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简史》第一册第六章

字数:4825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3-02-18 01:39:11 更新时间:2023-02-18 05:46:24

楼主:冢中人2023  时间:2023-02-17 17:39:11
第六章 陈胜起义
前面说过,秦朝灭亡的一大主因是徭役。我对税收学是个外行,只能简单为大家介绍下秦朝的赋税徭役。秦朝的赋税最主要的三种是田赋、口赋、杂赋。田赋分为田租和刍蒿两种。口赋则是以人口来征税。杂赋就是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数不胜数。这些都是实物税。老百姓除了上缴这些沉重赋税外,还要服徭役,就是上文所说的为统治者从事无偿的劳动,每年一个月。真是“人尽其才”啊,实物征收完了,连力气都不放过。所以也称为力役。而秦朝的徭役还包括兵役,为期是两年。大家可以想想,加上服役路上来回的时间(都是步行),老百姓一年到头还有多少时间可以丢在自己家里那块地上?上缴完所有苛捐杂税之后,自己又能剩下多少?而之前提过,秦始皇在十来年里,又频繁的大兴土木,造成许多额外的沉重负担。虽说当时征用了大量刑徒,但其中大部分还是分摊在了老百姓的头上。
所以汉朝时候有人说秦朝的赋税比古代多二十倍;力役比古代多三十倍。老百姓的大半收入全部用来缴税了。鉴于汉朝许多人都有“仇秦”的思想(当代人仇视、贬低前朝是政治手段,历朝历代皆如此,属正常现象),他们的话我们不能尽信。但秦朝赋税徭役之重,也从中可见一斑了。
秦二世登基后,赵高更是位高权重。在赵高怂恿下,二世为保皇位(矫诏而来)把自己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尽皆杀死不说,还大肆兴造阿房宫、直道等等。刑法日益严酷、赋税越来越重、徭役没完没了,情况更甚秦始皇时期。天下百姓真正的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了。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压死骆驼的第一根稻草出现了。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
这里先和大家说下当时的历法,因为和我们现在略有不同。众所周知历法分为阳历阴历两种。现在我们年轻一辈自然已经习惯了阳历。其实阳历起自于西方,所以又称西历,中国一直到辛亥革命后才正式使用。到现在也只有111年而已。秦朝时期与我们不同的在于月份。夏朝是以正月也就是一月份为每一年的首月。到了商朝是十二月,周朝是十一月,最后秦朝则是十月份。汉初时候也和秦朝一样,是以十月份为每年首月的。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改回和夏朝一样,以每年一月份为第一个月并一直沿用至今。而汉武帝也是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从此,又多了一种纪年方式。
我们说回陈胜。陈胜说过两句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应该说,从言语上看陈胜是个有志向的人。但从能力上看,似乎配不上这样的豪言壮语。
前209年,陈胜、吴广与900多个和他们一样的贫苦百姓在两个县尉的押解下被征调往渔阳(今北京密云区)戍守。走到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时,天降大雨,道路被雨水阻断,无法通行,只能驻扎于此。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大伙越来越急。因为秦令规定,戍边兵丁,逾时未至,一律处斩。陈胜、吴广一合计,现在已经来不及赶到渔阳了,去也是死,逃也是死,横竖大不了一死,索性就召集大伙反了。他们决定用扶苏和项燕的名义来号召起义。在那个迷信的时代,他们还想了两个办法来招揽人心。一是在绸帕上写下“陈胜王”三个字,然后放进买来的鱼肚子里。同伴煮鱼来吃,“正好”发现了这三个字,自然大为惊奇。二是吴广晚上跑到驻地附近的荒弃古庙里,点上篝火装作鬼火,然后模仿狐狸的声音反复叫喊:“大楚兴,陈胜王”。同伴们被吵醒,十分惊恐。第二天大家都在议论这件事,还看着陈胜指指点点。这就是“鱼腹丹书”和“篝火狐鸣”的典故。其实我一直很纳闷,什么叫做狐狸的声音......
