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文明

字数:3413访问原帖 评论数:4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6-09 23:05:05 更新时间:2022-06-11 11:40:15

楼主:ty_144828532  时间:2022-06-09 15:05:05
横舟

我们的祖先,在一千多年前,为我们创建了辉煌的大唐文明,使得我们这些后世之子孙,总是感觉荣耀不尽。总是想以祖宗的辉煌为榜样,总是试图超越这一里程碑似的标杆。一千多年了,谁也无法实现,大唐文明是空前绝后的。

大唐文明的基础建立者,就是李世民。在他执政期间,心胸宽广,从善如流,政清人和,社会协调。给之后的大唐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直到大唐发展到鼎盛时期,也就是唐玄宗时代,形成真正的大唐盛世。

这个时期的大唐王朝,国富民丰,政治稳定,四夷平安。群王俯首,万邦朝拜。老百姓生活在祥和的环境之中。享受着大唐盛世的安宁与快乐。国家处于极其和谐的社会环境当中,安居乐业的百姓,供养着极端享受的朝廷诸官。虽然两级差别很大,但官员们物质享受丰厚,百姓生存中没有战乱,官民共享极乐社会的安康与太平。社会矛盾的主要特征是:统治者之间的内部矛盾激化;而不是压迫与被压迫者之间的矛盾激化。

大唐王朝的鼎盛时期,是各国追捧和效仿的楷模。朝廷本身也是极度开明,君主以文化治国,朝臣们大多是有识之士。当时社会上的文人,一有点名声,朝廷马上就会将其收入朝中。像贺知章、李白、杜甫、韦应物、颜真卿等等数不胜数,满朝皆是精英。就是留学大唐的外国人,也可以在大唐为政。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侣就是大唐的官员,做到秘书监的位置,相当于现在的档案局长。这一壮举在中华民族的政坛史上,是很少有的,也是空前绝后的。江山的稳定中,也透着大唐王朝的傲慢。

大唐王朝还给从臣子到平民百姓开放了言路,国家的各个阶层的人士,都可以直面朝政,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讲真话,讲真话不受罚。受了委屈有地方讲理去,有地方给公平。就是想李白那样的桀骜不驯之人,由于才华出众,也可在朝廷里弄个官做,这在中国的封建王朝史上也是非常少见的事情。历代王朝庙堂上泼皮无赖司空见惯,桀骜不驯绝无仅有。

大唐王朝缓和了诸如其他王朝那样的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那些由统治与被统治而产生的矛盾激化,在大唐王朝,很少发生。也就是说,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王朝更替,都是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残民,导致底层的反抗、造反形成的。而唯独大唐王朝除外,几次国家的事故演变,都不是因为阶级矛盾产生的暴力革命行为。如,骆宾王的檄文和安史之乱,及赵匡胤的黄袍加身,都没有阶级压迫与被压迫的革命因素。

另外,对于四夷的安抚也是空前绝后的景象。周围的番邦小国,大都拿大唐朝廷的安抚费用。这些边陲小国又大多是朝奉大唐为天朝上国的属国。当然,也有例外,如当时的瓦喇国王,错把大唐的安边抚慰,当成了对这个鸡毛小国的供奉而闹出笑话,自取其辱。

大唐盛世显示的是中华民族的整体精神所在,她在国际社会传播了中华民族真正的,真实的文明。在当时的世界之林,树立起了一个人类史上的精神文明典范。中华民族的文化深厚源远,是其他各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这个民族,在她最最衰亡的时期,也还是各个民族学习效仿的典范。就拿日本往西方派留学生、遣唐使这事来说吧:有历史记载的日本往中国派遣留学生,是从大隋开始的,直到一百多年后的天平时代,他们还在派。这其中,中华民族的改朝换代,政权的崩溃消亡,都没能改变日本政府向中华民族学习的决心。也就是说,这边都战乱亡国了,那边还在派遣留学生前来学习。

孟浩然有一句名诗,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唐明皇见到后,虽然心里不痛快,“你有才没才,我又不知道,你凭什么怨恨我呀……”也只是发了句牢骚,并没有制罪孟浩然。还有像李白这样的“狂徒”,要是放在现在,别说进宫里当官,早就打成右派和敌对势力了。什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什么苛政猛如虎……要是换了别的朝代,那就可想而知了。据说清代有个人只是说了句“清风不识数,只是乱翻书”,就被朝廷抄家,杀头了。

大唐王朝使用文人治国,讲究礼法。以阳谋治国,不设厂卫机构。在中国历史上,从秦汉到明清,在各个朝代的末期,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厂卫机构。直到民国,发展到顶峰,这也是国民党亡国的一个主要原因。唯独大唐自始至终,不设厂卫机构,即使在国家的非常时期,也坚守阳谋治国之理念。这给后来的大宋王朝的接管江山,留下了遗风。

