3倍。西班牙人准备在中程和短程搏斗,而英国人则计划在远处就将敌舰击沉。
西班牙人对英国人的战术意图有所察觉。腓力曾说过,我们是想近距离肉搏,而英国人则想在远处把我们击沉。西班牙人还忽视了一个真正重要的原因,即英国人有优秀的海员,船比西班牙的船更轻便,容易操纵,海员不惧怕恶劣天气作战。而西班牙真正熟练的海员人数并不多,水手比划桨的奴隶强不了多少。整个西班牙人的战船象一座大堡垒,挤满了陆军士兵。英国船上的水手虽然也是被迫的,但每天能得到4便士的报酬。英国船上的水手也是士兵,能上阵打仗。霍华德等人根据火炮船的特点,采取了一新式海战战术——以纵队形式迎敌。这一战术是海战战术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先声。
西班牙"无敌舰队"共有130多艘的各类船只,其中3桅大帆船20艘,武装商船44艘,重修旧船23艘,差遣船22艘,快艇13艘,帆桨两用中型舰船4艘,划桨长船4艘。实际上用于交战的船只有60—70艘,舰船总吨位57800多吨,总人数6万多人。英国参战舰船172艘,其中王室舰队34艘,伦敦等地舰队64艘,其余为辅助船只。
(2)激战英吉利海峡
西班牙人基本准备就绪时,腓力国王对西顿尼亚下达了命令:"当你接到我的命令之后,就应带领全部舰队出海,直向英吉利海峡进发……"1588年5月20日,西顿尼亚带领西班牙"无敌舰队"离开了里斯本,驶向英吉利海峡。刚登程的舰队尚未参战就遭到了大西洋狂风恶浪的迎头痛击。经过近3个星期的颠簸,"无敌舰队"不得不进入柯鲁纳避难。舰队情况一团糟:食品腐烂,淡水漏光,许多舰船需要修补,一些人染上了疾病。
面对这种情况,西顿尼亚建议国王暂停行动,来年出征。但被拒绝,西顿尼亚只得从命。
7月中旬,"无敌舰队"总算到达了英国海域。此时,英国舰队正在朴利茅斯港集结。无敌舰队到达朴利茅斯水域后,马上拉开战斗队形,准备与英国海军交战。西班牙舰队仍然是传统的阵形——新月形,分为主力、左翼(前卫)、后卫(右翼)。西顿尼亚指挥主力迎击霍华德,后卫则负责对付德雷克。
英国军舰一直没有露面,西顿尼亚误以为仍在港内,认为消灭英军舰队的机会就在眼前。后来,他从俘虏口中得知,霍华德和德雷克已驶出朴利茅斯。他们二人识破了西班牙人的作战意图,在他们到来之前驶出朴利茅斯,到达了南部海域。西顿尼亚计划落空,下令抛锚,摆开战斗队形,坐等迎战英国军舰。翌日拂晓,大批英国军舰突然出现在"无敌舰队"前面,且处于顺风位置。西顿尼亚自知无法避开,令手下升起西班牙王室旗帜,全体进入战斗状态。
英国人利用风势,向西班牙人主动进攻,炮烟直飘向"无敌舰队",蒙蔽了敌军的视线。英国舰队排成一条直线,一面行驶,一面向西班牙舰队开炮。"无敌舰队"的后卫经不起打击,一些船上出现混乱。西班牙将领李卡尔德急忙乘船赶来,以防舰队溃败。德雷克、霍金斯等人带船出动,围住李卡尔德,猛烈轰击。西顿尼亚急忙解围,让他所在的旗舰也参加了战斗,总算把李卡尔德救了出来。在另一场混战中,西班牙军需处长和金库所在的"圣萨尔瓦多"号船中弹起火,退出战场。
这是英西两国军舰第一次交锋,英国人占了上风。而西班牙人近战登船的作战计划落空,"无敌舰队"并非无敌。
7月23日,双方在海上进行了整整一天的海战,差不多耗尽了弹药,但均未给对方以致命的打击。英国人很快补充了足够的弹药,又可以发动进攻了,而"无敌舰队"劳师远征,补给困难,不得不改变计划,向法国加莱驶去,以期在加莱得到补充。124艘战船在加莱海面停泊下来。英国军舰在霍华德指挥下,把136艘战舰中的大部分停泊在西班牙军舰火炮射程之外的地方,利用自己火炮射程远的优势,在远处轰击"无敌舰队"。"无敌舰队"火炮射程近,无法还击,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7月28日,英国人用8艘小船改装成火船,在第二天黎明,火攻"无敌舰队"。8艘火船顺风疾驶,飞快冲进西班牙舰队的队形中。西顿尼亚急忙命令砍断缆绳,准备躲避。此时的西班牙舰队乱成一团,舰队无法在逆风中靠拢,只好散开向北驶去。英国军舰紧随其后,对西班牙舰队整整轰击了一天。西班牙舰队也想还击,但缺少重型炮弹,轻型炮和火绳枪又无济于事,结果只能被动挨打,舰船受到重创,士兵伤亡惨重,但舰船没有被击沉。天黑后,英国军舰又包围了西班牙舰队,攻占了受重创的军舰,共俘获西班牙舰船16艘。西顿尼亚无可奈何地放弃了登陆加莱的计划。
7月29日,西顿尼亚仍打算向南航行,返回西班牙,但风向未变,被迫绕道北海返回。狂风恶浪把败下阵来的"无敌舰队"推向北方。8月2日,"无敌舰队"勉强集结起来。弹药明显不足的英国舰队,只好收兵回港。8月4日,"无敌舰队"又一次遭受大风暴的袭击,19艘船沉没,35艘船失踪。剩下的船只不是被吹到挪威海岸,就是被吹到爱尔兰海岸。未被吹走的船也因饥饿、疾病,死亡者数以千计。
1588年10月,"无故舰队"幸存的43艘舰船和3万人回到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在海战中共发射了10万多发炮弹,竟没有损坏一艘英国舰船。以"无敌"冠名的舰队,损失惨重,大败而归。
(3)后果及其它
"无敌舰队"的惨败,标志着西班牙海上强国地位的根本动摇,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开始。这次海战胜利,为日后"日不落"大英帝国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英国海军的成功之处,在于军事技术和军事思想的创造性。海战中,英国人创造性地运用了海军作战火力,说明当时英国海军战术上领先于别国。
英国军舰的致胜法宝,是强大的侧舷炮火。英国军舰每5艘组成一组,一艘船侧舷射击时,其余的船装填弹药。5艘船接力般地、不间断地射击,不仅火力强大,射击速率提高,也使火力提高到原来的5倍左右。
此次海战后,英国正式形成了舰队纵列的战术思想,即作战时舰队排成纵队,最大限度地发挥舷炮火力威力。同时,纵队战术也有利于指挥官的指挥,作战时更具有机动性。因此,英吉利海峡之战,不仅是英国海上霸主的开端,而且在人类军事技术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从此,人类海军战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9-19 08:50:19


欧陆军事强国法兰西

1.三代君主的炮兵建设
法国的炮兵在近代欧洲较有名气,其原因之一得利于三代君主对炮兵的重视和经营。这三代君主分别为查理八世、路易十二、法兰西斯一世。而这三代君主正是意大利战争期间的法国国王。意大利战争的进行,为三代君主的经营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1)查理八世与法国炮兵
1445年,英法百年战争仍在激烈进行之际,法王查理七世便建立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支直属王室的常备军。这支常备军分为16个连,总计9000人。此外,他还建立了一支攻城炮队,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从英国人手中夺回了一系列失去的要塞城堡。路易十一继承王位后,利用这支常备军四处征伐,使他获得了"国土聚合者"的美名,布列塔尼和东方各省以外的领土都归入法国版图。除了进行土地兼并的军事行动外,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军事实力:迫使富裕的有产者向他提供资金,增加骑兵连的兵额;在瑞士招募雇佣军,加强炮兵部队等。路易十一军事上的成功,得益于他的常备军和那支训练有素的炮兵部队。
然而,在法国和欧洲历史上,乃至整个人类军事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法国国王则是查理八世。他继承王位时,火炮已有了很大改进,威力越来越大,但他仍对火炮作了最大改进。他彻底取消了可拆卸的火炮尾部,开始铸造完整的青铜火炮。他制造的火炮采用了炮耳轴和装有轮子的炮架,这样可使火炮在战争中更具有机动性,火炮的攻防作用更加突出。查理八世统一了火炮口径(尽管如此,火炮的口径仍杂乱繁多),把较轻的火炮用于野战,野战炮队第一次成为特殊兵种。查理八世将双管火炮安装在35匹马牵引的四轮炮架上,其余的火炮安装在24匹马牵引的双轮炮架上。查理八世的炮兵部队中,每门火炮都有一组固定的炮手,设有专门的炮兵勤务组织。经过改进的小口径火炮,可随其它部队一起行动,使用操作十分方便。查理八世依靠这样一支法军炮兵对意大利发动了战争。
1494年,奥尔良公爵击败了那不勒斯军队后,统帅了主力部队。法军的炮兵和"分阵联队"的骑兵,直扑意大利,攻克了沿途一个又一个要塞和堡垒。但是,在人类军事史上大书特书、每每提及的战役则是福尔诺沃会战。
