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里的童话

字数:133327访问原帖 评论数:145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6-22 04:37:37 更新时间:2022-07-18 00:15:43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2-06-27 22:19:50
71

中国故事之503:水泡作证

一苇 述

从前,有个贩纱绢的小商人,名叫张客。张客的妻子年青美貌,喜欢打扮,举手投足犹如杨柳春风,让人着迷。
张客有个仆人,叫李二,看上去忠厚老实,做事又勤快又谨慎。张客很信任他,出门总带他在身边。
一年夏天,主仆两人出门做生意,翻山越岭,来到巴陵郡的西湖湾。那日天气酷热,时间正是中午,忽然平地刮起大风,下了一阵骤雨。张客担心淋湿纱绢,和李二跑进路旁一间残旧村祠躲雨。
那村祠破落荒凉,看样子已弃用很久,四面寂然无人。李二偷偷观察张客,见他一心一意吃干粮,心中陡然生出恶念。
他从墙角捡起一块砖头,用力拍向张客的头颅。张客没有防备,一下子头破血流,全身抽搐,倒在地上。
“李二,李二,你为什么害我?”
“你死了,你的美妻就是我的了,你的钱财就是我的了。”
“光天化日,天地有灵,你会有报应!”
“死无对证,哪里有什么报应?”
那会儿,雨水滴滴答答落在屋檐下,浅水洼浮起一个个水泡子,张客手指颤抖,指着水泡,悲愤地说:“水泡,水泡,你给我作证,为我伸冤!”
李二觉得可笑。他一边笑,一边补了一砖头,把张客彻底打死,然后拖到槐树下,深深埋了下去。
不久,纱绢卖了钱,李二回到家,对张客的妻子说:“张客路上病得急,死在巴陵郡一间破庙里,临终留下遗言,让你嫁给我。”
张客妻子没有怀疑。她哭了一场,嫁给了李二。
不知不觉过了三年,夫妻恩爱,相安无事。
一天正午,酷热难耐,一家子正在吃午饭,忽然电闪雷鸣,下了一场骤雨。雨水滴滴答答落在屋檐下,浅水洼浮起一个个水泡子。李二盯着那些水泡子,突然狂笑起来。
妻子问他:“你笑什么?”
“我笑张客是个傻子。当时,在巴陵郡西湖湾的村祠里,我用砖头打杀他,他竟然指着屋檐下的水泡子,说:‘水泡,水泡,你给我作证,为我伸冤!’”
妻子恍然大悟,然而她不动声色。
第二天,李二出门办事,她穿上素色麻衣,走进官衙,击鼓鸣冤,告发了李二。
县官立即派人逮捕李二。很快,张客的尸骸找到了,李二杀人的事真相大白。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杀人须偿命,李二被判处死刑。
临刑前,他自言自语:“我为什么要说出来呢?我真是个傻子。当水泡子浮起来,我不是我了。鬼神撬开了我的嘴。”

后记: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故事大有深意。故事中“水泡子”的意象准确且生动。对于张客,它是自然的,是日常的,是冤苦深处惟一的寄托。而对于李二,它是轻浮的,是滑稽的,仿佛一串嘲笑。
这个古中国故事来自宋朝洪迈的《夷坚志补》,《太平广记》有一篇《陈义郎》,同样讲述杀人夺妻的恶行最终真相大白。不过,在《陈义郎》中,起关键作用的不是水泡子,而是一件染上鲜血的白罗衫。无论水泡子还是白罗衫,都象征着冥冥之中的裁决——这种裁决在古中国民间属于一种类似宗教的信仰,这个信仰的根基是佛教的的主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本故事参考资料:顾希佳《多行不义必自毙——“夺妻败露”故事解析》;洪迈《张客浮沤》;《太平广记》第一百二十二卷 报应二十一 冤报 陈义郎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2-06-30 12:04:55
72

