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哲学,应注意明确的一些内容

字数:5803访问原帖 评论数:63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8-18 22:03:12 更新时间:2022-08-25 05:49:52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22-08-18 14:03:12
哲学,内容浩瀚,引人入胜,又引人分歧,入胜引致人看到更广大的世界,分歧则在令人更作思忖的同时,也使人容易在交流时纠结、矛盾。感于此,作为个人,在茶社《谈“现代哲学”》讨论贴中草随了些文字。这些文字内容不免会粗浅不当,认识也不免还有待商榷、应续作研讨。为便于大家直接对有关内容进行斧正,在略作完善后,现将它贴于此,欢迎大家斧正、赐教。



哲学关心人,这从哲学努力帮人更准确地认识世界、努力帮人理清思路、努力帮人拥有更好的思想方法和思想体系中,可以看得出来。哲学的关心人不是为关心而表达关心,也不是为关心而任作借用,更不是用安慰表达关心,它力图使人尽量在根本上不走向妄枉之路,为此只有从意识帮人认识外界一一这外界是指意识的外界一一的一般路径、一般机能以及由此形成的一般认识入手帮人,帮人奠立此方面更好的基础。因此,历史上关于哲学的思绪、阐述、理论生成得很多很快,但哲学本身或者说本体发展得很慢。原因无他,人类认识的自圆其说圈还只是人自设的田园、舒适圈更只是人愿待的屋子。认识世界的突破不是假说就能完成、真能完成。所以,在看哲学书籍时,有一点如果分开来会更好,那就是不要把关于哲学的理论或者哲学性的阐述就当作哲学,更不要把关于哲学的思绪就当作哲学,它们能不能真成为哲学的内容还有待时间的 考验一一甚至长期的考验。这样说不是建议大家废弃或十分淡看前者一一萌发性、探索性、启发性的东西也很重要,而是希望大家注意中华文化里的一句提示“大道至简”,从而别把哲学看得太玄奥、复杂,也别把哲学搞得太玄奥、复杂,从而少些迷雾、少走些弯路。

如果通俗地讲,把哲学比作马(horse),那么,至少可以说这样几句话,那就是:马不一定好看,但好马必定矫健,能助人真正远行;马背上的东西不一定是马本身的;连着马身看起来不错的东西,可能和马也是两回事,甚至可能还是马身上的病症一一把马和马身上的东西搞混,对人并没什么益



人是有意识的动物,但有意识的动物可不止人一种。人认识到这一点,所以知道要超越其他动物,人不能光走熟悉事物这条路一一这条路很多动物都在走,并也在借此形成认识,因此,人类意识到应另辟并力辟蹊径,为此,选择从经验出发,进一步总结提炼经验。在这过程中,人们认识到应观察仔细。那么,什么叫观察仔细呢?最好原来什么样,人能描绘复述成什么样! 从中,人们认识到了人不能自以为是,从而把自我意识、自我认识和外部世界分开;从中,人们认识到了人不能意气用事,从而把情绪这东西尽量摘除于观察、认识、总结等事务过程之外,从而有了诸如客观冷静、平静理性等等说法;从中,人们认识到了自我认识与外部世界间有差异、可有桥梁,为此思索面对这差异怎么办,为此开始架桥设梁一一人类早期作祭拜、请巫师帮忙作沟通都是其中的内容。

所以,您看,哲学里必讲意识,但不止于意识,而更讲怎样完善意识、让意识跟外界作助人的联通。

所以,您看,早期的哲学还讲修身养性,后期的哲学讲哲学能帮人修身养性。

所以,您看,越早期的哲学越象只是经验总结,后来的哲学才变得象是对经验总结的总结。也因此,有各种学问由哲学开枝散叶之说。也因此,哲学也被称为学科之母、科学之母。也因此,后来哲学被认为是基本的或根本的方法论,是大家的指导。

