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先是个文化概念

字数:7212访问原帖 评论数: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7-13 23:47:22 更新时间:2022-07-15 05:16:34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22-07-13 15:47:22
说起中国,大家都知道这是地处世界东方的一大块地方,是历史悠久的一个国度,是人口众多的一个所在。“中国”已普遍被大家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国家概念、政体概念而熟知。

但回望古代中华的历朝历代,您会发现“中国”并没出现在这些朝代的正式名称里,“中国”始终作为俗称、别号、小名而非大名被大家用来称呼这片土地、言说这里的王朝皇朝。也就是说,作为地理概念里的一个专门指代词,它是约定俗成、众所周知;作为国家概念里的国度名称,它经久流传、知名于世,但却是大家熟知的通称、俚语而非大名、雅号;作为政体概念里的一个悠久政体名称,中国串起不止千秋,而把这片土地上的历朝历代概括。

即使不回溯初始,就看这些,您也会发现,“中国”更是作为一个俚俗性的通称在发挥着旁注或标记的作用,并被借用着在须作相应标识的更多地方发光发热。“中国”这词本身被作为一个方便的代指性的文化符号、文化标签,通过分门别类地冠领一方在帮我们作着相应的标识和区分区隔。

而如果回溯初始,您会发现,在中华古代,“国”不是个指代中华整体的概念,而是个针对天下局部区域而有的概念,象诸侯国就是个典型代表。正如大家所知,诸侯国并不独立,是王朝或皇朝治下的一个部分,只是各个诸侯管辖的属地,而诸侯是臣服于天子或皇帝的角色,地位虽高但并非首等,更非至上(在古代中华,即便皇帝这样的最高统治者也不拥有至上地位,“天子”里的“子”即在说明,“九五之尊”里“九五”这个被打折掉一部分的数字就是证明)。也因此,“国”在中华古代有表示“地方”这个意思的涵义。 既然国字的意涵如此,何以“中国”这个词、这个说法却有那么强大的文化况味,以至经久流传,老早就开始作为中华这一片大地的经典代言词呢?

这无疑还需要看一看“中”字。关于这“中国”里“中”,说法多多,主要集中在它的意思。有说它表示“中央””,所谓中国意思也就是中央之国;也有说它代表“居中”,中国即表示这国或这地方方位居中;还有说它表示“中原”,中国就是诸如中原之国的意思;还有说它表示东西南北中的“中”……,总之,“中”大致因有居于核心、不偏不远等这样的意思,所以有着文化意涵、心理倾向上的优势,以致中华文化十分崇中,象中庸之道、中庸思想、中和观念就是典型的代表和反映。这些说法有来自文化及现实的原由,围绕“中”的意思作这样的解释尽管可以,但它实际的贴近度和原生度还是容易存在疑问的。

比如“中央”之说,中央这种认识显然已是政体发展或地理认知已到相当程度后的结果。如果确认这个结果,某种意义上也就等于断定中国之谓不是产生于这样的时候一一身处这一片土地的政权其核心地位被广为周边承认,就是产生在如此的时分一一彼时的人们已普遍认可相应地方的确处于地理上的中心方位。尽管夏商政权有这样的地位,但谁能肯定夏商之前就没有中国之说呢?尽管夏商政权也建都于现在所说的中原地带,但这些都址以及政权控制的核心地带在地理方位上的确十分居中吗?且不说夏商曾不断迁都、夏商的地盘实际也在不断变化,仅就这位置居中而言,就能这么肯定,并被广为承认(包括被周边)承认?更何况很早就有并广为大家熟知的《山海经》,其内容也并不支持这些所在肯定居中位于它所说的广阔地域。

如上所述,在对“中国”的解释上,类似中央、居中之说已不能算很断定、确定,而中原这表示中间原野或中间平原的说法,实际和“中国”一样,也很象是确定选用“中”后的一种文辞或语言应用,用“中原”一词及相关说法作“中国”的相关解释,有循环论证的意味,并不合适。因此,这些关于“中国”的解释可作思考、探究的参考,但并不能作数。

文化及其内容都有个源起原生、发展、蔓生甚至漫生的过程,因此,我们显然不能放弃从“中”的原生这个角度去考虑考察。世上不少有长久历史的民族文化基本都经历过一个先有语音性语言、后有文字、再有基于字及语音性语言而作进一步的文化运用的过程。让我们不妨先从语音性语言的角度也作下探究考察。