中国故事之639:情定蓝桥

一苇 述

唐朝长庆年间,有一个裴航秀才,他到京城应考,落了第,于是去游山玩水。他租了一条大船,从湘水航行到汉水。
同船有一位樊夫人,国色天香,举手投足之间飘飘然像神仙一样轻逸。裴航秀才不由得心生爱慕,于是写了一首诗,又贿赂樊夫人的侍女袅烟,求袅烟把诗送给她。
那首诗是这样写的:

同为胡越犹怀想,
况遇天仙隔锦屏。
倘若玉京朝会去,
愿随鸾鹤入青云。

樊夫人看了诗,好几天都没有回应。裴航远远看着她,她静静看着江水,像龙女一样优雅,像龙女一样高贵。
过了几天,樊夫人忽然请裴航饮酒叙谈,对他说:“我明白你的心意。但是很遗憾,我已经有丈夫了,他在汉南任职,正要辞官归隐,我和他夫妻情深,此生将永远相伴。万分感谢你的眷顾,这几天我们同舟共济,说得上有缘,请喝尽杯中美酒,让我祝福你脚下的旅途。”
裴航喝了樊夫人的酒,那杯酒无比芳醇,完全不像凡尘俗世酿造出来的。裴航百感交杂,有点失落,又有点喜悦,江风吹在他脸上,他一句话也没有说。
樊夫人交给裴航 ,船就靠岸了,她下了船,上了马车,越行越远,看不见了。
裴航拆开信封,信笺上只有一首诗

一饮琼浆百感生,
玄霜捣尽见云英。
蓝桥便是神仙窟,
何必崎岖上玉清。

裴航读了好几遍,不能理解诗的涵意。

后来,裴航再次上京赴考,路过蓝桥驿站,看到路旁“蓝桥驿”三个大字,心念一动,仿佛内心久已放置的一架木琴,骤然被拨动了琴弦。当时天气炎热,他升起一阵深切的焦渴,于是下了马,走向路边一间茅屋。屋里有一位老婆婆,正在织麻。他向老婆婆鞠躬作揖:“阿婆,我是行路的旅人,请求一碗水。”
老婆婆朝屋里喊:“云英,郎君渴了,倒碗水出来。”
听到“云英”两字,裴航不由得心猿意马,只见苇帘子一动,一双光洁的玉手伸出来,手上捧着一碗青梅浆水。
裴航接过瓷碗,喝了那碗浆水,淡淡的清香,微微有点甜,微微有点酸,可口极了,一瞬间安抚了他全部的焦渴。
裴航掀开苇帘子,把瓷碗还回去,苇帘内站着一位妙龄女子,像裹着朝露的桃花,又像春阳里的春雪,眼眸清澈,秀发如云,裴航忍不住想伸手触摸她,但他忍住了。女子接过瓷碗,退后两步,苇帘落下来,再次把她遮住,像兰花隐匿在幽谷深处。
裴航傻痴痴站在原地,落地生根,仿佛长成一棵树。
过了好一会儿,她回过神来,恳求老婆婆:“阿婆,我又累又饿,让我留在你们家休息吧,千万不要赶我走……”
老婆婆点头应允:“郎君请自便。”
吃过晚饭,安顿了马匹,裴航又来到老婆婆面前,郑重地恳求她:“阿婆,我和云英有深挚的情缘,我一看见她,就满心全是她,再也忘不了她,我愿意奉上丰厚的聘礼求娶她。祈盼阿婆成全这段姻缘。”
老婆婆点亮灯烛,与裴航相对而坐,和他倾心交谈:“我如今老了,体弱多病,身边只有云英这个孙女。昨天,神仙给我一块灵药,要用和田玉做的杵臼捣炼一百天才能服食。服了灵药,我不会再生病,可以期望长生。千金万钱对我有什么用呢?如果你能送来玉杵臼,我就把云英许配给你。”
裴航立即跪下磕头:“一言为定!给我一百天时间,我必定把玉杵臼送来。”

