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随风总归根

字数:1393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3-02-16 03:57:46 更新时间:2023-02-16 07:36:55

楼主:陈培才  时间:2023-02-15 19:57:46
金秋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让人伤感的季节。
树上的黄叶,在微风中闪着金灿灿的光。地上像是铺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还发出唰啦唰啦的响声。在这闲美的秋色中,不时看到一片片“落叶别树,飘零随风。”不禁有一种“客无所托,悲与此同”的哀伤。
曾经,树叶的光合作用给树木提供了有机物,蒸腾作用又为树木运输了养料。树叶还能遮阳庇阴,给人们带来了阴凉,摇绿滴翠,为大地增添了生机。如今别树离枝,飘落摇曳。壮美而浪漫,凄清而不哀。逍遥洒脱,载欣载奔。风吹随风去,水流跟水走。不论是落草丛、栖洼地,还是飘溪流、憩湖泊,都能随遇而安的悠哉悠哉。不管是歇霜露、卧冰雪,还是游田野、浪天涯,也能从容自若的默默无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因为它知道无论飘到哪里都可以融入大地、化为泥土,重新回到根的怀抱。树叶走过蓬勃的春,走过繁茂的夏,走过成熟的秋,最后在秋风中流逝。虽然饱含眷恋之情,但还是决然转身,潇洒离去。“荣枯何足叹,此日幸归根。”在繁华谢幕以后,以泥土为归宿,为延续来年的生命,超越自我而走进沉寂和永恒,真是得其所哉,岂不幸乎?
人生短暂,转眼就到了暮年。俗话说:“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离开出生的地方,那家乡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从不曾忘记。在外漂泊,常有“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的叹问,到了这把年纪更多的是“只堪惆怅不堪陈”的心情。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可是当今又有几人能守在父母身边,承欢膝下,尽心侍奉。有诗曰:“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轴本无心。”多少人为了安富尊荣的生活,背井离乡,四海为家,“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小时候,跟着父母为了寻找更好的安身立命之地,离开穷乡僻壤,引身远行;年轻时,为了生存出门挣钱,闯荡江湖,东奔西走;成家后又拖家带口,像候鸟一样,离亲别故,南来北往。“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人们都有望云之情,每逢佳节假日,还能返乡省亲团聚;“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时人们没了牵挂,往往思考的就是自己最终的归宿。退休以后,为了照看孙辈,也是心挂两头,返来复去。待到老时,又跟随儿女,他们到哪就到哪。一生饱经风霜,漂萍浪迹,真如苏轼所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又岂能没有落叶随风飘零的无奈之感呢?

“木落归本,水落归末。”中国人几乎都有一种思念故土的情结,即使终老也不愿客死异乡。陆游有诗曰:“云闲望出轴,叶落喜归根 。故乡明月在,何日彩云归。”贺知章有诗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都反映了他们归正守丘,人老思归的情怀。
毛泽东在《七绝·赠父诗》中说:“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人终有一死,“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随着社会形态的不同,现代人对叶落归根的思想越来越淡薄了。人们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又与故乡何异?所经之处对生活总能沦肌浃髓,离去后又会念于心,感于怀。他们感知着每一片落叶随风飘零的同时,也领悟到每一个人生的不期而行。人们一路走来,尊从先辈的习俗,上行下效,春晖寸草。养老送终,繁衍子孙。无怨无悔的负重前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辱使命。人们走在天地之间、红尘之中,每到一处都能顺时随俗,融入社会,心身有所托,又何悲之有?在走尽一生以后,留下了宝贵的智慧和人生经验、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使传统文化不断的传承和提升,这就是一代又一代人最终所归属的根。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