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读书与考试 --- 聊斋《书痴》中反映的古代为学之道

字数:995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8-17 22:52:24 更新时间:2022-08-17 21:44:58

楼主:mingrui_song1978  时间:2022-08-17 14:52:24

真宗皇帝的这首《劝学诗》,诱使后世无数士子为之痴狂读书,甚至痴而成魔。聊斋《书痴》,便是作者在此基础上所创作的一篇反思雄文。
文中书生郎玉柱,继承家风,不惧苦贫,昼夜研读,寒暑无间。而读书又非为干禄,而实信书中真有金粟;不求婚配,而望书中美人自来。见亲朋,不知寒暄;科岁之试皆拔第一,而乡试则屡考不中。后于陷穴中得朽粟,于高架处觅出金辇,又受观察使馈赠白银马匹,以为金粟、车马皆有验,因而益加刻苦。然而时年已三十,颜如玉之说仍不见效。此时民间遥传,天上织女私逃下界,有人便戏言特为郎生而来(化用《天河配》典故);郎生知其为戏,置之不理(虽痴不呆)。后来于汉书第八卷之中翻出一个纱剪美人,那眉目如生,背写“织女”二字,甚感惊骇。疑古人有妄,然日置卷上,朝夕瞻玩,至忘寝食(仍见其痴)。古人云:痴于书者,嫏嬛毕集;忠于情者,仙狐必至。果不其然,不几日,美人折腰坐起,又下卷立于几前,亭亭之躯,宛然绝代之姝,此真乃“书中自有颜如玉”也。而美人之言,更为发人深省:“日垂青盼,脱不一至,恐千载下无复有笃信古人者。” 此句仿佛在说,古人之言,若不能应验,则羞为至理名言了。
郎生虽然与女郎朝夕恩爱倍至,枕席间却不解男女之事,反而问女,何以相处已久不见生子?女笑其痴,便言:“君所以不能腾达者,徒以读耳。试观春秋榜上,读如君者几人?” 何守奇评曰:此乃微言大义。冯镇峦则评道,真乃讥世之言,却不许惰夫借口。然昔人云:功名消得几行书(是啊,那些所谓的高考状元,又真正读过几本书?不过随机投巧而已);然胸罗万卷,笔重难举,实不书于场屋,个中人知之(此言虽曰郎生,而蒲翁自身岂又不是,悲夫)。女又曰:“君日读书,妾固谓无益。今即夫妇一章,尚未了悟,枕席二字有工夫。” 此言亦是精辟之论,本出自《汉书》第八卷《宣帝纪》,原文为:“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患祸,犹冒死而存之。忠诚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 而此处正是纱剪美人所藏身之地,用其来阐述夫妻之道,作者构思也是良苦!无论书中颜如玉还是天上织女,皆有怀春思嫁之情,可见夫妇之伦在古人心中何其重要。作者旁征博引,亦足见其博览之广,又何尝不是痴于书者?但非死读书而已!
该文整篇以探论夫妇之道为意旨,兼以导化其人,使之善饮博,通音律,结交世人,从而摆脱书痴之气,变为风流雅士;而后中乡举,得进士,授官复仇,纳妾归里,完成脱胎换骨,华丽转身。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