裴航马不停蹄赶往京城,这一回,他压根没有把科举考试放在心上,他寻遍大街小巷,到处求购一副捣药的玉杵臼。他那急切的样子让人觉得又疯狂又可笑。世间原本少有大块的和田玉,就算有,也是稀世珍宝,谁会拿来做捣药的杵臼呢?
一转眼,过了一个月,裴航没能找到玉杵臼,正心灰意冷,无计可施,忽然来了一位老先生,对他说:“听说你急切想找一副玉杵臼,如果不嫌路远,到虢州找我的老朋友卞老板吧!他开了一家药店,店里有副玉杵臼。”
裴航喜出望外,立即请老先生写引荐信,他重重酬谢了老先生,然后带上信,骑上骏马,前往虢州。
他抵达虢州的日子正是科场开考的日子,然而他完全不渴望功名,他只渴望云英,他全力以赴只为云英而努力。
裴航找到开药店的卞先生,卞先生果然有一副捣药的玉杵臼。然而卞先生说:“你想要它,给我三千缗。”
裴航拿出所有的积蓄,甚至卖掉了他的骏马,终于凑足三千缗,得到了那副玉杵臼。
没了马,他就怀揣玉杵臼,步行前往蓝桥。来到蓝桥,再见到云英,已经是第九十九天了。
老婆婆接过玉杵臼,满心欢喜,夸赞他:“裴公子,你真是信守诚约的君子。玉杵臼已经取得,你可以和云英结婚了。”
裴航看着云英,云英抿嘴一笑:“你送来玉杵臼,接下来是不是要捣药一百天,让阿婆服下灵药,除去老病之苦呢?”
“正是!正是!”
裴航立即开始捣炼灵药,他白天捣药,晚上休息。一天半夜,他被月光惊醒,睁眼一看,发现月宫玉兔居然从天上跑下来,抱起玉杵臼,在捣炼灵药!
就这样,日复一日,持之以恒,捣炼了一百天,灵药炼成了。
老婆婆服食了灵药,解除了老病之苦,得到了长生。
裴航和云英举行了盛大的婚礼,邀请来远远近近的亲戚。宴席上来了一对神仙夫妇,女仙对裴航说:“你还认得我吗?我们曾经同舟共济。”
原来,她就是樊夫人。樊夫人是云英的亲姐姐,她丈夫刘纲是上虞县令,道术十分高明。
后来,裴航和云英都成了神仙。
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永远。

后记:裴航蓝桥遇仙的故事曾经在古中国广泛流传,以致“蓝桥”成为国人向往的爱情之地。据说美国电影《魂断蓝桥》在欧美反响平平,而在中国成了爱情经典,它深入人心的原因也许与它出色的译名有关。
这个故事宋代有官本杂剧《裴航相遇乐》,元代有庾吉甫杂剧《裴航遇云英》,明代有吕天成传奇《蓝桥记》,清代有黄兆森杂剧《蓝桥驿》……它经久不息的舞台魅力源自裴航求娶云英的过程,从一见钟情到全力以赴,最后与心上人终成眷属——这正是人类爱情的经典模式。

本故事参考资料:裴铡《传奇》;张静斐《裴航佳会传千古》;崔际银《蓝桥的见证——唐人小说<裴航传>赏读》;《太平广记》第五十卷神仙五十 裴航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2-06-30 21:02:44
72以此为准

中国故事之639:情定蓝桥(2022.6.30修订)

一苇 述

唐朝长庆年间,裴航到京城应考,落了第,于是去游山玩水。有一段路,他租了一条大船,从湘水航行到汉水。
同船有一位樊夫人,国色天香,举手投足飘飘然像神仙一样轻逸。裴航心生爱慕,写了一首诗,贿赂了侍女袅烟,把诗送到樊夫人面前。
那首诗是这样写的:

