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敏说红楼——第一章 从杀熟到吃绝户

字数:3811访问原帖 评论数:3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7-25 23:39:42 更新时间:2022-07-30 19:22:11

楼主:敦敏说  时间:2022-07-25 15:39:42
原著第一回的回目是“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主要讲述了:甄士隐在梦中见证了通灵宝玉随神瑛侍者投胎入世,开启了全书大幕。之后,甄士隐资助贾雨村赴京赶考;甄士隐女儿甄英莲被拐;甄家受隔壁葫芦庙大火殃及而被烧精光,于是甄士隐投靠岳父封肃;甄士隐被岳父半哄半骗了全部身家,最终看破红尘出家而去。

1、从杀熟到吃绝户
甄士隐流年不利,连番打击,促使其出家的最后一击就是岳父封肃的坑骗。甄士隐的结局昭示贾宝玉的结局,甄家的覆灭就是贾家覆灭的缩影和预演。
细细品味:封家是甄家的岳家,骗起银子来毫不手软。王家是贾家的岳家,坑起贾家来手段更狠。
在书中,王家的代表人物王子腾步步高升,是因为个人能力出众吗?并非如此,真实的原因有二:贾家的大力支持和王家对贾家的出卖。
贾家的显贵并不仅仅是一门两国公(宁国公、荣国公)的爵位,而是“京营节度使”这一重要官职,掌控京城卫戍部队,直接关乎皇帝的安全,这才是贾家底气所在。当然,这么重要的官职不可能一直让贾家把持。上代宁国公贾代化辞任京营节度使之际,与王家结为姻亲,扶持王子腾上位,目的并不单纯,无非想继续暗中掌握京营节度使,保持叫板皇帝的话语权。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贾家如愿扶持王子腾上位,但王子腾角色转变很快,从贾家的狗变成狼毫无违和感,不久与皇帝达成一致,让出贾家把持多年的京营节度使,升任九省统制。贾家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用现在的话说,封肃和王子腾就是“杀熟”。这不是最狠的,还有更没底线的——“吃绝户”。这次的主角是贾家,他们将手伸向林家。关于此点,争议很多。否认贾家吃绝户的有力证据是原著第四十五回,林黛玉向薛宝钗吐露心声,原文如下:
黛玉道:“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地土,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你不过是亲戚的情分,白住了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
林妹妹不是傻大姐,不会自己有钱没钱都搞不清楚。但是,这并不能证明贾家未吃绝户,而是反映出林黛玉的磊落。因为在明清时代,一个家庭如果没有男性后代,一旦这家男主人死去,这家的同宗(男主人的亲兄弟、堂兄弟等)就会瓜分掉其所有的财产;而这家的女性后代没有继承权。所以,林家的遗产到不了林黛玉手中,这就是林妹妹为何说我一无所有,而非林家一无所有。
说林家没钱,你信吗?反正我不信。五代列侯,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又是巡盐御史这样的肥缺,在腐朽的封建官场,三年清知府尚且十万雪花银;而且林家成功转型书香士族,从书中感受不到林家家风奢侈,第三回中,林黛玉所见荣国府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言下之意是贾家的三等仆妇已超出林家最高水平,可见林家要简朴得多;林家也未有接驾、造省亲别墅这样的大额支出。所以,林家资产必然不菲。
造完大观园后,贾家财政紧张,贾琏就私下向王熙凤感慨: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见第七十二回)。注意,这里说得的是“再发”,言下之意是曾发过三二百万的财,回顾贾琏说此话之前,除了处理林家之事,并无其它发财线索,且因为贾琏恰恰是贾家处理林如海的身后事的全权代表,他对此门清,所以才有此叹。
有人会认为薛家资助了贾家大量钱财建造大观园,使贾家发了一笔横财,真心想多了!一是薛家没有这样的财力,书中第四回已交代清楚: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二是薛姨妈着实抠门,在第五十回中薛姨妈装大方口头请客却不舍得拿50两银子出来,被贾母和王熙凤一唱一和好一通调侃。要薛姨妈拿几百万出来,发什么春梦呢!
当然贾家也未把林家的遗产一锅端,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书中第二回明确:林家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贾家插手林家事务最有可能的做法就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婚约为由,名正言顺的将遗产的大部分作为已约定的嫁妆纳入贾家,留下一些给林家堂族,堵他们的嘴,反正他们也不清楚林如海累积的身家。这样,有贾家的权势震慑,当地官府配合,操作起来不难。
正是因为未能全盘接受遗产,贾家还是心有不甘的,即便是贾母,也发出牢骚。在第五十七回中,林黛玉的丫鬟紫鹃为了试探贾宝玉对林黛玉是否真心,于是骗贾宝玉说林黛玉要回苏州。结果贾宝玉信以为真,一病不起。贾母知道前因后果后对贾宝玉说:“林家的人都死绝了,没人来接他的,你只放心罢。”这句“死绝了”既是对贾宝玉的安慰,也有对林家堂族的不爽。

