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吊古伤今,“独怆然而涕下”〔166〕

字数:3539访问原帖 评论数:14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12-11 17:52:57 更新时间:2022-12-11 21:51:58

楼主:陈存选A  时间:2022-12-11 09:52:57
一、典故及其出处
典故:1、子昂毁琴;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省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语义:1、〔略〕。2、原义为悲叹,向前看,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了;向后看,也没见当代求才的明主,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人生孤独感,以及对明主的渴盼。



陈子昂画像
后省为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词义也转为赞叹,意为空前绝后,独一无二,或从古到今都非常突出。也用作讽刺。
出处:1、唐•卢藏用《陈子昂别传》;2、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卷107•列传32》;3、明•冯梦龙《智囊•术智部•权奇》。
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人人都爱读
陈子昂,唐初杰出文学家、诗人。
他的代表作是《登幽州台歌》。五千年来,泱泱华夏,诗书继世,诗如海,歌如山,姹紫嫣红,满目锦绣,排名太难,可有人竟然找出最著名的十首诗,而《登幽州台歌》也赫然入选!
《登幽州台歌》,苍凉沉郁,动人心魄,是一首生命的悲歌、千年的叹息!他这一声喟然长叹,唤醒齐梁以来的仁人志士,激发了他们的激情与狂热,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唐代诗歌改革的大潮中去。
这首诗,脍炙人口,传颂度极高,古代风靡天下,现代列入小学教材,少年儿童、皓首老者,人人爱读,个个会背,谁人不知,古有陈子昂,陈子昂有名诗!
然而,陈子昂的成名之路并不平坦,他的辉煌人生也是很悲凉的。
三、陈子昂弃武从文,立志科考入仕
陈子昂〔661—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人,书香门第,明经进士陈元敬之子,史称陈拾遗。
他家庭富裕,少年时,任侠使气,不爱读书,十八岁那年,比武伤人,才幡然后悔,弃武从文,立志苦学修身,参加科举考试。他博览群书,深研经史,同时,关心社会,熟悉国事。



陈子昂读书台
高宗开耀2年〔681年〕,陈子昂21岁,他出三峡,上京都,入国子监,进修国学。第二年,他豪情满怀,参加科考,终因起步晚,功底薄,未遂人愿。名落孙山后,他心情悲怆,下定决心,东山再起,遂一头扎进金华山道观,闭门苦读,埋头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 “几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赅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俨然文坛佼佼者了。
他24岁时,又是科考年。他成竹在胸,踌躇满志,考前两月,便再进京华,准备应考。那时科考,试卷明码,还不糊名,他知道,考生没有家庭背景,没有文坛名声,判卷时,象他这样的普通外乡人,受到冷遇,是普遍现象。再则,那时常科进士取中的,每两年仅二、三十人,登第之难,犹如月中折桂,应试士人,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他知道,要想进入阅卷人的惠眼,默默无闻,是不行的,没有家庭背景,就更要有名气了。他自信,自己不是无才,只是声名不显、人不知而已,如果运用计谋,把自己推销出去,不就有了名气吗?于是,他进行了成名路上的一番大炒作。
四、陈子昂以琴会友,自我营销,高中进士〔典故本事之一〕
他寓居京都宣阳里大客馆。这天,他临街一望,只见大街上有人卖古琴,索价千金,围观豪贵,人头攒动,却不识货,无人敢买。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连忙下楼,挤进人群,对左右说:“我出千缗,买这古琴。”大家都很惊奇,问为什么要买?他回答说:“我擅长演奏这种古琴。”大家都说:“可以让我们听听吗?”他指指楼上说:“我寓居此馆,请明日来馆,饮酒听琴,我在餐厅恭候。”
第二天,大家都来了,发现酒食已经摆好,古琴也在席前。他鞠躬致礼,说明设宴之意:“蜀人陈子昂,辞亲别友,千里来京,四顾茫然,无人相识。今日以琴会友,先请诸君,吃好喝好,交个朋友,万望勿辞!请吧!”
酒酣耳热之际,他又捧起古琴,解说会友之实:“小弟陈子昂,立志于学,学有所成,擅长属文,有文百轴,不为人知。这把古琴嘛,仿古制品,既非号钟绕梁,亦非焦尾绿绮,如此凡品,岂能有污诸君之耳!”说罢,举琴摔地,弦绝琴碎。在一片惊呼叹息声中,又有书僮抬出一桌文稿,他把文稿一一赠送大家。一日之内,他的名声就传遍了京城。
陈子昂机敏,运用“以琴会友” 之计,借助古琴的高价,引起轰动效果,召来京都好事豪贵,并有效驾驭形势,把自己营销出去,来买名声,以求成名。其时,京兆司功王适读后,赞不绝口,他说: “这些诗,都是天下诗文的典范之作,此人,必为海内文坛宗主了!”从此,文学新秀陈子昂,声名鹊起,誉满京华,他成功踏上了成名成家之路。这就是著名的“子昂毁琴”典故。