同为胡越犹怀想,
况遇天仙隔锦屏。
倘若玉京朝会去,
愿随鸾鹤入青云。

樊夫人看了诗,好几天都没有回应。裴航远远看着她,她静静看着江水,像龙女一样优雅,像龙女一样高贵。
过了几天,樊夫人忽然请裴航饮酒叙谈,对他说:“我明白你的心意。但是很遗憾,我已经有丈夫了,他在汉南任职,正要辞官归隐,我和他夫妻情深,此生永远相伴。万分感激你的眷顾,这几天我们同舟共济,说得上有缘,请喝尽杯中美酒,让我祝福你脚下的旅途。”
裴航喝了樊夫人的酒,酒意无比芳醇,不像凡尘俗世所能酿造出来。裴航百感交杂,有点失落,又有点喜悦,江风吹在他身上,他一句话也没有说。
樊夫人交给裴航 ,船就靠岸了,她下了船,上了马车,越行越远,看不见了。
裴航拆开信封,信笺上只有一首诗:

一饮琼浆百感生,
玄霜捣尽见云英。
蓝桥便是神仙地,
何必崎岖上玉清。

裴航读了好几遍,不能理解诗的涵意。

后来,裴航再次上京赴考,路过蓝桥驿站,看到路旁“蓝桥驿”三个大字,忽然心念一动,仿佛内心久已放置的一架木琴,骤然被拨动了琴弦。当时天气炎热,他心中升起深切的焦渴,就下了马,走向路旁一间茅屋。屋里有一位老婆婆,慢悠悠正在织麻。他向老婆婆鞠躬作揖:“阿婆,行路旅人,请求一碗水。”
老婆婆朝屋里喊:“云英,郎君渴了,倒碗水出来。”
听到“云英”两字,裴航愣住了,只见苇帘子一动,一双光洁的玉手伸出来,手上正捧着一碗青梅浆水。
裴航接过瓷碗,喝了那碗浆水,淡淡的清香,微微有点甜,微微有点酸,可口极了,一瞬间安抚了他全部的焦渴。
裴航掀开苇帘子,把瓷碗还回去,苇帘内站着一位妙龄女子,像桃花裹着朝露,又像春阳照耀春雪,眼眸清澈,秀发如云,裴航忍不住想伸手触摸她,但他忍住了。女子接过瓷碗,退后两步,苇帘落下来,再次把她遮住,红兰花隐匿到幽谷深处。
裴航傻痴痴站在原地,落地生根,仿佛长成一棵树。
过了好一会儿,他回过神来,恳求老婆婆:“阿婆,我又累又饿,让我留在你们家休息一天吧,千万不要赶我走……”
老婆婆点头应允:“郎君请自便。”
吃过晚饭,安顿了马匹,裴航又来到老婆婆面前,郑重地恳求她:“阿婆,我和云英有深挚的情缘,我一看见她,满心全是她,再也忘不了她,我愿奉上丰厚的聘礼求娶她。祈盼阿婆成全这段姻缘。”
老婆婆点亮灯烛,与裴航相对而坐,和他倾心交谈:“我如今老了,体弱多病,身边只有云英这个孙女。昨天,神仙送给我一块灵药,要用玉杵臼捣炼一百天才能服食。服了灵药,我不会再生病,可以期望长生。千金万钱对我有什么用呢?如果你能送来玉杵臼,我就把云英许配给你。”
裴航立即跪下磕头:“一言为定!给我一百天时间,我必定把玉杵臼送来。”