所以,您看,由于人们意识到应把自我意识、自我认识、外部世界分开;由于人意识到应把个人性意识、群体性意识等原初意识、体验意识及经验性意识与人更为总体的经过一定确认的认识分开,并将之与外部世界也分开,哲学开始脱离往常的颇为散乱的经验总结模式,开始走向体系化,而且是以此为基的体系化。哲学的专业性也由此初露。随着把自我意识、自我认识、外部世界分开,人们一方面认识到应各作专门研究,一方面也认识到还应作合并的研究,由此,哲学研究的专业内的专门化研究开启,体系化研究也开启。

因为这专业内的各专门化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相对简单,因此大家分歧有限,所以,哲学后来也展现了以此为元素,基本上共同以这些元素为基础的特点,只是表述有所不同。

因为作体系化研究,对组成体系的各要素的研究侧重程度不用,对各要素的重要性所形成的认识也不同,所以,哲学又开始因此而形成不同的流派。这流派不同于哲学还非专业化前所形成的流派,它是首先基于哲学自身要素而分化形成,比如分成唯心、唯物等不同流派,而不是此前因哲学放眼世界基于关注世界的不同而形成。这一次分化改造甚至颠覆了此前哲学的体系构成、流派构成。所以,现在的人看古代哲学会感到太庞杂了。

但哲学就这么经历了一个放眼看世界的粗犷而宏大、光显示层次而主业不定的阶段,后来又到了找到并确定还坚持主业的发展阶段,哲学自身开始真正定位、定型。在这种交合期,哲学不显得庞杂才怪。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22-08-21 15:15:50
@文斗金刚 2022-08-18 14:31:03
哈哈,
在佛学经典《维摩诘经》(《不可思议解脱经》)里,就直接提出了宇宙的最高哲学思想,即——不二法门!它通俗的意思,就是宇宙的最高哲学思想就是——没有思想!!!
。。。正是因为最高哲学思想是“没有思想”,所以至今,在哲学领域,所谓的大家们大可一本正经的——胡思乱想、胡侃乱说!!!
再则,认知人的意识和心理的学科,在佛学的《唯识学》里,也已经系统而透彻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
-----------------------------
宇宙里有道、有人……。人应连思想认识也没有?人至少应认识到宇宙中有道吧?

人在宇宙中生存与发展,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人是人还是物?

哲学是人类自解人自己的问题的,哲学这个概念并不宜扩用到宇宙身上,宇宙真有哲学?人不好代宇宙妄言,恐怕这也是现代哲学里的一个原则或准则吧。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22-08-21 15:54:11
对人来说,有意识比没意识好,否则,人连是不是人体都不好说。这是我们人在过去已认识和已解决的问题。

但人有意识后,应该怎样?这是人一直的疑问。为此,而有哲学、宗教乃至科学、心理学的萌生、发展与进步。

怎样尽量避免胡乱地去意识、思想,怎样避免走向胡乱地意识与思想,是人们寄希望予哲学的一个基础课题,也是我们人希望哲学能更好地加以总结的一个课题。所以,怎样用意识,就成了哲学须探究的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唯用意识的缺陷就极为显然。

用意识不等于唯心,这实际是已解决但又常被人们含混的问题。希望以后大家不要再含混,否则不光哲学难进步,人更难进步。让我们不要在这样的问题上迷误。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22-08-21 16:08:59


在这一过程中,哲学在世界各地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向并不一样。

(一)

由于古代中华老早就认识到意识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一直模糊不定总不是个事,便开始尝试作个确定。由于觉察到凭人自我感觉而作胡乱阐述显然不行,不如还假设于假设、弃假定而就本原,天地之间既然循还往复有规律地发生一些事,似乎在循道而行,那就弃神就道吧!于是中华古人一一至少中华先贤确定一一连天地都这样了,那么我们渺小的人就跟着天地学,以道为尊。因而不再在意识和外部世界间过于游移不定。但道也缥缈呀,怎么办?看道之所示吧!于是以占卜之示为示,这是一种不以自己的主观为主观判断的做法,是一种虚假客观主义,而不是主观主义或唯心主义。这样终究也不是事啊,虽显得有根据,但为什么这样不是还是说不清?这迫使中华古人继续寻觅破解,直至得到以八卦为核心的诠解工具一一八卦是基于事实状况而不是符作判断的,切勿被后世摇卦现象所蒙蔽,道示和人的分析间终有联通方法。奉道、问道、析道、循道,由此有较坚实的基础支撑,在中华,有神论和有神论宗教从此不倡也难昌。

