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孔子比老子更伟大?

字数:3199访问原帖 评论数:46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7-19 22:14:45 更新时间:2022-07-25 13:34:04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7-19 14:14:45
厦门 尤德才

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就在于《易经》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易经》是中华哲学和中华文化的源泉和根本,自古以来即素有“群经之首、百家之宗”的美誉。不去研究或了解《易经》,不仅很难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会对孔子和中华文化看法难免有偏颇。

《易经》中的“元”与老子的“道”;《易经》中的“履”卦阐述“揣摩别人心思”的纵横家思想,苏秦张仪已到了“视履考祥”的最高境界;《易经》中心的“中孚”,外圆而内方,物极必反在大多数卦都透着这样的思想,成就儒家仁义德之“中庸”之道;《易经》中的“噬磕”卦透露着法家中“没有法律不行,严刑酷法也不可取”。德为万法之本,商鞅变法没错,错在蔑视儒家的仁义道德,相信“霸道之说”和“帝王之术”,刻薄寡恩,玩权弄术。即商鞅之所以作法自毙,车裂五马分尸的终极原因是立信、立法、立威有余,而立德不足。

影响世界十大思想家排名,老子却排在孔子后,并不代表老子思想比孔子思想不重要。“道德”互为一体,道还排首位。道和德实为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道盛则德昌,德厚则道隆。道之不存,德何以安?所以道德实为一体。孔子重乾道讲人道,老子重坤道讲天道,都在讲“道”。

老子的思想偏重《易经》的阴阳之“道”的哲学思想。孔子偏重《易经》卦象之“器”的“德”方面,讲仁、义、礼,重人伦道德等人道。老子: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可见,老子思想比孔子思想更高深。

老子的《道德经》仅次于中华哲学之根的《易经》,是中华哲学最高端。对《易经》的阴阳之“道”的哲学思想加以展开阐述,追问的是哲学终极问题。对“道”认识所到达的哲学高度至今没人能企及,启发成就孔子的中庸和谐之道等学说,这是孔子钦佩和拜老子为师的重要原因。老子和孔子两位智者常被人们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共同的代言人。老子代表中华哲学,孔子代表中华文化。

为什么孔子比老子更伟大?

一、 老子的“道可道,非(恒)常道”,道是无法用语方表达,境界太高,无形的东西不易理解。孔子教人入世,“德”或“器”就容易表达和理解。如孔子的《论语》开头就告诉你“做人要快乐”,孔子儒家思想的精髓(诸如和而不同、仁、义、礼、智、信、勇、忠、孝、慈、中庸、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道德伦理背后,隐含的价值取向是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并成为指导性的原则。比老子“道可道,非(恒)常道”的《道德经》更容易理解、体会、接受和实践。

而且,孔子“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知其不可而为之,轰轰烈烈的教育活动和政治活动,投入社会实践。相对老子不带徒弟,不走“入世”的路线角度看,孔子更伟大。所以,也被后人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比老子更伟大不是指学问高深,而是指人格方面。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7-19 22:00:40
为什么《归藏易》没有流传好?《连山易》已经完全失传了?只有这个《周易》一直流传到如今?主要原因还是孔子为《易经》做了《十翼》(也称《易传》)安上翅膀,从而使周易成为一部思想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哲学著作,列群经之首成为中华文化的活水源头。这是孔子伟大之处。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7-20 21:12:20
@西夏云天 2022-07-20 16:18:36
看过老子的《道德经》,觉高深莫测。其哲学思想,引导人认识世界、认识自然。
孔、老思想皆中华文化最高产物,后难有超越者。俩俩相比,就社会影响、历史影响而言,孔思想远大于老哲学,故孔子在国人心中更高。
-----------------------------
赞同!