2、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从甄士隐到贾宝玉,结局让人唏嘘,究其原因,有环境的催逼,更是自身性格使然。
先说甄士隐,其悲剧从女儿被拐开始,我们看原文的描述:
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宵佳节矣。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急得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就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那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妥,再使几人去寻找,回来皆云连音响皆无。
看完原文,直观感受就是甄士隐胆挺肥、心挺大。人多混杂的地方,总归要自己跟着才放心;不然就安排两个仆人,甄家也不缺下人,直到甄士隐出家后,他的夫人还有两个丫鬟呢;再不济也安排个负责细致的下人吧。真当那世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胆得有多肥!最不可解的是女儿晚上未回来,一点不着急,就像不是亲生的,到第二天才派人找,这心得有多大!
之后,投奔岳家则应证了其名——甄费。曹雪芹(红楼梦的作者现今仍有争议,未有充分证据前,仍将曹雪芹视为作者)对人物姓名运用了大量的谐音,对相应人物进行品评。甄士隐,姓甄,名费,字士隐。由于书中基本上都以甄士隐出现,容易忽略其姓名,进而忽略作者对该人物的评价——能力有点废。
这并非说男子都要能力通天,创下一番大事业;其实,男子甚至可以无意功名,无意富贵,但安身立命是底线。正如易经中的乾卦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代表男子,就是要求男子自强自立。做到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在具体行为上,可以受雇他人工作挣钱,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与支持,但全家投奔他人作为最后依靠就不明智了。
同样,贾宝玉有让人欣赏的地方,也存在类似问题,后面的章节将围绕具体事件描述,此处不再展开。

3、给点阳光就灿烂
本章最后聊聊甄士隐资助贾雨村赶考的那点事。
首先,这是一笔成功的投资。甄士隐付出的成本: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冬衣。收到的回报:两封银子和四匹锦缎(这不包括将丫鬟娇杏嫁给贾雨村作妾后得到的礼物)。古时,一封银子一般为500两,两封就是1000两,三年不到,收益率高达1900%,打脸炒房、炒股、炒汇等诸多金融投资。
其次,甄士隐对贾雨村的态度到底如何?乍看似乎特别欣赏,其实一般。
有一次,甄士隐请贾雨村家中做客,忽然严老爷来拜访甄士隐。甄士隐立即丢开贾雨村去接待严老爷,并留严老爷吃饭。可是,甄士隐非但未邀贾雨村一起吃饭,甚至连个招呼都没打就让他自行离去。说白了,没拿贾雨村当盘菜。
及至后来,贾雨村主动开口寻求资助以赶考,再看甄士隐如何作答:“兄何不早言。愚每有此心,但每遇兄时,兄并未谈及,愚故未敢唐突。今既及此,愚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其盘费馀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说得挺光鲜:意思是我不确定你是否缺钱,怕主动提出来,反而让你没面子。事实上,书中已明确指出:贾雨村从前年到姑苏,住店都没钱,只能在葫芦庙安身,每日卖字为生,一穷二白,甄士隐与他经常往来,贾雨村身上有几根毛,甄士隐比谁都清楚。现在这么说,只能说明甄士隐不是很看好贾雨村,担心大额的资助打水漂,故而不主动提出资助其赶考。
但从后面的结果来看,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对比投奔岳家,倒是“有心栽花花不发”。人生就是这么奇妙!你觉得能帮助你的人却狠踩了你一脚,而意想不到的人却给了你惊喜!所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再说一个有意思的插曲。正是前述贾雨村在甄士隐家做客,无意看到甄家丫鬟娇杏,原文如下:
那甄家丫鬟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这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乃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我家并无这样贫窘亲友,想定是此人无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如此想来,不免又回头两次。雨村见他回了头,便自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便狂喜不尽,自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也。
此段中,丫鬟娇杏的心理活动再次证明:甄士隐对贾雨村的经济状况了如指掌;而最有趣的是贾雨村的心理活动,感觉特别亲切!你道为何?只因想起学生时代的自己,有女生多回顾几眼,不免想入非非:她难道特别欣赏于我。
呵呵!从古到今,是否男生都曾有过这样的痴病?
当然,此处的贾雨村痴病更甚,在于他身处困苦之中,更希望得到他人认可。如果说甄士隐是物质的支持,那丫鬟娇杏就是精神上的鼓励,这一刻的帮助让贾雨村高中进士,于社会于其个人更有益(贾雨村之后的胡作非为有后来的环境和际遇,不能混为一谈)。
正因如此,祈愿人与人相处,彼此多给一些阳光,世间将更灿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