陈子昂毁琴群塑
两月后,他再次应试,赫然高中进士。这一年,是睿宗文明元年〔684年〕,睿宗继位,武后执政时期。
五、仕途坎坷,两次从戎,终不得志
陈子昂进士及第后,武后赏识他年轻有才,留在朝廷,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
当时,武后当政。她仇视政敌,重用酷吏,滥杀无辜,朝廷上下,人人自危。而陈子昂却不畏强权,直言敢谏,他批逆麟,反对将高宗遗体从洛阳归葬京都;又反对武后开蜀山道以伐生羌,主张与民休养生息,不可劳民伤财,耿耿忠心,为国为民,可是却犯了武后的戒。也正是如此,有人反对武则天,他一度受到误会,被株连而下狱。



陈子昂进谏画
武后垂拱2年〔686年〕,陈子昂以文员,从戎报国,跟随左补阙乔知之,出军西北,到达居延海一带镇边。有了这段军旅生活,他写下一些反映边民生活,以及戍边咏怀的诗文。这一年,他26岁。
他具有政治见识和办事才干,在右拾遗位上, 武后多次召见,问以政事,而他“言多切直”,所以说了,也没被采纳,官位也就一直不能升迁。他饱历沧桑,壮志难酬,身孤影单,居职不乐。
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建安王武攸宜征讨契丹。陈子昂再次请缨,遂以参谋从征,驻军渔阳。当先头部队吃了败仗后,他豪情满怀,毛遂自荐,愿领“万人,以为前驱”,破敌斩将,为国立功。而建安王养尊处优,“轻易无将略”,只因其姑而为帅,他瞅瞅参谋文弱的身姿,很不屑地说:“你呀,书生之见!”过了几天,陈子昂立功心切,老话重提,建安王火了,“一介文人,妄谈军事!”责令降为军曹〔班长〕。
陈子昂终于知道,志趣不合,报国也无门,便不再说话了。
六、怀古伤今,悲吟《登幽州台歌》〔典故本事之二〕
驻军渔阳时,大帅不要他管事,一个挂名军曹,除了吃喝,也无所事事。陈子昂心灰意冷,苦闷异常,又静不下心写诗,便到军营四周溜达。



陈子昂吟唱《登幽州台歌》
这一天,他登上幽州台,当年燕昭王铸金台,招贤士,终成霸业的风华,己被风吹雨打去,只剩下一片衰草荒烟。他仰望长空,浩瀚茫茫;他俯视大地,苍莽悠悠,天大地广,无边无际,而他自已,尽管满腹经纶,一腔热血,忠贞事君,奋勇为国,如今竟然无可奈何,落得这样一个报国无门、无地自容的境地,不由得,一种孤独寂寞、而又壮怀激烈的复杂情绪,油然而生,涌上心头:
我向前看,己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了,我向后看,也没见到当代求才的明主,我真的是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啊!
我俯仰天地,天茫茫、地悠悠,无边无际,哪里才是我的容身之地呢?我真的是英雄无路、壮志难酬啊!这时间,这空间,我倍感孤独寂寞、苍凉苦闷,不觉之中,流下了悲怆的泪水……
那浩瀚长空、苍茫大地,那悠远历史、绵长未来,融入到诗人孤独悲怆的心灵,凝炼为吊古伤今,呼天问地的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慷慨悲歌,遒劲奔放,苍凉雄浑,韵味悠长,蕴藏着凄凉的怀才不遇悲怆,积蓄着浓烈的报国济世热忱,更凝聚着伟大先驱者的孤独寂寞,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主的渴望,震古烁今,动人心魄,在中华文坛上空,久久回荡,千古流芳。



一代文宗陈子昂塑像
七、陈子昂孤寂去世,而“名与日月悬”
陈子昂,怀着诗人的落寞情怀,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茫世界里,孤寂独立,踽踽而行,消磨着他那悲愤的右拾遗生涯。
武后圣历元年〔698年〕,他因父老迈,辞职回乡。不久父逝,居丧守孝,而权臣武三思却指使洪射县令,罗织罪名,加以迫害。
武后长安2年〔702年〕,在冤狱中,他抑郁辞世,年仅42岁。一代文宗,草草陨落,令人唏嘘感叹!
斯人已逝,而他却在孤寂生涯中,用他的赤忱感情、深邃见识,创作127首诗歌,110篇散文,遗赠后人。



杜甫赞颂陈子昂
这些诗文,风骨峥嵘,苍劲有力,字字玑珠,篇篇锦绣,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诗文中,他哀叹百姓的疾苦,反对奸佞当权,表现了他心系天下的爱国爱民思想。
在诗文中,他反对齐梁诗风,鼓吹汉魏风骨,是唐代诗歌改革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他孤独寂寞,怆然悲唱《登幽州台歌》,宣告了绮丽浮华的齐梁诗风的收场,又拉开了辉煌绚丽的盛唐诗风的开场大幕,对盛唐气象下的诗歌、对伟大的李白杜甫,以及繁星璀璨的后世文人墨客,无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纵观我国诗歌发展史,陈子昂,他虽无法跻身一流诗人之列,但他这一先驱者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他绝对是一位至关重要的诗人。
文坛泰斗韩愈评议:“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诗圣杜甫赞颂:“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欢迎转发,反对剽窃!〕陈存选2022、11、2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