就孔、老而言,我更喜欢老子“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理念”哲学理念。其理念隐含着自然中,个人与社会的一切现象潜在着基本秩序与和谐,更具有现代和现实意义,是救世良方。

老子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理念,就是现代经济自由市场的原理,民主法治的无为管理。也不致使科技的发展(如核能、生化武器、AI等高科技)威胁人类的安全和生存,甚至控制或毁灭人类的挑战。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7-21 11:54:52
@hls324 2022-07-19 16:04:26
说先要弄明白什么是哲学?
中华哲学是什么?
什么是中华文化?
哲学和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这些基本概念都不清楚,如此的讨论就容易陷入概念不清的讨论之中。
-----------------------------
我个人认为:
哲学就是研究“道理”的学问。
文化是指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体现。
哲学与文化关系,就是“道器”关系,即《易经》中“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7-22 09:22:28
@江丰十八子 2022-07-20 15:46:58
慈、俭、谦,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又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
诸子百家思想之间也是互相渗透。
例如,荀子是儒家三巨头之一,又与儒家巨头孟子思想相反,认为“人性向恶”,其学说也包含有丰富的法家思想了。他的两个学生韩非和李斯却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实施者。尤其是韩非的法家思想更是一部人性恶的学说,同时,诸子百家都经历史演变过程,也都发生变化。如荀子、孟子的儒家思想就与孔子的思想相距很远,故有韩非的“ 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儒家已在先秦遭墨、法、道等派的激烈批判,儒家八派正是儒家内、外论争发展的结果。但儒家思想文化还是以孔子为先师和思想领袖,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等书为经典;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由内圣而外王。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7-22 11:23:27
@西夏云天 2022-07-20 16:18:36
看过老子的《道德经》,觉高深莫测。其哲学思想,引导人认识世界、认识自然。
-----------------------------
就孔、老而言,我更喜欢老子“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理念”哲学理念。其理念隐含着自然中,个人与社会的一切现象潜在着基本秩序与和谐,更具有现代和现实意义,是救世良方。
老子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理念,就是现代经济自由市场的原理,民主法治的无为管理。
-----------------------------
不同职位的管理思维和方法是不同,高层重学老子,中层学孔子,低层学墨子。 老子把管理水平划分为四个层次:
1、太上,不知有之;(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是管理最高境界)
2、其次亲而誉之;
3、其次畏之;
4、其次侮之。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7-23 10:46:15
@何日君在来ABC 2022-07-19 17:02:05
老子开创的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思维方式的问题,由此而产生的中国智慧是儒家理论所不及的。
-----------------------------
后人多认为,孔子只谈人伦之道德,孔子讲的只是人道(人伦)。认为孔子晚年喜易,也是专注于“小道“,即人道.没有天道之论述(形而上学),中国形而上先由道家后由佛家来承担,尊老贬孔也值得商榷。
其实,儒家所知孔于本领之半而已.孔子不为人知的另一半.可从孔子对《易》的解释:
《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系辞》:“神无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谓道“ 《论语》称“子不语怪、力、乱、神”,而《系辞》却屡言神,如“阴阳不测之谓神”,

可见孔子其于形而上之原理,与老子所见相符。老子的哲学发端于易经,易经乃中国文化的玄牝之门,中国文化形而上之标志。如果孔子没有形而上学的支持,他怎么能够“吾道以一贯之”呢?孔子中庸之道难道不是形而上学吗?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7-23 13:57:07
@txzcx123 2022-07-23 11:33:05
我觉得孔子学说,偏重感性内容,老子学说偏重理性内容。感性产物对情商要求比较高,欣赏性比较强,比如文学艺术类。而理性产物对智商要求比较高,实用性比较强,比如科学技术类。
-----------------------------
有点道理,有人说:儒学讲做君子,道家讲真人,佛家讲觉者。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7-24 09:25:56
@秦长耕 2022-07-23 17:47:39
仁化
旷然无为之谓道,道能自守之谓德,德生万物之谓仁,仁救安危之谓义,义有去就之谓礼,礼有变通之谓智,智有诚实之谓信,通而用之之谓圣。
-----------------------------
老子《道德经》把管理和中华道统最大的特色说出来,叫作道政合一。《道德经》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管理最高层次是“无为而无不为”、“是太上,不知有之。”老百姓隐隐约约感觉到有人在治理这个国家,但不知是谁。文景之治就是例证。文景二帝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无为而不为的道政合一“和谐”政策,成就中华帝国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也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