在这次会战中,法军不仅拥有强大的炮兵部队,火力凶猛,机动性强,而且可以根据战斗的需要拉到战场,亦可变换阵地,随时移动。意大利军队也装备了火炮,但与法军的火炮相比笨重不堪,要用犍牛驮运。火炮本身也由几个部分组成,战时进行组装,行动迟缓。交战时,只能固定在事先选定的阵地上,将火炮架设在垫板上发射石弹,毫无机动性可言。在该役中,法军火炮大出风头,猛烈轰击意大利军队。法军炮兵一小时发射的炮弹,比意大利军队一天发射的炮弹还要多。恩格斯在评价这次战役中法军炮兵的作用时说,法军的野战炮兵"震动了整个意大利,于是这一新兵种便认为是无敌的。"福尔诺沃会战向世人展示了查理八世的炮兵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成为军事史上常为人们提及的经典战役。马基雅维利在评价查理八世在意大利作战时说,他指挥的法军实际上是"手执粉笔"进行的列队行进,也就是说,他的军队行进时就好象事先在地图上用粉笔画出了行军路线一样。查理八世军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炮兵,他将法国炮兵推向了鼎盛和辉煌,使更多的人认识了炮兵的威力。
(2)路易十二和法兰西斯一世
作为查理八世的后继者,路易十二和法兰西斯一世继承他的炮兵建设事业,改进了野战炮,使野战火炮发射效果更佳,更容易攻击敌方的侧翼。法兰西斯一世把炮兵组成一个特殊部门,由炮兵总司令指挥。1519年9月,法军同瑞士军队在意大利北部的马里尼地区进行了激烈的争夺。瑞士的长矛兵自以为人多势众,不把法军放在眼里,尤其是当时的火炮还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在两天的激战中,法军改进后的炮兵部队发挥其机动性强的优势,以强大的火力轰击瑞士长矛兵。这是一场冷热兵器对抗的战斗。结果,法军的火炮降服了瑞士的长矛兵,使其难以发挥特长,并且配合步兵,击溃了在欧洲称霸一个多世纪的瑞士长矛兵。法军炮兵的胜利,不仅仅是射击火器对冷兵器的胜利,而且再一次显示了火炮的优势,说明三代君主对火炮和炮兵的苦心经营并未付诸东流。
三代君主时代,火炮不断改进,炮弹也发生了变化。最初火炮发射的炮弹是石制的。石制炮弹易碎,有许多缺点,后来改成了铸铁的,杀伤力随之增强。火炮的口径也容易统一,国王想要什么样的火炮就能铸造出什么样的火炮。
2.意大利战争中的法国
半个多世纪的意大利战争,对法国影响颇多。法国一直是意大利战争的主角。法国三代君主不仅重视炮兵建设,而且热衷于战争,战争成为这一时期法国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法国要耗费巨资供养庞大的步兵、炮兵,购买火炮,加强炮兵建设等等。这一时期,法国出现了专职打仗的职业军人,而不是那些骄横一世、爱打抱不平的封建骑士。换句话说,这一时代战争的规模、程度已说明,战争不是那些封建采邑骑士唱主角的舞台了。战争的费用也因火炮、兵员的增加而增加,除了国王谁也养不起炮兵。
当然,意大利战争中,法军的火炮在一次战役中,每发炮弹击倒20多人,这也是前所未有的现象。由此看来,法国国王重视炮兵建设不无道理。
在意大利战争中,法国是西欧强国中拥有最强大的常备军的国家。除炮兵之外,法国的常备军,都由骑兵组成,包括国王的近卫队和精骑兵团。近卫队要经常性服役,精骑兵团轮流担任卫戍任务。战时,国王发布动员令和征兵诏书,征召佃农服役,因此组成的骑兵素质上参差不齐。法国没有正规的步兵,战时的雇佣兵以瑞士和日耳曼雇佣兵为主。但雇佣兵也有雇佣兵的麻烦。路易十二时代,意大利战争中,瑞士兵临阵哗变,给路易十二震动很大,于是他下决心组织一支本国的步兵。法国在1513年恢复了自由弓箭手,可是在管理上困难重重。法国解决兵员构成问题,是后来的事情。
和西欧其它国家差不多,法国军队出征时,也有大批随行人员在后面尾随。大部分都是妇女和儿童,这些人严重影响了法军的行进速度。查理八世远征意大利时,军队后面的尾随大军竟多达4万人。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后,大半畏难退却,但仍有1万人的非战斗人员在后面尾随。正是有鉴于此,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军事改革时,才以整饬军队为主要内容之一。
3.胡格诺战争
(1)新教徒起义与德勒战役
1562年,法国爆发了胡格诺战争。胡格诺一词来自德文Eidgenossen,意为"宣誓联合的同盟者"。胡格诺战争断断续续进行到1598年,前后30多年。参战的一方为信奉加尔文教的新教徒,另一方是站在政府一边的天主教徒。
战争爆发时,法国国王为查理九世。查理九世3年前继位时仅10岁,由母后喀德琳摄政,实权操在掌握法国军队的吉斯公爵手中。吉斯与喀德琳多有不睦之处。法国与西班牙战争结束后,国内出现了大批失业军人,为战争双方提供了兵源。1562年3月1日,吉斯指挥军队袭击正在做礼拜的胡格诺教徒,当场死伤200多人。胡格诺教徒举兵反抗。许多人响应胡格诺教徒号召,包括一些贵族在内的许多人加入其中。恩善为其首领之一。恩善占领奥尔良,号召胡格诺教徒起义。新教徒积极响应,与旧教徒冲突不断。胡格诺战争正式开始。
以新教为国教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出于政治上的原因,派军队渡海援助胡格诺教徒。天主教军队为阻止胡格诺军队与英军会合,攻克了胡格诺势力的中心卢昂。
恩善和海军上将科里尼指挥1.5万人,准备开往哈佛与渡海的英军会合。12月中旬,行至巴黎西部德勒时,与天主教军队相遇。天主教军队约为1.9万人,其中有5000瑞士长矛兵,胡格诺军队中则有5000日耳曼雇佣兵。
最后,天主教军队取得胜利,双方各自损失4000人左右。有趣的是,天主教军队指挥官蒙特莫伦西和胡格诺军队指挥官,双双各自成为对方的俘虏。
德勒战役后,吉斯进军奥尔良。在围攻奥尔良时,吉斯被暗杀。喀德琳促成了双方的联合,反过头来共同对付英军。在双方联合攻击下,英军战败投降。
(2)二度、三度战争
胡格诺派教徒与天主教的和平仅保持了4年。1567年,恩善和科里尼再度举兵。劫持法国王室失败后,胡格诺教徒占据了奥尔良,把分散的军队重新集合起来,威胁巴黎。天主教军队不甘示弱,年已74岁的老将蒙特莫伦西利用胡格诺军队分散之机,指挥1.6万人在圣丹尼迎战。胡格诺军队因寡不敌众而败退,但蒙特莫伦西战死。恩善又把分散的军队召集起来,约6000人,再一次向天主教挑战。第二年,天主教徒对胡格诺教徒作了让步后,双方媾和。
媾和4个月后,天主教军队企图捕捉恩善和科里尼,事败,双方三度开战。1569年3月,在查纳战役中,胡格诺军队被击败,恩善被杀。10月,得到日耳曼新教徒支援的胡格诺军队与天主教军队在蒙康杜发生激战。天主教军队的骑兵和瑞士兵联合进攻,先将胡格诺军队的骑兵逐出战场,又袭击步兵。瑞士兵对日耳曼兵仇恨非常深,对他们进行了无情的大屠杀。是役,胡格诺军队一败涂地,损兵折将8000余人。科里尼负伤,另一主将被俘。
(3)圣巴托罗缪之夜大屠杀
胡格诺军队连连失利后不久,科里尼伤病渐愈。1570年4—6月,科里尼指挥3000骑兵和3000步兵从法国中部北上,逼向巴黎。8月8日,胡格诺派与天主教缔结和约,胡格诺派获得了广泛的宗教自由。但和约所带来的和平仅仅2年。1572年8月24日凌晨,天主教军队有组织、有预谋地对聚集巴黎的胡格诺教徒进行大屠杀,包括科里尼在内数千人被杀害。因为8月24日为圣巴托罗缪节,故将这场大屠杀称之为"圣巴托罗缪之夜大屠杀"。大屠杀发生后,双方战事又起。那瓦尔的亨利为胡格诺派的新领袖,占领了法国西南部大部地区。此时,天主教内部温和派组成了新派别,愿对新教徒作出让步,领导人是国王之弟亨利,即不久后即位的法国国王。
(4)三亨利之战
1574年,亨利三世继承王位时,胡格诺派与天主教军队之间战争又一次爆发。吉斯是天主教徒中的强硬分子,而天主教中的温和派又倾向支持胡格诺派。亨利三世也希望和平,但在胡格诺的问题尚未解决时,法国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三亨利之战"。三亨利指的是:法王亨利三世、那瓦尔的亨利(胡格诺派首领)、吉斯公爵亨利。亨利三世鉴于吉斯为首的天主教同盟势力强大,名义上支持吉斯,收回了对胡格诺教徒的种种许诺。
胡格诺派再次举兵开战。1587年,在科特拉斯的战斗中,胡格诺军队的火绳枪兵将王家步兵击败。但吉斯的天主教军队也两败胡格诺军队。1588年5月,吉斯军队开进巴黎,国王亨利三世逃走。同年12月,亨利三世派人刺死吉斯公爵亨利。然而不久以后,亨利三世亦被人刺死。临死前,他将王位传给了那瓦尔的亨利,是为亨利四世。三亨利只剩下一位亨利——亨利四世,他的主要任务,是同天主教同盟进行斗争。
亨利四世的王位没有得到天主教同盟的承认,西班牙国王也想身兼法国国王。此时天主教同盟的首领为吉斯公爵亨利的幼弟梅因。1589年9月,亨利四世指挥8000军队,以其卓越的战术和强大的炮兵火力,大败由2.4万人组成的天主教同盟和西班牙联军。
第二年3月,亨利四世带领1.1万人在巴黎西北伊夫里与梅因的1.6万人再度交战。亨利四世把骑兵和火绳枪兵混编在一起,步兵和骑兵均能发挥优势。胡格诺派的火绳枪兵和炮兵也显示出了较强的战斗力,击败了梅因骑兵。亨利四世亲率骑兵攻击天主教同盟军队的中央战线。天主教徒全线溃败,4000多人被杀。
亨利四世在与天主教同盟的斗争中,看到了西班牙势力在法国的增长。他一改往日策略,号召新旧教徒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班牙。1598年,亨利四世皈依天主教,确立了在大多数法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不久进入巴黎。此后,他一直同西班牙军队进行斗争,双方互有胜负。1598年4月,亨利四世允许宗教信仰自由,胡格诺战争结束。5月,又与西班牙签订和约,两国战争暂告终结。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9-20 09:07:57