第二天,裴航马不停蹄赶往京城,这一回,他压根没有把科举考试放在心上,他寻遍大街小巷,到处求购一副捣药的玉杵臼。他那急切的样子太可笑了,所有人都以为他疯了。世间原本少有大块的玉石,就算有,也是稀世珍宝,谁会拿来做捣药的杵臼呢?
转眼过了两个月,裴航没能找到玉杵臼,正心灰意冷,无计可施,忽然来了一位老先生,对他说:“听说你想找玉杵臼,如果不嫌路远,到虢州找我的老朋友卞老板吧!他开了一家药店,店里有一副玉杵臼。”
裴航喜出望外,立即请老先生写了引荐信,然后他重重酬谢了老先生,带上信,骑上骏马,前往虢州。
他离开京城的日子正是科场开考的日子,然而他完全不渴望功名,他只渴望云英,他全力以赴只为云英而努力。
到了虢州,找到药店,卞先生果然有一副捣药的玉杵臼。然而卞先生说:“你想要它,给我三千缗。”
裴航拿出所有的积蓄,甚至卖掉了他的骏马,终于凑足三千缗,得到了那副玉杵臼。
没了马,他就怀揣玉杵臼,步行前往蓝桥。来到蓝桥,再见到云英,已经是第九十九天了。
老婆婆接过玉杵臼,满心欢喜,夸赞他:“裴公子,你真是信守诚约的君子。玉杵臼已经取得,你可以和云英结婚了。”
裴航看着云英,云英抿嘴一笑:“你送来玉杵臼,接下来不是得捣药一百天,让阿婆服下灵药,除去老病之苦么?”
“正是!正是!”
裴航动手捣炼灵药,他白天捣药,晚上休息。一天半夜,他被月光惊醒,睁眼一看,发现月宫玉兔居然从天上跑下来,抱起玉杵臼,娴熟地捣炼灵药!
就这样,日复一日,持之以恒,捣了一百天,灵药炼成了。
老婆婆服食了灵药,解除了老病之苦,得到了长生。
裴航和云英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请来远远近近的亲戚。那天,宴席上来了一对神仙夫妇,女仙对裴航说:“你还认得我吗?我们曾经同舟共济。”
原来,她就是樊夫人。樊夫人是云英的姐姐,她丈夫刘纲是上虞县令,道术十分高明。
后来,裴航和云英成了神仙眷属。
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永远。

后记:裴航蓝桥遇仙的故事曾经在古中国广泛流传,以致“蓝桥”成为国人向往的爱情之地。据说美国电影《魂断蓝桥》在欧美反响平平,在中国却成了爱情经典,它深入人心的原因与它杰出的译名有关。
这个故事宋代有官本杂剧《裴航相遇乐》,元代有庾吉甫杂剧《裴航遇云英》,明代有吕天成传奇《蓝桥记》,清代有黄兆森杂剧《蓝桥驿》……它经久不息的舞台魅力源自裴航求娶云英的过程,从一见钟情到全力以赴,最后与心上人终成眷属——正是人类爱情的经典模式。

本故事参考资料:裴铡《传奇》;张静斐《裴航佳会传千古》;崔际银《蓝桥的见证——唐人小说<裴航传>赏读》;《太平广记》第五十卷神仙五十 裴航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2-07-02 15:24:31
《姚氏三子》

故事很有趣,先是来了只可爱的小猪,这让我联想到一行捉北斗,这小猪莫非是天上星斗?北斗最小的那颗吗?

织女星、婺女星、须女星三星下凡,要嫁给姚氏三个傻儿子,请来孔老夫子亲自教导六经,又请来周尚父亲自教导兵法,也就两节课时间,三个傻瓜形貌风神俊朗,满腹经纶,文武全才。
三个傻子的老爸对他们棍棒交加,迫得他们泄露了秘密,一切又恢复了原样。
福气离开他们姚家,去了河东张嘉真家。这个结局真让人无语。这故事想必是某故事家报复或嘲讽姚家而编造的。
编得蛮好:)

我要重述它吗?
——不要。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2-07-02 17:04:12
73

