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读老子(连载)

字数:4048访问原帖 评论数:3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10-23 16:05:50 更新时间:2022-10-25 03:57:28

楼主:张关林2016  时间:2022-10-23 08:05:50
俗读老子(连载)
(本人以为,繁琐的文字训诂和背景考证,不一定有助于读懂原著,就像历史,历史真相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能被有效借鉴,因此,我对老子的解读只注重古今共同的经验,着眼于常识,故曰“俗读”。老子学说之所以迄今不衰,是因为与今人的经验相通,老子认为正确的,现在依然正确,老子眼里的乖谬,现在也还是乖谬。如此,则肯定有牵强之处,请付之一笑,不必认真。)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边界)。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通解:用语言表达的“道”,不是“道”的本来。人赋予事物以名称,但名称不等于该事物的实际。
“道”生万物,万物表现为“无、有”两种状态,“无”,指事物形成质稳定前的状态。“有”,指事物形成质稳定后的状态。于是,人也就有“无、有”两个观察维度。
从“无”的维度看,看到的是事物变化的连续性和奇妙性;从“有”的维度看,看到的是事物质稳定阶段变化的边界限制性。
“无”维度的奇妙与“有”维度的受限,名称不同,但本源相同,都是“道”的表现形态。道的变化无穷玄妙,着眼于玄妙,方能窥见事物的奥秘。)

(张说)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认识论著作。人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想做到行为符合预期,其手段就是正确认识世界,以便采取正确的行动。人是通过概念来把握世界的,所以老子开宗明义就提出4个概念:“道,名,无,有”。搞清楚这些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才能读懂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基本上略等于“规律”,但与“规律”有四点重要不同。第一,“道”首先是一个本体论哲学范畴,指世界的本源,类似西方哲学的绝对精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此之谓也。“规律”则是认识论概念,无本体论含义。第二,“道”在“规律”的含义上,是指统领整个领域的本质规律,不指非本质规律,本质规律谓之“道”,非本质规律谓之“术”,“术”组成“道”,但不等于“道”。而道与术,都可称为“规律”。“规律”没有“道术”之分。其三,规律是纯粹抽象概念,道是抽象与具象合一的概念,“道”概念既可指行走的具体的路,又可指遵循的原则。规律只有理性的原则含义,而道是感性与理性结合的概念。第四,规律主要指客观存在,比如万有引力,是客观规律。而道,主要指人对规律的主观把握,如“茶道”,是指个人对饮茶方式的领悟。

“常道”,可以叫做大智慧,是指对不变的、统领万有的规律的认知。用语言说出来的道理,不是大智慧,因为大智慧无法说出,说出来就走样了,大智慧只能用心去领会。

后世许多思想家都发现大智慧是不可言说的,现代量子理论证明了人的意识会改变量子状态,因此,说出来的道必然改变了没有说出时的道的本来面目,说出来道,已经不是道了,“非常道”也。

佛教的禅宗就是这样来体会真理的,他们的方式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某日,释迦牟尼升座,没说话,从讲台的花盆,拿起一朵花,在手中转来转去,弟子们不解其意。这时,迦叶微微一笑。佛祖知道迦叶领会了,便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今方付属摩诃迦叶”。这是“拈花微笑”的典故,禅宗就此诞生,迦叶是禅宗第一代祖师。“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就是指大智慧,佛陀认为大智慧无法言传,只可意会。众徒中只有迦叶领会了,于是就嘱咐他把这种体悟真理的方式传承下去。佛陀知道,佛经传法一定会走样的。禅宗由达摩传入中国,到六祖慧能大放异彩,慧能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为王阳明的“致良知”开出一条光明大道。

“不立文字”,就是“不可道”。为什么“不可道”?原因有二,其一,真理总是具体的,但文字表述的真理都是抽象的,道理一旦抽象,必然受到歪曲。比如,列宁通过城市武装暴动,搞成十月革命,经过文字抽象,十月革命的道理就成了“无产阶级革命通过城市暴动取得成功”。抽象的道理传到中国,中国就跟着学,也搞城市暴动,非但不成功,还损失惨重。十月革命的理论结论不是真理吗?当然是的,但它是具体的,与俄国国情是不可分的。道理一经抽象,具体内容消失殆尽,列宁的真理便受到了严重的歪曲。

其二,学道明理的目的是用于实践,学道而不实践,比不学更糟。我们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学道的,换句话说,我们学的不是道理本身,而是割除了许多具体限制条件的抽象道理,它们只具有具体道理的一些影子,绝非具体道理本身,所以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反复验证修正才行。学道而不实践,必然越学越离谱。明确指出道“不可道”,就是要你靠实践来学。王阳明心学的重点就是“道不可道”,所以他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道可道,非常道”,指出了学道的实践方式。