军事巅峰时代的西班牙

15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西班牙是欧洲军事强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无论是陆地,或是海上,西班牙的军事实力雄踞欧洲各国前列。在军事制度、治军之道、战略战术等方面,西班牙对欧洲的影响,长达1个多世纪。
1.伊莎贝拉的军事行动
1479年,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卡斯提尔女王伊莎贝拉与夫君阿拉冈国王斐迪南实现了对伊比利亚半岛的共治。伊莎贝拉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颇有历史影响的军事行动。
(1)大败葡萄牙
伊莎贝拉与斐迪南的联姻,招致了本国大贵族的极大不满,因此他们与早就对卡斯提尔抱有野心的葡萄牙国王阿丰索相勾结。1475年,阿丰索带2万军队进入卡斯提尔。年轻的女王没有军队,也没有大量的金钱,亦缺少斗争经验,但她以不屈的精神,号召人们保卫自己的国家。她奇迹般地在短时间内组建了一支4万人的军队。卡斯提尔人民不愿忍受外族压迫,战斗中表现得异常勇敢。战争历时4年,终于在托罗战役中打败阿丰索,葡萄牙军队被迫撤出卡斯提尔,后西葡两国结成盟邦。伊莎贝拉的成功,为日后西班牙霸业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2)建立警察队伍
伊莎贝拉即位之初,国内局势很不稳定,各地土匪横行,商人们都成了士兵,全副武装才敢上街。伊莎贝拉重新组建了曾在历史上存在过的"圣兄弟会",用来负责监督各地贵族和百姓,维护自己的统治。
这个组织实际上是一支警察部队。警察制度的建立对女王稳固自己的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征服格拉那达过程中,又将这支警察部队改编成一支新型的陆军部队。
(3)"收编"骑士团
打败葡萄牙后,伊莎贝拉开始剪除国内大贵族的势力,但对她构成威胁的是三大僧侣骑士团:卡拉特拉瓦、阿尔坎培拉和圣地亚哥三大骑士团。三大骑士团都拥有重兵。如,圣地亚哥骑士团一次战役可出骑兵400人、长枪兵1000人。倘若控制了这些骑士团,不仅可消除内患,亦可增强国力,否则遗患无穷。伊莎贝拉利用自己的威望,首先迫使卡拉特拉瓦骑士团承认她的丈夫斐迪南为首领。接下来,她又以同样手段,迫使另两个骑士团归服。成功"收编"了骑士团后,伊莎贝拉的实力大增,再也不是没有一兵一卒的女王了,也为日后的军事行动打下了基础。
(4)征服前的整军
国内局势稳定后,伊莎贝拉和斐迪南开始实施多年的计划——将阿拉伯人逐出伊比利亚半岛。在这里,阿拉伯人所占的据点是8世纪由北非摩尔人建立的格拉那达王国。格拉那达东西北三面被西班牙包围,首都格拉那达是著名的要塞,人口25万,拥有精兵5000人。格拉那达曾长期臣服卡斯提尔。哈桑继位后,不再称臣纳贡,并且进攻卡斯提尔。伊莎贝拉因而决定赶走阿拉伯人,收复格拉那达。
但收复格拉那达并非易事,因为当时的西班牙军队简直是一伙乌合之众,军队、战术等都处于落后状态。伊莎贝拉进行了认真准备,而且在许多方面带有创造性。她根据格拉那达多山、多暗堡的地形特点,放弃以往重用骑兵的作战方法,突出炮兵、步兵和工兵。她把新组建的警察部队改编成新型陆军,另在日耳曼、英格兰等地征招大批志愿兵,在瑞士招募了当时欧洲最精锐的步兵,使西班牙军队的实力大为改观。女王组织了强大的炮兵,用来拔除明碉暗堡;建立了一支3万人组成的破坏兵团,负责把作战地区周围的城镇和堡垒夷为平地;同时专门组织了补给部队,以保证军需和弹药。
为了扭转军队技术装备和武器落后的局面,女王不惜花费巨资从日耳曼、法国和意大利请来专家,建立兵工厂,大量制造火炮和弹药,经过一番努力之后,伊莎贝拉手下的炮兵,可以称得上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炮兵。他们使得攻城炮口径最大达到35厘米,可发射铁弹、石弹和火球。许多火炮安装在木制炮架上,用牛牵引,但没有车轮。经过一系列准备,伊莎贝拉共集结了8万多人,其中骑兵1万多人,步兵4万人,其余为工兵、炮兵等。
(5)攻城始末
1485年,斐迪南带兵出征,进攻格拉那达。在攻打格拉那达的罗哈城时,西班牙军队大败而归,损失大批辎重、弹药。
首战失利,军队士气大受影响,素有韬略的伊莎贝拉也一筹莫展。正在这时,格拉那达发生内乱,王子阿布达拉发动政变,自立为王。为了王位,父子交兵,纷争不已。伊莎贝拉利用其宫廷内讧,再次发兵征讨,突破格拉那达多处城池,生俘阿布达拉。女王未将他处死,反而承认他为合法国王,放他回国。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回去后继续同父亲作战,加深其父子间的仇恨。阿布达拉回国后,为王位同父亲内战不息。结果,一些部落酋长将父子二人一并废黜,另立哈桑之弟埃兹札噶为王。伊莎贝拉决定利用其叔侄矛盾来各个击破,并首先攻击埃兹札噶。她亲率步兵4万、骑兵1万,大炮几十门参战。在这支队伍中,女王还专门组织了一支女骑兵队,其中包括宫女、公主等。1487年,女王的军队进攻马拉加城。马拉加战略地位仅次于格拉那达,可凭借港口与非洲联系。守城数千精兵,多系非洲最精锐部队。此外,马拉加城墙坚固,易守难攻。斐迪南指挥部队抢修围城工事,并令舰队封锁港口。斐迪南又把女王请到前线,使攻城士兵的士气受到极大鼓舞。斐迪南天天下令炮击马拉加,马拉加城内一片混乱,情况恶化,被迫开城投降。
1490年春天,斐迪南指挥军队毁坏格拉那达城西肥沃平原,将其四周24个小城镇和村庄夷为平地,把所有的粮食和牲畜一扫而光。他的破坏兵团发挥了作用,格拉那达外界供应中断,成为一座孤城。4月,斐迪南带8万人在格拉那达城下安营扎寨,决心长期围困格拉那达。格拉那达人见此情景心中已十分明了:或是城池被攻破,或是被困死、饿死。阿布达拉国王自知大势已去,于1492年1月2日宣布投降。
伊莎贝拉经过7年苦战,结束了阿拉伯人对格拉那达长达781年的统治,把穆斯林赶出了西欧。
(6)士气、后勤、野战医院
攻克格拉那达的胜利与伊莎贝拉本人有着直接关系。在对阿拉伯人的斗争中,她十分注重鼓舞士气,常常亲临前线。1485年,为攻克格拉那达要塞巴萨,女王把自己的金银首饰押给了高利贷商人。
女王的行动使全体将士倍受鼓舞,从而激发了将士们克敌制胜的斗志。
女王重视军事后勤工作。进攻格拉那达时,她共动用了8万多匹骡马,承担后勤运输。1488年,斐迪南围攻巴札期间,投入兵力9万多,由于伊莎贝拉亲自指挥后勤,成绩极为显著,保证了战役的成功。她的工兵部队是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兵修路架桥,保障了战争顺利进行。在协调作战中,伊莎贝拉还筹建了一个野战通信部队,专门用于战时的通信联络。
伊莎贝拉组建了欧洲历史上第一家野战医院——王家医院。据记载,这家医院是近代野战医院的鼻祖,它在战争中曾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在围攻马扎城时,军中瘟疫流行,由于野战医院的医疗救护,全军没有受到太大影响。野战医院的创立不仅是伊莎贝拉本人的杰作,而且也是人类军事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
伊莎贝拉攻克格拉那达的军事行动及其成功,除了具有重大的政治影响之外,在人类军事发展史上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许多军事上的创新,对西班牙、欧洲的军事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诸多因素的综合,促成了征服格拉那达的成功,并成为军事史上的重大事件。
2.西班牙军事的黄金时代
1516年,伊莎贝拉与斐迪南的外孙查理一世继承王位,卡斯提尔和阿拉冈正式合并为一,改国名为西班牙王国。查理一世对西班牙军事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
(1)军队建设
查理一世的西班牙王国,比之外祖父母的王国要强大得多。
"发现"新大陆后,美洲的黄金源源不断运到西班牙,使查理一世建设军队有了物质上的保障,而且在"发现"新大陆所产生的各种财富效应的氛围中,西班牙的青年人都以当兵为荣,认为最值得做的事情就是冒险,尤其是在战争中的冒险。查理一世的军队建设,正是在这种前提下进行的。
西班牙军队以步兵为主,步兵高于其它兵种。查理一世本人曾肩负火枪,在步兵中服役。只是后来由于高级军官一再劝阻他不要进行这种无谓的冒险,他才罢休。查理一世的军队建设有许多独创之处,其中之一,便是后来为欧洲各国先后仿效的新兵训练制度。西班牙的新兵参战前,均必须先在国内各部队中由教官进行训练。一批新兵训练结束后,进部队服常备兵役时,另一批新兵又被调去训练。如此进行,川流不息,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制度化。这就是历史上新兵训练制度的开始,并且先后为欧陆国家所接受。
