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2 心与物

字数:799访问原帖 评论数: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11-19 21:03:38 更新时间:2022-11-20 13:41:50

楼主:鞑六郎  时间:2022-11-19 13:03:38
“此在”所见,无不是“物”;“此在”所是,无不是“心”。

“此在”中呈现的一切客体看似皆为“物性”,可“此在”本身却全然不是,乃至“物性”客体在“此在”中的真实存在方式看似“物性”其实不然。

一切存在本自无言,而对“存在”的认知却无不是“言”,那么常态下“此在”中存在是以“存在”的方式存在,还是以“被认知”的方式存在?

所有认知中被认知对象其实是无言的,即便这对象由语言构成亦然,因为语言构成的对象也不会告知“此在”如何理解,这“理解”才是它在“此在”中的真实,于是“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万物、世界亦然。

如果每一个认知是一个因式,那么每一因式中都带有一个“物”的因子,而这作为认知标的的必备项其实从来不参与运算,也不可能参与,于是可以提取公因式,把“物”因子全部提取出来。
由于它其实不参与运算,因此可以消去。
一切认知由“用心”而起,落于看似存在于对面、以外在的形式出现的“识心”,相交处形成“物”的拟像,以成就“认知”的所谓客观性。
且认知无所不在,绵密无隙,相互论证、自我因循,由此即便从没有“物”为之证明也以假乱真出一种近乎无懈可击的“客观性”。
所有认知连缀起来就是每一个“此在”所在的相世界。

不信而必然迷信的人们在其自心无形编织出的连缀无隙的相世界中不愿且无法辨识所谓“客观性”背后令其具有真实性的其实依然是心的投射。
即便他们的迷信所以为的那种客观世界确实存在,人类的知识中也不可能有一字由其道出,它也不可能为任何人类知识背书。

一切是心在借物成相,而所成看似无不是“物”之相实则依然是“心相”,至于看似立于对面的“物”,无论呈现怎样的纷繁,作为无言之存在本身,其实与大爆炸后初始时的热汤无异,甚至有没有大爆炸都没有关系。

如果透过认知、语言、物相以及某种无始习性于无意识中先验划分的物我对立进入更深本然,那么这无差别现象域本身,及使其具有意义即真实性的只可能有唯一本原。

物,是存在之一切。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