大唐王朝的治国理念,也影响了大宋王朝的运营。宋太祖效仿大唐以文人治国的理念,发展民族文化,调节民间意识,在传承大唐精神的影响下,建立起来一个历史上人文色彩非常浓烈的大宋王朝。大宋王朝,可以说,传承了大唐王朝的遗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形成了以唐宋为主流的民族文化之骨架。从而为后来的文人学者津津乐道,奉为典范,教化世人。然而,大宋王朝不如大唐王朝,这其中的区别在哪呢?大宋王朝和大唐王朝的官员都存在腐败,但是大宋王朝的官员残民,社会矛盾显现的比较激烈;大唐王朝的官员不残民,或者说社会矛盾显现的不激烈。即使是到了后期的黄巢起义,留千古骂名的也是黄巢吃人肉,以残暴留著后世,而不是以唐朝统治阶级对于百姓的压迫著称。

大唐王朝的法制建设也是非常到位的,一部《唐律疏议》不但本国使用,也借鉴给了外国使用,在东南亚一带很有影响。不但社会使用,也借鉴给宗教使用。佛教的律令执法,就是在大唐王朝诞生的,还影响到了国外。即使是在国家即将衰亡时期,大唐律也没有失去它应有的作用。唐代的法律还引申出了礼法的概念,从而使得我们的法律与西方的法律有着根本性的区别。那就是人性味十足的礼法概念。这也是对后世立法的一个启迪。大唐公民在法律的监督下,始终没有参与社会动乱。即使到最后的改朝换代,也没有以公民为主导的参与,这是何等坚实的社会基础,难怪外国政府在大唐国家行将灭亡的时候,也不放弃对于向大唐派遣留学生、遣唐使的决心。

大唐王朝的科技发展也是极为惊人的,像天文学家僧一行大和尚,医学家孙思邈,雕版印刷,土木建筑结构等,都对后世的科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为当今各个行业的楷模。

在文化上更是横空出世,造就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人成就的全唐诗。还有韩愈、书法二王、颜真卿等文化奇才。更有霓衫羽衣舞,敦煌艺术的诞生,唐三彩流传后世。更为重要的是产生于大唐的佛教律宗,传播于海外世界,受到了后世之人的敬仰。大唐文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雅俗共存,贫富同堂,中外相容。既有贺知章、韦应物、王维等的绅士学者,也容忍李白的桀骜不驯;既有王公贵族的世家子弟,也有贫民出身的寒士之身,还有外国友邦的留学人士也挤进了庙堂。宽广的大唐胸怀,海纳百川的大唐文化,造就了人类普世文明的发展。

封建的大唐王朝,给我们后世之人,带来的政治文明与社会文明,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华民族的后世文明中,还没有能够超越大唐文明的样板。那个时期的政治宝藏,经济宝藏,文化宝藏,科技宝藏,司法宝藏,宗教事务宝藏,开明教育以及外交、国防、农耕、商贸等等,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后世之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伟大的精神文明资源。

文化治国,文人治国是大唐盛世显著的特征。政治开放,海纳百川,从善如流,以史为鉴,以人为鉴,也是那个时期给我们后人留下的一个高不可攀的标杆,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永远不可逾越的一道历史的山梁。李世民开明君主胸怀与魏征第二忠诚的道义,展现出君臣而仁德千古大义,给后世文明留下了千古绝唱。人文素质的高尚,给国家和国民带来了无上的荣光与尊严。人类文化当中富贵中的贵字,在大唐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之所以后世人们在对于贵字的感觉上出现耻辱感,就是参照着大唐文化感觉来的。不管你承认与否,只有研习大唐文化,才能知道什么才是人类社会的“贵”。

大唐盛世之后的一千多年了,我们的各个时代都说了许多,可是做了什么?换王朝,换皇帝,一代一代的不停的闹腾。闹腾出什么来了?闹腾来闹腾去,还是不如祖宗。其实,搞不搞封建不是看你给国家起个什么名字,是不是皇权,不看你是不是穿制服还是穿朝服。袁世凯制服、朝服都穿了,结果呢?

唐明皇是封建王朝的君主。可是,他承先王之志,广开言路,选用贤能,例行改革。把集权用在了治理国家上,没用在个人私利上,使得大唐王朝迎来了她的盛世之年。袁世凯搞共和,当上了民国大总统。可是他把心思用在了私利上,为此,国家受损,中华民族受损。

所以,大唐盛世的精神文明里面还充斥着一个公字。就是要出以公心,处以公心。以公心治政,以公心治民,以公心协理番邦诸国。再有就是公平,公正,公理,讲究的是良心。你心中有民,民自然心中有你。大唐盛世,是万民同乐,和谐美好之盛世,是举国盛世。而不能是少数老虎、苍蝇称王称霸获取的极乐世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