西班牙的步兵团,也为现代步兵团的确立打下了基础。西班牙步兵团是一个约有3000人的战术单位。每团有12个连,每连约250人。1545年时,连队内的长矛兵和火绳枪兵人数相当。一个连有上尉1人、少尉1人和一个士官、10个班长。步兵团团长是上校,下设一名少校、一名副官、几名参谋。团长有一个由8名长矛兵组成的卫队。西班牙军队比较注重士兵的精神生活,每个团里都有13个随军牧师。医务人员有内外科医生各一人和一名司药。开始时,每个步兵团由数量不等的几个纵队组成,最后标准化为3个纵队。"当步兵团成为西班牙军队的标准编队时,剑盾兵和戟兵便消失了。代之以长矛兵和火绳枪手组成的步兵团或称'西班牙方阵'。"西班牙方阵颇有影响,很快成为欧洲各国仿效的楷模,经久不衰达100多年。
西班牙军队的官兵都有薪饷。一个熟练的火绳枪兵每月最多可挣4个埃斯库多(葡萄牙货币单位),长矛兵最多不超过3个埃斯库多。但军队常常不能按时发饷,加之纪律松驰,军队抢劫行为不断发生。
西班牙步兵方阵还创造了一种新的战术,即后退装弹战术:火绳枪或滑膛枪兵齐射后,士兵在排与排的间隙,一列列地退到后排装弹药。使用滑膛枪时,如果有10个以上的横列,就可以保证火力无间断。这种不间断的射击,使军队在战斗中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火枪兵和长矛兵。
但西班牙步兵方阵也有许多不合理之处。在火器进步的时代,这种方阵日益密集,越发显得机动性缺失。不仅如此,西班牙步兵身披重甲,头顶高盔,又有胸甲、腿甲等等,使"负担过重"的火绳枪兵在战斗中不能自由射击,只能齐射,机动性很差。在火绳枪兵和长矛兵混编情况下,火绳枪兵必须依靠长矛兵保护,否则将遭到敌人的袭击。长矛兵手中的长矛,长达5米多,重近10公斤,是比较厉害的进攻性兵器。火绳枪不能短兵相接,所以在火绳枪射击后,长矛兵便要向前推进。
不论西班牙方阵优缺点如何,在16世纪时,已可谓威震天下。战斗中,长矛兵排成3个密集的横队,每横队正面50—60人,纵深为20列,4个边角是排成密集方队的火绳枪兵。这种密集的队形宽约150米,纵深为100米。
西班牙步兵纵队的成功之处,就是使法国模仿西班牙,组成了地区性常备部队。人们对西班牙的步兵团评价较高,称其为"步兵之花"。
(2)士气与兵器
西班牙在欧洲,就其领土面积而言,可谓"弹丸小国",但在战事频仍、名将辈出的欧洲历史上,其军事优势却保持了100多年。据此,我们不能不承认它的军事制度有其诸多可取之处。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西班牙能保持100多年的军事优势,而"流芳百世"的名将却几乎没有。但在西班牙这种不灵活的军事制度下,竟产生了深受狂热职业军人精神浸润的士兵,他们在战争中士气高昂,具有高度的自信心和集体主义精神。这些精神汇集到训练有素的西班牙士兵身上,便成为欧洲出类拔萃的军队。西班牙士兵以职业军人为骄傲。这与其它国家的雇佣兵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西班牙军队可以打败同等条件下的任何军队。
在西班牙步兵团中,火绳枪兵和长矛兵为主要兵种。在火器尚未取代冷兵器的时代,火绳枪与长矛均为杀伤力极大的兵器。15世纪末,在西班牙支持那不勒斯同法国的战争中,西班牙名将贡萨罗.德.科尔多瓦发现了黑色火药兵器的另一重要战术功能——可使防御能力成倍增加。他第一个将火绳枪兵布置在战壕里,用火绳枪来保卫宽阔的正面阵地,把省下的许多兵力用于他途。他还把火绳枪兵和长矛兵加以混合编制,用长矛兵为火绳枪手提供可靠保护,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步兵作战中的一个难题。
科尔多瓦所解决的,是轻武器问题。16世纪20年代,西班牙人发明了穆什特克火枪(后来,欧洲各国普遍装备了这种火枪)。该枪口径在23毫米之内,枪重8—10公斤,射程可达250米。这种枪放在木叉架上射击,杀伤力较大,可以击穿敌军的盔甲。但这种枪操作复杂,至16世纪末时被滑膛枪所取代。
3.海陆两强时代及其终结
在人类军事史上,火药用于战争是一次划时代的突变,而西班牙人的杰出之处是,查理一世把随身火器一火绳枪与步兵队结合起来,于是,西班牙人拥有了一支十分强大的步兵常备军,而且优势一直保持到三十年战争。
西班牙依仗强大的步兵而成为西欧军事强国,连年对外作战,多次参与国际争端,如意大利战争、三十年战争等。在多次国际性战争中,西班牙火绳枪兵及其步兵方阵把西班牙推上了军事强国的地位。但在三十年战争中,西班牙的步兵方阵及其战术已经落伍,无任何改革与创新,最后终于被淘汰。
西班牙在海军方面也是欧洲强国,有过利班多海战胜利这样辉煌的纪录。它的海军和"无敌舰队"虽未达到"无敌"的程度,但在欧洲也属强国。
西班牙人将火器装上舰船之后,打破了土耳其人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也揭开了海战史上一个新的时代——风帆与射击时代。西班牙人利用自己海军的优势,成为"新航路"的"开路先锋",垄断了对美洲的掠夺。但同它的步兵一样,西班牙海军缺少进一步的创新,陈旧的战术不能适应新的时代潮流,"无敌舰队"的失利,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战术陈旧。"无敌舰队"被击败后,西班牙海上强国的地位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而唐斯海战又被荷兰海军击溃,西班牙海军从此一蹶不振,取而代之的是英国和荷兰。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9-21 08:57:13


意大利──—欧洲战争之中心(上)

1494年,法王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拉开了意大利战争的帷幕,靴形半岛上从此屡兴战火,成为欧洲战争的中心。这些战争统称为"意大利战争"。战场设在意大利,但实际上却是法国、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为争夺意大利而进行的战争。战争后期又演变为法国和西班牙两国为争夺欧洲霸主地位而进行的战争,也是两国兵器、战术等多方面的全面较量。
1.火绳枪兵挫败炮兵
意大利战争分为三个阶段。1494年战争伊始,至1504年为第一阶段。
1494年秋,法王查理八世率领装备火炮的法国军队和瑞士雇佣兵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直奔那不勒斯。法军装备精良的炮兵,一路攻城拔寨,几乎无城不克。尤其在福尔诺沃战役中,法军威力强大的火炮发挥了作用,向世人展示了炮兵在战争中的作用。
1495年,法军进入那不勒斯,欧洲各国大为震惊。意大利境内的威尼斯、米兰等国,以及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阿拉冈)、英国等国组成"神圣同盟",兴兵讨伐法国。由于那不勒斯归属阿拉冈,所以斐迪南表现得最为积极,亲自指挥军队在那不勒斯登陆。在被法军打败后,斐迪南马上改变策略,避开火力强大的法军正面,袭击法军后勤运输线。1495年5月,查理八世感到孤军深入,后援不济,于是留下一半兵力驻防那不勒斯,自己则带另一半回到法国。法军第一次远征结束。
查理八世死后,路易十二继承王位,但法国与西班牙的矛盾未有任何缓解,反而演化为战争。1502年,法军攻击西班牙军队,迫使西班牙军队退至意大利南部。法军在一系列战争中多次获胜。1503年,得到后援的西班牙军队占了上风,而且其步兵的火绳枪发挥了威力,火绳枪发弹如雨,泼向法军和瑞士雇佣兵。西班牙的火绳枪兵打败了瑞士长矛兵,火绳枪亦让曾大显威力的法军炮兵顿失光彩。
2.法军炮兵扭转战局
1509—1515年为战争第二阶段。法军入侵意大利期间,威尼斯乘机扩张势力,招致教皇极大不满。同时,教皇也担心法国势力增长,于1510年组成了"神圣同盟",号召把"意大利从野蛮人手中解放出来",向法国开战。西班牙国王斐迪南、英王亨利八世均与教廷联盟。
1511年,年仅21岁的加斯东伯爵出任意大利法军主帅。加斯东指挥军队进展顺利,很快控制了意大利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加斯东又挥师南下,围攻拉文那,准备引诱西班牙军队与之决战。西班牙和教廷组成的联军中的一支,由西班牙将领雷蒙德指挥,小心翼翼地驻扎在拉文那附近。雷蒙德的军队构筑了坚固的工事,用以对付围攻拉文那的法军。法军人数为2.3万人(含8000多日耳曼兵),以西班牙为首的联军为1.6万人,另加拉文那守军约5000人。西班牙军队阵地的正面是坚固的野战工事,设有障碍物。这个防御工事是由当时最为著名的工程师、步兵指挥官纳瓦罗指导完成的。法军拥有火炮54门,西军火炮数量为30门,法军炮兵占有明显的优势。加斯东只留下2000人继续围攻拉文那,带余下兵力对付西班牙军队。
