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无主的仪态之恸

字数:909访问原帖 评论数: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10-04 03:21:57 更新时间:2022-10-25 00:11:39

楼主:萬靖  时间:2022-10-03 19:21:57
一个实在不愿承认而又太过于明显不得不认的现象是:在世界各地的人堆儿里,一眼就能认出中国人。哪怕他顶着各种什么裔什么籍的介绍,还是一眼就能看出他刚(成长)来自内地,还是土生土长在海外。

第一,身形仪态的“垮“。腰挺不直、肩放不平。男男女女的外八字,走起路来胳膊跟着甩。全身就是在不规则的晃。还有一个特别特色的”抖腿“。

第二,神态呆滞,举止木然。常态的木然状态下,每每做出反应时又特别夸张,一惊一乍的。
第三,眼神无光、很少聚光。最典型的是面对面打招呼或者面对群体发言时目光下意识地闪烁、躲闪。第一反应很少能沉定地注视对方的双眼。

这些,不同于我们过去常说的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对旁人视若无睹的素质问题。是什么塑造了这里的无神无底气状态?跟世界融合、发展建设的这些年,为什么这点很难重塑?

第一,点头哈腰的强权文化渊源。依然是社会逐个团体到家庭的权威体系网络,使每一个小团体到大组织都陈列着根深蒂固的尊卑生态。到了当代,把残留延续的行为硬说成是平等的尊重尊敬,但抹不去行为意识中重重叠叠的烙印。更何况,强化依旧。

第二,外面受压抑,窝儿里横。正因为无处遁逃的做小伏低,被压抑的常常跟家里人释放。于是,外人面前点头哈腰的身形到了家里秒变垮里垮气吆五喝六的样子。男女皆是。

第三,从小很少体会过自发的喜怒哀乐,就无法形成一个人的“底气”。如果是名誉权位带来的自认为的底气,当那些外挂动摇,底气亦随之消散,那并不是我们说的饱含神韵、来自骨血的底气。那只能叫“架势”,或者说从来都是虚张声势。真正可以称得上底气的,是从小可以经常自在地玩耍嬉闹,用自己的方式日常生活着;没有后顾之忧放松地笑、在阳光下尽兴地奔跑运动;而不是一直“被精准地安排”着怎样渡过每时每刻、学习和打卡完成任务。

从小,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都像木偶一样被指挥,来不及体会就被安排另一项任务;稍微偏离又马上被恐吓和斥责。喜怒哀乐来不及体会,无法为情绪做主,更不可以自由表达。一个长大了的木偶人,怎会有发自内心的底气?眼中怎会折射出心灵的神光?

在根深蒂固的社会生态下互为加强的这些原因,造就了这里的人“形散而无神”。衣衫可以装扮、体魄可以锻炼,而无心无神如何使身形伫立、目光炯然……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