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永远的乡愁

字数:1124访问原帖 评论数:1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8-02 01:34:18 更新时间:2022-08-08 22:46:22

楼主:范美忠  时间:2022-08-01 17:34:18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历来被视为盛唐律诗的经典之作,狂妄自负的李白当时就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慨叹,后世评论家竟有人将其推许为唐人七律之首。然而现代著名唐诗研究者施蛰存先生等人则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此诗不过因朗朗上口而为鉴赏力低下的流俗之辈所欣赏,实则无甚高明之处。很不幸,我就是此等俗辈中之一个。

下面我将就这首诗进行深入解读,探究一下它为何能抓住我的心。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黄鹤楼得名的典故。据祖冲之《述异记》记载,传说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款待千杯美酒之恩,临行前于壁上画鹤一只,声称它能下地起舞助兴。辛氏酒店自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十年后,道士复来,取笛吹奏,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此仙翁,便于其地起楼,名曰“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如果将昔人乘鹤升天,并一去不返解读为死亡之诗意表述,则与陈子昂“前不见古人”之叹有相似之处,都是时间流逝,生命短暂之感慨,而所余之黄鹤楼和天上千载悠悠之白云则是与短暂无常相对照的永恒常在之象征。如此,浪迹他乡的诗人痛感短暂之生命茫无所归,并于日暮时分产生烟波浩渺般之乡愁也就可以理解了。

不过,此诗虽曰律诗,但并不像杜甫的《登高》等七律巅峰之作那样工整谨严,而是冒诗家之大不韪在前四句诗里三言“黄鹤”,并两用“空”字,可谓往复回环一唱三叹,诗人强烈的惆怅又似乎与陈子昂之千古孤独有微妙的差异。我们知道,唐玄宗极为崇尚道教,迷信修仙。在这样的时代精神氛围下,道士跨鹤而去并一去不返就未必一定是暗示死亡,而应是指修炼成仙,飞升天界并长生不老。如此,则作者空空之叹息其实是无法得见仙人获得指点,因而无法修炼成仙之惆怅,乃是一种无从超升天界获得永恒的巨大失落感。

仙人跨鹤飞升一去不返之缅怀和遐想既把诗人之心灵引向流逝不返的时间之底蕴,亦引向永恒超越之天界,而自缅怀遐想之出神状态中拉回到当下此在,则是眼前的山川,是历历在目的汉阳树和萋萋满眼之江洲芳草,是大地上似乎真实而又短暂虚无之当下现象。诗人置身于过去和未来,大地和天空,本体之虚无和现象之真实之间,觉醒之生命产生了没有归属的浩渺如烟之乡愁。当然,与陈子昂和张若虚一样,此种乡愁均并无彻骨之悲凉和绝望,因为他们都有于人世建功立业的少年豪情,并且时代也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他们这种可能。

楼主:范美忠  时间:2022-08-01 21:38:55
@光腚村民小业主 2022-08-01 21:28:51
此种乡愁均并无彻骨之悲凉和绝望————“均”、“并”取一字即可~
-----------------------------
是的,校的时候没注意,谢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