双方几个小时的炮击,揭开了拉文那会战的序幕。炮击中,双方均有较大伤亡。纳瓦罗的步兵有坚固的工事为防护,伤亡不多,而没有工事的骑兵则伤亡较大。骑兵无法忍耐炮击,擅自行动,单独发起进攻。由于这次进攻带有很大盲目性,缺少协调,很快就被法军打退,法军便乘胜进攻。当日耳曼雇佣兵在战壕里与法军搏斗正酣时,加斯东把两门加农炮运到西军背后,开炮轰击。背后遭到炮击的西班牙军队惊慌失措,急忙夺路而逃。追击中,加斯东饮弹身亡。拉文那会战中,法军死伤4500人,西军死亡9000人,负伤人数不详。纳瓦罗成为法军阶下囚。但西班牙国王并无用金钱将他赎回之意,纳瓦罗索性投靠了法军。
法军赢得拉文那会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炮兵。在这一阶段的较量中,法军的优势在于炮兵,炮兵打乱了西班牙人的战术部署,火炮战胜了火绳枪。
3.第三阶段
1521—1529年为意大利战争的最高潮,战争惨烈、壮观。火绳枪与火炮的较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火绳枪的威力
1515年,刚刚继位法王的法兰西斯一世带领3万法军突然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此次进军异常艰难,幸得那位西班牙工程师纳瓦罗技术上的指导,才算比较顺利地越过阿尔卑斯山。同年9月,法军在马里格纳诺打败西班牙军队,占领米兰。
1519年,兼任西班牙国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一世与法王法兰西斯一世因领土问题发生纷争,最后不得不以战争来决定胜负,主战场仍在意大利。小规模战争时有发生,但规模较大的、影响较远的战役,当属毕可卡会战。
参战的法军将领为兰提里元帅,兵力3万多人。由柯隆纳指挥的西班牙等国军队,兵力不足2万人。战斗尚未打响时,法军中8000瑞士雇佣兵因欠发军饷而闹事,以退出战场相要挟,声称只替法国打一次仗,兰提里被迫发起进攻。
按兰提里的计划,法军仍发挥炮兵优势,猛烈轰击西班牙军队阵地。瑞士雇佣兵未等命令下达,即擅自发起进攻,结果被压在西军阵地前。西班牙军队的火绳枪使手持长矛的瑞士兵饱受其苦,损失惨重,仅仅在半小时内,瑞士兵就损失了3000人。西班牙人随身携带的轻火器-火绳枪再一次显示了威力。法军虽拥有强大的炮兵,但炮兵毕竟无法取代步兵。西班牙人的火绳枪和步兵结合在一起,令法军的火炮望尘莫及。毕可卡一役,西班牙军以几百人的微小代价,取得了重大胜利,其特别重要之处在于,西班牙人向世人展示了火绳枪的威力足以决定战场的胜负,并且让无论多么高明的长矛兵亦无法与之匹敌。
然而,火绳枪进一步显示威力,让世人刮目者还在于帕维亚战役中西班牙人取得的成功。
1524年,那不勒斯总督蓝诺指挥西班牙军队为主的联军屡次打败法军,并进入法国境内。不久,蓝诺被赶出法国后,在米兰南部的帕维亚固守城池。
是年10月,法军围攻帕维亚。蓝诺留下部队守城,自己另求新的增援。法军攻城不克,改为围城。法兰西斯一世抽出1.5万人攻打那不勒斯,留下2.5万人继续围攻帕维亚。
1525年1月,蓝诺带领一支约2万人经过改编和加强的军队接近帕维亚。法兰西斯一世抽调部分兵力在西班牙军队可能经过的路上设下埋伏,构筑工事。两军在一条小河两岸对峙,不时夹杂着炮击袭扰。2月23日晚,西班牙军队在炮火掩护下,渡过小河,袭击法军。天亮后,集中在一起的西班牙军队,猛攻法军步兵主力,而1/3的法军步兵尚未交战便崩溃了。法兰西斯一世虽然勇敢,但他的步兵惨败,骑兵人数又越来越少,拼命冲杀也无济于事。最后他的坐骑倒毙,本人身负重伤,被西班牙人俘虏。
在帕维亚战役中,法军伤亡8000人,西军伤亡不到1000人。法军伤亡者中间,大部分是火绳枪造成的。法军炮兵强大,但火绳枪少,步兵交战时,火炮难以发挥优势,伤亡人数自然多于西军。这次战役,不仅西班牙的火绳枪战胜了法国人的火炮,就地分散隐蔽的火绳枪兵消灭了法军的长矛兵、骑兵,而且西班牙人的战术也显示了优越性。西班牙团队中的长矛兵阻止了骑兵的攻击,保护着火绳枪兵的齐射。带有叉座的滑膛枪由双人操作,比火绳枪的威力更大,杀伤力也更强,能在300米之内杀伤敌军战马。在近距离的交战中,盔甲亦抵挡不住火绳枪弹的射击。西班牙军队的滑膛枪兵分成八列,前面射击完成后,退到后面装弹药。如此轮流循环,保持火力不间断,杀伤力也更强。总之,西班牙人的火绳枪、火枪令法军大吃苦头,连遭败绩。
(2)法兰西斯一世的第二次战争
法兰西斯一世被俘后,只得放弃在意大利的领土要求。但查理一世的战功也令教皇不安。在教皇推动下,威尼斯、米兰等国与法国达成协议,共同对付西班牙。1526年,蓝诺带领西班牙军队奇袭米兰,向罗马进发。2万多德意志和西班牙士兵哗变,大肆抢劫罗马。
同年6月,法兰西斯一世水陆两军进入意大利,冬天包围了那不勒斯城。胜利在望之际,热那亚转向敌方,法军因此失去了制海权,而且陆军中又流行瘟疫,大批将士死亡。法兰西斯一世无援兵支持,被迫求和。
(3)圣昆丁战役
1529年以后,法、西双方并未终止对意大利的争夺。
1536、1542年,法王法兰西斯一世两度出兵意大利,战场设在意大利北部和法国南部。双方均未取得决定性胜利。
1544年,法国和西班牙在塞莱索里发生战争。法军投入1.5万人;以西班牙为首的联军中,日耳曼步兵5000人,骑兵1000人,意大利步兵6000人,西班牙步兵5000人,骑兵1000人。双方各有火炮20门。火炮和火枪交火后,步兵开始拼杀。西班牙方面的日耳曼步兵被全歼,法国步兵被西班牙步兵压倒,损失2000人左右。
1547年,亨利二世继承法国王位。不久,西班牙王位易主,腓力二世继位。亨利二世与腓力二世已是双方参与意大利战争以来的第三代君主。1556—1557年,入侵意大利的法军又遭失败。1557年,英国参战,与西班牙联合起来攻击法国,进入法国北部。当时法军主力都在意大利,西班牙军队不知其后方空虚,未能长驱直入,反而停下来攻打圣昆丁城。腓力二世错过了一次获胜的机会。
1558年,法军将领吉斯攻占了防守薄弱的加莱城,英国失去了在欧洲大陆上最后一块领土。同年7月,法西双方在格拉伏棱斯发生激战,西班牙军队在英国军舰炮火的支援下,打败了法军。1559年,双方签订和约,确认了西班牙对意大利的统治权。
意大利战争前后进行了半个多世纪,历经法、西双方三代君主,故又名"意大利三代战争"。战争的主角是法国和西班牙。西班牙略占上风,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说明了西班牙在军事实力上的优势。纵观"三代战争",双方可谓动用了"十八般武艺":炮兵、骑兵、步兵、火炮、火枪、长矛、军舰等等,使当时欧洲差不多所有的兵器和战术都在意大利得到了应用。在人类军事史上,意大利战争的突出特点是火器、战术等方面的较量,反映出了向近代军事文明过渡时期的欧洲两大军事强国军事技术的发展走向。西班牙显示出了强国的实力,其步兵及战术确实让世人刮目相看,同时,法国的炮兵技术也在欧洲产生了深刻影响。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9-22 08:47:05


意大利──—欧洲战争之中心(下)

4.欧洲之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军事理论与实践
法国和西班牙三代君主在意大利进行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争夺战之际,正值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高涨之时。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堪称欧洲之师。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科学不再成为神学的婢女。意大利的军事理论在这种背景之下,由于科学的推动,也可称得上是欧洲之师。
(1)达.芬奇的"天才设想"
文艺复兴时代艺术巨匠达.芬奇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1482年,达.芬奇毛遂自荐,来到米兰的斯福查公爵门下。除了艺术上的创作和追求之外,达.芬奇还是一位军事工程师。在米兰,他为公爵设计了移动桥梁、耐火战船、装甲车、直升飞机、大炮等军事机械,并且参与了城市防御工事的设计。
尽管达.芬奇的许多设计在当时看来只能称得上是"天才的设想",但许多设想在后来却变成了现实:移动桥梁、装甲车、耐火战船、直升飞机。他在给米兰公爵的一封求职信中,对武器的发明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
达.芬奇对军事上的某些"天才的设想"说明,由于战争的发展,自然科学家开始以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来思索和认识战争,他们的目光显然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工匠,带有更深层的意义。
(2)现代战略思想之父——马基雅维利