中国故事之640:神仙井

一苇 述

从前有个小姑娘,蹲在水井边洗一条鱼。鱼在她手上一滑,一跳,落到井里去了。
小姑娘赶紧上前追捉,脚下一滑,也落入井中,还没触到井水,一个白胡须老头儿从井壁伸出双手,把她接住了。
原来井壁有一条路,朝里面走了一百步,看到一间堂屋,屋子干净雅致,宽敞明亮。一位老婆婆坐在堂屋中央。
老头儿叮嘱小姑娘:“你要参拜她,不能叫她阿婆,要叫她阿姑。”
小姑娘向老婆婆行跪拜礼,叫她“阿姑”。阿姑说:“这里难得来客人,你可以多住几天。”
小姑娘住了半个月。这里的饭菜都新鲜美味,水果都甘甜多汁,她舍不得离开。阿姑抚摸她的头,对她说:“你还是得回家呀,你父母牵挂你哩!”
说完,阿姑在小姑娘手心里放了两个铜钱。
白胡子老头儿领着小姑娘,沿着来时路,回到井壁,他站在井水里,脚下生出一朵白云,托着他向上升。他举起小姑娘,把她送回地面。
小姑娘回到家,父母看到失而复得的女儿,欢喜得哭起来。
小姑娘把两个铜钱放在鱼碟子里,铜钱翻了个身,变成两条胖乎乎的小鱼儿,金灿灿的,非常可爱,拿到钱庄一验,竟然是纯金。

后记:8岁那年,我住在外婆家的大鹏湾,常常去看一眼古老的水井。我总觉得它神秘,觉得井里面住着神仙。
读到这个故事,我又想起了那眼古井。

本故事参考资料:《太平广记》 第六十五卷 女仙十 虞卿女子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2-07-12 22:20:43
74

中国故事之641:苏仙公

一苇 述

苏仙公本名苏耽,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
苏耽上山放牛,遇到神仙,神仙传授他仙术。他学仙术的时候,牛就乖乖地吃草,吃饱了,又乖乖地自已回家,仿佛通了人性。
苏耽在门前种了两棵竹,每天清晨,两棵竹弯下腰,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有一天,吃着午饭,母亲说:“咱家好久没有吃鳜鱼了。”
苏耽放下筷子,出了门,不一会儿,提着一条鳜鱼回来,递给母亲:“母亲,给!是红烧,还是清蒸?”
母亲很高兴,把鳜鱼烧得美滋滋的,一边吃,一边问:“这鳜鱼真鲜美,哪里买的?”
“便县河鲜大市场。”
“啊?便县离咱家几十里路哩!山路曲折崎岖,一来一回至少得一整天呀!你骗我吧?”
“骗你是小狗。我买鱼时遇见舅舅了,他说过两天来咱家,到时你问他。”
过了两天,果然舅舅来作客,他对妹妹说:“前天中午,苏耽在便县河鲜大市场买鱼,我问他话呢,一转眼跑不见了。”
母亲这才知道儿子有仙术,常常叮嘱他:“本事大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你要救人。”
于是苏耽开始行医救人。山上有一头鹿,跑下来当他的坐骑,云中有一条龙,飞下来当他的手杖。苏耽治病妙手回春,无论什么疑难杂症,吃了他的药,总能痊愈。
一天,苏耽在庭院种了一棵桔树,在桔树下打了一眼井。
第二年,当地瘟疫流行,病人纷纷向苏耽求救。苏耽汲一杯井水,摘一片桔叶,煎成一碗汤药,就能治愈一个病人。
瘟疫过去了,苏耽做了一个木柜子,对母亲说:“我接受天帝任命,要上天宫任职,不能再侍奉母亲了。以后,就让这个柜子代替我奉养母亲吧。母亲想要什么,就敲敲它,跟它说。”
母亲又喜悦又难过,泪流满脸,说不出话来。
那会儿,西北面升起一朵紫云,云中飞出几十只白鹤,白鹤翩翩然飞进苏耽的庭院,落在水井边,变成几十个翩翩美少年。白鹤少年给苏耽穿上仙衣,穿上仙靴,戴上仙帽。紫云落下来,伏在苏耽脚下。苏耽脚踏紫云,缓缓升上天空。白鹤少年纷纷举起双手,化为白鹤,簇拥着苏耽,飞上天宫。
苏耽一再回头望向母亲,他的泪水洒落下来,阳光里就下了一场仙雨。

