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卷35贵义诗解3今士不慎为所欲为书以记言得意忘言

字数:1689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9-24 00:25:14 更新时间:2022-09-27 11:35:05

楼主:牟向东  时间:2022-09-23 16:25:14
《墨子》卷35贵义诗解3今士不慎为所欲为书以记言得意忘言

题文诗:

墨子曰今,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

之慎也哉.商人用一,布布不敢,继苟而雠,

必择良者.今士之用,身则不然,意之所欲,

为则为之,厚者则入,刑罚薄者,被毁丑则,

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布慎.子墨子曰:

世之君子,欲成其义,而助之修,其身则愠,

是犹欲其,墙成而人,助筑则愠.岂不悖哉!

子墨子曰:古之圣王,欲传其道,于后世故,

书之竹帛,镂之金石,传遗后世,而欲后世,

子孙法之.今闻先王,之道不为,是废先王,

之传遗也.墨子南游,使卫车中,载书甚多,

弦唐子见,而怪之曰:吾夫子教,公尚过曰:

书揣曲直,如此而已.今夫子何,载书甚多?

墨子曰昔,周公旦朝,读百篇夕,见七十士,

故周公旦,佐相天子,修至于今.翟也上无,

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吾安,敢废此书?

翟亦闻之:同归之物,信有误者;然而民之,

听有不均,是以书多.若公尚过,之心者数,

逆于精微.同归之物,既知其要,是以不教,

以书也而,子何怪焉?文以载道,书以记言,

传情递义,情通古今,得意忘象,得象忘言.

【原文】3
子墨子曰:“今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8)。商人用一布布(9),不敢继苟而雠焉(10),必择良者。今士之用身则不然,意之所欲则为之,厚者入刑罚,薄者被毁丑,则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
子墨子曰:“世之君子欲其义之成,而助之修其身则愠,是犹欲其墙之成,而人助之筑则愠也。岂不悖哉!”
子墨子曰:“古之圣王,欲传其道于后世,是故书之竹帛,镂之金石,传遗后世子孙,欲后世子孙法之也。今闻先王之遗而不为(11),是废先王之传也。”
子墨子南游使卫,关中载书甚多(12),弦唐子见而怪之,曰:“吾夫子教公尚过曰:'揣曲直而已。’今夫子载书甚多,何有也?”子墨子曰:“昔者周公旦朝读书百篇,夕见漆十士(13),故周公旦佐相天子,其修至于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吾安敢废此?翟闻之:'同归之物,信有误者。’然而民听不钧(14),是以书多也。今若过之心者,数逆于精微。同归之物,既已知其要矣,是以不教以书也。而子何怪焉?”
子墨子谓公良桓子曰:“卫,小国也,处于齐、晋之间,犹贫家之处于富家之间也。贫家而学富家之衣食多用,则速亡必矣。今简子之家(15),饰车数百乘,马食菽粟者数百匹,妇人衣文绣者数百人,吾取饰车食马之费(16),与绣衣之财,以畜士,必千人有余。若有患难,则使百人处于前,数百于后,与妇人数百人处前后,孰安?吾以为不若畜士之安也。”

【注释】

(8)布:古代钱币。(9)后一“布”字当作“市”,购物之意。(10)继:疑“纵”字之误;雠:通“售”,以钱买物。(11)遗:“道”字之误。(12)关中:指车上横阑之内,即车中。(13)漆:“七”之借音字。(14)钧:通“均”。

【译文】

墨子说:“现在士以身处世,不如商人使用一钱慎重。商人用一钱购买东西,不敢任意马虎地购买,一定选择好的。现在士使用自己的身体却不是这样,随心所欲地胡作非为。过错严重的陷入刑罚,过错轻的蒙受非议羞耻。士以身处世,不如商人使用一钱慎重。”
墨子说:“当代的君子,想实现他的道义,而帮助他修养身心却怨恨。这就象要筑成墙,而别人帮助他却怨恨一样,难道不荒谬吗?”

墨子说:“古时候的圣王,想把自己的学说传给后代,因此写在竹、帛上,刻在金、石上,传留给后代子孙,要后代子孙效法它。现在听到了先王的学说却不去实行,这是废弃先王所传的学说了。”
墨子南游到卫国去,车中装载的书很多。弦唐子见了很奇怪,问道:“老师您曾教导公尚过说:'书不过用来衡量是非曲直罢了。’现在您装载这么多书,有什么用处呢?”墨子说:“过去周公旦早晨读一百篇书,晚上见七十士。所以周公旦辅助天子,他的美善传到了今天。我上没有承担国君授予的职事,下没有耕种的艰难,我如何敢抛弃这些书!我听说过:天下万事万物殊途同归,流传的时候确实会出现差错。但是由于人们听到的不能一致,书就多起来了。现在象公尚过那样的人,心对于事理已达到了洞察精微。对于殊途同归的天下事物,已知道切要合理之处,因此就不用书教育了。你为什么要奇怪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