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时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是佛罗伦萨民兵的奠基人。在担任公职期间,他曾负责佛罗伦萨的防务工作。他曾出国30余次,不仅开阔了眼界,也增长了才干。1502年,他成为佛罗伦萨国务活动家索德利尼的得力助手。他觉得,要使佛罗伦萨强大,必须拥有自己的军队。于是,他提出了一项军事改革方案,建议18—30岁的公民都要服兵役,以取代斗志涣散的雇佣兵。1506年,他曾到农村征兵,组建了一支以步兵为骨干的国民军,并且带领这支国民军战胜过比萨的军队。
1519—1520年间,马基雅维利完成了著名的军事著作——《战争艺术》。在此之前,他还完成了著名的《君主论》。在这两部杰出的传世名著中,他的军事思想撷其要点,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马基雅维利强调军队的重要性。他在《君主论》中指出,"一切国家主要基础"是"完备的法律和精良的军队",而且精良的军队比完备的法律更重要。他把军队基本上分为两种类型:雇佣军和市民军队。他对雇佣军大加抨击,认为宁可靠自己的军队失败,也不靠别人取得胜利。他指出:"把希望寄托于外国军队和雇佣兵,是多么渺茫。"他曾亲自起草了一个以市民军队代替雇佣军的计划,并且举行了一次阅兵式。
第二,马基雅维利在抨击了雇佣兵的弊端之后,直接指出了雇佣兵"不忠诚和不可靠",必须无情地"消灭掉"。他在《战争艺术》一书中专门列举了几个例子,论述这一问题:1423年,在札哥诺拉战役中,交战双方都是雇佣兵,"激战"一天,双方多次冲锋,竟然无一伤亡。他用这样的事例说明,雇佣兵只认钱,不认人,不可靠。他在《君主论》中告诫那些君主,必须停止依赖命运女神和国外的武装力量,创立自己的军队,而君主则应真正成为军队的统帅。
第三,马基雅维利强调君主不仅应成为自己军队的统帅,更应对军队有绝对的权威,从严治军。为达此目的,应在平时加强对军队、士兵的纪律教育,加强训练,使军队养成守纪律的习惯,从而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第四,马基雅维利的《战争艺术》分析了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战役,研究了当时西欧各国军队的情况及战术原则,并对许多战略战术的运用作了扼要的叙述,如对会战、智勇等,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恩格斯对马基雅维利有极高的评价,他说:"马基雅维利是政治家、历史家、诗人,同时又是第一个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家。"看来,西方人称马基雅维利为现代战略思想之父并不过分。
(3)数学家的军事著作
火药用于战争后,战争烈度增加,日益复杂化,一些科学家遂开始探讨某些军事问题。意大利数学家塔塔格里亚花费了毕生精力研究抛射体弹道,并在1546年出版了《投弹技术》一书。在书中,这位数学家对弹道、火药的燃烧、火炮的瞄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他指出,抛射体的冲力和引力在整个抛射体的射程中都对抛射体共同发生作用。他发现了一条把火炮射程和倾斜角联系起来的经验法则,并注意到了炮身仰角45°时,炮的射程最远,而随着斜角的增加或减少,射程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即相应缩短。
塔塔格里亚的理论对炮兵和弹道抛物线的研究,在当时具有权威性和领先性,同时也具有科学性。这说明科学家无论出于什么动机对军事科学技术进行研究,都会向人们揭示其中的科学道理。
(4)军事工程师的杰作
战争手段的进步,必然包括攻防双方的进步。由于法、西两国三代君主在意大利半岛上的争斗,饱受战火煎熬的意大利人开始寻找新型的筑城技术以保存自己。意大利人在这方面的发明即是被称为棱堡的要塞。这种要塞是一种不等边的五角形工事,一面朝里,四面向外。最初,这种要塞是半圆形的,称为"半圆堡"或"圆台堡"。棱堡通常由两道堡垒构成,用于配置火炮。第一道垒为主垒,第二道垒为封垛。1527年,意大利军事工程师桑米凯利在阿迪杰河右岸维罗纳城墙上修建了两座棱堡。因此,意大利最早的棱堡都保留着桑米凯利所建棱堡的痕迹。
总之,与欧亚各国相比,意大利的军事思想、军事理论、军事实践不可谓不发达。一方面是战争实践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则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解放和科学文化的发达,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刻、理性地认识军事、认识战争。因而,意大利在军事文明史上的贡献,与其文艺复兴的贡献一样,不能低估。但由于意大利在政治上的分裂,这种分裂的国家状态使发达的军事理论难以用于军事实践,同时也无法摆脱外族在本国土地上的争战、厮杀的现实,因此也未能使意大利的军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向进一步的深层次发展。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9-23 08:55:59


踏上军事扩张之路的俄罗斯(上)

俄罗斯曾是历史上极富侵略性的军事封建国家。由一个小小的莫斯科公国,变成地域辽阔的大帝国,从它诞生那天开始,就走上了一条军事扩张之路。
1.军事扩张的开始
(1)摆脱蒙古人的统治
伊凡三世继位后不久,便开始了统一俄罗斯国家的军事行动。他首先灭亡了雅罗斯拉夫公国和罗斯托夫公国,由此打开了向西北扩张之路。1471—1478年,伊凡三世三路出兵,彻底打败了诺夫哥罗德。
伊凡三世在位期间,莫斯科公国彻底摆脱了蒙古人200多年的统治。他利用各汗国之间的矛盾,停止向统治莫斯科的大汗国纳贡。1472年,大帐汗阿合马率20万大军进兵莫斯科公国。伊凡三世则在奥卡河畔陈兵设阵,作了充分准备。阿合马无奈未能发起进攻。
1480年,莫斯科公国内忧外患。阿合马联合波兰国王卡西米尔四世再度进攻莫斯科。伊凡三世则联合克里米亚汗共同抗击蒙古人,他在乌格拉河设防。当阿合马汗军队逼近乌格拉河时,伊凡三世丢弃他的20万大军,独自逃脱。出于多方压力,伊凡三世被迫返回前线。由于他本人全无必胜信念,莫斯科军队被打败也在意料之中。正在此时,克里米亚汗进攻波兰南部,卡西米尔急忙返回。孤立无援的阿合马汗,在冬天来临时撤军。途中,阿合马汗为诺盖人所杀。伊凡三世才算扭转了局面,俄罗斯从此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获得了民族独立。
(2)军事制度改革
摆脱蒙古人统治后,伊凡三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加强中央集权。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伊凡三世进行了军事制度改革,实行"军功领地制"。他以服兵役为条件,分封土地,终身享用。他还建立了一支由他本人直接控制的常备军。伊凡三世改良了军队的武器装备,使俄罗斯军队中出现了炮兵队、火枪兵。伊凡三世的军事制度改革增强了军事实力,战时,他的常备军和封建领主的家兵及一些地方军队同时出征,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
(3)领土扩张
建立了常备军的伊凡三世已不满足于俄罗斯的基本统一,开始了对外军事扩张。他首先同立陶宛争夺乌克兰和白俄罗斯。1487—1494年的战争中,他凭借军事优势,夺取了立陶宛边境的一些城市和地区。1500年起,俄罗斯军队连续三年同立陶宛进行战争,多次打败立沃尼亚日耳曼骑士团的进攻,夺得大片领土。立陶宛的势力被俄罗斯挤压到东欧平原西北一隅。
伊凡三世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的君主,1481年,他三次出兵立沃尼亚,立沃尼亚骑士团被迫求和,俄罗斯的势力伸展到波罗的海沿岸。
为了向东方扩张,1483年,伊凡三世派出了以费多尔.库尔布斯基为首的远征队,越过乌拉尔,抵达托博尔河、额尔齐斯河和鄂毕河。1489年,莫斯科军队占领了维雅特斯克地区的主要城市赫雷诺夫。伊凡三世向东方的扩张,终于打开了通往亚洲的道路,为日后沙俄侵略亚洲创造了条件。
(4)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军队和装备
15世纪末、16世纪初,俄罗斯军队的主力仍然是贵族骑兵。由于用火器装备部队,需要一批专门技术人员掌握"前膛枪",才能达到普及之目的,16世纪初,俄军开始在工商业者中招募前膛枪队士兵。前膛枪队即后来伊凡四世"射击军"的前身。鉴于火炮在战争中的威力,炮兵的作用逐步为人们所重视,莫斯科专门设有一家火炮厂生产火炮,也生产前膛枪。除正规的常备军之外,在农民和工商业者中间招募的步兵义勇队是"后备军"。随着对外侵略扩张步伐的加快,"后备军"越来越多地参加战争。最初在战争中担任搜索勤务的哥萨克骑兵,后来成为俄罗斯向南方推进的武装力量的先锋。虽然火器已装备部队,但冷兵器仍广泛使用。
2.瓦西里三世的军事扩张