必须承认,如果说,象河南这样的中原地带,在语音性语言上有什么显然异于其他地方的内容的话,那么,有一个特别的发音,也就是zhong(一般是第三声),无疑是显著的、让人一下子就很难忘的代表。这个音落在字上就是“中”。这是个与“中间”的“中”(zhong,第一声),无论在发音还是意思上,都显然有着很大差别的“中”。它不光有中间的意思,而且更有比如行、可以、好、正确等的意涵,并因此而在被称为河南话的话中广泛并高频地使用。“'中不中?''中!'”这样的对话在当地时现于人们之口、不断响于人们耳畔,想听不到都难。常说“中”(zhong)这第三声的话语发音,因此也成为河南人的显著标志。更有意思的是,“中”(zhong)的这个第三声发音及广泛使用,不仅为河南等中原地带的人所独有,而且在当地经久流传,未见有说发生过很大改变。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文化现象。对“中”(zhong,第三声)的如此广泛使用、如此经久流传自然是有原因的,这原因在起初不能用习惯来解释,因为最起码当初并没这习惯,经过一段时间后仍会持续或经常发生的行为状态才会被称作习惯。这里面就含有个选用、确认、广泛确认以至习惯性使用的过程,这里面就有个经受异议、冲击仍坚持不变下来的可能甚至事实。如此之后,它才成为很难动摇也很难变化的语言习惯在人们中经久流传、长久保持。回望现实和历史,语言的变化和淘汰还是经常发生的,其变化和淘汰率并不是小得可怜。在历史长河中,“中”(zhong,第三声)能在上述地带如此被广泛、长久地使用,显然是值得喟叹的一一要知道,中原地带可是中华历史上发生历史变迁最多最盛、人尤其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来来往往最多的地带,这一地带所经受的文化改变和外来文化冲击,即使放在全球看,也属首屈一指之列。但“中”(zhong,第三声)的广泛、长久地使用就被坚定保持了下来!倘若没有一定的价值深度,倘若缺乏或形成不了强大的价值内核、价值硬核和广被人们认同的文化基因,是难以做到这一点的。发生于这一带的文化选择、文化确认无疑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内容。尽管这选择、确认过程已远藏、尘封于历史,但其成果还是留存于世包括当世的,“中”(zhong,第三声)在上述地带如此被广泛、持久地使用,就可谓是其中的一个靓丽代表。人基于生物本能和自己的生物认知,在进化过程中,很早很早就会有东西南北中这样的意识和概念,因此,说出中不稀奇,稀奇的是人们怎么用符号及更高级的符号一一字来表示、代表它,还广被接受。所以,“中”字本身就值得关注。

现在已很难确知“中”这字怎来、和河南话这历史悠久的话里那第三声的“中”又有什么肯定的关系。“中”字是不是现在被称为河南的地带的人所发明更是难以知晓,但此地“中”的意涵比其他地方丰富无疑是值得关注和考察的,因为这一现象最起码表明在“中”字的文化认识和发展上,此地远甚他方。各地的语音性语言除迁涉带来的外,起初一般都有自生自衍自传性,这也是历史上以及当今全球方言众多的原因。各地语言的这一特性使它不容易全盘接受外部语言,更不太愿意外部语言在本地也全盘替代自己。所以,从这点上就可想见,为什么“中”的“中间”之意涵会被各地广泛容纳接受,而“中”在河南等地带所具有的其他也很常用的意涵在其他地方却不显?一一只要接受和使用来自中原的文字,一般就会接受用来自中原的“中”字来表示表达自己本来方位意识、位置说法里也有的中,而其他意涵则因为并不象河南等中原地带那样也混并于“中”里,所以会直接引用更指代它的来自中原的字,而继续保留、保持本地相关说法的本来发音,从而实行不同于河南等中原地带的字音配对。所以,中华文字相当统一但发音不统一是古代中华长久存在的现象,尤其随着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官话的标准音也时常发生变化,如此之下,各地包括朝廷就更觉得没太多必要统一方言了。 或许也是因为河南话里的“中”包括的意涵太多,并不是其他方言语系的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所以在文字创设和字与意的对应上又作了不少更加细分性的安排,从而有诸如“行”、“能”、“可以”、“正确”等字词,或将有关意涵分别往这些字词上作些移转吧?!

但这种细分,对于已深知并熟悉“中”的实际意涵丰富、对日常场景里这些意涵的复杂对应及流转从小在长辈言传身教下就已心知肚明的河南等地的人来说,无疑是会觉得多余的,无疑是会觉得本来一个以一当十的痛快做法被搞得七零八落,已不再爽快利落和方便的。或许也因为这些,因为更觉原来的“中”(zhong,第三声)意涵更丰富、传情达意更周全、说起来更简单方便(比如变变声调或音高就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所以当地人一一也就是被称为河南等地的中原人一一把原本的一切依旧坚守并传承下来了吧?!所以,“中原”的原意涵可能也就是“那一片当地人喜欢说'中'的原野”吧?!一一就象“中国”的原意是“一个当地人喜欢说'中'的地方”。