这个发展过程使中华及中华文化早早地就不在唯心唯物间过于纠缠,并因体现在八卦里的二分法、系统论基于客观、注重分析,不乏成效,因此古代中华后来的哲学一直未十分偏离以道为基、向道而生、研道而自行的基调。只是由于春秋前后,社会过于动乱动荡,文化传续出现问题,对八卦之解出现偏颇,在社会一一尤其民间一般人士一一中出现以符为根为基的广泛而流行地运用,中华文化进入了虽有哲学也有哲学观点和体系方法,但不再怎么精进,而流于虚化虚行的阶段。以至中华哲学的专业化后来向儒、道、释这样的门派化发展,这是一种哲学依旧主要根据自我认知研判世界的门派化,它虽也有以阴阳、八卦等元素表现的基于哲学元素自身而有的专业化、专门化,但后来的发展断档,后期的发展停滞。这使中华哲学更呈现一种泛哲学的面貌,而没有很专业专门化的形体样态及特征表现。也因此,中华史上的哲学家也更多地被称为哲人。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22-08-21 16:13:34
(二)


古代欧洲也不知怎么回事,老早就确定了神在人间、世间的地位,从而给人的意识搞了个不光与神还与神的意志相连的连线。

这连线貌似把人的意识锚到了神上,但神和神的意志之间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却同样是人所难言的,就信神论而言,这个内容也是人并没有什么发言权的。这实际是原本想解决人与自己意识的关系问题,但结果是将这个问题给贴到神身上去了,造成了双层都无解的状况。

这实际是很困扰人的,表现在希腊神话及欧洲传说上就是,最后人只得按人的模式描绘神及神的种种。于是,如您所见,欧洲的众神和人一样有七情六欲、爱恨情仇、理智与混乱。

这是将人的问题搬上天的场景,也是将人的问题搁置和悬挂于天的情景。尽管古希腊曾有一段时间也曾有一些先贤思问作辩、努力作解,但所成所得很快沉没于历史,因此,古代欧洲后来实际进入了一个比较长时间的哲学中断发展的历史时期。神学不仅代替哲学,还代替无数文化处置、滋养、调整社会。只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才把它恢复、接续起来发展。

有人也许会问,神学里不是也有哲学?但这哲学实际已不是主要关于人与世界,更不是关于人的意识与世界的哲学,而是人与神、人的意识与神的意志的。而有关教导性内容您能说不是人写出来的吗?

大家不否认神学相应的教导性内容里也有精良的经验总结成果,不否认其中不乏不错的哲思,但人的意识问题里除了应有什么认识外,更主要是怎么独立自主而又不容易错地形成认识,而古代欧洲的神学提供的主要是既定的认识内容,而对于认识的形成过程、形成原则、形成方法则以神的名义隐匿在神学圈里甚至神学的书写圈里。这样的神学里的所谓哲学即便可称之为哲学也是类似于基本表现为结论的经验哲学,是一种哲学的初级形态。而且从内容看,它的内容主要是结论,甚至这结论就被处理为定论。接受这样的内容由于象背诵,因此,古代欧洲神学里的哲学难言是健全而不残缺的。

要不是欧洲人后来强烈地意识到光背诵不仅会教条主义,而且更会思维僵硬,甚至人们普遍变得不会思维,因而有意发展思辩与思辨,进而恢复和接续发展起古希腊的一些传统,从而开展文艺复兴运动,欧洲的思维模式仍将难得大的改观。