瓦西里三世继承了伊凡三世的王位,也继承了其父王的扩张侵略政策。
他在位20多年,屡屡对外用兵,彻底统一了莫斯科公国。瓦西里三世同立陶宛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20多年,俄罗斯军队取得了重大胜利。1514年,瓦西里三世指挥军队对军事重镇斯摩棱斯克围攻了3个多月,最终夺取了这座颇具军事战略价值的城镇。瓦西里三世还打败了喀山汗国军队对莫斯科的进攻。但就军事扩张而言,他远不及伊凡四世。
3.伊凡四世的军事改革
继承瓦西里三世王位的伊凡四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任沙皇,也是俄罗斯军事扩张路线的开拓者。他17岁亲政,19岁进行了著名的军事改革。其改革情况大致如下:
(1)军事思想家彼烈斯维托夫
伊凡.彼烈斯维托夫系立陶宛籍俄罗斯人,曾在波兰等国军队中服过兵役。1546—1549年间,他向伊凡四世上书,力陈改革建议,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关于军事方面的改革。他向沙皇强调了军队对专制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张以"火枪射手"组成常备军,认为有这样一支2000人的军队,可胜过临时召集的民团多少倍。他认为,军队的主要骨干应是"武人"——中小贵族。伊凡四世统治期间,彼烈斯维托夫的主张变成了现实。
(2)"一长制"和军人义务
伊凡四世在改革中,在政府设立了"兵部",成为军事管理的最高机关,并且确立了"一长制"的领导指挥原则。当时的"重臣会议"的实际领导人阿达舍夫于1449—1550年采取了依门第高下授予军官官衔的军事制度,确定了现役军人的权利和义务,明文规定军役人员之子有权继承父亲的产业和职业,并可得到一定数量的土地作为服役的报偿。
1550年,伊凡四世第一次进行大规模移民,把莫斯科近郊的土地分配给1000多名服军役的小贵族,加强了他们的经济地位,也保证了国家的兵源及作战时的快速召集。
(3)1556年兵役法
以伊凡三世为首的俄罗斯政府,于1556年颁布了兵役法。兵役法规定,封建地主以土地多少为标准,向国家提供全副武装的骑兵。其具体规定是,每150俄亩土地出军士1名,如果少出人员或装备,就要受到处罚。贵族必须从15岁开始服兵役。这一规定促进了贵族骑兵人数的增加,而且在服兵役方面,封建土地所有者所承担的义务是平等的。
为了贯彻兵役法的彻底实施,伊凡四世为首的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伊凡四世经常检阅军队,根据军人登记簿——"清册",仔细检查军队的人数。为进一步限制出任军官的等级,1555年还编制了"望族谱系",记载了最有名气的诸侯和贵族的世系。1556年编制了"望族官册",记载了自15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大小贵族,以防止贵族欺上瞒下的行为,确保军队人数的准确性。
(4)射击军——第一支常备步兵
伊凡四世统治的时代,虽然贵族骑兵及其随从最多可达到10万人,但实际数字达不到这么多。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伊凡四世军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建立了俄国历史上第一支常备步兵——"射击军"。射击军是在原伊凡四世建立的"火枪兵"基础之上扩编的,主要成员来自市民。这支军队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也可用于对外战争。射击军驻扎在指定的营区内,平时接受专门的军事训练,穿统一的军服,由国家发给薪饷。射击军成员还可以经营小买卖和从事小手工业。
4.哥萨克及其它武装力量
和射击军并列成为俄罗斯武装力量的还有哥萨克。哥萨克分为草原哥萨克和城市哥萨克。城市哥萨克实际上是一种边境城市的卫戍部队,也是装备火枪的常备军,平时执行边防任务,战时编入野战部队。草原哥萨克原是俄国内地为摆脱奴隶制压迫而逃亡到南俄草原的农民。他们善骑射,经常处于战备状态。俄罗斯统治者收买他们,利用他们为自己效劳。他们主要执行南方的边防任务,也参加对内对外战争。
除了以上几种常备军外,战争期间还在25—40岁的男性劳动者中征招一些人入伍当兵,多则几户出1人,少则几十户出1人。这些人的补给由各城市自己解决。
5.军队编制和兵员数量
伊凡四世统治时,俄军最大的编制单位是团,每团人数500—1000人不等。团以下为500人队、100人队、50人队、10人队。军官一律由贵族出任,平民出身者不能担任军官,宁用外国人,也不用俄国平民。
中央政府的最高军事机关——"兵部"负责军事管辖,制定战略计划,进行战争准备及战略指挥等。兵部以下还设有一系列其它职能部门分别管辖射击军、炮兵及武器装备等。
伊凡四世时代,俄罗斯的军事实力较之从前强大了许多,其军队总人数达到了30万人,其中骑兵达到了15—20万,改变了过去以步兵为主力的军队状况,战斗力也明显提高。
6.火器、火炮和炮兵
俄罗斯军队装备火器、火炮,与其掌握了火药技术是分不开的。15世纪末,俄罗斯就已掌握了火器的制造技术,设立作坊生产火药。火器应用日益增多,推动了枪炮制造技术的进步。15世纪末,莫斯科、图拉、诺夫哥罗德等地设立了专门生产火炮的工厂。15世纪末16世纪初,俄罗斯就已用火炮装备军队。俄罗斯对火器生产技术十分重视,伊凡四世时,俄罗斯的常备军逐步装备各种火绳枪,后来又出现了燧发枪。
伊凡四世对火炮极为重视,他当政期间,炮兵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兵种,且分为攻城炮兵和野战炮兵。野战炮兵可对骑兵、步兵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野战炮兵上有炮署管辖,下有炮队队长负责。伊凡四世还在俄罗斯军队中建立了团属炮兵。当时的火炮用铜铸成,后改为生铁铸造,带有轮式发射架,发射球形铁弹。俄罗斯各种型号的火炮号称2000多门,但能用于实战的并不多。1586年,铸炮工匠安德烈.乔霍夫铸造了一个空前绝后的"炮王"。"炮王"是一种轰天式铜制火炮,体积庞大,炮身重40吨,炮架重40吨,炮身长5.34米,口径为89厘米。17世纪初,俄罗斯还制成了短身管的"轰天炮"。这种炮的口径也很大,一般在300—550毫米,它在战争中以曲射火力(来自上方的火力)杀伤敌人。
16世纪起,火器广泛使用,对俄罗斯军队的作战方法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火炮的发展,使城堡、要塞在战争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与欧洲其它国家差不多,围攻城堡和要塞成为当时俄罗斯军队的主要进攻作战方式。

楼主:麟剑  时间:2022-09-25 07:05:27


独立战争中的荷兰军事

荷兰独立战争是指联省共和国为推翻西班牙的统治而进行的战争。1572年4月,尼德兰北方各省爆发起义,独立战争正式开始。在"海上乞丐"和"森林乞丐"游击队打击下,西班牙势力差不多全部被赶出了北方各省。在此期间,规模较大的战役有:哈勒姆防御战,阿尔克马防御战,莱登防御战等等。1580年,尼德兰成立联省共和国。
斗争中,沉默者威廉出任领导者。贵族出身的威廉自己出钱组建军队,反抗西班牙统治。1584年,威廉遇刺身亡,他年仅17岁的儿子摩里斯继任为联省领导者。
1.摩里斯的军事改革
摩里斯21岁时被推选为联省共和国的军事长官。摩里斯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他对经典军事理论有较深的研究。在后来的军事实践中,作为出色、高明的军事将领而受到人们的称赞。他不仅能领兵打仗,而且创造出了一套新的战术,对整个欧洲的军事发展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摩里斯的军事改革,首先是把荷兰反对西班牙统治的军队组成常备军。军队的成员仍然是日耳曼雇佣军及苏格兰、英国、法国等国的志愿兵,但摩里斯坚持实行长期的服役制度,从而克服了士兵短期内解散或轮换的不足。摩里斯严格军纪,给军队定期发饷,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士兵因军饷延误而逃跑或发生兵变,从而使军心更加稳定。
其次,摩里斯对步兵队形进行了改革。他对战争艺术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从最佳角度使用兵力。他采用的战斗单位,要比西班牙的方阵小得多。西班牙人的战斗单位是团,摩里斯改革后的步兵战斗单位是连。每一连从旧建制的150人减少到115人,后来又减少到80人,滑膛枪步兵和长矛兵各占一半。他还把火枪兵的纵深行列减少到10列,战线加宽到最大宽度为250米。
摩里斯发明的战斗队形,称为"摩里斯横队"。这一战斗队形是他根据16世纪战争的经验,在古代罗马人军团体制基础上发明的。他减少了步兵编队的纵深,经过严格训练,这种战斗队形更加灵活,更具有战斗力。他的横队横排数只有5排,因此使得所有的士兵能一次把手中全部的兵器投向敌军。但如果像西班牙方阵那么多的排数(40排或20排),则不可能把兵器一次投向敌兵。摩里斯横队每一排大约有50名长矛兵,士兵间距为1米左右。