从那以后,母亲一个人生活,她想要钱,就敲敲柜子,说:“钱。”
打开柜子,里头就有钱,不多不少,正好是她所需要的。
她想要米,就敲敲柜子,说:“米。”
打开柜子,里头就有米,不多不少,正好是她所需要的。
她想要衣裳,就敲敲柜子,说:“衣裳。”
打开柜子,里头就有衣裳,正好是她所需要的。
乡亲们觉得神奇,就报告了县官。县官派人来查验,柜子里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原来,这个柜子只对苏耽母亲灵验,对其他人,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木头柜子。
母亲活了一百多岁,无疾而终。
当地乡绅依照礼法,操办了葬礼,选了一块好墓地,抬上山安葬。安葬好了,空中飘来一朵紫云,云中传来苏仙公的哭声。
乡亲们知道苏仙公为母亲哭丧,就向着紫云,恭恭敬敬地鞠躬,高声说:“苏仙公,请赐福给我们,和我们见一面吧!”
苏仙公说:“你们安葬我的母亲,一定会获得福报的。”
说完,苏仙公骑着白鹿,现身于紫云之上。他的形貌飘逸俊美,长须在仙风在飘动,脸上仍然带着泪水的痕迹。
人们纷纷倒身下拜。
苏仙公说:“各位乡亲,辛苦了!山路曲折难行,我搭了一座龙桥,你们走龙桥回家吧!”
苏仙公把竹杖一横,立即出现一座宏伟的大桥,从山上一直通到城里。人们走上大桥,吹着仙风,心旷神怡,没走多久,一个个直接回到了自己家里。
人们下了桥,回头一看,啊呀,哪里有什么大桥?只见一条青龙横贯天空,祥云正在它身旁环绕。
后来——那是很久很久以后了。一只白鹤飞到城楼,盘旋了好一会儿。有个少年手持弹弓,射了它一弹——当然了,没有射中。白鹤站在城楼上,唱了一支歌,然后冲天飞起,消失在云间。
那支歌美妙动听,人们听一遍就记住了:

城郭是,人民非,
三百甲子一来归,
吾是苏君弹何为?

这支歌说,城郭还是旧时的城郭啊,人民已不是原来的人民了;我就是苏仙公啊,三百甲子才回来一次啊,你干嘛用弹弓打我呢?


后记:在众多的神仙故事中,苏仙公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他上山放牛,又出门买鱼。他的竹杖是神龙,他的竹子会扫地。井水甘甜,桔叶芬芳,都可以治病救人。当紫云氤氲,白鹤变成少年,少年又变成白鹤,苏耽乘云飞升,化为神仙。他给母亲留下一个木头柜子,想要钱来钱,想要米来米,想要衣裳来衣裳……
这些神奇的幻想,像浮云一起飘逸,又像古诗一样动人。

本故事参考资料:《洞神传》;《太平广记》第十三卷 神仙十三 苏仙公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2-07-13 23:43:29
75

中国故事之642:许真君

一苇 述

许真君辞去官职,一路南行,出了晋关,来到庐江口,看到一条船,就对船长说:“我要租用这条船,请载我去钟陵。”
这船长就是施大王——后来他成了许真君的徒弟。那会儿他摇摇头,摆摆手,拒绝了:“虽然有船,但没有船工,无法远行。”
许真君说:“没关系,让我上船吧,我能驾船。”
许真君上了船,吩咐施大王:“你到船舱去,关上门,拉上帘子,无论听到什么声音都不要出来,也不要从窗户探出头去。”
施大王答应了,进了船舱,关上门,拉上帘子,睡起觉来。
许真君施展法术,念动咒语,召来两条飞龙。飞龙拉起客船,客船离开水面,腾空而起,在空中飞行。
飞呀飞,来到庐山地界,望见金阙洞。许真君想回仙洞歇歇,拿点东西,于是命令两条飞龙从云端下降到山间,那客船穿越山林,撞击树木,发出“卡卡嚓嚓”的巨响。响声震耳欲聋,吵醒了施大王。施大王又好奇,又害怕,悄悄拉开门,朝外面看了一眼。这下好了,那两条飞龙发现被凡人偷看,立即放下客船,飞走了。就这样,那条客船被搁置在紫霄山的峰顶上,一动不动。
这么一来,纵然许真君法力高强,也无计可施了。施大王只好跟许真君下船,走进金阙洞,向他学习隐匿身形的道术和长生不老的法门。

