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非艰 行之惟艰

字数:3085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12-20 03:48:27 更新时间:2022-12-20 06:25:54

楼主:陈培才  时间:2022-12-19 19:48:27
延参法师说:“生活里不必要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因为别人也没有这些义务。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这话深入浅出,阐幽明微,可是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有人说“境由心造”,意思是心情好坏影响人们看景物的美丑,强调心态的重要性。也有人说“心由境生”,即认为心情的好坏是由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 ,没有物质环境就不会有内心的感受。
当年孟郊科举应试落第写下《落第诗》:“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谁言春物荣,独见叶上霜。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在诗人眼里,月亮没有了光彩,明明是春天里郁郁葱葱的花朵却变成了一片“严霜”。几年后,孟郊再次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再一次落第,又写下了《再下第诗》:“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再次落第,看到春暖花开的长安城,不免为辜负这帝都春色与大好年华而泪流满面。功夫不负有心人,孟郊46岁时终于如愿以偿,进士及第。皇榜公布之日,诗人不由得心花怒放,欣喜若狂,感慨万端。又写下了进士及第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已看完了长安的似锦繁花。同样是长安,同样是春天,同样是花,在孟郊的眼里却有如此大的不同,看似是心情不同造成的,其实这些心情都与他考试的经历和考后的处境息息相关。
宋代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写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同一景色,不同的心情,看似境由心造,但何不因处境而生呢?有“人约黄昏后”和“不见去年人”的两种处境就有两种不同的心情,同样是花、月、灯的景色,由于“不见美人”而流泪。
人是群体动物,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就像人们需要食物、水和住所一样,任何人与他人的接触都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人们生活在各种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群体中,在群体中可以获得安全、情感、尊重和认同。离开了人群,人也就失去了其意义。
有一年的金秋十月,一个学校小学四年级组织秋游。有一个刚转到本校的学生,由于没有按时到校,他所在的班级已经乘车先走了,就有点被丢弃的感觉,伤心的哭了。当见到等他的老师后,一头扑到了老师的怀里,像是又见到了亲人。
世界不是只有自己,人们也没有与世隔绝。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互合作,相互依赖的关系,自然而然的会有交流沟通,互通有无,相互影响。在对照和比较中发现差距,就会造成心态上的不平衡,产生心理上的落差。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等贵贱,均贫富”和“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的观点。曾几何时,那些限粮棉、缺油肉的日子,大家并没觉得有多艰难,因为大家的生活都相差无几,所以大哥不说二哥。现在吃穿用度,应有尽有,人们也没感到有多开心,因为穷富悬殊,因此有人欢喜有人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都想把日子过得好一些,虽然不争高低不论输赢,但也恶居下流。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人都有缺啥想要啥的心理,只少要让日子过得去。也有犯“红眼病”的人,见不得别人好,总想比别人强才舒服。还有的人“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断地攀藤揽葛,知难而进,登上了人生的一座座高峰,攻破了科学的一道道难题,从而建功立业,福国利民。正因为人们有不甘落后,勇于进取的精神,社会才能日新月异,人类的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改善和提高。
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认识问题就存在差异,对生活的态度也就有所不同。
有人各自打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过自己的小日子,感受着“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温馨。也有人盲目攀比,爱慕虚荣,在弃卑从尊的折腾中,艳羡他人,丢掉了自己。还有人怀着仇富心理,对那些一夜暴富和为富不仁者的“恶行”大动肝火,在嫉妒、蔑视、不屑、愤懑和仇恨的痛苦中煎熬。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富之心,也是人之常情。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是对社会现象与人性的简单却深刻的揭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老百姓只有在满足了个体需要的同时,才能自发、自觉、普遍的注重礼节、崇尚礼仪,才能形成“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高尚品德和良好风气。
可见,人的所做所为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人的心理也是如此。有句方言叫做“见人屙屎屁股痒”,意思是见到别人做啥,自己就想做啥,比喻盲目跟随别人行动。然而绝大多数的“吃瓜群众”都习惯了跟风从众,随波逐流。
王阳明告诉我们,处世的秘密也不过是三个字,“心不动”。“心不动”的秘密也不过是一句话:“收回向外追逐的目光,重新发现内心的良知,并依之而行。”生活中,“心若不动”就能不被外境所迁,自无烦恼可言。
《后汉书 列传 文苑列传下》中说:“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进退周旋,唯是道务。”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不为利动,不为威劫,”“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都是君子之为。“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这样超凡脱俗、心如止水的境界除非修炼得道的高僧,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们为了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整天忙忙碌碌,忙着生,忙着死,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卒卒鲜暇。有人得陇望蜀,有人贪得无厌。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又有几人能独善其身,逃出争名逐利的世俗。
慧能去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有幡被风吹动,因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个典故深刻地刻划出万物皆空无,一切唯心造的大乘佛教的根本教义。风吹幡动,不离风、不离幡、不离心。若离风则幡不曾动,若离幡则不见风,若离心则不知何为动。悟者谓一切从心起,心不起则一切不起,心不动则一切不动。其实不管你心动与否,风吹幡动是不争的事实。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懂得道理并不难,做起来谈何容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们在俗世的生活中都有喜怒哀乐,也无法斩断七情六欲,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也不可能无动于衷,对那些功名利禄的诱惑总会心有所动。
四季有春夏秋冬,风花雪月,谁能不知不觉;人生有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谁又能无情无义。幡怎能不为风所动?人又如何不为情所牵。江河流长,千回百转,各有归舟,各有渡口。烟火红尘,落花流水,自有心动,自成岁月。
阳光照耀了青春,雨露淋湿了年华,离歌惊醒了清梦,归程送走了岁月。浮生一世,烟云过客,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生活不在别人眼里,而在自己心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有禅诗说:“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识得性,无喜亦无忧。”意思是:人的心是在随着感受到周围万物的变迁而转动的,心是要经常动才可以如流水般清澈,若然心境呆滞不动,就成了一潭浑浊的死水,心若是停止,也就失去了本性。心随着水流的变化才能认识自己的本性,即随水流而不任其流,自己可以控制,随时可以校正方向,也可以随时抽身,这样也就可以做到“无喜也无忧”了。《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不是不生,念不是不起,而是要生“无所住”心,也就是心不要一直停留在什么事物上。心若不随境转,便是执着,若要随境转,却不要为其所惑。禅诗又说:“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吾辈凡夫俗子也,又岂能与圣贤取象比类。柴米油盐,人间烟火,但愿世事顺遂。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