摩里斯改革后的战斗队形,与西班牙人完全不同。西班牙人的方阵中,火枪兵在方阵的中央,四周由长矛兵保护。而摩里斯反其道而行之,他的火枪兵在长矛兵两翼,他们真正的位置与长矛兵的第四列或第五列平行。火枪兵在这个位置上,两侧有长矛兵保护,即使在近战中,仍能进行有效射击,杀伤敌人。由于平素训练较好,火枪兵射击速度很快,而且非常准确。位于横队两侧的是3个排的火枪兵,每排40人,排成4路纵队,每纵队10人。
火枪兵射击之后,退下装子弹,直到最后一排火枪兵射击完毕。摩里斯军队中的火枪兵所持的火枪多半是滑膛枪。摩里斯的战斗队形,与西班牙人战斗队形迥然不同。虽然火枪兵与长矛兵仍编在一个战斗队形里,但不再混合一起。摩里斯横队是军事战争史上线式战斗队形的雏形。
摩里斯采取长矛兵居中而火枪兵位于两侧的战术,避免了西班牙步兵团中的兵员浪费现象,同时,不仅灵活性增强,而且士兵与士兵的配合比较默契,作战实效也成倍提高。在战争中,长矛兵打得十分顺手,火枪兵在长矛兵的掩护下,也可以从容不迫地向敌人射击。
摩里斯重视军队在战场上的机动性,尽量避免硬拼。他始终认为,他的军队最需要的是机动和攻城术。在攻城战中,他创造了许多新的战法,缩短了克城所需要的时间。他之所以重视攻城术,是因为当时西班牙人占领了尼德兰许多城市,要夺取这些城市,军队必须掌握攻城术。在训练中,摩里斯比较重视对部队的攻城术训练,强调野战工兵和攻城工兵的重要性。这一点,摩里斯的做法与传统观念大相径庭。
第三,摩里斯鼓励人们研制一些特殊的兵器,包括毒气和炸弹。他赞助军用地图绘制者的工作,并采用双筒望远镜侦察敌情。这些作法都领先于同时代其他军事家。
第四,摩里斯的军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摩里斯认为,军队在战场上的胜利离不开士气,离不开平时的严格训练以及士兵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他对军事训练一直非常重视,即使在战争的间隙,他的士兵也要不停顿地训练,直到精疲力尽。所以,他的军队在各种复杂地形条件下都可以迅速编队和进行队形变换。摩里斯的军训方法和操练方法,是军事史上传之最为久远的贡献。他的训练方法改变了军官教导队的职责,使部队训练方法正确,也给军队在平时和战时进行训练规定了任务。军队的许多基础训练项目,如齐步行进等,都是从摩里斯开始的。
摩里斯的军事改革,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他手下的部队人数并不多,通常不到1万人,但所到之处,几乎攻无不克。每当遇到西班牙主力军队时,他便命令手下的野战工兵修筑起坚固的工事,坚守阵地,使西班牙军队无可奈何。一些正统的军人嘲笑摩里斯,说他"圆锹造盛名",但无论如何,摩里斯的军事改革是成功的、实用的,而且在人类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2.摩里斯的军事行动
沉默者威廉遇刺后,英国莱斯特伯爵带6000英军支持联省共和国。但1586年莱斯特战死沙场,他的英军随后退回到英国。1588年,摩里斯出任联省共和国海陆军总司令。当时,为配合"无敌舰队"进攻英国,西班牙将领帕尔玛在尼德兰组成了一支2万人的军队,随时准备渡海远征英国。但由于"无敌舰队"遭到彻底失败,帕尔玛始终未能渡海到英国。第二年,帕尔玛奉命去法国,给摩里斯的军事行动留下了可乘之机。
1589—1590年,摩里斯主动进攻,占领了南部地区的布莱达城。由于"无敌舰队"被击溃,摩里斯的舰队控制了尼德兰沿海地区。攻击布莱达城时,摩里斯曾得到过海上舰炮的支持。
1591年,摩里斯的势力逐步壮大,他的军队的战斗力也越来越强。攻城时,摩里斯先集中炮火轰击,然后再动用步兵进攻。支援联省共和国的英国伯爵莱斯特曾久攻祖特芬不下,而摩里斯仅仅用了7天时间便攻克了该城。
祖特芬城北的德文特城,摩里斯也只用了11天就将其攻克。一系列攻城战的胜利,说明了摩里斯攻城术的成功性与可行性。
西班牙将领帕尔玛死后,彼得继任尼德兰总督。彼得在军事上无法与摩里斯相提并论,因此,摩里斯逐渐占了上风。1594—1596年,军事上的胜利,使摩里斯的优势更加明显。他已经巩固了北方各省,即开始向南方各省一步步推进。同时,摩里斯继续按照他的军事思想改革军事,加强训练,军队日益强大。1597年,双方在图霍特展开激战。摩里斯的7000人打败了6000西班牙军队。西班牙2000官兵战死,500人被俘,而摩里斯的军队只有100人战死。摩里斯的军队取得了此次战役的重大胜利。
1600年,联省共和国不顾摩里斯反对,让他征服法兰德斯的沿海地带,夺取纽波特和敦克尔刻两个港口。6月21日,摩里斯带兵渡过耳德河,准备于7月1日围攻纽波特。7月2日,尼德兰新任总督阿尔伯特大公带领西班牙军队赶往纽波特。摩里斯得知这一消息后,派一支小部队占领了西班牙军队必经的一座桥,阻止西军前进。西班牙军队先行一步到达桥头,消灭了荷兰军队的小股部队。
上午,荷兰军队涉水渡河,快速向东北推进。中午,双方在海滩上相遇。荷兰海军战舰用远射程炮轰击西班牙军队,但并未取得多大成效。海水涨潮,双方的战场不断向内陆移动。西班牙军队击退荷兰骑兵的冲锋后,阿尔伯特指挥他的预备部队发起冲锋,荷兰军队被迫后撤。为挡住西班牙人的进攻,摩里斯也下令预备队出击,在猛烈炮火的支援下,击溃了西班牙军队。接下来,荷兰军队乘胜反击,全面反攻,西班牙军队难以抵挡荷兰军队的攻势,四处逃散。荷兰军队虽然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但后方运输线仍受到西班牙军队的威胁,不得不放弃攻占纽波特的计划。
摩里斯在同西班牙人的斗争中,不断进行军事改革,大胆进行实践,多次取得胜利。他的成功挫败了西班牙人,证明了他本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理论家,也是一位出色的将领。荷兰摆脱了西班牙人的统治而获得独立,摩里斯在军事上的贡献功不可没。
3.战争法奠基人格劳秀斯
格劳秀斯出身于贵族家庭,自幼天资过人。11岁进莱登大学,14岁大学毕业。后从事律师职业,担任过荷兰首席检查官。在政治斗争中,他与摩里斯相悖。摩里斯镇压异己分子时,格劳秀斯被捕。第二年,他被以叛国罪判处终身监禁。1621年,在妻子协助下,越狱成功,逃往法国。
格劳秀斯是自然法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人民和君主都要受自然法的约束。他还用自然法理论分析国际现象,提出以尊重人和私人财产的人道主义原则处理战争及战俘问题。他已开始用法律的眼光看待与战争相关的问题。
流亡法国期间,格劳秀斯于1625年在巴黎出版了《战争与和平法》。他在这部战争法学问题专著中认为,国家如同一个人一样,也受制于一套普通、合理、不变的责任与禁律规则的约束。例如,一个国家不可以攻击另一个国家。然而,格劳秀斯也认为,假如没有权威性的仲裁以平息纷争的话,则必然诉诸战争或敌对行为,这个国家可以使用武力保护它的权利或资产,或惩罚罪恶的行为。这部专著不仅确立了国际法的标准,也奠定了战争法的基础。
格劳秀斯关于战争法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他本人则成为战争法的奠基人。
4.唐斯海战
17世纪初,荷兰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贸易国,有大批舰队在海上航行。为了通向东印度群岛,荷兰建造了一批大而坚固的船只。战时,这些船是海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海军也仍然保持着常规作战的船只。1637年,荷兰建造了第一艘装有100门火炮、三层甲板、排水量1520吨的"海上君王"号,但这时荷兰海军的主要战舰仍是二层甲板,装备50—80门火炮的战船。装有大炮的快帆船也已开始建造,这种船排水量约为400吨,装有30—40门火炮。这种船快速灵活,是对付海盗的理想舰船。
1639年10月,70艘西班牙战船与大约100艘荷兰战船在唐斯海面相遇。西班牙的战船比荷兰战船大得多。但在9月份的海战中,荷兰海军上将特罗普已指挥舰队在炮战中击败过西班牙舰队。西班牙舰队指挥官,海军上将奥奎多被迫在唐斯港停泊抛锚,补给修理。10月在唐斯海港再次遭遇时,特罗普早有准备,他将舰队分成6个分队,并专门备好了11艘纵火船。在风向有利时,荷兰舰队发起了进攻。西班牙人始料不及,还没有割断缆绳,舰队就完全陷入混乱。荷兰的纵火船烧毁了许多西班牙舰船,搁浅的船只也被荷兰人消灭。奥奎多只带12艘船逃跑。西班牙海军死伤7000多人,1000人被俘。而特罗普指挥的荷兰海军只损失了一艘船和500人。
唐斯海战后,西班牙海军一蹶不振。如果说,"无敌舰队"的覆灭使西班牙海军大伤元气的话,那么唐斯海战的失利,则是对西班牙海军的致命一击。西班牙海上强国的地位彻底动摇,荷兰则逐渐强大起来,尤其在海上,不久便赢得了"海上马车夫"的称号,由此足以证实荷兰海军实力之强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