陈胜吴广见时机已经成熟,就杀掉了两个押解的县尉。对大家说,延误限期,按律当斩。就算现在不死,以后戍边我们十之六七的人也得死。大丈夫就算死也要名扬天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番话挑起了新仇旧恨,对秦廷的满腔怨恨彻底迸发。众人以县尉的首级为祭,筑坛盟誓。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就近攻下了大泽乡,然后又迅速占领了蕲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这样爆发了,史称“大泽乡起义”。
攻占蕲县后,陈胜又迅速的攻下了附近数个乡镇。每下一地,都有大量饱受秦廷压榨的百姓纷纷来投。陈胜的势力得到迅速的扩张。不得不说,在这一方面,秦朝的暴政苛令实在是起义军的最佳帮手。在攻下具有规模的陈县(曾为楚国都城)后,陈胜以陈县为都,自立为王,国号“张楚”。据记载,陈胜在攻打陈县前的兵力不过兵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步卒数万,这些人在数周乃至数天前,还只是吃不饱饭的平民百姓,更没有进行过任何军事训练(也来不及)。仗着这样一群乌合之众,占据着弹丸之地就敢立国称王,只能说无知者无畏。这也为后来张楚迅速的覆灭埋下了伏笔。当然,这并不能怪陈胜,毕竟他是第一个(没经验)。“缓称王”这个金科玉律在往后的一千多年中,依然被无数的起义首领们所忽视。而你要说称王是完全错误的也不尽然,它自有其需求性。所谓“名正言顺”。当张楚政权建立后,带动了全国范围内推翻暴秦的斗争高潮,迎风飘扬的“张楚”大旗,成为了当时农民起义的标志,拥有着巨大的号召力。我相信陈胜看到这一切的时候,是不会后悔自己称王的。所以,这当中的利弊权衡需要因着不同朝代的背景、情况等等去进行,的确颇费一番功夫。
虽然陈胜吴广的起义只持续了仅仅六个月,但依然无碍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各种史册都会永远的记录着: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第一个举起了反秦的大旗,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还是要请刘邦和项羽在后台多待一会,让我一口气把陈胜、吴广的故事讲完,因为反正也很短。这似乎也是历朝历代的“陈胜吴广们”的宿命。他们总是第一个燃起了星火燎原之势,然后很快的被消灭,无法看到自己亲手种下的种子发芽结果。
大家做好准备,接下来要进入的时期,只能以一个“乱”字来形容。虽然只有短短数年,前前后后称王称霸的多如牛毛。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张楚政权直接或间接导致所产生的。我尽量写得简洁清楚些,把那些无关重要的省略掉,希望大家不要像我当初啃这段史书时般头昏脑胀。
建国后,陈胜本着“主力西征,偏师略地”的战略,兵分几路,席卷中原各地。
第一路,以武臣为将,张耳、陈馀为副,攻打原赵国旧地。张耳、陈馀都是魏国名士,刎颈之交(后绝交)。陈胜攻下陈县时来投,曾劝陈胜不要称王,未被采纳,故认定陈胜难成大器。张耳曾为信陵君门客。刘邦年轻时因仰慕信陵君西游魏地,从而结识张耳,其后还多次拜访并随张耳游历,两人结下深厚交情。后来张耳的儿子还娶了刘邦独女,两人结为儿女亲家。关于张耳、陈馀的事情我们后面再说。武臣率军渡黄河北上,连续攻下赵地十余城。队伍不断壮大,已有数万人。而后又采纳蒯通计策进行招降,不战而得三十余城,攻下邯郸后,经张耳、陈馀劝说,自立为赵王。随后派遣部下韩广攻打燕国旧地。韩广参照武臣同志称王事迹,在燕国自立,是为燕王。天下又多两王。后来武臣、韩广又分别为自己的部下李良、臧荼所杀。真是一笔糊涂账。
第二路,以周巿为将,攻打魏国旧地。周巿在收复魏地之余还干了两件事。第一,策反了刘邦手下的雍齿,为刘邦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后面会讲到。第二,兵临狄县(今山东淄博高青县东南)。狄县被围,县令闭城固守。城中望族田儋乃齐国国君田氏一族,趁势率领两个弟弟田荣和田横击杀了县令并自立为齐王。出兵反击周巿,周巿退兵。随后田儋收复了齐国大部分旧地,以田荣为相国,田横为将军。周巿退回魏地后,有人想拥立他为王,周巿以“天下昏乱,忠臣乃见”拒绝了,然后立魏公子咎为魏王。周巿自己为相国。后田儋、魏咎、周巿都死于秦将章邯之手。