也正是因为深知过去所谓哲学的缺陷,也因为曾深受过这种缺陷给人遭成的灾难和痛苦,所以后来欧洲对于发展和完善哲学非常细致、执着。但由于神学至少因为所表现出的劝善特征而对社会依有很大影响,由于神学将其所述内容称为先验型内容,因此,在哲学上,欧洲仍是世界上最纠结纠缠于主观重要还是客观重要、唯心还是唯物的地区,尽管其哲学架构已颇精密完备,但这精密完备显现的还主要是工具性特征一一人是可打造各种工具并且把工具打造成各式各样的,工具的精密完备不等于科学,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22-08-21 16:20:31
(三)

历史表明,古代中华哲学和古代欧洲哲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曾走在了不同方向。古代中华哲学是向天问道,人自察于天地人间努力自解人自己的存在和发展问题。古代欧洲哲学也是向天而问,但设解定解于神,觉得人遵循就行。这两者间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极大的不同。古代中华哲学早就大胆设问,并在分析还作假设、探索,得出诸如阴阳五行这样的定论及假说,并还有礼文化这样较纯粹的人自身的人文的形成与发展。如果从欧洲哲学、欧洲文化再在后来所发生的大变革看,您会发现,它实际在疑神后也走到了这一方向与方面。两大哲学之间至少因阴阳论与矛盾论的基核相似相近,又共同走在同样的基底上。

古代中华哲学在先发先行后,由于种种原因,尤其被礼文化后来的不当发展所拖累、限制,实际在后来也走上停滞甚至迷茫,难有突破与发展,反倒患起古代欧洲哲学曾有的病来,只是它走向更多的不是迷信,而是飘渺。所以,中华哲学和欧洲哲学再相遇、再互相检视、再作融通发展是好事,对中华、欧洲是好事,对世界对人类更是好事,这样至少知道作为人的实际共同之大、实际分歧之小、因分歧而致的不同之多、因分歧而有的拐弯与曲折之大,知道曲曲折折、弯弯绕绕后坦途实际又在哪里。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22-08-21 17:12:42


在哲学上,人把自己定义为有意识的主体,同时定义为愿意完善经由意识而形成的认识的主体。那么,怎么完善认识呢?

自然首先要把自己的意识和意识形成认识的过程作为研究对象。但如果这样,不是人研究人自己,人的意识研究人的意识本身,从而易于含混不清、容易显得含混不清?

因此,在把自己定义为有意识的主体后,人又把自己定义为认识主体一一包括不断完善认识的主体。这样,在哲学上,人就有了两个主体身份。

这就产生了主次之分问题。但不管怎么给两者定主次显然都是不合适的一一认识主体好不容易形成认识,按道理说应该是主要的吧,但一传给意识或意识主体,本身就变成次要的了,这哪行?

考虑到在哲学上,认识主体主要是帮助形成和完善,意识的,人们便在这两个主体间作了个分工,即:不否认意识主体的原主地位,而把认识主体当作人给自己请来的一个客人,意识主体作为主人请这客人帮忙拿拿主意、提提意见。实际也因此有主观、客观之说。也就是说主观是指意识主体作为主人纯粹自观自形成,客观是认识主体作为被请来帮忙的客人独立看独立瞧,并以此形成并提供认识。

由于这种处理,因此有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这样的说法。主观世界并不是纯意识的世界,它也有意识已认识到的外界内容一一包括物质;客观世界也不是纯物质世界,也因此还有客观物质世界这样的说法,也因此,客观世界也有人还意识不到、认识不清、认识错误的内容,对这样的内容,人们在哲学上是加以承认的,为此有“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更科学客观地认识客观世界”这样的说法,为减少偏差错误,哲学上不仅有辩证之说之行,更有辨证之说之要求一一自然这是更深话题。也就是说,在哲学上,客观世界和世界是不同的概念,世界就是那本来、原真的世界,它在我们体外,或者更准确地说在我们意识之外;而客观世界是经过意识的摄像头的那个世界,是人的意识认识到、感知到的世界,是含有意识成分和意识已处理成份的,由于它经过很多认识主体也即客人的交流确认,因此它和主观世界的主要区别是:它是人目光主要向意识之外而形成的公认的世界,一般也指人普遍所认识或认识到的世界,因而更有参考性、更被确认,在交流中也更被默认。
楼主:普人壹  时间:2022-08-23 12:22:04


