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宁静的挽歌

字数:3004访问原帖 评论数: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9-16 23:40:44 更新时间:2022-09-20 23:53:37

楼主:忽小然啊  时间:2022-09-16 15:40:44
Thomas Gray (托马斯·格雷 1716-1771)写的 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墓畔哀歌》)是一首让人感到宁静和安详的挽歌。我们读完后愿意相信那些死去的人得以安息主怀,获得宁静了。 这是我最喜爱的一首英文诗歌。

晚钟,黄昏,教堂,钟楼,归家的耕地人和他哞哞叫的牛群, 这些并不是诗歌堆砌的意像,而是十八世纪英国乡村实实在在普普通通的环境。诗人有什么悠思从这样的环境中阐发也是自然的,他的平和的思想和文字与环境是协调的,诗歌的宗教意味也本是弥漫在英格兰乡间的,是传统的一部分。

天色向晚,景致暗淡,空气静穆,只有甲虫在嗡嗡低飞,只有远方羊栏里传出令人昏昏欲睡的铃铛声, 只有阴郁的猫头鹰在向月亮诉说着什么。

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的目光聚焦到了榆树下,草丛中的一个个坟墓,乡间粗鄙的父老长辈安眠之处。
他们也曾享用过清晨芳香的和风,也曾聆听到草做的窝中燕子的呢喃,公鸡的打鸣,号角的回声,然而这些微风和美好的声音再也不能唤醒他们,让他们从低矮的墓床上起身了。

他们曾是耕作的好手,享受着劳作带来的愉快;他们曾是和蔼的父亲,享有过乡间农妇的絮叨的关心,还有孩子们争相攀爬到膝盖上索吻的温情。谁念西风独自凉?当时只道是寻常。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人提醒人们,雄心壮志不必嘲讽他们平凡的劳动、寻常的欢乐和默默无闻的命运;豪华伟大也不必讥笑他们短暂简单的生平。

因为,门第、权势、财富、美貌,所有光荣的道路都将通往坟墓。 The Paths of glory lead but to the grave.
死亡,是平等的。但是,社会学家也指出,死亡面前,并不人人平等。人们的寿命不同,富裕者相对拥有更好的医疗条件和延缓死亡的种种方式。

不过,诗人聚焦之处在于此:栩栩如生的半身像、刻满事迹的铭文,并不能将稍纵即逝的呼吸还给奄奄一息的身躯;荣誉和谄媚,也无法挽回死亡的心意,让享有荣誉和谄媚的权势者起死回生。

这些粗鄙的乡野村夫,所缺少的不过是一些机会。不然,他们也可能执掌到帝国的权杖,或是拥有浩瀚的知识,他们之中也可能有一位未曾成功的克伦威尔或弥尔顿。

Full many a gem of purest ray serene

The dark unfathomed caves of ocean bear;

Full many a flower is born to blush unseen,

And waste its sweetness on the desert air.

世界上多少晶莹皎洁的珠宝

埋在幽暗而深不可测的海底;

世界上多少花吐艳儿无人知晓,

把芳香白白散发给荒凉的空气。 (卞之琳译)

诗人进一步思考:他们的命运也许限制了他们的德行和才能的施展,殊不知,命运同样也限制了他们犯下可能的罪过。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s ignoble strife

Their sober wishes never learned to stray;

Along the cool sequestered vale of life

They kept the noiseless tenor their way.

远离了纷纭人世的勾心斗角,

他们有清醒的愿望, 从不学糊涂,

顺着生活的清凉僻静的山坳,

他们坚持了不声不响的正路。 (卞之琳译)

如今,他们也有易碎的墓碑,墓碑上刻着一些拙朴的韵语,雕饰着不成形的石刻。他们的姓名和生卒年月,再附上圣经里的话语,构成了他们的纪念碑。

他们是“遗忘”的猎物,他们放下了悲欣交集的一生,离开了温暖的疆域,和煦的日子,也曾向这人世间留下深深的留恋的一瞥。

For who to dumb Forgetfulness a prey,

This pleasing anxious being e’er resigned,

Left the warm precincts of the cheerful day,

Nor casting one longing lingering look behind?

要知道谁甘愿舍身喂哑口的“遗忘”,

坦然撇下了忧喜交集的此生,

谁离开风和日暖的明媚现场

而能不依依地回头顾盼一阵?(卞之琳译)

辞世的灵魂仍需依傍钟情的怀抱,临闭的双眼需要衷情的眼泪,坟墓中的他们,被遗忘吞噬的人们,也需要我们的关注,因为他们就是我们。
他惯去某座山头,迎接朝阳,有时笑里带几分讥嘲,有时有些奇思怪想,有时忧心忡忡,有时爱而不得。有一天,他就再也不见了,再一天,他就被悲伤的送葬行列送往了墓地。

他的墓志铭上如此写道:

不要再寻求宣扬他的功绩,

也别再从墓巢中翻捡他的弱点。

在颤抖的希望中,他的功与过,

都将在天父和上帝的怀抱中得到安息。

No farther seek his merits to disclose,

Or draw his frailties from their dread abode,

(There they alike in trembling hope repose),

The bosom of his Father and his God.

人们的一生,如弘一法师临终所题,“悲欣交集”。 普通的人们,乡野的村夫,小开小合的人生,也有他的欢欣与悲哀。他们不曾创造伟岸的功绩,也不曾犯下滔天的罪行(有意或无意),他们将安息主怀,享有宁静。

一首诗歌涵盖不了所有的主题,托马斯·格雷的《墓畔哀歌》充满了对普通人的尊重和爱,是一首让人宁静安详的墓园诗歌。

另有一首挽歌,英国剧作家John Webster (1580-1625) 创作的剧本 The White Devil 里的一首挽歌,短小简洁,也温暖感人,后被T. S. Eliot 在 长诗 The Waste Land 《荒原》 中引用。

Call for the robin redbreast and the wren,

Since o'er shady groves they hover

And with leaves and flowers do cover

The friendless bodies of unburied men.

Call unto his funeral dole

The ant, the field-mouse, and the mole,

To rear him hillocks that shall keep him warm

And, when gay tombs are robb'd, sustain no harm;

But keep the wolf far thence, that's foe to men,

For with his nails he'll dig them up again.

召唤知更雀和鹪鹩一齐来帮一手,

它们在树丛里跳去跳来,

唤来用树叶和花朵去掩盖

无亲无故的没有人掩埋的尸首。

唤来参加他的丧礼 ——

野地的耗子、土拨鼠、蚂蚁,

给他翻上些土堆让他温暖,

逢陵墓盗挖的时候,不至于遭难;

要赶走豺狼,那是人类的仇敌,

它们会用爪子挖掘得一片狼藉。(卞之琳译)

没有亲人朋友的人,无人掩埋的尸首,将有一群充满善意的小动物们集结在一起,给他一个葬礼,让他得到温暖和保护。这真是这世上莫大的安慰和最后的温情。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