第三路,命邓宗攻取九江全郡,与其余诸路军马相呼应。九江郡是秦初所分天下三十六郡之一,范围极大。大致是现在河南、安徽淮河以南部分和湖北黄冈以东部分以及江西全省。
第四路,命宋留出兵南阳(今河南南阳),取道武关(今陕西商洛丹凤),迂回进击关中,以为吴广声援。
第五路,也是最重要的一路。任吴广为假王(副王),统率众将西进伐秦,进攻荥阳。用意是取道函谷关(今河南三门峡灵宝),直捣咸阳。荥阳当时隶属三川郡,郡守为李斯长子、秦始皇驸马李由。李由率领城中两万余名将士死守荥阳。吴广久攻不下。部下田臧与吴广意见不合,于是假称奉了陈胜命令擅自杀了吴广,夺取了兵权。后田臧死于章邯之手。
在吴广受阻于荥阳时,陈胜又命周章为将,另取一路绕开荥阳,经函谷关直攻咸阳。周章字文,楚国人,曾跟随过春申君黄歇和项燕。周章在西进途中不断征集士兵,动员民众起义反秦。到攻破函谷关时,已有兵车千余辆,士卒十余万(一说几十万)了。函谷关对秦朝军民有着特殊意义。因为战国时期,东方诸国屡次合纵攻秦,虽有胜仗,但从未越过函谷关半步,可谓秦国最重要、最坚固的防线。所以,周章攻破函谷关其实已经是秦朝从未经历过的大败了,此后八百里平川,再也无险可守。
而此时的秦二世正在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享乐中去。曾有探子从东方回来,向他报告天下大乱、义军频起。二世不喜欢听实情,由此大怒,把探子下狱。此后,再有探子回报,都说只是一群宵小盗贼,已经擒获,不足为虑。二世大悦。
当周章进驻离咸阳只有百余里的戏亭(今陕西西安临潼东)时,秦二世才真的害怕起来,召来群臣商议。九卿之一的少府章邯提议,赦免骊山几十万刑徒,发放武器,让他们出城退敌。于是秦二世大赦天下,命章邯为将,司马欣、董翳为辅,率领咸阳中尉、都尉两军(战斗力较强)以及骊山刑徒二十余万迎击起义军。秦朝最后一位名将由此登场。之后他将成为许多起义军的噩梦,也差一点就成功挽救了大秦皇朝。之所以会“差一点”,原因只有两个字——项羽。
无论如何,敢于临危受命的人都值得赞扬,因为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八百年前,商朝也曾面临几乎一样的局面,也曾召集了大量的奴隶、战俘迎击周师,结果丢掉了六百年基业。这就是著名的“牧野之战”。章邯没有让历史重演。
这场战争是足以影响当时天下局势的一场战争,可谓至关重要。史书上却语焉不详更简约至极,各种史册上仅是“大破之”、“大败之”之类的。周章军队为何滞留戏水致使秦朝有了时间集结兵力也未提及。野史中倒有几个精彩的版本,但大都不可信且无依据。史书上没写,我自然也不敢乱写。
总之,章邯开始了属于他的神话:戏水岸边首战周章,一胜。周章退出函谷关,驻扎曹阳(今河南三门峡西南),章邯追至,二胜;周章再退,驻于渑池(今河南三门峡渑池西),章邯进击渑池,三胜。没有四胜了,因为周章自杀了。他部属的十数万之众,除了死的死,降的降,也有相当一部分复为百姓去了。因为前面说过,周章手下许多部属都是西进关中时,一路上征集而来的,原本就是大秦百姓。而秦二世的大赦天下不但赦免了骊山众刑徒,也赦免了这些投靠起义军的人。这也是为何周章败出函谷关,退到曹阳之后,章邯要时隔两个多月才追来的原因。一来章邯需要整编训练他的刑徒军团,提升战斗力作为以后攻打起义军的主力。二来章邯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起义军中大量的秦国百姓会因为赦令而逃回家中复为良民。他在等待起义军自己溃散。
解了燃眉之急的章邯继续东进,驰援荥阳。当时吴广已被田臧杀害。田臧听闻章邯来援,兵分两路。一方面命部下李归继续围攻荥阳;自己则率精锐部队前往迎敌。后于敖仓被章邯击败,田臧当场战死。敖仓位于荥阳东北的敖山上,是当时秦朝最大的粮仓。这也是陈胜进攻荥阳的一大主因。
击杀田臧后,章邯与荥阳城中的李由内外夹攻,败李归于荥阳城下,李归战死。至此,张楚国的西进战略彻底被瓦解,吴广、周章两支部队的覆灭也对张楚国军力带来致命性的打击。
而章邯还在继续他的神话。当时已经有许多义军相继称王了,但章邯颇有点“旁人不问,唯取张楚”的味道,一路对着张楚政权穷追猛打,估计这都是第一个称王惹的祸。在救援了荥阳之后,章邯相继破邓说、败伍徐、斩蔡赐、降宋留,势如破竹、屡战屡胜。直至兵临陈县。陈胜孤注一掷,亲自督军,派大将张贺率部于城西迎战章邯。复为章邯所败,张贺战死。陈胜只能带领残部且战且退。最后,退到离陈县百多公里的城父(今安徽亳州蒙城)时,被车夫庄贾所杀。庄贾降秦。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