后来,施大王追随许真君斩妖除魔,来到豫章。在一家江边酒馆,他遇到一位翩翩美少年,那少年衣饰华贵,劝诱他:“我是慎郎,我有发大财的门路,你愿意跟随我吗?”施大王被迷惑了,愿意追随慎郎,于是向许真君辞行。
许真君见他头顶蒙着一层迷雾,拂尘一甩,帮他清理干净,告诉他:“那家伙是个蜃精,你被迷惑了。带我去找他。”
蜃精知道许真君厉害,赶紧逃跑。它逃到龙沙洲北面的滩涂上,变成一头黄牛。许真君远远望见了,对施大王说:“这个蜃精贪婪狡猾,本事不小。这些年江西连年水灾,就是它兴风作浪。它谋财害命,趁水灾抢劫资财哩。这次凑巧让咱俩碰到,可不能让它跑了。”
施大王立刻抽出宝剑:“不必师傅出手,我去杀它。”
许真君往头上系了一条黑绸,说:“先定个计策。等会儿我变成黑牛,这条黑绸就是标记。蜃精打不过我,一定会逃跑,到时你截住它。”
说完,许真君一转身,消失了。施大王抬头远望,果然龙沙洲多了一头黑牛。那黄牛怒吼一声,头一低,尾一甩,与黑牛打斗起来。黑牛十分勇猛,力大无穷,斗了十几个回合,黄牛就落了下风。它不敢恋战,掉头狂奔。黑牛怎么肯放过它呢?立即奋起四蹄,紧追上去。
施大王早就守在前方,见黄牛跑过来,兜头一剑劈下去,那黄牛也很警觉,立即扭转牛头,躲过了剑锋,然而那把宝剑直楞楞往下砍,砍伤了黄牛的后腿。
黄牛跑不动了,一头栽进城西一眼水井里。黑牛紧追在它身后,也跳进井中。黄牛被打得遍体鳞伤,最后变成一只癞蛤蟆,从井里逃出来,一口气跳到潭州,回到家中,变化成人形。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蜃精早先变成美少年,花言巧语骗得潭州刺史贾玉信任,娶了贾玉的女儿。每年春夏之交,他都要外出旅行,每次总能带回大量钱财和奇珍异宝。然而这一次,他两手空空,浑身鲜血,可把家人吓坏了。
那蜃精还没安顿好,许真君已经来到门前,求见贾玉。贾玉听说过许真君的名头,赶紧开门迎接。
许真君说:“听说你家贵婿回来了,让我见见他。”
蜃精看到许真君,吓得浑身颤抖,倒在地上,现出了原形。许真君抽出宝刀,当场砍杀了它。
一凝神,听得地下水响,许真君慌了神,对贾玉说:“快带家人跑出去!快!”
贾玉一家人赶紧往外跑,大伙儿刚跑出门,那座大宅“轰隆”一声塌陷下去,地下波涛汹涌,成了一个湖。
许真君斩除了蜃精,水患就平息了。从那以后一连几十年,江西再也没有发过大水。

后记:从前初读这则故事,我没有选择它,因为英雄变牛与蛟龙相斗的故事早在李冰神话里就出现过。
这回重读,被飞龙拉客船上山峰的奇思妙想打动,我立即勾选它,重述了这个故事。

本故事参考资料:胡慧超《十二真君传》;《太平广记》第十四卷 神仙十四 许真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