众所周知,唯心、唯物是基于“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这个问题而有的一种对于分歧结果的划分。一般把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的称为唯心派,把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的称作唯物派。

由于“唯”在中华文化的一般认识中,常有“唯一”这样的意涵,因而搞得唯心、唯物在人们的一般理解中似乎也走上了唯一化的倾向,而在不少时候淡忘了物质与意识间那不容易分离的关系、非常紧密的关系,而这导致了不少误会和纷争。

实际上,把“唯”直接按其字形字面之意作理解,理解为“人们口中已表达出来的所认为的事实与规律”或“这个领域或空间中人们认识到的事实与规律”,这“唯心”、“唯物”的冠名还是蛮准确的。但“唯”被当作“唯一”来解实在太日常、太司空见怪了,以致把人们对此的一般认识也拐带了。由于对此细解较耗文字,将在以后另成文,请看关于此的专门文字,就不在此赘述,以扰大家思绪。

关于唯心、唯物,我们不能忘记它们是基于一个专项问题而派生、次生出的概念,即“究竟意识决定物质还是物质决定意识?”。尽管它因这样一个很很基础的专项问题而派生、次生,尽管这很重要也很关键,但如果我们注意到,在哲学上,它们因这专项性的派生、次生一一而且还是“物质与意识”这问题之上(甚至还之上)的问题“它们彼此之间的决定关系”而所派生、次生,作为哲学中的概念,它们实际已很难属于或归列于象物质、意识这样的元概念,那么,我们就会意识到,在哲学上它们并不是到处就可以拿来用的、不讲哲学问题场合或问题场景就可泛用套用的概念,如果那样,将容易本来讨论主干的却纠缠到枝节分岔上去了,徒增不必要的纠葛与分歧。

在中华文化中有一个词叫“经验”,它可以说是“经过检验”或“经历验证”的缩略之称,由于经常有“有没有经验?”这样的对话,后来它又被当作名词用。它出生于何时现不为人知(希望以后考古学家能帮解开至迟是何时),但它的长久存在和被广泛被使用已表明,中华人和中华文化早已不在现在所谓的唯心、唯物间打转,而转向到了尽量客观而不主观的方位与视角。只可惜,“经验”一词日益被名词化使用后,“经外部检验”这一点也被弱化,而也变得越发象是主观的广告商、代言人了。

长期在名词性的经验里流转的中华人终于被搞得萎缩而昏沉,甚至“经历”、“经验”也成了难分彼此、可互替代的孪生兄弟。唯心、唯物对立二论的传入给了中华人一个激楞,中华人不由得重新看、重新认识“经验”一词,如此观看之下,经验里的混杂含糊也终显得醒目无比,看这经验究竟是什么经验因此也被整个社会日益重视和审视,中华也由此开启科学之门日益宽敞的旅程。

有观点认为,唯物思维回避认识人自身。不知这“唯物思维”讲的是哪一种?人体一一注意是人体而不是人一一的物质性是不少唯物思维不否认的。这就产生了人体与人的概念的区别,这区别主要表现在人的意识以及由意识影响和统领的机能性,由于这部分内容生于含于人体,于是这又催生了比如生命这样的概念和认知,引出生命价值这条线,从而推促哲学认知进一步发展。所以,严格讲来,说所有唯物思维回避认识人自身这说法肯定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在现代,适当检视甚至重厘清一下过去的一些提法是必要的,象唯心、唯物这两个概念本身貌似有定论,但实际呢,即便同一概念,在人们的理论阐述或认识中歧化还是明显的。太多的事实已表明,光引用概念名称讨论问题是不行的,因为不少时候貌似说的是同一概念,实际说的只是同一个名词,如此争论来争论去,自然也有沟通和启发性,但歧乱难避难改,也是个事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