从这个意义上说,河南等地的中原人所说的“中”(zhong,第三声)所意味的内容,才真正是“中”被竖立在中华文化里的原本意涵、实际意思。所谓中央之国、中心之国等说法,已是人们在后来基于被纳入正式语言文字体系一一一般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官方语言文字体系一一里的“中”,根据意涵也因此已被分解只保留中间、中心等涵义的“中”字,所作的应用和对应诠释。象中庸之道这样的学说,即使从它四个字的名称看,也已反映其不过是人们所诠解的道理中的一种或一类,而并不是道本身。它可以说是基于原本道学里的认知而有的发展,但显然不能说它就是传统道学里的内容,更不能说它就能代表道学的理解一一最起码老子对道的阐述就和它很不相同,最起码老子的《道德经》更被认为是道家的经典著作,而中庸之道被列作儒家内容。所以,基于已被进一步统一化规范化、意涵也已被分解和移转掉不少的“中”甚至“国”字去理解、诠解“中国”的意涵,是容易因远离源起原生而发生偏误的。

让我们还是更关注些“中”(zhong,第三声)的主体意思、核心意涵吧!通过“中不中?中!”这样含有“中”(zhong,第三声)的最典型甚至最高频的运用实例,我们实际就能直观感受到,这个“中”多多少少是基于思考、考量而有的确认,是提示人、认为人应作思量才去形成的决定或肯定性表示。不知是否因为这样频繁的对话及相关意涵的传递曾使当地人更具有注意考虑、考量的特性,所以在文化的发展上,使河南等中原地带有更快速、更高级的发展?不知是不是因为有这样的发展及相关传统,所以中原地带后来在历史上成为了中华大地上的文化高地,进而因是文化高地而进一步成了中华大地上的文化核心,并因此在政治、经济上都有令人钦慕甚至仰望的发展?反正河南等中原地带成了历史上朝代建都最多的地方,反正历史上的文字留传、人们的口耳相传说明,中原地带长久是古代中华最为繁荣、发达的地方,而这些也不断进一步被考古发现所证明。“中”(zhong,第三声)在河南等地方言的使用里,尽管也有“中间”的意思,但更多的、更显然的却是“行”、“好”、“正确”、“能够”、“合理”、“合适”这样的意涵,尤其对答中那十分迸脆的、更宛如第四声的“中”,这方面的意涵更为明显、强烈。

应该也因为当地人对于这些方面的意思曾有更充分的思量,所以中原文化不仅独树一帜,而且更为出挑、更有让人难以抗拒、不愿抗拒的现实影响力、融化融解融合力吧?! 应该是因为在日常颇注重此方面的考量与坚守,所以中原文化在历史上基本一直都很强盛并极有统率力吧?!不管怎样,说到中国文化这个话题,不管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今,中原文化都很难不谈不涉及,中原文化曾有的主体地位、统领力不容忽视更难否认、贬低。中原文化在中华文化、世界文化中的光辉早就被公认并被尊敬、推崇。

让我们还是回到“中”。“中”字意思就是指中间、中心、中央吗?让我们也象河南人那样更充分地理解、掌握并运用他们所认为的“中”里面的主体意思、核心意涵吧!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贴近原汁原味的“中国”及其意涵。历史上,“中”只被诠解为中间、居中后,中华还一直往高处走吗?“中国”被诠解宣示成就是中央之国的意思后,中华还一直往强大强盛发展吗?即使想如此,但如历史所显,却已不能,却已难做到。河南话里的“中”(zhong,第三声)是表示图位于中央的意思吗?是表达“我已决定处在中间或中不溜秋的状态”吗?“中央之国”这样的宣称,最起码在近现代已颇让人感到诧异、觉得好笑,被人认为相当虚妄,用河南话说,即让人感觉到不“中”(zhong,第三声)。如此不中的中,哪里是我们应奉持的?又哪里是“中国”及中华文化里本来就蕴含的?它不过是历史上某些人的自创造而已,最起码不容易得到中原原生文化的认同认可;它不过是某些人并不“中”(zhong,第三声)的理解、制造、添加而已,难以在“中”(zhong,第三声)的原根处立住脚。

面对已经流滥的、已被宣解为类似“中不溜秋最好”的中庸思想,我们是否也应从“中”的原生之义以及庸的原初本义重新理解、诠释呢?即使这思想是孔子所言,我们也不能忘记孔子亦自称是个传承传播者,是在广思博学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认知尽可能把周以前的思想作传承传播的人;我们也不能忘记孔子亦深知自己有不知不解之处,否则也不会有孔子问道于老子这么个事。即便这思想是儒家盛为尊崇的,我们也不能忘记,儒家后世对孔子之说诠解注释的多,发展尤其进一步升级发展虽有,但并不太多,更不用说儒家内部、各代对一些诠释和发展性内容还存异议,有表示不赞同不认可的。

让我们在看历代文化人的笔墨之时,也看一看河南等地中原人口耳相传、代代相传里所留下的始终不被弃的一些东西,让我们在品咂先人遗墨时,也品味穿过久长的时光隧道所传下的经典俚语俗音一一不管怎样,古代也有文化传播、认知相传,也有教育在开展,俚语俗音并不就完全是自土而生、未经优化精选萃选。这样,至少我们可以既知原味又尝新鲜,既观盛开花朵、盛长枝叶,又看相关树桩树根,既见本初又瞧发展演变。如此,不亦乐哉?这般,岂不更不会抱残守缺?这样,难道不更加痛快?