“名可名,非常名”的道理一样,是指事物的名称不等于事物的实际。人类要思维、要交流,必须给事物起名,可见,名称只是区别事物的一个标记,名称不等同于该名称所指事物的个体。由于我们总是用名称来指事物,于是就把名与物等同起来,极容易造成认识谬误。比如,听人说“给你吃个桃子”,你很开心,因为“桃子”的名称使你想到香甜酥软,如果给你一只烂桃子,你就会生气。听到“给你个桃子”时,你接受到的是名称信息,你认为名称就等于实物,结果失望了,因为名称不等于实物。

这两句话的共性,就是“理论必须联系实际”。“道”与“名”(即“规律”与“概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实际事物的抽象的理性反映,但不等于实际事物。我们学知识的目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概念工具不能帮你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理论要根据实际进行矫正,这叫结合。理论不与实际结合,一定会把事情搞砸。老子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个十分重要的认识问题。我们为什么会熟悉马谡、赵括、博古等历史人物的呢?就是因为他们是理论不与实际结合而把事情搞砸的典型。王阳明之所以办什么事都能成,就是因为他深知“道可道非常道”,深知“知行合一”、“事上磨练”的重要性。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有”也是老子认识论的重要概念,它们是双重含义概念,既指事物的状态,又指人观察的角度。观察一定是有角度的,能全方位观察的只有上帝。但不同角度的观察结论是不同的。盲人摸象就是典型例子。比如,有人说,“在国内不爱国,一出国就爱国”,为什么?因为观察角度变了。在国内看西方,看到的是西方的民主、自由、福利,结论是西方比中国好。出国后,体验到西方的不好方面,把这些不好方面同中国比较,觉得中国还是蛮可爱的。所谓“洗脑”,就是让你换一个观察角度看问题。“无”和“有”,就是两个不同的观察角度。

“无”,虚无,不存在,指事物质稳定前的状态。“天地之始”,天地在尚未开始的时候,一片混沌,天地尚未形成稳定的质,所以处于“无”的状态。反之,天地形成了,有了稳定的质,就处于“有”的状态。有,“名万物之母”,事物一旦有了自己的形质,就在此基础上不断发生演化,从而衍生出其他的事物。

“无中生有”是老子的名言,明确指出任何事物都是短暂的存在,都是从此物不存在的“无”中产生的。比如,在鸡蛋状态时,鸡处于“无”的状态,小鸡破壳而出,鸡进入“有”的阶段,就是“无中生有”。封建社会时,资本社会处于“无”的状态,封建社会演化为资本主义社会,也是无中生有。

所有的事物都离不开这两种存在状态,于是我们就知道,世上没有永恒的事物,事物永远演变,永远在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地变,这就为我们观察事物提供了两个有效的观察维度。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常无”,就是从“无”的维度看事物,就会看到事物质变的“奇妙”。如前所述,“无”是指事物性质不稳定的状态,我们撇开事物的性质看,就会看到事物一连串的质变,那是非常奇妙的。比如,母鸡体内的卵泡经过发育,形成鸡蛋,鸡蛋生出后,经过发育,变成了鸡。这是从“无”的维度看问题才能看到的。换句话说,如要追根寻源,就得从“无”的维度看问题。

从“有”的维度看,会看到事物变化的清晰边界。“有”,就是局限于事物的质稳定时期,把事物在质稳定阶段的变化看透彻。我们研究具体问题,都是从“有”的维度出发的。比如,研究人的成长史,就是局限于人有生命的那个阶段,不考虑生前死后,这就是从“有”的维度着眼。这样的研究,就能清晰看到幼年、青年、中年、老年的变化过程。

从不同维度看问题,会得出不同结论,因此,目的与观察维度适配,才有可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杜甫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的观察维度与抒发凌云志的目的是适配的。假如目的是搞清楚泰山土壤的酸碱度,这个观察维度就无效了。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两者”,指“无”的连续变化的奇妙性和“有”的阶段内变化的清晰性。“同出”,是指“有无”两种状态或两种维度,都是道的表达形式,是从不同维度观察同一事物。一个事物从两个不同维度来观察,结论相悖,含义交错,复杂而玄难,但只有这样才能发现真相。

以王阳明剿匪为例。南方四股土匪,官军剿匪十余年不能奏效。阳明接到任务,首先分析剿匪未果的原因。官军强于土匪,为何十余年不能成功?原来,官军自以为力量强大,一直采取直接攻打匪巢的方式,可是常常扑空,还中埋伏,原因有二,一,官军无斗志,战力薄弱,2,民匪一家,官军一动,土匪马上知情。于是,王阳明采取了针对性措施,自己组织军队,单独训练,增强战力;设法找出内奸,让内奸戴罪立功,传递假消息;在匪区实行严厉的“十家牌法”,一家犯法,十家连坐,杜绝民匪勾结。然后针对四股匪患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战术,各个击破,一年有余便大功告成。

很显然,过去的官军墨守成规,按照一定套路来,这是“有”的维度,与目的不适配,所以无功。王阳明则从“无”的角度看问题,寻根究底,发现了真相,措施才会有效。他发现民匪勾结,也会想到应该是官逼民反,极可能会同情土匪,但他没忘记自己的使命,设计了十家牌法,杜绝了勾结现象,这又是从“有”的维度来看问题。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