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闺中只独看

字数:1305访问原帖 评论数: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8-08 06:08:43 更新时间:2022-08-10 12:26:22

楼主:范美忠  时间:2022-08-07 22:08:43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至德元载六月,安禄山叛军破潼关,长安危在旦夕,杜甫于是携家人至鄜州避难。七月,肃宗在灵武即位,取代逃蜀的玄宗树起了抵抗的旗帜。杜甫单身投奔行在,途中被叛军俘虏至长安,因为官职卑小,尚有城内之行动自由。

一般认为,此诗即作于这一年的中秋节。其实望月怀人,未必一定要是中秋节这一天,情之所至,随时对景生感也。

论者多认为,此诗起笔不言己之思妻,而写妻之念己,乃是从对面着笔,所以为高。其实此种写法未必是诗人有意为之,而不过是写实而已,思念之情切,自然关注重心都在妻子身上了。值此兵荒马乱之际,老杜完全可能已经在路途中为乱军所杀,故妻子的思念实极为沉重。

诗人又遥想孩子们还小,尚不能理解母亲对远在长安,生死未卜的父亲之思念。杜甫思念的对象当然不止妻子,此种遥想其实就体现了诗人对孩子的思念,也补充解释了为何妻子是“闺中只独看”。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最令人感到意外的倒是颔联对妻子身体之描写,学者欧丽娟认为,所谓“云鬟”“玉臂”之类,大违传统中国诗人写妻子主要言情感和德行之传统,更遑论写得如此之唯美了,此种写法倒与南朝宫体诗有相似之处。再考虑到杜甫在它诗中提及妻子时多称“老妻”,比如“老妻寄异县”,“老妻画纸为棋局”之类,此种对外貌之摹写就更不寻常了。

虽然在《丽人行》开篇诗人就着力刻画了曲江边赏春的秦国和虢国夫人之美貌,但描写自己妻子之外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黄晓丹老师则解释说:“这可能是因为杜甫此时的处境太糟糕了,当一个人处在生命中至暗时刻,则渴望美好事物作为希望来拯救心灵。诗人如此之叙写当是思念中幻化出之美丽形象。”

其实毋须想得如此复杂。不管旁人眼中如何,在深爱妻子的诗人眼中,她自然是美丽的。但格于儒家中国人谦抑含蓄之传统,通常情况下,杜甫是不可能去描写和赞美妻子的身体外貌的。然而此处并非一般之叙事,而是想象妻子思念自己之具体情景,如此则无法回避具体细节之描写。

所谓“云鬟湿”、“玉臂寒”也者,重心并非在“云鬟”和“玉臂”,而是句尾之“湿”和“寒”,妻子之秀发被秋天之露水打湿,娇嫩之臂膀为寒冷之月光笼罩,则心疼之情溢于言表。以“云鬟”,“玉臂”之娇美,则弱不禁风,易于被摧折之感就更强烈了。故虽写及身体外貌,重心却仍在眷眷顾惜之夫妻深情。更何况自美学而言,既然写及,自当以“云鬟”、“玉臂”为佳,否则难道写成“头发”和“胳膊”吗?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里的“何时”既体现了诗人强烈的期盼,又充满着不确定感。自己何时才能逃出去呢?不知道!会不会随时被杀掉呢?不知道!唐军啥时才能收复长安呢?不知道!虽然人生总是充满着偶然,然遭逢乱世,此种不确定感当会分外强烈。

最后以“双照泪痕干”双挽夫妻收束全诗,点明不仅妻子因念及自己而悲泣,自己也因思及妻子而下泪。“双照”也者,又呼应了月夜怀人之情景。

其实,这首诗最打动后世无数读者的当然并非是所谓作诗技巧,而是其中体现出的战乱时世中强烈深厚之夫妻真情,以及此种真情带给诗人夫妻双方之盼望和慰藉。传统中国人之心灵安慰和寄托永远在夫妻父子朋友这样的此岸人间真情之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