“中国”是标记我们所熟悉的一片土地的名称,也是指称方位虽确定但有人并不一定熟悉的一片土地的名称。作这样的标记显然应特点鲜明、易于区分、不易混淆搞错,指称这样的地方所用的言词无疑应容易辨识、无须多言、易于感知、不易忘记更不易被搞糊涂。河南等地的中原人即使现在还喜欢说“中”(zhong,第三声),令人一听便知、感觉殊异,更不用说在遥远的古代,中华大地上的人们相貌差不多但各地的方言相差很大甚至难以互通,在这种状况下,通过语音、口音分辨地方和各地方的人自然属于首选方法了。“中”(zhong,第三声)至今都有的浓重殊异特征,一方面说明着这种说法极大可能是河南等地中原人的原创,一方面也显示着它很早很早之前就明确地给人们提供了区分、辨识的抓手。如此,这地方人喜欢说“中”(zhong,第三声)能不成为人们对于这地方的公认的、极方便的标识?

历史上,中华大地上曾有的正式国名中并不见“中国”,与之最相近的也不过是中山国,这更说明着“中国”之谓始终在约定俗成和公认共知中传延,一直保有着其在人们自然、本真而非刻意选择、修饰的意识路径与认识渠道中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它虽是俚俗之语,但却鲜明地完成和表达了对说“中”(zhong,第三声)这已存在状态的普遍承认和确认;它虽是俚俗之语,但这俚俗并不代表它不能做到精准独到地抓住当地人的典型文化特征。恰恰相反,它做到了,而且在历史长河中难以被代替地流传了下来。更重要的,“中国”这个俚俗之称给这个地方落了个好认的名字,赋了让人不易搞错的称谓,它对“中”(zhong,第三声)的意涵无评价,对“中”(zhong,第三声)的由来和形成也没涉及,但它涉及和反映了“中”(zhong,第三声)的存在状况、存在状态。“中国”这样的俚俗之名在历史中经典永流传表明,即使这名俚俗,即使这名一直俚俗地存在,也都并不代表及说明“中”(zhong,第三声)的意涵来得粗浅、形成得缺乏道理。

它不过在告诉、不过在十分肯定地引导提示人们,注意了“中”(zhong,第三声),就可以确认一个地方;听到一个地方的人们喜欢说“中”(zhong,第三声),就到了这所指的地方;而关于“中”(zhong,第三声)的更多内容,则在这说“中”(zhong,第三声)的地方蕴含,更在人们喜欢说“中”(zhong,第三声)、乐于“中”(zhong,第三声)中蕴含。“中国”之谓之名实际也在提示人们不忘注意此地有说“中”(zhong,第三声)这么个很有意思的语言特征,不忘注意这儿的人们喜欢说“中”(zhong,第三声)这么个文化显征,不忘注意人们为什么会乐于说“中”(zhong,第三声)这个显然特别也特殊的文化现象。

“中国”之名在给我们指路开门,我们能光知这名而不去了解这凝炼在“中”(zhong,第三声)里的文化与意涵?(至于“中”字本身至少可以作何理解,请参见另文《[砖说字词] • 中》)

“中国”是个指示之词,因此即使光从字词上看,它本身就已是个文化概念。“中国”是个指示和指代之词,因此从其本初的功用来看,它本身也是个文化概念。中国更明确代表着一块地方,而且还明确包含关联着“中”,因此从其内容及其涵盖看,“中国”也是个文化的概念,是个包括不少内容的文化概念,说它是个地理概念、国家概念、政体概念的说法,只不过说了其部分而已。因此,说“中国”首先是个文化概念,绝不为过。很遗憾,有人说着中国话却离“中”弃“中”,这样做何止是去中非中,用河南话讲,这就是奔不中(zhong,第三声)而去,这中(zhong,第三声)吗?显然不中(zhong,第三声)嘛! 很荣幸,中国这一片土地始终未弃中,不仅始终不弃,还明确表明在中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升华,并为此而赋有中华之称之号。地球上哪个国家在历史上一直未消未亡?恰是中国,这个还说自己是中华的地方……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